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倍增 與港人爭看醫生 遍及手術門診 延長市民輪候
1 :
GS(14)@2010-12-30 22:32:38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e-778384?category=m
深圳自由行客湧港,每日平均逾1.1萬人次,今年升幅達一倍。繼與香港人「爭」買樓,亦「爭」看醫生,他們更不吝嗇價錢,聖誕紅假豪花雙倍價錢到香港的私家醫院做手術,動輒近百萬元,有大學教授的私家症病人已有3成是內地客,連醫療集團的門診也充斥深圳人。
病人「大軍」殺入港,已拖長港人輪候私醫治療的時間,甚至可危及醫療改革。
日平均1.1萬人次 愛即日來回
保安局數字顯示,今年1至11月,每日平均有60,500人次的內地訪港旅客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27.4%;深圳旅客的增長更驚人,未計本月中開放的非廣東戶籍居民來港個人遊,今年1至11月每日平均有1.11萬人次深圳居民透過「一年多次」簽註訪港,比去年4至12月大增逾一倍。
保安局發現,內地旅客愛即日來回本港,如今年勞動節和國慶假期間,即日往返的人次分別佔總數47%及44.7%。
內地旅客激增,除了零售業受惠,本港私家醫生亦門庭若市。
中大榮譽外科教授嚴秉泉表示,剛過去的聖誕3天假期,共為3名病人做手術,其中2人來自北京和湖南,均於養和醫院做肺癌大手術。於假期做手術診金雙計,兩人住的又是頭等房,出院各埋單近100萬元。
「內地病人多數很富有,不介意多花一點錢。」嚴說,近年愈來愈多內地病人求診,目前他有1成病人來自外地。
婦產科受捧 大學私症不放過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說,內地婦女除了來港產子,來港做婦科檢查的人數亦有增加,約佔10%至20%,大部分屬教育水平較高的中產女士,來港接種子宮頸癌疫苗、諮詢醫療意見或做微創手術。
靳嘉仁說:「有些內地婦女甫來港便要求翌日做手術,休息一天後離港,但私家醫院床位緊張,即使一周前預約也未必有!」
嚴及靳均說,內地婦產科病人湧港,已影響本地人的輪候時間。嚴秉泉說,私院床位多撥予產科,其他病人除非在假日做手術,否則做手術要一周前預約,「曾有炎症病人因私院爆滿,要到公院排隊。」靳嘉仁則稱,本港婦女看婦科醫生或要輪候1至2周。
收費甚昂貴的大學醫學院私家症服務,也吸納不少內地病人。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胡志遠說,內地病人佔私家症約10%至30%,有的諮詢醫學意見,只求醫一、兩次,有的做簡單檢查,亦有長期病患每4至6個月覆診取藥回內地服用。
私營輪候長 勢影響醫療改革
內地病人來港不僅看專科,還使用基層醫療服務。有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的兒科專科醫生周振軍,其位於大埔的診所,內地病人佔兩成,新症有4成是內地人,主要來自深圳。
周振軍又是信康醫健網絡醫務總監,他說網絡轄下各科醫生都有內地病人,7、8成產科病人來自內地。
對於本港私家病人輪候時間增加,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認為,私營市場難以把內地和本地病人分開兩條隊,並優先服務本地人,唯一出路是政府多撥土地興建私家醫院。他說:「私營醫療的最大優勢是輪候時間短和可選擇醫生,如輪候時間愈來愈長,病人寧願留在公立醫院,醫療改革便難以推行。」
撰文:胡幗欣、伍瑋瑋
市民組團尋覓觀塘印記
1 :
GS(14)@2011-07-30 12:38:05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478710
【本報訊】五十年代,觀塘由荒蕪的海灣變身成為第一代衞星城市,繁盛的歷史回憶藏在你我心中。今日觀塘老了,人不能重生,但城市能重建,未來的觀塘市中心自有一番新景象,大家拭目以待。然而,有一群有心人紛紛組團到開始重建發展的裕民坊尋找歲月的痕迹,也有攝影師展開長達 12年的攝影計劃,用照片記錄重建為觀塘帶來之巨變,莫失莫忘。
記者:盧勁業 梁御和 伍雅謙
2 :
