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锐国际:四个老爷们演绎职场“西游记”

1 : GS(14)@2010-10-17 13:05:52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5/156773.html
“取经”路上14载,四个铁哥们联手演绎了一出精彩的职场“西游记”。  “我们的创业过程就像在演绎一个现代版的西游记。”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国际)创始人高勇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率真,提到一起创业的伙伴,高勇形象地用西游记里的人物给他们找位置。
  “王天鹏就像孙悟空,非常聪明,性格也很直率,他是那种敢于创新,敢打敢拼的人;袁铁一有点像猪八戒,如果我们出现争吵的时候,他会扮演和事佬的角色,能够把和谐的精神融入团队;李跃章则像沙僧,任劳任怨,埋头苦干。”高勇表示。
  对于自己,高勇觉得有点像唐僧,选定的目标他会毫不迟疑地坚持下去,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有一年,科锐国际全年才净赚了100万元,高勇和他的合作伙伴却拿出60%的钱办了一场公司年会。“外边的人说我太能‘造’了,可是我们觉得钱花在员工身上,真的很开心。”而最让高勇感到欣慰的是,他们四个人拥有着一个共同的“西天取经”的梦想——把科锐国际做大做强。
  14年的时间,科锐国际从几个人发展到数百人,业务也从北京扩张到全国34个城市,成为国内最大的招聘咨询公司。“现在,在不少世界级的企业里,很多高层管理者都是科锐国际输送的,这让我们觉得很欣慰,也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高勇称“四人组”很享受这样的结果。
  四人聚齐 下海取经当猎头
  除了袁铁一是高勇的高中校友外,李跃章、王天鹏都是高勇的大学校友。说起4个人的共性,高勇总结了一句话:“一帮有点傻乐,有着幽默感的东北老爷们。”当4个人聚到一起,一部现代版的“西游记”就这样诞生了。
  199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唐僧”高勇开始走向社会,不过他的经历有点惨。用了几个月时间才找到一份猎头公司的工作,公司一共才有6个业务员,2部电话。每次只要高勇用电话,就意味着其他5个人只能共用另一部电话,因为他和客户在电话里“磨叽”是出了名的。由于通话时间没有和业绩成正比,高勇工作了6个月后最终还是被老板辞退了。
  为此,高勇忿忿不平,终于决定要自己创业,完成心中的弘誓大愿。
  高勇首先找到了来自同乡的“八戒”(袁铁一)。对于创办猎头公司的想法袁铁一举双手赞同,他辞去了自己原本那份不错的差事,并提供资金支持率先加入了高勇创办的公司。
  随后,高勇想到了自己在大学时的学弟——“沙僧”(李跃章)。“当年在学校时老高很照顾我,就像我的哥哥,我甚至有点崇拜他。”李跃章回忆起了在校园的那段美好时光,在自己觉得迷茫、困惑的时候,高勇总会耐心地为他解惑。“那时候,我就认定了老高,总觉得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我的老板。跟着老高没错!”
  所以,当高勇诚邀他加盟的时候,李跃章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什么是猎头公司?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就觉得老高选中的行当跟着干肯定没有问题。”由于李跃章当时还没有毕业,所以加入科锐国际时还贴着“实习”的标签。
  尽管“悟空”王天鹏很聪明,并且有一身好本领,但是在大学毕业后事业并未一帆风顺。在职场打拼了一年半,王天鹏换了四五份工作。“我的性子很直,有一说一,这样很容易得罪老板,所以每份工作都做不久。有时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打工,倒是合伙做猎头生意前景不错。几年前有这样一本书《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如果这本书出得太早可能我就没有机会来科锐国际了。”王天鹏调侃地说。
  集体蹲点 “人肉搜索”挖到第一桶金
  “起初就我们四个人,但是已经初步确定按照行业划分各自的负责领域,需要的时候也打配合战,我负责电话沟通建立人脉,‘悟空’来制定具体执行计划,‘沙僧’执行力强,至于‘八戒’还是资金援助。当然需要的时候也打配合战。”在公司最初发展阶段,高勇明确分配了每个人的工作。
 “开始我们‘猎’人很难,没有网络、没有关系,即便是到嘴的‘肥肉’都不一定能吃到。有一次一家外企找到我们,让我们帮他物色一个财务人员,承诺给我们的佣金是2000元。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人呢?”高勇没有想到猎头公司并不容易做——不是简单地打打电话就能解决问题。
