📖 ZKIZ Archives


九倉老臣頻沽貨 會德豐接不停

1 : GS(14)@2016-11-24 07:18:10

【明報專訊】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常常有,不過好似九倉(0004)近排咁就有啲奇怪,事緣噚日又有董事行使認購期權(option),涉資都成1400萬,驟眼睇好似無咩特別,之但係九倉幾位重臣過去幾個月頻頻沽貨,有啲仲係行使option後再沽,3個幾月內套現咗5800萬;咁啱上星期大股東會德豐(0020)又用咗5600萬幾萬增持,究竟佢哋搞邊科?

小琴睇番資料,呢批option喺今年7月先批出嚟,九倉老臣子之一李玉芳8月已一馬當先換咗60萬股即買即沽,即賺476萬,之後到美女董事凌緣庭喺9月接力,又係即買即沽,賺180萬,到近排吳天海無行使option,直接沽左80萬股套現4700萬。

3個月套5800萬

另一方面,大股東會德豐喺今年4月同11月都先後增持股份,持有股權就升到去61.03%,唔知今次再有董事掟出30萬股,會德豐會唔會繼續增持啃埋佢呢?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56&issue=20161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28

立論:有閒錢切勿亂沽貨

1 : GS(14)@2016-12-21 23:40:32

人幣貶值,加上大陸債息急升,港股市場氣氛本來已經欠佳。加上臨近聖誕新年長假,不少基金經理開始放假,港股最近每日成交已跌至600億元樓下,在欠缺對手承接之下,任何稍為大額一點的沽盤,已足以令股價出現閃崩現象。在如此脆弱的市況下,仍然留守港股的投資者,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自己的持倉亦有機會中招。有了心理準備,就不怕到時在匆忙之下,在不適當的價錢沽貨離場。內地年尾鬧錢荒,以及最近多家外資機構投資者明顯面對贖回壓力的情況下,港股在年底不似會有明顯的反彈。在年尾這段垃圾時間,一般小投資者如非必要其實可以放個早年,等明年初因應市況重新部署明年的投資策略。已持重倉的投資者,如果面對每日的賬面損失出現太大的心理壓力,酌量減持一點倉位是無可厚非,惟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及靈活度,在市況更差的情況下,夠膽重新入市,否則的話,現時最佳的策略可能是一動不如一靜,因為目前市場承接力太差,目前並不是沽貨離場的合適時機。在目前只可能越沽越低的情況下,相信只有面對贖回的機構投資者,在別無選擇下才會繼續追沽手上的持倉。只要買貨的資金不是應急錢,並且有耐性,在可見的將來總有機會等到更合適的出貨時機,事關中國大陸奇特的金融市場結構並非始自今天,過去多年不少末日教派提出中國金融市場爆煲的論調,已接二連三地預言落空。期望一場金融危機在短期之內出現,其實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


日股機會較港股多

對於有耐性又有閒錢的投資者而言,最近的市況回落,反而可能為投資者帶來一些低位買貨的機會。不過,假如可以選擇的話,本欄認為現時日本股市應該仍然較港股多投資機會。多得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大選,美國的加息預期升溫,大幅推升了美元兌日圓的滙率,同時令日本的通脹預期升溫。過去多年來,日本央行無論多麼努力,仍未能成功將通脹推升至接近2%以上的政策目標水平。隨着國際商品價格回升,加上日圓急速貶值,日本最近公佈的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已重返正數。日圓是11月份才開始大幅貶值,未來兩、三個月,日本距離2%的通脹目標又將再行前一步。本欄早前買了便利連鎖店7-11經營商Seven& I,在通脹預期升溫及日圓貶值雙重得益之下,日本本土及海外業務,終於見到一點業務曙光。其主要競爭對手Lawson及經營FamilyMart及Circle K的FamilyMart UNY,一樣受惠於通脹預期升溫的環境。我們的投資組合目前只是持有Seven& I。但為免偶然不幸買中其中一隻不曉升的股份,買齊三隻或者是較為安全的策略。(作者客戶持有Seven& I股份)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17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21

