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5城市生活質量滿意度:寧波杭州居首 廈門蘭州墊底

一項排名顯示,中國35個大城市中,寧波與杭州的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是最高的,蘭州、廈門則墊底。

2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上,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發布了2016年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包含35個城市的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指數和客觀社會經濟數據指數。

在前一項指數排名上,寧波、杭州居首,蘭州、廈門墊底;後一項指數排名上,北京、深圳、南京、廣州排在前列,重慶、西寧、鄭州排在後位。

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院長張連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仍舊處於轉型與改革的攻堅階段,經濟與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與風險猶存。在客觀生活質量指數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的情況下,主觀滿意度指數保持了基本穩定。

2016年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指數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寧波、杭州 、昆明、南寧、重慶、成都、大連、濟南、西寧、呼和浩特。排名後10位的城市是:貴陽、 南京、 鄭州、福州 、上海、 深圳、長春、 西安、 蘭州、 廈門。

2015年,廈門的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指數曾經排名第二,此前連續4年排名前十,而今年卻以第35的名次排名墊底。張連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或許是和城市管理、房價走勢、生活成本等因素有關。

調查方通過對35個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主觀感受進行隨機電話調査後,通過統計分析得出了描述城市生活質量的5個主觀滿意度分指數,即生活水平、生活成本、人力資本、社會保障、生活感受,分別反映了城市生活質量的某一特定方面。

2016年,全國35個城市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指數平均值為55.82, 比2015 年略有提高,處於滿意區間。今年35個城市的主觀滿意度指數全部超過了滿意和不滿意的臨界點50分。

今年城市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指數的5個分指數平均值分別為:生活水平(60.44)、 生活成本(39.74)、 人力資本(62.20)、 社會保障(60.66)、 生活感受(56.05), 與2015年相比,五個細分指數均有所提高。但其中的生活成本滿意度分指數仍處於不滿意區間。此外, 生活感受分指數中的生活節奏細分指數,35個城市的平均值為44.07, 仍處於不滿意區間。

城市生活質量的客觀指數即社會經濟數據指數,是根據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35個城市的社會經濟數據計算得出的,從而保證了該指數的客觀性和權威性。客觀指數也包括5個分指數,即生活水平指數、生活成本指數、人力資本指數、社會保障指數、生活感受指數。

城市生活質量客觀總指數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北京、深圳、南京、廣州、杭州、上海、昆明、武漢、西安、貴陽。 排名後10位的城市是:合肥、 哈爾濱、 南昌、 海口、 蘭州、南寧、 福州、 重慶、 西寧、 鄭州。

2016年35個城市客觀社會經濟數據指數平均值為54.75, 比2015年的55.84有所降低。得分50分以上的城市有32個,比2015年多1個。5個客觀分指數的平均值分別是:生活成本(58.74)、生活感受(57.54)、人力資本(56.98)、社會保障(50.43)、生活水平(50.07)。與2015年相比,生活水平、人力資本、社會保障客觀分指數有所下降,生活成本、生活感受客觀分指數有所上升。

張連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生活質量客觀指數即社會經濟數據指數顯示,東部城市高於中西部城市,但同時部分城市存在主客觀指數的反差。 5個客觀社會經濟數據分指數涵蓋了 20個社會經濟數據指標,基本上反映了我國現階段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

記者了解到,在對35個城市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調査和客觀生活質量指數調查的基礎上,今年進行了三項專項調査,即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因素調查、房價預期專項調查、就業前景預期調查。

張連城表示,在房價預期調査和居民最關註因素調查的基礎上,今年新增了對就業預期的調查。這對於了解新形勢下房價、 就業及其他因素對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居民生活質量最重要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給定的四個選項中。全部35個城市的居民均認為空氣質量是影響生活質量的最大因素(46.33%), 其次是物價 (23.94%), 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別是食品安全(20.87%)和交通狀況(8.86%)。與去年的調查結果有所不同,今年城市居民對物價的關註超過了對食品安全的關註。

房價預期的專項調查息示,35個城市預期房價指數平均值為40.16, 比2015年的平均值43.86還要低, 表明居民預期未來一兩年內房價將呈現下跌趨勢。

就業前景預期調查雖示,35個城市對就業前景預期的均值為57.41,所有城市得分均超過了 50,盡管分值不高,但仍處於基本樂觀區間。

張連城認為,當前城市居民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包括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過快的生活節奏、不確定的房地產價格。在未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轉型過程中,中央以及地方各級政府要繼續致力於推進民生體系建設,穩定經濟增長,實現居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25

廈門房價直逼北上深,終於出調控措施了

在今年3月滬深等一線城市政策收緊後,部分二線核心城市和環一線城市房價接棒上漲。過快的漲勢之下,這些城市也開始紛紛出臺樓市收緊政策。

7月9日,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支持剛性購房需求和合理改善性住房需求,抑制投機性購房,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經市政府研究同意,我市7月15日起調整住房信貸政策,”具體內容為:

一、調整商業性個人住房信貸政策。購房家庭名下在本市無住房且無購房貸款記錄的最低首付比例為25%;在本市有住房且無購房貸款記錄,或名下有1筆購房貸款記錄且相應貸款已結清的最低首付比例為30%;名下有1筆購房貸款記錄未結清,或名下有2筆及以上購房貸款記錄且相應貸款已結清的最低首付比例由40%調整為60%;名下有2筆購房貸款未結清的不予受理貸款申請。

