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Twitter挑釁 民主黨進退失據
1 :
GS(14)@2017-01-17 01:55:10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屢在Twitter挑起火頭,但無論他的言論是如何「政治不正確」,仍在選戰過關斬將。民主黨人亦對如何回應頭痛,既不想跟他的指揮棒起舞,轉移攻擊他「死穴」的視線,卻往往按捺不住要出聲譴責。
難忍譴責正中下懷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前天在鳳凰城舉行首場黨內競選論壇,多名主席候選人都說不能次次都跟特朗普打口水仗。勞工部長佩雷斯說:「如果你跟他逐個推文辯駁,多數都贏不了。」愛達荷州民主黨行政總監布朗指對於特朗普這種自戀狂,每次回應他的挑釁,都恐正中下懷。很多民主黨人很多都說,對付特朗普的「王道」,是針對他的政策和民粹承諾走數,如他組富豪內閣和開始廢除奧巴馬醫保。出席論壇的科羅拉多州參議員貝內特就說,「職位和人工比任何枝節重要」,但他說美國政治越來越似真人騷,每句鐘隨時有新爭議新話題,令人難長時間集中在同一主題。DNC副主席候選人凱撒也說:「我們可以為每則蠢推文鬧足一日,但這不會改變任何事。」但此言出後數分鐘,眾人就拋諸腦後,DNC代理主席布拉澤爾在論壇開始前,先狠批特朗普攻擊劉易斯,贏得全場站立鼓掌。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6/19898422
北韓測試新型火箭引擎挑釁中美
1 :
GS(14)@2017-03-22 00:31:25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昨天同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商討北韓核威脅前,朝鮮官方喉舌突然高調宣佈,在最高領袖金正恩(圖)現場親自指導下,前日成功進行了一次新型大功率火箭引擎的地面點火測試,標誌北韓已擺脫對外依賴,自主掌握核心技術,形容是該國火箭工業的一次「全新誕生」。政治分析認為,朝鮮研製洲際導彈已告尾聲,或會在下月習近平訪美期間,試射地球同步衞星,向中美示威。朝中社報道,成功測試的火箭引擎,是由朝鮮國家科學院研製,是北韓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引擎。在西海衞星發射場下達點火命令的金正恩,對測試結果大表滿意,稱「全世界很快將見證,今天取得的偉大勝利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由於運載衞星的火箭和戰略彈道導彈相通之處甚多,美國、日本和南韓一直批評北韓以射衞星做掩飾,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禁止其發展長程導彈的決議。北韓上月已成功試射「北極星2型」固體燃料引擎中遠程導彈,今次再測試推力更大的引擎,劍指洲際導彈的意圖昭然若揭。美國詹姆斯馬丁核不擴散研究中心火箭專家哈納姆從朝媒照片目測推斷,這款新型引擎仍然是使用液態燃料,需要較多戶外準備和較易被衞星發現,不過體積較以往的型號細小,有機會是用於洲際導彈的第二節推進器。更值得留是,朝中社暗示研製新引擎是要為發射一種新型衞星火箭做準備。南韓朝鮮研究大學教授楊武仁推斷,平壤好可能打算把地球同步衞星送上赤道上空3.6萬公里的同步軌道,此舉既能展示其衞星發射能力更上一層樓,又可以炫耀掌握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實為一石二鳥。去年9月,金正恩已命令北韓要「力爭數年內躋身地球同步衞星擁有國之列。」
或乘習訪美試射衞星
楊武仁估計,北韓為剃中美眼眉,或會挑在習近平下月訪美期間試射衞星火箭。韓聯社引述韓美兩軍消息報道,下月15日北韓開國領袖金日成誕辰105周年和25日人民軍建軍85周年,也是北韓可能透過發射洲際導彈慶祝的日子。韓聯社/法新社/中央社/《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0/19963836
美轟炸機闖中國防空識別區挑釁
1 :