建銀國際蘇國堅:本周高位沽貨 下月再低吸

1 : GS(14)@2017-01-09 08:05:32

【明報專訊】離岸人民幣及恒指上周均上升近2%,為2017年首周帶來美好開局。不過,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兼聯席主管蘇國堅認為,人民幣全年仍有貶值壓力,加上市場避險情緒料隨着下周五(20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而升溫,建議短炒的投資者可於本周把握機會在高位落車,等下月再低吸,因為待農曆新年後不明朗因素消化,港股料再展升浪。

明報記者 葉創成

蘇國堅接受訪問時分析,人民幣匯價上周急升,主要原因是中央考慮要求國企實行經常帳項目下按一定比例強制結匯,即要求國企將出口等外匯收入賣給指定銀行,讓國企持有人民幣,「人民幣匯價近日勁升,主要原因是市場的預期出現變化。之前市場一窩蜂睇淡人民幣,不少投機者更沽空人民幣,惟隨着中央要求國企強制結匯,可望減低資金外流的壓力,此一動作令市場對人民幣的看法變得沒那麼負面,結果令淡友即時平倉,短期內推升人民幣匯價。」

蘇國堅分析,由於恒指成分股逾50%比重屬中資股,大部分收入來自內地,人民幣匯價上周向好,利好有關公司將人民幣折算回港元的盈利表現,故恒指上周勁升2.3%。此外,內地近日公布採購經理指數(PMI)及生產物價指數(PPI)的數據亦理想,利好市場氣氛,故他相信港股的升浪短期內會持續。

短線看好石油股汽車股

至於如何捕捉港股短期升浪呢?蘇國堅建議留意石油及汽車股,「內地PMI及PPI向好,意味通脹即將升溫,資源股料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在眾多商品中,油價升勢最明顯,故此石油股尤其值得關注。另外,內地經濟增長回穩,又踏入農曆新年消費旺季,零售股料有較好表現,當中汽車股在1、2月銷情料理想,可以留意。」

雖然港股短期或繼續有得炒,惟蘇國堅警告,在特朗普於下周五就任美國總統典禮上,料將就美國新政府如何落實保護主義有更明確的說法,在此事件發生的前後一段時間,環球股市料會比較波動,尤其是港股於1月下旬將踏入農曆新年假期,料要等有關不明朗因素消化後,於下月才會展開真正升浪,投資者可於本周候高位沽貨,等下月再入市,短線操作以捕捉高沽低買的機會。

環球資金從債市流向股市

蘇國堅對2月至9月的市况卻十分樂觀。他解釋,全球反建制主義崛起,加重利率和通脹的壓力。該行按照過去60年的數據創建了投資周期模型來分析全球政經新趨勢,顯示環球投資市場已進入新階段,特徵是:

(一)能源和大宗商品進入牛市;

(二)固定收益產品市場大幅下滑;

(三)股市呈現繁榮與泡沫變化。

蘇國堅指出,根據上述分析模型,美國聯儲局將於今年加息兩次,美國10期國債孳息率將於年內升抵3厘,反映資金從債市轉投股市;而美股在第一階段率先受惠後,中港股市將追落後,「市場最初的焦點是美國經濟向好,聯儲局才可加息,故近月環球資金亦一窩蜂流向美股,但當美股估值升到偏貴水平,再上升空間有限,這些資金便會流留意估值較低的新興市場。加上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採購經理指數(PMI)正慢慢改善(見圖),若趨勢持續,資金將重返新興市場,中港股市受惠。」

恒指第三季前料見29000

因此,建銀國際證券預測,在2017年第三季前,中港股市的表現將達到頂峰,恒指甚至可升抵29000點、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高位。不過,隨着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於第四季升逾3厘,加上環球股市當時亦升至較高水平,料屆時資金又會從股市回流債市,中港股市將從高位回落。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88&issue=20170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933

