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息稱富士康仍考慮在美國建廠 郭臺銘要求必須有稅收優惠

據華爾街日報3月2日報道,富士康科技集團仍在商談在美國建立一家平板顯示屏工廠的事項。知情人士表示,在美國,有關建立一個與廣州類似的平板顯示屏工廠的商談已進行了數年,但未達成任何交易。

郭臺銘1月表示,他仍然希望在美國投資70億美元建立一家工廠,並歡迎州政府拋出橄欖枝。

郭臺銘周三表示他剛剛去過華盛頓,但未詳細說明商談的進展。

郭臺銘稱,為了爭取此類工廠,美國必須提供稅收優惠並制訂員工培訓計劃,同時還要研究在中國工作是如何進行的。

他表示,如果美國任何一個州的政府想要吸引富士康前去建廠,他們應該到中國學習和研究,看看在這麽短的時間里,在中國如何能完成這麽多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也在廣州市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動工建設。該項目一期總投資610億元,預計達產後年產值約92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81

郭臺銘的焦慮和鴻海轉型

過去一段時間,郭臺銘跟他的鴻海略顯被動。2016年增長乏力,以致出現上市19年以來首度負增長,比2009年遭遇金融危機沖擊後還略顯難堪。這背後,是它的代工版圖面臨巨大的結構調整。過去郭臺銘雖然也為集團制定了所謂“八屏一網一雲”的藍圖(2014年6月公布),但截至目前,仍是手機、PC類產品代工更有聲量;其他領域雖有持續布局,包括一些巨資並購,但對整個藍圖的落地,似乎一直沒有進一步明晰的動作。

而近期一天宣布兩大合作,先夏普後軟銀,隨後又傳出消息聯手臺積電競購東芝閃存業務,崢嶸頓顯。

雖早已收購了夏普,但是雙方之前的既定路徑,基本設定在面板與太陽能領域。如今,延伸到了醫療與健康科學領域。

雙方將成立Sharp Healthcare and Medical,鴻海間接子公司Fabrigene Limited為控股方。郭臺銘表示,將鎖定夏普在生命科學領域深耕數十年的人才、技術、設備、專利,利用公司原來匯集的國際醫藥管理人才與經驗,以及大中華區銷售能力,拓展生命科學、健康環境、影像醫學三大面向。

可以看到,這里面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三大方向雖然都是相當專業,但幕後都有顯示技術支撐。當然,現在的顯示技術與半導體越來越高度融合。通俗地說,已經是一個半導體顯示的時代。

這到底反映了鴻海的什麽趨勢?筆者個人覺得,這是郭臺銘主掌的變革動向,就是朝行業互聯網、物聯網邁進。而它選擇的健康醫療,既是國計民生無法脫離的剛性部分,也是現實產業中利潤非常高的領域。

對鴻海來說,這一步不但跳出了面板產業局限於家電與手機等狹隘用途,開始走向更廣泛的無所不在的顯示時代,朝工業互聯網領域邁進,更是意味著它基於制造業的平臺化戰略得以深化。要知道,鴻海可不只是一個硬件代工企業,它是一個遠勝IDM模式的綜合性的巨頭,在全球電子業領域,除了處理器不生產之外,其他幾乎所有部件、軟件都不在話下,而且它還有強大的模具與材料布局。

這能讓它走出過度側重PC、手機及其他消費類電子代工的風險。過去的業務雖然規模非常龐大,但力弱稀薄,而且波動非常劇烈,幾乎是每隔幾年就來一次巨大的震蕩。當年它是整個PC業代工巨頭,PC成長乏力後,它強化手機代工,一度是摩托羅拉全球最大的代工廠,但隨著它轉型失敗,加上2008年遭遇經濟危機,鴻海一度遭遇巨大挑戰。不過,當蘋果引領的新一輪智能手機熱潮開啟後,它迅速依靠整體優勢,切入蘋果產業鏈,成功完成了替代。這也是2009年郭臺銘重新回歸集團擔任CEO的危機背景。

