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今天開始將TCL集團列入2014年的戰略標的

來源: http://xueqiu.com/1622002697/26931541

$TCL集團(SZ000100)$ 今天開始將TCL集團列入2014年的戰略標的,和華海藥業,承德露露,紛美包裝等並列。之前關註TCL集團,是從舒顏的文章開始。舒顏我認為是一個思維能力很強的人,很喜歡看他的文章。他分析TCL的基點是面板業務,作為同質化的產品同時又能享受中國的工程師紅利的產品,結合國外競爭對手陷入瓶頸,所以中國進口替代的戰略機會到來。這個大的宏觀認識很深刻。其實,在我看來,紛美包裝的產品也是類似性質。同質化產品,它比較標準,不需要差異化,只拼成本。華為能夠率先成功,跟通信設備行業性質很有關系,這也是一個高度標準化的行業(ISO、ITU、ETSI、IETF等)。華為做手機、軟件等個性化產品,明顯水平差了一截。至於工程師紅利,那更簡單,你看看利樂包裝紙,人均產能4,5百萬人民幣,工人很少,主要是工程師。任何一個行業,都跟機遇有關系,沒有行業是天然的好行業或者壞行業。當年利樂也花了十幾年時間才摸索壯大,甚至突破美國市場花了很久都進不去,消費者的習慣無法改變。面板的高投資,有時是劣勢,特別是對於過去這麽多年,國外對手在不斷升級,中國怎麽追都追不上,現在反倒可以成為中國優勢,只有中國去搶別人的份額,沒人能再從中國這里搶了。現在面板行業,中國的競爭優勢最好不過。不過,任何時候,供需很關鍵。舒顏提到一大堆,包括分析了中國的電視產量這麽多年都很低,理論上有潛力。但是,電視本身也存在問題,市場容量想擴大不是那麽容易的。加上2014年TCL的面板二期還在建設,而競爭對手今年會在中國上很多新產能,我對TCL在2014年的業績還是抱有一定悲觀的。那麽,為什麽我現在開始準備將TCL作為戰略標的進行重點觀察呢?1.面板的未來這個主要是受梁宏文章的啟發。“未來的世界就是一個面板的世界。各種設置有面板,他和人腦,以及隨身的手機面板之間進行交互,這就是一個未來的面板世界”特別是4G上馬了,這個4G的意義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4G產業鏈和可穿戴智能產業鏈,都有哪些公司會受益呢?在我看來,TCL恰好受益於兩個行業。4G產業可能會誕生一個殺手應用,多屏互動。“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鋼鐵俠》中,托尼斯塔克在接受法庭審訊的時候,曾經將自己手中手持設備上的內容拓展到了現場的電視上的情節,其實這就是多屏融合的一個應用。當然這個電影中的橋段過於科幻了些,但是屏幕之間無縫分享內容也是一個很棒的應用,這樣一來,手機、平板、電視和電腦之間將不再有惱人的平臺區隔,而將它們連接起來的就是高速的4G網絡。當然多屏互動之間還需要很多鏈接協議以及軟件上的匹配,真正達到能夠推廣的水平還需要多種技術上的配合才行,所以短期內看來,多屏融合得到廣泛應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不過前景卻還是十分光明的。”其實,看湯姆克魯斯等之前拍的《少數派報告》什麽,都有這種感覺,未來人與屏幕的互動,絕對是一個ubiquitous現象。TCL同時擁有手機和電視產品線,加上面板,是最容易受益的標的。那你會說,可穿戴又有毛關系?撇開TCL自己開發可穿戴不說,可穿戴會更加促進物聯網和人機互動,會對面板的需求產生巨大增量。“只要將擁有類似芯片的產品加入到可穿戴設備中,我們家中所有的電器都會在你回家之後發現你,然後根據你的喜好自動開啟空調等電器,生活也將進一步被簡化。同時室內導航也將成為可能,這時無處不在的4G網絡就將充當起現在GPS信號的角色。”當然,這些都是遠景。我們做投資,首先考慮悲觀情況。最悲觀的情況是什麽?那就是電視需求不升反降。電視沒人看了?這種情況下,也有個利好,“現在電視機越來越往大尺寸方向發展,電視機尺寸幾乎達到每年增長1.5吋到2吋,從全球電視機需求看,如果面積平均尺寸增長1吋就相當於一個8.5代線面板廠的產能。”2.電視電視,現在大家就關註兩類玩家,格力 VS 小米,TCL VS 樂視、小米。在我看來,TCL、格力都沒有那麽悲觀。我贊同,互聯網時代,打造類似蘋果、小米這樣的極致產品很重要。但是,這種產品註定是少數,對於中國來說,難度也很高,喬布斯,雷布斯,不多。總體而言,三星路線是中國更靠譜的路線,叠代、快速開發,以量取勝,這也是互聯網思維啊?“10萬、5萬多,相比2600萬的整體大盤來說,微乎其微。樂視CEO賈躍亭也說過,樂視超級電視3年內賣500萬臺不是問題。均攤下來在每年整體銷量的份額里面依然與傳統大廠有差距。小米因為其互聯網模式,以及在智能手機上展示出來的能力,仍舊是不可小覷的力量,雷軍也說過小米電視如果銷量上不去,將虧得一塌糊塗。因為小米電視被當做一個大屏幕的電腦,盈利模式仍舊是互聯網模式,基礎是“用戶規模”。就算小米電視能從500一下躍升到百萬規模,也頂多成為一個“強”。”“單尺寸TV+ 不到四個月賣出了10萬臺,與樂視多款產品半年銷量在同一個級別,已經說明愛奇藝與TCL的合作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階段,這種“擁抱”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明年智能電視若真形成一超多強局面的話,這個“超”很可能在TCL或者創維之間產生。”我相信,IT行業,最重要的發展因素就是開放,不管是IP勝過ATM,還是微軟IBM兼容機勝過當年的蘋果機,還是谷歌安卓後來居上成為智能手機的平臺,都說明,開放兼容是網絡、通信行業的基礎。未來很可能還是專業分工的時代,每個玩家,谷歌,微軟,阿里,百度,騰訊,樂視,小米,都是軟硬門戶入口一體化垂直整合,我看不太可能。如果繼續專業分工為主,TCL的產業鏈特別是屏幕註定了它是最可能勝出的巨頭。對於電視,還有一個極好的洗牌機會,4K。“創維質疑樂視做4K電視 稱內容匱乏是命門”TCL為4K已經做好了準備。另外,TCL在迪士尼兒童電視方面已經展現了自己的差異化能力。“全球時尚雜誌《數字時代STUFF》評選出2013“Who’s Top”科技產品創新大獎,TCL迪士尼兒童電視憑借其“專為兒童量身定制、可有效保護並提升兒童視力”的領先產品力,成功問鼎電視品類TOP 1,再次證明其在電視護眼領域的顛覆式創新。”3.手機何慶軍舉過一個例子:“上周六深夜,跟一個有過多次創業傳奇故事,現在又是一個硬件結算行業領軍人物談起選擇問題。我們曾在學習產品領域有過一次很失敗的經歷:用標準規範的真人發音沖擊行業的機械合成發音;用學習方法替代行業簡單查詢。。。顛覆了一個行業,但大家並沒有獲得成功。那個行業每年1000萬臺規模量和100億零售產值,最多10-15億行業利潤,支撐1-2個上市公司就已經是極限,財務標準化運作的話,即使是領導品牌,每年也都會在盈虧平上掙紮。還要受到遠程教育、各種點對點的補習班的擠壓,天花板就這麽高。最大的問題不是方式方法,而是選擇本身。手機和移動互聯網領域就完全是另一個天地:每年5500-6000億零售產值,每年40000億資費,相關商貿交易可能更高,廣告、娛樂、搜尋檢索、結算。。。。還有廣闊的海外市場。”手機註定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市場,無時無刻不存在洗牌機會。“TCL通訊CEO郭愛平透露,2014年TCL 4G產品出貨量將占總出貨量的三分之一。統計顯示,截止到2013年11月,TCL通訊手機銷量達4900萬臺。