  不过,好在王天鹏的办法多。“没有讨巧的方式,总有最笨的办法,不如大家一起进行‘人肉搜索’。”王天鹏所说的“人肉搜索”就是在一些大型央企附近蹲点,主动和这些公司的人套近乎。“当时国企还在改制,很多人都担忧自己的‘铁饭碗’不保,他们都希望能有另一条职业出路。”王天鹏看到的正是这样的机会。
  于是,几个人大致划分了各自负责的区域,一场“人肉搜索”就这样铺开了。李跃章最卖力气,那几天他都是最后一个到家,因为公司午休和下班的时间不一致,李跃章在了解情况后专打这种时间差,每天都比别人多跑两个企业。终于,李跃章在一家国有企业认识了一位资深的财务人士。“当时他每月的收入是500元,我告诉他外企的待遇很好,工资是他现在的2倍,而且在国企改制的背景下,说不定哪天你就被迫离开这里了。我和他聊得很投机,虽然候选人在当时做出打破铁饭碗的决定甚至需要听取全家人的意见,最后他还是同意了。”李跃章至今还记得为赚到这第一桶金付出的艰辛,如今,那个被成功挖角的人已经成为那家外企的亚太区高层,他也和李跃章成了最好的朋友。
  自从赚到第一桶金后,公司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科锐国际逐渐开始壮大起来。这是最让我们几个感到欣慰的事情。”高勇说。
  欢迎分歧 吵不散的铁搭档
  公司虽然发展起来了,但是高勇发现师徒四人的争执也变多了。“我和‘悟空’都属于比较执拗的人,他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道理。所以,往往意见不合的时候,他会拍桌子,气性再大点就摔门走人了。可惜我没有紧箍咒。”高勇一脸坏笑,不过,在高勇看来,他们“师徒”的争执往往能激发一些创新的想法,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
  “老高,我有一个想法。”高勇经常听到“悟空”的这句“口头禅”,在王天鹏的脑子里有很多新奇的思想,他愿意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倒给”高勇。而高勇也很喜欢听这些东西,无论是好观点还是坏想法,他们都要理论一番。
  “我当时受到一位客户的启发,他问我科锐国际能不能提供长期帮他们招聘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在想,我们的人到了客户那边帮他们做招聘,相当于科锐国际做的是管理客户招聘流程的工作,而不再是单纯做猎头的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开辟更多的渠道,甚至和其他猎头公司成为合作伙伴。”王天鹏很激动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高勇。
  高勇听完紧蹙双眉,“猎头公司都是做中高端的人才输送,如果到了客户那边岂不是招聘普通员工也要管了,会不会把我们的业务层次给降低了。”
  王天鹏一心在想他的新发现,哪里听得进高勇的理论,马上开始反驳。就这样“师徒”二人一个苦心劝说,一个猴急不听劝。旁边的袁铁一赶忙劝架,尽管他心里也不赞成这种新模式的尝试。最终,王天鹏摔门而走。
  还没过一个小时,他又打电话给高勇,语气平和了许多,但是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而高勇其实也想通了他所讲的模式,只是当时还没有下定决心,王天鹏这次的电话劝说让他决定试试。可旁边的袁铁一和李跃章不干了。原来,此前高勇曾对业务模式进行改造,但以失败告终。“你折腾啥呢,上次创新差点没把我们折腾死,现在还要折腾。”“八戒”和“沙僧”坚持不再冒险尝试,而且对新模式提出很多风险警示。
 一项决策出现了分歧并不是坏事,这反而激发了四个人的头脑风暴,他们争吵一番后却认真反思,最后在对新模式增加约束机制的基础上达成一致。而这种新的模式其实正是在欧美国家风行的招聘流程外包业务的雏形,科锐国际由此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开展招聘流程外包服务的公司。“因为我们四个人性格不同,才给公司发展提出不同的意见,也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问题。否则,科锐国际不会有今天的发展。”高勇如是说。
  虽然吵架多了,但是公司却发展得更好了,14年来四个合作伙伴仍然抱团在一起。高勇解释,“吵不散”是因为大家争吵的理由有40%是为公司好,30%是为对方好,20%是为了个人的面子,最后10%是为了个人利益。“如果把这个比例换一下,40%是为了个人利益,那么可能只要一两年大家就散伙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68