與它競爭的另一巨頭偉創力,當初被鴻海超越後,很快剝離了PC與手機等消費電子的大部分訂單,全力沖刺其優勢領域,即2B代工,從而避開了郭臺銘的強悍沖擊。截至目前,雖然偉創力規模遠不如鴻海,但業務版圖相對穩定。

之前鴻海也曾有過直接的2B布局,如服務器形態,但因為直接依托PC產業鏈,越來越透明;較早時候還布局過汽車,至今也在積極滲透,甚至還有不錯的無人駕駛專利,但兩年前,它將無人駕駛的部分專利賣給了谷歌,似乎在等待更為成熟的涉入機會;至於在能源領域的布局,其中的太陽能已經有了不錯的基礎。

這種重度垂直的領域,比如能源、健康、醫療,也是GE、西門子、飛利浦、東芝等巨頭的地盤。而這幾年,韓國三星也在強力沖刺,在其版圖里這部分恰恰也是它面向未來轉型的方向,且連續的危機一定會推動三星轉型速度加快。

就是說,郭臺銘的危機感應該是非常強烈的。當人們為三星擔憂的時候,筆者感覺它的老對手的焦慮似乎更重。

要知道,蘋果雖依舊是全球最賺錢的企業,但手機出貨整體增長乏力,尤其核心重鎮大中華區開始明顯萎縮。2017年,即便蘋果iPhone8大賣,想再持續創造過往幾年的神奇,也幾乎不可能了。手機業已經高度成熟,且鴻海的蘋果訂單正持續被分流,它與蘋果之間,雖然不會分裂,但未來雙方都不可能將自身的命運押在對方身上了。

況且郭臺銘已經67歲,壓力應該很大。即使現在看上去依舊青春不老,但他至今仍未能破除兩大魔咒。

一是接班人話題。早在2002年,郭就開始思考6年接班計劃,即到2008年,通過建立聯邦制組織架構從中選擇接班人。2006年~2007年,他已將日常營運重任分化交給九大事業群總經理。其中,二弟郭臺強因年齡與他接近,接棒可能反小;三弟郭臺成40歲出頭,年輕有為,且掌握最大現金流業務,外界認為非他莫屬,奈何2006年他突發血癌。2006年年終尾牙當晚,郭臺銘重申2008年退休計劃,寫了一幅“爭權奪利是好漢,開疆辟土真英雄”的對聯,送給臺下許多高管,說是鼓勵年輕幹部搶班奪權。但實際上,他依然屬意郭臺成,認為他能好起來。只是,2007年郭臺成再度病發,夏天就病逝了。

郭臺銘的兒子郭守正無意電子代工業,頗讓其惱火,但也無法強制。大女兒郭曉玲缺少專業能力,不可能接掌大權。自那以後,郭臺銘不但沒有向下分權,反而重回前臺,一直執掌局面至今。

二是股價魔咒。2009年,郭臺銘對投資人說,鴻海股價若不能重回200元以上,他就不退休,然而以目前的股價離達標還太遙遠。

未來一段,如果不能盡快強化2B業務布局,並在營收與利潤方面有相當的成長動能,即使手機、PC等產品線的代工版圖繼續增長,甚至通過垂直整合深度布局,比如收購夏普後可增強與蘋果合作的黏度,但從資本市場角度來說,鴻海的概念開始陳舊,將很難獲得資本市場追捧了。

2016年經歷了IPO後歷史上第一個衰退年,2017年將是鴻海發展史上的關鍵樞紐。郭臺銘與鴻海必須在這一年將過去確立的新願景,進一步落地,並形成一定的勢能。

所以,鴻海與軟銀的再度牽手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事實上,鴻海與軟銀的合作領域確實已相當廣泛,有多個項目在前。但這次的牽手,則是側重投資。

