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鍾意填顏色?可試吓創作禪繞畫
1 :
GS(14)@2015-08-22 08:26:34填色畫冊《Secret Garden》(秘密花園)被指有平靜心境之效,若天生不好「填顏色」,近年由美國傳入的禪繞畫(Zentangle)也有同樣功能。禪繞畫是用黑色針筆,以簡單線條在白色畫紙上繪出圖案。初學者繪畫後心情會變得愉快,有療癒功效。精神科醫生表示,禪繞畫與《Secret Garden》同樣可令焦慮症患者暫時放下憂慮,專注於藝術創作,建議因焦慮而失眠人士,可在睡前「畫一畫」,讓腦部得到休息。記者:伍雅謙禪繞畫有10年歷史,由美國一對夫婦Maria Thomas及Rick Roberts共同創作,近年在香港逐漸流行。一如Secret garden需要專心地細緻填色,禪繞畫也需集中精神進行,透過看似纏繞但其實錯落有致的線條,繪出精細而千變萬化的圖案。繪畫者只需一筆一紙,便能隨時繪畫,方便而隨意。精神科專科醫生趙珮瑜表示,當出現焦慮想法時,很多人理性上明白要放低,但越要放下,卻越會揮至不去,尤其不少焦慮症患者在入睡前,焦慮的思想會更加浮現,此時若能改變注意力,在睡前繪畫禪繞畫,將焦點集中在繪畫上,便有令人心境平靜的作用。趙指,在進行畫作時,心思會轉到構圖及創作上,一邊繪畫一邊發揮想像空間,不期然便會將擔憂暫且放低,讓繪畫者在畫畫的半小時或一小時內,思想能夠脫離焦慮,達到心境放鬆、減少緊張的平靜效果。此外,一般焦慮想法,多涉及自身無法處理或掌控的事情,禪繞畫圖案複雜,需自行決定構圖,完成後能成為一幅藝術作品,也能為作畫者帶來滿足及愉悅情緒。部份完美主義者及耐性不足人士,或認為已花時間繪畫但作品未符理想,會變得不耐煩及沮喪。趙指,《Secret Garden》及禪繞畫的目的,是要在過程中得到放鬆,應以輕鬆及隨意的心情進行,「唔應該執著於填色填出界,或者構圖效果唔理想」,若感到精神及專注力不足,可選擇繪畫較簡單的圖案,以便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樂趣。砌圖及運動也能將憂慮思想暫時停止,與禪繞畫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822/19266138
創作人發聲抗網絡23條阿Y林夕:歌詞隨便改
1 :
GS(14)@2015-12-10 09:18:12■阿Y做出方丈甫士,還笑言「方丈好大方」回應近日熱爆的網絡23條。互聯網圖片
俗稱「網絡23條」的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昨原訂要二讀,可是立法會議員人數不足,最終流會,網絡23條二讀擱置,對於這個議案,藝人和創作人非常關注,連日都在社交平台發表己見。日前先有電影界的導演黃修平和影帝黃秋生「雙黃」發聲,昨日樂壇填詞人黃偉文(阿Y)和林夕接棒,阿Y自揭作品中有二次創作的,林夕則歡迎大家惡搞他的歌詞。
網絡23條一旦通過,其實對創作人是加倍保障,但偏偏創作人黃偉文和林夕卻大唱反調,兩人昨齊聲抗議,網絡23條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昨本要在立法會進行二讀,但最後因議員不足,流會收場。
■林夕講明不介意歌詞被二度創作。資料圖片
■阿Y自揭為梁詠琪填詞的歌曲《高妹正傳》是二次創作。資料圖片
阿Y二次創作《高妹》