龍生(798)@2011-07-31 12:32:11無聊, 同個時去牛下班人一x樣
自己十年唔去個度一次, 一到要拆就嘈住晒
嘈完個的人就慘了, 又無得拆, 又要捱多幾年
3 :
亞力士(1473)@2011-07-31 23:32:18觀塘又唔會既 永利街慘d
4 :
GS(14)@2011-08-01 21:14:223樓提及
觀塘又唔會既 永利街慘d
得條街,一D都唔好玩
觀塘多野搞D
5 :
idsdown(1658)@2011-08-01 22:20:26咁鬼熱, 學人行斜坡, 你玩埋我嗰份
6 :
龍生(798)@2011-08-02 00:47:49但我覺得觀塘的人睇左永利街下場
唔會好似永利街班業主咁大大聲咁叫保育, 最多都係叫賠錢
個陣永利街班業主同的保育人仕痴埋一份, 結果而家真係求仁得仁, 都幾搞笑
400市民佔領中環
1 :
GS(14)@2011-10-16 16:15:4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709073
【本報訊】美國「佔領華爾街」的反金融資本主義活動火速蔓延,本港昨日近 400名市民聲援美國紐約群眾發起的「 10.15佔領全球」行動,「佔領中環」。有修讀電影課程的大學畢業生投訴在極端資本主義社會下,找不到理想工作,只能當月入 6,000元的搬運工人;有曾經從事金融界的人士,甚至資本家也走出來反金融、反股票。示威者揚言佔領中環行動不會完結,「警察清場後我哋都會返嚟」。
2 :
GS(14)@2011-10-16 16:16:03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t=65387
文章由 阿牛2 » 週日 10月 16日, 2011年 11:27 am
所謂霸權者, 即係屈機, 老屈, 壟斷,
例如百佳, 惠康, 香港7大地產商等等, 市民沒得選, 局幫襯, 是謂霸權
為何金融沒霸權?
1. 香港不是印銀紙的地方, 不是主導資本市場水的龍頭, 是由大陸, 美國, r 州流過來的錢, 只是一部atm, 錢易來易出
2. 在這個情況下, 股市會面對大升, 甚至大跌的情況, 所有玩家都好公平(包括上市公司, 基金, 大鱷, 散戶, 魚毛(即本金數千元不等), 可以興家, 亦可以蕩產(例如出現少年股市, 大鱷劉央輸到pk等等)十分公平, 亦充滿危機
3. 金融與地產不同, 股市是集資地方, 平台的建立點, 企業透過上市集資, 收集國際資金維持企業營運, 維持各行各業發展等等
香港股市同全世界人打, 要學好多野架全世界人都是投機, 但人地真係高手地產, 有錢, 係咁儲就得, 所以對有錢佬, 地產好好金融反而會殺左佢地架對窮人來說, 股市先有出頭機會.Report · 11:23am
李小琳:我也是普通市民 也不希望電力漲價
1 :
GS(14)@2011-12-14 23:49:26http://www.acfun.tv/m/art.php?ai ... =no&pid=1&tid=10287
李小琳 資料圖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姚冬琴︱北京報導
12月1日,國家發改委年內第三次上調電價。所有發電企業平均提價2.5分錢。
時值冬季電荒,預計今冬明春電力缺口將達到3000萬~4000萬千瓦,此時上調電價,電企被斥為「攜電自重」。
電企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 副總經理李小琳表示,五大電力企業,大部分虧損面已經達到65%~75%,負債率均接近85%,集體踰越國資委關於負債率80%的紅線。
長期以來不斷上演的「煤電之爭」,也在近期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10月28日,中電投旗下漳澤電力易主,山西大同煤成為漳澤電力新的控股股東。這是央企首次退出地方火電企業。背景是,漳澤電力連續兩年巨虧,今年上半年虧損3.14億元,位列A股十大虧損股之列。
今年,在五大電力企業集體諫言之下,國家重啟停滯多年的「煤電聯動」,也直接促成了發改委年內三調電價。
12月6日,《中國經濟週刊》在2011CCTV經濟年度人物候選人特別論壇間隙,專訪了中電投副總經理李小琳。
煤企暴利、電企虧損,不合適
《中國經濟週刊》:面對五大電企集體巨虧的現狀,上調電價是唯一路徑嗎?
