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2日報道,土耳其政府11日證實,全國20多座城市的28名市長已經被撤換,其中12人被正式逮捕,這些地方政府官員要麽與反政府武裝庫爾德工人黨存在關聯,要麽牽扯流亡美國的土耳其知名宗教人士法土拉·葛蘭。
法新社報道稱,這項大規模人事變動是依據近期未遂政變後取得的緊急權力而實施。
據了解,這些遭撤換的市長是在2014年的地方選舉當選,受影響的城市大多位於庫爾德族控制的東南部地區。
24名被撤市長與庫爾德工人黨存在關聯 4名牽扯“葛蘭恐怖組織”
據悉,28名被撤換的市長中,有24名系土耳其議會第三大黨——庫爾德人民民主黨成員。
但庫爾德人民民主黨否認與庫爾德工人黨存在直接關聯,稱中央政府的舉措形同“行政政變”。
據路透社分析,土耳其政府眼下之所以把打擊庫爾德工人黨視作頭等要務,是因為去年7月下旬,庫爾德工人黨以土耳其政府不遵守承諾為由打破持續兩年的停火,再次發動武裝襲擊。而且,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民主軍”的壯大令土政府不安。
“敘利亞民主軍”所屬的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一直被土耳其視作庫爾德工人黨的分支。
庫爾德工人黨成立於1979年,試圖通過武力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與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聚居區建立獨立國家,被土耳其、美國和歐洲聯盟視作恐怖組織。土耳其政府從2012年開始推動與庫爾德工人黨的和平談判,但如今和平進程停滯。
9月11日,土耳其東南部城市迪亞巴克爾市政府。(來源:法新社)
除此之外,土政府證實,還有4座城市的市長被撤換,原因是他們據信與“葛蘭恐怖組織”有關。
報道稱,土耳其司法部長貝基爾·博茲達在“推特”上留言:“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容忍市長或議員利用城市資源來支持恐怖組織。”
葛蘭被土耳其政府視為“7·15”未遂政變的幕後主使。他早年是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親密盟友,但其在土耳其媒體、警察和司法 系統影響廣泛,與埃爾多安逐漸產生嫌隙,最終分道揚鑣。1999年,葛蘭移居美國,此後一直深居簡出,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就未遂政變,葛蘭本人多次發表聲明,否認參與政變陰謀,反指埃爾多安自導自演。
土耳其安全局勢引人擔憂
土耳其7月15日發生的未遂政變已過去近兩個月,但國家的安全局勢仍引人擔憂。
9月11日,迪亞巴克爾市政府門前,一名警察持槍警戒。(來源:法新社)
據此前報道,土耳其在7月未遂政變後宣布進入3個月的緊急狀態,目前尚未結束。
東南部城市迪亞巴克爾市政府10日說,他們挫敗一起針對執政黨副主席埃克爾的爆炸襲擊陰謀。有人在埃克爾家族墓地內5處地點埋下總計640公斤的爆炸物。埃克爾本人原定11日前去掃墓。
埃克爾告訴土耳其NTV電視臺,他每年都選在這一時間去掃墓,已經持續30年,11日原定有至少100人跟他一同掃墓,“這是一個大屠殺陰謀,不僅針對我個人,100多人也會因此送命”。
當地政府和媒體並沒有鎖定襲擊陰謀策劃者。但法新社報道,迪亞巴克爾地區過去經常遭遇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人員襲擊。
(謝永林)
(胡躍飛)
孫建一、邵平雙雙離任,謝永林、胡躍飛正式接棒。平安銀行的高層人事變動,在沸沸揚揚兩個多月後,終於塵埃落定。
10月20日晚間,平安銀行正式宣布,孫建一、邵平分別辭任該行董事長、行長,所遺職務由中國平安副總經理謝永林、平安銀行副行長胡躍飛接替。《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平安證券楊誌群、郭世邦兩名高管,也將回歸平安銀行。
隨著一系列高層人事變動,平安銀行未來的走向,不免引起外界高度關註。2016年8月,平安銀行開始零售轉型,舉全行之力推動零售業務發展,此次人事變動,亦是著眼於這一大的戰略。在宣布任職的消息中,平安銀行對謝永林、胡躍飛給予高度評價,並表示對謝、胡為核心的新管理團隊充滿信心。
平安證券“輸血”平安銀行
10月20日晚間,平安銀行披露的董事會換屆人選顯示,謝永林、胡躍飛已被推選為新一屆董事會執行董事。此前,謝永林已被平安集團黨委任命為平安銀行黨委書記。此外,被推選為該行新一屆董事會執行董事的還有現任副行長趙繼臣、蔡麗鳳。
