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深圳買樓 限購一單位
1 :
GS(14)@2016-03-11 00:49:41【話你知】現時深圳樓市火爆,有不少港人都北上買樓,但當地的樓市與香港物業條例有諸多不同,需要加倍留意。首先,每個香港人在深圳最多可買一層樓,毋須如其他內地城市般,需要外來人口提交繳社保或交稅記錄。但如需要買第二層樓或以上,則可能需要借助家人名義。其次,內地已放寬最低首期比例至20%,但深圳仍屬於調控城市,最低首期仍為30%。買賣契稅即印花稅,70平方米以下為1%,以上為1.5%。內地樓宇買賣以平方米作為單位,1平方米等於10.764平方呎,因此如單位是100米,相當於1076呎。另外,要留意的是,內地售樓仍以建築面積作為計價。據深圳中原經紀介紹,實用率因發展商而異,一般普遍在80%左右,最低亦有樓盤只有6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0/19523332
派錢兼助子女入學農民進城買樓獲補貼
1 :
GS(14)@2016-03-16 14:20:52大城市有人買不起房,小城市又「鬼城」處處。昨住建部承認全國房產庫存嚴重,中央提出要靠農民工去消化掉三、四線城市的庫存,並用讓農村子女進城讀書去吸引他們買樓,被批無恥。
房產過剩十年難清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昨稱今年1至2月份全國房地產庫存達到7.39億平方米。有學者指該數字僅是竣工後、未售出的現房,如計算上在建及已批未建的話,全國總共待消化庫存高達134億平方米,十年都消化不完。「清庫存」是中央明年經濟五大任務之一,至於怎麼清,中央其中一思路是通過農民工市民化,「幫」他們在城市定居買房。河南南陽就應景推出新政,農民進城購房每套可獲1萬元財政補貼。然而補貼是杯水車薪,經濟嚴重下滑下,在中小城市找份工作都不容易,如何指望農民工「清庫存」呢?昨日記者會上,住建部長回應相關質疑時稱,要鼓勵引導農民工進城,除了購房優惠、解決就業、銀行相助之外,落實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政策、特別是小孩上學,對農民工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這引來輿論批評,戶籍制度令農村孩子無法享受城市免費教育,政府現竟以拿掉這本就不該存在的壁壘,作為誘農民賣樓的餌,簡直無恥。《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6/19531459
港人赴英買樓收租回報高達10厘
1 :
GS(14)@2016-03-28 14:14:11【海外樓市】英國是港人海外置業熱門地點之一,近日備受「脫歐」公投與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等影響。惟英鎊滙價回軟和低息環境持續,樓價企穩。兩位專家教路,倫敦市中心外,東南區與蘇格蘭均有「筍盤」,租金回報接近4厘,蘇格蘭更高達10厘。記者:伍詠雯
英國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2月倫敦樓價按年升13.9%,平均樓價達53萬英鎊(約586萬港元),較英格蘭和威爾斯平均樓價高逾六成。英國樓價穩步上揚,因當地樓房供不應求。市場預期兩年後開通的橫貫線鐵路(crossrail),鐵路線沿樓價現新景象。
■鄭嘉瑋指脫歐公投對英樓市有一定影響。 馬泉崇攝
■這幢位於蘇格蘭的物業,樓齡已有40年。 受訪者提供
■蘇格蘭這個單位大廳四正,每月以900英鎊租出,回報達10厘。 受訪者提供
伊利沙伯沿線盤樓價勁升
據Zoopla統計資料,由鐵路線施工起計,過去6年半來漲幅超過一半。這條鐵路不只打通樓價稍遜的倫敦東區,更將市區與希斯路機場連接。當中英女皇伊利沙伯命名的伊利沙伯線(Elizabeth line)沿途站樓價勁升,倫敦東區申菲爾德樓價累升四成,著名商業區包括Bond Street,樓價累升逾六成。仲量聯行國際住宅物業服務部主管黃嘉欣指,過去兩年,港人到英國置業仍集中倫敦,主因該區為港人熟悉,且保值能力佳。倫敦核心區住宅租金回報率約2至3厘,倫敦其他區的租金回報率約4厘。除倫敦外,近日到曼徹斯特買樓的港人亦越來越多。1994年到英國置業的港人盧小姐(Lucy),主攻倫敦約百萬港元的細價樓。盧小姐目前持有10個物業,其中一個自住,其餘放租。盧小姐稱當初決定遠赴英置業,是為留學兒子提供住宿,「第一次買樓係94年,係倫敦東南區Canada Water嘅700幾呎兩房單位,用咗7.2萬英鎊。當時英鎊兌港紙有12、13算,港紙都要90萬。現時倫敦周邊地區已升值到50萬英鎊」。上述單位每月叫租約1,600英鎊,租金回報3.84厘。越來越多投資者留意蘇格蘭樓市。縱然當地樓價升幅較溫和,但大學區住宿需求殷切。《買起英國樓》作者鄭嘉瑋(Ricky),2007年隨家人移民蘇格蘭。