趁特朗普上台 金融股做好獲利 大行高層沽貨10年最多

1 : GS(14)@2017-01-25 07:31:50

【明報專訊】市場憧憬特朗普上台後,放寬銀行業的監管、降低稅率、推出刺激增長的措施,帶動金融類股急升。KBW銀行指數自11月8日美國大選以來上漲近20%,相當於道指升幅的2.5倍。據《華爾街日報》查閱的交易所文件顯示,部分華爾街大行高層乘機套現,在這段時間賣出價值近1億美元股票,超過2006年以來任何一年的同期水平。市場憂慮這是銀行業高層看淡後市迹象。

特朗普團隊繼續出口術唱淡美元,加上市場憂慮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令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資金避險,美匯指數昨兩度跌穿100關口,見7周低位。每美元兌日圓在113水平以下。 歐元兌美元曾升至1.0774,創7周高位。

大摩總裁6年來首賣股

美國大選後3天,摩根士丹利行政總裁James Gorman在6年以內首次賣出股票。文件顯示,Gorman當時行使了20萬股摩根士丹利股票的期權。他在11月較後時間又賣出10萬股,上周末再沽28.5萬股。剔除行使期權的成本,他套現至少840萬美元。摩根士丹利股價自大選以來上漲逾20%。在11月9日至11月30日間,監管文件顯示,該行需要對交易進行披露的高層已出售逾5000萬美元的股票,大多為多年前股價只相當於現時一半時授予高層的期權。

KBW銀行指數兩月漲近20%

文件顯示,自大選以來,需上報交易的摩通高層合計出售價值205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高盛高層則沽出近25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多家大行的高層還出售價值3.63億美元的其他公司股票,用於支付行使期權的成本和稅項。某些即將在到期時變得毫無價值的期權,在美國大選後股價急升而價值大增,促使銀行業高層套現。由於銀行僱員在財報前通常不能出售股份。

美候選財長憂美元過強礙經濟

近期「特朗普式通脹交易」回軟,美匯指數過3周累計跌3.5%。有別於美國長期支持美元強勢的傳統,美國特朗普政府擔心美元強勢影響經濟,一再出口術不想美元走強。彭博取得美國候選財長Steven Mnuchin上周在參院聽證會的書面答覆,內容指「美元過強」恐短期內對經濟有不利影響。Mnuchin表示,美元強勢長期有其必要,美元走強傳統上與美國經濟強勁有關,令投資者更有信心到美國營商,美元的購買力增加,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對美元來說就較為廉宜。不過他認為美元當前「非常、非常強勢」,可能短期內不利美國經濟。他打算重新評估中國是否操控貨幣,認為此問題「嚴重違反自由貿易原則,必須有效處理」。德銀表示,美元已進入G10前三大高收益貨幣之列,通常是貨幣進一步走強的預兆。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46&issue=2017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94

一層樓夠11年任吃任喝!新界樓業主沽貨勁賺558萬

1 : GS(14)@2017-04-13 22:37:12

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講到,香港人18年唔飲唔食先可以供滿一層樓,但原來有人喺11年前買咗一層樓,現在沽出,所賺足夠供業主11年任飲任食。利嘉閣地產彭嘉豪表示,市場新近錄得海濤居一宗二手成交個案,單位為新港城5期海濤居3座低層D室成交,實用面積約654方呎,建築面積約827方呎,單位為三房套兩廳間隔,外望蔚藍海景。業主原開價860萬元,成功議價15萬元,減幅約1.7%,單位終以845萬元沽出,折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2,920元,建築面積呎價折合約10,218元。據了解,原業主於2006年3月份,以287萬元購入上述單位,持貨至今成功轉售,賬面獲利約558萬元,物業升值近2倍。558萬元利潤,除開平均持貨每個月賺4萬元,足夠原業主持貨期間任吃任喝足足11年。彭嘉豪又指,海濤居由4月份至今暫錄上述1宗二手買賣個案。現時屋苑約有26個放盤提供,三房單位「入場價」由860萬元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3/199888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64