李小琳:我作為電力企業的人,但我也是普通市民,我也不希望電力漲價。但是,你看,今年五大發電集團,預計虧損平均是75億元,這是由於一些政策性因素導致的虧損。
我們國家電力供應是以五大發電集團的主幹電廠為主的,如果都虧損的話,這些企業就沒有辦法經營。一方面,作為電力央企,我們有責任;另一方面,就算我們再有責任,煤炭企業都是高利,他們拿著百億利潤,我們電企都虧損,也不對的。這種政策性的問題,國家應該及時糾正和調整。
《中國經濟週刊》:您提到,五大發電集團今年預計平均虧損75億元,是由於一些政策性因素,具體指什麼?
李小琳:2002年,我們進行了企業改革,政企分開。但是電力供應是一個系統,有輸發電配合,我們整個電力系統的改革還不到位。另外,我們國家自然資源主要以煤炭為主,電力企業的上游是煤炭企業,而我們的煤炭已經市場化了,煤炭價格的飆升和我們電力系統的體制改革沒有到位,引起了這麼多年火電企業的虧損,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今年其實也有一個好的消息,國家發改委已經出台「煤電聯動」,電力價格有所調整,同時今年還控制了一下煤價,所以我想,在國家的統一規劃下,在「十二五」當中,希望這個(電力企業虧損)能夠有所改進。
《中國經濟週刊》:煤價多年上漲,電價未能跟上,眼下是不是面臨一種積重難返的局面?
李小琳:應該是。這當中有地方與中央的博弈。在這次「煤電聯動」中,除了調電價,也提出限制煤炭漲幅,比如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的電煤平倉價最高不得超過每噸800元,2012年度合同電煤價格漲幅不得超過上年合同價格5%(詳見11月30日下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強發電用煤價格調控的通知》)。我覺得這個限定非常的好。但是,這個限定有時候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中國經濟週刊》:比如說,煤炭企業會限產?
李小琳:對。還有質量問題,有時候,我們到手的煤炭,發熱大卡數不夠。他們(指煤炭企業)也會提出新的要求。現在,很多矛盾都沒有解決,它是一個結構性的矛盾,突出的矛盾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才能夠解決。如何提高生產的效能,需要市場的手來調節,但是,不深化改革,不通過政府有形的手來出台能源法、提出電力規劃等的話,效能是不能釋放的。
煤炭成寡頭,於電力安全不利
《中國經濟週刊》:您提到電力系統需要深化改革,化解矛盾,那麼,您認為當下最需要解決的矛盾是什麼?
李小琳:首先就是煤電之爭。其次就是深化價格體制改革。還有,改革電力廠網,電力系統分為發輸配,我們在發電端已經改革了,但輸配端(指電網企業)還沒有深化改革。溫總理在前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發輸配的深入改革」,這句話要是進行下去,將能釋放企業改革的一些成績。
《中國經濟週刊》:煤電聯動,談了很多年,其中的難點在哪兒?
李小琳:首先是價格。其次,煤電的矛盾引發點,還有一個結構的問題。我們國家主要是火電,大部分電力企業的上游是在煤炭系統。煤炭系統都是地方企業,地方企業有地方企業的想法。
《中國經濟週刊》:中電投旗下漳澤電力轉投山西省屬企業同煤集團,您公開表示,對此感到很痛心,是因為什麼?
李小琳:漳澤電力是電力企業,怎麼能夠一下就給了煤炭企業。漳澤電力經營困難,假如我們手上能夠有一些煤炭企業,擁有煤炭資源,能夠形成產業鏈的話,那它(漳澤電力)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虧損了。我認為這種現象特別值得關注,值得相關部門和領導好好研究一下。
我們在安徽的各大電力企業,也都接到了一些煤礦的要求,希望能收購電廠股份。煤炭公司很強勢,如果他們真正形成了產業的寡頭,對整個市場是不利的,涉及到整個電力生產的安全,這對千家萬戶都有影響。
發展新能源,融資平台很重要
《中國經濟週刊》:作為五大發電集團中最早涉足新能源的企業,中電投的新能源發展現狀如何?如何改變新能源叫好不叫座的現狀?