填詞人黃偉文反對網絡23條,他昨日凌晨在facebook貼出自拍照兼留言:「方丈份人好大方,我啲歌詞隨便改,You have my word!——黃偉文。」雖然網友懷疑他的大方是敵不過執法單位,但阿Y即回應:「至少我自己要把話講清楚!」他坦言曾二次創作,更上載他為梁詠琪填詞的歌曲《高妹正傳》MV,很自豪地表示:「我也有二次創作,and quite proud of this one actually!(而事實上我對這個有點自豪)」這首作品原是李克勤於02年作詞及主唱的《高妹》,作曲是梁詠琪,同年梁詠琪就找阿Y寫了《高妹正傳》給自己,兩首歌曲都大受歡迎。林夕昨日也在《蘋果日報》果籽專欄撰寫了一篇「歡迎惡搞我的歌詞」的文章,他坦言:「我必須承認,我還在很小心的看版權條例修訂草案,而且看不太懂。」他提出仿效外國的用戶衍生(UGC),或開放式豁免的公平使用法(fair use),並認為只要屬於非牟利便可接受。林夕覺得政府的草案無疑令「網上地雷滿佈」,導致網民恐慌,只要「條例一過,龍門一搬」,就連無心惡搞的網民都隨時中招。文中林夕又大方表示不計較個人網上版稅,歡迎改他的歌詞,並揚言不會作民事訴訟,但提醒大家「律政司還可以無限期追溯你」,因為「民事刑事一字之差,卻是會坐牢留案底的」,更笑言叫大家將「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唱成「你的刑事也關我事」。
■翁子光前晚在旺角謝票時,大鬧網絡23條是惡法。
翁子光爆粗轟惡法
此外,《踏血尋梅》導演翁子光前晚在旺角謝票,他鬧爆網絡23條是惡法,激動到爆粗:「我覺得二次創作好多時係市民一種發聲嘅機會,呢個係好普世運作模式,YouTube就係呢啲二次創作,發表對世界睇法嘅樂園,你要立法即係打壓言論自由,完全係政治工具,對我嚟講網絡23條例係離X譜。」昨日立法會流會,翁子光在電話中補充說:「太好嘞,今日蘇錦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仲寫咗篇稿,話唔會打擊二次創作,呢啲咪此地無銀三百両,特登要強調呢樣。你想咁樣通過,一定係中央下達。」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210/19405689
創作路上 留給小王子的空間 張敬軒 王菀之 2015年12月24日
1 :
GS(14)@2015-12-27 02:19:0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95807
《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下稱《Prince》)是法國國寶級童話,一頭金髮,圍著黃色頸巾的小王子,讓飛行員重拾封塵了的童心,憶起被蟒蛇吞吃的大象,用心看見盒子裡的小綿羊,小王子與玫瑰、狐狸和飛行員彼此馴服的故事,也馴服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包括張敬軒(軒仔)和王菀之(Ivana)。「《小王子》的顏色是要成長了才懂得欣賞,看著插畫,你會思考,這是冷還是暖?兩極的混合,這就是magic!他很孤獨,卻是讓你明白很多事情的一位。」小時候讀不懂的童話,提醒著長大了的Ivana童心的可貴,在旁的軒仔和應:「童真對藝術創作太緊要了,讓人發揮無遠弗屆的想像力,能夠無拘無束地創作,才能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善的東西!」
文:許惠敏 圖:莊振邦
化妝:Janice Tao@Zing the Makeup School(王苑之)、Cyrus Lee (張敬軒)
髮型:Zing Wong@Hair Culture(王苑之)、Aaron@ Hair Culture(張敬軒)