二、調整住房公積金信貸政策。職工家庭首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20%,貸款利率按公積金貸款基準利率執行;職工家庭第二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貸款利率按公積金貸款基準利率的1.1倍執行。停止向第三次以上申請公積金貸款的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自2009年以來,廈門房價都保持上漲的勢頭,即便是2014年全國房價下行調整的時候,廈門房價仍持續上漲。今年以來,廈門又繼續一波快速行情。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廈門環比上漲5.5%位居第一,位居各大城市首位。

從去年8月開始在廈門各地看房的肖先生說,這半年多來,廈門大多數區域的房價已經上漲了四五成。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廈門房價均價為31363元/平方米,比一線城市廣州高出一萬多元,高居全國第四,直逼北上深。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住房按揭貸款報告》顯示,以居民家庭購置100平方米/套的住房為例,按首付25%、按揭30年計算,5月份,廈門購房者需要付首付款71萬,月供達10792元。

來自泉州農村、大學畢業後在廈門島內一家單位上班的陳小姐說,目前她一個月的收入在七千左右。“這在廈門已經算是不錯的工作了,但是不吃不喝也不夠還按揭。更不用說付首付了。沒辦法,還是安心租房吧,我準備買輛車,周末可以常回老家。”

廈門均和房地產土地評估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一線城市房價高,收入也高。但廈門收入水平與一線城市差距較大,廈門房價與廈門收入水平關聯度已不大,而與福建經商群體、炒房群體關聯度更大。

“今年廈門有個樓盤,單價賣到7萬,有的購房者首付款來自於賣到原來的房子,然後剩個一兩百萬交按揭,但即使如此,月供也要4萬多。不過購房者不擔心,因為都想著兩三年後房價上漲就把房子賣掉賺錢。”王崎說,因為很多人去年1萬多買的房子,現在將近3萬;去年3萬多買的房子現在已經5萬了,“這種賺錢效應之下,大家都有這種暴富的心理,這種擊鼓傳花的炒作風險還是蠻大的。”

王崎分析,相比南京、蘇州等地的地價熔斷和燕郊等地的限購舉措,廈門此次調控政策要“溫柔”很多,雖然這些政策會增加炒房者的貸款難度和交易成本,讓炒房者投資套現的時間更長一些,但並不會帶來房價的下行。

在廈門收緊樓市調控政策的同時,南京、三河等地的政策也紛紛收緊。日前,廊坊轄下的三河市相關部門(三河市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知,自7月7日起,三河市二手房將進行限購,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一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出臺的限購等政策力度看,影響不大。非戶籍家庭限購一套,對社保等年限不約束,限購力度非常小,在投資需求影響下,這一約束完全可以通過親戚朋友代持、真假離婚等辦法獲得更多購房機會。

在南京,7月8日,今年下半年首次土地集中拍賣在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這也是該市采取限價措施後的第二次土地集中拍賣會。當天,現場競價異常激烈,但因為限價的原因,10幅出讓的地塊只有3幅成功找到婆家,另外7幅都終止出讓。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在核心核心城市和環一線城市收緊政策之後,到8、9月份後後續影響會逐漸顯現出來,這些城市的成交量將會出現下滑。但由於整體收緊的力度很小,房價出現下跌的可能性並不大。

“對這些城市來說,最根本的還是庫存和供應的問題。”嚴躍進說,像二線四小龍,由於庫存量太小,如果僅僅是限貸收緊,供應沒有跟上,那麽到了“金九銀十”的成交旺季,房價仍存在繼續上漲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868

70個城市有55個房價上漲,廈門合肥輪流排第一

進入六月,樓市的火熱仍在繼續。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測算顯示,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分別上漲1.8%和1.2%,分別比上月收窄0.1和0.2個百分點。分城看,一線城市環比漲幅比上月略有擴大,二、三線城市環比漲幅持續收窄。

合肥、廈門輪流“稱王”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0個,上漲的城市有55個,持平的城市有5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4.9%,最低為下降0.5%。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分析,從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有55個和48個,分別比上月減少5個和1個;下降的城市分別有10個和14個,分別比上月增加6個和1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55個城市里,有33個城市的漲幅比上月收窄;最高漲幅為4.9%,低於上月0.6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18日公布的《2016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對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進行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得知,2016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增幅0.7%,相比5月份0.9%的增幅出現了收窄。70城房價在2015年5月份順利完成止跌反彈的過程,而後保持上漲態勢。2016年5-6月份呈現出增幅收窄的態勢。

從領漲的城市來看,2月前領漲均為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從3月一線城市收緊調控後,以廈門、合肥、南京外加未納入70個大中城市統計的蘇州,並稱今年房價快速上漲的二線“四小龍”。

這其中,

3月房價漲幅環比最高的三個城市:廈門5.4%、合肥4.6%、上海4.3%;

4月房價漲幅環比最高的三個城市:合肥5.8%、廈門5.3 %、、南京4.4%;

5月房價漲幅環比最高的三個城市:廈門5.5%、合肥5.1%、南京4.1%;

6月房價漲幅環比最高的三個城市:合肥4.9%、廈門4.7%、南京4%!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新建商品房數據中,二線城市全面取代一線城市,成為房價上漲的先鋒,已經連續4個月二線城市成為房價上漲的急先鋒。但從漲幅看,本月環比漲幅最高的城市首次出現了低於5%的現象。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近期幾個月,合肥和廈門輪流領漲。這是因為一線城市的房價偏高,再加上三月滬深等城市收緊調控,部分投資投機資金開始撤出一線城市,進而進入二線城市,這使得此類二線城市的價格漲幅開始超越一線城市。