對於謝永林的任職,平安銀行表示,謝永林的董事任職資格還需經過股東大會審議通過。11月7日,平安銀行將舉行股東大會,對董事會人選進行表決。
至此,沸沸揚揚兩個多月的平安銀行高層人事變動塵埃落定,同時也宣告孫建一、邵平四年的平安銀行生涯結束。2012年9月,孫建一、邵平到任平安銀行, 參與、主導了原深圳發展銀行與原平安銀行的業務整合、新平安銀行的戰略規劃與部署、商業模式的拓展創新等重大事項。
在離別之際,平安銀行亦對孫建一、邵平的既往工作予以高度評價,對其在任期間為銀行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表示感謝。平安銀行董事會稱,孫建一為該行轉型發展做出了積極、重大貢獻,促進平安銀行與中國平安文化融合,推動了銀行與集團各專業公司之間的業務融合,並稱其是“德高望重、胸襟開闊的傑出銀行家”。
孫建一下一步的去向,則是回歸平安集團。平安銀行稱,“期待他回到平安集團工作後”,仍然能繼續關心平安銀行的發展,對於該行創新發展給予指導和幫助。
隨著董事長、行長變動,平安銀行也迎來了一系列人事變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除了謝永林之外,其曾任職的平安證券部分高管,也將回歸平安銀行。其中,平安證券現任總經理楊誌群、副總經理郭世邦,均將回歸平安銀行,擔任常務副行長、董事長助理職務。
進入平安證券之前,楊誌群、郭世邦均在銀行任職。公開資料顯示,楊誌群現年46歲,曾任民生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曾負責籌建原平安銀行廣州分行,後擔任平安銀行廣州分行行長;2011年4月擔任深圳發展銀行廣州分行行長,2012年8月任整合後的平安銀行廣州分行行長,2015年初任平安證券總經理。
與楊誌群一樣,郭世邦也曾在民生銀行任職,歷任民生銀行北京上地支行行長、大連分行行長、總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2011年3月以後,先後任深圳發展銀行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監、平安銀行總行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監,2015年3月任平安證券副總經理。
不過,對於楊誌群、郭世邦的任職,平安銀行尚未正式公布。《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接近平安銀行的人士處得知,兩人回歸平安銀行後的分管範圍目前也沒有確定。
邵平四年“成績單”
一系列人事變動,不免引起業內對於平安銀行未來走向的揣測。此前,有接近平安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人事變動,一方面屬於培養“接班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與該行向零售銀行轉型的戰略有關,人事配置也是基於這一大考慮。
邵平擔任平安銀行行長後,於2013年初啟動“三步走”戰略,未來3~5年,以對公業務為主,發展零售業務基礎,並進入股份制銀行第二梯隊;未來5~8年,對公與零售業務並重,協調發展,並進入股份制銀行第一梯隊;8年後,以零售業務為主。隨後,平安銀行啟動組織架構調整,進行事業部制改革。截至目前,該行正式成立了7個行業事業部。
10月20日,平安銀行正式宣布離職消息的同時,邵平也以公開信的方式,向平安銀行及員工告別。在告別信中,邵平歷數其在平安銀行任職後的經歷,以及取得的成就。信中稱,過去四年里,平安銀行的總資產接近翻番,存款、營收增速遠超同期上市股份制銀行的平均水準,非利息凈收入更是翻了五倍多,並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將風險控制在了合理範圍;推行了事業部制改革。
數據顯示,邵平上任之初的2012年,平安銀行總資產1.6萬億元,存款余額1.02萬億元;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415億元、130億元。而到了2016年9月底,該行總資產達到2.79萬億元,存款余額1.91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819.68億元,凈利潤187.19億元。總資產、存款余額比2012年大幅增長了約75%、88%。
“在股份制銀行中,平安銀行的底子太薄了,方方面面的基礎都比較薄弱,邵平這些年還是做了不少實事的。”一位曾在平安集團任職的人士如此評價,以平安銀行的基礎,邵平能有這樣的成績,也算不易。