GS(14)@2017-03-24 17:07:46美國一架B1B戰略轟炸機前日在飛往韓國參與美韓軍演途中,進入有爭議的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遭中方警告侵犯領空;美機師辯稱在國際空域飛行,拒絕改變航線。此為美軍戰略轟炸機再度闖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
機師稱在國際空域飛行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昨報道,美軍B1B轟炸機前天從關島空軍基地起飛,飛至距韓國濟州島西南方向70海里,收到中方警告,指其進入中國空域,要求離開。美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發言人稱,美方機師回應稱在國際空域飛行,無偏離預定航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回應稱,不瞭解具體情況,但有關國家行事需考慮區內國家安全關注,美國應尊重中國防空識別區的權利。2013年中國在與韓、日有爭議空域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美拒絕承認,曾派B52戰略轟炸機飛過公開挑釁。美韓空軍前天聯合軍演,美國派出B1B轟炸機群威懾北韓。北韓19日公佈的宣傳片就有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和B1B轟炸機被瞄準起火畫面,還有北韓發射導彈圖片,警告「刀鋒將刺透航空母艦的喉嚨,轟炸機因其遭受的火力打擊將從天空墜下」。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環球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4/19968115
阿仔唔理勸阻喪篤iPad家長挑釁店長反被4拳擊倒
1 :
GS(14)@2017-03-24 17:07:48蘋果商店都將產品放在桌面,讓民眾親自體驗。可是在上海一間蘋果商店,一名頑皮的小童不斷重擊讓民眾試用的iPad,店員出言勸阻,家長不但不加阻止,而且更與店長發生口角,家長更拿起電話拍攝、挑釁,當家長出手推撞時,店長一連四拳,將家長擊倒。不少網民大讚「打得好」,更稱「別辭退這店長」。事發在上海七寶寶龍城市廣場一間銷售蘋果產品的店舖,上周六(18日)晚8時一名家長帶着兩名分別5歲和7歲的小童,準備購買iPad。兩名小童見到大量產品,便拿起iPad在玩遊戲。兩名小童不但不斷將iPad拿起再放下,且不斷用手指重手地快速點擊,引起站在櫃枱後的店長注意。店長勸告家長制止小童猛擊,但家長反而大罵:「難道蘋果公司設計的產品,孩子們用手指就會點壞?為甚麼要對孩子們口出惡言?」之後這名家長不斷出言挑釁,與店長發生爭執,同時拿起電話,聲言要拍攝「證據」。之後雙方爭執不斷升級,家長扔下外套、打算出手推撞店長時,店長這時左右開弓,接連4拳擊向家長的頭、面,讓他多處受傷。事後家長報警,警員亦到場向店長錄口供,但公司未有把店長停職。不少網民都大讚這名店長「打得好」,「家長不會教育孩子,就從家長開始吧」,「這小孩子在家教育不好,出了門就得被別人教育」,網民更要求不能辭退這店長。但家長卻堅稱店長是故意的,而且是當着兩個孩子的面毆打他,給孩子們造成心理傷害,要求當局、商家處理。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4/19968619
日派副部級官員訪台 挑釁北京
1 :
GS(14)@2017-03-26 15:38:01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昨抵台灣,出席並主持一項推廣日本的活動。這是台日1972年斷交44年來,公開訪台的最高級日本官員。赤間昨強調,日台之間雖無官方關係,但有「實質關係」。北京外交界人士對《蘋果》指,日本此舉是在挑釁,北京不會視而不見。
斷交後最高級別官員
