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瀕臨破產台商 竟能向蘋果索價600億?

2012-02-27  TCW




全球市值高達近四千七百億美元, 比美國政府還有錢的蘋果(Apple)公司,大概怎麼都沒想到,會因為一家瀕臨破產,由台商創辦的顯示器公司,讓iPad在中國被迫下架,甚至,連名字都 可能要換掉!

二月九日,河北省石家莊工商局,大動作抄查電子城和蘋果產品銷售門市,沒收侵犯商標權的蘋果iPad產品。《廣州日報》報導: 「iPad告急」英國廣播公司BBC則以斗大標題寫著:「蘋果iPad在中國銷售出貨受威脅」。連大型網路商店如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等銷售通道,也以減 少線上銷售比例和缺貨為由,開始把iPad下架。

這代表的是,一年賣出三百六十萬台iPad的中國市場,將可能在蘋果的全球版圖裡,暫時熄 火。

妙的是,一場看似「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法律戰背後,其實摻雜了中國八大銀行與官方等影武者,而且一切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布局。

小 蝦米的主角,是唯冠,曾是全球前五大顯示器廠商,但金融海嘯,讓唯冠負債約港幣十五億元,股票在香港停牌,創辦人楊榮山也宣告破產。「他是在絕境中也會想 辦法找活路的人,很aggressive(敢衝),」是一位同業對楊榮山的評價。

這次蘋果電腦產品因為涉及侵犯商標權而下架,根據揭露的訊 息顯示,唯冠早在二○○○年,就已經登記iPad商標,蘋果進入中國市場發現iPad商標已經在唯冠手裡,唯冠一路由一千萬美元開價到超過上億美元,讓雙 方陷入僵局。初審的判決中,蘋果敗訴,緊接著今年二月二十九日在高級人民法院開庭的二審,最終判決蘋果若仍敗訴,一切就成定局,蘋果如果不跟唯冠買名字, 就只能在中國改名!

表面看來是,手上的商標,意外成為唯冠死裡還生的救命丹。但,當本刊獨家專訪楊榮山,並訪問了解中國的法界專家後發現, 這不僅是個單純的法律訴訟,還是場高潮迭起的商戰。

初始:被設局!缺錢小公司被蘋果騙,賤賣商標

外界以為唯冠幸運。但楊榮山 卻喊冤,當年是為一個CRT(映像管)螢幕產品註冊iPad商標。「不是幸運,我們在一九九八年開始設計一系列iFamily產品,第一個產品叫做 iPad,它事實上是Internet Personal Access Device……。」

時間倒回二○○九年,「金融危機後,我們 (唯冠)陸續出現財務問題,」除了港幣上億元的壞帳,銀行也縮緊銀根。楊榮山回憶,當時突然有家英國公司IPADL(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imited)來找唯冠台灣子公司,要買iPad商標。

「(他)問唯冠全球有哪些(iPad)商標,他當時要 買,再加上因為台灣也在(業務)收縮,台灣公司就把商標賣給他,」楊榮山說,回想過程,讓他直呼被「蘋果設局」。

「蘋果對我們整個都很熟 的,二○○三、○四年我們在歐洲就阻止他們申請iPod(因為跟iPad發音近似)。兩家公司糾葛三年,後來想,音響我們不做,放棄抗爭,有了過去 iPod不愉快經驗,他如果找我們,我們是根本不賣他的,他就設計了一個公司IPADL,成立新的,怕我們查到它背後跟蘋果有關係,用假名字跟我們談。」 而且這間紙上公司只設立七天,甚至唯冠委託律師的二審答辯狀中還指出,就連IPADL授權代表哈格里夫斯(Jonathan Hargreaves)也是假的,「在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

財務吃緊,唯冠以三萬五千英鎊(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四萬元)賣出了全球近十個 國家區域註冊的iPad商標。

知名公司為了保護未來新產品的名稱,類似蘋果這樣的手法並非罕見,「商場上應該可以意識到,i開頭的產品,誰 用最多,因為商標買賣一定是做商業使用,不會沒有目的來買,」熟悉商標專利的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馮博生說。

