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回顧篇(2): 回報篇(更正)
關於2017年回報,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基本上,今年回報可以說是心電圖一樣,年初平穩,4月因佳華急升,之後平穩增長,後來因股災把原有的全部虧損,11月稍有回升,其後只成住下直線。除提取約10.6萬元供還款予味皇及私人用途外,又墊了2.6萬元供公司營運用途,合計退出近13.2萬資金,今年約虧了3萬餘,回報率約是-3.54%左右。僅供備考用,包括少量1股實股持貨後,本人現時股票資產為809,630元。
今年年初,只是出售了佳華百貨(602)之交易,把味皇債項還清後,改開IB戶口投資高息股如路勁基建(1098)、置富產業信託(778)及柏能集團(1263)等,後柏能集團(1263)於高位脫手仍獲利潤,但路勁基建(1098)、置富產業信託(778)在槓桿下錄得嚴重虧損被迫止蝕。之後幾乎持有大量現金,後陸續購回國際家居零售(1373)、上海集優(2345)、佳華百貨(602)等,中間也借斬倉股收回少量失地,但後來購入上海集優失利,並持續加注有嚴重虧損外,其餘仍有少許利潤。
以現時資產而言,計及物業價值,本人及小花可供備考資產值為554萬元,包括:
(1) 物業價值(以匯豐估價推算)約589萬減按揭餘額308萬,淨值281萬。
(2) 股票價值約81萬元,仍在倉內大到小比重的組合分佈是上海集優(2345)、置富產業信託(778)、佳華百貨控股(602)、國際家居零售(1373)、愛達利網絡(8033)、星星地產(1560)、路勁基建(1098)、佳兆業物業管理(2168),其餘持有近500間上市公司股權,恕不盡錄。
(3) 合營資產,主要資產為3個已成交工廈單位,資金來源為租金收入、稿費、股息、Zkiz.com收入等,現時應佔資產為157萬,現時持有才天下獵聘(6100)、星星地產(1560)、愛達利網絡(8033)等。
(4) 小花倉,資金量約為5萬,持有股票包括佳華百貨(602)、建業建榮(1556)、有才天下獵聘(6100)、愛達利網絡(8033)、星星地產(1560)。
(5) 強積金資產約23萬。
(6) 現金約7萬。
但本人手上資產不包括:
(1) 家人倉持股約60萬,包括及路勁基建(1098)、佳華百貨(602)、國際家居零售(1373)、星星地產(1560)、及愛達利網絡(8033)。
(2) 家人投入物業合營資金約24萬。
(3) 家人投入策略投資資金約9萬多元,投資股份為佳兆業物業管理(2168)。
(4) 代家人持有的細價股,包括世大控股(8003)及金威資源(109,前榮德控股、數字地球、榮豐控股、榮德豐),市值約400元,價值微不足道,升值空間不多。
今年各倉買賣交易估計約700次,組合外資產約20次。
本年目標希望在每月供3個物業支在該倉支出之下(4個物業按出資比例全年供款約相等為組合約33%),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
今年又再重覆自己過往的說法,現在又再一次提醒自己,但去年有些都會犯上:
「學習認識股票底細,堅定持有信念,以中長線眼光買股。還有在熊市上一定要儘量減少持股,只保留少量房地產資金的倉位,並要努力研究股票,以基本因素及概念所在選股,另外要大膽主力購入,才能獲得厚利。」
「我要記得,買股賺錢是幸運,輸錢是功夫不夠,不要怨別人,這樣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要保有足夠的現金,亦要使手上的股票有足夠的現金流量,才能以戰養戰,在低位購得股票,才能獲得厚利。」
「要記得某些月份一定要忍手,到月份過後儲得一大筆資金後,再作投入,回報可能會改進一些。」
「績前一段股價差,且最後一日股價升也要當心,不要再大留戀,否則就損失重大。」
「忍耐是非常重要的,萬勿在眼前重大利潤下妄加注碼,應該在低潮期慢慢積累。」
「留意組合平衡,應該有守有攻,在高潮購入未來會達到高潮的低潮股,使收益平穩地增長,不停貨如輪轉。」
「不要由於過份看好組合就瘋狂加入注碼,如果太看好買得太大,會損失慘重。」
「堅決擴大物業事業,把物業作為事業後盾,擴大資金實力,把業務做起來。」
但今年會在最後一句下補充一小段:
「策略及收入上集中物業,其他收益來源分散地擴大至各方面,以收益養資金,資金用於擴大物業,反哺其他投資項目,循環往復地擴張」
今年底,這個回顧仍會存在,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財源滾滾,百年好合,生意興隆,開開心心,連生貴子。