今年9月底,TCL集團副總裁、TCL通訊COO王激揚在接受通信世界網專訪時表示,TCL通訊2013年前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達到180萬部、300萬部、500萬部,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能突破800萬部。果照此計算,2014年TCL 4G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或者超過3G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量市場永遠比存量市場容易。華為的基站依靠3G增量市場突破了2G時代的競爭格局。華為手機同樣依靠3G增量市場突破了2G手機的競爭格局。所以,TCL在4G時代,起跑線與對手拉近了。當然,機會在那里,還要看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對於手機廠家,硬件和軟件平臺尤其重要。何慶軍對此認識深刻:“硬件平臺決定了產品甚至品牌參與哪個層面競爭的問題。 很現實,選擇了MTK平臺的廠商,今明兩年在3G市場就要受到高通600、800,以及英偉達TEGRA4、TEGRA5平臺的壓制;在4G市場,2014年上半年都沒戲。”我贊同他的看法,硬件平臺很關鍵,但是我不贊同它對MTK的看法。MTK很可能複制華為對壘思科的情況。“華為終端手機產業線總裁何剛:華為手機將在近期發布采用聯發科MT6592八核處理器的新品手機,將主打中高端市場。對MT6592八核處理器國內市場看好。”“今年第三季度,聯發科在國內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份額已超過6成,約是高通份額的兩倍,與全球其他主要手機市場形成鮮明對比”“采用高通平臺做方案周期大概是聯發科2倍,人員投入是3倍,並且購買平臺的授權費用都會高很多。”“高通目前對廠商的傳統授權費用方式是基於終端整體售價,而並非基於芯片價格。隨著國內手機廠商開始向高端產品全面邁進,單款手機付給高通授權的成本費用增長明顯,合作夥伴們對這一方式抱怨聲音也迅速增大。”從華為采用聯發科八核處理器可以看出,其對聯發科是認可的。我相信4G時代聯發科更容易拉近與高通的差距,從而讓TCL這個最大合作夥伴也跟著上升一個臺階。4.我們正在迎來一場偉大的硬件複興“硬件將因為網絡和智能,從機械或機器、走向類生物組織,我們和它們都將在一個超級複雜的網絡上成為相互作用的節點。我們正在迎接的是這樣一個將改變世界也將改變我們的硬件複興。”。(作者李巖為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北京億美軟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前CEO。李巖先生同時是國內獨立智庫——醒客工場的創始人和研究員。)看看Ray Kurzweil的《奇點臨近》,KK的《失控》和《科技想要什麽》,我們會發現,未來一場硬件和軟件複興的時代到了。這個時代,將是一個物聯網的年代。4G和IPV6,解決了網絡瓶頸。屏幕,將變成科幻電影里那樣的ubiquitous。當然,更多新技術也會誕生,例如激光顯示等。但是,我相信,屏幕至少不會立即淘汰,它能享受一段時間的好時光。《鋼鐵俠》、elon musk已經給我們預示了科技時代的到來。TCL冠名好萊塢大劇院,北美第一家概念展示店,植入《變形金剛3》、《鋼鐵俠3》、《雲圖》電影,都預示著TCL已經為科技時代做好準備。“TCLSquare產品體驗店內展示的主角並非一臺“完工”的產品,而是由20余個panel拼接成的panel墻,結合網絡傳輸、成像和圖片加工技術引導遊客進入無線的未來科技想象空間。同時,通過展示最新科技的SmileApp,消費者可以在這里留影,並即時分享到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網絡。據體驗店負責人介紹,TCLSquare也是TCLFunConner,用最時尚、有趣的產品和技術,為體驗者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互動空間,讓每一個體驗者都能感受到TCL創意之美。”除了面板之外,芯片和軟件,我相信TCL也會有所準備。“TCL集團旗下TCL創投投資的亞洲第一大觸控芯片廠商敦泰科技日前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敦泰科技所生產的觸控IC中國手機市場市占率約50%,在全球手機市場約占20%。敦泰也是繼蘋果iPhone後,全球第一家實現In-cell量產的觸控芯片廠。目前敦泰擁有全球最完整觸控IC產品線,支持所有從高階到低階的生產技術。”“全球第三大電視品牌 TCL已經選擇 PointGrab 居於行業領先地位並屢獲殊榮的手勢識別解決方案,為 TCL 即將發布的智能電視提供支持。與 TCL 合作將進一步擴大全球目前已采用 PointGrab 先進解決方案的數百萬臺設備的陣容,包括走進千家萬戶的智能電視。TCL 全新的智能電視將能夠識別遠距離不同照明情況下單手或雙手做出的手勢。除了基於“光標控制”的手勢,TCL 智能電視首次加入了“手勢快捷”體驗,使觀眾能夠利用其直觀即時的“快捷”概念,輕松進行靜音、音量調節、放大和縮小以及互動等操作。這種全新體驗將使電視操控更舒適、更易於使用、並且更自然。這些功能還進一步提供了進行休閑多人遊戲或教育應用的創新娛樂方式,為智能電視消費者的客廳時間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和更多的歡樂。TCL 也成為了繼三星之後全球第二家使用這項頂尖技術的電視廠商”“相對於國內很多傳統家電企業,TCL十分重視在用戶體驗領域的探索,在企業的工業設計中心下設置了專門的UE部門。為今天能有一個近30人的專業化UI設計團隊奠定了堅實基礎,願與團隊一起見證國際化專業設計團隊的未來。”“辦公室里總有處理不完的文件,家里缺少私人空間,只有在車上,一個人躲起來,開著空調,才能享受這安靜的完全屬於個人的空間,進行知識能量的補充。陳愛暉博士說:“手機不只是用來打電話,汽車也不僅僅是用來駕駛的,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智能技術把車的使用功能拓展一下,把車變成一個移動個人事務處理中心呢?”TCL在智能電視機領域的技術積累奠定了TCL康鈦開發車載智能導航系統的技術基礎,而TCL作為消費電子領域領頭羊,在滿足消費者體驗方面有充分的經驗。安卓智能車載領域,市場上還沒有出現成功的案例,TCL康鈦沒有可以學習複制的對象。陳愛暉博士表示,TCL集團投入巨資在打造一個雲計算應用平臺。比如你們家在廣東,現在新疆遊玩,你車上的行車記錄儀拍下照片就能直接上傳到TCL用戶雲空間。你爸爸在用TCL智能電視機看電視的時候,就會彈出一個懸浮窗,提示可以收看兒子出遊拍到的視頻。如果你爸爸選擇先看電視節目也沒關系,回頭再調出來看。TCL集團協同優勢,核心技術的互通讓TCL康鈦做車載智能導航系統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TCL的品牌(TCL+阿爾卡特),龐大的國際市場存量,好萊塢品牌宣傳制高點,鋼鐵俠等科技電影植入制高點,面板制高點,觸控芯片,積極采用手勢識別等先進技術,與騰訊和百度合作,車聯網(如果汽車變成另外一個星巴克,車聯網的意義就大了吧),甚至聯發科逆襲高通,4K電視,4G手機,等等,我相信,TCL的潛力會很大。面板這一塊,按照悲觀情況,即使全球電視銷量不增甚至下滑,那也會有面積增大這個利好對沖,更何況未來需要更多的大小屏幕,長遠來看,面板絕對是一個好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396