高誘惑、高壓、高淘汰率 你不知道的荷官職場黑暗面

1 : GS(14)@2010-11-26 13:06:38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96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70

職場攻略:夾心人 8招左右逢源

1 : GS(14)@2010-12-04 12:23: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30881

上司與下屬間的博弈,並非一面倒「大石壓死蟹」,處身其中的辦公室夾心階層,稍一捉錯用神,隨時上下不討好。管理諮詢專業研究學院行政總裁黃昭欽,「修煉」數十年商業管理技巧,成為「職場達人」,秘訣是遇事時冷靜深呼吸,考慮大局,他更提供 8招以助解決衝突。
記者:黃碧珊 攝影:羅君豪
挑戰上司

約 30年前,黃昭欽任職某商業機構經理,與上司一直合作愉快。直至有一天,他希望提拔自己的得力助手升遷,但建議不獲接納。他深信自己眼光,認為上司未有善用人才,遂與上司展開激烈爭拗,但結果未有改寫。事過境遷,黃昭欽說:「當時上司原來另有計劃,為免影響其他部門運作,所以不接納我的建議。」
扶育人才應多觀察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指出,為了第三者的「仕途」,影響上司對本身的印象,極不明智。即使持有力理據,但由於「不在其位」,未能掌握更高層次的局勢,不宜勉強出頭。在客觀條件未有改變下,更不應再次提出相同要求以免「瓜田李下」。
他建議,若真的希望扶持人才,可繼續觀察有關員工,若工作表現更進一步,或有員工離職又找不到適合替代人選時,才向上司提出相同建議。
黃昭欽亦表示,若再次遇上相同情況,會先搜集具說服力的數據資料作佐證,並考慮大局。此外亦會考慮提出意見後的結果,再決定是否堅持個人見解。
怒罵下屬

20年前,黃昭欽轉工,在一家工廠任職廠長。一天,屬下一位主管發現客戶訂購的貨品中,某種顏色數量不足,未能如期付運,於是向黃昭欽滙報。黃昭欽向該主管查問,工序中哪處出現問題,並要求解決問題的建議,豈料那位主管只一味回答:「不知道!」加上若不能按時將貨品付運,將對工廠影響甚巨,「當時我怒火中燒,所以大鬧嗰個主管冇做好本份,唔能夠獨立工作。」
下屬犯錯先要冷靜

蘇偉忠指出,作為上司,面對下屬犯錯,應控制個人情緒。為免影響日後合作,及顧慮下屬自尊心,宜在沒有其他員工的地方處理,解釋錯失的嚴重性,並提醒需謹慎避免相同錯誤。至於下屬觸怒上司後,應「先認衰,同佢講唔會再有同樣事情發生。」
黃昭欽說,那主管被「點醒」後,做事變得積極及有責任感,約年半後升至督導員。他表示,現在會先深呼吸讓腦部充氧,令頭腦冷靜,並以說教方式,具體向下屬解釋問題。他又提醒,作為下屬,在發生突發事件時,應先行分析,並提出方案,才諮詢上司意見,以顯示個人的應變能力。
黨派衝突高人協調

企業是社會的縮影,為爭表現、為求上位,磨擦心病難免。蘇偉忠稱,辦公室衝突主要起因包括權責不清、缺乏跨部門協調、推卸責任、爭奪資源,亦有因工作量分配不勻,引致磨擦及惡性競爭(見下文)。
平息干戈助提升形象

管理階層若能妥善處理衝突事件,除可平息同事間紛爭,免傷和氣,亦有助提升個人形象。黃昭欽指出,一旦衝突發生,可按時間、地點及工作環境作出對策。解決方案包括以靜制動、緩和妥協、加強溝通等 8種方法。
若部門出現黨派,建議找具地位的「和事佬」協調,如由人事部或在權力架構中具威信的管理層出面。不過,若事件需要即時解決,但因衝突阻延決定,宜以強行壓制手段暫時解決事件(見下文)。
出現衝突原因

1.溝通
.表達不當
.觀點與角度不同

2.組織架構
.權責不清
.工作分配不勻
解決衝突方法

.以靜制動:遇事時採取按兵不動策略
.強行壓制:利用群體或權勢迫令屈服
.緩和妥協:以協商、交易方式,消弭衝突狀態
.訂定規則:確立法則及工作流程
.攜手合作:集合意見整理歸納,謀求共識
.加強溝通:增設溝通渠道,增加對話機會
.深入了解:從不同角度探討,以持平態度分析
.粉飾太平:自我抑制,甚至逃避問題

