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借力微軟Win 8 跨入中大尺寸觸控市場 宸鴻江朝瑞的祕密武器曝光

2012-4-30  TWM




iPhone 5將採用內嵌式觸控技術的傳言,已震得台灣相關廠商股價直落,其中,蘋果iPhone觸控面板供應商宸鴻,深受轉單傳言影響,宸鴻董事長江朝瑞如何迎戰這場可能讓宸鴻輸掉半壁江山的in-cell觸控大戰?

撰文‧林宏文、賴筱凡

蘋果變心了!上周一場面板研討會,一個研討會後的媒體聯訪,讓蘋果iPhone 5觸控技術轉向的消息,瞬間傳遍全市場,宸鴻、勝華一夕臉綠,股價更是雙雙跌停。

到底是什麼樣的消息,能讓投資人對觸控面板雙雄頓失信心?一言以蔽之,就是蘋果的觸控面板要換技術,從過去兩片玻璃貼合的技術,直接轉進所謂的i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這一換,原本大啃蘋果的宸鴻、勝華,手上的訂單飛了,轉向夏普、東芝、友達等面板廠。

換句話說,以前iPhone、iPad的觸控面板,需要到宸鴻、勝華再加工,在兩片玻璃中貼合觸控感應器,如今,一旦蘋果改採in-cell技術,面板廠直接把觸控感應器做在面板裡頭,宸鴻引以為傲的超高良率貼合技術,將無用武之地。

技術領域依然不落人後

然而,消息一出的下午,瑞銀證券馬上出報告安撫客戶,甚至將衝擊獲利估出來:「對宸鴻的獲利影響約一○%。」為何外資如此有信心?關鍵就在三月中旬宸鴻帶隊到廈門的參訪之旅。

就在宸鴻臨時股東會結束的隔周,幾乎國內大小媒體,重量級外資分析師全部在宸鴻的廈門總部到齊,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宸鴻為消毒in-cell的衝擊。

確實,倘若蘋果將所有觸控面板訂單轉交面板廠生產,對於大客戶集中度高達七成的宸鴻來說,絕對是大問題。然而,要說宸鴻全然沒因應,那是不可能。

「我們內部已發展出單片玻璃觸控(Touch on lens,簡稱TOL)技術,這種技術不輸in-cell,預計今年七月就可量產出貨,目前已有兩家客戶,預計今年可望貢獻宸鴻四%到五%的營收。」董事長江朝瑞開門見山告訴外界,宸鴻早就有準備。

理由很簡單,in-cell技術六、七年前就有了,惟獨良率一直有問題,且in-cell適合小量多樣、生命週期短的產品。「TOL與in-cell的決戰點,不會在今年,預料應該是二○一三至一四年,未來鹿死誰手還不知道!」江朝瑞大膽預估。

只是市場有關蘋果將採用in-cell技術,一直是外資及法人不斷質問的焦點,iPhone 5幾時問世,八字都還沒一撇,「還是要等產品真的出來後再說。」江朝瑞笑了笑,他謹慎樂觀的態度全寫在臉上。但若非如江朝瑞所言,恐繼續衝擊宸鴻股價。

不過,江朝瑞也不是全然地輕鬆,不然他也不會大陣仗把外資分析師與媒體全帶到廈門去,連宸鴻執行長孫大明都全程陪同,就為一解外界對宸鴻的疑慮。「in-cell是面板廠發展的技術,但觸控比較接近工藝,也就是類似『黑手』,面板廠商要放下身段來做觸控產品,挑戰是很大的。」話鋒一轉,江朝瑞把談話重點又回到了技術身上。

他親自領著參訪團,小自每道工序流程,大到工廠內部運作細節,每一環都緊扣著良率,江朝瑞的用意很簡單,就是直接讓外界看到宸鴻的競爭優勢。

降低對單一大客戶依賴

其實,外界向來認定宸鴻是蘋果概念股中獲利最好的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大賺四十八.二二元。但事實上,宸鴻來自蘋果訂單的毛利卻遠遜於其他業務,去年蘋果與非蘋果的訂單,分別占宸鴻營收比重的七三%與二七%,貢獻獲利卻大約各半。

