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電視劇過度渲染與媒體包裝下,給人想在職場出人頭地,就必須靠精密算計的印象;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與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以職場過來人的經驗,重新為我們上了一堂職場成功學。 他們不但不教你詐,反而要你當個職場傻瓜,找回單純打拚、樂於助人的初心,才是邁向成功的真正途徑。 製作人.謝富旭 潤泰集團總裁 尹衍樑:幫人解決難題 就是彰顯自己的價值 整理.黃家慧、楊寶楨 編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應政治大學「政大三十大講堂」之邀,暢談他的人生與經營哲學。尹衍樑帶領的潤泰集團,不僅在營造與零售流通本業締造耀眼成績,近幾年,尹衍樑將集團版圖擴張至壽險、生技製藥與電子商務等領域,實力更呈現大躍進式的成長。尹衍樑極難得地分享他的經營成功之道。我們將主持人《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與尹衍樑的對談摘錄精華,與讀者分享。 謝金河問(以下簡稱謝):很多年輕人都在抱怨薪水二十二K(二萬二千元)、找不到出路。我們知道尹總裁是從進德中學考上文化大學歷史系,再考到台大商研所,再讀政大企管所博士班;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並在工程營造上擁有四百多項專利。我相信大家很想知道如何規畫自己的生涯,才能有更寬廣的空間。 創造被利用價值 別怕起點低 投資自己靠差異性勝出尹衍樑答(以下簡稱尹):我第一份薪水,不是二十二K,是三百元。我從沒想過,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做多少事,我只覺得工作本身就是機遇,機遇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福報的來源,我把工作推掉,就是把福報推掉。而且,很多人不屑做的工作,嫌髒、嫌煩、嫌複雜,我最喜歡。如果工作太容易,沒有樂趣,所以我一生都在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挫折,是讓我上進最大的動力。 我一天工作「半天」,十二個小時。夠短了吧?周一到周五我工作,周六、日,我就完全放鬆,手機也關掉,去山上、去海邊、去打坐。 千萬不要因為薪水低,就覺得不值得。司徒達賢老師教我們企業競爭策略,個人也要有自己的競爭策略。要勝出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差異性」。 我有機會,別人也有機會;我比別人爛,我就會比別人先被淘汰。我們只有比別人好,比別人賣力,比別人更願意幫助別人,懷著一顆溫暖的心,投資自己,而且甘於自己被別人利用,差異性自然就會產生。 我說的被利用不是被耍弄的意思。被利用的意思是我們對組織起了正面的貢獻,我解決了別人的困境、別人的問題,連帶使我脫穎而出。不要怕起點低,要樂於被利用,努力創造被利用的價值。 謝:尹總裁除了投資自己,也投資人。尹總裁桃李滿群,有許多人都是當年拿過他所辦的光華獎學金。在生技界中,我們可以看到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華人生技天后許照惠女士、台灣浩鼎生技董事長張念慈、全球愛滋病研究權威何大一,尹總裁與他們都有很深的交情。他對於跨業、跨界相當有一套。 不受學歷局限 畢業後的學習 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尹:你要說我用人,我也是被人所用。我經營企業講求合作,我的專長是做後台的經營,我做的是通廁所、遞茶水、遞毛巾等後台的工作。我把舞台弄得光鮮亮麗,然後請來專業的表演者表演。 我雖然念了歷史系、念了管理學院,到後來做了土木工程師。我在學校成績都是低空飛過,我不用功,成績不好,但我的想像力比較豐富;我的創意來源可能正是我的書沒有念好的關係。 大學的目的就是培育人,通常要經過自我的再學習,企業的再訓練;學歷不應成為年輕人的限制,像我是歷史系畢業的,我也一樣到土木系教書。畢業後的自我學習,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不要以為你是法律系的,就只能走法律;不要以為你是電機系的,就只能走電機。天空海闊,任你飛翔,只要我們不要限制自己,不要被學校的框框條條限制住。這是我的一點小小體悟。 選才方面,有幾種人我是不用的。這當中,有一種就是自認學歷高的人。高學歷的人,通常具有聰明而且努力的特質;但自認高學歷的人,通常有「脊椎鈣化僵直症」,他們自覺高人一等,要他們去求別人、對別人鞠躬,他們的腰彎不下來。讓我示範一下如何鞠躬(尹衍樑起身,面對司徒達賢,雙手貼緊大腿,九十度深深一鞠躬,全場大笑)。 老實說,我沒什麼才幹,唯一自豪的才華就是求人。因為求人,與人合作,才有如今的潤泰集團。 高學歷是有用的,它有助於你進入更好的公司,獲得更好的職位。但是,進入公司後,高學歷的優勢只有三天,第四天就要看你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決定你未來的成就。 至於人脈經營這方面,大家不必看得太重。如果你沒有實力,或實力不足,空有人脈,人脈對你沒有用處;如果你有實力,人脈自然會主動找你,並發揮相輔相成的功效。所以,重點在實力經營,不在人脈經營。 不怕挫敗 消滅敵人的最好方法 就是把他變朋友企研所碩士班王同學問:對一般學生而言,沒有非常強大的家庭基礎,怎麼建造或是找到舞台? 尹:我父親常常講,一個人利用好環境很困難,利用壞環境很容易,所以一個剛踏出校門的學生,可能沒有很豐富的條件,所以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努力投資自己,努力活在當下,替周遭的人創造價值。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能改變自己。如果你只是自私自利地做自己的事,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協助時,憑什麼要別人幫你。 如果上司要求你做職務以外的事,你能毫不計較盡力完成,讓上司肯定你的能力與態度,這樣就是在替周遭的人創造價值,同時也彰顯你的被利用價值。彼此形成正向循環,這樣的循環就能找到更大的舞台。 企管系三年級吳同學問:大多數同學處於對未來探索的時期,你創業經過挫折,後來成功,請分享這方面的經驗。 尹:我第一個創業是機械工廠,第二個創業是化學工廠,都倒閉了,而且化學工廠是爆炸收場,當時炸掉三千萬元台幣,是很大一筆錢。我父親很淡然地對我說:「衍樑,恭喜你,因為你遭遇到失敗、挫折,爸爸恭喜你,希望你從當中記取教訓,希望你不要失去勇氣,繼續奮鬥。」我在買南山人壽的時候,長達半年飽受攻擊,報紙給我羅織十幾項罪名。甚至連尹清楓命案也說是我幹的,因為我也姓尹。我剛看到這份報紙的時候,會生氣;第二天我不生氣了;第三天我就抱著很感恩的心情,我覺得寫這篇文章的人,有豐富的想像力,若有機會的話,應該找他幫我們做廣告、做文宣! 就是用這種態度,面對攻擊。對方攻擊我們是希望我們挫敗,改變了我們的方向和計畫;生了氣,那就正中他的下懷。我那時不但不生氣,反而帶著感恩、欣賞的心情。後來,我和其中一位攻擊我的人還變成好朋友。消滅敵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變成朋友。所以都在一念之間,但不要在這過程中,動搖了自己的鬥志,失去了自己的勇氣,要越挫越勇、越戰越勇。 眼光放遠 掌握趨勢 押注生技、電商、新能源謝:尹總裁說他理光頭,理髮師傅不敢理,一開始給他理了五分頭,總裁第二次去,理髮師給他理了三分頭,最後總裁自己買刮鬍刀理光頭。這只是一個小故事。你如何在三十幾歲時,就看出來台灣的金融業當時有發展潛力? 尹:理光頭對我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頭皮下面的東西遠較頭皮上的東西重要,理光頭有什麼關係。 我在三十五年前,很榮幸能親近當時制定日本國家政策的一名學者,他對我在金融、投資上有很大的啟發。台灣的產業大概與日本相差十五到二十年,因為受教於這位老師,我看到了產業與經濟脈動,還找到了信任的同業,於是介入投資。 事後看來,我的金融事業處分得很漂亮,反而要感謝當時處處給我挫折的人。陳水扁執政的時候,銀行不再支持我,逼得我忍痛賣掉經營了十五、六年的光華投信。 