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飢餓遊戲VS大逃殺,前者的主角是反抗暴政追逐自由的年輕人,後者的主角才是人性善惡 東方愚

http://www.dongfangyu.org/?p=4863

 如果看過日本電影《大逃殺》,再進影院看《飢餓遊戲》,就會感覺很「平常」。

同樣是殺人遊戲,《大逃殺》在人物刻畫上下了很大功夫,而《飢餓遊戲》就像走過場一樣,除了男女主角,其它遊戲參與者鮮有給我們印象深刻的。

為什麼會是這樣?

我個人覺得,一個原因是,《飢餓遊戲》拍得不太成功——如果看了《飢餓遊戲》的書的話,或許會有同感。書上的細節和心理描寫比較多,每個人的糾結,無論筆墨多寡,都有呈現。但到了電影裡,一切都顯得那麼匆忙,匆匆忙忙地戰鬥,匆匆忙忙地死去。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最主要的,就是在東方文化裡,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權謀,或者通俗來說就是算計。而在西方,反對暴政、追逐自由是第一位的,勇敢和堅毅的品格最讓人敬佩。

所以蘇珊·柯林斯把《飢餓遊戲》的背景,設置成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一共有13個區,其中12個區曾反抗統治者但遭到鎮壓。參加殘酷殺人遊戲的,就是從每個區選出2位、總共24位青少年。每個區的2位參與者,與其它區的人都是素昧平生、無怨無仇。他們後來劍拔弩張,也皆與求生的本能和能力勝過自己的「對手」的警惕有關。但無論如何,他們真正的隱形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極權的「國王」。

而深作欣二和深作健太父子,把《大逃殺》的場景,設置成一個小學班級。40多位小學生,他們每個人的性格和身世都不相同,但他們彼此熟悉,甚至親密無間,他們一開始知道要自相殘殺時覺得很荒謬並同仇敵愾。但很快,遊戲開始,那個叫作人性的「暗物質」出場,人性裡所有關於惡的東西,一幕幕展開。對中國觀眾來說,至此一定很受感染甚至感同身受。特別是深作父子讓一個女學生死的時候,通過她身世的回顧,呈現出「我自小被母親賣掉,險遭杯人蹂躪,我堅強地活著,活到現在已屬不易」的一種姿態,悲壯至極。

所以看《飢餓遊戲》,我腦海中閃現過的一個電影是《勇敢的心》;而看《大逃殺》時,我想到了另一部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我有些吹毛求疵。但這並非在討論孰優孰劣,而是比較一下東西文化的差異。好比中國人喜歡《甄嬛傳》,而美國人愛的是《末代皇帝》,道理是一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9

中國熱錢氾濫 瘋狂追逐台商品牌

2012-8-20  TCW




一個月來中國人民銀行二度降息,用寬鬆貨幣政策拉抬經濟,想保住中國經濟成長率八%的目標,卻也讓中國資金再度氾濫,瘋狂尋找投資標的,現在連台商企業都是這股中國熱錢追逐的目標。

七月二十八日,《中國企業家》雜誌第十二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青島舉行,這場年會跟往年不同,台灣首度有代表團參與,包括創投公會理事長林坤銘、建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光祥及當地台商代表團參加,這也是台灣投資界、企業界與台商首度參加。

近十一年來,它發掘出華誼兄弟、百度、騰訊QQ、用友軟體等中國企業,這些企業就在這裡被捧為未來明星,因此這個活動吸引了中國投資界的追逐。

想參加要繳相當於新台幣十萬元的年費,還要自行負擔交通與住宿費用,但報名的人依然十分踴躍,當天,台下坐了上百個資本市場的投資代表,例如創投、私募基金、外資券商等,他們付錢參加活動就是想找一個百度、騰訊。

台商坐擁中國市場優勢

年會前一晚,一場邀請台商與第十二屆「未來之星」得主的閉門歡迎晚宴上,青島台商大統紡織董事長許利雄名片一拿出來,對方一見是董事長,第一句話竟然問:你們公司想上市嗎?問這話的人,雖然只有三十歲上下,卻不是普通角色,是摩根士丹利證券在中國合資公司的副總裁。

許利雄才剛剛婉拒,沒料到一張張名片又遞過來了,有私募、創投、資本管理,又有自稱天使基金的人,種類多到讓台商一頭霧水。更有趣的是,竟然還有名片換了一輪,又回頭跟許利雄重換一張,瘋找投資標的,連換過名片都忘了。