這點出一個殘酷的事實:蘋果派看似香甜,營養程度卻比不過其他客戶。因此,江朝瑞很清楚,「優化客戶群」是他今年最大的功課,降低對蘋果單一大客戶的依賴,他必須要擴大宸鴻的攻擊面。

宸鴻的標靶之一,就是微軟新作業系統Win 8。因為這不只是微軟對蘋果陣營的大反攻,甚至還能讓宸鴻一舉跨出手機、平板電腦的中小尺寸界限,一腳踩進NB、大型顯示器等中大尺寸觸控市場。

根據宸鴻內部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大約有二十個最重要的Win 8中大尺寸觸控解決方案,其中至少十六個已與宸鴻共同合作,超過八成客戶都以宸鴻為主要供應商。而今年宸鴻目標客戶還要從三十家增加到四十家以上,並進一步擴展到一體成形電腦(AIO)、數位相機、汽車、自動化、遊戲、航太等其他新領域。

為了證明大尺寸觸控面板時代來臨,孫大明還特別展示美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今年六月將推出的新車上所使用的面板。這輛車時速從零增加到一百公里,只需要四.四秒,並且還把傳統的電路設計都拿掉,改採宸鴻的觸控面板。「很多應用都要有公司領先推出,才會吸引更多同業跟進,只要Tesla效果好,接下來其他汽車品牌都會跟進。」孫大明信心喊話。

另一方面,宸鴻去年入股友達旗下的達鴻(原名達虹),也是未來切入Win 8市場的主力部隊。由於達鴻過去以筆電及電腦市場為主,是國內第一家獲得微軟Win 7認證的觸控面板廠,在興櫃市場就破天荒被花旗環球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看好。

宸鴻預估,今年Win 8的營收占比將低於五%,但明年會成長到二成左右。這也難怪,江朝瑞面對蘋果恐換技術的壓力,還是老神在在,他要讓外界明瞭,in-cell的這場仗,宸鴻未必沒有勝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3

段行建找回群創老將 重整中小尺寸面板戰力

2013-08-26  TWM
 
 

 

八月一樁人事案,宣告群創中小尺寸面板事業群全面改朝換代!繼主掌中小尺寸面板事業群的群創副總許庭禎離職後,八月從統寶出身的荷蘭籍副總柯瑞博也跟著遞辭呈,看似群創流失兩位大將,但其實內部人士透露,早在今年四月,群創董事長段行建就找了昔日部屬羅政浩歸隊,就為強化中小尺寸面板的戰力。

近年來,群創的中小尺寸面板發展一直不若大尺寸面板亮眼,一來是當年從統寶接手的低溫多晶矽(LTPS)面板不好做,但熟知內情的人士透露,其實「人」的問題,更讓段行建頭痛。

內部人士指出,段行建早就想要大肆整頓中小尺寸面板事業群,今年年初不只刻意栽培柯瑞博,在法說會上讓他露臉,企圖把柯瑞博拉上枱面取代許庭禎的位置,四月還找來昔日將領羅政浩,大動作歡迎他歸隊,就是要重振群創中小尺寸面板的戰力。

在段行建全面在董事會建立自家人馬後,許庭禎失勢成定局,人事安排上的磨刀霍霍,也加速了許庭禎從五月開始休長假,最後在七月走人;倒是柯瑞博跟著遞辭呈,出乎段行建預料之外。但看在內部人士眼裡,解決了最棘手的「人的問題」後,接下來,段行建或許更能專注提升中小尺寸面板的戰力。

(賴筱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55

iPhone尺寸越做越大 利潤卻越來越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95

用蘋果營銷團隊的話說,新款iPhone“豈止於大“(bigger than bigger)。雖然他們是指iPhone的尺寸,但實際上,增加的除了尺寸,還有iPhone的生產成本。(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銷售方面,蘋果既要將非合約機零售價控制在每臺649美元,又想保證庫存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有分析師認為,蘋果從新款iPhone中所得利潤或為歷史最低。

