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品油調價或年內第二次擱淺

多家業內機構預測,本輪成品油調價可能出現年內第二次擱淺。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今年以來,我國已經歷了7輪成品油調價。其中3次上調、3次下調、1次擱淺,汽、柴油價格累計均下跌每噸65元。

最近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發生在4月12日24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了200元和190元,創出年內最大漲幅。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按照定價機制,本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期是4月26日24時。不過,本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在結束六連漲之後,逐步從高位滑落,使得本輪調價窗口擱淺概率陡增。

卓創資訊分析師臧文剛對第一財經表示,近期,美國原油產量增加繼續施壓國際原油,盡管歐佩克在延長減產方面頻頻喊話,但其對油價的支撐作用已明顯不足。這也是導致本周期內,國際油價持續下滑的重要原因。

據卓創測算,4月24日收盤,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1.05%,對應汽柴油上調45元/噸。

安迅思24日發布的成品油價格變化率對應的漲幅僅為每噸35元。安迅思認為,按照目前的原油價格走勢判斷,本輪成品油調價將因漲幅不足而出現年內第二次擱淺。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最新發布的月度報告資料顯示,3月份OPEC原油產量減少15.3萬桶/日,降至3192.8萬桶/日,實現連續三個月減產。

臨近調價窗口,OPEC能否延長減產再度生疑。在原油消息面與基本面缺乏明顯變動的情況下,油價繼續暴跌的風險已出現明顯減退,短期內存在著企穩或反彈的可能性。

今年以來,美國原油庫存量漲幅超過11%,處於歷史高位。加上頁巖油產業的持續回暖,國際油價短期內難見明顯起色。

如果本輪成品油調價擱淺,將為“五一”小長假私家車出行帶來較大利好,車主仍可享受較為便宜的“國五”汽油。

環保部日前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以北京為中心,周邊省市將正式實施史上最嚴的“國六”汽柴油質量標準,主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及河南等6個省市,規定9月底前全部供應“國六”標準汽柴油,油品升級正火速進行中。

目前,除中石油中石化煉廠已陸續完成“國六”升級改造工作外,山東地煉方面早在2016年就已經具備生產“國六”汽柴油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72

發改委:4月26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作調整

發改委網站消息稱,4月26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作調整。

發改委稱,自2017年4月12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小幅波動,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4月26日的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4月12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我們正密切跟蹤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運行情況,結合國內外石油市場形勢變化,進一步予以研究完善。

今年以來,我國已經歷了7輪成品油調價。其中3次上調、3次下調、1次擱淺,汽、柴油價格累計均下跌每噸65元。最近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發生在4月12日24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了200元和190元,創出年內最大漲幅。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今年以來,美國原油庫存量漲幅超過11%,處於歷史高位。加上頁巖油產業的持續回暖,國際油價短期內難見明顯起色。

如果本輪成品油調價擱淺,將為“五一”小長假私家車出行帶來較大利好,車主仍可享受較為便宜的“國五”汽油。

環保部日前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以北京為中心,周邊省市將正式實施史上最嚴的“國六”汽柴油質量標準,主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及河南等6個省市,規定9月底前全部供應“國六”標準汽柴油,油品升級正火速進行中。

目前,除中石油中石化煉廠已陸續完成“國六”升級改造工作外,山東地煉方面早在2016年就已經具備生產“國六”汽柴油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93

成品油下調刷新年內最大跌幅 加滿一箱油將少花10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12/1104774.html

Zemw-fyfeutp7508136.thumb_head

5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7年5月1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降低250元和235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本輪油價下調是2017年以來第四次下調,調價幅度刷新年內最大跌幅。漲跌互抵後,汽油累計下調為315元/噸,柴油累計下調為300元/噸,折合升價為92號汽油累計下滑0.25元,0號柴油累計下滑0.26元。由此可見,與年初相比,消費者用油成本整體有所降低。不過,伴隨著原油後市或有利好支撐,下輪調價或存上調的可能性,未來消費者用油成本較目前或有增加的預期。

本周期內,國際油價整體表現低迷,供應面對原油行情構成持續打壓。近段時間,利比亞局勢漸趨穩定,該國油田產量迅速恢複。與此同時,得益於頁巖產商持續增加鉆井數量,美國頁巖油產量保持穩步攀升勢頭。

張娜表示,利比亞和美國原油產量的大幅增長,進一步抵消減產行動所形成的利好,並打消市場積極性。雖然,產油國在此期間繼續向市場釋放樂觀言論,但投資者並未給予過高期望。悲觀氛圍彌漫之下,國際油價整體走低,美原油價格一度刷新去年減產協議達成以來的新低。