對於邵平過去四年的貢獻,平安銀行評價稱,其為該行制定了“三步走”戰略、五年發展規劃,提出了業務發展策略,明確定位了平安銀行四大經營特色,推動了銀行在零售轉型、事業部改革和分支行轉型等管理領域的重大改革,使得平安銀行的各項經營指標大幅改善,利潤增速保持在行業前列,為銀行下一階段的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配合零售轉型
如今,隨著邵平的離職,平安銀行未來的走向、其在平安銀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為此搭建的組織架構,能否繼續維持,引起外界高度關註。2016年初,邵平還曾表示,該行下一個三年的戰略,是深化事業部制改革、分行轉型。
不過,對公業務經過四年發展後,平安銀行轉型零售銀行,已經提上議事日程。2016年8月,平安銀行開始零售轉型,舉全行之力推動零售業務發展。按照平安銀行“三步走”規劃,第二階段中零售業務的地位,將會上升到對公同等高度。
從該行對謝永林的評價上,亦可看出這一點。公開信息顯示,謝永林出生於1968年,1994年加入平安集團,從平安產險基層業務員起步,曾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平安收購深圳市商業銀行、深發展吸收合並平安銀行,並先後負責運營、IT、HR、零售等業務。
平安銀行評價稱,謝永林是平安集團最具有綜合金融基因的高價值人才之一,有豐富業務一線工作經驗,具有快速打開局面、複雜工作處理能力,在 8年的零售銀行管理經驗中,成績突出,平安銀行在其任期內零售貸款增速連續位居上市股份制銀行第一、信用卡業務躍居行業第一梯隊。
而對於胡躍飛在平安銀行26年的工作經歷,該行評價稱,胡躍飛參與了該行改制、轉型、發展、壯大的全過程,對該行歷史與現狀非常了解,有很高的威信,並率先在業內建立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及信息平臺,確立了該行供應鏈金融業內領先地位和品牌優勢,對未來發展也有深刻的思考。
回歸平安銀行的郭世邦、楊誌群,同樣起身於一線。進入原深發展之前,郭世邦1998年至2011年間,曾任民生銀行北京上地支行行長,而楊誌群曾在銀行擔任過客戶經理。根據平安銀行8月3日公布的高層分工,該行現任副行長蔡麗鳳分管其公司、風險、零售條線。
“在平安集團各個業務條線,擁有完整的成長履歷、豐富的管理經驗。”平安銀行董事會稱,年富力強,謝永林任職,將有利於推動該行綜合金融、交叉銷售、零售業務轉型等快速發展;胡躍飛則具有很強的銀行經營管理水平,以及開拓創新能力,將對平安銀行戰略轉型、公司治理優化,以及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時隔一年半後,長江證券11日早公告,新理益集團(下稱新理益)以100億元受讓海爾投資所持公司12.62%股權事宜,已獲證監會核準。新理益集團實際控制人劉益謙將正式入主長江證券。然而,這家證券公司在2015年歷經人事震動,董事長和諸多高管皆上任不久,它是否會遭遇新一輪的管理層大換血?被訪人士認為,長江證券管理層的變更將是一個平穩過度的過程。
當前,長江證券股權架構逐漸顯現出三大派系,一是將正式入主的劉益謙系;一是與前者持股比例相差不大的央企三峽系;一是持股漸少的湖北國資系。
公告顯示,此次股權轉讓完成之後,除了新理益受讓海爾投資12.62%的股權之外,劉益謙還通過旗下的國華人壽有長江證券4.28%的股份,二者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6.9%。
同時,央企三峽集團通過去年與長江證券第二大股東湖北能源的重組,間接持有長江證券10.69%的股份,加上三峽資本的持股,其持股比例約為15.19%。三峽系實際控制人是國務院國資委。
再看湖北國資系,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長江證券前十大股東中,僅湖北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為湖北省國資控制的企業,持股比例為3.62%;潛在一致行動人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為武漢國資控制的企業,持股比例同為3.62%。
值得註意的是,即將上任的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其持股權差別並不顯著。
當前的潛在問題是,在劉益謙正式入主後,長江證券內部董事會和高管層是否會發生變化?又將如何調配?這將給本就人事變動較大的長江證券帶來哪些變數?