驚奇:留一手!蘋果大意,事 後才知漏買中國商標

然而,整個案件最有張力的點卻在此時出現。機關算盡的蘋果竟然沒發現,中國的商標,不在台灣唯冠名下,而是屬於唯冠深圳 子公司!「中國商標,我們基本上沒有要賣,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固守中國,」訪問當中,楊榮山強調了兩次。

結果,當蘋果在二○一○年一月發 表iPad後,才發現手上沒有中國商標,回頭找唯冠協商,而先前約八、九個商標開價三萬五千英鎊。這時,唯冠已知買家就是蘋果,一開口就要一千萬美元,蘋 果拒付,分別在深圳和香港狀告唯冠,並申請強制令,防止唯冠把商標轉移出去。

不論楊榮山是否有心偷留一手,還是合約的錯誤。這場原本只是單 純的商標官司,竟然又把中國八大銀行扯進來!唯冠的主要債權人,就是中國銀行、民生銀行等八大銀行。

被問到債權銀行是否有下指導棋?楊榮山 沒有正面回應,只說「(中國的銀行)他們是希望(商標)價值極大化……,公司立場有些話不方便說,(律師代表銀行發言)銀行也是默許的。」

反 擊:告御狀!聯合中國行政、司法體系反蘋果

二○一○年,擁有中國iPad商標權的唯冠被蘋果告後,卻拖了快一年才反告蘋果。內行人看來是高 招,因為,這似乎有等iPad鋪貨大賣以後,再依照iPad在中國銷量求償的謀略。

而且有了國有銀行當靠山,唯冠跟其他外商企業不同,他不 先上法院,而是先到北京告御狀,向北京主管商標工商部門投訴。「(商標權)行政執法是中國很特殊的部分,處罰的罰金是交給政府,」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 究中心副主任盧文祥指出。也就是說,那時瀕臨破產的唯冠,即使御狀告贏了,也拿不到半毛錢。

欠一屁股債的唯冠,選擇先讓政府受益,楊榮山打 的算盤是,「蘋果在中國很多的粉絲,對消費者和產業影響很大,要了解工商部門的想法。」

「中國行政與司法,雖然是兩個獨立系統,但中國基本 上是行政大、司法小的地方,選擇工商管理(投訴)速度快、威力大,先選擇行政,再走司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國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首席顧問袁建中指 出。

這場商戰,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中國的輿情,後來似乎偏向唯冠這一邊。去年九月中國五家環保組織共同發布一份報告,踢爆「毒蘋 果」,也就是蘋果中國供應鏈廠商造成的污染。三個月之後,深圳人民法院的判決出爐,駁回蘋果要求取得iPad商標的請求。

逆轉:開獅口!四 個字母,現在喊價二十億美元

一審勝訴後,各地工商部門出現查處下架行動。楊榮山自稱他的策略是「與時俱進」。現在等於行政與司法兩個體系都 在幫他,而唯冠律師投訴的工商局部門,也增加到三十多個省市。

眼看下架潮擴散,蘋果日前終於打破沉默,透過中國媒體重申,「多年前已買了唯 冠在全球的iPad商標,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議,香港法院支持蘋果。」不過,香港法官雖同意發給蘋果正審前的強制令,防止唯冠把iPad 商標轉讓出去,但法院審判還未開始。

情勢對唯冠有利,《華爾街日報》報導,唯冠現在對蘋果開出的價碼是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億元), 是當初三萬五千英鎊的三萬六千倍以上。

你可以說,楊榮山這位失意小商人挾官方力量的策略正確;但也可以說,中國官方這次透過唯冠判決案,對 美國市值最大企業,也表達出強勢的態度。

過去,國際總批評中國輕忽專利商標權。但這次,大陸判決速度跑在香港前面。一○年上半年,蘋果分別 在深圳和香港告唯冠的官司,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動,深圳判決已經出爐,香港卻連正審都還沒開始。甚至中國司法體系還自動加碼,原本唯冠只告蘋果供應鏈商,但 是,法院還追加蘋果中國總經銷商為第三人,唯冠委任的廣和律師事務所解讀,這意味著「中國市場上全部iPad產品的銷售,均構成對唯冠註冊商標的侵權。」

「行 政機關開始大動作來處理(沒收iPad),憑良心講,商標權屬紛爭,一般來講,行政機關是等權屬確定後才查扣,一審確定就開始做這些,確實比較強 勢……,」袁建中說。