不僅投資界,就連國際奢侈品牌集團也想投資台商,台商行李箱品牌外交官是第一個敢站出來說它拒絕LVMH集團旗下基金投資,但實際上,台商行李箱第一品牌皇冠也早被LVMH集團洽詢被投資意願。

另外,LVMH集團在投資台商卓雅(JORYA)服飾後,台商品牌iROO服飾也被LVMH集團看上。台商品牌、中國市場,是這些國際精品集團看上台商的原因。因此台灣代表團最深的感嘆是,原來全球經濟雖然正在衰退中,但資金絕不是問題,問題是你能不能創造好條件來贏得市場資金的關注與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81

資本追逐體檢業

2013-05-27 NCW
 
 

 

各類投資機構高估值蜂擁體檢三大公司,這樣的市場格局不會維持太久◎ 本刊記者 王申璐?劉冉 文民營體檢機構的融資額在過去五

年不斷被刷新:

2007年愛國國賓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累計2500萬美元的投資;2012年8月美年大健康從凱雷人民幣基金融資逾2億元; 2013年4月,愛康國賓再次融得近1億美元。

體檢業的投資機構名聲同樣引人注目,國內投資機構如投資慈銘體檢的鼎暉投資,國外如凱雷、高盛,還有主權財富基金如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

投資機構紛紛在體檢業投資布局,除了看好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的大前景,還有什麼原因?

體檢業目前呈現三足鼎立的競爭局勢,各家體檢公司已經開始尋求第二業務增長點。未來幾年的市場格局及行業發展,需要看其新業務的發展狀況。

高估值

近年來體檢機構的估值水平被不斷推高。2013年4月,愛康國賓獲得來自高盛和 GIC 接近1億美元的投資,融資額 再刷行業新高。

“2012年集團合併報表的淨利潤約 1億元。 ”愛康國賓董事長張黎剛告訴財 新記者。這次融資基於2012年的淨利估值, “最終投資入市盈率不到20倍” 。

投資者對愛康國賓整體的估值約為 20億元。 “我們這個行業一旦穩定運行之後,淨利潤率大概在15% - 18% 之間。 ”張黎剛說。

據愛康國賓披露的數據,其2012年營業收入約為8.2億元,如按照15% 的利潤率,當年淨利潤約為1.2億元。

另一位關注體檢業的投資人則認 為,近年競爭加劇,行業利潤率不斷走低, “現在能有12%、13% 就不錯了” 。

按此估算,愛康國賓2012年的淨利潤約 為7000多萬元,對應市盈率接近30倍,“這個估值比較高” 。

上海創投是愛康國賓2006年的 A輪及2007年的 B 輪融資中的投資者,目前已退出。其最早進入的價格約為0.8美元,最終實現平均十幾倍的投資回報。

2012年7月,慈銘體檢謀求上市時,對其動態市盈率的預估值為接近30倍。

2012年8月,美年大健康獲得凱雷投資,持股比例為13.5%。投資機構人士估算,當時其整體估值為16億-18億元,凱雷投資額超過2億元。對應2012年利潤的市盈率近25倍。上述人士表示, “但如果按照其2011年的淨利潤計算,其市盈率高達85倍,太高了。 ”另一投資人指出,愛康國賓和慈銘體檢都有上市計劃,為了保障利潤率沒有過快擴張,少有設開新店或收購。而美年大健康則選擇走快速擴張的路, “新開的網點把利潤都吃掉了” 。

“美年大健康是凱雷的人民幣基金投資的,估值可能會比美元基金投資要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高一些。但這與公司基本面無關。 ”張黎剛認為。

“體檢行業的估值水平整體偏高,是因為體檢公司利潤增長比較快。當然還有大醫療領域下的戰略布局考慮。 ”一位關注體檢業發展的投資人說。

“其實愛康國賓不缺錢, ”張黎剛說,“本來這次融資5000萬美元就夠了。 ”愛康國賓考慮到引入 GIC 和高盛的品牌效應較大,決定提高融資額度。

高盛及 GIC 的持股比例不到30%。 “因為有部分是買了一些老股,大部分是新股, ”張黎剛說, “我還是公司的第一大單一股東。 ”