.若因人事問題離職,見工時不論對錯是誰,建議以其他理由解釋。因人際關係問題,有機會在其他公司發生,僱主難免有所避忌。
.「多一個朋友,等如少一個敵人」,若與同事少「牙齒印」,在需要別人幫忙時,可事半功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89

職場X世代 權威式管治過時 善用新鮮人靈活特點 強化班底

1 : GS(14)@2010-12-09 22:30:52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9-881709?category=m

Y世代僱員已成職場最主要新力軍,但公司X世代管理層,不少仍沿用權威式管治,難與缺乏耐性、較自我的Y世代溝通。不合時宜的管理方式,不單令Y世代對職位前景心灰,代溝問題更令關係勢成水火,不利為公司發掘人才。

有人事顧問指,Y世代擁有腦筋轉數快、創造力強等優點,建議管理層善用,更可直接為下屬訂立階段性工作目標;並且通過多讚賞、多溝通方式,有助建立強大班底,為公司拼搏。

相信不少X世代管理人員,皆曾體會Y世代員工對命令愛理不理;當向其講解工作要點時,他們的樣子似明非明,待完成工作後,結果對工作質素大失所望。更甚者,每當指出其工作問題時,話未說畢即「駁咀」,更常將辭職「掛口邊」,責任心不足,早被管理層視為Y世代的普遍情況。

不願跟隨上司步伐

原來Y世代員工並不期望只跟上司方式辦事。現職標纖印刷公司客戶主任的Y世代Helen,上司經常要求她按既定方式做樣辦予客戶,事實她直接與客戶聯絡時,對方均對她創新的樣辦表現方式感滿意。然而,上司對此不加理會,令她感到「無癮」,經常與上司對抗,工作不足4個月便請辭。

人事顧問公司泰田、麥基爾剛完成Y世代職場特質及偏好報告,董事總經理蔡惠琴指出,創新、思考靈活變通是Y世代最佳特質。

根據報告結果,Y世代僱員最希望擔當「師父」角色的上司,在其有需要援助時,才按情況提供幫助,如工作遇上樽頸,上司能即時指導,會令他們感到上司的關心,但他們更想為工作承擔風險,故希望工作時能有更大自由度,發揮能力及想法。

蔡續指,相當部分Y世代員工存在短視缺點,若感無清晰發展方向,最多只留職半年至1年,因此應為下屬分階段訂立發展目標,令他們循序達標,長遠可建立更鞏固合作團隊。

定期提供培訓

若按員工對工作的期望,Y世代除追求金錢,他們亦希望參與公司決策。27歲的Ray現職本港一間大型建築公司,雖僅為工料測量員,上司卻定期安排他與同年資同事參與內部管理層會議,目的是讓其了解高層制定公司政策時的關注;又會定時與下屬用電郵溝通,了解他們對工作想法及問題,Ray深感得到上司重視,不經不覺已為公司服務逾3年。

為令兩個世代的關係更密切,蔡建議管理層應調整與Y世代溝通方式,多讚賞及定期提供在職培訓,善用他們創新多變想法,相信能建立強大年輕班底,憑Y世代靈活多變的想法及反應,將能更快地回應市場變化。

﹏﹏﹏﹏﹏﹏﹏﹏﹏﹏﹏﹏﹏﹏﹏﹏﹏﹏

求職態度 自信爆棚

「你不請我將是你們的損失!」有成績傑出的Y世代,初次見工盡顯自滿態度;亦有新一代面試時,嚼着香口膠與面試官對答,嚇怕一眾僱主,聲言見工「無下次」。

有任職傳訊業的僱主面試新人,對方是剛畢業於名牌大學的求職者。該名僱主在正式談話前做足禮儀,奉上名片自我介紹,殊不知對方輕輕單手接過,立即塞進褲袋,從未正眼看過名片上的資料,令僱主大嘆︰「真的不懂得尊重!」

新一代受盡父母寵愛,踏足社會前可能一切順風順水,令不少求職者不懂禮儀的同時,亦過度自大自滿。有僱主面試期間慣例會問︰「你認為自己有甚麼優點和缺點?」有Y世代求職者竟認真回答︰「我認為自己的缺點是太勤力,令身邊的人有很大壓力。」令僱主哭笑不得。