「這個執行力度的確是比較大,正面來看,是中國執行智慧財產權保護有決心,」馮博生說。畢竟「名不見經傳的 case(案子)是不可能(處理這麼快)的,」盧文祥說。

你也可以說蘋果樹大招風,讓一個幾乎要破產的失意台商,能靠著一紙專利乘勢翻身。 但沒有今日中國對毒蘋果血汗工廠的複雜情緒、中美互動的微妙關係介入,這場商標戰爭,不可能有今日如戲劇般的發展。

【延伸閱讀】iPad在 中國,連踢三鐵板!──iPad商標戰大事紀

2000年唯冠:旗下台灣唯冠在全球近十國地區註冊iPad

2001年唯冠:旗 下深圳唯冠在中國註冊iPad

2009年蘋果︰成立IPADL公司,以三萬五千英鎊向台灣唯冠收購iPad全球商標

2010 年唯冠:五月因財務困難,股票在香港停牌蘋果:一月才發現中國iPad商標在深圳唯冠名下,在香港控告唯冠,禁止唯冠轉讓iPad商標;九月iPad在中 國上市(鐵板1:全球商標獨缺中國)

2011年唯冠:年初向北京商標局投訴蘋果,並申請延長iPad商標使用至二○二一年獲准;又把蘋果經 銷商告上法院蘋果:十二月深圳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蘋果敗訴(鐵板2:法院駁回商標請求)

2012年唯冠:二月各地下架iPad,唯冠控告蘋 果經銷商勝訴,又在上海控告蘋果中國總經銷,要求停售iPad蘋果:一月上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將於二月二十九日首次開庭(鐵板3:iPad在中國被下 架)

資料來源:香港高等法院非正審強制令、媒體報導整理:葉代芝

【延伸閱讀】中國只剩Apple Pad,還沒被註冊

中 國被喻為山寨大國,但你可能不知道,她也是商標大國。二○一○年,中國商標註冊達一百零七萬件,連續九年穩坐全球商標大國,中國做為未來「世界市場」,已 經是商標命名的兵家必爭之地。

這次iPad商標事件,又讓搶先註冊(搶註)風潮再起,如果蘋果不願出高價向唯冠買,選擇改名,目前第九類電 子產品,字母A到Z開頭的Pad,已被搶註一空,蘋果恐怕還是得出價買回。

或是蘋果可以參考gmail在歐洲改成google mail的例子,因為至截稿前為止,記者查尋中國商標網,Apple Pad的商標還沒有被註冊。

其實,不少台商也曾是搶註潮的受害者。最 知名例子就是永慶房屋,當初進軍中國時,因「永慶」已先被註冊了,只好用「台慶」,直到最近才改回本名。其他包括「MSI微星」、「台銀」及「台鹽生 技」,也都有類似的經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19

庫克萬萬沒想到,中國手機竟能如此“蠶食”蘋果

“買iPhone SE還是買華為P9,還是買OPPOR9?”一名網友日前在微博上尋求意見。結果在朋友們的建議下,這名網友最終選擇了P9。朋友們的其中一條建議是“SE都以為是5S呢,那個尺寸已經out了”。

蘋果公司推出iPhone SE後,不但沒有在中國低端手機市場撈到好處,由於創新不足,就連原本占優的中高端市場也遭到了中國本土品牌的進一步“蠶食”。

不同的分析機構日前紛紛發布報告稱,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售份額正在下降。國際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iPhone系列手機今年5月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只有10.8%,下落至第五位,落後於華為、vivo、OPPO和小米等中國本土廠商,這四大中國本土品牌瓜分了53%的市場份額。

“iPhone 6S自身創新不足。”CounterpointResearch高級分析師閆占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公司CEO庫克對銷量的預計過於樂觀,但國內渠道商並不看好iPhone SE等機型的銷售,普遍降低了備貨。

除了原本具備優勢的低價產品外,國產廠商還向中高端手機陣營發起了猛烈“攻勢”。上半年發布的國產機型中,3000元以上的售價開始成為國產品牌旗艦機型的價格風向標。更值得註意的是,在價格走高的情況下,幾家國產手機廠商的銷量也大幅增長,普遍在30%以上。第一財經記者從公司內部了解的情況是,華為上半年增長約為30%,而vivo則在50%以上。

一線城市不再是蘋果獨大

年初有消息稱,蘋果因銷量不佳砍掉了今年1~3月約30%的iPhone 6S生產訂單。蘋果雖未回應這一消息,不過其當季財報顯示,iPhone營收環比暴跌了36.37%。蘋果的核心供應商日前也頻頻下調了上半年銷售業績。

到底是誰在“蠶食”蘋果?