110萬買入 月租9,810元
年僅23歲的Ricky與家人合資在阿伯丁(Aberdeen)購入7項物業收租,每月合共收租約6,000英鎊。四年前,他游說家人合資買入一間樓齡40年的兩房單位,連計律師費、保險和雜項等開支共3,000英鎊,合共投資約110萬港元。他在買入單位約一個月後以每月900英鎊(約9,810港元)租出,若按買入價計,租金回報約10厘。
Ricky提醒大家做好心理上適應,蘇格蘭樓齡好大,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樓齡都有。他建議買家選擇物業,應留意屋內配套包括暖氣、熱水爐和水喉等是否完善,因蘇格蘭天氣比香港冷,當地維修費亦較本港高。而港人較忌諱的「凶宅」,在蘇格蘭樓市影響不大,銀行均接受該項物業作抵押貸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28/19543928
利字當頭:租樓與買樓之爭議
1 :
GS(14)@2016-03-31 13:49:38「租樓好還是買樓好?」這個爭議,我一直都覺得是香港投資文化中,最怪異的現象。單計算居住成本,租和買基本上沒分別。居住永遠都是一項支出,就算自置物業;供樓的利息支出又或者implicit rent,都是支出。只是過去半個世紀大多數日子,資產價格不斷上升;所以持資產的人,某程度上對沖了貨幣購買力被剝削帶來的損失,表面上「賺住又賺錢」。但總不可以假設沒買樓的人,儲蓄都是現金;買股票保值,也是香港的風俗。傳統投資智慧叫人要分散風險。假如全副身家放在同一件事上,風險更高。但分散風險也有代價的;風險水平越低,潛在的回報也越低。許多人覺得自己不會看錯,所以明知未必賺,也選擇一注獨贏。「博一鋪」沒有問題,但要知代價。炒股,多數都是現金來往,就算輸光老本,伏驪幾年又可再戰。現金投資物業,風險也不會很高。可做按揭的人,要知高回報是槓桿而來,要是樓價跌,損失也以倍數計。許多人認為樓價長遠必升,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聯儲局未加息,可能你已失去工作和收入,市場上妖股當道,甚至有些傳統藍籌也「伏味濃」。當下是一個令投資者氣餒的時代;爭議,也不是在股、樓,或者租、買。無論手上持有甚麼資產,重點是我們怎樣管好收支,以免要為生計被迫低位套現,也有子彈趁低吸納。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31/19551232
委員會查副局偷步買樓
1 :
GS(14)@2016-07-09 06:57:18【本報訊】金管局前高層、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劉怡翔(圖),6年前在該局推出第二輪按揭辣招前購入兩個物業,未有按照規定申報按揭,及其中一個單位超出申報期限,事件引發外界對該局高層利益申報,以及追溯處分機制的關注。該局昨日回覆表示,已交由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管治委員會跟進,冀未來數周完成工作。
冀數周完成再交代
管治委員會負責監察金管局表現,並就薪酬與服務條件、人力資源政策及財政預算、行政及管治事務,向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提出建議,目前委員會成員均由非銀行家的專業人士組成,主席為經濟學家及中大前校長劉遵義,成員包括證監會主席唐家成、積金局主席黃友嘉等。對於劉怡翔2010年兩個物業申報,金管局發言人指出,已經交由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管治委員會跟進,管治委員會將會馬上展開工作,並且希望未來數周完成,屆時該局會作適當交代。劉在2004至2012年間,以金管局助理總裁職級,借調按揭證券公司擔任總裁。根據金管局年報,2012年度12位助理總裁平均薪酬總計為472.9萬元(月薪平均39.4萬元);按特區政府政治委任官員薪酬條款報告,2009年自願減薪,副局長月薪介乎18.3萬至21.2萬元。參照劉怡翔向金管局申報紀錄,他在2010年8月31日及10月29日,正式完成兩個物業交易,購入何文田兩間價值998萬及618萬元的單位,兩張臨時買賣合約則於7月21日及25日簽訂,即先於他從金管局知悉(7月29日)該局計劃推出新一輪樓市逆周期按揭措施;由於他簽訂臨約時間較辣招公佈日(8月13日)為早,故其兩項物業仍享七成按揭。■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9/19687991
