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 港股民熱情無法擋,U盤硬接過千萬股滙控(005)。如果一心分段吸納,倒不如開個網上戶口買滙控ADR,那邊以5股為一個單位,400股可以分足80次 買,而且在下跌途中,ADR價格通常低香港2元以上,就算要交股息稅,也至少在收足年半股息後才開始會蝕底。自己不建議買滙控,基本因素今非昔比,難望再 有大升空間,雖然如此,寧願自己看錯。滙控在香港並不是單單一隻藍籌股,而是價值投資的精神象徵,繼續崩堤,會令人信心盡毀,證券行、交易所以至財經演員 的前景,一併會被拖累,身為行業一分子,絕不希望出現這情況。順道奉勸專職主持的股評人,切勿幸災樂禍,建議歸建議,態度則應該持平,否則既令人討厭,亦 有機會自食其果。其實滙控的股東,是輸得相當不值,跌浪的起源,是各國政府陸續出手拯救當地的銀行。原本滙控是管理最好的銀行,一下子競爭對手變成國家撐 腰,實力大增,那時候資金才逐漸撤出滙控。假如故事的發展,是傳統的汰弱留強,滙控股價應該仍在高位。今次事件,是完全示範政策風險,擁躉最初是沒有揀錯 股,可惜環境改變得太勁。 造淡應揀奢侈消費股 不想再追擊滙控,感情上及值博率上都不應該,造淡的目標,比較吸引的應是奢侈品 消費股,金融股大崩堤,對有錢人的打擊最大,今次的負面財富效應是不容忽視。在香港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在美股則不妨追隨高盛的建議,攻擊名牌Polo Ralph Lauren(RL),應該有甚大機會跌破去年的低位。雖然上周金融股下跌時,市場相當鎮定,但下一個概念,應是金融股摧毀信心及心情所帶來的後遺症,陸 續會有周邊行業受累,RL不外只是先頭部隊,類似例子應陸續有來。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電 郵:[email protected] |
2009-01-22 AppleDaily | ||||||
華 華噚日提到阿里巴巴(1688)主席馬雲去咗昆明市演講,其間佢仲喺台上爆咗件逸事──原來佢曾經同「一位最近被抓進去的人」打賭,用大家盤生意嘅銷售額 做賭注,睇吓邊個賺錢最多,本嚟對方都有興趣同佢賭一鋪,但最後唔知乜原因賭唔成。馬雲話,就算賭,對方都肯定贏佢唔到,因為嗰位仁兄擴大規模嘅話,要開 好多舖同賣好多電器,但馬雲就「只需要增加一台電腦」。即係睇成本就知邊個贏咁話。講到上網用電腦,馬雲之前話驚俾人呃而唔上旗下淘寶網買嘢,反而佢個乖 仔就有幫襯;阿里巴巴公關大員噚日同華華講,其實馬雲仲未講完,馬雲有問個仔乜唔驚咩?囝囝就話,有乜好怕?仲話自己從來冇上過當。馬雲嘅結論係,只要我 哋懂得下一代嘅需求,了解佢哋嘅消費理念,其實就可以掌握未來。公關大員仲話,馬雲其實唔係講自己唔用淘寶網,而係「像我的年紀的人」好少上網交易啫;而 馬雲屋企有數以百件計嘅貨,就係喺淘寶網買嘅。 |
| ||||||
新 婚後嘅羅康瑞噚日唔再係娛樂版主角,佢主持瑞安建業(983)股東會,會後有記者唔怕過時,依然向佢恭喜、恭喜,佢仍然笑意盈盈,相當幸福咁,但就冇再講 老婆嘞。記者追問佢內地售樓最新情況,佢話中央政府下放權力畀地方政府,各地都推出唔同嘅措施刺激樓市,例如買樓嘅供款利息,可以喺個人收入到扣稅等,已 經見到一定成效,去年底開始睇樓嘅人明顯增多;至於實際買樓嘅情況,就要一段時間調整。 買家要調整心理 佢又用好生動嘅例子解 釋內地人睇樓市嘅心態,話前幾年中央調控樓市時,一直話樓價貴,叫人唔好買,o依家突然轉軚話叫人入市,買家嘅心情都要調整一吓,「好似除衫咁,都要慢慢 除o架!」不過唔好心邪,羅生冇即場表演。金融海嘯下信貸市場緊絀,羅康瑞亦感同身受,「銀行好似唔做生意咁」,所以佢哋集團喺處理財政時都要好小心。 |