庫克

蘋果方面的回應是,銷售渠道銳減和人民幣貶值等問題,導致其近期銷售額低於預期。不少分析師認為,比起蘋果宣稱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國產手機在本土市場上開始對蘋果形成擠壓。

閆占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中高檔智能手機市場上,更重要的是價格競爭、產品發布速度、渠道運營商關系及傭金。在這些方面,中國本土品牌比國外品牌有優勢,因為它們給予零售渠道的傭金更高,價格也更有競爭力。這也讓不少消費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國產手機。

7月7日,vivo新品X7在全國開售,多名行業專家預測該產品將成為年度“黑馬”。vivo官方微博次日公布的數據顯示,X7上市首日全國線上線下累計銷售超過25萬部;一個月前,OPPO也公布了R9系列手機的最新銷量數據,88天賣了700多萬部;華為則表示,Mate8目前的銷量已經突破了500萬部。

中國移動終端大數據報告顯示,vivo、華為、OPPO等國產手機廠商的上半年新增份額都在13%以上,vivo等更是達到了50%。去年vivo的手機銷量已經超過了4000萬部。

“上半年增長在50%以上,並沒有刻意關註排名。不過,一般進入不了前五的國產手機就很危險,因為用戶只認知一般3~5個品牌。”vivo副總裁、首席市場官馮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vivo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很大。

OPPO副總裁吳強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購買R9、R9Plus的一線城市用戶,在所有用戶中所占比例超過了其過去所有手機產品。一線城市正是過去蘋果手機優勢明顯的主力市場。

根據中國移動終端大數據報告,今年5月重複購買相同品牌的比率排名中,vivo以33%的比例排在第二位,僅次於蘋果的45%。

華為p9和iphone 6s plus對比

蘋果能否翻盤?

庫克對中國市場銷量暴漲的理解曾經是,中國有大量人口在邁入中高收入階層,蘋果的潛在顧客數量每天都在增加。但市場的變化,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變化,開始讓這位全球頂尖手機廠商掌門人有些摸不著頭緒了。

今年4月份公布的財報中,蘋果2016年第二季度營收為505.6億美元,同比下降12.85%;在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區,第二季度營收下降25.78%,是蘋果該季度營收下降幅度最大的區域。

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市場目前的競爭在全球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個人時代的消費主題正在變化,人們逐漸從簡單的物質消費轉向體驗消費,產品短兵相接的主戰場也就隨之從產品的功能端轉向了消費者的心智端。

但蘋果的新品發布節奏顯然關註到這一點。“蘋果去年9月開始發行新的旗艦手機iPhone 6S,之後又於今年3月發布了價格相對便宜的iPhone SE。但這兩款產品與蘋果之前的iPhone系列手機相比,不管是外觀設計還是功能、配置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升級,因而並沒有獲得市場的青睞。”王艷輝說。

相比之下,國產手機如今的升級速度快多了。

馮磊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vivo自2011年品牌創立之初就成立了專門的消費者研究部門,為了保證產品定位精準,該部門單年度調研項目達146個,針對單品的定性訪問234場,深度研究用戶樣本1000余份,面對面訪問時長3000小時,定量問卷近30萬人次。

“以X7為例,在上市前的品質控制方面,僅整機測試至少消耗了3萬個人工時,對於問題的修正修改超過千項。為了保證用戶的體驗,軟件測試一項,量產前需要對六七千甚至上萬臺產品進行壓力測試。”馮磊表示,讓消費者愉悅,核心是要滿足消費者的產品利益。