服裝:
[email protected] HK(張敬軒)
場地:莎瑪尖沙咀
壓逼生活的正能量
自從72年前出版以來,《Prince》被翻譯成逾250種語言/方言的版本,曾多次被改編以舞台劇、動畫或電影等不同藝術形式呈現的經典作品,今年被搬上大銀幕,由《功夫熊貓》導演馬克奧斯賓(Mark Osborne)執導,粵語版要「找對的人」聲演角色,選上向來artistic又默契十足的好拍檔軒仔和Ivana,當然可堪稱為「絕配」。本身是粉絲的Ivana,原以為重配原著故事,她興奮地表示:「原來是戲中戲,從一個9歲女孩的角度再讀這童話,彷彿整個人生也可從女孩的經歷去發現。」電影版《小王子》(下稱《小》)故事延伸至現代,被怪獸家長催谷入名校,被逼得透不過氣的小女孩,遇上隔壁的趣怪年老飛行員,觸發她尋找老飛行員筆下的小王子,展開歷險之旅。「小女孩被母親壓逼,大人又何嘗不是?被工作壓力、密麻麻的時間表或其他框框去框死,第一個鏡頭映著城市的規律,其實小朋友、大人及整個世界也一樣,小王子不應該留在這星球,一個robotic的世界,根本容不下如此純潔的靈魂。」對從火星登陸地球的Ivana來說,不無慨嘆,不過,電影帶來的反思,也給予觀眾正能量,「影片將小王子與生活在框裡的人心接軌,讓他們的小王子可以成為一股生活力量!」
小俠與靈魂相認
軒仔對Ivana的洞見甚表贊同,談到最深印象的情節,他首選小王子跟玫瑰花深情獨白的一幕,「所有小王子迷大概沒料到他會返回星球,小王子面對已凋謝的玫瑰,那種釋懷,很感觸……無論電影或原著,都將玫瑰的重量寫得很好。」玫瑰是軒仔特別鍾愛的角色,若要從自己的作品裡選一首歌曲,形容小王子對玫瑰的深情,他選了上一張專輯《Morph》的《靈魂相認》,「因為要相信自己對愛的信念,就像小王子對玫瑰一樣。」歌詞形容「深深感應那靈魂共振,全部世事亦淪落陪襯」的意境,教自言仍未找到玫瑰的軒仔甚為嚮往,「玫瑰不是純粹一個愛人,代表一種讓你不惜犧牲一切去追求的東西,可以投射到一個人、信仰、價值觀等。」雖說玫瑰不一定是身邊的另一半,對剛為人妻的Ivana而言,丈夫Eric So當然是她的玫瑰,新婚的她也不忘創造本念,她選了《小俠》來形容小王子,「因為歌曲是講inner child,就是每個人拖著自己心裡的小俠向前行,一齊種鮮花,做創作的人,好多小俠,希望將心裡所想的意念放大,讓那氣場能感染更多的人。」未待Ivana說完,軒仔罕有地搶白說:「但這些人總會被看成是精神病患……」
創作 破格的異類
現實是現代人都過著難以喘息的城市生活,社會常態,往往隱含不易看透的潛規則,形塑著城中人的價值觀、生活文化、思想及言行模式,當人人都對城規奉行不悖,要跳出看似牢不可破的框框,首要是具備相當的自覺,軒仔語帶無奈道:「社會有固定的形態,很多人為了融入社群,會穿同一款的衫、跟著同樣的步速、說話態度……甚至連廣東話的發音也要扭曲,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往往被歸入異類。」創作,往往帶著僭越規範的意圖,以突破固有框架為念,既揭示淡化了的人性醜惡,也發掘被忽略的人間美善。所以,軒仔視小俠為守護神,「代表心裡最強的自己,懷有無畏無懼的精神。」讓他可抵得住種種「非常態」的標籤,作出忠於自己的選擇。兩年前,他有感辛苦儲來的三百多萬元首期,僅能換得一個蝸居小單位,索性擱置人人趨之若鶩的置業計劃,將首期化作租金,分24期租用三級歷史古蹟「福利別墅」,給自己一個沉澱思緒的創作空間,如今臨別在即,製作全新EP《Felix》,既喚起對本土歷史的尊重與文化的底蘊的追求,也是對經濟是王道的發展邏輯的批判。
獨處 卻不孤單