最後的機會

“如果不是慈銘和美年大健康在去年七八月間的資本行動,愛康國賓也不一定會去融資。因為當時公司賬面上還有超過1億元的資金。我們一直採取穩健的擴張戰略。 ”張黎剛說。

2012年7月,慈銘體檢提交申請擬在國內 A 股市場上市。8月,美年大健康宣佈獲得凱雷投資。

“體檢業還是要靠規模效應,必然走向擴張。其他兩家融資完後資金充足,可能會先于愛康國賓進行擴張,搶佔市場份額。 ”上述投資人說。體檢行業當下的估值並不低,何以得到投資機構依青睞?關注體檢業的一位投資人士表示,一方面可能是愛康國賓原有的投資者發揮了作用,另一方面是因為體檢業在國內發展至今,門檻已很高,競爭呈寡頭格局,投資者可以選擇的標的較少。 “慈銘已在上市排隊;美年大健康剛融資完,只剩愛康國賓了。 ”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柳青是高盛投資愛康國賓的項目負責人,她表示,國內醫療體系面臨著新一輪的轉型,即由以治療為核心的資源配置轉型為以預防和健康管理為核心的新一代體系。醫療健康一直是高盛重視的行業,曾投資過 多家大型醫療服務企業,包括美國最大的醫院和健康管理企業HCA等。

“無論是上市還是再融資,都很難超越愛康國賓的此次融資額了。 ”張黎剛說。據慈銘體檢的招股書,擬發行4000萬股,融資規模約在5億- 6億元。

另一方面,來自投資者希望通過IPO 退出的壓力也減輕了,上海創投、eplanet 已經退出,美國中經合集團尚未退出部分將由一兩家新入機構投資者接盤,另外一些小的個人投資人也會退出,有關交易正在進行中。

2007年愛康網和上海國賓合併時,獲得多家投資機構共2500萬美元的投資,當時即有上市計劃。在其合併後發展的第四年,愛康國賓在2010年剛剛實現整體盈利,擬赴納斯達克上市,結果遭遇美國股災,撤回了申請。

張黎剛表示,希望在資本市場更好的時候,也等公司市值達到10億美元左右的量級時,再上市, “大一點對後市表現、交易量等會有所幫助” 。

差異化競爭

三家全國性的體檢公司都已開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未來竟爭還得靠差異化, ”張黎剛說, “靠網點規模擴張,難以為繼。 ”國內還有一些區域性的體檢公司,例如北京九華體檢中心、上海瑞慈、天津紅鬢馬等,按照營業收入計算,前述三家全國性體檢公司的總收入規模,約占所有體檢公司合計規模的一半。

體檢公司目前已呈現一定的差異化。美年大健康在全國擁有最多的實體店,除了在上海、北京,其餘網點多布局在三四線城市;慈銘體檢、愛康國賓的實體店多在一二線城市,數量不及美年大健康的一半,但平均體檢客單價,明顯高于美年大健康。

美年大健康自2011年9月由美年和大健康兩家公司合併之後,開始迅速擴張,體檢門店由合併初期的45家增長至當前的88家,且繼續在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開設新店及並購地方性體檢中心。

慈銘體檢和愛康國賓成立較早,新設門店的數量很少,並購數量也較少。

當前愛康國賓的門店數為35家,慈銘體檢也為30多家。

“愛康國賓和慈銘體檢的早期戰略定位在發達地區,如京滬深廣、沿海地區,對於二三線城市採取保守策略, ”上述投資人說, “但是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容量需要培育,其容量有限,先進入者會有很大的先發優勢。 ”他舉例,後進者在小城市選址方面容易遭遇障礙。

張黎剛表示,愛康國賓下一步會向二線城市布局,而不急於搶奪三四線城市市場。 “二線城市未來的增長空間會大於一線城市,我們在三線、四線城市可以靠差異化的服務來奪取市場份額。 ”張黎剛解釋愛康國賓之所以不急於擴張,是認為體檢業是個慢行業, “合理的擴張速度至少要保證一半的新增長收入是來自業務的自然增長,否則容易出問題” 。

根據業務人士計算,新建的體檢中心門店成本較高,一般情況下能從第二年底開始盈利,但收回全部的投資至少需要四年。由於門店數量多,美年大健康2012 年的體檢總量超過300萬人次,愛康國賓為160萬人次,慈銘體檢或為200萬人次左右。

根據慈銘體檢的招股書,其2009年到2011年的客單價全國均價為350元左右。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美年大健康在上海和北京的客單價稍高,但是其在二線、三線城市的客單價一般在200多元甚至更低,造成其全國平均客單價僅為200多元。