中宇資訊分析師馬建彩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調價落定前夕,國內主營單位降價意願不高,下遊接貨熱情有限,成品油購銷氣氛較為僵持。因從本月初開始一直受原油下行及下調預期影響,下遊備貨較少,市場多消耗“五一”假期之前庫存為主,主營單位多走量欠佳。隨本輪調價的下調預期落定,下遊將小幅補貨,屆時主營單位必將為刺激出貨而擴大優惠力度,成品油市場購銷將小幅回暖。

“按照本輪汽、柴油分別下調250元/噸,235元/噸來計算,國內92號汽油以及0號柴油每升均下調0.2元。調價政策落實後,國內有車一族消費者用油成本有所下降。從油耗方面來計算,以一輛油箱容量在50L左右的私家車來計算,加滿一箱油將少花10元。”張娜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015

成品油迎年內第六次上調 下輪調價恐現“三連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4/1135646.html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國內成品油價迎來“二連漲”。  

8月4日,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7年8月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75和165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由於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出現連續6天上漲,一度突破50美元/桶大關,所以盡管本周期末,油價出現下跌,但本輪變化率依舊維持正值範圍內。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胡慧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本輪汽油上調175元/噸、柴油上調165元/噸來計算,國內92#汽油和0#柴油的漲幅為每升0.14元。調價政策落實後,成品油終端消費者用油成本將有所增加,以一輛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汽車為例,加滿一箱92#汽油將多花7元。 

國際油價實現“六連漲”  

本輪計價周期內,7月24日,歐佩克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會議對近期的油價上漲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主要因為沙特有意進一步減少產量,且豁免國尼日利亞也同意會在未來加入減產。  

沙特石油部長法力赫會後表示,該國將8月原油出口量限制在660萬桶/日,這實際上意味著出口量同比下降近100萬桶/日。科威特和阿聯酋等OPEC成員國也承諾削減出口。  

隨後,國際油價大幅反彈。另一方面,美國能源信息署(EIA)7月27日公布報告顯示,原油庫存下降超出市場預期,也支撐了國際原油的持續上漲。報告顯示,美國截至7月21日當周EIA原油庫存下降720.8萬桶,連續四周錄得下滑,預期下降312.5萬桶,前值下降472.7萬桶。  

自此,國際油價自7月24日至7月31日實現“六連漲”,並成功邁上50美元/桶關鍵心理價位。  

不過,由於隨後公布的歐佩克7月產量出現增長,以及8月2日,EIA公布數據顯示,美國7月28日當周EIA原油庫存下降152.7萬桶,不及預期的295.7萬桶,使得原油價格掉頭出現下跌。  

截至8月3日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56美元,收於每桶49.03美元,跌幅為1.13%。10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35美元,收於每桶52.01美元,跌幅為0.67%。 

由於前期的連漲,使得本輪計價周期內,變化率依舊維持正值範圍內,受此影響,國內成品油迎來上調。  

加滿一桶油多花7元  

按發改委要求,本次調價每噸汽油上調175元、柴油上調165元,折合每升上漲0.12~0.15元。本次調價是年內第六次上調,本次調價過後,2017年成品油調價將呈現“六漲六跌三擱淺”的格局。  

據卓創資訊測算,調價政策落實後,成品油終端消費者用油成本將有所增加,以一輛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汽車為例,加滿一箱92#汽油將多花7元。  

從油耗方面來計算,卓創資訊測算顯示,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10L的小型私家車來計算,到下次調價窗口(2017年8月18日24時)開啟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增加14元左右;物流行業柴油車用油成本增加較為明顯,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爾重型卡車來計算,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約266元左右。 

隆眾資訊指出,本輪調價後,全國除新疆外其他省市區92#汽油零售限價均超過6元,0#車柴5.8元左右。  

對於下一輪調價預期,多家分析機構認為,成品油有望迎來“三連漲”。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呈現上調的趨勢,幅度在120元/噸左右。這樣的幅度意味著,下一輪調價周期擁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局,上調基礎比較穩固。  

李彥指出,近期國際油價整體表現穩中向好,美國夏季出行高峰帶來需求旺季,OPEC和俄羅斯亦力挺減產前景,加之美元轉向疲軟,都為油價帶來了不俗的利好支撐。下一輪周期內,國際油價的展望依然正面和良好。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上漲的概率較大,出現“三連漲”的可能性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40

成品油下周有望迎來二連跌 每噸或降逾兩百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24/1193713.html

3.thumb_head

國際原油價格受美元走強及美國原油產量增加影響,自2月2日收盤便開啟跌勢,連續6日下滑後,國內成品油調價呈現寬幅的下調預期,但春節期間受中東局勢緊張及油市樂觀情緒影響,原油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縮小了國內成品油的下調幅度。