科通股東「係咁意」增持 轉頭大手沽貨

1 : GS(14)@2017-06-09 07:44:50

【明報專訊】近排沽空機構空群出動,被「相中」嘅公司除咗出澄清,仲要靠主要股東增持去托住個股價,之不過上個月底先至畀人狙擊嘅科通芯城(0400),相信勢估唔到會畀股東「抽後腳」。

話說響公司被狙擊之前,個股價已經出現異常,當時大股東同二股東公開表態話會增持股份,作為對公司嘅信心保證。之不過咁,據港交所股權披露顯示,二股東姚怡嗰陣「係咁意」用150萬增持左15萬股。而勢估唔到,響科通芯城被狙擊兼股價大插水之後,姚怡響上星期四(6月1日)竟然一口氣沽成2800萬股,套現近1.4億,最搞笑係減持之後,最新持股量仲低過未增持之前。

套1.4億 持股少過增持前

話時話,呢位二股東原來係科通芯城高級副總裁李峰個老婆,如果增持係代表對公司嘅信心,咁佢?家大手減持,又可唔可以理解為佢已經對公司失去信心?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03&issue=201706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82

薛芷倫沽貨賺1.44億

1 : GS(14)@2017-07-09 02:48:49

【本報訊】有「Ball后」之稱的名媛薛芷倫,剛以1.9億元售出淺水灣道56號洋房,持貨11年獲利1.44億元。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淺水灣道56號雙號洋房連一個車位,實用面積約2,621方呎,上月初以1.9億元易手,呎價72,491元,新買家為Chen Yongxia。該洋房為前段頂層連天台單位,天台面積約879方呎。原業主為薛芷倫,於2006年一手購入,作價4,600萬元,現獲利約1.44億元沽出,升值3.1倍。爪哇控股(251)呂氏家族成員,斥資2.7億元購入大潭陽明山莊17座中層3伙連6個車位。單位為17座18樓91及93室、19樓91室,2,188至2,626方呎,以7,658萬至9,191萬元易手,成交價合共2.5億元,呎價3.5萬至3.73萬元。另6個車位合共成交價2,000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8/200826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39

23商業項目千億放售 九七後最旺 業界:地價屢破頂 業主趁勢沽貨獲利

1 : GS(14)@2017-07-10 09:46:23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29&issue=20170710

【明報專訊】市場屢現商業地王,連月來刺激各發展商或投資者放售全幢商業物業。本報統計,自今年5月起,市場上有逾20個商業項目放售,總市值料逾千億元,為近年罕見。有代理表示,不少業主眼見地價屢創新高,均趁高位放售以圖獲利,令近月成為九七後最大型的商業物業放售潮。

明報記者 甘潔瑩

自今年5月中至6月初,中環美利道及啟德商業地先後以天價售出後,加上商廈租金持續向上,據世邦魏理仕報告指,中環甲廈呎租逾196元,再度蟬聯全球最昂貴寫字樓之冠。在「一帶一路」的概念下,商業物業頓成追捧對象。本報綜合近兩個月放售的全幢商業物業(包括寫字樓、銀座式商廈、商場、酒店等),放售數目超過20個,總值逾千億元,部分更已獲洽購至尾聲,料快將易手。

一眾商業物業中,以文華東方集團旗下銅鑼灣怡東酒店最矚目,因項目坐落核心消費區銅鑼灣,並享全海景致;加上項目於2015年已獲屋宇署批准在4層地庫以上重建一幢26層高商廈,總樓面涉約68.4萬方呎,業界預計市值達274億至342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4萬至5萬元。另正捲入爭產疑雲的鷹君集團(0041),旗下冠君產業信託(2778)於上周就指委託代理探討出售旺角朗豪坊辦公室大樓的可能性,項目估值高逾200億元。