附錄:
回顧過去10年,回報如下:
2008年 -46.94%
2009年 100.98%
2010年 54.56%
2011年 -30.37%
2012年 65.84%
2013年 29.07%
2014年 40.88%
2015年 17.7%
2016年 43%
2017年 -8.36%
2018年 -3.54%
總計回報 4.15倍,年複合17%。
租金狂加,回報勁跌舖市 價高勢危
1 :
GS(14)@2010-10-01 16:14:30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 ... ail&article_id=8459
自政府針對住宅樓市連環出拳,樓價稍稍降溫,但舖位市場卻益發瘋狂。旅客必到的銅鑼灣,近月先有廠佬以三億元買入不足八百方呎的恩平道地舖,呎價接近三十八萬元,後有鱷魚恤(0122)以呎租一千元租用羅素街商舖。
雖說現時訪港遊客人次屢創新高,帶動零售業生意興旺,加上息口低企,舖市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惟舖價接連破頂,部分一線區的租金回報率下跌至僅得一至兩厘,投資回報乏善足陳,倘零售業增長略為放緩,租金升幅未如理想,舖市隨時逆轉。
過去一年於舖市不斷摸出摸入的「神奇小子」黃海明坦言,「買舖一定要睇厘數,租金回報率太低時,就是危險訊號亮紅燈!」
近期舖位摸貨成交頻頻,「荃灣荃興徑二線區地舖剛摸出,『神奇小子』黃海明四個月賺七百七十萬元。上星期,『藥房張』張偉強摸出佐敦北海街舖,持貨個零禮拜竟然勁賺六百萬元,計及他月前向恒地(0012)購入的馬頭角道金都豪苑地舖,摸售又執近三千二百萬元,兩個月間,藥房張獲利約三千七百八十萬元,還有……」一名經紀數近日的摸貨成交數到口乾。
踏入下半年,舖市交投旺盛,最矚目的要數首次進軍香港的美國時裝品牌Forever 21,為打響頭炮,竟以「天價租金」每月一千一百萬元,承租銅鑼灣京華中心地庫、地下及一至三樓共五萬多呎樓面作為香港旗艦店,較現時分散租予大家樂、Giordano、屈臣氏等商戶的舊租約,租金高出一倍,全年單就租金開支就達到一億三千二百萬元。

Forever 21以一千一百萬元承租京華中心整個商場,出手之闊綽,整個舖市嘩然。

多次對舖租抽升大表憂心的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零售業付租前,最緊要是考慮可否將租金加幅轉嫁到顧客身上。
舖王回報 只有一厘六受自由行帶動,商戶義無反顧搶租,舖價已然飛升。購物黃金區的銅鑼灣,其舖價早已升破九七高峰價位,舖王接二連三誕生。美聯旺舖董事長盧展豪指出,「現時除因利息太低,資金又太多外,還因為盤源少,尤其是銅鑼灣,不少黃金地段的商舖業權已歸邊,一線區每有放盤,投資者就如收集古董般,高價承接。」他拍心口道:「開高市價兩三成都一定有人接!」
月前恩平道一個建築面積僅得八百方呎的地舖,以三億元易手,每方呎要近三十八萬元,僅次於英皇國際(0163)去年底以呎價五十三萬元購入的尖沙咀廣東道舖王。新誕生的港島區舖王,目前由資生堂以月租四十萬元租用,租金回報率僅得一厘六。
熟悉舖位的人士也清楚,舖位價格上升,背後動力是要有租金回報支持,租金的上升,又要看商舖的生意,商舖生意好景,很大程度倚仗零售業的增長。然而,近期舖租飆升,令行內人也感到擔憂,生怕零售市道增幅稍為放慢,店主隨時無利可圖,甚至有所虧損。

尖沙咀廣東道一帶近年雖成為內地自由行掃名牌的熱點,惟並非每日都可以見到大排長龍的盛況。
消費走勢比較 舖租與零售
舖租升幅 超逾零售增長舖位成交屢創天價,舖租回報率卻愈見新低,就算旅發局每月公布的訪港旅客數字每有突破,零售業亦難以付得起動輒四五成,甚至逾倍的租金升幅。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便直指租金是零售業的炸彈,又坦言「好擔心」,因為本港零售業已被歪曲,「有任何風吹草動,別說經濟逆轉,就是一個流感爆發,遊客量下跌,市況無法於一至兩個月內回復,以高價承租的店舖,就會面臨好大壓力。」
事實上,整體零售消費的增長,遠遠落後於三大遊客區舖租的升幅。美聯工商舖及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的舖位呎租升勢,較香港零售業總消費額(反映遊客消費的重要數據之一)的走勢要高。舖位呎租自去年二月走出金融海嘯谷底後,節節上升,反而零售總銷貨額則到去年第四季才顯著反彈。