筆者看來,這一布局,相對於牽手夏普、印度能源廠、ARM的研發中心,將直接體現產業布局的速度。那就是嫁接軟銀的產業力量與投資經驗,整合自身資本和全球強大的制造力、技術、產業鏈整合能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通路,來快速換取一個新的市場。

筆者從中感受到了一種緊迫感。巨頭鴻海也將進入一輪資本驅動的行業整合增長周期了。

郭臺銘表示,這一合資公司,符合集團整體投資策略,有利於探索和發掘嶄新的投資機會,推動集團永續發展。而且,關鍵是合資公司將由鴻海進行管理。

雙方沒有更細節的表達。但筆者預感,它們將集中在物聯網行業、互聯網領域。結合富士康的主業,它應該會借助資本培育手機之外的多種智能設備、工業智能產品、機器人等單元。當然,不會是純粹的硬件,一定是軟硬件系統。因為我們看到,軟銀與谷歌、鴻海與谷歌之間,已經有強烈的磁化效應。

應該說,在消費電子領域,軟銀尤其ARM生態與鴻海的合作早已有很多年,只不過都是間接合作。而面對未來,雙方的訴求其實非常一致,就是放大ARM的生態,從消費類業務延伸到各種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層面。鴻海能提供強大的設計、制造以及服務能力。

未來,鴻海不排除借此滲透到芯片代工領域。因為,半導體與顯示工業越來越趨於融合,而且該領域也是鴻海整個價值鏈上獨缺的部分。以郭臺銘的個性,他應該不會繼續做個觀望者。

當然,現有的移動互聯網事業版圖一定還會壯大。只是說,想再度出現一個類似手機這種壯觀、集中、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產業鏈,已經極難。

而筆者認為,鴻海未來將走出手機左右的局面,走向各種碎片化的智能終端服務,並且滲透未來的物聯網,那可是幾百億的終端連接,總量遠遠大過手機。

回頭看郭臺銘早前公布的“八屏一網一雲”藍圖,你會發現,其中的規劃其實已經涵蓋了今日的動作,但挑戰依然巨大。因為鴻海許多代工廠,過去多年適應了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要想滲透到“八屏一網一雲”的世界,它需要適應小量多樣的生產,且必須充分體現即時訂單。這不但涉及整個供應鏈的重塑、生產線的改造、物流的改造、渠道體系,連內部整個管理、組織、流程、業務模式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絕非小事。

值得慶幸的是,至少在龐大的制造能力、強大的設計能力、強大的材料及模具工業、全球化運營能力等方面,鴻海目前的優勢還很難被超越。

最近3年,郭臺銘頻繁出現在許多物聯網、雲計算的重點行業會議上,不但在大陸的貴州等多省互聯網+戰略中密集布局,還是烏鎮互聯網大會這種高端場合的貴賓。他與馬雲等人似乎早就形成了極高的默契。筆者相信,這一幕會促成鴻海奠定全球產業的新格局,它的參與感會進一步深化。

這個階段,除了強化在大陸的布局,鴻海也不可能放棄海外,這是它的商業模式決定的路徑依賴。類似與夏普、軟銀的戰略合作,接下來應該會有更多,尤其是與軟銀的投資動向值得關註。鴻海基於制造業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確實已經具有很強的平臺匯聚能力,盡管挑戰巨大,面向未來的競爭,這家巨頭仍有它強大的實力。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誇克傳媒創始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681

郭臺銘抱怨大學生動手能力差 工信部部長:請給一點時間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19/1086369.html

新華網北京3月19日電(記者 李童 陳凱茵)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3月18日至20日在京舉行。在19日上午的“中國制造2025與推進結構性改革”主題交流會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提問時抱怨,大學生普遍動手能力差,不願到基層流水線工作,苗圩承認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中國制造2025對人才有專門的規劃,“請郭先生給點時間”。

在嘉賓提問環節,郭臺銘直言,如今的大學教育和工廠里的實踐操作差距很大,富士康招了很多大學生,可他們都不願意到基層流水線工作,“請問苗部長,政府有沒有什麽政策可以鼓勵大學生下基層?”