2013年那些小敗局:從10類典型公司開始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8/58030.html

i黑馬推出的小敗局欄目,反響巨大。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再站起來。讓創業者得到更多反思和借鑒,有勇氣再出發,是失敗案例帶來的巨大意義。日前,IT桔子對10種類型的失敗公司做了梳理,他們有明星公司、內部創業和孵化公司,也有無人問津、很少被人知道的草根公司。從它們身上我們又能得到哪些教訓?1、團購網站陣痛:24券、拉手網等從2010年開始的團購、到2013年有些格局初定,在美團網高調宣布單日(2013年12月31日)銷售額突破1億元的背後,有多少團購網站關閉、黯然落幕。在2013年的失意者包括24券、拉手網等,當然還有各地大大小小的團購,畢竟“千團大戰”是曇花一現。24券是曾經的團購大佬、常年位居銷售額TOP10,在2012年下半年開始外部面臨業績壓力、內部面臨和股東的矛盾,最後在2013年1月正式關閉網站。拉手網是同時期的另外一家團購巨頭、銷售額曾多次位居TOP3,也是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先是創始人吳波離職、在2013年重新創業;然後是拉手網取消IPO、內部裁員、業務調整和布局O2O等,拉手網的2013年也是陣痛之中。團購領域的創業,太值得我們反思,短短3年,多少資金、多少人力,失去理性的躍進背後,終歸承載不了現實的殘酷。2、短租陣痛和水土不服:愛日租和團購一樣,短租是另外一個急上急下的細分領域,用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創業不要盲然跟從、國外的模式不是可以簡單複制的,尤其是需要和線下打交道的。愛日租曾是國內短租市場的明星公司,由德國Rocket Internet投資設立,這家機構一貫的風格是快速複制成功的互聯網項目、然後將其投放到市場空白的國家和地區,運作到一定規模後再將其高溢價賣出。承載著Airbnb模式的愛日租在中國市場曾高打高舉,終歸“水土不服”在2013年7月關閉網站。3、不合理的終歸不會長久:街庫網存在的是合理的,不合理的不會長久存在。互聯網領域中,O2O是個艱難的行業,即便互聯網影響線下領域越來越深入,但仍在很早期,如果創業公司再浮誇、不實在,基本上失敗是必然的。街庫網是個典型的公司,從O2O出發致力於為線下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提供綜合營銷和推廣服務,並在2012年5月高調宣布獲得1億元A輪投資、2013年2月宣布獲得2億元B輪投資,最終在資金鏈斷掉、創始人扯皮、不斷減縮業務和裁員的過程中關閉網站,真讓人唏噓不已。4、模式不會支撐公司的發展:襪管家所有的公司都要回歸到生意的本質,互聯網不是概念、模式堆積起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波波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中,總會將自己與某個概念、模式關聯起來,最終這些公司很容易成為先烈或墊腳石。襪管家可以作為例子來看,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剛開始主打包年或包月訂購服務,按照約定的周期、為用戶快遞商品;而後推出“在線撒嬌”功能,讓女性用戶邀請合適的對象為自己的購物車買單;後面又推出“襪子包年無限裝服務”,類似於自助餐,用戶可以一次購買、全年不限量地領取襪子……不可否認的是,襪管家極具想象力,做了很多創新或人性化的探索,但終歸在實際的銷量、電商最為重要的現金流中倒下來,2013年5月關閉了服務。5、生命周期4個月的公司:牛窩網這是2013年度IT桔子所收錄的公司中,生命周期最為短暫的公司:2013年6月牛窩網在上海成立,據稱獲得3億元投資;8月份官網還顯示大力招商,通過大尺度的廣告營銷、業內挖人;10月份牛窩網就宣布關閉,從開始到結束僅僅4個月時間,一時讓業內瞠目結舌。家居建材O2O領域,有多少機會,事在人為。2013年我們看到美樂樂家居年交易額達到20億元、酷漫居獲得天圖資本1億元B輪投資,再對比牛窩網,不想說這個行業沒有機會,只能說難度很大、步履蹣跚、稍有不慎就失敗,盡早決定關閉也好。6、堅守6年的磨礪:億佰購物前面講到生命周期短暫到4個月的公司,這里介紹發展和摸索了6年的公司――億佰購物,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信用卡分期購物服務商,曾獲得“2011年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獎”,在成立之後很快就獲得戈壁投資1000萬美元A輪投資,而且每年的銷售額也都在億元以上,不過潮退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2013年億佰購物先後被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拖欠消費者商品等,最終在6月份關閉服務。7、不是每次轉型都能成功:西米網一家典型的(或者說更多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是這樣的:草根團隊、起步資金很少、沒有VC投資、不斷調整和轉型業務、活下去……並非我們所看到的媒體報道的很容易拿到投資、很快速地成長等。西米網是一家典型的創業公司,2008年從8000元起家做零食電商、小成本運作、很快做到一年700萬元的收入,然後擴張中出現成本控制問題,包括開設實體店、自建倉儲物流等,在現金流無法支持成長的時候2011年10月西米網宣布謝幕和轉型。在2012年西米網重生,轉型做午餐外賣,不過並沒有成功,在2013年關閉該業務,創始人轉型做Blueface藍顏面膜、進入一個新的行業,西米網的域名也再也打不開。8、再賺錢的領域也有失敗者:5分鐘、天空堂等遊戲公司遊戲行業,生動地詮釋著“創業如遊戲”,即便在這麽賺錢的行業、在這個帶來最多財富新貴的領域,2013年也有不少遊戲公司黯然關閉。五分鐘曾是社交遊戲的新貴,“開心農場”玩法的首創者,後面沒有把握住QQ空間和微博等社交遊戲平臺的機會,從2012年到2013年面臨著很大的困境:裁員、業務轉型失敗、資產清算等,最終在2013年1月正式關閉。北京天空堂科技是一家網頁遊戲公司,2012年11月剛獲得數碼視訊1760萬元的投資,不過2013年就面臨很大的困境,遊戲《軒轅群俠傳》、《精靈王國》先後關閉服務器停運,出現停業欠薪的問題。2013年最為火熱的手機遊戲也如此,除開Gree中國公司關閉外,創業公司這塊也有不少公司關閉,尤其是在手遊運營成本不斷增高、巨頭渠道壟斷越來越嚴重的時候,也會有洗牌的陣痛。9、大公司孵化創業的難處:皆喜網、盛大創新院等體制內創業並不容易,不過國內互聯網大公司仍在不斷通過內部孵化的方式、進行新業務的開拓和發展,期待“大象也能飛起來”,但大多數情況下、大公司真的很難孵化出創業公司。皆喜網成立於2012年,是人人網旗下的一站式婚禮籌備服務平臺,在2013年7月停止運營。此前人人旗下停止的項目包括風車網。盛大創新院成立於2009年,肩負著盛大新業務探索、孵化金雞的使命,可惜2012年-2013年也面臨著很多困境,奇遇、樂眾ROM、微酷等項目不斷關停和調整,在2013年也黯然落幕。10、傳統公司進軍互聯網的痛楚:半邊天、愛顧商城、飛虎樂購、萬家摩爾等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是這幾年互聯網創業新公司的主旋律,很多傳統公司開始大力進軍互聯網,推出各類新服務,尤其是在零售、電商等領域,遺憾的是,這不是那麽容易的,互聯網思維並非一朝一夕。2013年很多傳統公司在互聯網業務遭遇著困境:永輝超市旗下的生鮮電商網站“半邊天”上線不足百日便悄然下線;富士康旗下的電商網站“飛虎樂購”也進入清算階段,面臨倒閉;華潤集團旗下的網上商城“萬家摩爾”宣布停運;海爾集團與英國零售商Argos聯合組建的電商網站“愛顧商城”宣布解散,正式運營不到3個月……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們盤點2013年的失敗公司,並非譴責,也不是要做事後諸葛亮,只是想記錄、不想讓我們遺忘或者淡忘,畢竟從失敗案例中所學到和領悟到的,遠遠比學習成功案例更為有效,也更為深刻。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文飛翔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42