瑞士信貸分析師預計,蘋果新發布的iPhone 6生產成本總計每臺350.60美元,按照649美元的零售價,蘋果將到手599美元,利潤為248.40美元,利潤率為41.5%。這樣算來,iPhone 6的利潤率水平雖然可觀,但不及之前的版本。

作為對照,蘋果銷售iPhone 5s所獲利潤為每臺274.30美元,利潤率45.8%。兩年前發布的iPhone 5利潤為293.70美元,利潤率49%。

apple-s-profits-on-the-iphone-gross-profit-gross-margin_chartbuilder

除了屏幕變大使得成本大幅上漲外,相機、藍牙、WiFi和GPS芯片也都推升了成本。截至目前,5.5英寸屏幕的iPhone 6plus售價最貴,成本也最高。受高成本制約,盡管蘋果銷售iPhone 6plus可獲iPhone 4s以來最高利潤,但其利潤率僅與iPhone 5s持平。

不過,瑞信同時預計,2015年,iPhone平均售價將上漲,銷量也將達到四年以來最高水平。盡管成本增加,2015年iPhone所創收入仍有望同比增長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75

終於水落石出?消息稱三星發現電池尺寸問題是Note7起火主因

1月20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一項圍繞三星手機缺陷電池展開的調查發現,部分電池尺寸不合規,造成了過熱,還有一些電池存在生產問題。去年,電池缺陷迫使三星電子召回所有Note 7手機。

三星將於下周一公布上述結論,這個結論幫助解釋了這家科技巨頭召回手機的原因。此次召回損害了三星的品牌,召回成本至少為50億美元。

三星此前委聘了三家質量控制和供應鏈分析公司協助其開展獨立調查。三星在去年秋季召回了所有的250萬部蓋樂世Note 7智能手機。此前,三星收到了消費者有關手機起火的投訴,隨後美國監管部門禁止乘客攜帶蓋樂世Note 7搭乘飛機。

三星從去年8月份開始銷售蓋樂世Note 7。該款手機的電池供應商是三星子公司Samsung SDI Co.和總部位於香港的Amperex Technology Ltd.。Amperex提供給三星的手機電池是在中國大陸的一座工廠里生產的。

上述知情人士稱,三星周一公布的報告將得出結論:Samsung SDI提供的電池存在尺寸不合規問題,無法適當嵌入手機內,電池與手機尺寸不協調造成了過熱。他們稱,至於Amperex為蓋樂世Note 7提供的電池,缺陷集中在一個生產問題上,當時,替換手機的生產迅速擴大,造成了這個生產問題。尚不清楚究竟是什麽樣的生產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36

像印報紙那樣印大尺寸OLED屏? 2020年左右可實現

1月22日,廣東省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成立。由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合資的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是該創新中心的主要推動者。聚華公司總經理付東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用印刷技術生產大尺寸OLED,預計在2020年左右產業化。

付東說,這需要在8.5代以上噴墨印刷設備、可溶性OLED材料及墨水、噴墨印刷技術、薄膜封裝技術、氧化物TFT背板技術以及驅動補償技術等方面,實現全產業鏈的突破。因此,聚華公司已與國內外多家公司、高校進行了戰略合作。

“印刷顯示與柔性顯示是一對天生的孿生兄弟,兩者可完美結合,最終實現Roll-Roll(卷對卷)的柔性印刷顯示技術,像印報紙一樣制造顯示屏”,付東說,因為相對於半導體/真空工藝,印刷顯示具有輕薄柔、大面積、低成本、綠色制造等特點,是未來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由於看好柔性顯示的潛力,2014年12月,由TCL集團旗下深圳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出資1億元,在廣州註冊成立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國內另一家主要的面板制造企業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後來出資認購了聚華公司34%的股權。目前,聚華公司以資本和知識產權為紐帶,與華南理工大學、上海交大等也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聚華公司一期計劃投入6億元,搭建4.5代印刷OLED研發公共平臺,爭創印刷顯示國家級創新中心。按照規劃,聚華公司二期將搭建8.5代印刷顯示平臺、卷對卷的4.5代研發中試平臺以及印刷顯示產業生態圈。