苗圩在回答時透露,中國制造2025有11個配套文件,其中一個就是《制造業人才發展指南》。

苗圩坦言,如今我國急缺動手能力強的人才,需要他們能夠到工廠、車間去,直接從事生產線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而目前的大學生很多都不具備這種能力。

“所以,我們在教育體制上一定要進行改變,要加大職業教育的培養力度,”苗圩表示,中國不需要800萬畢業生都去做工程師、科學家,去研究,“請郭先生給點時間”。

苗圩直言:“如果沒有一批掌握了高技術的人才,中國要想成為制造業強國,將是一句空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32

郭臺銘:馬上推出員工持股激勵計劃,要做中國的Predix

6月6日,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在富士康30周年高峰論壇上表示,富士康將全力推動智能制造,盡力在中國先進實體經濟中擔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領頭羊。他表示,基於30年創新研發與精密制造的經驗積累,富士康將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將工業大數據轉換為人工智能。

郭臺銘表示,富士康早期建廠,沒有開拓荒地時,發揚了山西人“走西口”的精神,沒有辦公地點,在貨櫃里面辦公。30年後,富士康又遇上互聯網深度融合歷史機遇轉折期,也就是工業互聯網賦能時代的來臨。

在這樣的一個時期,郭臺銘表示富士康將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可以用九個字來形容這個體系,即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雲”是雲計算,“移”是移動訊息,“物”是物聯網,“大”是大數據,“智”是人工智能,“網”是工業互聯網,加上機器人,這些硬件設備從核心層到IaaS層,到PaaS層、SaaS層,郭臺銘表示,富士康已經累積了很多制造經驗,這些設備都是自制,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

他表示,富士康從2010年到2017年,出口占全中國出口的3.9%,進口占3.6%,集團30年來累計外匯2400億美金,占中國外匯存底3兆美金的7.8%。“我們深耕知識產權,集團第一件大陸專利的申請是1992年7月16日,1998-2000年我們是連續3年中國企業大陸專利申請第一,2002-2010年連續9年中國企業大陸專利申請排名前三,1984年至今華人企業全球專利累積申請第一、核準第一。”

“我們是傳統實體經濟制造到科技制造,現在我們要用人工智能賦能,因為我們有物聯網,有大數據,有人工智能,我們在先進實體經濟用人工智能來賦能。”郭臺銘在現場表示,工業互聯網消費價值是消費互聯網平臺的100倍,富士康希望做中國的Predix。Predix是GE推出的針對整個工業領域的基礎性系統平臺,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它可以應用在工業制造、能源等領域。

此外,在提前錄制的視頻中,郭臺銘表示,富士康選擇在A股上市一個原因是,大陸員工很難拿到臺股股票。工業富聯上市後,會馬上推出員工持股激勵計劃,激勵人才。郭臺銘還表示,未來富士康可能會考慮合夥人制度。

“我已經捐贈了個人90%的財富,已經不是為錢財工作了,但是現在每天還工作16個小時。”郭臺銘稱,為員工購置了兩萬本關於人工智能的“教材”,希望員工多學習人工智能的知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94

毛利率比郭台銘高七倍 黑手台霸王世忠 張忠謀少不了他

1 : GS(14)@2010-10-25 22:46:43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87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01

打造郭台銘網通帝國頭號戰將

1 : GS(14)@2010-12-17 17:59:09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2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23