另外,我經營十七年的安泰人壽,陸續投入的資金大概八億元,回收的金額是十九倍;但是我沒有真正離開保險業,因為我保留了中國太平洋安泰人壽的股份。後來太平洋人壽在香港上市,也獲得很豐厚的報酬率,出脫的時候,我收回了一筆錢,剛好那時南山人壽要賣,這絕對不是規畫的結果,這是上帝的恩典。而且,南山有四百萬保戶,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新股東,這四百萬保戶怎麼辦?上帝對我特別好。 謝:南山之後就是生技的部分,你已經布局很廣,對於未來的趨勢潮流,它也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也請總裁分享。 尹: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發現了三個特異的醣分子,讓癌細胞可以被標靶(辨認)出來。比如說,用光頭來區分好人與壞人,理光頭的就是壞人,可以馬上處理掉。這三個醣分子就可以辨認九種癌症,用自身免疫力去把它消滅掉;就像光頭一樣,目標明確。 這是了不起的發現,翁啟惠的藥對八五%的病人都有效。它不僅是藥,也可說是一種是治療型疫苗。這個藥證拿到的第一天,翁啟惠、張念慈、我,都志願去挨第一針。 另外一個是電子商務。中國是零售通路的超級戰場,八國聯軍都到了。家樂福是歐洲冠軍,沃爾瑪是美國冠軍,Tesco是英國冠軍;一個來自台灣的大潤發要對付的是來自全世界的冠軍,歐洲冠軍、美國冠軍、英國冠軍,我們怎麼打? 我們打他們的方法,就是用文化創造細微的差異性,來贏得顧客的心。我們比較的是,誰對顧客更好?漲價時,誰最後漲?跌價時,誰最先降?碰到災變的時候,誰先打開門來提供物資?這些作法看起來不聰明,但是有遠見的經營者,應該是多做有智慧的決策,而不是聰明的決策。這是中國文化與西洋文化的戰爭,結果證明我們贏了。 那麼,到底誰是大潤發的競爭者呢?原來我最大的敵人就在我家!我太太已經當祖母了,一位有白頭髮的祖母,坐在電腦前按著滑鼠,幫她的孫子買衣服,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通路新時代是電子商務時代,是淘寶、是PChome,這時代已經來臨,而且連我自己也上網買東西。 在一個機緣下,PChome前營運長謝振豊想要創業,說要與我合作,向我介紹電子商務的業務。經他介紹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未來的量販市場。他們是賣虛的,大潤發是賣實的,虛實可以互補。這就是我後來投資uitox全球電子商務集團的過程。 另外呢,就是關於新能源。我認為核融合很有機會,專家來找我,要我投資,它如果成功了,所有核反應爐都要關掉。這個試驗成功十次還不行,我對他們說要連續成功一百次才可以;如果成功,專利的授權,我考慮無條件地給台灣與中國的能源產業。 尹衍樑 出生:1950年 現職:潤泰集團總裁 學歷:文化大學歷史系 台灣大學商學院碩士 政治大學企管博士 從問題學生到千億總裁 ── 尹衍樑大事紀 1964年 被父親尹書田送進彰化進德中學「管訓班」住校讀書1976年潤華機械及染料廠,雙雙失敗收場,大虧3000萬元1977年成立潤泰建設,跨足營建業1989年 捐款成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1991年父親過世,挑起潤泰集團重任1996年切入零售百貨市場,成立大潤發流通事業1997年 進軍中國市場,設立上海大潤發2005年取得中國官方許可,為首家登陸營建業者2011年拿下南山人壽經營權2012年 成立「唐獎」基金會 |
| ||||||
因大股東辜仲諒官司纏身而低調多時的中信金控,上週五(20日)突然爆衝。臨時股東會通過與日本東京之星銀行及台灣人壽的2大併購案,翻身為第3大金控。 一年多以來,辜仲諒因紅火案二審被重判,父親又過世,已感受到一股被「劃清界線」的人情涼薄。但根據辜濂松偵訊筆錄與檢調查扣的中信金內部開會筆記,完全顛覆二審認定,讓法界認為最高法院發回更審的機率大增;外界卻盛傳,辜一旦官司不順,黨政高層將力拱中信金最大股東─南山人壽大老闆尹衍樑成為新共主。 辜仲諒因而先發制人,趕在明年董監改選前,藉結盟固樁,防尹衍樑木馬屠城。 中信金一舉併購日本東京之星銀行與台壽保,資產規模由二.四兆元暴增至三.六兆餘元,大幅成長五成;也從市場第六大金控躍升為第三大,僅次於國泰金與富邦金,未來就算台新金順利併購彰銀也望塵莫及。 陸銀參股 加倍衝 此外,吃下台壽保後,連同之前收購的大都會人壽,中信金壽險資產衝破六千億元大關。接下來,還打算與中國農業銀行合資,成立「農銀人壽」,加上台壽保投資的廈門君龍人壽,明年中信金在中國的保險業務,將直逼保險業龍頭國泰金。 這些都還只是前菜,重頭戲是引陸資銀行參股。消息人士指出,「明年第一季或六月前,中信金將和中國一家股份制銀行談妥參股協議,若順利,對方持股可達法定上限二○%,進而進入董事會、取得席次。」 「過去七年,因為紅火案,中信金幾乎停擺,只能眼睜睜看著同業合併、前進大陸,今年兩岸政策氛圍好轉,加上金管會主委換人,中信金當然要加倍衝刺。」一名金融界大老觀察。 不過,本刊調查,更迫切的原因是,中信金大家長辜濂松二○一二年底過世後,今年六月紅火案二審宣判,辜家長子辜仲諒遭重判九年多,辜仲諒對世態炎涼體會甚深。儘管辜仲諒已提出上訴、對官司信心滿滿,但有人傳話給他,「如果你上訴失敗,被判入獄,中信金誰來穩住?有黨政人士力拱尹衍樑當共主。」知情人士說。 尹衍樑是潤泰集團總裁,也是中信金今年新出爐最大股東-南山人壽的大老闆。若尹再加碼引資入主,豈不是上演木馬屠城記,「辜仲諒不願坐以待斃,積極與其他力量結盟。」一名辜家友人說。 積極固樁 秀實力 這一連串的併購案,就是固樁的前哨戰。辜仲諒要趕在明年六月改選董監事前,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向股東展現其不容被取代的經營實力。 同時,辜仲諒也藉併購擴張盟友基礎。除台壽保肯定會支持「當權派」,收購東京之星,更使中信金成為收購日本銀行的唯一台灣金控業者,搭建出國際平台。「自己實力越好,人家(陸資銀行)越要來跟你參股。」中信金高層透露,而參股的陸資,更將是辜家倚靠的堅實夥伴。 臨時股東會還悄悄修改公司章程,將董事席次從九到十三席,減為七到十一席。實務上,這是公司派預防爆發經營權大戰的防範措施。 紅火積弱 外患逼 其實,紅火案爆發後,中信金一直是同業覬覦之的。翻看中信金財報,富邦金與國泰金多年來陸續買入股權已達二%多,就在外界盯著二個蔡家的動作時,前年底持股僅二%的南山人壽,已悄悄掃貨,在今年四月底持股翻倍至四.八九%,躍為最大單一股東。 辜家發現情勢丕變,曾私下探詢尹衍樑入主的傳聞。「對方有說,要金管會同意才能買,怎可能偷跑。」金融人士指出,依法,保險業投資金控上限為五%,且不得入董事會。 可是,六月間辜仲諒二審被重判後,傳聞再起;十一月間,金融圈更言之鑿鑿,指稱「尹衍樑幕僚積極召募併購人才。」「尹衍樑可幫助中信金進大陸。」 本刊日前向尹衍樑問及此事,他答以:「我與辜仲諒是好友,本來就互相幫助。南山投資是單純投資,中信經營很好。」 對於是否進入董事會,尹衍樑說:「這些都談不上,目前中信為南山重要的銀行通路,合作愉快。」明年六月中信金將改選董監事,若辜仲諒仍保有自由身,是否會支持?尹衍樑更爽快地說:「當然!」 人情炎涼 遭看衰 不過,辜仲諒不敢掉以輕心,「尹衍樑出手快狠準,很少有人能匹敵。他最厲害的是結盟的能力。」一位中信金高層說。 尹衍樑近年最威猛的出手,就是和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聯手,擊敗辜仲諒、拿下南山人壽,再回頭大吃金控股權,幾乎改變金融界生態。 雖然上週五的臨時股東會,南山主動將委託書交給中信金,讓辜仲諒感受到一絲善意,但近來商場與政界對他的「看衰」,逼使他不得不及早出手自保。 辜家友人透露。今年四月,中信慈善基金會邀請日本國寶級寶塚歌劇團來台演出,日本有多位國會議員同行。辜仲諒以為他父親過世後,他代為主持三三會時,總統馬英九有出席,顯示獲馬支持,因此特地邀請馬英九出席寶塚演出,馬也答應了。 刑案在身 劃界線 不料,演出當天,馬英九臨時放鴿子,讓身為基金會董事長的辜仲諒很失面子。「事後才知,原來是總統府高層建議總統不要來,因為辜仲諒有案在身,形象不好。」辜家友人說。 而建議馬英九與辜劃清界線的「高層」,就是從小看著辜仲諒長大的一位長輩「uncle Jason」,「他(辜仲諒)知道後沒抱怨,僅說若換做他是總統重要幕僚,也會給同樣的建議。可想見,他內心受到多大打擊、有多沮喪。」友人說。 沒想到,十二月十二日中信慈善基金會邀請美國DEA教育基金會來台參加反毒教育研討會,辜仲諒再被揮拳。 這場研討會是由台塑王永慶二房次子王文祥引薦,美方受邀後曾向我國法務部徵詢意見。