投資理財不知從何開始?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8.html
曾經有位年輕朋友跟止凡討論投資理財,指實際操作不知從何開始。不少人初出茅廬,對投資理財認知不深,但又有幸接觸到一些財務知識的相關文章,開始對投資理財認真起來,但是就是太認真,所以反而有個擔心,怕一出手就失敗,而不知從何開始。

其實不要說初出茅廬,可能有些朋友是工作多年都從來沒有進行過投資理財,極其量只是懂一點量入為出,即看見薪金多少,就控制支出,有大筆金錢要花時,例如想去旅行、買名貴手袋、買靚車(多是供車會)、換傢俬等,就像有了目標一樣慢慢剩錢儲蓄。至於投資股票、物業等,就是不懂,到知道時又不懂開始。

投資理財不知從何開始,最大原因是太怕失敗,這可能如富爸爸所言,是現今教育制度出來的概念。自上學開始,我們都被灌輸一些概念,就是「不可以出錯誤,一定要答對答案」,世界每條問題都總有標準答案,每件事情都有規則,按規則去做就為之對,否則就是錯,做錯事就是失敗,失敗就會被罰,可能是不合格、不能升級、不能畢業等。

然而,到了真正的財務世界,這個概念就不太可取了,為何不少白手興家的富人當年的學業成績都不一定很好呢?學業成績最厲害的都去了什麼地方呢?多是公務員、專業人仕等,社會需要這類人,而這類人所做的事不能接受經常出錯,所以教育制度是培養這類人才的。但教育制度並沒有教大家如何投資理財,而投資理財所需要的思維是trial and error,從錯誤中學習,與學堂所教授的概唸完全不同。

從以上討論,要開始投資,不妨先出擊,邁出第一步,再不時作出修正。錯了不用怕,發現自己出錯就改,交一點「學費」也無妨。如果永遠要完全肯定及正確才出手的話,根本不會發生,因為如何學習正確理論也好,不親身嘗試,始終學不懂,好像學游水及踏單車一樣,是需要親身試驗的,投資亦相似,真實經驗很重要。

曾經有朋友向我分享,話建議同事買入某股票之後股價下跌,同事就向他埋怨。這位朋友也是價值投資者,他真心覺得這支股票是有價值且值得買入才提議同事買入,誰知這位同事定必要逢買必升,之後還在不少其他同事面前傳這位朋友的壞話,話被累賠錢了。朋友其實有點不憤,最大問題是他這位同事不知道投資是什麼一回事,平日只會儲蓄,滿手現金,但又不敢走出投資的第一步,就是怕錯、怕輸、怕失敗,朋友好心提點意見,但靠落得如此對待。

其實我投資股票多年,亦有不少「交學費」的經歷,最深刻的是金融海潚時的Citibank及AIG,其實多年前自己對金融股的運作並不是完全瞭解,幸好當時本金有限,學費不算多,及後什麼一級資本充足率、衍生投資產品、槓桿比率都算弄個明白,對每家金融機構的安全水平算是有多點認知。還有近年的中國動向(3818)也是,當時迷信於股息率,越跌越買,直到公司回購分店的存貨,才明白存貨問題可以被這樣玩弄,對零售業又多了不少認識。

事實上,我根本不算什麼,連巴菲特都出過不少錯,他曾投資的航空公司、紡織公司,還有不少他錯過的投資機會,大家可以花點時間追查一下,他都在股東會上承認及討論過。總之,怕輸就永遠都不開始,亦有些知識難以獲得,今天我對所投資的公司瞭解程度比從前多,這是因為曾經「中招」,所以我明白什麼情況會出事。

錯誤及失敗不要緊,最重要是承認錯誤,從錯誤中學習,財務知識自然能因此增長。今天我對我的投資項目仍不算100%瞭解,難道到今天我還不應開始投資理財嗎?哪我怎能從將會出的錯誤中學習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54

財務智商(18):洗唔洗咁早開始儲錢呀?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2701

上文說到基本上難度不太大的情況下,可以於畢業6 年後達成人生第一個30萬的目標,可能會有讀者問,「洗唔洗咁早開始儲錢呀?」

答呢類問題,最好的方法都係用番實例。

假設 A 君及B 君同屆畢業,6年後大家都28 歳,人工差唔多,遇到心儀對像,想買樓結婚。

1. A 君如筆者所言,畢業便開始有計劃地少量儲蓄,28 時己有30萬本。
此時把 30 萬再錢滾錢,再每月儲 $5000,3 年後便得到300,000 x 1。08 x 1。08 x 1。08 + 5000 x 36 = 55萬多 ,連埋另一半如果都有一定儲蓄,相信首期及結婚所有開支都沒有太大問題。
重點是中間的儲蓄過程並不太辛苦,這個是筆者多次強調的,因為為了儲蓄而大幅度犠牲生活質素,並不是一個聰明的理財方法。

