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轟克林頓「女人玩家」
1 :
GS(14)@2016-10-02 12:49:52特朗普在女性議題上,被希拉莉殺個措手不及。不過他打算「以牙還牙」,攻擊希拉莉丈夫、前總統克林頓的不忠行為,形容對方是政治史上最大的「女人玩家」,又為自己的婚史辯護
特朗普自稱未曾出軌
特朗普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希拉莉嫁給了美國政治史上最大的女人玩家。希拉莉有份助長這行為,還攻擊被克林頓玩弄過的女性,這是個嚴重問題,我在不久的將來會談及更多。」特朗普又指,他三段婚姻「從來不存在不忠問題」,又稱自己未曾出軌。不過特朗普和首任妻子伊雲娜離婚,正因他和模特兒梅普爾斯譜出戀曲,後者亦成為他第二任妻子。對此,特朗普拒絕談論,只稱克林頓與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圖右)的性醜聞發生在總統任期內,為國家添亂。由於克林頓性醜聞多多,有特朗普團隊成員建議將攻擊焦點放在這裏,反制她對特朗普「侮辱女性」的指控。近日亦有特朗普團隊內部的備忘錄流出,內容呼籲支持者集中攻擊克林頓性醜聞。美國《紐約時報》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2/19788565
邀三女指證克林頓性侵
1 :
GS(14)@2016-10-11 08:11:38■瓊斯、威莉、布羅德里克和謝爾頓(左至右)獲特朗普邀請到場旁聽辯論。路透社
辯論開始前,下流錄音醜聞纏身的特朗普,突與聲稱曾遭希拉莉丈夫、前總統克林頓非禮以至強姦的三名婦女,以及希拉莉擔任辯方律師的阿肯色州性侵案受害人會見傳媒,試圖打擊希拉莉在女性選民心目中的形象。前阿州公務員瓊斯在1994年控告克林頓,指他露械並要求與她上床,及後克林頓在未有認罪及道歉下以85萬美元(663萬港元)與她和解。白宮前助理威莉則指克林頓在1993年非禮她,指他以身體壓向自己。
「見證人」被揭收錢
布羅德里克就聲稱在1978年被克林頓強姦,1999年提訴後遭駁回。事後希拉莉答謝她助克林頓競選州長,被她視為封口令。布羅德里克指:「特朗普說話可能難聽,但克林頓強姦我,希拉莉要脅我,程度不可比擬。」除上述三女外,謝爾頓亦是特朗普找來的「見證人」。她在1975年、12歲那年慘遭強姦,而希拉莉正是案件的辯方律師,犯人最後認罪獲減刑。希拉莉約10年後受訪時形容案件恐怖,但有錄音顯示她曾嘲笑案件程序細節。不過,經常為特朗普拍片攻擊對手的謝爾頓,就被揭收取特朗普競選陣營的2,500美元(2萬港元)。美聯社/路透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1/19797305
維基解密再爆料克林頓令陣營內部分歧
1 :
GS(14)@2016-10-12 07:52:22維基解密前日再公開希拉莉競選主席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圖右)的2,000多封電郵,顯示陣營內部對於希拉莉丈夫、前總統克林頓的角色意見極為分歧。克林頓基金會內部亦不太喜歡克林頓一家,有高層更稱希拉莉女兒切爾西為「被寵壞的小孩」。電郵顯示,陣營內部曾就是否讓克林頓高調站台激辯。有人怕克林頓現身太多會拖累選情,因他性醜聞過多;也有人認為克林頓政績優秀,是希拉莉競選的「重大資產」。
女兒被罵「寵壞的小孩」
克林頓基金會內部對於克林頓一家人其實頗有微言。基金會高層、希拉莉主要盟友班德曾因與切爾西意見不合,罵對方是「被寵壞的小孩」。一名女營運總監更因為覺得與克林頓和切爾西合作壓力太大,幾乎想自殺。一封寫於今年3月的電郵,更顯示民主黨內部的恐懼情緒。當時希拉莉仍與桑德斯爭奪黨內提名,一名資深民主黨人警告她別再攻擊桑德斯,因當中有很多話都「不正確的」。該成員更指希拉莉有明顯政治弱點,要入主白宮「只能望特朗普獲提名」。美聯社/維基解密網站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2/19798202
希拉莉疑瞞報克林頓收厚禮
1 :
GS(14)@2016-10-30 14:35:44希拉莉除「電郵門」,近期亦受維基解密網站公開其助手親信電郵困擾,其中有曝光備忘錄顯示,她或瞞報丈夫克林頓為家人收厚禮。維基解密披露克林頓前幕僚班德(Doug Band,圖右)2011年一份備忘錄,裏面寫道:「為支持克林頓的商業活動,我們亦需恰當地為克林頓與其家人謀取非現金利益,如旅遊、款待與度假等。」裏面所寫的「家人」未知是否包括希拉莉。備忘錄指同年11月電訊商Ericsson同意給予克林頓價值40萬美元(312萬港元)私人飛機旅遊,同月給他75萬美元(585萬港元)到香港演講。希拉莉當年有申報該筆演講費,卻沒有申報私人飛機旅遊。聯邦官員須申報配偶的金錢與其他利益收入,但若配偶所受利益完全非因該官員的關係而得,則毋須申報,專家指在克林頓的情況難作判斷。另一新曝光電郵,相信揭示了黑客8月盜取希拉莉競選主席波德斯塔電郵的手法,可見黑客今年初冒充Google向波德斯塔發電郵,指他戶口有危險促改密碼,附上更改密碼的假連結,其助理獲IT人員「證實」是官方電郵,最終或因此外洩賬戶密碼。英國《每日郵報》/美聯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30/19816839
希拉莉一旦當選叫克林頓做「第一老公」?