「法務部回覆美方,辜仲諒涉及刑案官司,讓美方猶豫,經王文祥再三解釋掛保證,美方才同意來。」知情人士表示。 插旗兆豐 禍上身 研討會後,DEA主席跟辜仲諒說:「You must kill a lot of people.(你鐵定殺了很多人。)」辜一臉錯愕,對方笑著解釋:「就我所知,在台灣犯殺人罪,刑期是七年以上,你被判九年多,又沒拿到錢,鐵定是殺了不少人。」 聽罷,辜仲諒哈哈大笑,但心中不禁淌出一絲辛酸。一場紅火案,重創這個台灣第一世家家族,迄今仍在收拾殘局。 九年前,中信金為了搶快、併購兆豐金,在金管會核准購買一○%兆豐金股票前,偷偷在香港成立一家SPV(特殊目的公司)紅火公司,以購買「連結兆豐金股票」的結構債方式,持有兆豐金股票。 等到二○○六年二月九日,金管會核准消息一公布,中信金便從集中市場大量買進兆豐金股票,連買四天,兆豐金股價從二十二元一路飆到二十四元;緊接著,紅火因出清兆豐金股票而獲利十億元。七年前東窗事發,中信金與辜仲諒都遭調查。 左手買股 交右手 案子上了法庭,同一事實,一審與二審法官認定卻大不同。一審認為,紅火是中信金的SPV,但被辜仲諒妹婿(現與辜仲諒妹打離婚官司)陳俊哲A走的三億元,辜仲諒事先知情,所以依銀行法的背信罪,對辜仲諒判刑九年。 二審時,則根據中信金年報未揭露有紅火公司,因而認定紅火不是中信金的SPV,所以中信金買兆豐金是刻意拉抬股價圖利紅火,結果對辜仲諒加重判九年八個月。 只是,一、二審的判決南轅北轍,讓很多財金人士感到訝異,也明顯忽略了多項對辜仲諒等人有利的證據。 本刊取得檢調查扣的一份中信內部開會筆記,明白寫著紅火案的「真實版本」,當時法務長講到,紅火與中信金是「左口袋、右口袋」關係;另一份文件也提到十億元獲利要全數歸中信金,這些都證明,主導紅火案的中信決策圈知道,紅火就是中信金為了併購兆豐金的SPV,高院法官卻完全沒有審酌。 目前全案已上訴最高法院,法界人士分析,因為一、二審對事實認定不同,再加上對被告有利證據未被審酌,讓紅火案發回更審的機率大增。 金管卡關 陷兩難 依《金控法》第十六條,未經許可利用他人持有股票,不僅要罰款,還會被撤銷併購,而且未來三年不能再申請併購。因此,當金管會接獲檢舉,去質問中信有無利用他人持有兆豐金股票時,中信金便面臨兩難,如果承認紅火是SPV,就必須撤銷併購;如果不承認,則紅火的十億元獲利,必須歸還中信金。 時任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及副董事辜仲諒,因擔心遭撤銷併購,一直不敢承認紅火就是中信金的SPV。辜濂松只好忍痛用個人名義向銀行借了十億元,還回中信金。本刊取得辜濂松為紅火案作證的偵訊筆錄,他當時就坦白告訴檢察官,原本對金管會要求歸還十億元有提出異議的打算,也就是承認紅火是SPV,但為了能夠繼續經營,才決定還十億元。 但辜濂松不知,紅火獲利十億元中,陳俊哲竟將其中三億元匯到他個人掌管的帳戶,用來購買小提琴、骨董、名畫及不動產。事後從法院清查的金流也證實這一點,另外的七億元,則一直留在中信銀香港分行裡。 知情人士說,若辜家一開始就承認紅火就是SPV,最重就是罰款及併購案遭撤銷,不至落得辜濂松平白倒貼了十億元,最後還換來大兒子遭重判,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兄弟團結 齊對外 而中信金在公告可以投資兆豐金後,急著連續大量買股,為的就是要搶在其他競爭對手前,搶足股票,以便選上幾席兆豐金董監事,建立其他併購者的障礙。而這在檢調查扣的證物中,一份中信金併購兆豐金計畫書,就清楚揭露此一關鍵目標,要在二個月內買到足夠股票,最少搶下四席董事。此外,轉投資案一公告就金融股齊漲,明顯是市場自然反應,與為了拉抬股價、圖利紅火無關,就算是為了圖利紅火,右手圖利左手,最後都屬中信金獲利,也沒有差別。 辜仲諒萬萬沒想到,他因一時害怕併購兆豐金被撤銷,而死不承認紅火是SPV的作法,反而害自己深陷官司泥淖。 現在辜仲諒的密集布局,都在為萬一官司不利做打算。人不在,人情也不在了,辜家現在能指望的,唯有兄弟團結。「母親(辜濂松妻辜林瑞慧)還在,必要時,兄弟也會出手幫忙,百年基業豈容動搖?」辜家友人說。 辜濂松過世後,老二開發金總經理辜仲曾在陽明山家裡下廚,宴請大哥辜仲諒,二人關係拉近。今年辜濂松冥誕時,辜仲諒、辜仲與中租集團總裁辜仲立三兄弟也都在大哥家聚會紀念。友人說:「老董事長的遺願之一,就是兄弟要團結。」 紅火案後 中信辜家屢遭挑戰 2006.2:中信金宣布收購兆豐金1成股權,市場同步傳國泰人壽已加碼中信金持股逾3%。國泰金澄清單純進行財務投資,此後國壽名列中信金前10大股東多年。 2006.10:檢調偵辦紅火案,帶隊大舉搜索中信金,10月起到年底富邦人壽積極買進中信金,引發插旗聯想。富邦金澄清是單純的財務投資。 2010.4:富邦蔡明忠家族一度加碼中信金上億元,令辜家心生警惕。當年起連續2年,富邦人壽都名列中信金前10大股東。 2012.4:南山人壽首度列名中信金前10大股東,持股1.55%。 2012.12:辜濂松辭世,富邦金旗下券商又大買中信金,市場謠傳辜家恐臨經營權保衛戰。富邦金再喊冤,表示只做財務投資,別無所圖。 2013.4:南山人壽躍升為中信金最大單一股東,持股4.89%。 2013.6:市場傳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透過南山人壽等關係人,已持有中信金近10%股權,嚴重威脅辜家經營權,金管會也關注此事。 辜仲諒 小檔案 現職:中信金大股東、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年齡:49歲 家庭:父親為已故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與妻子羅惠玲育有2子,與女友錢靖雯育有1女 學歷:東吳大學日文系、美國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2003年起掌中信銀,2004年任中信金控總經理。2006年因涉紅火弊案辭去中信金副董、中信銀董座等職,遠遁海外,2008年回國面對官司,2013年6月二審被重判9年8月,併科1.5億元罰金,目前上訴三審。 尹衍樑 小檔案 現職:潤泰集團總裁 年齡:63歲 家庭:父親為已故的紡織企業家尹書田。妻王綺帆為潤泰全球董事長,2人育有1子1女 學歷:文化大學歷史系學士、台大商學碩士、政大企管博士 經歷:年少頑劣,1966年被送往彰化進德中學管訓,因導師王金平(現任立法院長)的開導、父親的眼淚而轉性。1976年進入家族的潤泰紡織,1991年父親過世,成潤泰集團主導者。2013年初捐30億元設唐獎教育基金會。 | ||||||
| ||||||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中信金控召開臨時股東會,會中除了通過收購日本銀行東京之星與購併台灣人壽,另一個決議事項,就是通過修改公司章程,把董事席次由現行的九到十三席,減為七到十一席,也因為此項修改,被外界解讀為中信大股東欲拉高被購併的門檻,以鞏固經營權。 會有這樣的解讀,主要由於近期有媒體報導,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對中信金控的持股已高達一成,威脅到中信辜家的經營權;但︽今周刊︾日前詢問尹衍樑本人,他的回答倒乾脆,也說得明白,「只有南山人壽持股中信金四.九五%,其他潤泰集團等都沒有買進,因為只要南山投資的標的,潤泰就不會買;同樣的,潤泰投資的,南山人壽也不會碰,總之,就是『涇渭分明』」。 事實上,按照目前金管會的規範,任何金控公司的購併案,都應該採「合意購併」,而且對保險業的投資規範更是嚴格,不但對單一金控公司的持股不得超過五%,而且不得進入董事會。因此,即使尹衍樑真有任何「念頭」,執行上也有很大的難度。 無論如何,南山人壽還是中信金控的最大單一股東,未來,兩者之間是競爭還是合作,永遠都是外界關注焦點。 (劉俞青) |
| ||||||
三月十九日的下午,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踏進由警察看守、必須解開三道鐵柵門大鎖,才能進入的彰化少年輔育院。這一天,他是回到「母校」演講。 五十年前,他曾是唸到沒學校念的不良少年,最後被送進彰化進德中學接受感化教育。如今,這裡已改製為隸屬法務部矯正署的少年輔育院。 走上講台,面對台下一張張桀驁不馴的年輕臉孔,尹衍樑開始分享輕狂往事,當中有學生提問:「從感化院出來後, 要用何種心態面對社會?」尹衍樑回答:「轉變這件事操之在我,要忍住別人異樣的眼光,相信自己、堅持下去,慢慢別人的觀感會改變。」原來大學時,尹衍樑曾與一位師大女學生交往,但一個月後女友竟不告而別,分手理由是「我爸爸說你是流氓,要我跟你保持距離。」二十多歲的尹衍樑忍住失落,反而對女生一鞠躬,說:「謝謝你告訴我,但我絕對不是流氓。數十年後,妳父親會後悔,女兒沒有嫁給這樣的人。」數十年過去,尹衍樑就用這種正面態度迎戰外界異樣眼光。最後,尹衍樑也許下承諾,每年春天都會再回「母校」,以自身經歷勉勵學弟妹。 (鄧 寧) |