官方外交背景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昨、今連續兩天在台北舉辦「多彩日本」宣傳活動,赤間二郎昨抵達台北主持開幕式。他致辭時先以台語向民眾問好,指311大地震和熊本地震中獲不少台灣人支持,深感日台強烈連結,表達感謝;還說台日每年往來超過600萬人次,希望日後持續增加。有日媒指,自1972年日台斷交、日本轉與中國建交以來,顧及北京方面,日本一直避免讓政府高官訪台。這是日本斷交後首次有副大臣(副部級官員)因公務訪問。據悉赤間沒有與台灣高官舉行會談的計劃。被媒體追問赴台有何「困難」是否因中國,赤間稱「需要考慮國際形勢」;他說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重要無庸置疑;而日本與台灣雖是非政府關係,但卻有實質上的關係。日本總務省宣稱,赤間此行不會與台灣高官會談,日本對台北及北京的關係並無改變。北京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對《蘋果》表示,日方此舉是挑釁行為,中方不會視而不見。台灣《蘋果日報》/共同社/本報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6/19970309
IS發言人挑釁嘲「白癡」管治美國
1 :
GS(14)@2017-04-06 07:41:24伊斯蘭國(IS)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圖)上任後首次作出挑釁,發言人穆哈扎爾在錄音講話中,嘲諷美國已經水深火熱,「正由一個不熟悉敍利亞、伊拉克或伊斯蘭的醜陋白癡管治」,警告華府必須「為過去所作所為道歉及撤兵」,否則美國「將會成為全球聖戰分子的獵物」。講話前日由手機加密通訊軟件Telegram流出,是穆哈扎爾4個多月來首次公開發言。自去年底起,伊拉克政府軍便向佔據摩蘇爾的IS發動大規模攻擊,同時敍利亞的庫爾德族及阿拉伯聯軍,也向IS大本營拉卡步步進逼,遭兩面夾擊的伊斯蘭國損失慘重,控制區面積大減。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6/19981404
高度突破2,000公里 落入日本海北韓再試射挑釁疑屬新型導彈
1 :
GS(14)@2017-05-18 02:14:02■北韓3月曾一次過試射四枚導彈,昨天又試射疑似新型導彈。資料圖片
在近期韓美領袖都放軟姿態後,北韓再出招,昨天成功試射了一枚彈道導彈,飛行近80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而高度突破2,000公里,有可能是新型導彈。南韓新任總統文在寅強烈譴責平壤挑戰國際和平。
北韓近期頻頻試射導彈,兩周前的對上一次,是3月以來的試射「四連敗」;昨天「轉運」的一次,亦是文在寅就任南韓總統後首回試射,分析認為平壤是意欲測試這位對朝立場溫和、主張對話的新領袖反應,亦測試新政府與美日合作協調。導彈是在昨晨5時半前,在西岸近中國邊境的平安北道龜城發射,飛行700多公里後,落入朝鮮半島與日本間海域,距北韓東岸約400公里,未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令人關注的是,導彈飛行30分鐘期間,高度似乎首次突破2,000公里,超出近地軌道,估計是蓄意採用高飛軌道發射以測試導彈性能,讓落點不會靠近日本。
專家料射程可達關島
多名專家都估計,若以正常軌道飛行,其射程或有4,500公里,可射至關島;首爾慶南大學遠東研究所學者甚至估計達6,000公里,達洲際彈道導彈級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卻稱初步評估顯示「不符合洲際彈道導彈」。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專家麥克道爾指,導彈飛到逾2,000公里高,有可能是新款導彈,「令人憂慮」。可以肯定的是,比起北韓2月份同地點發射的「北極星二型」遠程彈道導彈飛行500公里、高度550公里,昨天一枚性能更強。
文在寅斥違聯國決議
上任四天的文在寅一早在青瓦台緊急召開國安會議。發言人指他強烈譴責北韓違反聯合國決議,嚴重挑戰國際和平與穩定,並指兩韓對話可能仍存在,但不能姑息如此「鹵莽挑釁」。總統辦公室指外長和國家安保室室長已分別跟日本外相和美國國安顧問通話,商定加強合作應對北韓。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曾讚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有腦」,更說若能見面是「榮幸」,但金正恩當耳邊風再次試射,令白宮一改近期對北韓試射總是淡然只回應一句的態度,發聲明敦促國際加強對北韓的制裁外,更牽扯上俄羅斯,指導彈落點「比起日本更近俄羅斯,總統無法想像俄羅斯會高興」。