| ||||||
用 理性邏輯,根本不會明白陰謀論者的世界。經常是被害者的角色,人家做甚麼舉動,都是機關算盡請君入甕,連筆者在網誌上分享貓兒的生活照,也有人看成是天地 會互通訊息的暗號,他們的世界實在太過複雜。鑽研股票,重點一定是在生意的本質,銀行業在政府高度介入之後今非昔比,所以前景黯淡,就是如此簡單。甚麼先 壓低收貨再挾淡倉,是無助分析,沒有預測功能。陰謀論厲害之處,是升跌都是陰謀,有無懈可擊自圓其說的能力,亦正因此失卻測市的作用。 揸盈富長建仲穩陣 盲 目唱好,倒不如抽離反思,就算經濟真的復蘇,普羅讀者其實未必有太多人一定要搭這一程股票順風車博發達。面前的變數多到嘔,要非常冒險才有機會收成,但不 是個個讀者身家及心理質素都是大師級,反而做好風險管理,甚至修正心態更加重要。投資原意是改善生活,何必苦苦強求做股神,將回報以至生活的要求降低,人 過得舒適自在是更難能可貴,趁年假不如好好思量。血肉長城陣,源於一個又一個長揸發達的故事,但滙控(005)大爆發的年代,在上世紀早已結束,趁低買必 發無疑,是一個錯覺。假設在03年4月30日沙士時的低點入市,一直持有至上次大牛市爆煲的日子07年10月31日,滙控在同期的股價升幅加上股息,期內 回報115%,平均一年18.5%,只是恒指的一半,甚至絕世悶股長江基建(1038),同期回報也有22.5%,在這個超級大牛市,滙控根本嚴重落後, 其實當時有不少擁躉不滿滙控升得太慢,只不過大家記憶短暫而已。江山代有股王出,滙控03年已過氣。大家不如摒棄成見,穩穩陣陣揸盈富(2800)或長 建,至少風險回報比例合理。黃國英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電郵:[email protected] |
| ||||||
星展集團前副主席、重量級銀行家Frank黃鋼城,舊年8月底60歲榮休。後有新動向。噚日工商銀行(1398)發公佈,話工行去年底委任咗佢做獨立非執行董事嘅表決議案,已經正式獲中銀監批准,委任喺上星期五正式生效,每年基本袍金人民幣30萬元。 出任工行非執董 咁 日後阿Frank就可以同埋佢嘅老友、工行另一獨立非執董、美資私募基金黑石集團中國區主席梁錦松,齊齊孖住去工行董事會開會。曾經做過期交所主席嘅 Frank黃,係本港最早一批財資界賓架,同阿松、前花旗高層黃逸思等,差不多喺炒房同期出道,可謂財技與人物網絡都咁了得。黃鋼城先後做過花旗、JP摩 根、國民西敏銀行等大型外資機構,03年起加盟星展,之後就大部份時間港星兩邊飛,退休前亦擔任星展香港主席,可以話銀行界老行尊。 |
| ||||||
新 世界發展(017)主席鄭裕彤前排俾人誤傳佢抱恙入院,真係大吉利是。不過唔緊要,事關鄭家今年底將會有喜事──彤叔嫡孫鄭志剛(Adrian)噚日透 露,計劃今年11月同未婚妻拉埋天窗喇。Adrian舊年中已經同女友Jennifer Yu訂婚,噚日同傳媒行家食晏時,公佈今年底就會結婚,婚禮形式未定,但一定喺香港舉行,唔係灣仔會展就係君悅酒店,話晒係自己地頭嘛。佢哋舊年喺君悅搞 咗個casual嘅訂婚禮,結婚應該隆重好多啩!不過Adrian實在太忙,中港百貨、內地地產同私募基金都係歸佢負責,嚟緊仲要去歐、美同日本周圍睇投 資項目,所以佢話,結婚去邊度度蜜月都未諗好。前排市傳彤叔入院,當時佢身在北京,收到電郵即刻打電話落香港搵阿爺問清楚,先知係流料。 |
| ||||||