事實上,國產手機在核心技術及對市場消費者的把握已非昔日可比,上遊供應商也在逐漸“轉向”,希望傍上國產手機的大腿。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立訊精密(002475.SZ)的Type-C(接口類型)產品已經開始為華為、OPPO、vivo等品牌的新品備貨。此前,作為蘋果lighting(接口類型)連接線核心供應商,在蘋果需求旺盛時期,立訊精密2014年和2015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實現了109%和67.7%的同比增速。但隨著蘋果終端市場份額的下滑,立訊精密今年上半年業績增幅也驟減,上半年預計業績由同比增長30%~40%修正為增長0%~10%。

蘋果還能在中國市場翻盤嗎?也許對於此時的蘋果來說挑戰巨大。不久前,蘋果在華因為商標註冊問題輸了訴訟案件;中國區的iTunesMovies和iBooksStore等互聯網增值業務也悄然關閉;此外,從今年7月開始,中國相關部門還要求對蘋果AppStore的遊戲應用進行審核。

王艷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產品本身並未出現大的突破,又遭遇種種發展問題,這些因素有可能會進一步拉低蘋果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營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03

特朗普新政竟能讓其家族獲益40億美元

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百日新政的政策清單上,排在最前面的包括稅制改革、放松華爾街監管和廢除奧巴馬醫改等。有美國媒體分析得出,前兩項新政能讓特朗普直接獲益,甚至能讓他個人及其家族節省數十億美元。這也再次增加外界對特朗普能否處理好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存在潛在沖突的質疑。

好處多多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對特朗普的公開聲明和公開財務信息進行了分析,得出上述結論。“一位總統提出的稅改和監管改革對其自己、家庭甚至其商業夥伴有如此大的好處,這是前所未有的。”克林頓政府時期的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稅務律師薩繆爾斯(Leslie Samuels)說,“這是一個有大量潛在物質利益的變化組合。”

分析認為,共和黨提出的稅改預計將包括全面減稅,其中企業稅率的調整將令特朗普公司利潤增加。除了減稅,特朗普還將可能從共和黨一攬子稅改的其他條款中獲利,比如海外銷售收入的豁免和房地產遺產稅的取消等。

特朗普家族也獲益頗多,特朗普此前聲稱自己的個人財富超過100億美元,根據分析,如果該數據屬實,那麽特朗普家族將從房產遺產稅取消等稅改條款中至少獲益40億美元。

除了稅改,共和黨還計劃廢除美國20世紀30年代後最大規模的金融監管法案2010年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也就是放松銀行標準,這可以令商業房地產貸款更加快速獲批。民主黨人稱,這樣的改變等於是為當選總統創造利益沖突,因為這可能推動房價走高,讓特朗普及其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等房地產開發商獲利。

此外,共和黨廢除奧巴馬醫改的計劃也將減輕特朗普及其他富人的稅收負擔。美國法律對最富有的美國人征收幾項高端醫療保險稅,包括對“已獲收益”征收0.9%的稅,對資本收益、股息,和租金、銀行利息以及專利使用費等被動收入征收3.8%的附加稅。鑒於特朗普至今未公布稅務申報單,根據聯邦競選信息披露表顯示的簡單信息,如果上述兩項稅收取消,特朗普將節省670萬美元。

豁免還是尷尬

對於利益沖突質疑,特朗普已承諾其政府將實施道德保障措施以減輕外界對其公共政策和私人利益沖突的擔憂。他的團隊表示,特朗普最早將在下周公布具體計劃,此前特朗普曾表示在去年12月公布計劃,但最終推遲。之後,特朗普承諾他的公司不再做“新的生意”,他擔任總統期間生意將由兩個成年的兒子來打理。但即便特朗普不積極參與公司運營,只要公司繼續運轉就無法徹底避免利益沖突問題,而特朗普和其共和黨同僚只是承諾將牢守底線。

批評者認為,有效的道德保障措施要求特朗普完全從其商業帝國退出,並將其清算的資產進行“盲目信托”,但截至目前特朗普仍在猶豫是否切斷和所有商業運營的關系。

美國聯邦法律並沒有禁止總統在任職期間同時經營私人業務,盡管美國1989年《道德改革法》要求一定級別官員申報財產,但總統很多時候是可以豁免不報的。不過,有華盛頓觀察人士認為,對於一位總統來說通過自己制定的政策賺錢是很尷尬且不恰當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283

被閑置的舊手機 竟能滾出1年2000億元的大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20/165640.shtml

被閑置的舊手機 竟能滾出1年2000億元的大生意
知適知適

被閑置的舊手機 竟能滾出1年2000億元的大生意

未來,誰能打造二手手機回收閉環生態產業鏈,誰能“激活”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國的廢舊手機回收市場,誰可能就是最後的贏家。

來源 |  知適(ID:hstlzs)

文 | 華商韜略

目前全球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但你可能沒想過,用過就丟的二手機,竟能滾出1年2000億元的大生意!

