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Jul 2017 - [經濟一週「財報危與機」] 包浩斯(483)及I.T.(999)香港業務大不同
I.T.(999)於5月尾公布至今年2月全年業績,收入按年升6%,毛利按年升8%,毛利率由60.6%增至61.6%,毛利率提升源於相關減價幅度減少;純利按年升50%,不過上一年度涉及大額匯兌虧損,若撇除非經常性收益,除稅前純利按年升24%,相關盈利率由5.6%增至6.5%,論核心盈利,是過往四年最佳。 不過,看地區分佈,香港業務收入按年下跌6%之餘,虧損更按年增154%至1.85億港元,虧損率由2.1%增至5.6%,表現可謂非常差,管理層解釋因包括租金及員工薪金的經營零售渠道成本持續上漲,而再壓縮成本的空間有限,因此不得不繼續實行在香港的店舖整合計劃,力求舒緩成本壓力及提升整體店舖效率,期望能減少虧損。幸好,中國業務及日本業務增長理想,抵銷香港的差勁業績有餘,令整體盈利仍有不錯增長。中國業務收入按年升14%,收入佔整體升至45%,已超越香港業務的41%,溢利按年增31%,溢利率由8.3%增至9.6%,管理層認為中國中高階層的增長依然強勁,對別出心裁的優質時裝產品的需求亦不斷增長,所以仍在不同城市擴張業務,可持續帶升整體業績。另外,日本業務收入按年升41%,溢利按年增48%,溢利率由38.1%增至40.1%,管理層則提到,盈利能力提高主要靠一系列市場推廣攻勢,以及與多個知名時裝單位舉辦多項跨越全球的合作活動;事實上,我每次到日本也會到I.T. 的店舖(如Bathing Ape)消費,有時亦見到不少香港人,若見香港人持續到日本旅遊,對其日本業務也有正面幫助,當然另一方面同一班人在香港I.T. 消費的支出或會減少。
I.T.主要銷售潮流服飾,在香港業績差勁,虧損擴大。包浩斯(483)同是銷售潮服,中國業務規模仍小,大部份收入及溢利仍是源於香港,上半年虧損亦按年增加,市場實難對其6月中旬公布至今年3月全年業績存有期望,可是結果卻是另一回事,全年收入按年跌14%,下半年按年跌幅相若;全年毛利按年跌8%,下半年按年跌幅降至1%,毛利率由59.0%增至62.6%,下半年更高達66.5%,前一年度大賺時亦未見如此高水平。全年純利按年跌2%,但下半年按年升42%,純利率由3.3%增至3.7%。銷售及行政開支佔收入增加,成本控制未見改善,加上同店銷售倒退,及關店持續,下半年盈利能突飛猛進,就是靠忽然超高的毛利率。管理層解釋,毛利率改善因為過去數年的大型減價活動,已成功減少滯銷產品存貨及改善現金狀況,故此能夠於是年度大幅減少減價活動規模,加上亦憑藉積極微調採購策略及控制措施,以及優化存貨補給,成功降低銷售成本;英鎊兌港元大幅貶值亦有助於降低主要代理品牌如Superdry的採購成本。至於為何兩間公司的香港業務為何在同時間天南地北,正常解釋或許是兩者潮服檔次的不同。
「財報危與機」專欄實行內容O2O,包浩斯(483)及I.T.(999)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的7月1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I.T.(999))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22 Jul 2017 - [經濟一週「財報危與機」] 盈利以外的估值
於5月初在專欄對嘉利國際(1050)作出分析,其後股價加速上升到5月下旬的$1.5,十三個交易日升幅達30%,以今年計升幅更達120%,股價在那段時間如此火熱,當然我完全不知道有什麼原因,亦不會天真到認為自己的文章有如斯影響力!不過,股價急升後換來的是急跌,管理層此時卻連消帶打,作出比過往相對大量的公司回購,並發盈喜,提到至今年3月的全年業績,純利將按年增長40至50%,算是成功穩住了股價,在接著個多月在$1.25上下起起落落。
看其全年業績,收入按年跌6%,下半年按年反升1%;毛利按年升1%,下半年按年則升10%,毛利率由12.1%增至13.1%,下半年更達13.4%,主要受惠生產自動化續見成效;純利按年升44%,若撇除非經常性收益,除稅前溢利按年則升23%,下半年按年升25%,相關盈利率由5.2%增至6.8%,下半年更達7.1%。整體來說,上半年雖然收入倒退,但因成本控制理想,盈利仍有上升,而下半年收入已轉升,盈利升幅更大。
看業務分類,五金塑膠業務主要為伺服器外殼生產,收入按年跌4%,下半年按年亦跌4%;經營溢利按年升12%,下半年按年升10%,經營溢利率由10.0%增至11.8%,下半年更達12.4%。電子專業代工業務收入按年跌8%,下半年按年反升7%;經營溢利按年跌17%,下半年按年則跌14%,經營溢利率由4.4%跌至4.0%,下半年則為4.2%。消費者及服務業務主要為經營餐飲,收入按年跌28%至1,880萬港元,經營虧損則由4,970萬港元收窄至2,170萬港元。此年度還新增房地產業務,不過佔比非常小,五金塑膠業務仍是貢獻盈利明顯最多。
每股盈利$0.084,以股價$1.25計,歷史市盈率約14.9倍,以傳統行業工業股來說,估值偏貴;每股派息$0.065,歷史息率5.2%,可算不高不低。於7月上旬和管理層會面,以了解股價還有何上升潛力,就此,我預測是年度收入按年升3%,盈利率提升1%,每股盈利按年可升20%至$0.101,預期市盈率約12.4倍,看過往數個年度,12倍已是較高的估值水平。
以核心業務盈利估值已到位,現在嘗試派息方面著手,集團新增房地產業務,主要是將舊廠房改建住宅,因本身資金足夠,不少機會將大部份銷售所得作派息,我假設樓價不變,預期於接著的三個年度,每股派息分別是$0.008、$0.081及$0.632,將此部份以適當貼現率折讓至現價,再加上工業部份的估值,大家可看看現價還有否吸引的估值折讓。
「財報危與機」專欄實行內容O2O,嘉利國際(1050)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的7月15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嘉利國際(1050))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