截止2月23日:本輪第6個工作日,中宇資訊測算原油變化率為-6.10%,原油估價61.773美元/桶,較基準價跌4.015美元/桶,暫預計28日24時成品油零限價下調230元/噸。因下調幅度依舊較大,即使原油強勢反彈也難改國內成品油下調之勢,國內成品油將迎來“二連跌”。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李楊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原油上漲抵消了一定跌幅,但僅剩三個工作日,且後期原油連續大漲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國內汽柴油零售價“二連跌”並無太大懸念。若按當前原油價格水平來看,本次零售價下調之後將會抹平2018年以來的所有漲幅而呈現下調的局面。今年已經歷了三次調價窗口,其中2次上調和1次下調,累計汽油、柴油每噸均上調75元。

中宇資訊分析師孫曉飛昨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春節假期過後,國內汽油需求逐漸減少,柴油需求緩慢增加。大部分基建及工程項目將於3月份開工,目前國內柴油批發價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市場業者低價囤貨意願較強,助長了煉廠方面對於柴油價格的推升之勢。春節歸來,國內批發市場柴油價格開始出現20元/噸至100元/噸不等的上漲,而汽油在春運返程帶動下需求仍較高,批發價暫時守穩為主。

目前市場需求帶動油價上漲,雖國內成品油調價呈現寬幅下調預期,但中宇資訊認為後期批發方面,柴油價格繼續下挫可能較小,汽油受需求回落影響,批發價或有窄幅下挫可能。但零售方面,受國內油價下調影響,零售汽油、柴油價格將出現0.15元/升至0.2元/升的下跌,國內汽油、柴油價格將繼續維持在“6元”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29

國內成品油價格因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下調 汽油每噸降75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29日稱,根據關於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自5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業和貨物增值稅稅率,其中成品油增值稅稅率由17%降低至16%。據此,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自2018年4月30日24時起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組織好成品油生產和調運,確保市場穩定供應,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大市場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不執行國家價格政策的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消費者可通過12358價格監管平臺舉報價格違法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96

成品油供應增 推冧油價 兩月累跌逾20% 庫存減昨晚反彈

1 : GS(14)@2016-08-05 08:06:43

【明報專訊】原油價格往往在夏季駕駛旺季受提振,但自6月初以來,汽油過剩,煉油商對原油需求減少、庫存激增、美國活躍鑽井數目增加、受火災影響的加拿大油砂生產恢復,加上美國等增長放緩可能妨礙需求,都拖累油價在兩個月內累跌逾20%,陷入技術熊市。

紐約期油昨曾在每桶39美元水平的接近3個月低位徘徊。不過汽油庫存減少,刺激紐約期油反彈至每桶40美元以上。布蘭特期油每桶在42美元水平。高盛商品研究負責人Jeff Currie表示,油市最新的挑戰是供過於求的局面由原油蔓延至成品油。煉油廠此前趁油價偏低大量生產汽油,令汽油庫存處於至少20年來高位。截至8月1日當周,美國EIA原油庫存意外增加141.3萬桶,不過汽油庫存減少326.2萬桶,降幅大於預期,刺激油價昨晚反彈。

沙特阿美輕油減價銷亞

分析認為,美匯指數自7月高位跌2.5%,對油價應有一定支持作用。不過短期內油價仍受供應增加、原油及汽油庫存高企,以至不確定的需求等影響。今年7月包括加蓬在內油組14個成員國,原油日均產量達3341萬桶,比6月提升10萬桶。摩根士丹利稱,隨着美國空襲利比亞的ISIS據點令當地局勢有轉機,當地原油產量可望提升。沙特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將銷往亞洲輕油售價,每桶減價1.3美元,為10個月以來最大減幅,反映亞洲煉油供應過剩。

分析﹕40美元關口不容有失

西方製造業擴張放緩,也加劇了能源需求的擔憂。中國產業過剩亦削弱原油需求。美國石油服務公司Baker Hughes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增加3座至374座,是連續第5周增長。數據也加重了投資者對油市可能再陷供過於求的憂慮,原油期貨遭到拋售。路透社表示,對冲基金已展開去年初以來,原油期貨及期權的第四波主要沽空周期。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每桶40美元是重要的心理關口,若繼續失守可能令沽壓加劇。

能源研究機構ClipperData分析師Matt Smith因6月油價觸及每桶50美元高位時,預言油價將再跌至每桶40美元水平而備受市場重視。他繼續看淡油價,認為駕車旺季接近尾聲,需求的消化能力有限,成品油庫存高企。中國原油庫存已接近極限,而港口庫存也構成壓力。煉油廠逐漸開始檢修,將導致原油需求減少。

大摩﹕下半年下行風險大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次季部分產油地區原油供應中斷和市場願冒風險,都支持由價上漲,但基本面的負面因素增強,抵消利好因素,預料下半年油價的下行風險較大。摩通預期原油需求下降而供應上升,將第三季布蘭特原油價格預測下調至每桶48美元,預測紐約原油價格將跌至每桶47美元。不過渣打相對看好油價,表示近期油價下滑與基本面無關,全球石油市場已重新調整,美國原油供應和庫存預計將會下降。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92&issue=20160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