藥房張持貨個多月的金都豪苑地舖,摸出賺近三千二百萬元。

自由行最愛到港買珠寶金飾,惟賣金的六福亦坦言舖租壓力愈來愈大。
貼錢供舖易出事另外,九七年由經紀變身舖位炒家的「神奇小子」黃海明,今年又再出動「搵食」,近月密密手摸出摸入約三十個舖位。惟他亦認為,現時部分舖位已亮起紅燈,「買舖最緊要是睇租金回報率及價錢,目前部分一線區舖位厘數僅得一兩厘,較銀行實質按揭利息兩厘多還要低,代表危機訊號的紅燈經已亮起!」他強調,租金回報率一定要比實際按息高,否則要每月貼錢供舖就會「出事」。
過去一年投入約十億元炒舖的神奇小子謂,雖然現時炒股、住宅、寫字樓等投資者全都進入舖市爭貨,又不會有人將資金放銀行收零息,但買舖一定要有兩至三厘回報才考慮,「厘數太低點摸得走?」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零售業樓宇回報率數據,截至今年六月的數字,商舖的平均回報率約為三點五厘。根據經絡按揭指出的市場平均實質按息不足一點一厘,仍有兩厘四的距離。惟息口何時抽升無人有水晶球,而商舖的平均租金回報率,卻已達九○年有紀錄以來的低位,舖位市場長遠而言,顯然已埋下風險。

近期摸貨頻頻的黃海明表示,舖市租金回報率太低,就是危險訊號亮紅燈之時。

英皇國際近年密密手增持舖位,於七月中斥資十一億元收購羅素街二十二至二十四號後,已成為該處的第二大業主。
金舖都畀唔起租現時舖租勁升已對零售業構成壓力,對被視為最付得起貴租的珠寶金行,亦開始感覺吃不消。六福集團(0590)財務總監羅添福表示,現時是歷年來租金開支佔營業額最多的時候,「九六至九七年咁旺市,租金成本只是佔收入的百分之二至三,但截至三月底的年度,租金已佔百分之四點幾,集團會盡量控制此成本比例不多於總收入的百分之五。」
每年均有三分之一分店要續租的六福,今個財政年度暫時已落實一間彌敦道分店的合約。羅氏透露,加幅約為百分之十,「若然業主加幅太誇張,最多咪搬舖!」他舉例,就如位於尖沙咀清真寺對面不可以掛外置招牌的分店,業主要求加租,六福最終決定「換舖」到斜對面,即海防道與彌敦道交界的轉角位。
九七年上市的莎莎國際(0178),租金成本佔營業額的比例更誇張,達百分之十點六。「四月開始的財政年度,本港營業額暫錄得同比增長一成九,同期續租分店的平均租金則上升約一成五。」主席兼行政總裁郭少明希望,全年的平均租金升幅不多於一成五,而舖租的總開支可以控制於營業額的百分之十一之內。
然而,從舖位代理所收集到的數據,卻顯示莎莎要有效控制租金成本非易事,皆因今年以來,莎莎已有兩間分店新續租金加幅大增逾七成!根據土地註冊處的資料顯示,位於廣東道佔地逾一千五百方呎的莎莎分店,五月中新續租金每月達一百五十九萬元。經紀表示,該舖舊租金僅約七十萬元,即莎莎多付約一點二倍租金續租。面對租金急速上揚,零售市道又未必同步上升,未來舖價能否續有支持教人疑慮,特別是明年息口有機會調頭上升,那時不要說一厘回報,就算有三厘都可能被息口蠶食。

對於急升的舖租,郭少明坦言,「最緊要計數,無理由做蝕本生意!」
商場拆細轉勢徵兆?恒業地產代理聯席董事蔡浩成表示:「舖價不斷狂飆,自去年尾開始,投資者慢慢接受一線區的回報得兩厘。」他指出,去年海嘯後展開的這股舖租升浪,至今未止,過去一年舖租的平均升幅達一成半,較○四及○七年的升勢更強勁。
經紀又表示,當商場拆細之風再出現,就可能是舖市炒至尾段的「凶兆」,五年前拆售旺角東京銀座的神奇小子亦不諱言,「個個拆細場都無好結果!」回顧過往,九二年明星搶購佐敦廣場後,政府便出手打壓樓市;九六年神童輝拆售旺角星際城市、九七年深水埗新高登電腦廣場等,都是樓市巔峰急挫前的產物。
○五至○六年間的分拆潮,不論是由黃海明推銷的東京銀座、或尹柏權拆細的深水埗「深之都」廣場,甚至由禹銘主理位於銅鑼灣的Timeplus,最終都是「無好下場」,故不少經紀都視拆細舖為樓市轉勢的其中一個徵兆。
舖位厘數較 按息仍高兩厘

一仙回報 保本強積金「呃」足十年
1 :
GS(14)@2010-12-12 12:48:48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097
2 :
鱷不群(1248)@2010-12-12 15:58:30又不要說呃,銀行利息近乎零,她想賺幾多?你要風險低,就預了要低回報,其他人08年輸得很慘又怎計,應該很多基金仍未重上07年高位
3 :
abbychau(1)@2010-12-12 19:31:56保本基金幫你保到本仲話呃
4 :
龍生(798)@2010-12-13 02:22:19又唔係咁講
既然咁多年落黎只有保本, 連數字都無增長
我不如做定期? 風險咪仲低?