2014-12-07 TWM | ||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接受頂新魏家的請託,出馬擔任食品安全革新委員會臨時召集人,他為何選擇站上浪頭,迎接這不屬於他的挑戰?《今周刊》專訪尹衍樑說分明。 撰文‧鄧 寧 面對台灣社會排山倒海的「滅頂」壓力,頂新集團在十月十六日傍晚,由二董魏應交代表召開記者會,宣布組成「食品安全革新委員會」,委員會召集人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擔任,頂新則另外提撥三十億元食安基金,未來將捐給政府或組成基金會,同時魏家將全面退出台灣油品市場。 消息一出,批評聲浪依舊洶湧而來,有人罵說:「捐個三十億就想塞台灣人民牙縫?」名嘴周玉蔻更直接在臉書上痛批:「紅頂商人聯手,好財大氣粗!食安召集人,誰要相信你?」面對種種負面輿論,尹衍樑仍是心平氣和,原本不須蹚食安風暴渾水的他在隔日接受《今周刊》訪問,直言:「我們要是怕人家批評,什麼事都不要做。我不怕批評,罵對是我的養分,還是免費的顧問;罵的不對,可以培養我們的修養,都要感激!」為何尹衍樑願意跳出來承擔這個不屬於他的責任?所謂食品安全革新委員會,要做的是什麼事?還有魏家兄弟如何找上門?尹衍樑還原當時與魏家接觸的現場,以下是專訪紀要。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魏家在找你之前,聽說也找了其他人但被拒絕,能否描述你們接觸碰面的情形? 尹衍樑答(以下簡稱答):他們之前找誰,我不知道。昨天早上(註:十月十六日)魏家打電話來,劈頭問:「衍樑,我這怎麼辦啊?」我說:「不要急,我推薦一個朋友給你們商量。」結果昨天下午,魏家老二跟公司兩個幹部就來我辦公室見我,希望我來幫忙。 我提出三點作法:第一,一定要認錯,不要再辯解,愈辯會愈黑,認錯是改變的開始;第二,油已經被你們(指魏家)做臭了,不如就大大方方地退出油品市場,油品一年營收不過二十幾億元,頂新集團一年營收超過四千億元,退出傷害不大,但是商譽傷害最大,他們當下就同意了;第三,這時該端牛肉出來,但是牛肉在哪?所以我問他們肯不肯拿出三十億元成立基金會。 建議魏家退出油品市場 問:聽到這三點,魏家的反應如何?三十億元是你的建議? 答:是我的建議。一億、二億元做不了什麼事,這錢不是贖罪券,不是捐了錢就沒事,但還是要顯示誠意。這筆錢是不小數目,魏應交在我這裡直接打電話跟家裡的人溝通。 油品是他們家傳的事業,他們有問我說家傳的事業要停嗎?但我說,現在的情勢是由不得你了,所以叫他們退出油品市場,大家就說這麼辦。 問:你跟魏家的關係如何? 答:老三(魏應充)、老四(魏應行)跟我很熟,老三跟我都是慈濟人,老四也認識十幾年啦!至於老大(魏應州)、老二(魏應交)僅見過幾次面而已。我認為,他們一家人並不是惡形惡狀,這是管理不到位,魏家兄弟絕對不值得省個幾百、幾千萬元搞這些事。 我跟魏家完全沒有投資關係,也沒有合作關係,大潤發是大賣場,當然有進味全的東西,但那是正常的買賣關係,我也從來沒因為交情要求他們降價。 問:不擔心幫魏家背書而導致你的形象受損嗎? 答:我不擔心,我認為這是該做的事情,總是要有人帶頭出來喊。做這件事對我沒有利益,我知道會落得被評論的下場,但我要安社會的心,趕快立個制度,大家不要只是窮追猛打。之後我會請專家來擔任基金會的董監事,我自己只是臨時召集人,魏家也只負責出錢,我們都不會擔任職務。 問:你會因此去接買中嘉、味全? 答:我做召集人是為了台灣食安,絕對不會去買頂新旗下任何公司,如果這樣做,就把自己做小了,但我會去買林鳳營鮮奶;當然,我也不會賣任何公司給他們。 問:食安基金會之後要做什麼? 答:第一步是委託理律法律事務所,從基金捐贈、政府立案、召集董監事、設立章程這些事辦起,預計最快兩個月後可以開始運作。 食安流程應做源頭管理 我不是專家,你現在問我要怎麼做,我還說不出來,但我想食安流程要做源頭管理,從進口海關開始就應該嚴格把關,海關跟衛福部、工業局都應該連線,將每一樣東西建檔,這是重點,要花錢、花時間。 問:會不會找國際專家來當董監事? 答:國際經驗偶一為之,可以找國外專家來演講,但要人家住在台灣大概不可能,食安還是要長久留在台灣扎根才好。日本食安以前也一塌糊塗,出現過千面人、造假標籤、食物中毒事件,但出事後大家注重食安,近十年都做得很好,值得學習。 問:你怎麼看頂新這幾次的劣油事件? 答:其實我覺得該給他們轉機,罪不致死嘛!味全是很好的食品行,我自己也天天喝林鳳營的鮮奶啊!何必要把人逼到牆角去,拿鐵棍、拿鋼條去插他。頂新、味全的員工都要生活,公司垮了怎麼拿薪水?味全產品廣銷五大洲,絕不要為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頂新臭油郎幹的壞事,為什麼要株連味全? 魏家有錯,錯在管理不到位,企業講求cost down(降低成本),但是也要強調品質不降低,如果做了cost down,品質卻降低,那就錯了!要知道,企業管控成本沒有錯,但大前提是品質不能改變。 魏應充管太多事情了,他的錯就是管理不及,不是存心做壞事,我看他面對媒體涕泗橫流,那是真心悔過。現在社會氛圍要把頂新「滅頂」,有失公平正義,所以要找一個比較公正的人來幫忙,從人心的角度切入,我出來擔就是想安社會的心、安兩岸的心、安全球華人的心。 |
廣受好評的國民戲劇《人間條件》系列作,在最新的第六部中探討六、七年級生面對的時代困境,參與演出的兩位年輕演員黃懷晨、尹崇珍,雖有富二代的光環罩頂,卻始終保持謙遜的身段,五年來,在演藝圈闖出屬於自己的路。 撰文‧賴若函 被媒體稱為「國民戲劇」的綠光劇團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十三年來演出超過二五○場、逾二五○萬觀賞人次,寫下台灣劇場界的紀錄。 今年,最新一部《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有別於過去多由林美秀、黃韻玲、羅北安等老面孔主演,除了原有班底,也找來新生代演員黃懷晨和尹崇珍擔任要角,演出一對不孕夫妻,在努力「做人」的過程中,反思現代人的愛情觀、人生的意義,成為這齣戲的亮點之一。 對於觀眾來說,黃懷晨和尹崇珍的名字也許有點陌生,但兩人來頭不小,黃懷晨的外公是得恩堂眼鏡創辦人廖恩賜、母親是現任董事長廖明遜;尹崇珍則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二伯—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富二代的背景,讓兩人在演藝圈多了一份被注目的眼光,也多了一份壓力。 演藝路崎嶇 長輩常勸退採訪黃懷晨和尹崇珍的當天,兩人剛結束一連串密集的舞台劇演出,綠光劇團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的辦公室,因著黃懷晨和尹崇珍的出現,有點陳舊的空間,瞬間點燃了活力氣息,從他們爽朗的笑聲中,看不出已連續演出十場舞台劇的疲憊。 兩人曾在電視劇《廉政英雄》合作,默契不錯,在問答過程中時常彼此聊起來,面對記者拋出的問題也會順勢接話、侃侃而談。這次飾演夫妻,需要在小細節中自然流露親密的情感,兩人為此做足功課,看許多電影、戲劇,從中尋找類似的人物性格參考,例如電影《同床異夢》中的珍妮佛安妮斯頓、《賞金戀人:Ex檔案》中的傑瑞德巴特勒,都成為他們的靈感來源。 「最高興就是在演戲中找到inner flow(心流)!」尹崇珍說,當情感順利融入角色,產生許多火花,這種心流帶給她更深的真實感。有一次在總彩排中,兩人不約而同抓對了感覺,忍不住當場擊掌慶賀,接下來每次演出,也都產生不同的火花。 「在演員這條路上,家中完全沒有幫我們鋪路」,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雖然他們不諱言,闖蕩演藝圈因收入不穩定,家中有時會給予經濟援助,長輩們對於他們當藝人多投反對票,時常勸退,但是他們並不氣餒,入行以來,從跑龍套的小角色演起,一步步累積自己的能見度與演技。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劇場通常會用自己熟悉的演員。」四年沒演舞台劇、幾個月前接到綠光劇團的面試邀約時,黃懷晨又驚又喜,當下就決定要全力爭取演出,不惜把往後數個月的工作推掉,挑戰這個和他實際個性反差很大的花花公子角色。 黃懷晨:演戲最好玩的 就是把沒經歷過的演出來 三十歲入行,黃懷晨的演藝之路起步雖晚,卻也是經過一連串摸索得來。