張大偉說,6月開始到7月,包括合肥、廈門等城市開始收緊信貸政策,預計將擴大到其他價格漲幅較快城市。在成交量方面,二線熱點城市廈門、南京、蘇州等地,6月以來新房成交量較5月同期均有明顯回落,其中既有政策收緊而降溫的原因,也有市場高處不勝寒而成交動力趨乏的因素。

一線城市漲幅擴大

另一方面,盡管絕大多數城市房價環比都出現上漲,但城市間漲幅差異仍然較大,上漲過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份熱點二線城市,其房價漲幅遠高於其他城市,其余二、三線城市房價走勢相對平穩。

表1: 6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增幅排序

增幅前10位的城市 增幅後10位的城市

城市 增幅  城市 增幅

合  肥 4.9% 錦  州 -0.5%

廈  門 4.7% 牡 丹 江 -0.3%

南  京 4.0% 唐  山 -0.3%

深  圳 2.6% 三  亞 -0.2%

無  錫 2.6% 北  海 -0.2%

惠  州 2.5% 泉  州 -0.2%

上  海 2.4% 包  頭 -0.2%

北  京 2.3% 烏魯木齊 -0.2%

天  津 2.3% 襄  陽 -0.1%

武  漢 2.0% 銀  川 -0.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分城市看,一線城市環比漲幅比上月略有擴大,二、三線城市環比漲幅持續收窄。數據顯示,深圳、上海、北京新建商品房住宅價格漲幅均超過2%,廣州上漲也達到了1.8%。張大偉說,一線城市出現漲幅環比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5月下半月開始的系列地王潮,抵消了之前3月開始的調控政策影響。

同比來看,與上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2個,上漲的城市有57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6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47.4%,最低為下降3.5%。

70個城市中,深圳在同比增幅排行中位居首位,為47.4%,但相比5月份的54.0%有所收窄。2015年下半年開始,房價同比上漲的城市數量總體處於增加態勢。到了2016年6月份,同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已增加到57個。

同時,從排行中可以看出,5月份同比跌幅最大的三個城市為錦州、牡丹江和丹東,分別為3.5%、2.4%和2.0%。可見,一二線城市量價齊升的同時,廣大三四線城市仍然不溫不火。

表2 6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增幅排序

增幅前10位的城市 增幅後10位的城市

城市 增幅 城市 增幅

深  圳 47.4% 錦  州 -3.5%

廈  門 34.0% 牡 丹 江 -2.4%

上  海 33.7% 丹  東 -2.0%

南  京 31.5% 包  頭 -1.2%

合  肥 29.1% 濟  寧 -1.1%

北  京 22.3% 烏魯木齊 -1.1%

廣  州 19.4% 襄  陽 -1.0%

杭  州 17.4% 常  德 -0.7%

天  津 14.6% 嶽  陽 -0.7%

福  州 13.9% 唐  山 -0.7%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62

7月樓市成交繼續下滑 蘇州廈門明顯降溫

由於一二季度樓市成交十分火爆,提前釋放了不少需求,因此進入到炎炎夏日,一些此前火熱二線城市如蘇州等,由於價格高企,成交量已出現明顯下滑。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7月份,易居研究院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095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1%,同比增長14.1%。近三個月市場交易呈現逐月下降態勢。

這30個典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石家莊、青島、南京、蘇州、杭州、福州、長春、武漢、長沙、南昌、成都、蘭州、貴陽、南寧、唐山、淮安、濰坊、常州、莆田、泉州、常德、襄陽、茂名、九江、北海。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15個、三線城市11個。

對照近7年7月份的成交數據,可以看出,相比2010年至2015年7年間的同期水平,2016年7月份3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分別增長了152.1%、91.7%、26.7%、41.9%、62.5%和14.1%。如此對比,今年7月份市場成交是近7年同期最好的水平。

7月份,30個城市中,有10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態勢。其中襄陽市場最火爆,環比增幅為30個城市最高水平,達到66.6%。莆田和常德市場也較熱,環比增幅分別達到48.1%和26.4%。

而從環比跌幅看,福州、石家莊、蘇州等城市跌幅較大,分別為28.2%、27.4%和21.2。

易居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分析,部分城市上半年市場較火爆,所以近期出現幅度較大的下滑也符合市場預期。

綜合考慮環比增幅和同比增幅,並計算綜合增幅,能較好地衡量樓市交易的活躍程度。將每個城市的環比增幅賦予60%的權重、同比增幅賦予40%的權重,通過加總計算綜合增幅,能夠看出,襄陽的綜合增幅為74.5%,說明襄陽市場交易相對活躍。而蘇州的綜合增幅為-34.2%,說明蘇州市場交易相對不活躍。

包括蘇州在內,此前成交火熱、房價高漲的一些二線熱點城市成交明顯下降。例如,廈門房管部門發布數據顯示,7月全市新建商品房成交3097套,其中住宅成交1446套,環比下跌38.5%,同比下跌43%;二手住宅成交總計4163套,環比下跌24.83%。

分城市類型來看,7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64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8%,同比減少3.9%。7月份,部分購房者受地王出讓現象的影響,擔心後續房價會繼續上漲,所以加快入市的節奏。

7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46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6.8%。此前3-4月份二線城市交易屢創新高,所以5-7月份成交出現回落也是正常現象。當然,對比歷史同期數據,二線城市目前的交易依然是比較活躍的。