李小琳:有的電力企業新能源結構比較單一,投資、支出比較大,主要靠國家政策性的支持。我們的新能源發展,我把它叫做「風生水起」,現在是「風」(風能發電)、「生」(生物質能發電)、「水」(小水電)、「光」(光伏發電),都有新能源。而且我們在新能源發展中,第一個在資本市場開拓。2008年,我的第一份政協提案就提到,要建立新能源發展機制,首要就是平台,融資平台。到目前為止,我們新能源沒有伸手向國家要過錢,成功地運用了香港的資本平台。我們新能源的債務很低,從第一年就有2000萬元的盈利,到現在5年,有8億元盈利,總資產達到910億元。無論從經營管理上,還是產融結合上,都做了比較好的嘗試。
12月8日,我將去海南,啟動新能源產業總部基地,用我們資本市場廣泛的擁護者的資金,去建立一個產學研的基地。
《中國經濟週刊》:央企在新能源發展中,會獲得更多的補貼嗎?
李小琳:大家的標準都是一樣的。主要還是看這個企業是不是在戰略佈局上、在規劃上比較合理。
《中國經濟週刊》:未來新能源的發展,還面臨哪些壓力?
李小琳:我們現在生產的效率還是很低,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風能的整機效率只有30%~40%。一些關鍵的零部件、材料仍然需要進口,核心的關鍵技術仍處在消化、引進、聯合設計階段,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12月8日到海口啟動的新項目,就是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把產學研相互結合起來。
============================================================================================================
百度百科
李小琳1961年出生於北京,小時候的李小琳很是頑皮,常常會作弄爸爸,但「每次都會失敗,後來就再也不敢胡弄他了。」剛開始學習日文和英文的李小琳發音不準,為了改正這個毛病,英文本不好的李爸爸會利用任何時間考問她,並經常突擊檢查她的功課,現在的李小琳回憶當時的心情還心有餘悸:「抽查時不會可就要命啦!」 此外她每天堅持寫日記,也是從父親那裡傳下來的好習慣。她把過往的工作記錄、處理中國電力上市的過程,以及接受傳媒訪問的內容輯錄成兩本名為《心路歷程》的精美特刊,每次提及此作品時便淡淡地笑著說:「我閒時經常翻閱這兩本,每次看都有滿足感。 李小琳自稱小時候是父親的「跟班」,十幾歲起就跟著父親去很多電站考察。「當時中國較大的水電站、火電站我都看過,非常熟悉。」父親頭戴安全帽指揮工程技術人員施工的情景,李小琳至今歷歷在目。「小時候,看到父親為中國的電力業四處奔跑,我從那時起就萌生了一個念頭,長大後像父親那樣,頭戴著安全帽下一線,指揮千軍萬馬。」
李小琳跟著父親下基層訪問時,李鵬經常有意帶她去當地的特困戶家,指著在煤油燈下刻苦學習的孩子給女兒看,教育她要珍惜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
她大學本科畢業後,讀過電力專業研究生,後來又通過GRE,自己爭取到獎學金,獲得了MBA文憑。從調度員、教師、副處長、處長、總經理助理到副總經理、總經理、黨組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儘管在許多時候,人們因為她的家庭背景,對她高看一眼,但她從不把這些當作資本。
回覆 收藏
13樓 中國2b太多 11-12-14 23:47:15
別傻了,小夥子,面對央企,尤其是這種央企的核心,煤老闆這種私人企業家沒有任何能力和資格跟他們談漲價,你以後有機會接觸央企就知道了,各種規章條例完全是按照保護他們的利益而定下的
12樓 greedy 11-12-14 23:46:47
也別這麼說,但是停電減排這事真心TM操蛋,減排?發改委怒氣槽滿了沒?再來一次!
11樓 負離子 11-12-14 23:45:42
水電站邊上的表示...
10樓 血翼龍 11-12-14 23:45:35
再想想李陽李剛李雙江,和李X總理...