2. B 君於前期完全沒有儲蓄,若果希望3 年後同A 君一樣有 55萬,便需要月儲 $550,000 /36= $15,277 !!  假設分 5年儲呢? 550000/60 = $9,166 !!
除非B 君個人收入相當豐厚,否則不用筆者解釋,大家都可以預計B 君儲錢會儲到氣咳,都及不上A 君的輕輕鬆鬆。

A 君與B 君的年紀,收入,人生狀況都差不多,然而財務上有極大分別,其實正正是許多大學生畢業後數年的命運分野,而起因可能只是源於畢業後一開始的一個輕量級儲蓄計劃,有做同冇做的分別。

時間及適當有儲蓄計劃的威力,並不需要20 年或更長的時間才看到,只要5、6 年便會有如此大的差異了。

因此,還是那句,及早定下一個儲蓄計劃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61

學習老巴好榜樣:學從知道不能學開始 金楓海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f4b4a0102f6i4.html
作者:胡睿

   所謂的學老巴在這裡指學習老巴現在的操作方式,即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的方法。

   記得多年前念大學的時侯有一種說法: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我想學習巴菲特也要經歷類似的四個階段:不知道不能學老巴,知道不能學老巴,不知道能學老巴,知道能學老巴。坦白講,我覺得大多數人還在大一,這篇文章希望能幫一些人進入大二。

   為什麼學不了老巴?學老巴有什麼難的?有那麼多書籍資料可以研究,核心概念又那麼淺顯易懂:把股票當作生意的一部份,市場先生是為你服務的,要有安全邊際,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的現在價值,要買有護城河的公司,在價格低於價值時買入等等。

    RichardFeynman(理查德·費曼)是上個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諾貝爾獎得主。他有一個用來解決疑難問題的「費曼算法」,其步驟如下:1、把問題寫下來;2、使勁想;3、寫出答案。

   這絕對不是開玩笑,他就是這樣解決複雜的物理問題的,問題是我們行嗎?牛頓20歲時就發明了二項式定律,有一天閒來無事,我把牛頓當時要解決的問題和他的解法放在一起看了很久,最終只能承認就算給我答案我也想不出牛頓最初是怎樣發明該定律的。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區別吧。

   強調一點,這裡決不是讓大家放棄學習,而是希望大家對問題的複雜程度有清醒的認識。

   再舉一個不十分貼切的例子,假設我們入伍三五年,當了連排長,就算我們天天學習歷史上最優秀將領的戰例,我們真的能夠指揮大規模的集團作戰嗎?

   如果學習老巴很容易,那麼該有很多人成為新的老巴。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要求很簡單,這個投資人要有自己發現的可口可樂,GEICO,以及富國銀行。

    SethKlarman(塞思·卡拉曼)是美國基金界傳奇之一,旗下基金自創立來年均回報超過20%。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有朝一日他決定退休,那麼他的錢會給三個人管,Klarman是其中之一,可見老巴對Klarman的欣賞程度。在前不久的一個訪談裡,Klarman說了以下的話:「巴菲特是比我更好的投資者,他能發現偉大的公司,而我卻不能,我還停留在撿煙蒂的階段。」

   如果Klarman不能,我們是不是至少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可以?

   我想我已經充分的說明了學習現在的老巴是件困難的事情。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覺得這件事很容易?

   我猜這跟幾個方面有關:首先看法人人都有,反正不上稅。就像茶餘飯後談論國事,或者軍事票友指點江山一樣,每個人都能對公司是否優秀,是否有核心競爭力發表看法。其次,大多數人都低估了這個世界的複雜程度,瞎子摸象而已,而且摸的很自信。再者,就算最初的判斷出現了偏差,還可以找藉口說服自己,本來價值投資就是長期的嘛,本來價值投資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嘛,正如芒格所說,最容易的就是自己騙自己。最後,所謂專家推波助瀾。

   要想瞭解老巴現在的做法難在哪裡,就要真正理解其精髓,並把它和其它投資方法作以比較,同時理解老巴投資方法發展的過程以及原因。下面我從幾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請注意這裡的所謂投資方法僅僅包含了價值投資領域的一些方法,不包含宏觀經濟方式或索羅斯的「智慧投機」。雖然我是價值投資者,但我不會盲目排斥其它經過實踐檢驗的投資方式,唯一例外是技術分析):

   第一個角度:著眼過去現在,著眼短期未來,以及著眼長期未來

   巴菲特的老師Graham(格雷厄姆)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the future is essentially something tobe guarded against rather than tobe profitedfrom.」,大意是說我們不該寄希望於從未來獲利,而是應該確保不被未來傷害。這也體現了格老的投資哲學。

   未來是複雜而多變的,如果你有能力看得遠,那麼可能有很好的回報,但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數人還是著眼於歷史以及現在為好。

   Graham最推崇的投資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低P/E,第二種是Net-Net,即股價低於淨資產甚至現金。這兩種都是著眼於一個公司的歷史成績以及現狀的,完全不涉及預測未來。有人可能會說,老巴說過,不能一直看後視鏡投資。對於單一公司確實是這樣的,但對於一個投資組合來說,是可以看後視鏡投資的,因為有一種力量叫做回歸均值(reverttomean)。有質疑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What Works on WallStreet》(《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裡面有詳細的數據統計,證明低P/E長期是跑贏大盤的。

   還有一個例子是JoelGreenblatt(喬爾·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也是建立在對公司歷史以及現有情況的分析上,不涉及預測未來,一樣跑贏大盤。

   可以說著眼於歷史以及現在是一種很穩妥的投資方式,它的缺點是回報率不夠高。所以大多數基金經理採取第二種方式,著眼於短期未來,即未來兩三年的贏利狀況。

   為什麼只是未來兩三年?因為更長時間太難了。

    這裡我舉JoelGreenblatt作為例子,大家可以看看他的書,裡面他清楚的闡述了自己的投資方式,即尋找有把握預測其未來兩三年贏利狀況的公司或情形,然後根據現有價格決定是否投資。這裡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市場在短期內是無效的,但如果你給市場先生兩三年的時間,通常它都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給與糾正,使公司真正的價值得以體現。如果要具體例子,大家可以參看我以前在雪球上分享過的HDSN的例子。

   著眼於短期未來的方式回報率很高,Greenblatt的基金年化有40%,他基金的規模在10億美金左右,並不能算小。這種投資方式的回報率甚至高於著眼長期未來型。

   這種方式的潛在缺點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你得想好什麼時侯賣。使用這種方法時買比賣容易,你覺得一個東西5毛錢肯定是便宜的,但有時侯卻很難準確估計它的價值到底是9毛,1塊,還是1塊1,如果你擁有的是可口可樂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因為你永遠不會賣。

   另一個缺點是如果你的資金量非常大,注意是非常大,至少數百億美金以上,那麼這種方式可能不適用。

   還有,使用這種方式可能會帶來不愉快的經歷,這裡主要是指有些時侯公司價值不能得到體現的原因來自於管理層,所以投資人必須和管理層進行鬥爭,爭取自己的權益。如果擁有的是偉大的公司如可口可樂,則此類問題完全不存在。

   基於以上原因,老巴選擇了第三種方式,著眼於長期未來。這裡的長期指至少10年以上。

   使用這種方法的關健是你要有把握所選擇的企業10年後仍然存在,仍然提供很高的資本回報率,換句話說,你要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非常精僻的瞭解和認知。

   談到核心競爭力,似乎大家都能列舉幾條,無非是壟斷或區域性壟斷如當年的報紙,消費品商譽(Goodwill)如可樂和喜詩糖果,最低成本製造商如內不拉斯加傢俱城,規模優勢(advantageofscale)等等。我的問題是,Klarman哈佛商學院畢業,Greenblatt沃頓商學院畢業,為什麼他們說他們做不到?是他們把問題想複雜了還是我們把問題想簡單了?