其實求職者面試時態度真誠,謙虛有禮,加上小小心思,實在不難出位。有僱主憶述,在面見完數十位求職者後,有應徵者事後用電郵寄來一封感謝信,多謝僱主給予面試機會,即時加深僱主的二次印象︰「如果面試的兩位應徵者都是90分,當然會請有寄信的那位(求職者)!」

﹏﹏﹏﹏﹏﹏﹏﹏﹏﹏﹏﹏﹏﹏﹏﹏﹏﹏

【Case】X世代:「服侍」下屬交個朋友

任職基金界聯席董事的Amy,今年36歲,是職場Y世代眼中的好上司,下屬人數不斷壯大,直接令她的收入愈來愈高,高峰期月入最少達20萬、30萬元。

「年輕一代硬頸,上司不能對他們指指點點,盡量不要發脾氣,因為現在的80後很有性格,動不動就話辭職,拋下一封辭職信就掉頭走。」

因此,Amy每天會抽最少2、3小時「服侍」Y世代下屬,協助他們解決工作上的任何困難,甚至連感情失戀、父母關係也要照顧。她笑言:「80後會看上司是否卸膊,出事時會不會撑他們,或者可在上司身上學到甚麼。只要他們服你,就會視為朋友,落力為你做事。」

﹏﹏﹏﹏﹏﹏﹏﹏﹏﹏﹏﹏﹏﹏﹏﹏﹏﹏

【Case】Y世代:自以為是不肯教人

25歲的Ada任職文員,她說:「不少屬X世代的上司很自以為是,總是說︰『你咁都唔識!』其實初入職,誰懂得那麼多?X世代上位後總是忘了剛踏足社會時的懵懂和辛苦,對現時的新人要求太多,但由於覺得分配的工作很簡單,又不會給予新人清晰指導。」

「X世代又太過古板,工作了那麼長時間,他們當然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Y世代可從中學習,但另一方面,如果Y世代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做事,他們會覺得詫異、唔聽話,總是想︰我食鹽多過你食米!」

撰文:梁愚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957

工作篇》王定乾從銀行小職員變身董事長 忠誠與熱忱打造職場富足金鑰

1 : GS(14)@2011-02-04 18:15:14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059[/realbl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882

職場慧眼:借錢買文憑

1 : GS(14)@2011-09-20 08:12: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919&sec_id=15307&art_id=15625069


我曾問一求職者要求加薪一倍的理由,他答「我是 MBA」。問他可有過人之處?「我是 MBA」。問他轉工的原因,「我是 MBA」。他認為花了數十萬讀完 MBA就理應升職加薪,但公司全無表示。亦有考取了專業資格,要求老闆不升職亦最少加薪的例子,要是只看學歷,大家鬥讀鬥考不就通通發達,這世界還會有窮人?
2 : 草帽(1253)@2011-09-20 12:04:58

呢樣我真係有諗過. 畀錢買文憑, 反正讀完實際用途不大, 用D時間黎享受人生好過.
3 : 游浪潮(3792)@2011-09-20 12:34:06

呢家係文憑泛濫,學之前真係要度清楚自己係咪有需要先得

如果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那第一個改變命運一定係 harddisk
4 : dennis001(8614)@2011-09-20 12:46:56

加薪就未必得架啦

好多時你進修都係保住飯碗架咋
5 : 游浪潮(3792)@2011-09-20 12:48:55

Present 俾老闆睇,你學既野係幫到公司,先有可能保住飯碗
6 : dennis001(8614)@2011-09-20 13:05:12

5樓提及
Present 俾老闆睇,你學既野係幫到公司,先有可能保住飯碗


呢個當然啦

但我個人認為讀mba好少幫到公司

除非你係管理層

有時某d公司文化亦係古古怪怪

成日睇你讀咩科,而唔係工作表現
7 : 龍生(798)@2011-09-20 17:17:09

呢的係老世留難既借口, 卻又有人真係天真到以為這些就是真理...

結果真係去左讀, 以為跟個遊戲玩會上到位

點知俾老世點, 浪費錢同光陰,

到頭來, 只可怨自己, 蠢!
8 : dennis001(8614)@2011-09-20 17:28:40

7樓提及
呢的係老世留難既借口, 卻又有人真係天真到以為這些就是真理...

結果真係去左讀, 以為跟個遊戲玩會上到位

點知俾老世點, 浪費錢同光陰,

到頭來, 只可怨自己, 蠢!