我泱泱大後唐王朝要復興了麼~~~
9樓 中國2b太多 11-12-14 23:45:00
真正的得了便宜賣乖啊,這傻逼丫頭每次去香港都被當地記者問家父還好否
8樓 叛逆的鹵滷蛋 11-12-14 23:44:06
很明顯你們電企就是沒人家煤企有背景
結果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7樓 聚乙二醇 11-12-14 23:42:28
他弟還是我們的副省長哎...中國最有錢的姓李的不是李嘉誠,也不是李彥宏,而是..你們大家懂的。
6樓 squall 11-12-14 23:40:28
= = 身為一個城市人 哥表示管他農村被怎麼污染了 減排哥就得為電費漲價埋單....
5樓 烈焰舞陽 11-12-14 23:36:53
李鵬2B不解釋
4樓 血翼龍 11-12-14 23:34:45
一看姓李我就拉了下來...
他爹果然還真叫李鵬啊...
3樓 SV-51 11-12-14 23:25:36
別他喵的限電哥就滿意了 當然電價能掉更滿意
什麼?減排?滾!
2樓 simonepepe 11-12-14 23:23:42
sf自重 gay佬也
1樓 貓醬 11-12-14 23:21:50
咦.我是sf??
佳節太密集 市民「水緊」 食肆歎生意淡 借貸公司反旺場
1 :
GS(14)@2012-01-12 22:15:31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d3261d9b1199-888925
80後交通膳食費 日僅40元
即使他用盡各種方法省錢,但本月的交通及膳食費,平均每日僅剩下40元。原本每日兩餐都外出用膳的他,現要改為攜帶晚膳回公司,才能勉強度日。
市民荷包「擸」,連帶影響商戶生意,有平日座無虛席的火鍋店,近日晚市也有「吉枱」,老闆娘歎謂︰「那些人年尾花盡了錢!」
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借貸生意反見旺市。第一信用財務主席冼國林指出,每逢年近歲晚,適逢交稅期,公司的借貸生意都會較平日增加約20%。今年的情況更「緊張」︰「聖誕節與農曆新年相距日子短,港人大多不會儲錢過年,加上今年的雙糧、花紅又不太好,不少人會不夠錢辦年貨。」
借貸度歲 多40歲夾心階層
洗表示,需要在歲晚借貸過年的,大部分都是40歲以上、已有家庭的夾心階層,月薪只有2萬多元,當中男性佔7成,其餘為女性,大多借貸3萬至5萬元。冼國林又稱,去年政府派發的6,000元,大部分借貸者都早已花光︰「過年需要花費很多,即使未花光,6,000元也不足夠。」
要在節日借貸的,亦有外籍傭工。每到聖誕節及農曆新年,他們都會買禮物寄回鄉下;冼國林說,他們借的金額不多,一般為6千、7千元,約佔借貸總額的1成多。
冼國林補充謂,早在去年12月中,已開始有人因「使大咗」而要借貸,至今的借貸生意已較往年同期微升;他估計本月20日前、未來一周將是借貸高峰期,預計農曆新年過後,整體生意增幅會較過往同期上升逾10%。
2 :
200(9285)@2012-01-12 22:23:061樓提及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7595e2e8-6b65-416b-9a44-d3261d9b1199-888925
80後交通膳食費 日僅40元
即使他用盡各種方法省錢,但本月的交通及膳食費,平均每日僅剩下40元。原本每日兩餐都外出用膳的他,現要改為攜帶晚膳回公司,才能勉強度日。
市民荷包「擸」,連帶影響商戶生意,有平日座無虛席的火鍋店,近日晚市也有「吉枱」,老闆娘歎謂︰「那些人年尾花盡了錢!」
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借貸生意反見旺市。第一信用財務主席冼國林指出,每逢年近歲晚,適逢交稅期,公司的借貸生意都會較平日增加約20%。今年的情況更「緊張」︰「聖誕節與農曆新年相距日子短,港人大多不會儲錢過年,加上今年的雙糧、花紅又不太好,不少人會不夠錢辦年貨。」
借貸度歲 多40歲夾心階層
洗表示,需要在歲晚借貸過年的,大部分都是40歲以上、已有家庭的夾心階層,月薪只有2萬多元,當中男性佔7成,其餘為女性,大多借貸3萬至5萬元。冼國林又稱,去年政府派發的6,000元,大部分借貸者都早已花光︰「過年需要花費很多,即使未花光,6,000元也不足夠。」
要在節日借貸的,亦有外籍傭工。每到聖誕節及農曆新年,他們都會買禮物寄回鄉下;冼國林說,他們借的金額不多,一般為6千、7千元,約佔借貸總額的1成多。
冼國林補充謂,早在去年12月中,已開始有人因「使大咗」而要借貸,至今的借貸生意已較往年同期微升;他估計本月20日前、未來一周將是借貸高峰期,預計農曆新年過後,整體生意增幅會較過往同期上升逾10%。
wow放數佬又出來了‧
3 :
GS(14)@2012-01-12 22:27:09做下勢吧
4 :
idsdown(1658)@2012-01-12 23:07:07放假日子多左, 出街多左, 買嘢多左, 條數使大左.