11個三線城市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7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0%。襄陽、莆田和常德等城市的成交面積環比增幅較大,分別為66.6%、48.1%和26.4%。此類城市在6月份市場交易相對偏弱,所以7月份出現環比增幅較大的現象也是正常的。

嚴躍進說,7月份市場交易相比6月份有所下降,但屬於正常的回落。對比歷史數據,交易量依然處於高位。從城市結構來看,部分二線城市持續攀升的態勢在改變,市場有所降溫,這也影響了這30個城市的市場交易走勢,而部分三線城市則體現出淡季不淡的效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81

廈門買房大戰親歷記房價瘋漲,望房興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761

2016年7月9日,在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房地產交易窗口前,有大批等待辦理二手房過戶手續的人。(受訪者供圖/圖)

3月9日,藍天彬以176萬元的價格簽下廈門集美區一套核心區域的87平方米二手房。只過了一個星期,這套房便被房東漲到190萬。4月初,房東再次漲價,要價達到了206萬。6月初,藍天彬辦完房屋過戶手續時,這套房子的報價已經到了240萬。

在簽字的節骨眼兒上,還有房東坐地跳價10萬,買方不得不同意。一個房東簽字之前,接到另一家中介的電話後扭頭就走,並對買房人說,“有人願意多出20萬,你要是也願意出,我可以不走。”

5月份,當林松濤再次著手買房時,廈門的二手房單價比4月已經漲了將近一萬。林松濤不但買不到中意的房子,就連自己賣掉的那套都買不起了。

“不就是又想要錢嗎?”忍氣吞聲地掛完房東電話,藍天彬徹底憤怒了。2016年5月中旬,這是藍天彬付完房子的定金後,兩個月內房東第三次暗示他要加價。

2016年年初,參加工作六年的藍天彬,決定把家從福州搬回度過四年大學時光的廈門。春節剛過,藍天彬便賣掉了福州的房子。他那時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春節前二手房市場疲軟,藍天彬一度很擔心房子會貶值。結果卻比他想的好很多,福州那套房子他擁有了3年,增值大約10萬。

然而,藍天彬發現要想在廈門買一套合適的房子,並不容易,他剛好碰上廈門房價漲價最快的時期。從2016年3月開始,廈門遭遇了有史以來最狂暴的漲價潮,房價漲幅一直處在全國前兩位,以至於中國房價出現“北上深廈”四只領頭羊的新景觀。

3月9日,藍天彬以176萬元的價格簽下廈門集美區一套核心區域的87平方米二手房。只過了一個星期,這套房便被房東漲到190萬。4月初,房東再次漲價,要價達到了206萬。

事實上,在這場“買房大戰”中,買房者並無談判砝碼,在廈門房價整體不斷上漲的大潮中,只能被動接受房東的要價。2016年6月初,藍天彬辦完房屋過戶手續時,他最初以176萬買下的房子,已經漲到了240萬。

廈門房價瘋漲之下,是無數個體的掙紮。藍天彬說:“如果一套房三個月漲價60萬,你會想到什麽?我想到殘忍絞殺的叢林遊戲。”

暴漲前的信號

2016年初,或許只有最敏銳的觀察者才能嗅到廈門房價將要爆發式增長的蛛絲馬跡。藍天彬事後也承認,“就算是最敏銳的觀察者,也不可能預見漲幅會達到瘋狂的程度。”

進入3月,廈門樓市已經有漲價的跡象。3月中旬的一天,在廈門飛往武漢的班機上,空中保安王思齊像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工作。這趟班機要在武漢中轉,再飛往3000公里外的烏魯木齊。飛行途中,感到無聊的王思齊隨意翻開飛機上的報紙,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廣告版:前埔的二手房每平米已經漲到了3萬元。

當時,王思齊已經把自己在前埔的房子賣了,計劃在附近換一套兩居室,只不過他賣的房價才是每平方米2.7萬。他楞了一會兒,再把這張鋪滿房產價格信息的廣告版從頭看到尾,才相信“這是真的”。他覺得這是很不祥的一個信號,“前埔的房子暴漲了,整個廈門的房價都會漲。”

四天後,當王思齊從烏魯木齊回到廈門時,他才發現用“暴漲”這個詞形容此時的廈門房價並不恰當。就在這四天時間里,前埔的房子一天一個價,王思齊離家時單價才3萬,等他到家時已經漲到每平方米3.2萬了。

直接感受到房價瘋漲征兆的還有白秋葉。3月15日,白秋葉一天之內做了兩件毫不相關的事:上午她和談了八年的男朋友去民政局領證結婚,下午她和剛認識五天的房東去房管局辦了過戶手續。

白秋葉早就聽說,從3月開始,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每天都爆滿的,辦過戶手續排起的長隊會讓人覺得像是到了菜市場。那天早上,白秋葉一直擔心取不到號,六點鐘她就讓中介拿著小板凳去幫她排隊。中午十一點半取到號時,中介給白秋葉打電話,她才終於松了一口氣。

春節前,白秋葉本來看中英皇湖畔一套72平方米的二手房,房東報價248萬。樂觀的未婚夫認為房價不會漲,跟她商量過完年再定。等到他們3月初再來看房時,對方的報價已經變成268萬,“一念之差,喜歡的房子買不起了。”

白秋葉一直覺得消費者的心理很微妙,“跟買白菜一樣,錯過最喜歡的一棵白菜,後面的白菜再好也抵不過最好的那一棵。”但是,白秋葉不願意放棄對地段的堅持,最終只能在思明區以3.4萬的單價,買了一套62平方米的小戶型。