李嘉誠大勝 郭台銘慘敗 2010年藍籌股大比拼

1 : GS(14)@2010-12-31 17:40:15

一篇不錯的報導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231/News/ea_eaa1.htm













李嘉誠大勝 郭台銘慘敗
2010年藍籌股大比拼
  2010年12月31 日

【明報專訊】一個雄踞本地,一個稱霸彼岸,李嘉誠以及郭台銘兩位港、台首富,旗下上市公司的命運在2010年有著霄壤之別,在磚頭有價以及3G「翻生」下,長實(0001)與和黃(0013)「埋單」分別升逾20%及50%;相反富士康(2038)則挫近40%,與台灣上市的鴻海精密齊齊跑輸大市。總結全年,恒指在熱錢四竄下再度過驚濤駭浪、高低波幅近6000點的一年,本地零售、「磚頭股」以及「飛機股」成功破浪而出。


恒指全年走勢被動,歐美以及內地政府處於退市、不退市的尷尬處境,各地央行舉動直接左右大市,葡萄牙評級被降以及國務院推出「新國十條」遏抑樓市炒風,拖累恒指在第二季跌至全年低位,不過,下半年情出現好轉,恒指在短短6個月內由低位反彈逾30%,直至年底才在內地通脹,以及,中央「收水」陰霾下,再次由高位回落(見表) 。

郭台銘旗下鴻海 跑輸台股

恒指至今累積升5.15%、或1126.8點,由李嘉誠以及郭台銘這兩位港、台首富「打骰」的和黃以及富士康,分別成為2010年藍籌的大贏家及大輸家,其中和黃在3G業務扭虧為盈以及10年來首次增加派息的憧憬下「發威」,和黃至今累積升51.6%,昨日收報80.95元,以低位計算更加反彈 75%;相反,備受員工自殺以及工資成本上升困擾的富士康,股價至今則累跌39.7%。

雖然至今累積上升21%的長實,未能打入升幅榜頭10位,但單是長實一股已經為李嘉誠身家帶來203億元的帳面進漲;相反在台灣上市的鴻海精密亦跟隨富士康跑輸大市,至今累積跌13.5%,而郭台銘的身家則因為鴻海精密,而縮水超過56億元。

擁有大量住宅以及收租物業亦是長實以及和黃成功跑出、李嘉誠能夠勝過郭台銘的關鍵,本地零售股在內地進一步放寬個人遊限制下成為全年「熱炒」焦點 (見附文),連帶收租股亦備受追捧,太古(0019)以及九倉(0004)分別上升35.9%以及32.6%,成為升幅榜第8以及第9位。

除了零售以及收租股外,「飛機股」是另一個令分析員「跌眼鏡」的板塊,國泰(0293)累積升49.5%,是表現第二好藍籌,至於東方航空(0670)、南方航空(1055)以及中國國航(0753)分別累積上升44%、96%以及76%。「主要受惠於人民幣升值、客貨運谷底反彈以及憧憬內地重組航空業,令航空板塊成為一個意外驚喜。」時富證券中國資本投資董事羅尚沛坦言,未有想過航空會今年跑出。

至於09年表現標青的內需股在今年表現榮辱互見,未能在家電下鄉等政策扶持下,交出成續表的TCL多媒體(1070)以及創維數碼(0751),至今累積趺64%及43%;至於訂單銷情欠佳以及大股東「玩財技」的體育用品股李寧(2331)則累積跌44%。不過,中國利郎(1234)則升1.12倍,跑贏大市。

展望2011年,羅尚沛認為風力發電有機會「爆冷」,成為熱炒的板塊,特別是過去一年資金主要追入太陽能發電。至於個別股份,他則看好受惠於「十二五」規劃的中國南車(1766)。
2 : GS(14)@2010-12-31 17:40:36

匯控續頹勢 再跑輸大市
  2010年12月31 日

【明報專訊】曾經備受港人愛戴的匯豐控股(0005),在美國市場遭遇重創後,已多年未能在香港股市領風騷,今年繼續跑輸大市,跌幅近11%,是其中一隻表現最差的傳統藍籌股。事實上,匯控過去7年已有6年跑輸恒指(見圖),假設7年前投資100元買匯豐,未計股息至今帳面要蝕30元,同期買恒指基金,則有80元賬面利潤,差距甚遠。