盡管湖北國資系已由原來的第二大股東方退居到第三大股東,但其對長江證券的影響力不可小覷。自2007年底借殼上市以來,長江證券共經歷三任董事長和三任總裁,其董事長皆來自於湖北省政府部門,譬如胡運釗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澤柱曾湖北省國資委主任、尤習貴曾任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山西證券分析師劉麗也曾提及,作為註冊地在湖北的全國性券商,“深耕湖北”是長江證券的重要戰略之一。在今年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長江證券表示,已與湖北省當地多個有國資背景的企業開展合作。
與之相對,劉益謙這一新上任的大股東,資金勢力雄厚,且善於資本運作。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0億元排名第三十名,在A股有“法人股大王”的稱號。在業內看來,他入主長江證券,想要擴充旗下的金融版圖。劉益謙持股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達97.59%,通過新理益集團目前控股了天茂集團、國華人壽,並參股天平保險。
當下湖北國資系股東方表面上“式微”。正式入主的第一大股東劉益謙,和剛剛上任不足半年的新董事長尤習貴相對,該當如何?
“長江證券股權較為分散,在這種情況下,重大事件更多的是各方股東相互協商。”東吳證券分析師丁文韜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然,劉益謙是有資格發出董事長任免這一流程的,但他一個人無法最終決定其結果,畢竟其持股比例未超過50%,這需主要股東協商。”
同時, 長江證券高管是新提拔上來的,董事長任職時間不長,如果各方均滿意,不一定會更換。丁文韜說,“這也並非想換就能換的。” 根據wind資訊顯示,2名副總裁鄧忠心和劉元瑞、財務負責人熊雷鳴、董事會秘書陳佳、代合規負責人陳元水均是2016年3月上任;更為重要的是,董事長尤習貴是2016年7月上任。長江證券內部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早在今年2月4日,湖北省委組織部已任命尤習貴為公司黨委書記,並在這近5個月時間里,“充分運用其統領全局的領導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全力支持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班子工作,推動公司市場化改革;堅持以公司利益為重,頻繁帶領公司管理幹部、業務骨幹奔赴各地市州政府、各大企業洽談業務合作事宜,促成了百億規模的河南交投公司債等大型項目,為公司業務開展帶來實質性貢獻。”在長江證券內部人士看來,正是上述工作能力和工作精神使其獲得董事會一致認可,從而被主要股東推薦、董事會選舉為董事長。
事實上,新理益集團耗資百億元受讓海爾投資所持公司12.62%股權事宜,已在去年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當時,為拿到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的控制權,新理益需在短期內備足100億。其支付方式是2015年4月29日前支付20億元的定金,同年4 月29 日、5 月25 日前再分別支付人民幣10億元、70億元。
“盡管監管層審批還未通過,但劉益謙已交付了真金白金,海爾系也在去年逐步退出管理層。因此,長江證券管理層的變更應該是一個平穩過度的過程,出現惡意相互爭奪股權的可能性不大。” 丁文韜說:“同時,股權架構集中和分散各有利弊。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則管理效率更高,摩擦更少;若股權分散,各方可相互協調,相互監督。當前,長江證券是一個比較健康的股權架構,包含了實業股、國家股。證券公司本身也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協調。”
57.47%、54.81%、54.16%——這是次新股實豐文化、中持股份、開立醫療今天的換手率。因為連日跌停而受矚目的次新股能科股份在當天也有50.68%的換手率,而在前一天,這只股票的換手率也高達58%。另外一只次新股開立醫療也已經連續兩天換手率超過了50%。
超高換手率的背後,是近期在監管嚴控背景下次新股股價的大幅度下挫,“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已經成為部分次新股的寫照。其中,更是有一些次新股剛剛解除了跌停情況下難以出貨的“流動性危機”,不少資金就馬上選擇“奪命出逃”。
分析人士認為,連續的高的換手率,說明這些股票的流通股股東或已經完成大換血。從目前來看,雖然次新股市場從3月底至今已經出現較明顯的回調,但是其估值水平仍然整體仍高於市場,那麽次新股板塊目前是機會還是風險?