奧巴馬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後,全球政商界都趕緊同呢位花旗國元首打好關係。恒隆地產(101)主席陳啓宗就會喺今個月底飛去美國出席一場晚宴,聽奧巴馬演講,一睹新總統風采。 噚日佢擔任執委會主席嘅明天更好基金,邀請傳媒春茗茶敍,講開中美兩國關注嘅保護主義問題,佢話就算奧巴馬想對中國打保護主義牌,喺咁嘅大環境下,搞唔搞得成都係問題。 佢回想當年克林頓時代,就曾經藉保護主義打壓日本外貿,結果反而激發起日本提高工業效益,佢話今日日本車橫掃全球,唔多唔少要多謝美國。 坐擁兩幢「月億樓」 陳 啓宗喺中國政界都好活躍,上年5月佢主持嘅亞洲協會,竟然請到新鮮出爐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出席協會嘅上海研討會。佢估計,可以請得郁呢位大人物,可能因習 近平之前做上海市委書記時,知道恒隆係納稅大戶,對上海市有貢獻啩!話說近期內地傳媒為上海恒隆廣場起咗個別號,叫「月億樓」,係全國首幢物業嘅租戶同業 主,每月納稅過億。陳啓宗話,07年嚟自該物業稅金有成12億人仔,08年增至18億人仔;旗下另一幢上海物業港匯廣場,舊年都晉身成第二幢「月億樓」o 忝。 反駁行會成員唔係弱 另外,對於近日有評論指,新出爐嘅行政會議成員組合係歷屆最弱,佢就反駁話弱定強,睇你由乜嘢角度 睇。好似劉遵義校長,當年同前總理朱鎔基食飯,朱總就對劉校長禮待有加。陳啓宗又話其他成員都好猛料,惟獨劉皇發佢冇評論,因為唔多認識。陳啓宗認為啲人 用狹窄嘅角度睇嘢,先會得出最弱嘅結論啫。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
2009-01-24 AppleDaily | ||||||
那 個晚上,滙豐控股ADR美國預託證券報價,給兩大投行先後落井下石後下跌到五十二元,無綫廿四小時滾動新聞台花了畫面左側一直標示這新聞標題。是豎排,不 是慣常畫面底部流動着的新聞事件,且一直不動如山,看得不清楚的話,還以為又有甚麼大事件發生了。 我對着那滙豐五十二元幾個字望了一陣子,忽然對美國出錢出力保住經營不善的三大車行,有了感性的體會。那是美國人的情意結。滙控也一樣,不但是很多股民股 評人的愛股,那種愛已超越了每年派息豐厚的考量,每次五號仔股價跌到一定程度,就一定有散戶用血肉長城的姿態對抗大戶及大勢;一次又一次這樣的行為, 我總 覺得,那不止出於溝淡成本價及趁機撈底的動機,其中多少有打抱不平,不服氣我們港人的大笨象受傷。倘若今天要做一個信心指數調查,我猜,不論是消費、經濟 前瞻、生活保障、世界和平甚至婚姻遠景,數據會顯示很多人都處於迷惘的狀態。一場金融海嘯吹散了對制度主義秩序的信念,沒有甚麼可信的;唯有套住了不少人 的滙控,我周遭的人都抱着樂觀的看法,無比的信心,無怨的等待。大笨象幾乎等如英國的大笨鐘,保育分子的天星碼頭,不能倒,不會倒。與股票本不該談感情, 而情意結濃到這樣,對伴侶的愛情怕也沒有這份信任,堪稱香港奇蹟之一。把這信念挪用在生活上,視一切困難低谷挫折為大笨象, 擁抱滙豐精神,高低無礙,忽然懂得不爭朝夕,還有甚麼可擔憂恐懼的?恐懼會令人踩人踩出惡性循環,正如羅斯福總統就職演說的名言:「唯一值得恐懼的事情就 是恐懼。」逢星期五至日刊登 | ||||||
| ||||||