要讀都讀d可以轉到行ge野啦

mba真係呃到好多人
9 : GS(14)@2011-09-20 21:30:11

轉行的東西未必好多錢...
10 : dennis001(8614)@2011-09-20 21:31:45

9樓提及
轉行的東西未必好多錢...


你指未必搵到好多錢?
11 : 游浪潮(3792)@2011-09-20 21:31:53

7樓提及
呢的係老世留難既借口, 卻又有人真係天真到以為這些就是真理...

結果真係去左讀, 以為跟個遊戲玩會上到位

點知俾老世點, 浪費錢同光陰,

到頭來, 只可怨自己, 蠢!


如果個老闆真咁講,那佢真係好無陰公,擺明老點人地
12 : GS(14)@2011-09-20 22:23:00

呢D野大機構先有用,如果無得上,不如慳D錢考個食蕉、水電牌都得
13 : 游浪潮(3792)@2011-09-20 22:32:02

小弟有唸過去學下煮野食喎﹗整下點心咁都好﹗
14 : dennis001(8614)@2011-09-20 22:32:25

12樓提及
呢D野大機構先有用,如果無得上,不如慳D錢考個食蕉、水電牌都得


的確如此

不過學歷都通脹,遲早人人都係碩士
15 : GS(14)@2011-09-20 22:36:57

基本野愈無人識愈值錢
16 : dennis001(8614)@2011-09-20 22:38:24

15樓提及
基本野愈無人識愈值錢


呢個社會好奇怪,成日叫你進修

但個D野又唔等洗,或者唔讀都得

偏偏基本野無人去學

好似前排有同事跌親,成間公司係無人識急救
17 : 游浪潮(3792)@2011-09-20 22:40:47

所謂進修,話就話與時並進,其實個人覺得係一眾辦學團體既口號

以小弟所知,辦這些好好賺,所以早幾年 d 院校係咁開﹗
18 : GS(14)@2011-09-21 07:59:02

職場慧眼:文憑量化寬鬆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32289
有 Candidates曾無限沮喪地向我投訴,已讀多了個 Degree或考取了甚麼資格,為甚麼還是得不到想要的職位,或轉不到想入的行業?眾多職場謬誤中,以這個最荒謬又最可悲。文憑量化寬鬆起初以學士開始,然後碩士,現正向博士蔓延,尤以 MBA情況最嚴重。早幾十年前, MBA確是天之驕子,原因是舉辦相關課程的,本來就是頂尖學府,能入讀的必是精英中的精英,這些 MBA自然出類拔萃,成為社會及行業翹楚。
時至今日, MBA課程已淪為各大專院校生財工具,交學費就有得讀,還有甚麼質素可言。為求滿足客戶做到「快靚正」,更紛紛開辦一年制雞精班,那個文憑還有甚麼認受性可言。早十年前,已有僱主表態不要再請 MBA新人,亞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在演講中「開名」指摘,但似乎未能點醒芸芸 MBA信徒。
同樣情況在大學屢見不鮮,以為大學生就前途似錦。畢業證書只是一張入場券,成功與否靠本事,不是靠張紙。
19 : dennis001(8614)@2011-09-21 09:06:58

18樓提及
職場慧眼:文憑量化寬鬆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32289
有 Candidates曾無限沮喪地向我投訴,已讀多了個 Degree或考取了甚麼資格,為甚麼還是得不到想要的職位,或轉不到想入的行業?眾多職場謬誤中,以這個最荒謬又最可悲。文憑量化寬鬆起初以學士開始,然後碩士,現正向博士蔓延,尤以 MBA情況最嚴重。早幾十年前, MBA確是天之驕子,原因是舉辦相關課程的,本來就是頂尖學府,能入讀的必是精英中的精英,這些 MBA自然出類拔萃,成為社會及行業翹楚。
時至今日, MBA課程已淪為各大專院校生財工具,交學費就有得讀,還有甚麼質素可言。為求滿足客戶做到「快靚正」,更紛紛開辦一年制雞精班,那個文憑還有甚麼認受性可言。早十年前,已有僱主表態不要再請 MBA新人,亞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在演講中「開名」指摘,但似乎未能點醒芸芸 MBA信徒。
同樣情況在大學屢見不鮮,以為大學生就前途似錦。畢業證書只是一張入場券,成功與否靠本事,不是靠張紙。