白秋葉意識到必須要趕緊出手的原因是,她感覺整個廈門都在談論房價。她身邊的朋友,無論教師、金融界的人還是政府官員,大家見面先聊的話題已經從天氣變成房價了。

有一次,她問一個政府官員房價會不會降時,對方瞇著眼睛回答她,“賣方以為不會再漲了,買方卻認定漲價潮不會停止。所以房東瘋狂地賣,買主瘋狂地買,這樣只會造成一個結果,房價瘋狂地漲。”她點點頭表示贊同,“既然還會漲,早一天買到就早一天止損。”

如今,這個長期和政府官員打交道的漳州姑娘突然明白了,三年前她剛到廈門時入職晚會上部門領導的一句話,“勸你在廈門買房的人是對你最好的人。島內的房永遠是貴的,但在島內買房永遠是對的。”

弱勢的買房人

在這場廈門房價的漲價狂潮中,買房者始終是弱勢一方。他們即便跟房主談妥了價錢,交了定金,也不能保證就一定能買到房子。

今年3月,廈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5.4%,漲幅位居全國第一。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4.9%,漲幅位居全國第四。

看到這個數據,剛交完集美區那套87平方米二手房定金的藍天彬手腳發涼。3月9日,房東答應給他的報價是176萬,到4月初,這套房的行情價已經漲到206萬。這意味著即便房東毀約,返還給他雙倍定金後再賣給別人,也能比賣給藍天彬多賺10萬。房東毀約的概率非常之大。

4月上旬,藍天彬果然遇到了他設想過的最糟糕情景:房東不但要漲價,而且要他支付從交定金起到實際過戶那天期間,房東自己的房貸。他憤怒地在微信大學同學群里破口大罵,但在房東夫婦面前,他只能賠著笑臉擠出一個字——好。

在房價仍然暴漲的4月,賣房人的確腰板要硬氣很多。廈門一家房屋中介的老板娘黃美莉記得,當時前埔一套二手房剛報出278萬的價格,馬上就引來十幾個客人在房子門口排隊,等房東下班回家看房。更誇張的是,在簽字的節骨眼兒上,還有房東坐地跳價10萬,買方不得不同意。

最讓黃美莉生氣的是,一個房東簽字之前,接到另一家中介的電話後扭頭就走,並對買房人說,“有人願意多出20萬,你要是也願意出,我可以不走。”

林松濤就看不慣賣房人這種“囂張氣焰”。林松濤本來在廈門有一套房子,他想換套更大的。他把舊的賣掉時房價還沒漲,4月份他看中了一套房子,沒想到房東一天一個報價,最終讓他和房東不歡而散。他想等到5月份再看,但沒想到卻等來了廈門房價再一次刷新紀錄。

4月22日,被公認為廈門房地產行業重要的一天,當天保利地產在廈門最偏僻、平均房價最低的同安區,以54.26億元競得2016年排名第二的商住地,樓面價為每平米25838元,比當時同安一手房成交均價高了近一萬元。該地塊的成交總價及樓面價均突破此前廈門地王紀錄,一舉成為廈門新總價地王及島外新單價地王。

這之後,仿佛一瓢開水潑向已經沸騰的油鍋,賣方的狂歡和買方的恐懼被徹底點燃了。當天晚上,馬鑾灣的融僑觀邸和海爾華璽將原來每平米最高1.9萬的售價上調到2.5萬,建發央璽則從第二次開盤價的每平米5萬多跳到第三次開盤的7.1萬。

從統計數據看,2016年4月,廈門全市僅二手房成交量就達到2174套,創下今年以來的峰值,一手房成交60萬平方米,創近三年月均新高。

5月份,當林松濤再次著手買房時,廈門的二手房單價比4月已經漲了將近1萬。林松濤不但買不到中意的房子,就連自己賣掉的那套都買不起了。

“漲—停—漲”

有人說,廈門的房價與改革開放的成效直接相關。改革開放前,位於對臺前線的廈門,長期處在戰備狀態,人均居住面積不足4平方米。1980年,中央政府決定在廈門成立經濟特區,廈門的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

1991年,廈門第一個商品化統建小區松柏小區問世。然而,當時的廈門仍處在經濟雙軌制轉型時期,單位統建房還是廈門人獲得住房的主流方式。松柏小區在市場上並沒有受到追捧,每套最高3萬的售價,乏人問津。

一年之後,和國內其他大城市一樣,廈門興起一股商品房開發熱潮,光房地產開發公司一下子就多了一百多家。然而,從那之後的8年時間里,廈門房價基本沒漲,均價總是維持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內。

在航空公司做空中保安的王思齊,就是在那個時期買下了房子。1996年,王思齊從部隊退伍後來到廈門,當時島內前埔的一手房均價剛過每平方米2000元。他只用了不到20萬的原始資金,就完成了首次投資,其後幾經倒手,如今他已經擁有兩套總價達四百多萬的房子。對於這段往事,王思齊總是很樂意跟人分析,因為這是他的資產滾雪球式增長的起點。

王思齊的故事發生在很多第一批來廈門淘金的人身上,肖建和就是其中一個。從1996年算起,肖建和已經幹了二十年的房屋中介,他見證了廈門房地產市場的時代變遷。

肖建和自己也承認,他趕上了好時候。2000年,在沈寂多年之後,廈門的房價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也是在那一年,肖建和跟妻子商量,在前埔買了一套小戶型。這之後,在房價持續上漲的過程里,他把那套小戶型成功地換成了兩套房子,“從2006年開始,島內的房價差不多三年就能增值50%以上,是絕對意義上的投資者樂園。”