一場金融海嘯,令許多巨型跨國銀行遭遇滑鐵盧,最終要政府出手救亡,淪為國有企業,從此失去營商彈性。香港人至愛的滙豐,一直堅拒接受政府幫助,卻因此被人質疑資本不足,上週甚至慘被大摩及高盛連環唱淡,股價隨即由七十元急瀉至五十七元半,創十年以來的新低。 其 後惠譽及標普亦調低滙豐的信貸評級,外國基金股東Knight Vinke更發表聲明,炮轟滙豐管理層策略失當,應盡早出售問題資產止血。與此同時,香港以及海外多國政府,開始實施百分百存款保障計劃,小存戶有了免死 金牌,紛紛離開以穩健見稱的滙豐,轉投高息的財務公司門下,合演一齣「劣行驅逐良行」的悲劇。 上週三摩笛響起,大摩分析員將滙豐的目標價由七十五元降至五十二元,頓時令市場嘩然。兩日後高盛再踩多腳,將滙豐目標價減至四十九元。兩間大行連環唱淡,滙豐股價數日之間便插水一成八。 滙豐以往份屬散戶愛股,無數粉絲不惜築起血肉長城,出錢出力替愛股吶喊助威。根據上週四及五的成交紀錄,滙豐逾半成交宗數,均為買入一手或兩手,處處可見散戶入市的蹤跡。 上週四開始,郭小姐便一連四日分別買入一手滙豐,「我爸爸送咗幾手滙豐俾我做禮物,話明長揸唔放會發達,我一直記喺心中。而家滙豐咁殘,我完全唔驚,實行同佢共存亡。」 散戶血肉長城護盤 就算沒有勇氣與大行抗衡,散戶莊先生仍將手上的滙豐視為至寶。他十多年前以三十多元購入數千股滙豐,一直持有至今,無懼刻下滙豐大插水,「升到百幾蚊都無放,而家更加唔會放喇。長線投資來講,真係唔驚,滙豐派息穩定,可以長揸!」 滙 豐之所以備受一眾散戶及退休基金的愛戴,皆因以往二十年從未向股東伸手供股,而且派息豐厚,即使九七年金融風暴、○一年盈利倒退、以至沙士襲港,其派息金 額仍不減反加。以滙豐現價五十七元半計算,其往績息率高達十一釐,就算來年派息削減一半,仍有五釐左右,表面看來甚為吸引。 有利益衝突之嫌 但猛烈抨擊滙豐的大摩卻認為,滙豐手上的資本不甚穩陣,除未來可能削減一半派息外,更須集資最多三百億美元,因此對股價構成極大壓力。報告甫出街,滙豐的沽空金額立即增加逾倍,每天平均達五億元,約佔全日沽空金額兩成。 證券界對這支摩笛議論紛紛,有資本市場分析員說:「滙豐雖然唔係投資銀行,但之前都好進取做投行生意,同大摩、高盛競爭在所難免。而家大摩咁樣唱淡行家,實在有利益衝突之嫌,佢又冇申報利益,場外交易有冇因此得益,邊個知?」 雖然兩間大行力插滙豐,但亦有分析員唱反調,瑞銀上週罕有地發表一份簡短評論,逐一駁斥大摩的觀點,認為滙豐只須集資約一百億美元。 雙 方爭拗的重點,在於滙豐手上的美國貸款賬項(Loan book),應否以市價入賬。大摩認為該筆資產的市值,現已大減三百四十億美元,若從滙豐的資本扣除有關數字,勢對其資本結構造成重大打擊;瑞銀則回應 指,銀行的貸款賬項,從來不會以市價入賬(Mark to Market),否則所有銀行皆有集資需要。 英國獨有計算資本辦法 大 摩另一憂心之處,是現時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容許銀行將可供出售資產的未變現虧損儲備(unrealized loss reserve),重撥作為資本。假設銀行用十元買入次按資產,市價跌了五元,一般銀行會於損益表中撇賬,但英國的銀行卻可將這五元虧損,撥入核心第一級 資本(Core tier 1 capital),變相將虧損當成資本。 事實上,證券界很關注滙豐資本是否仍然雄厚。所謂資本結構,一般以 巴塞爾協定(Basel II)為依歸,核心第一級資本比率不得少過百分之四。舉例說,若銀行借出一百元,手上便須持有四元資本,當中包括普通股權益、優先股權益及保留溢利等。如 果相關比率低過下限,銀行便須再集資。 去年滙豐的核心第一級資本比率,約為百分之七點四,屬安全水平。因此滙豐才多番強調沒有集資需要,本 週一更發表聲明,再次否認向政府求救的傳聞,亦強調無理由須作出此舉,並重申集團資本雄厚。但若扣除未變現虧損儲備,其資本比率便跌至百分之六點一,雖仍 屬安全範圍,但已給去年政府出手拯救的各大銀行比下去。 