次新股連續出現超高換手率 打開跌停後資金瘋狂出逃
“一般來說,換手率超過了20%就已經算比較多了,一天超過50%是很大的量,連續兩天換手率超過50%,那麽可以去推測公司的流通股東是不是已經實現了全面的更替。”上海市某資深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近日,在監管政策的打壓之下,次新股出現了跌停潮,到了今天,次新股板塊才出現了恢複上漲的態勢。不過就在今天,次新股的換手率高企,顯示出市場對於次新股的看法出現分歧,不少買入次新股的資金選擇了在如此跌宕的走勢中“忍痛撤離”,大手筆賣出。其中,更是有一些次新股剛剛解除了難以出貨的“流動性危機”,不少資金馬上就選擇“奪命出逃”。
其中,能科股份今天的股價上漲了2.95%,而公司股價在4月17日以來已經經歷了“六個”跌停,連日的下跌已經讓公司股價跌去了45.29%。而在前幾個跌停中,由於成交量太小,換手率不到2%,出現了“想逃不能逃”的情況。
而就在昨天,能科股份打開了跌停,公司股票的成交量放大,換手率也達到了58%,到了今天,換手率高達50.68%,顯示出部分資金正在“奪命出逃”。公開交易信息顯示,“溫州幫”資金自4月18日開始瘋狂賣出能科股份。
4月22日,能科股份一季報顯示,實現凈利潤-910.51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42%。上市後第一個完整的季度報告即吿虧損,如此業績表現是能科股份股價“雪上加霜”的一個原因。
清源股份在今天出現了漲停,今天公司股票的換手率高達44.04%,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的換手率為45.2%。公司股價也從4月17日開始暴跌,到現在為止也跌去了41.21%,在這幾個交易日內,也有不少“溫州幫”遊資在賣出清源股份。
此外,開立醫療在今天的換手率為54.16%,而在前一個交易日,公司的換手率高達55.67%,而公司也是在昨天打開漲停。實豐文化、中持股份、坤彩科技今天的換手率分別高達57.47%、54.81%和51.94%。
背後:整體估值水平仍然偏高
近期,次新股充當了大盤下跌中的“急先鋒”,而在之前,次新股因為公司新、套牢盤小、盤子輕而一直被認為是A股市場上經久不息的賺錢板塊,甚至因為其獨特性而成為A股市場上一個“獨立體”,在去年以來創業板大跌的背景下,次新股的股價依舊大幅度上漲,張家港行、萬里馬、和勝股份等牛股不斷。那麽,如此暴跌之後,次新股板塊到底是已經具備機會還是仍然蘊藏風險?
