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自媒體野蠻生長 如何突破精準投放和盈利兩大難關?

8月18日下午在廣州舉行的2016首屆中國自媒體交易會上,多家企業現場共發布2500萬元的自媒體廣告投放需求,其中美的將投1000萬元、南方黑芝麻將投500萬元。

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瘋狂生長的一個側影。但是,企業如何在眾多自媒體中實現廣告精準投放,自媒體又如何實現盈利,這兩大難關仍然需要破解。

交易會期間,廣東省網商協會顧問林喜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自媒體一定會與大數據技術結合,精準投放是未來的方向;而對自媒體來說,則關鍵在垂直、細分領域穩定自己的用戶群,並與廣告主一起策劃、創新營銷的內容與方式,才能實現盈利。

廣告主對自媒體投入增加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2015年移動端方面,有75.3%的企業選擇在微信平臺做品牌營銷推廣,微信目前已經成為企業品牌建設的核心領域之一。

而騰訊的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已經達到7.61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9%。

微信用戶的激增,催生了無數自媒體平臺,既有粉絲數量上五百萬的超級大號,也有眾多的中小號,自媒體營銷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

美的集團用戶運營負責人陳覃介紹說,美的通過多渠道印證,目前擁有1.5億用戶,現在美的希望通過用戶運營,延長用戶生命周期,所以關鍵是“激活用戶”。美的今年增加自媒體廣告投放,是希望將用戶運營與自媒體合作,讓用戶感到美的品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而美的未來一年內,預計在自媒體上投放超過1000萬元,希望跟有生活質感、熱點資訊的自媒體合作。

不只家電,汽車行業也是自媒體的一個風口。自媒體“有車以後”的創始人徐晨華說,現在有的自媒體的廣告投放很貴,一條甚至要30萬元-40萬元,但如果有20萬的下載量,平均一條下載只需花1元多,所以關鍵還要看用戶流量。自媒體與傳統媒體不同,像“有車以後”曾與奧迪一起做二手車的整合營銷,所以廣告商不只是投放者,還可以是優質內容的制造者、投資者。

業內都知道,一些自媒體為了增加對廣告主的吸引力,花錢去“刷粉”——買粉絲、買流量。為什麽自媒體有不少泡沫,企業還要增加自媒體的投入呢?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董天策教授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自媒體很廣泛,包括傳統媒體的APP、政府部門的官網和自媒體、企業的自媒體以及社會化的自媒體等,真正火的是社會化的自媒體,而其大量的內容與營銷、廣告、公關緊密捆綁在一起。因為社會化自媒體迎合了年輕人亞文化的需求,文本、內容比傳統媒體詼諧、搞笑,廣告主正是看中了社會化自媒體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不過,在社會化自媒體(或稱社交媒體)野蠻生長的當下,董天策認為,用戶數據的統計、廣告價值的評估,都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自媒體還需逐步建立、完善行業規則,否則公信力難以持續。

自媒體呼喚“從亂到治”

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數據營銷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中國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將達1340.8億元,數字廣告首次成為中國廣告市場占比最大的細分市場,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570.6億元。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場景化營銷的趨勢更加明顯。然而,對於許多自媒體來說,雖然可以吸引龐大的用戶粉絲群體,卻很難找到營銷轉化的支撐點,無法利用有效的方式進行盈利。因此,自媒體也正在經歷一輪洗牌。

廣東省網商協會顧問林喜德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認為,以前自媒體做的是“流量媒體”,一切為了抓眼球,哪怕有的內容質量低下,目的是培養手機閱讀的習慣。最近這兩年,湧現了一些優質的微信號,內容為王,所以自媒體行業面臨一輪洗牌。

自媒體的運營團隊,有的才幾個人,有的卻幾十、上百人。在林喜德看來,運營團隊的大小都可以,只要與用戶數量相匹配,關鍵還是要抓住細分的用戶人群,垂直、細分是自媒體的發展趨勢。“現在自媒體廣告投入的痛點是不精準。今後當電視、冰箱、電燈等都並入物聯網,用戶的衣食住行均可以跟蹤,自媒體將與大數據結合,精準投放一定是未來趨勢”。

廣告主如何篩選自媒體並提高投放效率?林喜德建議,首先要基於對自媒體歷史內容的了解,並結合一些自媒體榜單的數據,來選擇投入的自媒體;其次可以先試投,比如不一定開始就投放頭條;第三是廣告主與自媒體要相互配合,雙方一起去創造內容、經營用戶群體。

而對於自媒體如何盈利,林喜德直言,自媒體是一條辛苦的創業路,許多自媒體“不接受低端廣告主,卻又不被高端廣告主看好”。“自媒體‘變現’的方法,一是找聯盟,與相同內容的自媒體進行捆綁;二是建渠道,願意與廣告代理分成,否則只剩把內容做深一條路。”