2009年下半年,廈門還經歷過一次十分類似今年情況的暴漲。得益於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受到國家巨額投資的刺激,廈門樓市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泥潭中上岸,其標誌就是嗅覺靈敏的溫州炒房團大舉殺入。

房產中介黃美莉至今沒有再遇到那樣的買家:一個溫州男人拉著一個黑色行李箱來到她的門店,二話不說打開擺在她面前,指著里面的50萬現金說,“我不是來忽悠你的,我要現房。”最終,這個被溫州炒房團派來的男人一口氣在禹州高HOUSE買了三十多套房。

當時,肖建和對房價走勢的判斷是,“漲就控制,不漲就刺激,基本就是這個規律。”他的話果然應驗了。2011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限貸限購,廈門市也出臺了相應的緊縮政策,樓市又降溫了。

這之後,當新一輪刺激政策到來後,再次把廈門房價拉上快車道。2012年9月,廈門房價達到那輪漲價潮的頂點。許多房產中介也總結出了規律,廈門的房基本上以兩三年為周期,總要經歷一次漲—停—漲的過程。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廈門的房價又不漲了。和以往受政策影響出現周期性的停滯不同,這次停滯期加入了一個新的元素:2014年下半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廈門為中心的閩南金三角制造業進入長達半年的艱難時期。

不少投資客賠到血本無歸,黃美莉也差點賠上全部家產。2014年年中,她在島內紫金家園看中一套每平方米2.8萬的大三房。30萬定金付完,等了6個月,房價不但沒漲,還出現了滑落的勢頭。她見勢不妙,即便讓房東拿走了定金,但還是堅決在2015年初毀了約。

不過,白秋葉的一個朋友卻贏得了與樓市的對賭。她抄底購入的每平方米1.9萬的房子,2015年年底漲到了4萬。

數據顯示,從2011年以來,廈門房價漲幅52%,全國第三,超過北京、廣州。截至2016年7月1日,廈門房價漲幅連續19個月位居全國第四,人稱“北上深廈”“全國房價四小龍”。

房產中介老板黃美莉手下一個店長,將此次漲價狂潮歸結於新一輪的刺激政策,比如央行降準降息,廈門對公積金提取政策的放寬以及二手房首付比例降低,“這是歷史性的奇跡”。但黃美莉不認同。

命運的拐點

短短三個月時間,白秋葉以212.5萬購入的房子已經漲到了267萬,然而她卻仍然認為,這次狂暴的漲價潮洗劫了三個家庭。為了付房子的首付,不光花光了她和丈夫工作三年的積蓄,也掏空了雙方父母攢了三十年的家底。白秋葉說,“其實我是廈門房價暴漲的受害者。”

到了4月底,白秋葉突然又有了一種劫後余生的感覺,“晚動手一個月,可能這輩子都買不起廈門的房子了。”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像白秋葉一樣幸運。4月底的一天,白秋葉看到一個同事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信息:“終究,我們還是輸給不夠果斷,讓狂飆的廈門房價摧毀了我們。抱歉,再見。”

白秋葉後來才知道,這位同事的女友堅持在廈門買一套房,兩人為此分分合合好幾次。這一次,島內二手房漲破每平米6萬,島外均價也接近3萬元,相當於同事在六年時間里一分錢不花,才能攢夠一套島外偏僻位置50平方米房子的首付。這意味著同事不可能買得起廈門的房子了。

“對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兩萬是命運的拐點。”白秋葉感慨道,“如果房價能平穩保持在每平方米兩萬左右,我們還有機會憑自己的努力攢一套小戶型的首付錢,如果超過兩萬就意味著沒有外力幫助,年輕人不可能在廈門買房了。”

4月底,白秋葉一個摯友也離開了廈門。這個河南女孩畢業於一所國內知名高校,她剛來廈門時,房子單價剛好是兩萬元。

河南女孩身上體現了大多數年輕人宿命式的遭遇:來廈門時房價在可承受範圍內,但是沒有存款;工作幾年有了一些存款,但房價已經漲到連最偏僻的位置都買不起了。

臨別前,看著面色沈重的白秋葉,摯友開始自嘲起來,“等以後我有錢了,就回廈門買房。”白秋葉知道,她再也不會回來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思齊、林松濤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86

原廈門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和平被查 已退休4年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原廈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和平(副廳級,已退休)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王和平從2001年9月起即出任廈門市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2012年,已年滿60歲的他從職務上退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94

廈門鎢業:中期盈利6842萬元 同比翻番

廈門鎢業8月17日發布2016半年度報告。公司2016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4.99億元,同比下降20.73%,有色冶煉加工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3.33%,公司本季度營業收入環比上季度增長35.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42萬元,同比增長101.10%,對公司股價構成重大利好,有色冶煉加工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4.95%,公司本季度凈利潤環比上季度增長130.83%。

公司表示,報告期,公司圍繞年初提出的"扭虧"工作重心和"調結構、拓市場、穩增長、保利潤"的工作方針,努力改善生產經營指標,積極開展組織結構、人員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各事業部卓有成效地拓展市場,新老產品的盈利能力均有明顯好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61

房價上漲現二線“十小龍” 廈門、合肥上演領漲“二人轉”