小時候調皮好動,全身充滿表演欲的他,卻不敢做星夢,而走上一般人求學、上班的道路。 大學時代,他從得恩堂的門市店員做起,考上驗光師,到總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觀摩學習家族事業的經營;後來,他轉往金融界發展,擔任富蘭克林基金的銷售業務,雖然不討厭這樣的工作,但始終覺得缺少熱情。 就在此時,演藝工作上門,喚醒小時候對表演的嚮往,這次黃懷晨決定辭掉工作,他想的是「不管成不成功,我若不試試看,一定會後悔。」「演戲最好玩的,就是把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人生,去想像、表現出來!」黃懷晨說,一開始,他連怎麼演哭戲都不會,拍戲時眼淚怎樣都流不下來,所幸當時的導演明金城沒有罵他,反而鼓勵他「要找到自己的水龍頭」,這句話給了他力量,開始積極地向前輩請益、苦學,在許多挫折中,漸漸學會投入感情的演技,加上兩年前娶了演員老婆戴君竹,身邊有了最好的老師,演技愈臻成熟。 尹崇珍:我想演一輩子戲 不一定要有名 只要有得演同樣非科班出身的尹崇珍,在二十六歲入行前,當過公關、業務、兒童美語老師,在母親的支持下,她從小學跳舞、也喜歡表演,特別愛看武俠片,她自陳好長一段時間,偶像都是元彪、洪金寶、成龍!尹崇珍心中對舞台雖有憧憬,但是經營運動器材公司的父親,從來都不鼓勵,反而希望她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從美國南加大大眾傳播系畢業之後回台灣,她進入薪水不到三萬元的公關業,超長的工時和不成比例的薪水,讓她心生疲倦,在朋友介紹下,先後轉往補教業擔任美語老師、貿易公司國際業務,但也都為期不久。 「一直以來,我都是為了爸媽的話而活,後來我決定辭職,上網找到表演課程進修。」尹崇珍說,從綠光劇團開設的課程中,她開始認識表演,也獲得在《人間條件四》軋一角的機會,二十六歲那一年,她和家人長談,開始走進演藝圈。 「我想演一輩子戲,不一定要很有名,只要有得演。」尹崇珍張著大大的眼睛、興奮地說,在舞台劇排練、演出過程中,她看見前輩林美秀收放自如的演技,深受感動,於是下定決心要成為一位好演員,並享受演戲。一二年,還曾在大愛電視台《生命花園》中擔任女主角。 這次兩人被導演吳念真看中,加入《人間條件六》演出,都難掩興奮之情,也下足苦功。黃懷晨說,一開始因為角色個性和自己差很多,所以很難消化台詞,怎麼念怎麼卡;三十一歲的尹崇珍,則覺得劇中三十七歲已婚的角色心境太遙遠,兩人都曾被編導的吳念真、同戲的柯一正嫌演得「太刻意」,但也在一次次的排練中,演技越來越精進。 飾演不孕夫妻 詮釋當代現象「我非常喜歡他們兩位,認真又用功。」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說,在尹崇珍或黃懷晨抓不到角色感覺時,他會要求他們找到可參考的三個人,從個性中各抓取一定比例合體,融入在角色裡。他很高興看見黃懷晨和尹崇珍不斷地挖掘自己內心、投射到角色上,把吳念真透過這對不孕夫妻角色,所要呈現的當代年輕人,對自己、對人生充滿懷疑的態度,詮釋得很好。 黃懷晨和尹崇珍,這些年來努力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熱情和實力也被看見,得到這次《人間條件六》中戲分不輕的角色,實際表現也讓觀眾耳目一新,期待在他們身上看到屬於專業演員更多的表現。 黃懷晨 出生:1979年 現職:演員 家庭:已婚,妻為演員戴君竹 學歷:東吳大學財金系 作品:《犀利人妻》、《痞子英雄2:黎明再起》等 尹崇珍 出生:1983年 現職:演員 家庭:未婚 學歷:美國南加大大眾傳播系作品:《海派甜心》、《廉政英雄》、《人間條件4》等《人間條件》系列 長紅13年當舞台劇劇終,布幕拉起,掌聲歇息後,現場的觀眾並未散去,反倒留在座位上認真填寫回饋單,甚至有觀眾寫完一張不夠,密密麻麻又多寫了一張。 是什麼樣的舞台劇如此令人著迷?答案是由吳念真編劇、導演的《人間條件》系列。從小說到戲劇創作,吳念真從來不想探討議題或喊什麼口號,只以最平實、最親近的語言,跟觀眾分享他的觀察與感動。 自2001年首部公演以來,《人間條件》系列作不斷創新票房、觀戲人次新紀錄,2014年《人間條件6-未來的主人翁》,講述六、七年級生面對的時代困境,創下吳念真「連劇本都還沒寫,票就賣光」的紀錄。從首演10月10日起不到一個月,37場巡迴演出,座無虛席,連戲中演員想要邀請家人來看戲都無票可買。 「吳念真細膩的觀察,以市井小民為出發點,描寫你我之間的故事,是《人間條件》成功的原因。」綠光劇團行政經理李彥祥說,許多觀眾都是老戲迷,攜家帶眷來觀賞,《人間條件》讓觀戲成為一種儀式,吸引許多從未看過舞台劇的觀眾走入劇場,讓劇場不再專屬特定族群,看戲變成一種人與人情感交流的特殊儀式,在3個小時中,一起共享快樂與悲傷。 | ||||
他做別人所不敢做的事! 具名檢舉葉世文;成功打造台灣諾貝爾獎,在與己無關的食安風暴中站出來,卻意外成為輿論箭靶。 這一年,台灣許多的風雨和風光,都繞著他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風風雨雨、是是非非裡,他允諾,明年將要捐出「以千億計」的財富。 關於尹衍樑的事業,或許你熟悉;但是,他心中那把大是大非的尺,你應該重新認識。 撰文‧楊紹華、梁任瑋 他的勇氣 他問我林口國宅哪一塊最好?要不要?他只要公告現值的一%;中華民國官員上門張口要錢?這太不像話了! 隔天,我打給廉政署……。 「沒有錯,是我幹的!」「在他被捕前的一年半,那時候開始,他就已經被監控了;是我打電話給廉政署具名檢舉的。」二○一四年五月三十日,桃園縣前副縣長葉世文爆出貪瀆弊案;當日下午,台北地檢署與廉政署兵分二十路,搜索、收押、罪證確鑿,檢調幾乎是讓葉世文「一刀斃命」。不久後傳出消息,原來葉世文早在營建署長任內就被盯上,檢舉人,就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當時,尹衍樑多半僅以微笑回應外界詢問,既不否認也不承認。今天,他對《今周刊》聊及此事,終於明確而清楚地還原現場:他跑來……,就坐在你現在的這個位置,他說,有好康的事,林口國宅(合宜住宅),割成四塊,問我覺得哪一塊最好?要不要?他可以讓我得標,還可以更改容積率,只要付他公告現值一%的現金,算起來也要好幾千萬吧!如果說定了,他就會去動員那些評審委員,讓我過關。 我說,你這樣做好嗎?這是犯法的;他說他做了一輩子公務員,要準備退休了,得要留個老本……。 我跟葉世文吃過幾次飯,我們是認識的,我很明白跟他講,這種事我不能幹。第一,我沒辦法出帳;第二,我會犯上行賄罪;第三,我也建議你不要這樣做。但他還是一樣……,於是我就送客了。 我愈想愈難過,中華民國的官員,居然能夠上門來張口就要。第二天上午,我打電話給廉政署,具名,我說我是尹衍樑;下午,兩位廉政官來我這裡,我一五一十地講出來,做筆錄。 對,是我幹的沒有錯。但這種事情,若是你碰到也會這麼幹吧?這太不像話了。我絕對不做行賄、犯法的事,我寧可沒有生意,也不要做這種生意! 尹衍樑說話的聲音通常是很低沉的,加上渾厚的身形和一顆大光頭,一副入定老僧的模樣。即使談起這樁牽連高官、富商與政治權鬥的二○一四年驚天大案,他的語氣也沒有太多抑揚頓挫;直到這句話:「我有嫉惡如仇的毛病,碰到路不平,我就拔刀除草!」他稍稍加重了語氣。 這一年的台灣風風雨雨。空難、氣爆、執政者盡失民心。典範的樣板一一蒙塵,社會忽然沒有可以信任的價值。 這一年的尹衍樑也是風風雨雨。葉世文的弊案扯到他,黑心油事件爆發後,他又接受頂新魏家請託擔任食安革新委員會臨時召集人,在全台灣從官到民鋪天蓋地的「滅頂」氛圍裡,成了最「白目」的異數。 每個事件,背後都是錯綜複雜的是是非非,尹衍樑極其鮮明的大是大非,也在這一整年的紛亂混沌之中格外顯眼:「不該做的事,你給我錢,我也不做;該做的事,就算天天被罵,我也一定要做。」二○一四年,尹衍樑的風雲不是來自集團市值或個人身家的變動,而是他所說的:做與不做。 他的堅持 魏家兄弟來找我,要我出面幫忙。 我當然知道,做這件事一定會被罵,但我是做應該做的事! 他們如果真的不捐,大不了,我捐。 葉世文送上門的生意他不做,至於「就算被罵也要做」的事,則如他為頂新魏家出面。 「我當然知道,做這件事一定會被罵,」尹衍樑回憶魏家兄弟上門請託的當下,「但我想,必須要安台灣人的心,要安華人世界的心,這件事我不做,誰做?」基於這樣一個簡單純粹的理由,十月十六日下午,在沒有知會家人與公司主管之下,尹衍樑出現在魏家記者會的現場。 鎂光燈此起彼落地閃著,身著白衣的魏應交與魏應充兄弟鞠躬道歉,深色襯衫的尹衍樑端坐兩人之間;畫面裡,居中而唯一面對鏡頭的尹衍樑,自此成了黑心油風暴最意外的「當事人」之一。 