財經評論:打風買樓似失心瘋
1 :
GS(14)@2016-08-07 01:09:17俗話有云:「打風先嚟買菜」,歇後語「一定貴」。打風令菜價上漲,菜價批發價抬高,小市民被迫捱貴菜,所以都會趁打風前,儲定糧餉,買定蔬菜迎接打風,避免菜販趁火打劫。剛剛過了去的颱風「妮妲」來勢洶洶,天文台一早預警會懸掛8號風球,甚至更高風球。不過,香港人打風,原來唔單止盲搶菜,而是去搶樓。過去周一晚,天文台預警傍晚時分會掛8號波,人人放工趕返屋企,地產商卻一於樓照賣。新地當晚開賣元朗新盤Park Yoho1B期及1C期合共88伙,結果風雨不改,即使天文台預早通知晚上8時40分會掛8號波,市民照舊6時多準時到達等揀樓。揀樓簽約之時,正正是打緊8號風球,印象中,是一手住宅銷售條例生效後,第一個樓盤在打8號風球都開賣新盤。市場可將這情況演繹為發展商心急趕散貨,即使打風都懶理市民安全照賣樓。惟發展商又那麼有信心,認為打風都照賣到樓,不讓員工盡早收工之餘,又深信已入票準買家會到場揀樓;另一邊廂,政府不是唱着未來三、四年新樓供應邁向10萬伙嗎?這樣來看,供應只會越來越多,市民又何解趕住去買樓?外圍經濟局勢未穩,年底前又大量新盤可選擇,何解急着去揀樓?結果,當晚銷情是賣約80伙,儘管未致一掃而空,但打8號風球都賣出九成單位,銷售比率比沒有打風更強勁。香港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風雨下失心瘋的盲搶樓,恐怕都是怕「買貴菜」道理吧。記者:湯家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4/19721793
陳永傑:現在就是買樓好時機
1 :
GS(14)@2016-08-09 06:43:03【明報專訊】有許多朋友問:「什麼時候買樓最好?」筆者的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現在,因為按揭息率大約2厘,此時不買,更待何時?難道想似90年代超過20厘才動手?
按揭息率約2厘 料將持續
當然會有朋友追問,美國加息,豈不是要增加供樓負擔。如果美國加息,香港按息自然有機會跟隨上調,但美國經濟如此不濟,加得了嗎?不信!
四年多以前,筆者在自己的專欄已經堅決指出,美國加息障礙重重,不但會不停地押後,就算加得到亦加幅有限,美國這個息魔不會太惡,置業人士的按揭息口負擔不會太大。當年已經叫人放心投資買樓,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或作為投資。幾年來只得去年12月加息一次0.25厘,期間本港樓價上升不少,置業人士賺住賺租賺價賺息,獲利甚豐!
你有權說現在按息依然2厘,但難保他日美國息率上升,到時本按息水漲船高,再沒有超低息好日子。這種看法,幾年前已經如此,但息魔卻玩失蹤,難保未來一兩年情况都是如此。
美經濟遠遜預期難加息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美國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只輕微增長1.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6%,簡直天差地遠,令人非常失望。首季增長為0.8%。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如此不振,超低息環境只會加時,有些人估計9月份的加息行動,應會自動消失。美國11月舉行總統選舉,聯邦儲備局的加息計劃應會全部按兵不動,無謂多做多錯。
美國經濟乏力,歐盟、日本及中國經濟亦差,又會拖低美國經濟增長。未來一兩年全球經濟不樂觀,美國欠缺經濟動力,加息可能再加時一兩年。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51&issue=20160808
傅嘉莉富貴買樓 玲玲教揀西區
1 :
GS(14)@2016-08-09 07:10:49■傅嘉莉近年被指搭上人夫,其中一位是法拉利香港代理莊天龍。資料圖片
【中環】傅嘉莉(Kelly)近年簽大台拍劇,多了不少曝光率,但都不比她的私生活更精采。Kelly忽然富貴,入住南灣豪宅,桃色新聞未停過,但對象大都是富商人夫身份,前年被本報影到與新加坡富商的士車廂攬啜後,又被揭與法拉利香港代理商人莊天龍蜜遊米蘭,她都例牌否認交往。
【聽多過食】■麥玲玲全程講不停,傅嘉莉好留神傾聽。
【實有姻緣】■傅嘉莉聽完麥玲玲指點迷津,兩人大笑。
■傅嘉莉前年被本報影到她與新加坡肥叔叔富商在的士車廂攬啜。資料圖片
「實嫁得出」