恒地恒隆積極放售非核心物業

此外,以232.8億元投得中環美利道商業地的恒地(0012),亦積極部署放售3個非核心物業,包括全新落成的北角京華道18號商廈、上環富衛金融中心及新蒲崗友邦九龍金融中心,3個項目總值逾200億元,並以京華道項目估值最高,估值達110億元,料在港島區缺乏全新商廈下,可獲財團承接。

另恒隆地產(0101)近期亦低調地推售3項非核心區屋苑商場,包括荔枝角碧海藍天商場、荃灣灣景花園商場及何文田君逸山商場,3個項目估值合共約40億元。

內地超市50億洽購九龍城廣場

除本港大型發展商外,投資者亦積極放售持有商業物業,資深投資者「玩具大王」蔡志明,上月初曾透露,有內地超市對九龍城廣場極有興趣,項目市場估值逾50億元,並洽購至尾聲。若成功售出,料將繼九龍塘又一城商場後,市場上最大宗商場易手個案。

中資對全幢商廈有需求

事實上,近年全幢商業物業成為內地資金追捧對象,最矚目首推恒大地產(3333)於2015年以125億天價向華置(0127)購入旗下兼集團總部的灣仔美國萬通大廈。去年最大宗的商廈成交,為光大控股(0165)以100億元向爪哇控股(0251)購入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另深圳富商陳紅天旗下的祥祺集團,以45億元向會德豐(0020)購入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全幢。

業界人士續稱,近年多幅商業官地以高價投得,反映發展商對商業地皮極為渴求,然而興建項目需時,不少持「現貨」的投資者伺機放售,趁高位時沽貨,部署換貨或樓價回軟始再入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774

星展連番沽貨 海外信託銀行大廈套逾5億

1 : GS(14)@2017-09-04 11:46:26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40&issue=20170902
【明報專訊】大型銀行大手購入物業,中小型銀行卻背道而馳,除了積極拓展全面金融服務,還低調地出售持有物業,當中以星展銀行最早及最積極放售物業。

星展銀行放售物業始於2010年11月,首度放售灣仔海外信託銀行大廈共8層樓面,涉及約5.8萬方呎,最終以5.1億元售出。

及後數年,星展銀行亦持續地放售旗下的商廈及舖位,當中包括出售長線收租物業,套現不少。

東亞去年連沽三舖套3億

此外,東亞銀行(0023)自去年推出重整措施後,亦開始減持集團資產,低調地放售持有商舖,當中較矚目的是去年底以高價售出3個舖位,包括筲箕灣道舖307號地下A及B兩相連舖、慈雲山毓華里1至23號華基大樓地下A及B舖,以及銅鑼灣怡和街巨舖,3舖於同一個月沽出,合共套現約3億元。

傳招商局大廈22樓呎價逾3萬售

另市場消息指,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22樓全層傳以7.5億元易手,全層面積2.42萬方呎,呎價高見30,992元,若落實成交,其成交呎價創該廈新高紀錄。原業主為營利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其中董事包括CHA, MOU ZING VICTOR等,與香港興業(0480)總經理查懋成名字相同,料為同一人。

15年升值逾9倍

原業主於2002年於以7440萬元購入上述物業,持貨15年大賺6.756億元,物業升值逾9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21

黃國英﹕防北水重臨沽貨

1 : GS(14)@2017-10-15 13:57:52

【明報專訊】最近港股風生水起,但投資者切忌盲目樂觀,以為當國慶假期結束,北水必會洶湧南來令股價暴升,就要先了解一下,國慶假期間的港股實况了。國慶假期間固然沒有北水南下,但同一時間也令北水不能沽貨套利,融創(1918)、恒大(3333)等在此段期間接連爆升,就會出現了北水沽貨套利的誘因,此點不可不防。