美國有官員稱導彈落點在俄羅斯海參崴以南僅100公里,但俄羅斯國防部其後發聲明,表示導彈預警系統有全程偵測到北韓的導彈發射,而導彈落點距離俄羅斯有500公里,對俄羅斯「不構成危險」。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另指,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討論了半島局勢,「雙方都對局勢升溫表示擔憂」。中國外交部呼籲各方克制,避免局勢升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對北韓表達「強烈抗議」,稱「絕對無法容忍」北韓試射。分析認為,在朝美、兩韓有可能對話的情況下,北韓再射彈或意在增加談判籌碼;也可能是針對美日與歐洲盟友近日在關島附近海域演習,以示無懼國際壓力。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5/20021696
前線:一開機挑釁者即收聲
1 :
GS(14)@2017-06-16 01:52:44【本報訊】警方於2013年起引入隨身攝錄機,根據保安局資料顯示,至今警隊有約1,390部隨身攝錄機,主要分發衝鋒隊、機動部隊、新界北快速應變部隊及警區人員使用。有曾接受隨身攝錄機訓練的前線警員指,警隊內部普遍對隨身攝錄機持正面看法,「最初推行時,我哋有啲憂慮,擔心會唔會增加同市民嘅磨擦,影響執勤同增加壓力,但結果係我哋一話開機,好多時對方即刻收聲唔再挑釁,反而減少爭拗」。
4年錄影724段片
該名警務人員稱,在處理公眾遊行集會的警員不可隨意開啟隨身攝錄機,「除非上頭事前講清楚乜嘢情況下可以開機,否則示威者叫口號固之然唔可以,就算示威者推撞鐵馬、推跌垃圾桶或擲雜物,我哋都唔可以開機」。但他不諱言,守則有灰色地帶,「如果個別示威者針對某個警員喪鬧,警員多次警告都無效嘅話,警員就可以以嗰個示威者做出一啲針對性挑釁行為,而自行決定開機」。如要開啟隨身攝錄機,警員需「預告」被攝錄人士,「我哋會講拍攝日期、時間、地點同話畀對方知開機拍攝,而且對方亦會睇到屏幕影緊佢」。截至2017年3月31日,警方在4年間,曾於493事件中使用隨身攝錄機,合共錄影724段片段,當中有172段曾被用作調查或舉證。而在724段片段中,有250段是於處理公眾活動期間拍攝的片段,佔整體片段的35%。保安局透露,計劃為所有前線軍裝警員配備隨身攝錄機,並會提升現有的指揮及控制通訊系統,令隨身攝錄機兼備無線電對講機的功能,目標於2021年完成。■記者謝明明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540
【讀書好×果籽】幽默諷刺的挑釁性
1 :
GS(14)@2017-08-04 06:35:57【文化籽:讀書好】最近訪問甘小文,大家都十分懷念當日在《玉郎漫畫》連載的《太公報》,連字款也是惡搞《大公報》報頭,我問小文不知今天還有沒有人敢拿左報來惡搞,大家相視苦笑。近年不斷翻看九十年代周星馳舊作,對比今日他為內地市場製作的「河蟹電影」,才知道香港曾幾何時在創作表達上的自由,是可以無拘束、無界線,撫今追昔,驚覺自由原來並非必然。
鳩鵪亞黃
香港人本來就是古靈精怪,託庇於殖民地下,傳承了粵語文化的幽默傳統,當內地人人歌頌毛主席,全國只有革命樣板戲時,香港已有政治漫畫諷刺時弊,我認識的漫畫作者有嚴以敬、馬龍、尊子、一木等。而在九十年代周星馳的笑片中,如《國產零零柒》就有濃厚的政治諷刺味道。政治幽默本應是無拘束、無限制的,歐洲政治漫畫,不少屬「重口味」。我在溫哥華同武俠插畫大師董培新飲茶,席間他介紹政治漫畫家「鳩鵪亞黃」我認識,他原來是中大師兄,移居加拿大多年,作品多是諷刺大陸,竟給我發現久違了的「冇大冇細」、重口味,挑戰底線風格,時移勢易,今天的主流香港媒體,相信已經沒有刊登諷刺習近平作品的膽量。
尊子風向標
黎智英出售《壹週刊》,新老闆明言不能偏頗,我最有興趣知道的是新壹周刊會否踢走政治漫畫家尊子的《壹週報》,這版諷刺漫畫常常刺中共產黨要害,是測試新壹週刊政治取向的指標。共產黨本身是與幽默水火不容,就是網民惡搞習近平與奧巴馬草坪漫步,成為小熊維尼與跳跳虎,本來就無傷大雅,卻變成一宗卡通封殺事件。如果習近平懂得借此自嘲,是可拉近同群眾距離,甚至軟化他硬邦邦的形象。但共產黨就是容不下一丁點政治幽默,結果內地在網路上封殺小熊維尼,變成一宗國際爆笑新聞。共黨將軟實力掛在口邊,留待他們懂得政治幽默才說吧!