印刷顯示目前的主攻方向是,印刷OLED、印刷QLED(量子點電視)。目前,無論是OLED電視屏還是手機屏,主要采用的是蒸鍍OLED材料的工藝,生產良率較低、成本較高。印刷顯示是破解這一難題的技術路徑之一。而且一旦印刷顯示技術得以突破,它不僅應用於OLED印刷,還可用於量子點材料印刷,為柔性顯示屏帶來更多選擇。

TCL集團CTO陳光郎去年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三星OLED手機的屏是用蒸鍍技術做的,但做到大面積的OLED電視機,未來唯一一條出路將是靠打印。“我們先用OLED材料練習打印工藝技術,成熟以後可把OLED墨水換成QLED的墨水。”陳光郎還說,“第一步先打印在玻璃上,等這個工藝成熟了,可以把玻璃換成塑膠片,就可以做成柔性顯示。”

印刷顯示的終極目標,是印刷顯示柔性、大面積、極低成本的顯示器,可以代替目前的報刊、報紙等,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那將是一個“顯示無處不在”的時代。不過,現在至少還需走過三個階段:耐用顯示器、可彎曲顯示器、可卷式顯示器。

三星、LG等跨國公司也在研發印刷顯示技術,並布局相關產業生態圈。為了避免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上再次落後,聚華公司積極開放合作,已與杜邦、住友化學、默克化工、日產化學、Kateeva、ULVAC、韓國JUSUNG等上遊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現正建設位於廣州市蘿崗區科學城光譜中路的顯示產業園區,規劃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預計2017年7月份開始設備搬入,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了研發大樓樁基、底板及地下部份施工。(實習生麥舒瑜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36

TCL投427億元上馬第二條11代線 布局大尺寸印刷OLED面板

TCL將在深圳投資近427億元上馬第二條11代線,搶占超大尺寸面板制高點,並布局大尺寸印刷OLED面板,韓國企業在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領域的壟斷地位將有望被打破。

5月22日晚,TCL集團(000100.SZ)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在深圳市光明新區投資建設一條產能達到月加工3370mm×2940mm玻璃基板約9萬張的第11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t7項目),主要生產和銷售65、70、75英寸的8K超高清液晶(LCD)顯示屏及65、75英寸OLED顯示屏等,項目總投資約426.83億元。該項目由TCL集團、華星光電和深圳市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共同投資完成,計劃在2021年3月正式實現量產。

此前,TCL旗下已經有一條在建的第11代線項目,計劃2019年初實現量產。此次再度投資建設11代面板生產線,顯然是看好大尺寸、超高清面板的行業發展前景。伴隨消費升級以及新型顯示技術驅動,電視面板市場正在向大尺寸、超高清顯示轉移,65英寸及以上高端彩電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預計8K產品將在2018年之後進入高速發展期。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宣布將在2020年的奧運會上實現8K視頻轉播,電視終端廠商陸續發布8K電視,中國將成為8K電視最大的消費市場。在今年4月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華星光電推出了85英寸8K IGZO GOA液晶顯示屏,是全球第一家成功將背溝道蝕刻(BCE)的IGZO制程技術應用於GOA電路的超大尺寸的8K、4K液晶顯示器。TCL選擇在此時投資上馬第二條11代線項目,顯然意在搶先戰略布局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市場,以滿足未來幾年日益增長的8K產品的市場需求。

華星光電作為中國液晶面板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自2013年以來,華星光電的EBITDA利潤率指標持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2017年,華星光電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創歷史新高,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五,其中32英寸電視面板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55英寸UD(高清)等高規格大尺寸產品市占率保持國內第一。2018年一季度,即使在面板行業整體處於低景氣度時,華星仍舊實現銷售收入64.8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27.6億元,同比增長9.86%。此次TCL加大面板戰略投資布局,將驅動華星光電未來的業務發展保持可持續性增長,並大幅提升在全球的市場份額。