炎炎夏日,樓市的火熱仍在繼續。

廈門、合肥領漲“二人轉”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6個,上漲的城市有51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4.6%,最低為下降1.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分析,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51個,比上月減少4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比上月減少2個;下降的城市有16個,比上月增加6個。環比漲幅總體收窄,收窄幅度較大的城市主要是前期上漲過快的一線城市和少數熱點二線城市,其余城市環比變化不大。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8日公布的《2016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對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進行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得知,2016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增幅0.7%,相比6月份0.7%的增幅總體持平。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從領漲的城市來看,2月前領漲均為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從3月一線城市收緊調控後,以廈門、合肥、南京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名列前茅。尤其是廈門和合肥,這兩個城市自今年3月後上演了領漲“二人轉”。

 3月以來房價漲幅三甲城市

新建商品房住宅

漲幅第一

漲幅第二

漲幅第三

3月

廈門5.4%

合肥4.6%

上海4.3%

4月

合肥5.8%

廈門5.3%

南京4.4%

5月

廈門5.5%

合肥5.1%

南京4.1%

6月

合肥4.9%

廈門4.7%

南京4%

7月

廈門4.6%

合肥4.2%

南京3.6%

這其中,價格上漲最高的廈門7月份上漲了4.6%。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的數據顯示,7月廈門房價均價為32537元/平方米,超過一線城市廣州1萬多元,高居全國第四,直追北上深。

廈門房價漲速有多快?位於廈門遠郊的翔安中澳城項目,在2014年底開盤的時候每平方價格僅為7千多元,現如今該樓盤單價已經超過2萬了,不到兩年時間就上漲了200%。

板塊輪動,下一個上漲的是誰?

張大偉說,目前房價指數明顯依然維持了二線城市漲幅領先的現象:7月漲幅最高的分別是廈門、合肥、南京。石家莊、無錫、天津、杭州、武漢、鄭州緊隨其後,再加上未統計入指數城市的蘇州,堪稱是房價上漲的“十小龍”。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在今年3月一線城市收緊調控政策後,部分投資投機資金開始撤出一線城市,進入二線城市,這使得此類二線城市的價格漲幅開始超越一線城市。目前包括合肥、廈門已出臺購房收緊政策,後續其他一些房價上漲過快的二線城市或也會跟進。

在本輪房價上漲過程中,呈現出了明顯的“板塊輪動”特征,比如石家莊過去房價走勢相對平淡,但7月份突然進入前十強,這和石家莊房地產市場此前沒有大漲,現在補漲的態勢是有關系的。此外緊鄰蘇州的無錫,7月份也上漲了2.7%。

同比來看,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58個,比上月增加1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與上月相同;下降的城市有11個,比上月減少1個。同比總體仍在上漲。

劉建偉說,分城看,一線城市由於去年同期基數相對較高,近期環比漲幅收窄明顯,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平均漲幅均進一步收窄;而絕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由於去年同期基數相對較低,同比漲幅仍在繼續擴大。

另一方面,盡管絕大多數城市房價環比都出現上漲,但城市間漲幅差異仍然較大,上漲過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份熱點二線城市,其房價漲幅遠高於其他城市,其余二、三線城市房價走勢相對平穩。

70個城市中,深圳在同比增幅排行中位居首位,為41.4%,但相比6月份的47.4%有所收窄。這是由於去年基數的原因。在深圳之後,分別是廈門、南京和合肥和上海,同比增速都超過了30%。7月份同比跌幅最大的三個城市為錦州、牡丹江和丹東,分別為-3.8%、-2.8%和-2.4%,均為三四線城市。

嚴躍進說,從政策層面看,房價偏熱,或催生包括限貸在內的政策的實施。尤其隨著部分二線城市嚴厲的政策管控出臺後,其他一些二線城市或跟進。對於當地的房企和購房者來說,必須警惕此類政策調整所帶來的風險。同時要警惕此前部分房價漲勢一般的二線城市,此類城市近期或成為各類投資投機需求集中投資的城市。

另外,另外從規範市場交易秩序的角度看,近期房價偏熱的情況下,各類捂盤惜售的現象或有增加的嫌疑,值得監管部門的警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74

廈門市副市長鄭雲峰涉嫌嚴重違紀 接受組織調查

8月22日,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獲悉,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鄭雲峰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鄭雲峰簡歷

鄭雲峰,男,漢族,1965年1月出生,福建南安人,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學位。

現任廈門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

1996年12月起歷任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區長助理,思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思明區委副書記;

2003年10月起任思明區委副書記、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區長;

2007年1月起任思明區委書記;

2011年2月起任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正廳級)、海滄區委副書記;

2011年3月起任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正廳級)、海滄區委副書記、海滄區人民政府區長。

2011年6月起任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海滄保稅港區黨工委書記、海滄區委書記。

2011年9月起任廈門市委常委、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海滄保稅港區黨工委書記、海滄區委書記。

2015年6月起任廈門市委常委、廈門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36

房價直追北上深的廈門重啟限購 一大波城市或將跟進

近年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最迅猛、房價最高的廈門終於重啟限購了。

廈門房價直追北上深

8月31日早間,廈門國土局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廈門市自9月5日起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對以下三種類型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銷售建築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

一、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二、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三、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該政策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這也是廈門時隔2年之後重啟限購舉措,而且該舉措與上一輪限購基本一致。2014年8月,廈門島外四區解除限購政策,島內兩區高端新建商品住房不再執行限購措施。至2015年1月,廈門商品房限購政策全面取消。

在取消限購的這2年來,廈門房價持續向上,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廈門樓市開啟新一輪的快速上漲行情。