其搵笨之處....真的一言難盡
積金去年回報7% 勝10年平均 專家:續看好中港新興亞洲股市
1 :
GS(14)@2011-01-05 22:22:45
積金去年回報7% 勝10年平均
專家:續看好中港新興亞洲股市
2011年1月5日
【明報專訊】去年強積金在「半自由行」突然押後及管理費高昂引來的一片罵聲下,全年表現不過不失,湯森路透理柏昨公布2010年強積金表現,總計本港374隻強積金基金,平均錄得7.15%的正回報,略高於過去10年強積金平均回報的6.09%,以及跑贏恒指的全年5.32%升幅,總算向打工仔有個交代。專家繼續唱好今年表現優秀的中港及新興亞洲股票基金,接近年底時投資者宜轉回債券基金。
跑贏恒指去年5.32%回報
比較過去10年強積金基金及恒指表現,基金往往在大牛市中表現稍遜,升幅只為2006年、2007年及2009年大市最暢旺時的一半,不過在逆市下,強積金的抗跌力相對不錯。
至於去年大市波動,恒指全年小升5%,強積金平均升7.15%,走勢與2003年及2004年的單位數升幅相若。
股票類升逾一成 表現最佳
檢視各類強積金資產類別,本港最受打工一族歡迎的混合資產基金,全年平均上升7.6%,其次最多人揀選的股票基金同期平均升10.22%,為去年內表現最佳的基金組別,當中韓國股票基金(即「大福MPF退休金—大福韓國基金」,目前本港只有1隻韓國股票強積金基金)一枝獨秀,上升17.15%,按次為亞洲太平洋(日本除外)股票及北美洲股票基金,分別升15.19%及11.84%,香港股票基金則上升10%。
個別基金排名方面,「永明首域強積金香港股票基金」高踞榜首,過去1年上升26.64%,按次為「永明RCM強積金亞洲股票基金」及「RCM強積金精選計劃—亞洲基金」,同期錄得逾兩成的正回報。
美元相關類別表現最差
去年美元大多數時間走勢疲弱,連帶美元及港元貨幣市場基金積弱,2010年輕微升0.03%,過去3年升幅亦不足1%,為所有強積金類別中表現最差的基金組別,另傾向投資以美元計價環球債券的債券基金,去年只上升3.87%,大大跑輸大市。
打工仔須留意的是,理柏公布的強積金表現只為一年內累計變幅,與以月供形式的平均成本法(DCA)回報會有差異,持有保留帳戶及近年才加入職場的打工仔應參考DCA回報,其較緊貼個人強積金的真實回報。
至於名下強積金資產值已滾存一段長時間的人士,期後的每月供款對已累積退休金的影響性不大,宜比較基金過去5年及10年較長時間的回報作參考。
明報記者劉佩珊、陳健佳報道
2 :
GS(14)@2011-01-05 22:23:01應多比較基金表現
2011年1月5日
【明報專訊】大家即將收到強積金年結單,或許你以為每項基金表現差別不大,事實上,各基金表現可以差之千里。根據MorningStar統計,2010年全年回報最佳的基金,一年升幅達26%,最差的要虧損0.77%。有顧問稱只要花點時間了解基金表現、定期檢討個人基金組合,可以令強積金有理想回報。
康宏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表示,管理強積金,先從保留帳戶開始。僱員可以到積金局查詢保留帳戶資料,如果有多個帳戶,可以組合成一個帳戶,或轉移到另一個心儀的強積金供應商。當中涉及不少文件處理,轉移帳戶預計需時一個月。
至於現有帳戶成員,可以留意基金回報情。過去10年,股票基金的回報最突出,但風險也相對較高。如果是年青打工族,可以考慮選擇此項基金。但臨近退休年齡人士,則要考慮可承受風險,選擇風險較低的基金。選擇基金後,並非就安寢無休。隨覑經濟環境,可以調整基金選擇,例如﹕股市低迷時,便可以考慮增持股票基金,用低價買入基金單位。
留意加息期影響債券回報
至於今年的投資策略,東驥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認為今年通脹是重大問題,亞洲多個地區也進入加息周期,加息會影響債券回報。雖然,亞洲債券會受惠其貨幣升值,但回報應該稍遜上年。可以接受較高風險的人士,不妨選取亞洲股票基金或中港股票基金,中央推出一連串調控措施後,通脹應該受控。他也看好亞洲地區,例如南韓、新加坡、泰國及台灣。而美國政府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但效力會於下半年減退,美國股市會調整,故手持北美股票基金,可以在今年下半年轉移至亞洲股票基金。