“次新股板塊一直都是反彈的先鋒,目前籌碼也是實現了大範圍的更換,如果大盤反彈,這個板塊仍然會有反彈的機會。”上述投資人表示。
華創證券分析師屈慶認為:“短期內次新股板塊可能會繼續調整,但由於年初以來次新股已有深幅回調,預計繼續大幅下跌的空間也將較為有限,而且經歷過此次嚴查後也有助於後市的穩定。”
而財富證券首席分析師趙歡則認為,近期監管層的表態對靠炒作起來的高估值小票形成致命打擊。“這部分持倉或正在不計代價出貨。加上最近創業板龍頭如樂視網負面消息不斷,持續低迷的市場難以形成有效反彈。”
中金公司方面稱,近期A股市場較為疲弱,次新股表現尤為慘淡,一方面與金融反腐深入開展有一定關系,同時,金融監管加強、金融去杠桿的強化也是很直接的原因。雖然次新股市場從3月底至今已經出現較明顯的回調,但目前來看其估值水平整體仍高於市場。
該機構認為,分行業來看,絕大多數公司的估值水平都要高於其行業估值,目前仍平均有66%的估值溢價。尤其在交通運輸、公用事業、建築裝飾、汽車、家電等行業,估值溢價都在100%以上。
隨著史上最大規模的年報潮結束,新三板已經有10554家掛牌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報,營收和盈利排名第一的分別是鋼銀電商(835092.OC)和九鼎集團(430719.OC)。
5月,股轉系統將根據年報業績和交易數據等調整創新層,預計有950多家基礎層滿足三套獨立分層標準之一,有望晉級“尖子班”創新層,同時有大約400家創新層企業不滿足維持標準,將被調回到“普通班”。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三板2016年年報含金量更足,增加了研發和專利情況的詳細披露,對持續經營能力的評價也更加細化,另外增加了“扶貧與社會責任”部分,都有助投資人規避風險企業,看清“真假扶貧”。
121家新三板企業盈利超1億元
隨著年報季落下帷幕,已有1055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完成2016年年報披露工作,余下559家公司未能在4月底按期披露年報被股轉公司強制停牌,如果他們在未來兩個月里仍然完不成年審工作,將會被強制摘牌。
從營業收入來看,新三板收入最高的是創新層做市企業、鋼鐵現貨交易平臺鋼銀電商,公司去年營收增長近一倍至411億元。金田銅業(834178.OC)和筆記本電腦銷售商翰林匯(835281.OC)分別以333億元和167億元營收居第二和第三。
新三板營收超過1億元的公司數量達2780家,與滬深交易所1億元以上營收規模的上市公司數量差距不大,但是營收超過10億元的新三板公司只有153家,與滬深交易所相去甚遠。
新三板凈利潤排行榜上,金融控股公司九鼎集團以20.4億元盈利高居榜首,同比增長2.5倍。齊魯銀行(832666.OC)、天圖投資(833979.OC)、永安期貨(833840.OC)等金融類企業凈利潤排名居前。
非金融企業中,文化科技企業、動畫片《熊出沒》制作方華強方特(834793.OC)以7.1億元凈利潤排名第一,移動遊戲開發商英雄互娛(430127.OC)和新材料企業聖泉集團(830881.OC)去年盈利分別達到5.3億元和4.8億元,位居前列。
一萬多家新三板企業中,去年凈利潤超過3000萬元的共有858家,其中有121家公司盈利在1億元以上。
去年虧損的新三板企業有1472家,占披露年報企業數量的14%。神州專車的掛牌主體神州優車(838006.OC)以-35.8億元蟬聯“虧損王”。盡管如此,神州優車卻是新三板在交易狀態下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高達400億元。九鼎集團目前仍未複牌。
恒大淘寶(834338.OC)盈利有所改善,但虧損金額依然高達8.1億元。年報顯示,廣州恒大淘寶足球隊雖然獲得2016年中超聯賽冠軍,但是引進的教練和球員薪酬居高不下,公司的營業成本就高達15億元。
在新三板上最早啟動IPO的掛牌公司農業機械裝備生產商現代農裝(430010.OC)去年凈利潤-3.6億元,同比下滑20%,凈資產變為-2690萬元。根據股轉業務規則,將戴上ST的帽子。公司主辦券商申萬宏源上周發布警告稱,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股票簡稱將更為“ST現代”。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新三板2016年年報的整體質量較2015年有顯著大幅提升,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公司共計48家,較2015年審計報告大幅減少。
諸海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三板2016年年報含金量更足,增加了研發和專利情況的詳細披露,對持續經營能力的評價也更加細化,另外增加了“扶貧與社會責任”部分,都有助投資人規避風險企業,看清“真假扶貧”。
創新層將迎來“換血”
在新三板萬家企業中,創新層企業表現更為搶眼。
中泰證券發現,創新層和基礎層業績分化逐漸加劇,創新層企業營收增速平均為30%,是基礎層企業增速的兩倍。從歸母凈利潤來看,創新層企業同比增13%,也超過基礎層平均11.8%的增速。