香港的生活節奏急促,在甚麼都抓不住的社會氣氛下,人人都爭分奪秒,把自己的生活填得滿滿,慢活,從來不是主流的生活態度,在繁囂的城市生活裡,Ivana特別珍惜小王子的孤獨,「小王子的宇宙,是我要保存的空間,我愛上他的孤獨,他對愛的追尋,如何得到、為何失去,失去後如何釋懷,生命裡寶貴的每一課,也是對我的提醒。」有別於蛇所說「我們在沙漠裡頭感到孤單,我們在人群裡也同樣感到孤單」的狀況,Ivana解釋,倒有點像成年人的靈修,是暫時抽離於人群的境界,「或者應該說是solitude(獨處),這是繁忙的『格仔』生活(規律)所不明白的,點解可以坐著看日落一整天?每天為巴歐巴樹淋水,從來不覺得悶,可以與玫瑰相處,有一種屬於自己的平靜。」
找回自己的堅持
跟Ivana相似,軒仔也被小王子的孤獨吸引,「我常常想,既然是一本童話,點解作者要寫一個自己住在星球上的孤獨小朋友,只跟一朵玫瑰在一起,而不是典型的幸福家庭?據我理解是,他要投射的是每一個性格裡很私人的空間,可能是情緒或理念、想法或渴望等。」這空間,往往被很多繁瑣事務填滿,要重新發掘那失蹤了的小王子,「在今次配音的過程,以及近年在這行的經歷,我發現要找回自己的小王子,他不只是inner child,其實是我自己,更代表一種堅持。」換言之,這也是個人對自己的了解,軒仔慶幸心裡的小王子,已漸見立體,這種認知對如何在娛樂圈自處,尤為重要。每年尾,是開始派發樂壇成績表的時間,軒仔坦言:「其實我和Ivana也有點獨家村,每年頒獎禮都是大時大節,最好是與親朋好友度過……不過,去不去頒獎裡、有無機會上台領獎,不只關乎自己,也代表團隊的付出和努力,這就是獎項的價值。」首個頒獎禮已經在Do姐和旦哥的主領下完成,軒仔獲兩首金曲獎兼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軒仔領獎時,多謝工作團隊之外,更特別鼓勵首次獲獎的坤哥(吳業坤),「活在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音樂裡。」正是軒仔的選擇與堅持。
後記:訪問當天,軒仔與Ivana經過一整天的傳媒輪流訪問後,已顯得有點倦,拍照期間,問及他倆的趣事,兩人笑笑鬧鬧,突然又生猛起來,軒仔重提07年Ivana在IFPI頒獎禮的尷尬事,「她說自己懂日文,便代表唱片公司向西城秀樹獻花,她竟然在台上向對方說『買熱狗』(模仿Ivana的語氣),原來這是她唯一懂的日文,嚇得西城秀樹呆了!」雖然被軒仔翻舊聞,Ivana卻樂得有笑料娛人娛己。後來到走廊拍照期間,有點畏高的Ivana自然地捉著軒仔手臂,兩人說說笑笑,轉眼便完成拍攝,所謂《有一種友情叫王菀之和張敬軒》,正是這樣吧!
阿伯埋2萬地底俾蟻咬爛藝術家買嚟搞創作
1 :
GS(14)@2016-02-18 00:36:53居於四川廣安市岳池縣的60歲老人齊勝利,日前發現他埋於地下的2萬元(人民幣.下同)血汗錢,被白蟻咬成紙碎般。經銀行鑑定後,200張百元紙幣,只能?回600元。就在齊伯準備放棄時,北京有藝術家卻願意用2萬元買下2包「碎紙」,稱要據此作創作一件藝術品。齊伯經藝術家勸說了一個早上,才點頭同意。齊伯因為急着用錢,於本月10日挖出埋在地下的錢,卻發現已變成紙碎。他稱,當年為了防潮,在地下挖下一個洞後,把錢塞進一個袋後再放入大瓶子,最後壓上磚頭,心想應該萬無一失,但沒設想白蟻會鑽進去。11日,他與家人到城內銀行查詢,但多個員工均稱,只能把錢拼接起來,按一定比例兌換回給他。至14日,銀行員工將200張百元紙幣拆開,用機器驗證,但因損毀太嚴重,只有12張人民幣可半額兌換,折算下來,原本的2萬元只能?回600元。事件被報道後,北京藝術家胡迪生閱後被觸動,開始四處聯絡齊伯,希望用2萬元換那些「碎紙」及那磚頭,並稱想借此完成藝術創作,但遭齊伯家人拒絕。胡迪生更甚至想過,想馬上買機票由北京飛去四川進行遊說。經過胡迪生的苦勸,齊伯終於答應接受。胡稱,待齊伯辦理好銀行卡後,便會匯錢至其賬戶。《華西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7/19494481