“暴走漫畫”的負責人介紹經驗說,短視頻才是王道,五分鐘內的短視頻受歡迎。接下來,暴走漫畫會拍食品、美妝、親子類的短視頻、做IP,廣告主自然會找上門。此外,看直播收費將是趨勢。除了視頻、自媒體,暴走漫畫今明年還會在線下開餐廳,增強用戶黏性。

自媒體是一座金礦,有人想給“挖金”的人“賣水”來賺錢。作為首屆自媒體交易會的舉辦方,社群科技的聯合創始人CEO/CTO胡松說,目前的自媒體投放面臨著投放需求匹配困難、自媒體資源零碎、傳播效果難以追蹤、投放執行流程繁瑣等四大困境。因此,社群科技已研發出兩款自媒體應用產品——小粉橡和尋號寶,其中尋號寶希望為企業提供一個自媒體廣告營銷投放、決策、執行和事後追蹤的平臺。

不過,林喜德直言,自媒體交易平臺現在不斷增多,一般吸引小的自媒體,自媒體一旦做大,往往會脫離該交易平臺,因此目前自媒體交易平臺能賺點咨詢費,但做大也不容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081

建行“不良”最差時期已過 信貸投放不求一時高收益

8月30日,隨著中行、工行先後發布2016年中期業績報道,五大行上半年成績單全部出爐。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上半年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同時,不良資產暴露也開始呈現見底跡象。

“未來幾年,不良資產仍會高位運行,但最差情況在去年年底結束了,建行新暴露的不良情況已經見底。”建行首席風險官曾儉華表示,“建行今年的資產質量要好於去年。”

建行新暴露“不良”已見底

2016年上半年,建行不良貸款余額1819.4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9.69億元;不良貸款率1.63%,較2015年同期上升0.05個百分點。關註類貸款占比3.06%,較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減值準備對不良貸款比率151.63%——也就是說,該行撥備覆蓋率已經接近150%的監管紅線。

對於不良貸款的趨勢,建行董事長王洪章稱,上半年新產生了400多億元不良貸款,比去年同期下降100多億元,下半年應該會是這樣的趨勢。

“未來幾年,不良資產仍會高位運行,但最差情況在去年年底結束了,建行新暴露的不良情況已經見底。”建行首席風險官曾儉華表示,“建行今年的資產質量要好於去年。”

相比去年年末,建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659.80億元,較上年增加528.0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8%,較上年上升 0.39個百分點。這也是繼2014年後,建行不良率再次突破1%,增幅也較上年有大幅擴大。

在不良貸款行業分布上,批發零售業、制造業、采礦業成為該行不良貸款的重災區,不良率分別高達9.29%、6.22%、5.45%。

造成建行上述三大不良重災區的原因,曾儉華表示,宏觀經濟下行,銀行的資產質量表現最差的是在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特別是受進出口影響很大,很多小企業都倒閉了。去年以來,采礦業不良率很高,采礦業主要是受煤炭行業的影響,全行業虧損很多,不良率開始上升。

另外一個原因,曾儉華解釋道,這幾年在進行結構調整,制造業和批發零售行業總體貸款余額在下降,這兩個行業貸款總量上是壓縮的,且這兩個行業的不良貸款比較多,所以這兩個行業貸款余額在下降,風險在逐步暴露,不良率依然在高位徘徊。煤炭這幾年又有點反彈,采礦行業風險的可控度在提高,即使現在不良率高,但是損失率很低。

在不良風險的區域分布上,曾儉華稱,東部地區去年是風險高爆發地區,現在東部地區向中西部的轉化基本完成,東部地區開始大幅好轉。未來資產質量有總體向好的趨勢,雖然有一些大額暴露的風險,由於考慮到財務安排和撥備處置問題,不良貸款率在未來幾年會呈現微小的上升,但是總體趨勢是向好的。

值得關註的是,對不良貸款的管理,建行實行了嚴格的管控責任制。王洪章表示,董事會、管理層、監事會要在不良貸款的控制中承擔責任,各個分行的一把手和管理班子也要承擔對不良貸款控制的主體責任。

在不良貸款的處置上,建行通過盤活、貸款出售、實時核銷等各種措施,對不良貸款的化解效果較好。此外,該行預計將於9月發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不良資產證券化為不良資產處置提供了新的途徑。

在貸款結構方面,一方面,註重優質客戶、優質企業,特別是過去建設銀行有優勢的“三大一高”企業,大型企業、大型項目、大型城市,大型城市包括高端客戶。“總體來看,這類客戶和項目不良率比較低,雖然定價低一點,貸款利率下浮5%、10%,但是總體上是安全的,雖然暫時性收益低一點,但是有收益。”王洪章說。