“我們的客單價超過了400元,是最高的。 ”張黎剛說。

體檢人數和客單價是直接影響體檢業營業收入的重要指標。2011年,美年大健康共實現3.5億元收入;慈銘招股書顯示收入規模為5.75億元;愛康國賓約 為6億元。

業內人士估測,愛康國賓2012年仍為行業營收第一名,第二、第三名的收入在6.5億- 7億元左右,這應該指的是慈銘和美年大健康。

發展前景

對體檢業在國內的發展前景,不少投資者也表示了質疑。對比國外體檢市場,專業的體檢中心似乎是中國的特殊產物。在美國,因為有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居民通常去大型醫院、診斷實驗室及私人診所進行體檢;日本亦通常在診所進行體檢。

“估計長期發展前景不大,短期會存在。 ”一位關注體檢業的投資人認為。當前500億元規模的體檢業中,85%- 90% 的市場份額被公立醫院所占據。

上海創投林慧娟認為,未來公立醫院體檢業務占比會逐漸下降,民營專業體檢機構有望佔有50%的市場份額。

幾乎所有體檢公司的營收構成中,90% 甚至更多是來自傳統的體檢業務,其中大部分來自團隊的體檢服務。張黎剛認為這樣的業務結構過於單一,因此這次融資後的資金用途除了用于擴張門店,還將用于拓展第二業務增長。 “我們將發展和現有的體檢業務相平行的其他業務。 ”林慧娟介紹,在體檢出診斷報告到去醫院就醫期間,還有很大一塊健康管理的市場空間,比如對亞健康的身體狀況應該如何調理等。

“疾病管理的市場很大,國內尚未開發出來,國外基本上是由保險公司下屬公司在做,而國內的保險公司還在賣保險產品的發展初期。 ”她說。

2013年4月初,愛康國賓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簽署戰略協議,通過愛康國賓篩查的患者,可以直接被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醫院也為愛康國賓提供醫生隊伍培訓。其他兩家體檢公司也各自進行其差異化發展。

慈銘體檢將向更高端的個人服務轉型,其上市募集的部分資金將用于建設高端醫療會所如奧亞中心,為客戶提供定制體檢、健康跟蹤管護、上門醫療等個性化服務,發展私人醫生業務。

美年大健康則從合併之時即試圖將 體檢業務與中醫結合起來,在體檢項目中增加 “中醫診斷”內容,引入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與治療方案等。

當前體檢業務的三足鼎立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多位投資人表示,對於今後的競爭格局,未來五年就要看新業務的增長和發展情況。

本刊記者鄭斐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79

母公司宏碁出脫持股 被迫走上保命路 宇瞻五年三轉型 走出追逐機會財迷霧

2013-06-24  TWM
 
 

 

二○○七年以降,記憶體相關產業跌到谷底。母公司宏碁出脫持股,頓失富爸爸支持的宇瞻團隊自立自強,痛定思痛,他們是如何走過「保命期」,進入「保健期」,奠定下一個成長基石?

撰文‧李洵穎

四月底,沉寂達五年的記憶體模組廠宇瞻科技宣布「企業再造」。過去,宇瞻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益世向來對於記者總是不吝於分享記憶體產業訊息,然而這五年內,他卻甚少公開露面。在「閉 關」五年後,陳益世重新回到媒體前,儼然宣告這些日子,宇瞻交出了一張像樣的成績單。

陳益世說,這五年來,宇瞻正在沉潛專心轉型。事實上,這不是宇瞻第一次進行轉型。

第一次是在二○○○年。那時因全球PC出貨減緩,衝擊記憶體現貨價格下滑,DRAM現貨價自第三季一路往下探底,到隔年二月中旬為止,64MB的DRAM顆粒現貨價跌到了二.五美元左右的價位,七月更出現○.九美元價格,總計下跌幅度超過九成,跌破廠商的變動成本,導致國內外DRAM相關廠商虧損連連,幾無倖免。那年,宇瞻每股稅後虧損高達八.八二元。

陳益世說,宇瞻只有DRAM模組單一產品線,當時決定增加產品線─Flash,以分散風險。雖然宇瞻沒有驚豔表現,但虧損逐年縮小,總算有驚無險地化解危機。然而到了○八年,全球掀起金融海嘯,以及歐美債信問題未解,大環境經濟蕭條,記憶體產業也受到波及。在產能供過於求下,DRAM報價崩跌再現,DRAM顆粒價格全年下滑近七五%,DRAM 667Mhz的1GB顆粒價格從高點時的二.二九美元下滑至最低的○.五八美元,跌破廠商現金成本一美元,DRAM廠出現營運危機。