滙豐歷年危機 1992滙豐高價收購業績奇醜的英國米特蘭銀行,導致股價跌近兩成。收購後,第一級資本比率由百分之九點七,降至百分之七點四,最終要在英、美發債,集資五十七億英鎊。 1998亞洲金融風暴;巴西及阿根廷金融動盪,滙豐呆壞賬準備大升一點六倍,盈利倒退兩成,股價更一度下挫逾四成。 2007首次發出盈利警告,指美國按揭貸款業務撇賬高達106億美元。 2008金融海嘯;銀行業寒冬,滙豐資本充足比率下降,遭大摩及高盛唱淡,股價自高位急瀉逾五成。 劣行驅逐良行 自 從爆發金融海嘯,歐美多間金融巨擘相繼陷入財困,政府為免雷曼兄弟倒閉再重演,形成一連串欲斷難斷的爛賬,導致信貸市場停頓,遂決定注資入股問題銀行,變 相把銀行國有化,令其資本比率普遍超逾百分之七。相反沒向政府伸手要錢的滙豐,變得相形見絀,接連被外間抨擊,可謂劣行驅逐良行,令其股價大插水。 滙 豐一再重申不須政府注資,皆因一旦接受了這些公帑接濟,便會後患無窮。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說:「大銀行除非山窮水盡,否則都唔想政府注資。 因為注資之後,作為銀行無辦法拒絕政府干預,行政上、業務上,亦拒絕唔到政府要求。所有嘢都無話事權,包括派息,接受存款同貸款俾咩人都要受政府左右。對 於股東來講,都唔係一件好事。」 香港百分百存保 另一邊廂,各國政府去年看見銀行陷入信心危機之後,市民惟恐銀行爆煲,紛紛趕往銀行提款,東亞銀行亦因被外界謠傳倒閉,導致銀行擠提,事件擾攘了多日才平息。 各國政府遂宣布設立百分百存款保障,香港政府也在東亞發生擠提後,宣布實施百分百存款保障,直到二○一○年才進行檢討。 一直以來,本港存款機構分為三級制,分別為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以往十萬元上限的存款保障計劃,只保障持牌銀行,但政府新設的百分百保障計劃,卻遍及所有接受存款公司。 本 來,財務公司就算利用高息來吸引客戶存錢,客戶亦往往因擔心血本無歸,未必會貿然存款。但百分百保障後,市民的疑慮盡消,不少財務公司隨即提供超高息定 存,息率動輒比銀行高出逾倍,例如在安信兄弟存款五十萬元以上,定期十五個月,息率達兩釐一,比傳統銀行高出三、四成。鄭先生便是因貪取高息,提取滙豐的 資金,到財務公司做定期,「而家有政府擔保,根本唔使驚!」 滙豐開聲反對 自此各大傳統銀行,特別是滙豐這類大型銀行開始流失不少客戶,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上月更公開表示,以往滙豐的存款一直有穩定增長,但自政府於去年十月推出百分百保障計劃後,存款增長水平即見放緩,他促請政府盡快取消這計劃。 有 行內資深分析員認為,滙豐堅拒政府打救的做法可取,因為只要捱過這一劫,往後同級的競爭對手便會大減,還以「海闊天空」來形容滙豐未來的景況。「本週滙豐 發出的聲明,除重申無意靠政府幫手,卻無排除考慮集資的可能性。我相信滙豐股價若然繼續下滑,絕對有可能配股集資。至於股息,幾乎可以肯定會削減,因為有 錢都留番嚟充足資本比率啦!」 有基金經理表示,散戶最好謀定而後動,「以股價來講,滙豐以前市賬率講緊係一點幾倍,依家最低約零點七、八 倍,但好多其他大型銀行,好似花旗、摩根大通咁,先得零點三至六倍,咁樣睇,佢其實算好貴。不過,佢嘅業務有一半喺新興市場,會有高啲嘅估值,所以現階段 都好難講,要等到三月滙豐業績公布之後,個市場先可以定啲,才知道嚟緊會點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