「紅頂商人聯手」、「想趁機買味全的三重新燕廠土地」、「想吃下中嘉、台灣之星」,不到一天的時間,來自各界的揣測與惡評已經滿天飛;三十天後,當魏家兄弟承諾的「一個月內捐出三十億元」資金遲未到位,尹衍樑更無可避免地成為各界質疑的焦點。 「我臉皮夠厚,被罵一下不會死,如果害怕被罵,什麼事都不要做了。」我們問他,捲進事件至今的最大感想是什麼?尹衍樑毫不考慮地回答:「我心情很好、很開心,我是做應該做的事,外頭有人罵是正常的;罵得對,是最好的顧問,現在請個顧問要花多少錢啊?罵得不對,當作學習,我可以學習忍耐。」十二月六日傳出消息,頂新持有的台北一○一股權,計畫將以每股約四十六元售予馬來西亞IOI集團,交易總額達到二五○億元。兩天後,尹衍樑出席公開場合,媒體的追問重點自然還是魏家捐款進度,他說自己始終相信魏家的承諾。對本刊記者,他則維持一貫的低調口吻多補充了這麼一句:「他們如果真的不捐,大不了,我捐。」對尹衍樑來說,捐錢的確是「大不了」的事,「這是被媽媽影響的啊!」他的思緒回到一九九九年、母親李榮新過世的那一陣子。 「媽媽去世後,我開始清理她的房間、她的帳戶,我們之前送給她的紀念首飾還在,但是,錢不見了……。」尹衍樑說,「每個月給她很多零用錢,但媽媽走的那一天,戶頭裡沒有存款,身邊所有現金加起來,只剩三萬六千元。」不吝於付出的觀念,來自母親尹衍樑請妹妹幫忙查清楚,媽媽的錢都去了哪裡?被誰A走了?「原來,她在還能走動的時候,經常一個人跑到醫院裡,遇到需要輸血的、親人過世沒有錢買棺材的、老的、窮的、病的,媽媽就透過社工把錢交給他們。」尹衍樑也清楚記得,五歲那年,每天傍晚時分總會有一位老太太牽著一位小孩到家裡討飯,母親會把剛起鍋的熱菜先盛入他們的碗裡,裝好、蓋上,好好地送到他們手中,「其餘的剩菜剩飯,才是我們家裡的晚餐。」「有一天傍晚我回家,剛好又遇上這位老太太和她身邊的小孩,我定睛一看,小孩穿的是我的褲子啊!我當場叫他小偷,要他脫下來還我。才喊了兩句,母親已經拿著掃把出來,二話不說就把我痛打一頓。」打完,母親向老太太道歉,又把曬衣竿上其他褲子也拿下來送給對方。「媽媽跟我說,我今天打你,是要你永遠永遠記住,當我們有能力可以幫助他人時,千萬不要吝嗇付出。」至於父親,則是用身教帶給他財富的觀念,尹衍樑說,父親在世時告訴他,「我一生從不向人借錢,若過世後,有人拿著借據到家裡跟你討債,那絕對是騙子;相反地,如果你在我的日記與《聖經》裡翻到別人欠我錢的字條,請全部一筆勾消,當作沒發生過。」 他的回饋 捐出市值三十億股票辦唐獎,最高興的是,曾因對抗政府而身殘的法治獎得主,因此脫離貧困,這份獎金,真的幫了得獎人一把! 三年前,尹衍樑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首度對外透露了兩個人生大夢:他要捐錢辦「唐獎」,他也要捐出九五%的個人財富做公益。 第一個大夢,他在今年實現了。尹衍樑捐出三十億元市值股票所促成的唐獎,成了今年台灣少數能在國際間發亮的光彩之一。 國際媒體稱唐獎為「亞洲的諾貝爾獎」,報導重點放在「每位得獎者可獲得一七○萬美元(約五千萬元新台幣),高於諾貝爾獎的一二○萬美元(約三千六百萬元新台幣)」,尹衍樑說,辦一次唐獎,總共花了五億元。 獎牌是九九九純金打造,一枚二一四公克,不含設計費,光是金價就要二十五萬元;一口氣,他打造了四十面獎牌,要為未來五年做準備。「獎牌放在中央銀行保險櫃裡,我自己一面都沒有,我不是得獎人,連摸都不能摸。」但,超高的「含金量」並非尹衍樑對唐獎最得意的部分,最高興的是,「法治獎得主南非前大法官薩克斯,這份獎金真的幫了他一把。」這位曾因對抗南非政府而被炸掉右手和左眼的得主,原本生活環境並不好,「現在有了獎金,他已經在郊區買了別墅,也不必為七歲小兒子的教育費擔心了。」尹衍樑開心地說。 他的灑脫 我清理出八、九成財產,已和第一銀行洽談公益性質信託;想到我就高興,我的錢不是被搶走的,是自己送出去的! 至於他的第二個大夢:捐出個人九五%財富,則將在未來三六五天內完成;「我已經清理出八、九成的財產,也和第一銀行洽談了,第一年信託費用要繳一五○萬元,明年底以前就會完成信託。我的九五%財富都會在裡面,不再是我的錢了。」那是多少錢?尹衍樑先是笑而不答,再問,他才勉強地說:「你就寫,金額是以千億元為單位吧!」依目前規畫,這個公益性質信託首先將提供低收入家庭作為清寒獎學金,另外則是投入環保非營利組織,以及生物科技製藥研究機構;為了確保計畫能確實執行,尹衍樑甚至在十二月上旬,還派了公司內部的會計師卓隆燁與律師曾夢達,到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和比爾蓋茲基金會觀摩,研究財產信託機制。 捐出九五%財產後,剩下的部分,尹衍樑也已規畫妥當,自己留一%、給太太二%、兩個子女各一%。「你說我很有理想,其實不是,我把錢都捐出去,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有錢人,哪一家在爸爸死後兒女還能和諧相處?第二代可以,第三代也會散盡千金,賭博、吸毒,錢最終還是回到社會上。只是,用一種會讓父母感到羞恥的途徑。」尹衍樑說:「躺在金山裡有什麼樂趣可言?想到我就高興,我的錢不是被搶走的,是我自己送出去的。」十一月十五日,尹衍樑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台大強調他對建築與土木科技的貢獻;事實上,尹衍樑的確是個放不下書本的「知識狂」,他在台北辦公室特別規畫一個藏書萬冊的圖書區,「我最近在讀《您不可不知道的幹細胞科技》,還找到書中提到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每年資助他三百萬日圓做研究。」對於尹衍樑獲頒名譽博士,台大學生略有雜音,認為校方不應在拒絕頂新集團獎學金的同時,又彰顯「幫頂新說話」的尹衍樑。而尹衍樑自己倒是毫不在意:「我當年讀台大,每年學費只繳七百元,換來的效益有多大啊!這是很大的榮耀,而且,飲水要思源。」即使知道會有雜音,他還是如期站上典禮台。 這就是尹衍樑,心中自有是非黑白,想定了,就做到底;回饋社會,捐出千億元以上財產的氣魄,也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人。 每個禮拜都看得到他! 最愛跑工地的總裁 「我不做犯法的事,我打的是最硬的仗,我用品質跟你拚!」談起弊案,尹衍樑這麼說,「我不做毛利率只有5、6%的生意,然後偷工減料。」談起工程品質,他的想法也很創新;他說,要請潤弘精密工程蓋房子,「不是我要先出保證金,而是你要先給我錢,我把成本算出來,你就是給我15%利潤。」這個作法也讓潤弘2014年的毛利率高達13%,高居同業之冠。 尹衍樑旗下集團事業體擴及金融、建築、紡織等,每天行程滿檔,但是他卻常往建築工地跑,主導營建工程的研發與創新。平均每周就到工地一趟。「幾十年來,總裁一直想改變台灣營建業的問題,除了『官商合作的積習』外,還有工程技術。」潤弘精密董事長賴士勳這麼說。 11月17日,日商東應化(TOK)轉投資的台灣東應化苗栗工廠在銅鑼科學園區舉辦盛大落成典禮,尹衍樑也現身會場。這一天對他來說,具有不同的意義,不僅工程順利提前1個月完成,也獲得日商高度肯定,因此TOK還另外提撥1%的預算、約750萬元給施工團隊當獎金,「這代表潤弘的施工品質,已經可與日系營造廠並駕齊驅。」這個認同,在尹衍樑心中,比得到任何獎項還高興,也讓站在台上剪綵的他更堅信,18年前他堅持走一條跟台灣營造業不同的路是正確的。 這幾年,潤弘精密以「複合化預鑄工法」,屢屢在台灣營造業創造百日建廠傳奇,不僅施工時間較傳統工法大幅縮短,建築品質也深受肯定,讓潤弘在營造業特別與眾不同。 實際來到潤弘在桃園楊梅的預鑄廠,一進會議室就看見牆上斗大的標語,「動動頭腦明天會更好,動動手腳明天會更妙」,強烈感受到嚴格明確的「潤泰風格」。 「你知道嗎?做我們這行的工人,有51%的時間都在等待,有35%的材料是浪費掉的。」尹衍樑說,營建業績效好壞取決於工作時間、材料成本,如果這兩項無法有效控制,績效就難以提升。他舉例,材料如果沒有用電腦控管好,一根10米的鋼筋從中剪斷,有三分之一便無法再使用。所以他買整捆裁好的鋼筋,再透過電腦精算使用尺寸,讓殘餘剩料降到最低,浪費率可以降低到10%之內。 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在營建業非常少見,但是,付出總是會有回報,潤弘透過預鑄工法,替業主在有限的預算中縮短工時,樓板及牆板以點焊鋼線網取代鋼筋綁紮,減少現場施工的誤差,也以輕質灌漿隔間牆,在結構安全無虞下減少樓板負載。 在潤泰集團營建關係企業,有20幾位博士、40幾位碩士,「這樣的人才,照理來講,不應該存在在我們這個行業的。」集團敢於創新,因此吸引大批名校高材生加入團隊。 「當潤弘精密的資本額才10億元,就投入1億元在資訊系統上。」尹衍樑說,30年來,潤泰關係企業投入e化的金額高達100億元,潤弘也是唯一一家導入SAP系統管理工地的公司,目的是透過事前的機電整合,以3D模擬檢討,避免設計與施工之間衝突,更有利於日後維護管理。 也因為堅持品質,12月初剛舉行裝修說明會的台北市政府安康國宅,不但沒有利潤,甚至還虧錢,但尹衍樑說,「我每年有十分之一的工程是做公家機關的,我知道不會賺錢,但可以幫助更多人。」 (梁任瑋) 尹衍樑 出生:1950年 現職:潤泰集團總裁、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經歷:永豐金控常務董事、台大土木系兼任教授學歷:政大企管博士、台大商研所碩士 |