心態變 捨豪氣作風嚴控庫存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在多年前曾發表一篇名為︿並未伴隨危機的企業轉型﹀(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without a Crisis)的文章,文中指出,企業會推動轉型,主要理由多為組織面臨迫切事件,例如發生財務危機,或是競爭對手優勢大增,又或者是產業界出現新技術的變革等。宇瞻也是如此,面臨龐大危機壓力下,內部開始檢討,發現關鍵在於「落入機會財的迷思」。陳益世解釋,DRAM漲跌起伏太大,看準時機就會大賺。這就好比股票市場,買進時機對了,就很容易大賺,DRAM產業也是如此,一旦嘗到甜頭,「賭局就會愈玩愈大」。

因為出手豪氣,宇瞻一個月採購的DRAM庫存最高達三十億到四十億元,與單月營業額二十億元相比,相當於一.五到二個月的營收規模。以宇瞻的財務結構,當時股本約十億元上下,這樣的庫存掌控模式,猶如「小孩玩大車」。

還有一個插曲,宇瞻原為宏碁旗下子公司,當時大環境不佳,各家公司經營壓力都大,宇瞻並非宏碁核心事業,加上虧損,宏碁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選擇出脫宇瞻持股。

少了富爸爸的支持,宇瞻團隊只得自立自強,痛定思痛,為找出路而努力。

內部檢討後,決定首要之務先從心態改變做起。不再賺取機會財,轉為經營管理財,過去採購標準型記憶體大進大出的豪氣作風,不再被允許。

負責採購和庫存的營運長羅雪茹說明,為了避免過去庫存「虛胖」的情況重演,她嚴訂出一套控管庫存的機制,並將庫存天數目標設定為「十四到二十一天」。針對標準型產品線,每周都會召開經銷控管會議,不但緊盯自家的銷售情況,也不忘掌握對手的銷售狀況。

質的控管更重要,只要產品庫存超過九十天,立即提列庫存損失;三十天未銷貨出去,她就會找來業務了解客戶下單情況,請他說明沒有賣出的原因。嚴格管制下,曾經長達十個多月,宇瞻買進的料號,有九成多都是符合客戶需求。

組織變 提高加值型產品比重此外,宇瞻針對企業組織做調整,以加值型與標準型的方式區分旗下產品,並開始提高客製化、加值型產品比重。不再追求與同業比較名次,營收規模也就不那麼重要。這從研究機構評選宇瞻的排名一路下滑即可看出。最初宇瞻是全球第四大的記憶體模組廠,後來退居第五,現在僅第六、七名。

宇瞻調整產品線內容,將較易受景氣波動的標準型產品線比重從原先的將近八成,在去年已下降到四四%;相反地,工控、固態硬碟等加值型產品線上升到五六%。

調整步伐重新出發後,宇瞻自○八年起轉虧為盈,連續五年皆穩定獲利。雖然營收規模一路走滑,一○年一三三.一五億元,一一年九十三.九億元,一二年僅七七.○三億元,但盈餘不降反升,一二年達到獲利高峰,EPS達三.○七元。「宇瞻從保命期進入到保健期。」這是陳益世為這五年轉型期所下的注解。

如今,基於長遠經營,宇瞻今年再度展開第三次轉型。事業部不再以產品別區分,分為標準型和加值型;而是從消費端來看,轉化為數位生活應用事業部和數位儲存事業部。

陳益世說,接下來的目標是推動宇瞻規模成長,四月底宣布的「企業再造」,未來轉型成效如何,將是下一個挑戰。

宇瞻科技

成立時間:1997年

負責人:陳益世

資本額:13.17億元

主要業務:工業用固態硬碟、消費性數位產品、記憶體模組毛利率逐年攀升!

——宇瞻科技近五年來表現單位:新台幣億元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 營收118.68117.68133.1593.9077.03 毛利率(%)6.228.858.5710.4315.47 稅後純益0.233.053.272.654.01 EPS(元)0.212.792.922.023.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55

VC追逐手游背後:700萬2年燒光 1個APP都沒出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427.html

今年最火的手機遊戲是《我叫MT》,目前註冊用戶已經超過了2300萬,這款遊戲的開發商樂動卓越,去年窘迫到裁員度日,今年卻估值超過10億元。一夜暴富的神話,激勵著無數的年輕人在手機遊戲行業裡日夜奮戰。

「杭州目前大概有80支手游團隊,比較大的不到10家,只有四五家獲得了風投。」一位創投經理告訴記者,儘管手游市場很火爆,參與者眾多,但真正能賺錢的不到十分之一,更多的是在賠錢賺吆喝。