3 :
GS(14)@2011-01-05 22:23:31康宏:從基金單位扣手續費 影響回報
2011年1月5日
【明報專訊】大部分強積金收費,是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即是從基金的回報中扣除手續費。有強積金顧問指有個別基金,可以選擇扣除基金單位作收費,即是兩種方法均符合法例要求,他認為後者收費模式,長遠會影響強積回報。本報發現匯豐銀行、交通銀行、國衛、景順、東亞銀行的強積金計劃,其中保守基金一項,都有提出以扣除基金單位收費。

康宏理財主席王利民關注部分強積金的基金,會扣除基金單位作收費,僱員選擇基金時,可以留意收費安排。(陳智良攝)
現行兩種扣費方法
在積金局的收費平台,顯示19家強積金受託人收費及基金資料。有部分受託人的保守基金,列明「收費可以扣除基金資產,或基金單位」。匯豐及交銀表示,兩項收費安排符合強積金規定。對於扣除基金單位會否影響回報,交銀指保守基金的風險及回報相對保守,對因收費而影響成員長遠回報的因素,已有一定限制。
保險及強積金中介公司康宏理財(1019)主席王利民指出,雖然扣除基金單位的價值,等同於用現金計算手續費,但他指基金單位會按年升值,日後為成員帶來投資回報,扣除基金單位長遠會影響成員回報。他提醒成員挑選基金時,要留意收費安排。
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本身也是強積金計劃諮詢委員會成員。據他了解,兩種收費模式,均符合積金局規定。對於扣除基金單位作手續費,他認為只是不同形式收費,並不會影響成員的回報。他又指局方每年會核實強積金受託人所稱的回報比率、手續費等,是否有真正數據支持。
商舖市旺 翻新轉型回報更佳
1 :
GS(14)@2011-01-23 18:07:192011-1-15 iM
雖然樓市因政府推額外印花稅受到打擊,但在低息及資金充裕的環境下,投資者都為資金尋找出路,商舖更是他們的目標之一。的確,受惠經濟增長及消費市道暢旺,商舖市場無疑可看高一綫,當中更有投資者將商舖買回來後改頭換面,以換取更佳的回報。
自政府去年11年推出額外印花稅以打壓樓市炒風後,投資者轉戰其他物業市場,去年零售市道暢旺,令商舖不論租金及呎價,都錄得不錯的升幅,吸引了不少住宅投資者轉戰商舖,令去年商舖交投相當活躍。
交投旺摸貨成交急增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0年商舖買賣合約登記總值547.79億元,較2009年上升36.8%,也是繼1997年後13年來新高。按金額及宗數計算,以500萬至1000萬元的商舖升幅超過五成,2010年錄得81.43億元總值及1,125宗,較2009年分別上升67.9%及63.8%。
商舖買賣合約登記數量上升以外,商舖「摸貨」金額也錄得1997年以後的新高,達37.7億元,按年上升1.55倍,以上數據反映去年本港商舖買賣交投活躍。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指,政府出招打擊住宅炒賣後,引導了住宅市場游資轉戰舖位市場,加上自由行政策不斷擴大,除了推動零售旺區如尖沙咀、銅鑼灣及旺角區一綫地舖的成交量進一步上升,二綫及民生消費區的店舖租售市場也會受惠,商舖未來仍有相當上升空間。
的確,旺角、尖沙咀等一綫地區,也錄得不少摩貨轉售個案,例如去年12月旺角花園街一個2,100平方呎舖位,就以6,660萬元摸售,呎價約31,714元,投資者持貨個多月帳面大賺880萬元。
一綫區域以外,部分二、三綫舖位也錄得摸貨成交個案。早前有報道指,灣仔謝斐道52至58號D地舖,面積400多平方呎,去年年中買家購入後以1,280萬元摸出單位,之後業主持貨個多月,再以1,520萬元「摸上摸」出售單位,是次轉手帳面賺240萬元。