   第二個角度:相對於資產低估進行投資和相對於盈利低估進行投資

   相對於資產低估進行投資就是所謂的低P/B投資,Graham是開山鼻祖,他的Net-Net即撿煙蒂法就是針對資產低估的一種投資方式。另一個典型代表是巴菲特的好友,同是Graham學生的WaterSchloss(沃爾特·斯洛斯)。Schloss幾十年來一直堅持Graham最初的低P/B方法,一樣取得了出色的成績。關於資產和盈利,Schloss如是說:「Ireally have nothing against earnings, except that in the firstplace earnings have a way of changing. Second, your earningsprojections may be right, but people's idea of the multiple haschanged. So I find it more comfortable and satisfying to look atbook value.」

   相對於盈利低估進行投資包括針對歷史盈利,針對短期未來盈利,以及針對長期未來盈利(這裡包括盈利增長)。

   總的來說,盈利比資產難以評估,針對盈利投資的方式難度更大,但潛在回報更高。

   很顯然老巴現在多數情況下是採用針對長期盈利低估的投資方式的。

   第三個角度:獲益於別人的錯誤和獲益於自己的遠見

   這個角度界限不是很分明,因為犯錯誤也可以被當作是沒遠見,或者你的遠見是別人的錯誤,大家領會我想表達的意思就好。

   我舉兩個例子,第一是老巴年青時侯套利可可豆的事情,這個案例可謂經典,不清楚背景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這裡老巴之所以賺錢是因為其它人犯了錯。第二個例子是可口可樂,這裡老巴賺錢是因為他比別人都看得更遠,更準。

   其實縱觀老巴投資方法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出從著眼過去現在到著眼未來,從投資資產低估到投資盈利低估,從獲益於別人的錯誤到獲益於自己的遠見這一軌跡。從易而難的軌跡。

   為什麼有如此轉變?第一是因為資金量越來越大,第二是因為除賺錢外其它考量的加入,比如同自己欣賞的管理層長期共事等。

   現在老巴的投資方式是基於他幾十年的經驗(注意,就算你把1970年作為老巴開始使用現在方法的起點,那時侯的老巴有已經擁有近20年的投資經驗了),以及常人所不具備的洞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能力之上的。這就是現在的我們無法學習現在的老巴的原因。我們沒有那些經驗積累,我們也未必有那個天賦。就像降龍十八掌,簡單又無敵,但沒有幾十年功力還是不要用為好。(題外話,個人覺得郭靖資質那麼差,不應該能練成的,難怪大家都說他是金大俠筆下最不真實的人物)

   另,如果你覺得老巴不是天才,請考慮以下事實:老巴這一生從沒用過計算器,無論多複雜的計算,他都是心算而已。

   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可能有朋友會問,如果現在的我不能學現在的老巴,我該怎麼辦?這取決於你想達到什麼目的以及你原意付出多少努力。

   對於一般個人投資者來講,買指數是最佳選擇,輕鬆,回報也不錯。

   對於願意下一些功夫的個人投資者,可以考慮低P/E或者Greenblatt的神奇公式,從某種程度講這些也是指數,只不過是挑選過的指數,回報也比指數好。

   對於更積極的個人投資者或者規模不大的基金(小於10億美金)的經理來說,應該充分發揮規模小的優勢,投資小盤股或者中型企業以及特殊形勢如拆分,破產,併購,重組等。重點使用針對盈利低估以及針對短期未來的投資方式。

   如果你是很大規模基金(數百億美金)的經理,那麼你管的錢太多了,請聯繫我,我很願意為你分憂。

   開篇的時侯舉了大學四個年級的例子,從賺錢的角度講,大二就夠了。如果你把投資當作一種智力上的追求,非要繼續大三大四的話,那麼應該儘量多的瞭解各行業關於核心競爭力的方方面面。努力修煉內功,也許有一天能夠使用老巴現在的投資方式。但請記住,到現在為止,全世界只出了一個巴菲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95

zkiz 3萬倉記(9): 重新開始

(按: 筆者手上持有以下列表中的部分股票,敬請留意。)

之前,因為壇主對其持股缺乏紀錄,把手上的股票倉的資金和私人資金混合起來,後來又收取一些廣告費,所以後來紀錄混亂了。最終,經和壇主協商後,壇主取走他的私人資金轉為自己管理,經把原來的組合對帳加上廣告費後,我們的資金大約是有41,130.22元,加上帳戶資金3,570.4元,合計44,700.64元。

筆者會把手上這部分資金重新開始,在另一個獨立的股票倉做出買賣決定。經考慮後,筆者決定在之前提及的高息股系列的48隻6厘股以上的股票中,看看有甚麼可以買的。

下星期購買後,我會再寫我買了些甚麼。

公司名稱    股票代號    貨幣     股息回報 (%)
奧普集團控股      0477    $    9.85
理文手袋      1488    $    9.66
中鋁國際工程      2068    $    9.06
先傳媒      0550    $    8.95
首創置業      2868    $    8.66
怡邦行控股      0599    $    8.33
堅寶國際      0675    $    8.22
利邦      0891    $    8.08
長興國際      0238    $    7.99
北青傳媒      1000    $    7.60
波司登      3998    $    7.52
互太紡織      1382    $    7.52
龍翔集團      0935    $    7.43
金利來集團      0533    $    7.42
唐宮中國      1181    $    7.13
富力地產      2777    $    7.09
路訊通      0888    $    7.08
路勁基建      1098    $    6.87
利民實業      0229    $    6.86
廣豪國際      0844    $    6.86
德永佳集團      0321    $    6.80
富豪產業信託      1881    $    6.79
奧思集團      1161    $    6.78
華鼎控股      3398    $    6.73
遠大中國      2789    $    6.67
恒基發展      0097    $    6.67
旭日企業      0393    $    6.64
寶龍地產      1238    $    6.58
合和公路基建      0737    $    6.55
瑞安建業      0983    $    6.53
廈門港務      3378    $    6.51
其士國際集團      0025    $    6.51
深圳控股      0604    $    6.50
宏基資本      2288    $    6.49
匯賢產業信託      87001    CN¥    6.45
華地國際控股      1700    $    6.43
泓富產業信託      0808    $    6.42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      0995    $    6.38
中國服飾控股      1146    $    6.31
帝盛酒店集團      2266    $    6.29
工商銀行      1398    $    6.26
建設銀行      0939    $    6.25
龍記集團      0255    $    6.25
川河集團      0281    $    6.25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      3618    $    6.24
陽光房地產基金      0435    $    6.23
冠君產業信託      2778    $    6.17
YGM貿易      0375    $    6.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42