ICC倒數2047藝發局突腰斬稱違協議 創作者斥抹黑
1 :
GS(14)@2016-05-24 10:17:48■黃宇軒(左)及林志輝對作品被移除感匪夷所思。互聯網
【本報訊】雨傘運動時曾創作「佔中打氣機」的本港藝術家黃宇軒和林志輝,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六十秒的朋友》(下稱「六十秒」),通過藝術發展局審查,作品在環球貿易廣場(ICC)外牆播放。藝發局前晚深夜發聲明,指藝術家無通知局方就將作品原名及概念改為《倒數機(2016)》,倒數2047年7月1日「大限」;聲明指藝術家違反協議,作品會腰斬。兩名藝術家昨指從未更改作品名字及概念,參展作品內容策展人完全知悉。記者:譚靜雯
藝發局主辦的「第五屆大型公共媒體藝術展:感頻共振」,本月18日至下月22日舉行,邀請7名國際及本地藝術家,在全港各區展出互動媒體藝術作品。本港藝術家黃宇軒和林志輝以「六十秒」名稱入選,作品上周二晚起開始在ICC播放。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上周訪港,兩名藝術家曾向傳媒及公眾解釋作品內容,指短片全長約9分半鐘,最後一分鐘影像,是2047年7月1日倒數秒數。
■《倒數機》上周在ICC為2047年7月1日倒數,顯示尚餘9億多秒。
■被藝發局腰斬的《倒數機》昨晚沒在ICC展出。何頴賢攝
黃秋生質疑兩作者抽水
事隔6日藝發局前晚深夜由電影及媒體藝術組主席鮑藹倫及展覽策展人Caroline Ha Thuc發出聯合聲明,指展覽開始後兩名藝術家未有知會藝發局及策展人,自行向傳媒宣佈更改作品名稱及概念,又指作品不屬展覽項目。聲明更指二人行為違反當初與策展人及局方之間的協議,並危及業界於公共空間展示藝術品的可能性,該作品不再屬今次展覽項目之一,昨晚ICC也無再展出作品,展覽主頁也刪去藝術家及作品介紹。兩名藝術家昨晚發聲明,指策展人從今年2月起一直知悉作品中最後一分鐘影像,是2047年7月1日距今倒數的秒數。聲明又指至上月3日,他們跟策展人確認最後版本的作品名稱和概念後,就未曾改動過,更於上月底交出最後版本的9分半鐘錄像後,亦無法改動內容。前晚ICC最後一次播放作品時,大廈外牆上作品的名字確為「六十秒」。聲明又指《倒數機》作品與「六十秒」有關係,前者極其量是對後者詮釋的新創作,卻被指是改變名字和概念,實是匪夷所思。聲明反駁,他們從來沒有向任何人提出將「六十秒」的名字和概念改動,「自行改動作品名字和概念是藝發局的聲明」,要求局方收回不實聲明。對於藝發局以鮑藹倫及策展人發出聯合聲明,黃昨凌晨在facebook回應,認為聲明內容與鮑藹倫及策展人無關,更認為讓他們受苦,暗示有高層指示,「有種制度,有些權貴和高層(真.腦細),關公知道,真正的對象是他們」。藝術文化評論員曲飛稱,藝術家聲明解釋了《倒數機》只是「六十秒」延伸作品,認為不應被抽起。但藝發局戲劇藝術組別主席黃秋生批評,兩名藝術家違反道德標準,以政治打壓為名,卻有抽水之嫌,又指若要挑戰政府底線,不需弄虛作假,現時甚至有行騙之嫌,「我想請問全香港女士,我可唔可以公眾露械,再話畀你聽呢嗰係行為藝術,得唔得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5128