新鐵路沿綫潛龍飛升
美聯工商舖(00459)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子華謂,自去年11月額外印花稅推出後,投資者對投資工商舖的查詢量上升了30%至40%,但成交則未有顯著上升,現時仍處於索取資料的階段。黃子華也直言,他們不會特別介定有興趣投資工商舖的,本身是不是住宅投資者,此數據只是粗糙的估算。他估計,住宅投資者轉而投資工商舖的影響,最快要到今年第一季末至第二季初才可反映。
對於2011年商舖市場的發展,黃子華預計,在息口低企、市場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令投資者樂於買入物業保值,今年商舖租金及呎價平均會有10%至15%的升幅。
至於哪一區可錄得較好的升幅?一些「自由行」熱門的區域如銅鑼灣、尖沙咀、旺角等會是黃子華的心水,不過入場費相對較高。而二、三綫區如觀塘、九龍城、柴灣、北角等也會錄得不錯的升幅,因為一綫區將受惠自由行,二、三綫區則可受惠本土經濟。
除了傳統旺區,一些擁有新基建的地區,例如新鐵路沿線即西環綫、沙中綫,或是高鐵站附近的物業,都有不錯的升幅,鐵路開通後又可望受惠。不過,投資這些具有潛力的舖位時,短期就可能要忍受較低的升幅及租金回報,並要等待鐵路開通後,才可能享受到較具爆炸性的升幅。若要投資傳統旺區,就要留意租金與隔鄰舖位的落差是否很大,若然租金太高或太低就要調節。
黃子華亦建議,若是新進投資者,要投資商場舖,最好投資一些有主題,並已發展成熟、人流暢量的商場舖,例如旺角先達廣場。街舖同樣也要留意人流,就算是二、三綫舖也要選擇人流較多的街道。在投資商舖前最好先找銀行估價,特別是在去年11月金管局將投資物業的最高按揭成數,由七成降至五成後,如果再加上估價不定,就會令貸款額嚴重不足。
吉舖轉型即高價賣出
雖然商舖的升值潛力不俗,但若肯花心思為舖位增值甚至轉型,可能會獲取到較佳的回報。例如資深投資者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他旗下的中環皇后大道中47號舖位,面積1,000平方呎,湯君明就將舖內的閣樓拆除,令舖位門口樓底更高,之後就以每月租金50萬元,獲新租客Crocs鞋店預租,比舊租約高出逾四成。
湯君明以外,市場上也有不少投資者花心思為舖位增值,而且錄得不錯的回報,屬「八十後」的國森集團董事許畯森也是其中一個。許畯森近年主力發展地產相關業務,他在香港及內地都有物業投資,當中以其收購舊樓的業務較多人提及,例如他去年就夥拍另一公司收購筲箕灣道383A至387號及教堂里2至8號,地盤面積約7,500平方呎,可建樓面約7.5萬平方呎(地積比率約10倍)。
收購舊樓以外,他在香港都有投資商舖,他更擅長將商舖轉型,並錄得不錯的回報。例如在2009年,許畯森就以460萬買入油塘一個窄角舖,買入後他認為可以做食肆,他更將將舖頭丟空兩個月,之後就引入一潮州菜館做該舖租戶,並吸引不少人流,然後不到一年就以700多萬元賣出,帳面至少賺240萬元。
加連威老道旺區之最
許畯森早年也投資不少加連威老道的舖位,最近就有去年以1,200萬購入2個合共1,800平方呎的樓上舖,當時的租金收入5.1萬元,原租戶為時裝店。購入後,他就將兩個單位打通,並翻新外牆及大堂,最後就將單位以6.8萬元租予一髮廊,租金回報約為6.8厘。
為何看好加連威老道,許畯森謂,在2005年至06年,那時候自由行開始慢慢放寬,利時商場又剛興起,加連威老道開始轉型成時裝購物街,潛力陸續浮現。「若觀察其商舖分布,近年加連威老道頭段已被各大化粧品店進駐,其他本地消費相當如時裝店已搬至街尾,其他服務業如髮廊等都搬到樓上舖,加上The ONE商場開業,我相信未來加連威老道人流會持續暢旺。」
的確,加連威老道近年獲得不少投資者垂青。新近一宗成交為2010年12月,加連威老道25號全幢就被持有蘋果牌牛仔服裝品牌Texwood譚氏家族買入。而34至36號的gi商場,在2010年更先後兩度易手,先是資本策略(00497)以3.2億元向比高集團(08220)買入,然後傅老榕家族或有關人士,就斥4.2億元向資本策略購入該廈,資本策略持貨不到1年就獲利1億元,可見加連威老道深受投資者歡迎。