TCL在公告中強調,此次t7項目同時規劃了部分印刷OLED的產能,以實現國內大尺寸OLED產品的突破,引導行業新技術趨勢的走向。在技術儲備方面,華星光電以廣東聚華為平臺,聯合產業鏈上下遊建立印刷顯示聯合實驗室,加快印刷制式工藝和技術的開發及量產應用。廣東聚華作為“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是顯示領域第一家國家級創新中心,目前已成功研制31英寸的印刷OLED顯示和5英寸的印刷量子點(QLED)顯示。在印刷顯示關鍵技術成熟並實現產業化應用後,將大幅降低大屏OLED的生產成本,推動大尺寸OLED面板市場快速發展,TCL作為國內最早布局印刷OLED面板的企業,將有望成為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的引領者。

奧維雲網(AVC)的分析師卞錚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相比前期國內已在建的超高世代線項目,TCL集團的第二條11代線從技術規劃方面更聚焦於印刷顯示技術和大屏OLED技術,以及8K產品,在規劃上更具有前瞻性。目前全球尤其國內的LCD(液晶)超高世代線正在密集建設期,在未來2-3年陸續量產後可能會短期加劇LCD的供過於求。但隨著更多的電視品牌加入OLED陣營,以及產品高端化的發展需求,大屏OLED面板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持續增長,面板供需處於相對緊張的狀態。在超高世代線提前布局OLED可有效抵禦未來供需關系變化的風險。同時對國內電視企業尤其TCL而言,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高端面板資源產自大陸,從而有機會縮小和國際TOP品牌的產品距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05

大尺寸面板產業入紅海丨如數家珍

大尺寸化顯示的趨勢顯著,55英寸已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的主流尺寸,隨著成本下降、清晰度提高以及新技術應用,下一步65、75英寸等超大尺寸電視也將走入尋常百姓家。調研機構預測,全球電視尺寸每年以2英寸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1年全球電視平均尺寸將可達到50英寸,而6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市場規模也將達到4400萬臺,占比從2017年6.9%成長至2021年15.4%。

2017年是超大尺寸顯示的元年,各大面板廠爭相投入更多資源生產60英寸以上的面板,但超大尺寸面板產能大幅提升,還要等到2019~2020年各家10.5~11代線量產後才能擴大供給量。去年12月,京東方合肥10.5代線投產,今年京東方又宣布在武漢再建一條10.5代線;而富士康在廣州的10.5代線也在建設中;而TCL也宣布投資427億元讓華星光電在深圳再上一條11代線。

去年,華星光電的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五,在32、55英寸面板的市場占有率處於相對領先位置。隨著華星光電在深圳的兩條11代線分別在2019年、2021年量產,華星光電在大尺寸面板上的市場占有率將提升至全球前四,產能面積占有率將達到14%,僅次於LGD、京東方和三星。

8K顯示是另一個制高點。京東方在SID 2018上除了展示110、75、65英寸的8K裸眼3D顯示屏,還帶來13.3英寸8K顯示產品。日本已宣布將在2020年的奧運會上實現8K視頻轉播,這會加速8K普及的進程。調研機構預測,8K 面板出貨量到2021年將達到760萬片,占整體面板出貨量的2.7%,占60英寸以上面板出貨量的17.4%。

因此,各大面板廠都積極布局8K顯示:2015年夏普率先推出8K產品,京東方、LGD、群創、友達積極跟進,三星、中電熊貓也加入8K陣營。華星光電2018年也推出了85英寸8K IGZO GOA液晶顯示屏,是全球首家成功將背溝道蝕刻(BCE)的IGZO制程技術應用於GOA電路的超大尺寸8K液晶顯示器。

中國是8K電視最大的銷售市場,預計到2021年國內出貨量達468萬臺,占全球8K電視出貨總量的77%,而在65英寸及以上的電視出貨中,8K的占比將上升至21%。華星光電投資第二條11代線,意在搶先布局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市場,以滿足未來幾年日益增長的8K產品的市場需求。