1 :
GS(14)@2016-11-10 07:39:34美國至今都只有男總統,他們的太太全部都稱為「第一夫人」。克林頓更加特別,他除了是第一位男性總統配偶外,由於他曾在1992年起擔任美國總統八年,他將是首位以「總統配偶」的身份重返白宮的前總統。總統完成任期後,他們都獲保留頭銜,此後都會被尊稱為總統,但希拉莉跟夫性,如此一來美國就會出現兩位「克林頓總統」,容易混淆。目前美國有6位女州長,外界都以「第一先生」(First gentleman)作為她們配偶的非官方稱呼,至於總統丈夫則未有定斷。白宮歷史專家布萊克(Allida Black)認為,「一日為總統、終生為總統」,由於克林頓身份不單止是「總統配偶」,而本身是一位前總統,希拉莉如果當選後與夫婿出席國宴,可能會按布殊家族的方式處理。當年若然布殊父子同場,外界都會尊稱老布殊為前總統,喬治布殊為現任總統,一旦希拉莉當選,「那將會變成現任總統克林頓及前總統克林頓,布殊家族那時我們已經歷過同樣情況了」。處理好稱呼問題,另一個問題又來了,克林頓又會肩負那些「第一先生」的職務呢?過往第一夫人擁有自己的團隊及白宮預算,她們會處理一些非爭議性的議題,例如米歇爾致力推廣健康生活打擊癡肥,亦積極幫助退休軍人及其家庭。克林頓已表明如果妻子當選後,他不會再沾手克林頓基金會事務,他退任總統後藉演講賺到豐厚利潤,當然他在妻子任總統時也不會這樣做。雖然他不可以在妻子任期內出任政府公職,但布萊克指他仍可以出任希拉莉的非官方顧問,而希拉莉年初曾表示,她可能會要求丈夫協助帶領其政府振興經濟。法新社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9/19828020
【動畫】鬧希拉莉點極都唔化克林頓嬲到掟電話
1 :
GS(14)@2016-11-17 11:30:22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莉在前總統丈夫克林頓及總統奧巴馬群星拱照下仍失落總統寶座,令人大跌眼鏡。多次出書講述克林頓家族事跡作家克萊因(Ed Klein)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克林頓夫婦在競選前夕曾大吵一場,克林頓轟希拉莉對打工仔苦況充耳不聞,更炮轟她將支持度下滑歸咎聯邦調查局。克林頓其中一名最親密顧問憶述在大選的最後日子與克林頓身處阿肯色州,克林頓夫婦在電話上吵得不可開交,「她指責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重啟『電郵門』調查,扭轉她競選活動的形勢。克林頓不接受這個藉口……由他看來所有罪名要怪到她的競選經理穆克、競選主席波德斯塔及希拉莉本人身上,皆因他們對疲弱經濟及其對千百萬打工仔選民的影響充耳不聞。」這位顧問說:「克林頓與希拉莉對話時滿臉通紅,我擔心他要心臟病發了。他憤怒得把電話從他大宅天台擲向阿肯色河。」消息人士又指,克林頓促請希拉莉的顧問將經濟牌做她競選活動主打,結果卻感覺遭他們無視,他又多次提醒,不少人追不上科技革命及全球化的洪流,促請希拉莉團隊要連繫這些「被遺下的人」的心。消息人士說:「克林頓對希拉莉很大部分的怒火,就是在整個競選活動,他都被她的顧問排除在外……沒有人聽他說,這令他極為憤怒。畢竟他知道競選活動的操作,而在十月初他曾對我說,希拉莉及她的顧問正把之搞垮。」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7/19836914
到訪《紐時》稱「不想傷害克林頓一家」電郵門特朗普放生希拉莉
1 :
GS(14)@2016-11-24 07:39:26■特朗普深入「敵陣」,到《紐時》接受訪問。路透社
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期間常出爾反爾,如今勝出大選兩星期,他又開始對各項承諾「褪軚」,前日接受《紐約時報》專訪,將之前矢言要送對手希拉莉入獄、不相信全球暖化等講法拋開,表示無意調查希拉莉外,更不再堅持必定要退出《巴黎協定》。
特朗普一改競選時期發言充滿煽動性,在這次到訪《紐時》總部的訪談中,對多項議題的口風都明顯軟化,最矚目是表示放生希拉莉。事關把「奸狡的希拉莉」送進監牢,是他競選期間重要主張,甚至揚言上任後會下令徹查「電郵門」和克林頓基金會的運作,「抓她關起來!」之聲總是響徹他的造勢集會。但前日特朗普卻對《紐時》記者說「實在不想傷害克林頓一家」,又語帶同情說希拉莉「經歷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特朗普雖無明確地排除起訴的可能,但亦說「那並非我非常有興趣的事」。