闖內地商舖市場先鋒
許畯森在舖位投資上甚有心得,原來是與他早年進軍內地市場有關。他笑稱,因為入場費低,故他數年前就返回內地投資商舖,並為舖頭找新租客。此外,他更自己落手落腳,在內地發展飲食業及時裝,以了解選址、人流如何影響舖位的價值,從而慢慢培養出投資商舖的眼光。
「2006年時,我在深圳東門買了6至7個舖位,當時每個大約20至30萬元人民幣,每個租金大約2000元人民幣,之前的東門人流不高,有些舖門更在賣古玉,我覺得東門那個位不應該賣那些東西,於是就引入其他租客。現時那邊同類的舖位已漲至百多萬元一個,租金差不多達4,000元,4年間的回報約有8 倍。」
東門的舖位以外,許畯森亦有投資老街地鐵口的地舖及南塘商場,許畯森笑言,當時內地人仍未有地鐵概念,未了解到這類舖位人流會很旺,但他就覺得南塘及東門的舖位都有相當潛力,所以就「膽粗粗」入市。
不過,投資樓上舖仍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許畯森提醒,樓上舖有分「住宅契」及「寫字樓契」,如果是「寫字樓契」,銀行估價會較足及可拿「會所牌」做飲食業,相反「住宅契」除要面對估價不足的情況外,更因不能拿飲食牌照,在租客客源方面會較窄。另外,投資樓上舖也要與該物業的立案法團打好關係,因為樓上舖涉及樓梯、大堂公家用地,若要進行翻新維修,也會較易獲得通過。
26萬炒劏房 89呎租金回報 20厘
1 :
GS(14)@2011-12-01 07:21:24full paid very o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46945
【本報訊】樓價貴到民怨沸騰,欠大筆首期的市民連公屋也未必買得起,新居屋又要等 5年。一個被人「分屍」斬開成三個單位來賣的分契樓(法律上擁有業權,有契劏房),細到只有 89方呎,大廈住客又很有「公德心」,將石油氣罐放在樓梯做裝飾,但不打緊,最緊要平,只賣 26.6萬元,租金回報近 20厘,照樣有人買,代理稱「搵多間都冇」。 記者:朱連峰
2 :
GS(14)@2011-12-01 07:25:52上樓直擊
天台養魚 梯間雜物多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46946
3 :
Sunny^_^(11601)@2011-12-01 09:45:13OK喎,起碼有cash flow呀
4 :
肥B(18468)@2011-12-01 11:09:32成50年樓, 唔「等」得幾耐...
而且塊地太細(計埋都唔過1000呎)收購重建都要同隔離左右一齊先有得發展, 好似唔多值博..
5 :
GS(14)@2011-12-02 08:18:27有無足夠業權先
6 :
肥B(18468)@2011-12-02 11:00:025樓提及
有無足夠業權先
佢樓高五層, 要至少有一層入手先有得同人FIGHT, 所以咪話博唔過囉, 呢D係「資本家」的玩意黎, D錢責住十年八年唔係問題就有得玩.....
7 :
Sunny^_^(11601)@2011-12-02 11:11:456樓提及
5樓提及
有無足夠業權先
佢樓高五層, 要至少有一層入手先有得同人FIGHT, 所以咪話博唔過囉, 呢D係「資本家」的玩意黎, D錢責住十年八年唔係問題就有得玩.....
我諗呢D樓,10年內都要大維修.每個單位都可能要幾十萬...到時可能會多D放盤呢
8 :
idsdown(1658)@2011-12-03 08:47:20深水埗, 地點唔錯.
買家都係出租出去, 係咁依3000蚊/月租出去已經係人地幚佢供樓
9 :
Sunny^_^(11601)@2011-12-03 09:02:248樓提及
深水埗, 地點唔錯.
買家都係出租出去, 係咁依3000蚊/月租出去已經係人地幚佢供樓
供樓???有銀行做咩?
