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陣明集會促「法辦梁振英」
1 :
GS(14)@2017-07-01 09:09:31【本報訊】習近平今訪港,民主派兵分多路擬向他表達訴求,20位民主派議員將向他提交聯署信,盼中央重啟政改,落實雙普選,民陣則於明晚7時半趁習在灣仔時舉行集會,要求法辦梁振英,亦會在7.1遊行中設「法辦梁振英」街站,豎立多個「梁振英」,任由市民「歡送」折騰香港5年的特首。
民主派聯署促習重啟政改
前晚表明力爭與習直接交流的公民黨,該黨黨魁楊岳橋昨晚向本報記者稱,考慮到未必有機會直接與領導人交流,該黨認為只派郭榮鏗一人出席習晚宴較合適。民主黨、公民黨、專業議政等20名民主派擬在致習聯署信中,指回歸20年中央和駐港代表越益強調一國而貶兩制,令港人對一國兩制失信心,盼中央重啟政改,落實雙普選。專業議政葉建源盼有機會與習對話,清晰表達信中內容。除了民主派議員有行動,特區政府明在灣仔君悅酒店為習舉行晚宴,民陣宣佈當晚上七時半於灣仔電訊大廈外集會,向身在灣仔的習表達法辦梁振英訴求。民陣副召集人鄭司律指,梁振英捲入涉貪醜聞,習作為梁上司,有責任處理梁「蘇州屎」。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指,即使集會地點與習相距甚遠,也如常集會:「如果我哋唔把握機會表達訴求,我哋就會沉默中滅亡。」又稱會在7.1大遊行當日,在灣仔電腦城外設「法辦梁振英」街站,並有一條寫上「法辦梁振英」巨型橫額,擺放梁振英紙牌或不倒翁,「市民可用任何方法嚟歡送梁振英」。此外,嶺大學生會昨澄清,該校學生將參加7.1大遊行。聲明指,參與遊行是要斥港共政權之不堪,當日只因溝通有誤,才令人以為全體院校缺席。民陣指,嶺大學生會是唯一參與民陣遊行大專學生會,但各大學不同系會將會繼續參加遊行。■記者姚國雄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9/20072593
控訴習訪港期間遭打壓民陣促拘捕濫暴警
1 :
GS(14)@2017-07-09 03:49:36【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29至7月1日訪港3天期間,民陣等多個團體及政黨舉行示威集會時,遭懷疑黑勢力滋擾及警方濫權打壓,包括長時間拘留黑紫荊行動示威者、向未被拘捕人士上手銬,警員將社民連成員帶上警車毆打等。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指,事件反映集會自由逐步收窄,連示威者的人身自由亦受威脅。民陣會就有關個案向監警會投訴,並將資料交予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跟進。記者:陳雪玲
民陣昨日召開記者會,總結習近平訪港期間多宗涉及警方嚴重濫權及懷疑受黑勢力滋擾個案,包括7月1日早上,香港眾志、社民連、大專政關等團體在灣仔準備遊行時被過百名黑衣男子襲擊,在場警員不但未有處理,反拉走多名示威人士,在非拘捕下對部份人上手銬,社民連吳文遠及陳皓桓更遭警員拉上警車毆打;同日下午香港眾志在銅鑼灣派發傳單時,亦遭警方阻止,更有警員恐嚇要「掹槍」。
要求徹查疑似黑勢力
另外,在6月29日黑紫荊抗議行動中,警方以公眾妨擾罪拘捕示威者,26個行動者前後用了36小時才能全部保釋,阻礙他們離開再組織針對習近平的示威,更發生男警巡查女性的羈留倉事件。翌日大專政關陳文威出席與黑紫荊行動有關的記招時,被兩名可疑人士跟蹤及襲擊,而習訪港期間,多名社運人士被不知名的惡勢力人士滋擾和襲擊,他們報警求助均得不到恰當處理。民陣警權組召集人洪俊毅質疑,警方有關做法是否有政治考慮,想以此將示威者留在警署,認為將嚴重影響香港人的言論自由,而黑紫荊行動中被捕的香港眾志林朗彥指,警方是刻意拖延錄口供,他是被捕後33小時才錄第一次口供,林朗彥又稱會就男警巡視女性羈留倉一事向平機會投訴。民陣亦要求警方立即將在警車上襲擊社民連成員的警員停職及拘捕;將恐嚇要掹槍的警員停職調查及處分;徹查及拘捕惡勢力滋擾人士及7月1日向示威者施暴的黑衣人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7/20081481
重判造成壓力 料組織群眾趨困難民陣:抗爭意志更堅定
1 :
GS(14)@2017-08-18 08:31:37■大批學聯與前學民思潮成員昨到高院聲援雙學三子。謝榮耀攝
【三子入獄】【本報訊】繼反新界東北案後,上訴庭再於重奪公民廣場案中重判周永康、羅冠聰、黃之鋒等學生領袖,有民間團體、政黨人士及學者均認為,法庭重判會對參與社運市民及抗爭者造成壓力,亦令組織群眾運動變得困難,但同時亦會刺激不滿政府人士,以更大決心與政府對抗。民陣召集人區諾軒直言判決使他們憤怒,日後參與反一地兩檢、DQ案等非暴力抗爭只會更堅定。記者:陳雪玲 呂浩然
區諾軒
重奪公民廣場案中,主審法官楊振權在判詞中提到,今次的判刑是要阻嚇自以為行使集會名義、漠視法律要求去干犯暴力、參與非法集結、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的市民。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繼反東北案後再有學生領袖入獄,將對日後社會運動的參加者造成一定心理壓力,因過去理解輕微或非暴力的行為,原來可被理解為暴力,譬如11年替補機制衝擊案,涉案者被判刑數周,「大家好難再用過往嘅標準去拿揑將會被判幾重」。不過馬亦認為,今次判案會激起部份人更堅定地參與社運。
學者:取得更多市民同情
民陣召集人區諾軒直言,兩案判決使他們憤怒,日後參與反一地兩檢、DQ案等非暴力抗爭的人,意志將會更堅定,不覺得會被兩案的判決嚇怕,因為「要去做嘅始終會去做」。不過區亦指出,兩案的判決會增加組織抗爭運動的難度,因組織者要為自身負責外,也要為參與的群眾負責,「變咗抗爭上大家會相當小心」。社民連主席吳文遠同意將來參與抗爭的難度增加,不過他強調,目前議會的監察失衡、街頭政治又被政治檢控,掙扎中的港人已被「逼到埋身」,可見將來如反一地兩檢、DQ案的抗爭運動會根本沒有選擇,唯一的出路就是上街表達意見,「除非要掩耳盜鈴、逃避,唔係我睇唔到有其他選擇」。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也表示,從70年代台灣美麗島事件中,抗爭者即使因入獄而不能參選,他們的太太參選時都以勢如破竹姿態得勝。蔡指,可見監禁未能結束抗爭者的政治生命,因為會有相當部份市民出於對非暴力、不為己仍被判入獄的抗爭者感到虧欠,使抗爭者的同行者取得更多市民同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8/2012517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