不再堅持退出《巴黎協定》
特朗普認為對希拉莉窮追猛打會分化國家。但他的保守派支持者對他同情希拉莉卻深感不滿與失望,批評他言而無信。向來支持他的右翼網媒Breitbart在報道標題轟他「違背承諾」。特朗普改口的不只一件事。對於全球暖化問題亦改了口徑,沒再說全球暖化是騙局,反而稱相信人類活動與全球變暖「有些關連」;關於退出全球減排協議《巴黎協定》的競選承諾,他亦表示「持開放態度」有商量餘地。除了對希拉莉態度改變,特朗普講到曾被他譏為「史上最糟總統」的奧巴馬亦徹底改口,說早前跟對方會面後已改觀,「非常欣賞他」。特朗普同時明確地跟力撐他的白人優越主義者劃清界線;對於日前有「另類右翼」組織集會、有人邊做納粹敬禮邊歡呼慶賀特朗普當選,特朗普在訪問中表明譴責。但他堅持其首席智囊班農並非種族主義者。他昨天表示已選定由南卡羅來納州印度裔女州長黑利(Nikki Haley)出任駐聯合國大使,是他首個非白人和女性的內閣級官員人選。特朗普過去曾再三聲言支持以水刑等酷刑對付恐怖襲擊疑犯,但他在訪問中說,日前聽了中央司令部前司令馬蒂斯的意見後改變了看法。特朗普正考慮邀馬蒂斯出任國防部長。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4/19843615
特朗普賴低老婆太難堪克林頓奧巴馬都有等
1 :
GS(14)@2017-01-29 10:31:28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夫婦上周五在白宮迎接特朗普夫婦,特朗普落車後拋下梅拉尼婭逕自與奧巴馬夫婦打招呼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翻查前總統克林頓、喬治布殊及奧巴馬入主白宮時,他們都會風度十足照顧好夫人,與她們齊齊與前任總統夫婦打招呼。特朗普當日落車後一個箭步衝上樓梯,從另一邊落車的梅拉尼婭腳踏高跟鞋拿著禮物走向樓梯,此時特朗普已獨自跟奧巴馬夫婦打招呼。特朗普沒有等梅拉尼婭與她一起走,甚至乎沒有回頭看過她一眼。梅拉尼婭走上樓梯時,奧巴馬「識做」地給她一個溫暖的招呼,又細心地扶她上樓梯,與特朗普的表現形成強烈對比。以鬧出婚外情的前總統克林頓為例,他1993年入主白宮時讓女兒切爾西先走,自己則停下來等夫人希拉莉,與她一起上樓梯;到前總統喬治布殊2001年入主白宮時,他也是拖實夫人勞拉;至於奧巴馬2009年入主白宮時,也先等米歇爾才一起上樓梯。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9/19912413
大陪審團禁旁聽克林頓曾被傳召
1 :
GS(14)@2017-08-06 11:38:14【話你知】大陪審團是法院中根據檢察官所得證據、決定是否提出刑事檢控的平民團體,不如一般陪審團般要判斷被告是否有罪,運作亦須保密。
由普羅大眾組成
一般由12至23名公眾組成的大陪審團,須判斷檢察官提交的證據是否足以起訴涉違反刑事法的受查對象,另可發出傳票搜證、召喚證人及聽取證人宣誓作供。民主黨參議員里德(Jack Reed)指米勒可借成立大陪審團坐擁比參議院調查委員會更大的調查權。此外,大陪審團須秘密進行審訊,證人作供時,公眾、傳媒甚至受查者一般不能到庭聽審,確保能暢所欲言。全球目前僅美國和利比利亞兩國保留大陪審團制度。特朗普一旦被大陪審團傳召作證,亦不會是首位有此遭遇的美國總統。前總統克林頓1998年被爆與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醜聞後就曾被大陪審團傳召作證。中央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5/20112084
【從前今日】性醜聞越揭越臭克林頓向大陪審團作供
1 :
GS(14)@2017-08-17 08:12:20「我的確與萊溫斯基有不恰當關係,事實上,那是錯誤的」克林頓在出任美國總統期間,跟白宮前見習助理萊溫斯基的性醜聞,當年演變成彈劾危機。他在1998年今日透過閉路電視,在白宮向大陪審團進行長達4小時的作證,成為當地史上首位被大陪審團傳召作供的總統。克林頓同日傍晚透過電視直播,承認跟萊溫斯基有不恰當關係,不過卻堅稱之前多次否認有婚外情及與萊溫斯基發生性行為的言論,在法律上不算說謊。他之後被眾議院動議彈劾,但參議院經5周辯論後,在1999年2月宣判克林頓無罪。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7/2012426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