相比2014年中,廈門的房價普遍上漲六七成。來自安溪的陳先生2014年中在廈門杏林灣入手了一套80多平的二手房,當時均價是1.8萬,如今已經漲到了3.1萬左右;位於廈門遠郊的翔安中澳城項目,在2014年底開盤的時候價格僅為7000多,現如今該樓盤單價已經超過2萬了,不到兩年時間就上漲了200%。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上漲最高的廈門7月份上漲了4.6%。從最近多月數據看,廈門漲幅連續排名在前兩名,廈門與合肥持續領先全國漲幅。

表1 今年3月以來房價上漲前三名情況

新建商品房住宅

漲幅第一

漲幅第二

漲幅第三

3月

廈門5.4%

合肥4.6%

上海4.3%

4月

合肥5.8%

廈門5.3%

南京4.4%

5月

廈門5.5%

合肥5.1%

南京4.1%

6月

合肥4.9%

廈門4.7%

南京4%

7月

廈門4.6%

合肥4.2%

南京3.6%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的數據顯示,7月廈門房價均價為32537元/平方米,超過一線城市廣州1萬多元,高居全國第四,直追北上深。

 

表2: 7月中國房價最貴前10名城市

排名

城市名稱

平均房價(元/㎡)

1

深圳

50,842

2

北京

47,619

3

上海

43,052

4

廈門

32,537

5

南京

21,695

6

廣州

21,443

7

杭州

19,386

8

珠海

18,948

9

天津

18,887

10

三亞

17,659

(數據來源:中國房價行情平臺)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住房按揭貸款報告》顯示,以居民家庭購置100平方米/套的住房為例,按首付25%、按揭30年計算,5月份,廈門購房者需要付首付款71萬,月供達10792元,僅次於深圳、上海、北京,高居全國第四。

外貿出口是廈門的重點行業。“廈門這邊從事外貿工作的很多人月薪也就五六千左右,比深圳廣州等地都有不小的距離,很多人現在就是不吃不喝也無法供起房子。”在廈門一家外貿出口公司工作的周紅說。

“在廈門房價已經漲到這麽一個高點的時候再來出限購政策,有點晚了”,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早在2014年二線城市紛紛取消限購政策的時候,他就認為不光是四大一城市,至少包括廈門、南京在內的十個左右的二線城市不應該取消限購,因為這些城市的庫存本來就很小,土地供應嚴重不足。

張大偉說,這些城市的政策本來應該“一直高壓”,而不是去庫存的問題,但當時就是一刀切,把他們限購政策都放開了。“其實當時就可以預料到,他們放開後,再加上信貸這麽松,這些城市房價必然會爆發的。”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廈門的限購力度並不算大,效果也會比較有限,因為即便是在上一輪限購期間,廈門的房價也經歷了快速上漲。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廈門此類政策出臺後,離婚潮現象在廈門也可能會出現。

此外,由於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不限購,業內人士分析,也有可能導致改善性需求擠壓到144平米以上的大戶型。後續的供給、土地出讓的時候對大戶型的比例不加限制的話,那麽就會導致大戶型供應增加,反過頭來中小戶型的剛需供給更加緊缺。

一大波城市或跟進

實際上,在廈門之前,已有個別房價高漲的二三線城市出臺了一些限購舉措。比如,此前7月,河北省廊坊轄下的三河市相關部門(三河市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知,自7月7日起,三河市二手房將進行限購,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一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8月蘇州出臺的限購政策提出,非本市戶籍居民購買第一套住房,不受任何限制。非本市戶籍購買第二套住房,必須提供繳納證明或社保證明。不過,這樣的政策力度實在太小。“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都算不上是限購政策。”張大偉說。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隨著市場熱度的回升地王的頻現,地價超房價“面粉貴過面包”的怪象也成為常態。今年上半年,盡管部分地區已經出臺地產調控措施,比如合肥、蘇州、南京等,但是,這些政策大部分較為“溫和”,並未從根本上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未起到防止樓市過熱與房價過快上漲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加碼到限購也就成為必然。嚴躍進分析,從後續市場走向看,包括南京、廊坊、燕郊、天津、合肥、武漢、鄭州、昆山、杭州、福州、東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的限購可能性比較大。此類城市炒房現象比較嚴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都有可能出臺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不過,即便熱點二線城市和環一線城市地區陸續跟進,後續市場的矛盾焦點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對這些城市來說,最根本的還是庫存和供應的問題。”嚴躍進說,像二線四小龍,由於庫存量太小,如果僅僅是限貸收緊,供應沒有跟上,那麽到了“金九銀十”的成交旺季,房價仍存在繼續上漲的可能。

中國社科院城市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教授告訴本報,從目前經驗來看,凡是房地產市場比較平穩,都是土地供應比較寬松的,土地供應節奏比較好。如果政府不是想把土地價格推高,而是想讓經濟健康平穩的話,政府應該是有操作的辦法。土地供應充足十分重要。

張大偉說,此輪一二線城市快速上漲的根源是資金潮下的資產荒。現在的市場基礎與上一輪的市場基礎都不同的,當時的限購可以把資金擠到實體經濟等其他領域去,現在的問題是,實體制造和以及其他產業產能過剩很厲害,可投資的領域有限,而房地產的“地王”還在一直出,因此限購政策效果會十分有限。

他認為,對於已經經歷過2011年來多年限購的市場購房者來說,除非信貸收緊,否則抑制作用非常有限。“如果信貸不收緊,這一政策很快將被市場消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