不過,兩個板塊內部也存在兩級分化,業績領先和墊底的掛牌公司中,既有創新層企業也有基礎層企業。創新層企業恒神股份(832397.OC)去年虧損2.3億元,僅次於現代農裝。
隨著年報季收官,新三板即將進入每年一度的創新層篩選環節,主要依據的是掛牌公司上一年業績表現和截至4月底的交易融資情況。創新層和基礎層的區別是,監管者曾提出創新層會有更先進的制度供給。
根據分層規則,股轉將於每年5月最後一個交易周的首個轉讓日調整掛牌公司層級,進入創新層的企業需要滿足三套獨立標準。標準一側重盈利性,要求最近兩年年平均扣非凈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標準二側重成長性,要求最近兩年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且年均複合增長率不低於50%;標準三關註非財務指標,要求有6家以上做市商,市值不低於6億元等。
為了維護創新層的穩定性,已經在創新層的企業維持標準略低,標準一的盈利指標降至1200萬元,標準二營收增長率指標降至30%,標準三平均市值要求降至3.6億元。此外還有共同維持標準,要求合格投資者不少於50人。
聯訊證券研報指出,有957家目前在基礎層的企業符合新晉創新層的分層標準,符合標準一的有391家,符合標準二入選的有634家,符合標準三入選的只有39家。
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商富電綠能(430087.OC)同時滿足三套標準,公司去年營業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8.5倍,凈利潤3765萬元,同比增長65%,公司采取做市轉讓,最新市值為21.4億元。
由於有49家創新層企業未能及時披露年報,他們將被調出創新層,甚至可能面臨摘牌。據聯訊新三板研究院統計,在余下約900家原創新層企業中,有530家符合維持在創新層的分層標準,其中,同時符合三項標準的有74家,
不過,研報的統計是從公開資料年報獲得,掛牌企業的合格投資者人數、股本、做市商家數等仍要依據4月底的最終數據進行篩選。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宗旭
樂視網迎來了一場人事變動。8月15日,樂視網CEO梁軍連發四封內部郵件,任命袁斌、張昭、劉淑青等數位高管。其中張昭被任命為樂視網上市體系首席內容官(CCO);袁斌被任命為樂視網及上市體系首席技術官(CTO),同時擔任樂視雲計算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劉淑青被任命為樂視網高級副總裁,負責全面統籌樂視網及上市公司體系人力資源、法務、財務及行政管理工作。
張昭為樂視影業董事長兼CEO,此次任命後,其原職務不變。
資料顯示,劉淑青現任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風險管控中心高級總經理。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任天津融創置地有限公司財務經理;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任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財務管理中心內控總監,2010年11月起至今,任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風險管控中心高級總經理。
官網資料顯示,袁斌2012年10月加入樂視網,任樂視網聯席CTO,樂視創新與用戶體驗研究院院長。在加入樂視前,袁斌曾任愛奇藝技術產品副總裁。
以上安排顯示了樂視網對雲服務的重視。視頻雲不僅能夠支撐樂視網的視頻業務,還能給樂視網帶來寶貴的穩定收入。不過對於樂視雲的未來,此前互聯網分析人士王利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並不看好。王利陽認為,樂視雲生態也是樂視講故事的一部分,過去賈躍亭顯然希望通過雲計算的“宏圖”來吸引資本市場,但雲計算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巨頭入場太多,投入資金和資源都遠大於樂視,在視頻和電視都出現欠款的當下,恐怕難以有心再救。
自今年5月份梁軍接替賈躍亭任總經理一職後,短短兩個月,樂視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據證券日報報道,梁軍表示,樂視網將對組織架構重新進行調整,將電視端的運營團隊與樂視網的團隊做整合,未來整個上市公司的業務全部以電視大屏為主。梁軍坦言,目前市場對樂視產生的質疑大多源於樂視的資金問題,造成樂視資金不足的主因是,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在業務上拓展太快,同時公司擴張戰略和節奏出現問題。“在6個月-12個月以後,我們得讓公司業績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