另方面美圖(1357)突然發力,是否有資金不想做領頭羊而想追落後?就可以令投資者有不同的猜想。所有的結果,都只有市場和時間可以驗證真偽,但在得意之時,投資者就要深思危機之處,「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實在投資市場中是至理明言,投資者若不能居安思危,只信單邊,就很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一個小波折就有可能致命,投資者實在不可不防。

市場上的看法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假期後北水會盲目追貨,因而會繼續推升大市;另一種是假期後北水會趁高套利,對象當然是假期內升幅較大的股份,就會對市况出現壓力。哪種情况將會出現?市場中並沒有水晶球,沒有人會準確預計得到,但投資者卻可以及早加以部署,做好兩手準備,隨機應變,方可有較佳的應變之策。有準備總比沒準備好,開市前沒有應變計劃,一旦情况逆轉,就會手足無措,辛苦得來的利潤或會瞬間付諸東流,這是所有投資者所不願樂見的。

港地產股值博率一般 後市料慢牛

施政報告亦在本星期翩然而至,觀乎地產股的走勢,近期並不算突出,就有可能會借此契機而出現調整。美國聯儲局縮表已成定局,就一定會對資產型的公司造成壓力,香港地產股現在只有「農地置換」的殺手鐧,但這只是一次過的機會,只要有定案,就會無以為繼,因此值博率其實只屬普通。個人看法是復市後會有阻力,但未至於出現股災,大市可能回復「慢牛」的情况而已。

港股的高位如果和美股比較,其實仍如「蚊髀和牛髀」,還有大幅的空間可供憧憬。而北水的威力更是不能低估,一切如果朝理想的方向走,隨時可以「水淹金山」!短期套利是合情合理,但長期上覺得港股低水而加以青睞,卻是有迹可尋!投資者如果站高一點去了解,港股奔襲3萬點絕對並非難事。水到自然渠成,港股破頂攀高是正常的趨勢,實在不足為怪。

隨着大股的狂飈後,中小型股亦開始蠢動,近月的中小型股基金表現突出,其實已經發力窮追,不讓大股專美。投資者應該要洞察市場的變化,隨潮流而動,才會有優於其他投資者的表現。投資者本年應該已收穫不菲,拿一些已得的利潤來作一些看似是較冒險的投資,是正常的現象。風險有名言「眾地莫企」,因此第四季的展望,重心應該是會由大轉小,漸漸地資金就會去追逐一些優質的中小型股票。

投資者套利冒險 中小型股起動

投資者必須對投資目標有堅強的信念,投資操作才會得心應手。市場中風浪起跌是尋常事,數百點的上落其實並不應視為股災,而應視為正常的波動。很多投資者都以為自己永遠可以高賣低買,利潤、波幅可以全取,但理想永遠很豐滿,現實卻永遠是十分骨感!投資者也是人,人就自然有人性弱點,就算投資者已練成炒賣的不世神功,但外在環境仍然會令到操作困難,甚至出現失誤。胡亂的頻繁操作,徒令交易成本增加,利潤被扣減。因此如果對投資目標有堅實的信心,就不會被短期波動所左右,就有可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就有可能「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才能得到豐碩的成果。

市場恐慌才沽空

有些投資者每每於市况高位時就想沽空圖利,但卻是不得其法。從來沽空做淡都並不建基在目標的價值是「貴」!因為「貴」的東西是可以「更貴」!沒有人能夠保證昂貴的東西一定會變成廉宜!正確沽空的時機是市場要「恐慌」,但現在騰訊(0700)、吉利(0175)、眾安(6060)、中興(0763)等等一眾投資者都在開狂歡派對,又會有誰人在恐慌?如果以為自己是「炒王」上身而去盲目沽空,其實是不智之舉。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46&issue=2017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