另外,王洪章表示,個人按揭貸款做了調整,個人按揭貸款利率大概下浮4%~5%,雖然利率水平下浮,但是收益是有保障的,風險很低。通過這種調整,既可以保證貸款的安全性,同時收益也非常穩定。

除了調整信貸類貸款結構,建行還持續發展綜合性業務。王洪章表示,總體上,債市風險和理財風險還遠遠低於信貸風險,不良率仍然比較低。表外業務、綜合性非銀行業金融業務總體比信貸業務的風險小很多,所以建行會持續的調整信貸類貸款結構,繼續大力發展綜合性業務,特別是表外業務。

下半年大力發展住房按揭貸款

值得關註的是,在國家房貸政策調整下,各家銀行發力房貸業務,住房按揭貸款均呈現快速上漲態勢。建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貸款余額31816.7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077.82億元,增幅14.70%,余額、新增額均居同業首位。

對此,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建行是目前中國銀行業個人按揭貸款最多的商業銀行,這一趨勢還會保持下去。

對於增幅較大的原因,建行給出的答案是去庫存。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王洪章表示:“我們有條件也有責任、有義務為去庫存做貢獻。”同時,他表示,為促進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良性循環階段,建行還將繼續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做出應有貢獻。下半年該行還會大力發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

“現在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建成的房屋銷售困難。因此,下一步的重點工作還包括研究如何在盤活房地產方面發揮作用。” 王洪章說。

此前有報道稱,監管部門對理財業務形成了新的征求意見稿,建行對此予以確認,並表示相關工作正在研究中。對此,王洪章認為需要註意幾方面問題:一是對於非標的比例一定要嚴重控制,不能超過監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條件;二是要分類管理;三是禁止期限錯配;四是要降低杠桿率,設定一些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46

興業銀行:下半年個人房貸投放料趨緩 原則上不介入三四線城市對公地產

“銀行業經營情況會加速分化,從半年報情況看,這種分化也在逐步加速的過程中。尤其是在經濟增速下行、結構調整加劇的背景下,過去那種行業‘普漲’的格局已經不可持續。換句話說,誰的轉型更適合當前的新常態,誰的準備更充分,誰的反應更快速,誰的執行力更強,誰就可能在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形勢下把握主動權,反之則可能被淘汰。”在興業銀行2016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如此表示。

在談到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看法時,陶以平稱,當前,國內經濟金融形勢愈發呈現“宏觀相對明朗、中微觀不確定性加大”的特點。

從宏觀上看,經濟L型增長格局基本確立,宏觀調控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都將緊緊圍繞供給側改革和創新兩大主線展開。反映到市場上,流動性總體將保持適度寬松,利率短期內將繼續低位窄幅震蕩。從中微觀看,行業之間、產業之間、區域之間以及微觀企業之間結構調整將更加劇烈,經濟資源從可貿易部門向不可貿易部門轉移、從傳統過剩產能行業向新興行業轉移、從市場競爭力、運營效率低下企業向核心競爭力突出、運營效率高的企業轉移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但這種轉移的步伐、節奏以及可能呈現的路徑等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可以確定的是,這種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重新優化配置將會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陶以平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銀行的資產質量會持續受到沖擊,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盈利模式、風控模式等也會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有幾個方面的重大變化值得高度關註:

一是很多傳統理念將面臨顛覆。過去大家習以為常的,比如“有規模就有效益”、“國企、大中型金融同業一般不會違約”、“債券市場、銀行理財產品剛兌不可能打破”、“國家不會讓銀行破產”等慣性思維都將面臨顛覆。

二是銀行業經營情況會加速分化。從半年報的情況看,這種分化也在逐步加速的過程中。尤其是在經濟增速下行、結構調整加劇的背景下,過去那種行業“普漲”的格局已經不可持續。換句話說,誰的轉型更適合當前的新常態,誰的準備更充分,誰的反應更快速,誰的執行力更強,誰就可能在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形勢下把握主動權,反之則可能被淘汰。

三是傳統金融行業之間的業務邊界將更加模糊。在金融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投貸聯動、資產證券化以及各種跨界投融資創新會加快推進,傳統金融行業之間、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業務之間以及實體經濟、互聯網經濟與金融之間的邊界將更加模糊。

對於房地產開發貸和個人房貸,興業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鄒積敏表示,自2015年以來,就加大了對零售貸款的支持力度,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取得了跨越式增長,2016年上半年零售信貸新增規模中超過60%屬於個人房貸業務。

“為貫徹‘輕資本’的發展戰略,本行繼續大力發展資本占用低、資產質量比較穩定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考慮到下半年銀行同業競爭可能加劇、國家及地方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可能加強等多方面因素,按揭貸款的投放量可能趨緩。”鄒積敏說。