企鵝帝國兇猛的投資收購步伐:從遊戲領域開始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5/58980.html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近年來,騰訊的投資活動可謂高調且頻繁。看了騰訊這個歷次投資收購List,的確有中國互聯網“一哥”風範!10年代開始發力,投資收購從遊戲領域開始 騰訊的投資收購是從2010年開始發力的。2010年前,騰訊投資收購動作較少,下表中也主要列舉了10年後的資本動作(騰訊內部投資人稱,他們投資的公司數量超過200家,按此說法,本表也只列了30%)。據媒體報道,騰訊在此前10年間的並購交易才30多項。 騰訊的戰略布局與嗅覺一流。從投資結構可以看出,騰訊的對於產業的嗅覺相當靈敏。首先在自己根基――遊戲上步步為營,布局從國內到海外,從端遊、頁遊到社交遊戲,皆有滲透,而且每逢出手便是大手筆。 在遊戲上站穩了腳跟後,下一步就要開始在電商層面動刀了,方向也很明確――只投在垂直領域的前兩名中。雖說同樣在電商泥潭中陷得不淺,但比起殺到見血的綜合類電商,企鵝的子彈還是並不虛發。2013年企鵝更顯活躍兇猛,著力微信生態鏈 騰訊在2013年的投資和收購延續了2012年的態勢,仍舊非常活躍,移動互聯網上圍繞微信投資和布局;搜索等基礎工具軟件商收購活躍;海外投資和國際化戰略等。 移動互聯網上,騰訊圍繞O2O等持續布局,包括重金投資嘀嘀打車等。 遊戲領域,主要探索微信遊戲平臺,投資或控股第三方遊戲公司。 搜索和安全等基礎服務商,4.48億美元收購搜狗36.5%的股權,在搜索領域與百度、奇虎360三足鼎立;安全服務上,騰訊繼續註資金山網絡,增資4698萬美元,目前持有其18%的股份,是僅次於金山軟件的第二大股東。 金融方面,騰訊2013年也進行了部署,包括與平安、阿里巴巴合資成立眾安在線;戰略投資好買財富、人人貸等;此外還在海外投資了金融眾籌網站Watsi等。 海外投資上,和海外一些投資基金共同合作、領投或參與投資了很多公司,包括1.5億美元投資閃購網站Fab.com;6000萬美元參與投資閱後即焚應用Snapchat;參與投資了一些早期的新興公司,如雲計算公司Loom等。緋聞,入股京東? 進入2014年,盛傳騰訊與京東資本合作。 對京東而言,獲得騰訊的戰略投資,上市的估值空間將進一步被打開。京東強在後端的服務體驗,但在前端的觸達用戶渠道上較為薄弱,特別是在移動端的布局已然滯後。如有騰訊的流量及用戶關系導入,京東將大大補強信息流,繼而更好發揮物流的優勢。 在 戰略布局上,騰訊不會錯失電商這一戰略性資產,從現實看,騰訊依靠易迅趕超京東,繼而改變現有電商格局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與其不斷燒錢投入易迅,不如轉 為分享京東紅利。另外,騰訊長於信息服務,構建用戶關系,短於電商的供應鏈管理及線下的物流配送。既然如此,不如將實物電商這部分業務交給京東去做,騰訊 以資源換取京東股份,這是明智之選。具體業務上,微信支付也將借助京東極大豐富應用場景,有助於騰訊在移動支付領域對支付寶的追趕。 多 位分析人士指出,騰訊和京東如果真能在資本層面達成戰略合作,整個互聯網的競爭格局將有望被改寫。騰訊與京東,有一個共同的對手――阿里巴巴。京東可借助 騰訊的資源,結合規模龐大的自營平臺,打破天貓對B2C第三方平臺的壟斷;騰訊則依靠微信支付、京東和大眾點評,在移動支付、電商和O2O等多個關鍵領域 全面對抗阿里巴巴,而這些都是阿里巴巴苦心經營多年的業務。 無論如何,這是個熱鬧的季節....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並購之美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43

如何開始學習看年報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6.html
有blog友留言希望止凡可以分享一下提高年報解讀能力的書籍,這是不少有意想瞭解公司基本分析及學習股票價值投資操作的blog友也會關心的問題,值得討論一下。


先看看aimee的留言:

止凡兄您好,我是一名剛出社會做事不久的新鮮人,計劃把每月的收入儲起,再買入優質資產。

由於缺乏財務知識,於是現在開始惡補,經討論區網友介紹下來到您的blog。首次要感謝您的無私分享,令後輩如我獲益良多。

這個農曆新年假期一直在翻閱您的文章,漸漸瞭解到投資的應有態度,認識到選擇優質資產的重要性。因為我的本金不多,所以想先從股票市場開始,但打開公司年報卻發現自身的知識實不足以消化林林總總的數據,更遑論從中判斷該公司是否值得投資。止凡兄有一舊文談及年報內值得留心的數字(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13.html?m=1),請問止凡兄可以推介一些能提高年報解讀能力的資源或書籍嗎?謝謝!


止凡:

aimee,多謝你的留言及問題,你的問題也是不少股票投資新手的問題,很高興見到你有心去學。

坊間教授年報分析的書籍其實不少,我就由看大學會計教科書開始,但起初看不明白,又拿著一份真實公司年報跟教科書不停對照著,但仍不能掌握大概。之後拿來一些講述巴菲特的選股方法之類的書籍,例如The buffettology系列,感覺容易明白很多。之後又看過巴菲特師傅的Security Analysis、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又看過林森池大師的「投資王道」及「平民資本家」,來來回回又看回大學教科書,總算明白多些了。

之後就是反反覆覆的學習,又不斷拿多本書及年報在手對來對去,大量閱讀年報,今天算能有點點融會貫通,所以隨手都能寫出你連結的那篇文章出來。

我相信直到今天,還會有非常多我不懂的地方,但抱有不斷學習進步之心,這變成一種樂趣。希望你也不要心急,慢慢來,這不會太難的。

記得在這裡分享過「書架上的閱讀報告」系統,你可以search一下來看看,希望幫到你。


後記:

其實近期不少新blog友來訪,提出不同角度的意見及問題,讓我有機會回顧及思考不少命題,實在不錯,亦多謝各位的支持。aimee這個問題,讓我有機會回顧一下自己學習年報閱讀的經過,由瞭解什麼是年報到今天,原來已經過了很多年了。

可能以前在這裡都分享過,我主修科目跟會計學及金融學都沒有關係,由讀書到出來工作都沒有正式學過這方面知識(只是讀碩士課程時有選修過一個跟會計有點關係的科目而已),所以可以算是所有這方面的知識都是自修得來的。

我曾跟不少比我年青的朋友仔分享,對於知識,不要認定自己是什麼類型,即只吸收某類知識而不吸收其他知識,這是限制了自己的發展。當他們有點懷疑之時,我總會拿我對會計及金融的知識來作比喻,證明不是這個專業亦可以有相當的知識水平,全看你有多用心去吸取知識而已。