咁以後要日日都返工, 唔好休息.
5 :
GS(14)@2012-01-13 22:09:574樓提及
放假日子多左, 出街多左, 買嘢多左, 條數使大左.
咁以後要日日都返工, 唔好休息.
your point is so...haha
無殼盼加地 有樓怕跌市 市民訴求各不同
1 :
GS(14)@2012-03-26 22:59: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26/News/ec_gao1.htm
10年前,蘇先生曾於同區購買一居屋單位,後來因經濟理由放售套現,並租樓居住。目睹近年樓市持續攀升,蘇先生後悔之餘,希望新政府可以放寬居屋申請限制,容許過去的申請人再重新申請。
對於梁振英在房屋政綱提到,樓市過熱時會研究「港人港地」政策,規定建成後單位只售予香港居民等,蘇認為難以改變現時樓市過熱的情:「過去政府沒做好房屋政策,導致供應不足,拉高樓價。從他的政綱,暫時看不到樓市短期會有什麼改變。」
增供應「新政府要有魄力」
蘇先生認為新任政府應解決土地政策,令市場有充足的土地供應,並要有長遠公屋及居屋的興建目標,例如殖民地政府時在屯門、天水圍、沙田等地建立衛星城市,大量興建房屋;希望「新任政府亦要有這樣的魄力,才可緩和樓市供求問題」。
另外,在啟田商場經營文具店的蘇先生,難忍業主領匯加租及「吸血」一面,「舖租由4年前的3萬元,茘升至6.5萬元,領匯更強迫我們兩次裝修,前後花費50萬元」。他期望新政府打破「領匯霸權」,「不少市民都是小商戶小生意,只求安居樂業,若沒法改善,社會怨聲只會有增無減」。
2 :
Sunny^_^(11601)@2012-03-27 12:09:54港人港地一定唔得啦.邊炒得起呀
慈善團體遭明施慎選踢爆 董事狂掠市民捐款
1 :
GS(14)@2012-07-20 15:32:55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19/16527867
慈航淨院買股買 ELN
Bhaktibedanta Books在09年收入16.4萬元,董事卻向機構免息免擔保借款53.7萬元,年度結算時董事尚欠27.6萬元。2010年 Nyema( Hong Kong) Association有董事在免息免擔保及不設還款期下,向機構借取22萬元,疑盡借4.3萬元收入及18萬元現金。
慈航淨院在10至11年度動用1.4億元作金融投資,除近1.2億元信託基金外,尚有1,855萬元股票,及147.2萬元資產掛鈎票據( ELN)等,獲利366.4萬元;另有4.13億元投資物業;整體支出僅681萬元,明施慎選認為該機構應多將款項用於慈善。
亞洲善待動物組織在09至10年度籌得327.7萬元善款,支出達364.2萬元,其中顧問費達230萬元,佔支出63.2%。該組織稱這筆顧問費是海外員工的薪酬,基於稅務的安排,才列為顧問費。
機構需提高透明度
記者向上述機構查詢,多不獲回覆,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張國柱稱,監察結果反映部份慈善組織透明度不高及監管不足。明施慎選創辦人溫澤君表示,慈善機構有需要提高透明度,保障市民捐款用得其所。
2 :
自動波人(1313)@2012-07-20 17:53:57OO學院都有幾架ROLLS
3 :
idsdown(1658)@2012-07-20 20:18:242樓提及
OO學院都有幾架ROLLS
圓圓學苑?
4 :
自動波人(1313)@2012-07-20 21:52:433樓提及
2樓提及
OO學院都有幾架ROLLS
圓圓學苑?
唔好畫出腸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