007c2908169b2ea_size235_w1400_h680

據相關數據報道,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5.6億部,而此前,中國已經沈積了約10億部廢舊手機。

十億的量級,每年5億的增長量,持續新舊替換之間,舊手機都去哪兒了?

回爐提煉

一部手機重量的30%—40%為各類貴金屬材料,如金、銀、鈀等。如果進行最基礎的“回爐提煉”,舊手機都可以變成各種貴金屬材料,包括國人最喜歡收藏的黃金。

a6ff72c42c54958

 

手機電路板中的貴金屬含量最多。據統計,1噸手機電路板能回收黃金1000克以上,這個“提煉值”比世界最大的蘭德金礦還高出100倍。業內人士稱七塊手機電路板就可以提煉一條金項鏈。

據報道,蘋果曾從超過4萬噸的舊iPhone、iPad和Mac中,提煉出約2.8萬噸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包括近1噸黃金和3噸白銀,價值高達4000萬美元。

依照我國目前每年廢棄1億部手機估算,這些廢舊手機總重達1萬噸,若全部回收處理能提取1500公斤黃金、100萬公斤銅、3萬公斤銀。

翻新二次銷售

回收提煉只是舊手機最基礎的價值利用,在專業人士手里,這些物件可以變得更值錢,比如二手手機翻新。

580ca668360a41db9d974ee8a750d3e4

手機翻新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翻新機”指的是二手手機用化學液體清理幹凈,重新換外殼,配上假冒的電池、充電器和包裝,當作新機銷售。

在淘寶網上,iPhone6價格基本集中在2300元~4000元左右。在一家淘寶店內,其4G全網通16G iPhone6售價為2588元,月銷量達2917件,在3萬多條用戶評價中,大多買家認為“十分劃算”,三分之一以上認為“手機是正品”,而究竟是不是正品,答案顯而易見。

信息竊取

目前規模化的回收平臺有很多,但是除規模化的回收平臺,個體手機回收網點也越來越多,其回收價格相對更高,大家更願意將舊手機賣到這里。

但不為人知的是,多出來的那部分錢,實際還是由消費者“買單”——這些回收網點之所以願意出高價,有些看中的是用戶手機中各種隱秘信息。

他們把收來的手機交給專業的信息軟件恢複公司,恢複用戶信息,然後篩選出“可以換錢”的內容。

這類公司最感興趣的信息主要有:核心身份、聯系人和圖片。僅以手機號碼出售為例,網上打包售價平均每個號碼約為8厘至5分錢不等。

2016年,全國置換或出售二手手機達1.2億部,如果平均每部手機中的通訊錄聯系人100個,依此推算,單就賣號碼這一項收入,形成的灰色商業價值就可能高達6億。

千億市場

以國內龐大的人口為基數,整個二手手機市場的資源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中國內地每年銷售超過4億部手機,消費者平均換機周期大約在15-18個月左右,每個家庭至少閑置有三部手機。

如果以一部手機回收均價600元計算,那麽二手手機回收市場的存量將達到2000億元。

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希望撬動這個藍海市場,分得一杯羹。

然而,目前我國舊手機回收市場存在著很多問題。不管是回收方式還是相關法律管理措施,二手手機回收市場並不完善,沒有形成一套手機回收的閉環商業模式。 

看似千億級的二手手機市場,目前來說,恐怕只是一個風口生意,撓到了用戶的“癢點”,但還未完全刺到市場的“痛點”。

未來,誰能打造二手手機回收閉環生態產業鏈,誰能“激活”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國的廢舊手機回收市場,誰可能就是最後的贏家。

舊手機回收市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