看到aimee的留言,她應該是一個非常想學習的人,但感覺她有點點怕「走冤枉路」,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及曾看書籍時,亦建議對於知識不妨放下這個心態,多看多吸收,任何知識都可以是你的,今天為了投資股票而開始了學看年報,可能到書局亂找書籍來看會有意外收穫也說不定,對知識的追求不一定要太目標為本。 

另外,Kuroe留言亦希望我推介一本好的財務知識入門書籍,我的回應是投資生涯從來都沒有像會考一樣的syllubus,有時自己摸索可能得到更多,亦可能得到一套更適合自己的功力。希望各位新鮮人不要太急進,學習知識是急不來的,還有謹記「財不入急門」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04

【案例】草根自述:沒錢時如何開始創業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7/59300.html

你手里有5萬、50萬、500萬,創業都不一定成功。現在只有一千塊,怎麽創業?看看他們都是怎麽回答的。徹底否決型來自山東的創業者羅文非常反對,沒有做好準備就出來創業是不科學的:從你問這種問題,就可以知道,你還不適合創業。創業者。第一、先修內功,你連自己創業的項目都沒有,談你想創業,這要麽說明你矯情,要麽就說明你內功不夠。第二、第一條你都不行,你的人脈、渠道等資源,你自然也沒有了。把內功修好了,你就自然知道怎麽去尋找那些資源,怎麽去整合它們。第三、1000元,你泡在網上等待別人給你解答,如果去工作,賺錢,那麽你的資本10天時間就變成了2000了,一個月後就變成4000。明白了我的意思吧? 趁著你的時間還沒有價值尺度或時間還很廉價的時候,一邊積累原始資本,一邊修煉內功。第四、憋屈自己幾年時間,等待最佳出手的機會,果斷出手,正式創業。其它的,吸引風險投資等都是扯淡,第一,你內功不夠,作為創始人不行,失去了30%的機會;第二,你沒團隊,你又失去了20%的機會;第三,你沒項目,又失去了50%的機會(30%商業模式,10%技術,10%產品理念)。切記,人不行的時候,別人說投你,八成是騙子,勿信。.親身體驗型案例一:大學生創業者金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可行:對於這樣的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來說說我自己吧。大二的時候,趁著大一新生報道,將自己1500塊的生活費拿去批發市場買了十套床上用品(床單、被套、枕芯、枕套,被子、褥子各一個),除了被子不是棉的外,其它的質量都不比學校賣的差。我的價格是一套260元。學校賣的是550元,但是多一個床單、被套、枕套、棕墊。當時學生普遍反映,學校賣的,不好看,質量也很一般。第一天下午買回來放在宿舍之後,打算第二天開始賣。結果,晚上10點了,我的一個室友在樓下玩雙節棍,一個送新生來報道的家長找不到學校賣被子的地方,問我室友哪里有賣被子的,我室友回答說:我們宿舍啊,家長還以為是開玩笑,結果第一單生意完成了。第二天去接待新生的同時,自己也推銷被子,自己賣了2套。同時有三個也是接待新生的同學幫我賣4套,每套給了他們30塊錢的傭金。我發現還是人多力量大啊。最後還剩下3套了,我跟我一室友說,要是你能賣出去,每套我給你50,結果第三天早上他吃完早飯,就領了4個人回來,都賣出去了。當然,我這個還不算創業啊,只能說是學生時代的一次嘗試吧,畢竟投入和產出都不大。這是我曾經的第一次小買賣,一點經驗也沒有,奔著個想法就去了,希望各位不要嘲笑我啊。所以,我想說錢少有錢少的辦法,況且厲害的人多的去了,甚至有人沒有投入就能創業成功。這個問題的提出者,也不一定像羅文說的那樣“從你問這種問題,就可以知道,你還不適合創業。”因為像我這樣平庸的人都敢去嘗試。案例二:廈門的創業成功者於江證明小本創業也是可以成功的:我是5000元開始創業,12年到現在,還在撐著。星期一用攢的一些錢付了首付,過兩天去提車了。我覺得項目可大可小,貴在你堅持的認為你做的事情是可以值得你堅持的。1000元,弄個三輪賣肉夾饃夠了,推個車賣關東水煮夠了,進點貨在天橋擺攤夠了。有的時候夢想無關大小和形式。重要的在於你想怎麽實現罷了。也許你想開個連鎖火鍋店,那你可以先從推車賣關東煮開始,至少你對菜和配料會開始了解。如果你是想做生鮮電子商務,也許你可以從只賣新鮮的幾種時蔬,並且從你所在的小區開始配送,利用互聯網宣傳,然後鄰居在淘寶下單。我認為,創業是可以不拘泥形式,規模。關鍵的是走出第一步,你才有機會理解第二步,第三步該怎麽走。我等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43

投資者開始拋棄PIMCO?今年來已有80億的資金流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735

先是去年創20年最糟業績,再加上年初內定繼承人El-Erian的突然離職,PIMCO管理層矛盾公開化,憂心忡忡的投資者開始用腳投票,果斷“跑路”。評級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投資者一共從PIMCO贖回了80億美元。 評級機構Morningstar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投資者一共從PIMCO贖回了80億美元。其中,1月份贖回56.57億美元,2月份贖回24.9億美元,較上個月有所減少。 在過去12個月中,PIMCO旗下開放式基金的資金贖回規模561億美元,為美國排名前十的開放式基金中最高。事實上,除了PIMCO和American Fund,其他八只基金在過去一年內資金都是正流入。而且American Fund在2月的資金也是正流入。 截至2月底,PIMCO旗下的開放式基金規模在美國排名第四,管理著5180億美元資產,市場份額降至4.61%。排名第五的Franklin Templeton基金規模為4330億美元,市場份額為3.86%(註:以上資產統計不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和基金的子基金)。 彭博稱,今年截至3月6日,Total Return Fund收益率為1.8%,超過了56%的同行。該基金去年損失1.9%,落後於65%的同行,創1994年以來最糟業績。 最近,PIMCO因為其聯席首席投資官Mohamed El-Erian意外離職引發的“宮鬥劇”而頻頻登上媒體頭條。1月21日,被視為格羅斯欽定繼承人的El-Erian突然宣布辭職,並向《華爾街日報》披露了他與公司創始人格羅斯的種種過節,指責格羅斯的“暴君文化”。格羅斯則反唇相譏“El-Erian企圖中傷我的行為讓我感到很惡心”。 華爾街日報稱爆料稱,去年格羅斯與El-Erian在十幾位同事面前相互拆臺,兩人之間的矛盾至此公開化。 PIMCO上演“宮鬥劇”,大多數人在看熱鬧,投資者們則用腳投票,果斷“跑路”。很難說PIMCO近一年來的糟糕表現和公司管理層矛盾的激化沒有關系。如今,El-Erian的離開可能更是加深了投資者的擔憂。 華爾街見聞昨天曾報道,隨著美聯儲今年10月結束QE的可能性不斷增大,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PIMCO開始減少美債持倉。PIMCO的旗艦基金Total Return Fund的美國國債和政府債券的持倉比例從1月的46%降至2月的43%,按揭貸款的持倉比例也從1月的36%降至2月的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