呢個風氣無得救

自從多人讀mba起,d求職者唔爭輸,個個都讀一餐

然後僱主又見到甘多mba揀,讀平小小或者學士個d就唔要

結果不斷循環,搞到今日甘

讀到真正有用ge ma重好啦
20 : 游浪潮(3792)@2011-09-21 09:21:28

HR 只要用呢樣黎壓新仔價錢,但如果閣下有料有膽既,根本不用理會這問題

其實也不用擔心啦,老實講,呢家老闆請人都唔敢請太高學歷的,越讀得多書既人,越自我中心﹗呢種人做分析員還可以,一旦講 teamwork,真係唔得掂囉﹗

小弟也屢見不鮮﹗

越讀得多,機會越多,變相留在公司內盡心盡力做事既機會相對細﹗

老闆有時真係請高考畢業生,也不想請大學生,因大學生在那三年,大部份浸出黎都係嬌氣,而唔係才氣﹗
21 : 龍生(798)@2011-09-21 15:39:12

識的是學位, 缺的是常識, 怎辦?
22 : GS(14)@2011-09-21 21:35:52


其實也不用擔心啦,老實講,呢家老闆請人都唔敢請太高學歷的,越讀得多書既人,越自我中心﹗呢種人做分析員還可以,一旦講 teamwork,真係唔得掂囉﹗

我都想找個人請我做新野,不過我份人太麻煩,所以有點驚
23 : 游浪潮(3792)@2011-09-21 21:39:28

湯大一開到聲想找工作,大把人爭住 interview 你,金融界多怪才﹗放心,佢地實會就住你﹗
24 : GS(14)@2011-09-21 21:40:26

當然,我都唔會我用呢個身份去in啦,何況我只是考慮緊...

因為真是覺得無野學啦,同埋畀一本書啟發了
25 : dennis001(8614)@2011-09-21 21:58:56

24樓提及
當然,我都唔會我用呢個身份去in啦,何況我只是考慮緊...

因為真是覺得無野學啦,同埋畀一本書啟發了


哇....去到無野學GE階段..係咩書甘勁
26 : GS(14)@2011-09-21 21:59:56

好簡單的書仔,我都仲考慮緊..不過個市咁淡都是靜D好
27 : GS(14)@2011-09-21 22:00:16

只是在股票上無野學,還有其他東西想學
28 : 龍生(798)@2011-09-21 22:25:00

不如講下係邊本書仔丫? 唔係肥佬黎個本呀嘛?
29 : GS(14)@2011-09-21 22:36:08

黃國英好早期提過
30 : 龍生(798)@2011-09-21 22:37:48

圖勝天下?
31 : 亞力士(1473)@2011-09-21 23:01:15

outlier?

有時間 識下人仲好
32 : 草帽(1253)@2011-09-21 23:05:13

黃國英除左股之外, 仲鍾意波喎. 轉行做星探?
33 : GS(14)@2011-09-22 21:04:09

學習的xx
34 : GS(14)@2011-09-22 21:05:16

http://specials.mingpao.com/cfm/ ... 0477498410ba3ee0a48
黃國英最近看了一本書,名為《學習的王道》,其作者 Josh Waitzkin 9歲首度贏得全美西洋棋大賽冠軍,縱橫棋壇十年後,開始研習太極拳,贏得世界冠軍。

 「裏面有一個故事我幾深刻。」黃國英說,書中有一個女人站在馬路,一輛車不慎擦破女人的衣服,女人轉身走去罵司機,然後另一輛車煞掣不住,撞死了那女人。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8365
一心求富,卻應視財如水,唔好太志在?好矛盾啫!借《學習的王道》作者Josh Waitzkin細個學捉西洋棋的經歷為例:要成高手,得學會全心注重過程,而非最終結果。當年Josh學捉棋,經歷殊異:人哋先學開局,一嚟就互片,開心又有型。熟讀棋譜,重重設伏,極易取勝,細路自豪,家長、教練有face,何樂而不為?Josh的教練,則捨易取難,由殘局教起。棋盤乜都無,得兩隻公(King),一隻兵(Pawn),點做瓜人哋?熟完卒,就到馬、車、相、后。悶到暈,見功慢,一對戰,開局勢脫腳挨打。苦練經年,每子特性了然於胸,功夫紥實。相反對家齋練出閘,頭段可力壓,但轉彎前KO唔到Josh,一到直路短兵相接,就土崩瓦解。