控制贊助商hold個唱門票何韻詩成立基金助小店創作人
1 :
GS(14)@2016-08-13 14:50:24何韻詩近年因政治取向,連事業都受到一定影響,雖然失內地市場,但阿詩仍然熱愛音樂,近日她利用「集體獨家贊助」方式成功集資,並於10月8日及9日在紅館舉行「Dear Friend何韻詩2016演唱會」,門票今日公開發售。
製作費不計成本
獨立歌手阿詩獲230個贊助商支持,昨日她在九龍城的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行記者會,並有百多個贊助商帶着紀念品來撐場,其父母也有出席,阿詩感謝所有贊助商說:「好多謝咁多人嚟支持我,相信香港有咁多好嘅人,好有人情味。」對於宣傳海報選用黑色,她說:「黑色都好多層次,包含好多顏色喺入面,好似咁多人對我嘅支持一樣。」阿詩已開始為演唱會做籌備,她說:「度rundown同舞台,每場製作費幾百萬,今次開四面台,台燈聲都不計成本。」
■10月舉行兩場騷的阿詩會留意賣飛情況。
■何韻詩父母現身撐女兒。
■阿詩昨宣佈成立「十八種香港基金」推動社區。
阿詩的兩場騷會否考慮再加場?她說:「未知住,睇賣飛情況,我控制住贊助商唔可以hold太多飛,保證最靚最貴啲飛,街係有得買,起碼有七、八成飛出到街。今次我打破舊有方法試新嘢,聽日開始賣飛,睇住啲飛去成點,先決定加場,觀眾真金白銀買,兩場嗰度都二萬幾人。」關心社會的阿詩,昨日同時宣佈成立「十八種香港基金」,她說:「我將部份贊助錢撥入基金,有20幾萬,我加啲錢入去到30萬,啲錢會幫助社區、創作人同小店,呢個唔係慈善基金,係社企為主,咁樣靈活啲,但正式點做都未知,我先搞好演唱會先。」
「將紅館歸還群眾」
此外,阿詩昨在社交網貼出演唱會座位表並強調「反黑海」:「今次將紅館完全歸還群眾手上,唔單止贊助名額,連座位表亦一樣。接近八成門票完完全全公開發售。」採訪:曹家誠 攝影:葉君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2/19732564
LINE貼圖被指抄襲 台創作者提告
1 :
GS(14)@2016-09-01 06:11:48智能手機通訊程式LINE爆出貼圖抄襲疑雲。LINE有很多有趣貼圖供用戶付費下載,其中去年9月推出的貓咪貼圖「妙可大王」,其台灣創作者「妙可麻」指另一款LINE貼圖「臭跩貓」的角色、動作及身體比例都跟妙可大王非常相似,質疑臭跩貓創作者「麻糬爸」涉嫌抄襲,並告上法庭,將要求LINE將臭跩貓貼圖下架。
妙可大王 臭跩貓九成似
臭跩貓創作者麻糬爸昨透過律師發表聲明,否認抄襲他人作品,並稱對被冠上「抄襲者」的罪名,倍感震驚且遺憾;對於無端攻擊將嚴正捍衞名譽與權益。妙可大王及臭跩貓在當地都相當受歡迎,在facebook的專頁分別有4萬多人及逾21萬人追蹤。昨天妙可麻跟男友及律師到台北地檢署,稱前年以家中貓咪「妙可」為靈感,創作出妙可大王插畫,去年9月推出貼圖;而臭跩貓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才推出貼圖,其中多張的角色表情動作與妙可大王相似度達九成。妙可麻受訪時委屈落淚,「非常的難過,整天就以淚洗面,畫也畫不太下去」,自言受極大精神壓力,盼司法能還她一個公道。妙可麻的委任律師蔣昕佑表示,麻糬爸涉嫌違反《著作權法》,最重處3年徒刑。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31/1975524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