歐美經濟差 來年也不樂觀

展望明年,可以預見匯控仍舊面對眾多挑戰,由於歐、美經濟情仍然令人憂慮,輝立資本管理董事黃瑋傑以幾近肯定的語氣預期,匯控在2011年會延續跑輸大市的命運。不過,曾為匯控跌至33元而灑淚的胡孟菁,認為雖然匯控隱憂仍多,但對匯控仍有信心,強調「永遠不要睇死人」。

匯控在80、90年代持續壯大及表現長期跑贏大市,使到匯控成為香港股民的最愛,但自從02年匯控收購美國最大的獨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後,勢頭開始逆轉。2004年至今年7年,有6年股價都跑輸大市,今年跑輸的幅度更達16個百分點。黃瑋傑認為,明年歐債危機、美國經濟都會困擾匯控,近年歐美收緊金融監管,亦會加重該行負擔。再者,匯控太遲發展新興市場,難與另一大行渣打競爭。
《 上一頁
3 : GS(14)@2010-12-31 17:40:50

JOYCE升4倍最勁
本地消費股神威
  2010年12月31 日

【明報專訊】去年內需概念當旺,內需股輪流炒起,今年則輪到本地消費股發圍,I.T(0999)、六福(0590)等本地名牌,今年升近三倍,JOYCE(0647)更升近4倍。受惠美元持續疲弱,11月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 (QE2)出台,港元與人民幣差價愈來愈大,內地人都來港消費,刺激本地零售市道之餘,亦令本地消費股愈升愈有。


成衣零售股方面,JOYCE今年股價最標青,年初至今升3.87倍,本月初曾升上1.09元的上市新高,昨日升3.5%,收報0.89元,其次是漢登控股(0448),今年升了3.57倍,昨日茘升5.9%,收報2.34元。另一焦點股則是I.T,年中時其股價仍於2元以下徘徊,下半年開始急升,曾升上7.69元的上市高位,雖然其後反復回落,仍無損其股價今年累升2.89倍,昨日升 1.5%,收報5.9元。

金飾股普遍升1至3倍

內地客鍾情奢侈品,令珠寶金飾類股份亦受惠。金飾業雖然近月受假金及含金量不足等事件困擾,但無礙其股價上漲。六福今年升了2.89倍,本月初時趁股價高位配股抽水逾11億元,明年將加快拓展內地業務,昨日股價再升5.6%,收報26.2元。另一本地金飾股謝瑞麟(0417)今年擺脫停牌陰影,股價升2.2倍,昨日升4.1%,收報7.41元。備受含金量不足事件困擾的周生生(0116),今年股價也升了1倍至18.58元。

本地消費股今年勁升,但部分股份的估價已升至高位,I.T、JOYCE、六福及景福(0280)的市盈率已近20倍,較便宜的謝瑞麟為8.55倍,漢登市盈率為11.44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47

[貼圖]郭台銘

1 : GS(14)@2011-04-21 18:31:19


Source: 生果日報
2 : GS(14)@2011-04-21 18:31:44

http://zkiz.com/tag.php?tag=%E9%83%AD%E5%8F%B0%E9%8A%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058

金融人語--郭台銘:百萬員工係動物

1 : GS(14)@2012-01-18 23:00:2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95219
富士康( 2038)母公司鴻海集團的大老闆兼董事長郭台銘,近日一番「百萬員工是動物」的言論,未見中、港媒體報道,甚為可惜。要了解郭董的精神面貌和管理哲學,我哋覺得不能遺漏他這段最新發言。
鴻海日前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舉辦尾禡,郭台銘當時表示,人都係動物,鴻海每日管理一百多萬頭動物,令他頭痛得要死。他自覺好風趣咁話,將招攬動物園園長加入鴻海,有利於有效管理員工。