OLED是第三個關鍵詞。除了超大尺寸、8K液晶面板,這次華星光電在第二條11代線中,也規劃了一部分印刷OLED的產能,以實現國內大尺寸OLED面板的突破。在技術儲備方面,華星光電牽頭成立的廣東聚華,正加快印刷式工藝的開發及應用,今年已研制出31英寸的印刷OLED顯示和5英寸的印刷量子點(QLED)顯示。

LGD、三星在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和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分別處於壟斷地位。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多條6代柔性OLED面板線的投資和建設,中小OLED由韓國企業壟斷的格局已開始被逐漸打破。如,京東方在SID 2018上就展示了多款柔性OLED產品,但大尺寸OLED還需突破。印刷式工藝是解決大尺寸OLED面板良率較低、成本較高難題的途徑之一,華星希望走通這條路。

IHS的分析師吳榮兵認為,現在全球電視銷量最大的尺寸是32英寸。也許再過幾年,55或43英寸就將成為電視市場最大的單一尺寸,從而消耗更多的新增產能。TCL以印刷工藝做大尺寸OLED是亮點,不過距量產還有三年,需要繼續關註技術成熟的進程。華星光電剛剛在深圳CITE展上展出31英寸OLED面板產品,屆時,就算不能達到較高的良率,維持一定的試投產能,三年後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LGD、三星沒有坐等中國對手“上位”。在SID 2018上,LGD展示了一系列差異化的OLED產品。例如,除韓國本土外首次海外亮相的全球首款77英寸透明柔性OLED面板,擁有40%的透過率和UHD(超高清)分辨率,可以在建築玻璃窗甚至汽車前風擋等多種場景中使用,頗具科幻色彩。

三星也有新的布局,就是Micro LED的大型顯示屏電視,今年2月三星已與三安光電簽署相關戰略合作協議。但是,分析師認為Micro LED電視要從商用走向民用還需很長時間,而臺灣友達在SID 2018上發布的Micro LED面板新品還主要用於車載顯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66

【搶睇iPhone 8機模】5.8吋史上最大芒?機身尺寸如細版iPhone 7?

1 : GS(14)@2017-07-29 03:25:24

預計今年內iPhone8將會推出,最近在深圳華強北出現了它的工業用機模。



有關iPhone8的資訊近來滿天飛!5.8吋大芒、逾90%機面的全屏設計、沿用Lightning還是起用新的USB Type-C叉電,還有疑似真機的試玩短片在網絡上流傳……不過說穿了,還是引述網上其他人的報導;今天Gadget Guy在深圳華強北經特別渠道,購得了iPhone8的「工業用機模」,據稱它與實機可是有八、九成的相似度,想得到第一手實機資訊,亦可以從此機身上搵到。