| ||||||
一家資本額不到四億元的南台灣小公司,為何能吸引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的全力支持?還用不到四小時的時間,就贏得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投資? 撰文、攝影‧何佩珊 一月二十三日的高雄,格外的熱鬧,不只日本最大綜合出版社「講談社」社長野間省伸現身,就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都帥氣地駕駛寶藍色GTR跑車親自南下,而他們來到高雄的目的只有一個:力挺智崴。 「我們不想只是做一個生產設備的製造業,我們想做迪士尼那樣的公司。」高昂的語氣,透露出智崴的雄心壯志。說話的是智崴總經理歐陽志宏,他要帶領智崴邁向迪士尼的第一步,得有更多內容來支撐,而「講談社」旗下知名動漫《進擊的巨人》就是智崴要打響的第一炮! 《進擊的巨人》繼翻拍成真人版電影後,也將在苗栗推出體驗樂園,而這個可以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劇中主角與巨人驚險對抗場景的新形態體感模擬遊樂設備,就是由智崴操刀。 資本額不到四億元,員工數只有一五○人的小公司,卻是全球與迪士尼唯二有能力生產體感模擬遊樂設備的廠商,包括高雄義大世界、杜拜Abu Dhabi主題樂園都找上智崴。 連帶地也讓智崴二○一四年營收衝上八.三億元,年成長高達一四八%,前三季EPS達六.八九元,改寫歷史新高。就在智崴忙著接下全球雪片般飛來的訂單時,歐陽志宏卻未被這些數字沖昏頭,他開始想,「現在的訂單都是用設備賣斷的模式在做,每完成一張訂單,就等於少了一個客戶,即使現在拚命接單,衝高了這幾年的業績,那之後呢?」 啟動雙C計畫 智崴首波主打「進擊的巨人」歐陽志宏清楚,這類「一次性專案」帶來的成長是空虛的,如果智崴要走得更穩健,他們就得有不一樣的玩法。 彷彿一張SWOT(優劣勢分析)表就浮現在心中般,歐陽志宏開始填,「智崴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在國內、外都有成功案例。」可是,對比迪士尼從主題內容、技術到通路都可以自己做,智崴相對地就只停留在為人作嫁的賣設備。 以《冰雪奇緣》為例,電影票房在全球開紅盤,東京迪士尼隨之推出主題活動,只要消費者到迪士尼就能體驗。「智崴缺乏的就是內容(content)和通路(channel),惟有補足這兩個C,才能提高附加價值。」因此,在資策會台日產業推動中心引薦下,一三年智崴成功地與「講談社」搭上線,拿下最熱門動漫《進擊的巨人》的內容授權,要在苗栗尚順育樂中心量身打造《進擊的巨人》動感劇院,還將開賣周邊商品,最快一五年暑假前就會開幕。 為此,《進擊的巨人》作者諫山創一四年二月已經先祕密來台,親自體驗過智崴設計的飛行劇院,要確保消費者進到劇院後,可以有來自原創作最完整的體驗。野間省伸透露:「他(指諫山創)很感動!」智崴資訊總經理特助張明吉就說,「日本人做事非常謹慎,得到作者的認同,絕對是後來智崴能夠取得授權的關鍵。」而且不僅如此,講談社還同意將產品首發留在台灣。 歐陽志宏說:「他們(講談社)一直挑戰我,為什麼要先在台灣?」但他告訴講談社,如果在台灣,智崴應地緣之便,可以隨時隨地掌握狀況,做即時調整,「之後到日本就可以一炮而紅」成功說服了對方。 歐陽志宏看好,屆時《進擊的巨人》在全亞洲的動漫迷都會來台朝聖,而且他們也計畫還要進一步搶進日本和歐美市場。 為了打開全球銷路,智崴在影片製作上毫不手軟,要採取好萊塢的最高等級。據了解,這套影片拍攝將會找來先前曾協助李安打造《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前R&H特效團隊,每集製作成本都上看數千萬元。 引進策略夥伴 讓每座城市都有孩子的歡笑另一方面,歐陽志宏也積極打造第二個C,也就是通路。「我一直很希望可以打造『7-ELEVEn式的迪士尼』。」消費者不須勞師動眾到郊區遊樂園,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享受到與迪士尼同等的歡樂時光。就是這個念頭,讓歐陽志宏決定以私募方式引進策略夥伴,而這個夥伴正是潤泰集團。 「其實,一開始,潤泰並不在我們的名單裡。」歐陽志宏說,那時他們心裡有幾個人選,卻沒有潤泰,直到市場開始亂點鴛鴦譜,傳言潤泰要入股智崴,引起了尹衍樑的關注。 十月九日這天,尹衍樑親自開車南下高雄,原本計畫只停留三十分鐘的參訪行程,卻在體驗飛行劇院後,打亂了尹衍樑當天的安排。因為,體驗過智崴的動感遊樂設施後,尹衍樑的好奇心完全被激發,抓著歐陽志宏問個沒完,一路從下午四點聊到晚上七點才離開。 就在那天,尹衍樑直爽地就向歐陽志宏開口:「讓我來當你們的房東兼股東吧!」於是,潤泰集團就以十四.四億元入股智崴,持股一五.一一%。可以期待,未來在大潤發等連鎖賣場裡,都有機會看到智崴的「城市樂園」。張明吉指出,目前大型樂園採用的多是八米高的大型飛行劇院,但智崴已開發出更多元的產品,未來在連鎖賣場這類城市樂園,主要以座位數較少、體積較小的中小型設備為主。歐陽志宏透露,他們也正在開發個人移動式的體感遊樂設施。 過去一年來,智崴股價最高衝上六七五元,歐陽志宏的壓力比誰都大,尤其整個資本市場都拿著放大鏡在檢視智崴的業績,更讓歐陽志宏步步為營。但為了改善智崴的營運體質,歐陽志宏堅持要朝內容與通路的方向去布局,毅然決然地推掉了超過十個案子,估計訂單金額超過數億元,歐陽志宏卻不覺得可惜。「我的基礎元素都備齊了,有了自家技術,『講談社』強大的內容,和潤泰在通路、資金與人脈上的助力,未來客戶看到的會是一個樂園的整體規畫,而不只是單一設備。」如果智崴要往前走,走得更穩更好,這些改革就一定要做。 智崴 成立時間:2001年 總經理:歐陽志宏 資本額:3.97億元 主要業務:體感模擬遊樂設備 員工數:150人 近三年EPS:單位:元 2012 2.29 2013 -0.22 2014前三季 6.89 |
| ||||||
神秘的睿能Gogoro電動機車,首度在台亮相了!三月的倒數第二天,這輛今年初於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亮相,被譽為機車界的iPhone、兩輪版特斯拉(Tesla)的電動機車,首座全球展示據點,在台北信義計畫區亮相。 「電池買現成,其他全都重新設計!」設計出色,創CES展最多得獎紀錄 這次,來勢洶洶。「不只台灣,我們還要用授權方式,把Gogoro推到印尼、越南等市場。」Gogoro大股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親口對《商業周刊》記者描述未來盤算,甚至,他發下豪語要從兩輪推向四輪,「要把路上燒油的東西都消滅掉!」 它募集的資金更創下台灣新創公司新紀錄。有了尹衍樑、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等股東加持,到去年十月為止Gogoro已累計籌募一億五千萬美元巨資(約合新台幣四十七億元)。 這家公司很神秘,打從成立三年多來,從不與機車上下游、電動車同業互動,他們比照蘋果保密規格,「從一張白紙上整個全新做出來的,除了電池是買現成的,其他全都重新設計。」尹衍樑說。 一直到今年初才在CES展一炮而紅。展示攤位特地安排在特斯拉旁,由創辦人陸學森,頂著一顆與尹衍樑一樣的大光頭,酷酷的介紹自家產品。結果,一舉在展覽中拿下十七座媒體票選獎項,是CES開展來獲獎最多的新創公司。 團隊成員沒有機車製造、行銷背景,大多來自手機業界,由曾參與鑽石機、微軟第一代XBox設計的宏達電前創意長陸學森、前技術長泰勒(Matt Taylor)兩人攜手創辦公司,延攬前諾基亞(Nokia)台灣總經理程宗楷出任營運副總,黑莓機大中華區資深總監彭明義擔任行銷副總。在台灣土生土長打造出的電動機車,憑什麼能贏得媲美iPhone的響亮稱號? 成大機械系教授、台灣電能馬達第一把交椅蔡明祺,半年前受政府邀請參觀Gogoro。結果,原本被邀去看看能否幫忙的他,看了直說:「根本不用我幫忙,他們技術都發展得差不多了,真的很訝異!」 