招攬動物園園長教管理

根據台灣報章引述,郭台銘講完「鴻海全球有百萬大軍,人也是動物,要管理一百萬動物,頭痛得要死。」仲有進一步演繹,唔係戲言幾句咁簡單。郭台銘認為動物園非常多樣,園長卻可以有效管理動物園,係因為熟知各種動物特性,不會將老虎和雞放一起。
郭董越講越覺得有意思,話有意向園長取經,學習管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哲學。他當場指示坐在台下的鴻海集團各業務分支主管,在鴻海年終檢討會上,請動物園園長進行教學。

蘋果用和碩 鴻海心腹大患

鴻海近年有兩件事出晒名,其一係成為蘋果 iPad同埋 iPhone兩樣大熱產品的主要代工廠,收入大增,造就郭台銘成為台灣首富。另外一樣係內地員工接連跳樓自殺,被揭施行軍事式管理。
郭台銘如今口沒遮攔,似係有恃無恐,鴻海跟蘋果關係十分牢固。但經過眾多工人團體和 NGO不斷施壓,要求蘋果定單不要流向血汗工廠,霸道如蘋果,都唔係對壓力完全當冇件事。蘋果上周首度公佈供應商名單(正式確認了香港上市的富士康完全冇份),承認部份供應商存在聘用童工、員工超時工作、未發放合理工資及違規排污等問題,已邀請外部機構監督供應商。
其實蘋果已開始減少對鴻海的依賴,大量 iPhone 4S訂單俾咗由華碩分家出來的另一台資代工廠和碩,台灣媒體視和碩將會成為鴻海的心腹大患。蘋果睇中和碩,未必因為鴻海管理員工的手法,不過郭董意氣風發的「動物園論」,一旦傳到蘋果 Tim Cook耳邊,恐怕只會加強蘋果作多手準備的決心。
2 : GS(14)@2012-01-18 23:01:34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520
「鴻海全球有百萬大軍,人也是動物,要管理一百萬動物,頭痛得要死,」郭台銘在鴻海集團年終慈善園遊會裡慎重地說。因此,他要跟台北木柵動物園園長金仕謙,學習如何管理動物。不僅邀請園長參加鴻海集團年度檢討會議,並要所有事業群總經理全程聽課。

金仕謙慎重地在台上分享,如何依照動物們的個性不同,因才施教。

郭台銘不僅向動物園學管理,甚至力邀金園長來當董事長。

此話一出,台下的十二位事業群總經理,心有戚戚焉地大笑出來。

但對郭台銘來講,這可不是玩笑話,而是這位全台首富心中的最大經營困境。

「管理百萬大軍,真的很困難,大陸年輕人的心,很難抓住,」一位富士康集團副總坦言。

事實上,郭台銘最近頻頻深入校園,與年輕人對談,並高調地宣布投入自動化機器人產業;到富士康武漢廠員工佔據頂樓事件,再再都可看出,郭台銘最擔憂的是「人」。

二○一○年,富士康墜樓事件之後,郭台銘逐步改變經營策略,也讓他警覺到,中國已不再是低廉的製造基地。這一群上百萬的九○後年輕員工,不再是昔日七○後的大陸人,為了幫家裡解決生計,寧可窩在生產線上,重複做著乏味的組裝工作。