玫瑰的名字
共產黨是偽裝的嚴肅,猶如歐洲中古修道院的修士,禁慾背後是奢侈、貪婪、縱慾。在意大利符號學大師艾柯名作,《玫瑰的名字》這本以中世紀修會為背景的歷史小說中,刻劃了解修士敵視世俗文化的原因,他們藏匿起亞里士多德關於快樂和幽默的那部著作,是擔心當人有了幽默感,就失去了對權威敬拜之心。當人民用幽默來嘲笑黨國領導人,官僚同樣擔心人民失去了領導人的敬畏。黨的絕對權威是建立在人民的畏懼之上,所謂天威難測,中國歷代帝王術,均用「文字獄」去對付知識分子,用放大鏡看他們的詩詞歌賦,從中挑出反動、顛覆政權文字,再上綱上線,羅織成造反大陰謀。起初官員以常識判斷,知道這些詩文背後根本沒有政治陰謀,打算求其處理,大事化小,但最後往往連官員也被牽連,因辦案不力而被指控包庇造反者。皇帝之所以大興文字獄,他們當然知道詩文背後沒有造反大計,皇帝目的是借文字獄大開殺戒,震懾罔議中央的知識分子,也令官僚集團誠惶誠恐,不會陽奉陰違。中國人沒有政治幽默的傳統,不是甚麼民族DNA,而是專制統治太黑暗。
《蔽屏》尊子作品,諷刺習近平的鴕鳥政策。
從意大利原著直接翻譯的中文新版《玫瑰的名字》。
鳩鵪亞黃諷刺香港權貴逢迎習近平。
撰文:劉細良編輯:梁浩維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4/20110597
遭記者追問火滾 指維州暴力雙方有責特朗普爆真心話:另類左翼挑釁致衝突
1 :
GS(14)@2017-08-17 08:06:46■特朗普(中)又改口,指在早前的流血集會中,雙方都有責任。路透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白人至上主義集會發生暴力流血事件,終於說出真心話。他最初「一視同仁」批評「各方」展現仇恨,受到炮轟,周一才點名譴責3K黨和新納粹,但顯然是違心之言,前日終於忍不住說出真正看法,指暴力事件是「雙方責任」,甚至扯出「另類左翼」批他們找麻煩。
特朗普前日在「主場」紐約市特朗普大樓見記者,本為談基建政策,但記者卻爭相追問他對上周六暴力事件的看法,特朗普明顯火滾,將日前說過的「台詞」拋諸腦後,說出「真心話」。新納粹、3K黨等上千名白人至上主義者上周五晚聚集於維珍尼亞州夏洛茨維爾遊行,翌日跟前去反對他們的人爆發衝突,更有右翼青年駕車撞反右翼群眾,釀1死19傷。特朗普當日發聲明斥「多方」展現仇恨和暴力、卻無直接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遭狂轟,到周一才在壓力下點名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主義和3K黨是「罪犯和惡棍」。然而,前日他又修正看法,指事件「雙方」有責任,「一方很糟糕,另一方也很暴力」,還說有「另類左翼」武力挑釁「清白地而十分合法地抗議」移除「很重要的羅拔.李(Robert E. Lee)將軍雕像」的群眾。
黨友表明反歧視立場
特朗普甚至把被視為種族主義象徵的內戰時期南軍將領羅拔.李,跟兩位開國元勛兼前總統相提並論,怒問「下一個是華盛頓嗎?再下周輪到傑斐遜?」,指兩人都有蓄奴。對於記者問他為何反應如此慢,特朗普亦明顯不快,自稱需要時間弄清楚真相。「和很多政客不同,我希望確保說話正確。」他又說自己上周六發的聲明「很好」、是「很重要的聲明」。特朗普此番言論不只民主黨員炮轟,共和黨黨友也表明反歧視立場,眾院議長瑞安推文明言道德議題「不容含糊」。「我們得搞清楚:白人至上主義令人反胃。」美國最大工會AFL-CIO主席特拉姆卡(Richard Trumka),斥特朗普「容許偏狹和內部恐怖主義」,因此他要「代表美國勞工退出」特朗普主持的美國製造業委員會,成為兩日內退出的第四人。
奧巴馬推文 320萬讚好
但特朗普「明志」就得到右翼激讚。3K黨前領袖杜克「感謝特朗普有勇氣誠實地講出事實真相」並譴責「極左恐怖主義」。多名右翼分子之前都對特朗普周一批評他們表示不滿。另一方面,前總統奧巴馬周日早上回應夏洛茨維爾暴力事件,引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名句「沒有人天生就為着膚色、背景或宗教而恨憎別人」的推文,不足三日就成為Twitter最受歡迎推文,迄今已獲得逾320萬讚好。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7/2012386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