世事循環,實是等價交易。只求快贏,不求堅勁,相對容易,但練習動力,純為勝利快感,一輸,九成頹到不堪。不問過程,但求取勝,無捱棍苦練決心,不求深根,自無法更上層樓。根底淺薄,極易露底,反覆樣衰,轉而逃避,自絕於大場,專揀魚毛落手,或劏或呃。勝負平如水,才有足夠空間,培養決策能力、思考深度。

太重結果,另一問題,是怕輸、怕痛、怕瘀,而不敢行險,乃提升表現大忌。《我比別人更認真》有云:提升表現的前提之一,是逼自己埋牆角。犯錯代價高昂,但怕錯無從「升呢」。當年索羅斯跟羅傑斯(Jim Rogers)雙劍合璧,傲勝股海。一九八○年二人鬧翻,索羅斯折一臂,基金龐大,為長遠計,被迫轉戰外匯,邊打邊學。頭五年狂交學費,股贏匯輸。五年磨劍,到八五年廣場協議,驚天一式震山河。方覺悟道。
35 : 龍生(798)@2011-09-22 22:38:12

期權那本也有這一段, 十分精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000

職場吹水站:鹹水角三人分

1 : GS(14)@2011-11-17 21:48:36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8065&category=daily
男人最怕孤寒,做人上司最怕係小家。我Nancy就有幸(或者算係不幸)幫一個孤寒兼小家嘅男上司。講多無謂,就講一件事。
兩年前,Nancy做呢間公司有個傳統,就係過冬要由阿頭請食飯。當時公司GM新官上任,亦都要新嚟新豬肉,下晝請飲餐茶啦。一圍枱十二人,我哋偉大嘅GM夠膽死剔廿碟點心,蝦餃燒賣呢啲大路貨色,每樣剔兩籠,十二個人八粒燒賣,大家話點分吖?鹹水角上枱,佢同伙記講:「唔該每件剪開三粒吖!」我即時心諗:「順便剪開埋蝦餃同燒賣吖!」Ok,Fine!好就一餐唔好又一餐,不過最最最最難頂,就係返到公司,呢位GM就點我做呢樣做嗰樣,後尾仲加多句:「嗱,你食咗我一餐㗎,好畀心機做呀……」
嘩,我差啲喺佢面前嘔番晒啲鹹水角出嚟,唔通我啱啱食嗰餐係「死囚最後嘅一餐」?講到底,GM依然喺公司屹立不倒,就係佢呢份小家孤寒!一件鹹水角可以三人分,一部電腦可以三人用,一個人就可做三個人嘅嘢!所以,Nancy我一早冇做。我情願做個人見人愛嘅Officer,都唔做人人喊打嘅GM。

電郵:[email protected]

Nancy Wo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614

職場慧眼: EMBA 張慧敏

1 : GS(14)@2011-11-18 13:55: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08882
2 : szfangkai(18436)@2011-11-18 14:37:09

支持楼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633

殺戮職場:同老闆開會(下)

1 : GS(14)@2011-11-24 21:13:29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8065&category=daily
老闆召開會議,表面上商量公司改革,實際上迫眾頭目cut「筆直」,一時間會議室一片沉默。
還是坐在會議桌末端的David比較勇敢:「可不可以向供應商着手,先減低成本,然後內部再進行緊縮政策,減少不必要的行政開支,譬如……」只見老闆低下頭,側側面,目光又不看David,手指不斷敲打桌子。
稍為在公司久一點的,都知老闆已經不耐煩。好明顯老闆不吃這套,終於插口:「這些都是細微細眼,我們要從大處着手!」David實在太天真,如果老闆真的要聽「意見」,可以私下徵詢,勞師動眾來開會幹嗎?還有,為甚麼老闆的親信,一直沉默不作聲……
「Barry,你有甚麼建議!」老闆出招了,面向新來未夠三個月的行政部主管Barry下達指令。Barry胸有成竹的提出:「我建議裁員!具體的方案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狐狸的尾巴露出來了,原來老闆請Barry來是要精簡人手。
原來,老闆聚集大家,真正用意是希望公司主管同時表決,全數贊成裁員!結果,公司「精簡人手」的計劃在行政部主管Barry提議下,全部主管一致通過。老闆無奈接受。

電郵:[email protected]

CK Leu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690

職場慧眼:何去何從 張慧敏

1 : GS(14)@2011-11-25 08:42: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339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