10 :
idsdown(1658)@2011-12-03 09:09:419樓提及
8樓提及
深水埗, 地點唔錯.
買家都係出租出去, 係咁依3000蚊/月租出去已經係人地幚佢供樓
供樓???有銀行做咩?
計數ja...
11 :
Sunny^_^(11601)@2011-12-03 09:11:4510樓提及
9樓提及
8樓提及
深水埗, 地點唔錯.
買家都係出租出去, 係咁依3000蚊/月租出去已經係人地幚佢供樓
供樓???有銀行做咩?
計數ja...
oic
12 :
idsdown(1658)@2011-12-03 09:16:22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13 :
Sunny^_^(11601)@2011-12-03 09:18:11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14 :
GS(14)@2011-12-03 09:34:2013樓提及
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回報唔好所以賣
何況品流複雜,那日YY講是租畀雞做生意的
15 :
idsdown(1658)@2011-12-03 09:45:08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回報唔好所以賣
何況品流複雜,那日YY講是租畀雞做生意的
其實回報好高喎
又唔係自住, 應該唔會因為環境差而賣
學Sunny兄話, 要大修, 計過大修後回報降左, 仲有睇唔通個市, 食左先
16 :
GS(14)@2011-12-03 09:46:2015樓提及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回報唔好所以賣
何況品流複雜,那日YY講是租畀雞做生意的
其實回報好高喎
又唔係自住, 應該唔會因為環境差而賣
學Sunny兄話, 要大修, 計過大修後回報降左, 仲有睇唔通個市, 食左先
最慘是要拿一筆大錢出來,唔知幾時收番,看不通市況可能在fullpay 的情況下不如何有問題
17 :
Sunny^_^(11601)@2011-12-03 14:00:0315樓提及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回報唔好所以賣
何況品流複雜,那日YY講是租畀雞做生意的
其實回報好高喎
又唔係自住, 應該唔會因為環境差而賣
學Sunny兄話, 要大修, 計過大修後回報降左, 仲有睇唔通個市, 食左先
你張圖好得意^_^
18 :
idsdown(1658)@2011-12-03 15:58:1617樓提及
15樓提及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回報唔好所以賣
何況品流複雜,那日YY講是租畀雞做生意的
其實回報好高喎
又唔係自住, 應該唔會因為環境差而賣
學Sunny兄話, 要大修, 計過大修後回報降左, 仲有睇唔通個市, 食左先
你張圖好得意^_^
個樣幾得意.
係有毒的雞泡魚
19 :
Sunny^_^(11601)@2011-12-03 17:01:5318樓提及
17樓提及
15樓提及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回報唔好所以賣
何況品流複雜,那日YY講是租畀雞做生意的
其實回報好高喎
又唔係自住, 應該唔會因為環境差而賣
學Sunny兄話, 要大修, 計過大修後回報降左, 仲有睇唔通個市, 食左先
你張圖好得意^_^
個樣幾得意.
係有毒的雞泡魚
見到都想揾野打開佢=]
20 :
亞力士(1473)@2011-12-03 18:59:56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如果無聊的話, 可以諗下個賣家賣樓原因
點解有咁高回報都要出貨?
要大維修啦,可能係危樓
回報唔好所以賣
何況品流複雜,那日YY講是租畀雞做生意的
佢地咁聽話 好過租比租霸
蔡東豪:「創新者的回報太不公平了。」
1 :
GS(14)@2011-12-14 23:23:31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創新者的回報太不公平了。」
暢銷著作《The Undercover Economist》作者、經濟學家Tim Harford
Tim Harford指出,創新者只能夠賺取到2%由創新產生出來的回報,其他98%的回報去了消費者。
創新者絞盡腦汁,做生做死,消費者坐定定享受他人的創新果實,原因是競爭者搶爛市。
世上少有獨市生意,先行者或可享用一段短時間的頭淡湯,但競爭者蜂擁而至,不消一陣價格大跌,利潤消失。我做廠身受其害,供應鏈上所有單位在喊無錢賺,是誰賺了?答案是消費者,可不斷享用又平又靚的產品。
其實,有一些創新者從開始便已經打算為人民服務,例如公認發明World Wide Web的英國科學家Tim Berners-Lee,他由始至終主要在學術界工作,他從World Wide Web得到的實質回報遠低於發明的2%。
慶幸的是,不合理的回報分配似乎沒有打擊創新者的熱情,創新者一是不知道2%和98%的回報分配,一是從創新過程或其他地方爭取到更大的精神回報。
蔡東豪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