何謂「工業用機模」,找來了由iPhone2G年代已開始做機殼及芒貼的CAPDASE總經理——Chris作解畫:「工業用機模,有別於大家平時在商店櫥窗所見的Dummy機(樣辦機);這段時間所開發的『機模』,一般是依據網上流傳新iPhone機身數據資料來製作,而且要有頗可信的實質數據,大陸廠商才願意開料製造,需知每個『機模』的價格,可是需要千餘元人民幣。而這類『機模』的最大用處,就是一些做機殼及芒貼的公司,就是憑藉它來開發新的機套與機貼。」「工業用機模」的可信度高嗎?Chris說:「其實每代新iPhone推出之前,都會有『機模』提早幾月推出,老實說,每一代都有一定的偏差存在,例如按鍵位有點大小或擺位的偏差,叉電擺放位置的偏差,甚或芒貼在弧度上的偏差等;其實香港及國內不少手機配件商,為了搶飲iPhone配件的頭啖湯,都會依據第一手的『機模』數據製作配件,當然有機會因數據上的不正確,而開發出『廢件』來,不過好多時情況是雖不中亦不遠矣,可能按鍵位有點偏差,又或芒貼的邊位有點不夠密實等,但整體還是可用的。須知好多買新iPhone的用家,在出機一刻就好需要作出最基本的保護,此時這類勉強符合使用需要的配件,就可大派用場;不過在實機推出後,我們還是會馬上買部新iPhone,重新量度最準確的機身數據,大概幾日或一個星期時間,更準確的iPhone配件就可以馬上登場了!所以每逢出新旗艦級手機時,起初的配件可能不盡完善,但短時間內又有更好用的產品推出,就是這個原因。」就Gadget Guy在深圳華強北買得的機模,Chris對其可信度有何評價?「大概都有八、九成吧!如我們公司就iPhone8的傳聞機身數據,也開發了一批芒貼及機殼;在試裝上『機模』之上時,差不多有100%的敏合度;就事前『機模」廠與我們並未有任何的溝通,但得出的效果卻是如此的敏合,憑此點可看出大家取得的新iPhone8數據應該都十分相近;不過,實機一日未正式推出,還存在無限的可能性,會否有完全另一版本的iPhone8機形,還是有各種的可能性。」就「機模」中所見,新iPhone8的屏幕,差不多佔據了機身的全個正面,只有聽筒、前置鏡頭、感應裝置,及疑似是虹膜辨識雙鏡頭,佔據了機頂的位置,令機身屏幕做成一個類似「凹」字的形狀,這是在手機界中可屬首見;屏幕另一令人注意點,就是四邊的「邊框」亦做得非常幼!須知Samsung及LG的18:9超闊屏,屏幕的頂部與底部位置,還是留有一條較闊的邊框,但這部iPhone8「機模」,四邊都使用了相同的超幼設計,如果以iPhone7(4.7吋)及7 Plus(5.5吋)作對比,iPhone8雖起用了同系列中,史上最巨大的5.8吋屏幕,但機身尺寸,感覺只是比細版的iPhone7微大了一點,相對大版的iPhone7 Plus,差不多細了一個碼,這一點應記功於「四邊幼邊框」設計為機身慳下了不少位!另一重大注意點,就是它的叉電插位,開初曾一度盛傳iPhone8會起用全新USB Type-C作叉電,不過最近又轉風向,可能會重回Lightning的懷抱,Chris說:「我有一個不同的看法,iPhone8的機身插口,可能還是會沿用Lightning,不過叉電線的另一端,或者說是插上火牛的位置,則可能由傳統的USB Type-A大頭,改為有更高叉電及數據傳輸能力的USB Type-C,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iPhone一直未能對應快速叉電的問題,而且在接駁同廠的MacBook時,又可以有一定的便利性。」



iPhone8(右邊)的屏幕達5.8吋,相對4.7吋的iPhone7(左)及5.5吋的iPhone7 Plus(中間),是現存iPhone中最大芒一款。

iPhone8(中間)屏幕雖然大,不過機身尺寸仍控制得一手可掌握,如果同現役的iPhone作比對,只是比iPhone7(左)大了一點,但相對iPhone7 Plus(右),則細了一大截。

至於機身厚度方面,從左邊看起,iPhone7是最薄、iPhone7 Plus是略厚了一點,而iPhone8是三機中最厚的一部。


iPhone8的屏幕頂部,發現有疑似聽筒、前置鏡頭、感應裝置,及虹膜辨識雙鏡頭的預留位置。

iPhone8的機底使用雙喇叭設計,而機身叉電位可能仍然使用Lightning;不過據稱叉電線的另一邊,可能會使用USB Type-C,用以對應快速叉電功能。

以iPhone8工業用機模(右)與現役旗艦機Samsung S8+作比較,S8+的屏幕(6.2吋)明顯大上一點,不過屏幕邊框位,則以iPhone8較幼上一點。


將深圳購得的iPhone8工業用機模,試裝上香港CAPDASE首批的機殼及芒貼,對應上完全冇問題,不同廠家的出品但竟出奇對配合,估計這部機模的可信度,差不多達八、九成。

記者:朱崇德、司徒港燊攝影:梁志永、鄧鴻欣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27/20102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