原因揭曉,原來台大、成大、交大研究電動馬達的優秀學生都被陸學森延攬了,「我自己的學生也在那裡上班,我統統不知道,真是保密到家。」他說。 蔡明祺分析,其實,台灣的技術早就足夠應付電動機車設計製造需求,缺乏的是整體性規畫。Gogoro是用極為創新的方式,以龐大資金為後盾,將成熟技術「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營運模式,完全跳脫過去電動機車的推廣方式。 換句話說,這與特斯拉塑造出富豪們趨之若鶩的跑車,顛覆大眾對電動汽車跑不快、跑不遠的印象,是類似的道理。「(Gogoro產品)比既有的IC(晶片)業或傳統機電業手上產品高一到兩個檔次。」行政院長毛治國稱讚,這將供應鏈水準往上拉拔,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很好的範例。 「不用十分鐘就能換裝!」時尚人性,找行銷好手賣機車界iPhone 到底創新在哪裡?簡言之,陸學森用四大策略顛覆電動機車行業: 第一,不只是代步車,把電動機車當精品設計製造。可以甩尾使輪胎冒煙,可以如iPhone般時尚人性。 一提起電動機車,總讓人聯想起阿公出門的代步車、歐巴桑的買菜車。跑不快、外型也不怎麼樣。不過,陸學森一反機車業做法,不找業務,反而找來媒體行銷好手,透過文案、宣傳影片,秀出讓輪胎熱到冒煙的甩尾、漂亮的過彎壓車,行銷策略很時尚。 不只如此,尹衍樑得意的說,外界還不知道Gogoro有許多實用而且時尚的附件,例如,有籃球架讓籃球玩家可以帶球四處跑,也有後方的菜籃子讓主婦買菜,而且車殼能如手機般換裝,「不用十分鐘就能換好,今天心情好換紅色,憂鬱換藍色。」他說。 經濟部工業局金屬機電組組長沈維正分析,Gogoro號稱續航力可達一百公里遠,過去電動機車平均只能行駛四十五公里左右,Gogoro續航力若真的達百公里,和原本汽油機車習慣不會差太多,將有機會幫助電動機車倍數成長。 第二,陸學森領軍工業設計團隊,從頭設計所有零組件,簡化維修與減輕重量。他不找機車產業鏈,而找汽車上游廠商合作,重新摸索出最適用的工法。採用鋁合金車架,更耐撞;煞車直接整合進輪框,更好拆;前輪避震設計自飛機起落架,更平穩。少掉雜七雜八零件,所有維修都可在幾分鐘內就完成,根本不須與現有的機車行合作。 過去國內曾發生數起電動機車電池爆炸事件,Gogoro則直接採用與特斯拉同等級的高規格松下(Panasonic)電池芯,搭配自家專利防爆設計。尹衍樑解釋,採用陶瓷、碳纖分隔每顆電池芯,「縱使用鋸子從中間鋸斷,也不會燒起來,」他說,松下更已承諾給Gogoro兩年電池供應及專賣權。 第三,推出機車業破壞式創新的交換電池服務,與加油站、超商合作,設立電池交換站。不設體積龐大、設備昂貴充電站。賣車不賣電池,而且電動機車不設插頭,沒電?到加油站花六秒換顆電池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交換電池如繳電話費,讓你買機車綁約每個月電池顆數,就像買手機綁約買通話費一樣,未來零元機車也將不是夢。「這才是產業最大的創新,完全跳脫機車營運模式!」蔡明祺分析,賣車不賣電池,車價不含電池的成本,可將價位壓低,稅也課得較少,降低購車門檻。 「靠近加油站,電池燈就亮起來!」大數據分析,用手機訂電池、檢查毛病 尹衍樑描繪未來的營運方式,將可透過手機得知目前電力存量,上網連結到附近的加油站預定電池,「十分鐘後你來提,一定有電池,你一靠近加油站,幫你準備的電池燈就亮起來,別人拔不出來。」 第四,大量應用數位科技,全車安裝八十顆感應器記錄使用行為。由陸學森延攬來的手機業人才操刀,將使用方式App化、物聯網化、做大數據(Big Data)管理。 尹衍樑形容,除了用手機操控機車、換操作音效、設定燈光節能模式,當使用者把用光的電池插回充電站時,馬上能讀出車輛有沒有毛病、哪個燈不亮。而且製造工廠全線電腦化,哪位裝配線工人拿什麼工具鎖哪一顆螺絲,電腦全都記錄下來,將完整組裝履歷結合起來做大數據分析。 這個令大家極為好奇的產品,最快今年夏天上市,Gogoro尚未公開定價與電池綁約方案。交通部則證實,Gogoro早在二月份就送件申請機車車型查驗,據指出,車型不只目前已發布的那一款。 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指出,Gogoro早在去年年中就提出在加油站設電池交換站的規畫,目前雙方洽商已到尾聲,很快就能簽約。目前的計畫將於五月份上路,屆時大台北地區五十六個加油站都將設有Gogoro的電池交換站。 不過,Gogoro雖然看起來實力雄厚,但未來挑戰一點也不小。因為,國內外都曾有電池交換的失敗經驗。 以色列公司Better Place是全球推動電動汽車交換電池最知名的業者,吸引了大批矽谷資金,後來卻以倒閉收場,Gogoro難道不會重蹈覆轍?蔡明祺分析,汽車電流大、電池體積大,換電池難度高、風險也高;相對的,機車電流不大,安全性優於汽車,成功機會大大增加。 但二○一三年底在新北市試行的機車電池交換計畫,成果也不怎麼樣。 「我們試辦的內容跟Gogoro想做的很類似。」環保署機車電池交換示範運行計畫主持人黃斐慧指出,在運行十七個月的結果是,民眾使用習慣很難改變,仍有高達八成的人希望開放在家裡自行充電。 也參與這項計畫的鄭丞宏分析,使用交換電池的電動機車每公里能源成本約在一.二元到一.三元,由於油價下跌,硬是比汽油機車高出三成費用,消費者接受度是關鍵。「而且,一般認為鋰電池壽命約為四年,」他說,若是把成本高昂的電池折舊算進來,業者要想獲利,試辦結果顯示不太樂觀。 通勤族通常在上下班時才有空去換電池,鄭丞宏說,想想如果同時有成千上萬輛車要交換電池,最現實的問題是:加油站充飽的電池夠多嗎?他推估,每賣出一輛車,就要多預備三組電池供交換,業者所費不貲。 「全世界電動車的燃料成本都高於汽油,」Gogoro行銷副總彭明義強調,油價不會一直在低檔,而電動車有更好的使用者體驗與理念,費用高不是問題,他也證實,正與政府洽商能否適用優惠電價。他說,有了大數據的協助,Gogoro每賣出五輛車,預估只要多準備一組電池供交換,就足敷使用。算一算,電池備料比例竟只有同業的十五分之一! 目前中華汽車在全台電動機車市占逾七成,總經理劉興臺指出,中華車為此已經燒了九億多元還沒回本,消費者總覺得電動車容易壞、怕出門沒電,「推廣難度真的很高!」 「我就是壓寶這個天才!」政府力挺,整廠輸出還要搶攻四輪 「Gogoro想成功,政府的角色一定要進來。」蔡明祺強調。事實上,特斯拉若少了美國政府的貸款、補助,現在仍將賠本經營。外界估計,Gogoro營運須預備的電池與電池交換站,就足以將資本額燒光。 Gogoro顯然已經擄獲了政府高官們的芳心。三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長毛治國帶了約三十多位媒體記者,大動作拜訪Gogoro。他甚至為Gogoro背書說,台灣非汽車大國,出口電動汽車沒有說服力,但台灣有龐大的機車市場、成熟的產業鏈與相關技術,出口電動機車很有利基。若Gogoro能在台灣立足,外銷潛力非常大。 尹衍樑對挑戰並不擔心,「我就是壓寶(陸學森)這個天才!」他腦中滿是拓展的藍圖,他說,台灣站穩腳步後,未來將用整廠授權輸出的方式,把Gogoro推廣到印尼、越南,二輪成功後要往四輪推進。 他更透露了規畫中的四輪車長相:很像BMW(寶馬)早期的三輪車,車門從正前方開啟,可乘坐兩人,停車只須占用半個停車格,安裝四顆Gogoro電池就能上路。 而陸學森的野心更大,「我的目標,是要徹底改變人們使用能源的方式。」他說,期待Gogoro電池可以像一甲子前AA(三號)電池發明後,成為攜帶式電子產品通用的電池規格,不只汽車,伺服器等各式產品都能擺脫電線。 特斯拉在創造了車壇奇蹟後,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被喻為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 【延伸閱讀】Gogoro,搶當兩輪版的特斯拉—Gogoro機車與特斯拉跑車比較 Gogoro機車˙第一款車交貨:預計2015年˙續航力:約100公里,電動機車同業的2倍(續航力領先同業,媲美特斯拉)˙電池:Panasonic電池芯+自家專利(簽約拿下2年專賣權)˙充電:完全採電池交換,第一階段在大台北地區至少設56個交換站˙行銷訴求:讓電動機車也能飆車甩尾,跳脫中高齡人士慢速使用印象 特斯拉跑車˙第一款車交貨:2008年˙續航力:約400公里,電動車同業的2倍˙電池:Panasonic電池芯+自家專利˙充電:廣設充電站,目前全球已有409座充電站˙行銷訴求:將電動汽車塑造為有錢人的酷炫跑車,擺脫續航力不足印象 資料來源:各公司整理:蔡靚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