Kelly日前現身中環文華酒店,剪了短髮及染金頭的她,約了麥玲玲high tea,全程二人傾多過食,其間麥玲玲拎住電話不停向Kelly講解,而Kelly就好凝神貫注聽師傅指點迷津,由於麥玲玲聲線都頗大,隱約聽到麥玲玲指示她今年可以買樓,更提議她揀西區的樓,言語間還提到愛情運,她表示:「放心喎,你八字係會有真姻緣,實嫁得出嘅!」記者前日致電麥玲玲師傅,她表示Kelly問她買樓入市意見:「佢20歲入行冇耐,好快已經搵到首期買沙田第一城,佢嗰時有問我意見話會唔會太細,我同佢講叫佢上咗車先,仲記得嗰時第一城樓價170幾萬,記得佢畀咗一成出嚟!之後佢買太古城嗰陣都有問吓我,係咪啱時機!」
真姻緣未到
據悉,Kelly現以6萬租住南灣豪宅,最近睇中同區一個800幾呎、價值近2,000萬單位,認真富貴。問到麥玲玲師傅Kelly有否問姻緣事宜,她說:「佢仲後生,桃花都旺,不過未必係真姻緣,遲婚會適合佢多啲,但就一定會結到婚!」採訪、攝影:王梓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8/19726902
曾淵滄:買樓成本高 無興趣入市
1 :
GS(14)@2016-08-13 14:56:00【本報訊】本港經濟數據意外轉好,樓市成交亦見回升,不過,學者曾淵滄認為,目前樓市充其量是「跌定咗」,能否重返或超越去年高位,他相信「無咁容易」。樓市自踏入第二季,明顯由淡轉旺,二手交投轉熱外,多個新盤銷情報捷。整體樓市氣氛轉好,惟經濟學者曾淵滄認為,現時樓市距離今年初低位只是反彈2%,目前處於低位拉鋸狀態,樓市充其量是喘定,至於有力上升與否,視乎股市表現。他指出,去年港股大時代後出現股災,樓市下跌也是幾個月後才出現,今年以來,股市已升約20%,樓市則在3月份喘定,他直言「過去一年樓價受股市影響」,至於樓價有力超越或重返去年高位,他相信非容易之事,始終樓市「升得太多年」。儘管樓市在低位糾纏,他直言近十年無入過貨,因為現時樓價高,買樓成本高,租金回報率低,所以無興趣入市。過去十年八年都無入無出,無沽貨亦無入貨,目前手持10多個物業收租,分佈香港及新加坡,香港約佔半數,「咁收租幾時都係好嘅」。他個人無入市,但認為住屋仍然有需求,所以新盤仍能熱賣,認為買樓自住無問題,投資就「麻麻地」。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認為,的確因英國脫歐令加息壓力消除,令市場上有資金的人「想揸返啲物業」,並指「揸樓都起碼有一、兩厘回報,放入銀行連0.1厘回報都無」,所以唔少人都想利用買樓,幫資金「搵吓出路」。至於本港GDP按年溫和增長1.7%,施氏認為根本增幅就唔多,更指「當你人工加得嗰一點幾個巴仙,幾時先買到樓呀?」他本人2016年無買亦無賣,更指「仲咁鬼貴,(自己)梗係唔會入市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3/19734509
湯文亮:現在買樓都是有準備的人
1 :
GS(14)@2016-08-15 05:26:21【明報專訊】很多人以為「快,狠,準」是投資金科玉律,致勝秘笈,資深投資者就知道不是,那些都是行動,是後着,立刻亦有人想到,前着是等,是忍,其實亦不是,有所謂謀定而後動,什麼是謀定,就是要有所準備,當機會到來的時候,就要快,要狠。
近日樓市出現小陽春,突然間多了很多需求,不但造成成交量大增,而且樓價飈升,有老友叫我撰文警告,我話沒有需要,老友唔明白,佢話我去年發表了細價樓爆煲論,都是睇到樓市不正常上升,警告那些打算買樓的人,我話去年形勢與今年完全不同,去年以創新高價買樓的人,他們其實不認識樓市,恐怕樓價會繼續上升而買樓,今年買樓的人,他們清楚自己實力,亦認識樓市,即使以高價買樓,所買的都是高層優質單位,去年創新高的,不少是低層沒有景觀單位,是投資者逢三退一退出來的物業,既然今年買樓的人有所準備,點解要撰文警告他們。
去年創新高物業非最優質
雖然我認為樓市是非常健康,但並不是必然,當我見到買樓的人不顧一切上車,樓價不正常上升,創新高價是那些非優質物業,到時候我或者會撰文警告,一定會有人很奇怪,點解我用或者,其實,撰寫與市場表現相反文章是要很大勇氣,更加要能夠抵受其他人取笑,即使市場接受我的細價樓爆煲論,在初期一樣受到其他人取笑,不過,亦有人話我敢言,算是小小安慰。
今年賣樓的人「因了解而分手」
我認為毋須再發表類似爆煲論文章,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了解物業市場,在去年以創新高價買樓的人,以非常沉重心情了解,今年初買樓的人,則以輕鬆心情了解,就算今年賣了樓的人,他們不但了解,而是太了解,為了解而分手,這又是另外一個題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02&issue=201608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