同時,台灣的年輕人,尤其是高學歷的人才,更不見得願意加入辛苦的製造業;轉而大量投入服務業,寧可開咖啡館與網路創業。這都讓郭台銘與許多企業主非常憂心。

因此,郭台銘帶著鴻海大軍往西(中國內地)、往東(巴西)遷徙,同時,也加速提高自動化生產的能力。

郭台銘拋出向動物園學管理動物的議題,背後代表著百萬台商,在中國的經營兩難:不僅工資不斷上漲,而且就算不斷提高薪資,也不見得可以遏止缺工潮。

去年底,中國政府正式公佈十二五規劃的經濟建設目標,五年薪資倍增的目標,也敲響了台商再不轉型,就等死的喪鐘。

在台商最密集的長三角,去年,蘇州市最低工資達一一四○元人民幣,但加上員工的社保、與住宿津貼,雇工成本(不含加班費)超過一萬元新台幣。

而且,企業若端出最低工資,根本招不到員工。

「沒有寫上一千八百元最低工資,保證每天加班四小時,絕對找不到人,」一位蘇州台協幹部搖頭說,現在,就算開價到兩千人民幣,企業還要給人力仲介紅包,才招得到員工。

對郭台銘而言,鴻海集團挾著龐大的集團資源,還可與中國地方政府,談判人才供應的條件,並同步啓動自動化製造與轉型。

但對於中小企業為主的台商,轉型談何容易?只能默默往中國內地,與亞洲人工更低廉的地方搬遷。

人,當然不是動物。但逐水草而居、追求幸福的本能,讓大老闆也只能因應。
3 : GS(14)@2012-01-18 23:02:25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937[/realblog]

唔好分享
4 : GS(14)@2012-01-18 23:07:57

http://www.apple.com./supplierresponsibility/
標準

http://images.apple.com/supplier ... plier_List_2011.pdf
供應商名單

Byd Company Ltd.

no Foxconn,just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oxcon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26

柯文哲疑出錯 郭台銘捐3億建世博館

1 : GS(14)@2015-04-15 02:09:47

誰是3億男?台北地方法院昨日審理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控告名嘴周玉蔻誹謗的案件,傳召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庭作供,他作供12分鐘,直指「3億男」就是郭台銘,更稱是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告訴他的。但是柯建銘卻辯稱,他告訴柯文哲,郭台銘所出的3億元新台幣(下同,約7,429萬港元),是當年推動上海世博台北館之用,周玉蔻昨晚則在電視上痛哭,怒批郭台銘與柯建銘串供。柯文哲昨晨到台北法院出庭作供時,柯稱在去年選舉前他曾透過柯建銘,要求安排與郭台銘會面,以「化解疑慮」,可是沒多久柯則告訴他說,「人家是支持連(勝文),他出了3億,現在不想換人」,柯就這事就此算了。他又透露,選舉後翌日他出席周玉蔻節目時,閒聊時告訴她的。



柯出庭指郭3億撐連勝文


對於被指嘗試安排柯文哲與郭台銘會面,柯建銘昨舉行記會駁斥,展示台北市政府的新聞稿辯稱他一直處於被動,其間更向柯說郭台銘在2008年曾向台北市政府捐款3億元推動世博台北館,顯示他是「挺郝龍斌、挺國民黨」,呼籲柯打消見面的念頭。被郭台銘控告民事和刑事誹謗的周玉蔻,昨日下午出席電視節目時崩潰痛哭,批評郭台銘和立委柯建銘眼裏只有鈔票,用「新聞稿」來羞辱人,怒斥:「郭台銘你是不是個男人啊?」柯文哲在今年一月接受電視訪問時,稱曾有企業家向代表國民黨出選的連勝文捐款3億元,翌日周玉蔻則在節目點名郭台銘問「3億元說的是不是你」,郭台銘隨即提告,並向周索賠1,000萬元(約247萬港元)。台灣《蘋果日報》



3億男事件簿

14/01/2015柯文哲接受電視專訪時透露,一名企業家婉拒與他會面,並表示已出3億元給他的對手。15/01/2015周玉蔻在電視節目上點名郭台銘:「那3億元說的是不是你?」當晚郭台銘表示會控告周,求償1,000萬元新台幣。13/02/2015周玉蔻稱「3億男」不是柯文哲告訴他,而是「台北市政府某高層」。13/04/2015台北地院傳召柯文哲出庭作證,同日柯建銘和台北市政府先後發聲明,稱郭台銘曾捐3億給台北市政府,作為上海世博台北館經費。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14/191115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