根據中報,興業銀行今年上半年個人住房及商用房貸款余額3922億元,比去年末新增了938.98億元,增幅31.5%,占上半年新增貸款額1698億元的55.3%。

而在對公房地產信貸方面,鄒積敏表示,新增業務原則上不介入三、四線城市,從嚴控制商業地產項目。同時,重點關註地價快速攀升帶來的潛在風險、開發企業及融資項目的杠桿風險。對於增量業務,將審慎介入“高地價”項目,夯實自有資金,嚴守合規底線,合理控制杠桿比例,並強化客戶跟蹤,謹防資金鏈風險。

根據中報,截至2016年6月末,興業銀行房地產業貸款余額為1854.38億元,占貸款余額總量的9.51%,比2015年末2013.66億元的貸款余額下降了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48

央行今日凈投放1501億元

隔夜Shibor今日上漲1個基點,報 2.0950%;7天Shibor漲0.15個基點至 2.3780 %。14天Shibor下跌幅度減小,今日下行0.1個基點,報2.5160 %。

公開市場本周共計有2700億元逆回購及851億元央票到期,逆回購周一到周三的到期情況分別為500、600、300,周四至周六金融市場休市,周日1300億元到期。9月10日(上周六)到期的851億元3年期央票順延至9月12日(周一)到期。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4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9月10日(上周六)到期的851億元3年期央票順延至9月12日(周一)到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72

央行單周凈投放5251億元 創近5個月來最高

中秋假期後首個交易日,中國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放量,但銀行間市場大行資金供給仍不充裕,包括部分股份制銀行在內的機構資金需求旺盛,隔夜回購加權利率上行較為明顯,流動性繼續穩中偏緊。

央行今日進行了120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15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今日逆回購到期規模1300億元。中國央行就明日28天期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就9月20日-23日的7天逆回購需求詢量。

截至本周日,中國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為7100億元人民幣,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5251億元人民幣,創4月22日以來的單周最大凈投放。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中短期利率延續上漲趨勢,其中,隔夜Shibor報2.1400%,上漲1.20個基點;7天Shibor報2.3940%,上漲0.2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7919%,上漲0.34個基點。

截至午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隔夜報2.1919%,漲3.81BP;七天利率報2.3843%,下跌4.74BP;14天利率報 2.7359%,漲2.63B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35

資金價格小幅攀升 央行繼續加大投放

中國央行9月20日發布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7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5%。中標利率均與上次持平。

周二,Shibor利率繼續全線上漲,隔夜品種十一連漲。隔夜Shibor利率漲0.5個基點報2.1590%;7天Shibor漲0.30個基點報2.4000%;14天Shibor漲0.20個基點報2.5330%。

同時,中國央行、財政部今日進行600億元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招標,中標利率2.55%。上次為2.75%。

招商證券認為,本周央行單周流動性投放量達半年來最高,這主要是為了應對跨節的資金需求,保持資金面的平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91

央行上周凈投放8100億元 創五個月以來新高

公開市場本周共計有9150億元逆回購到期,共計81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和10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到期,此外還將有49億元三年期央票到期,無正回購到期。

逆回購周一到周五的到期情況分別為3750、1800、1500、1200、900億元。

上周自周日(9月18日),央行累計凈投放8100億元,再創五個月來單周凈投放新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37

央行逆回購凈投放600億元 28天期逆回購暫缺席

央行10月9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逆回購操作,包括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和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25%和2.40%,持平於前期水平。

同時,據交易員透露,中國央行還就7、14、28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

10月9日無逆回購到期,10月10日至14日共5650億元逆回購,及55億元三年期央票到期,無正回購到期。

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在IMF部長級會議上表示,隨著全球經濟複蘇逐步正常化,中國會對信貸增長有所控制。盡管銀行體系不良貸款有所上升,但資本充足,整體風險可控。中國將利用各種政策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在適當的水平,引導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穩步、適度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60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55億元 本周凈回籠4095億元

中國央行今日進行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25%。公開市場今日有300億逆回購到期,還有55億三年期央票到期。另外,周三有259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央行周四開展MLF操作共3010億元。本周凈回籠4095億元。

隔夜shibor報2.1530%,上漲0.20個基點;7天shibor報2.3740%,下跌0.4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8025%,與上日持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23

央行公開市場連續三日凈投放 本周累計投放955億元

隔夜Shibor報2.2220%,上漲1.4個基點;七天Shibor報2.4010%,上漲0.4個基點;三個月Shibor報2.8096%,上漲0.42個基點。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將進行700億元7天期、4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5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外,今日將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1200億元,連續第三日凈投放,本周累計投放95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