玩家從電腦轉向手機

手游成最大金礦

在某設計公司工作的李敏,一回到家,手機總會被兒子搶去,上面有幾款兒子最喜歡玩的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憤怒的小鳥》、《神廟逃亡》等,最近又多了一款《瘋狂猜歌》和《我叫MT》。

李敏每次給孩子都設好1小時的遊戲時間。不一會兒,兒子會拿著手機走過來。「媽媽,能不能充一下值。」李敏無奈照辦,點擊下「確定」,幾元的收費就被劃走了。

手機等移動智能設備普及,讓手機遊戲呈現火山爆發之勢。2012年,手機遊戲迅速興起。

據應用商店分析機構Distimo調研顯示,《憤怒的小鳥》累計下載量突破10億次,《水果忍者》和《神廟逃亡》的累計下載量也分別達到3億次和1.7億次。國內手機遊戲中,《我叫MT》和《大掌門》的月度流水早已經過2000萬元,月流水過1000萬元的遊戲有《百萬亞瑟王》、《捕魚達人2》等款。

據易觀智庫給出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遊戲市場達到21.679億元的規模,環比增長30.26%,創下歷史新高。按照目前的增長勢頭,2013年手游市場規模很可能超越100億元。面對遊戲用戶從PC平台向移動設備遷移的趨勢,大型客戶端遊戲廠商們紛紛加快轉型的力度。

手機遊戲利用的是玩家的碎片化時間,睡覺前、乘坐交通工具、排隊、等車、等人或等餐,打開手機玩遊戲成了常見場景。統計顯示,80%的手游用戶單次停留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30%的手游用戶每天啟動次數高於2次,且這一比例有擴大趨勢。

「手機遊戲的用戶多以年輕人為主,20——35歲的人玩手游最多,他們的需求也是我們開發團隊的研究重點。」杭州每日給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懿告訴記者,他們之前開發的手游《文明復興》,核心付費群體為25——35歲,也就是俗稱的「高帥富」。這款遊戲給每日給力貢獻了超過千萬元的流水。

煤老闆房地產商

都想投資玩手游

去年6月,「每日給力」完成了一輪融資,估值突破5000萬元。在過去的一年,丁懿不斷接到各種拿著現金要求入股的電話。「有上市公司,有以前做端游、頁游和遊戲平台的,也有做手游的同行都要我們開個價。」丁懿說,最誇張的是,以前開煤礦甚至搞房地產的老闆,也跨界來做手游。

丁懿說,他們跟房地產、煤老闆等跨界資金談了兩句,感覺理念不同,都婉拒掉了。

「每日給力」目前有40多個員工,今年還將推出兩款手機遊戲,之前的《文明復興》等遊戲的流水都過1000萬元。對於這樣的公司,現在入股會是多少價格呢?

「現在他們一款遊戲流水過1000萬元,基本上估值要超過1億元,這就是目前的行情。」杭州一家創投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儘管A股IPO暫停,讓很多創投挑選項目慎之又慎,但手游公司的「熱度」卻在不斷升溫。「去年底,我們跟一家手機遊戲公司談入股,當時估值500萬元,我們覺得貴,現在另一家VC入股了,給的估值是1500萬元。」他說。

一款遊戲救活公司

《我叫MT》引來騰訊

最早一批手游廠商賺到了「第一桶金」。這令手游市場看上去像一座有巨大儲藏量的礦山,吸引了更多投資者。包括風險投資、手游開發者、平台商、終端商等手游產業鏈各方紛紛入局。

杭州另一家創投公司最近也在同時跟幾家遊戲公司洽談。這家公司的投資部經理告訴記者,現在杭州大概有60——80支手游團隊,比較大的公司不到10家,只有四五家獲得了風投,最近大概還有一兩家會吸引到外部資金。

他表示,現在投資遊戲公司,根據不同的時間點,有不同的估值標準。在初創期的手游公司,主要看創業團隊,尤其是團隊帶頭人。除非有「大牛」帶頭人,一般給的估值在500萬元以下。如果有行業名人帶隊,給的最高估值會超過1000萬元。

如果公司推出過遊戲,一般按照遊戲的月度流水給出估值,一般估值可達到月流水的50倍。「現在單款遊戲月流水超過1000萬元的公司,一般會估值在5億元左右,如果有資本介入,估值會更高。」一位創投人士表示。手機遊戲的生命力一般只有半年左右,一款成功的遊戲推出後,接下來的遊戲不一定會火,這也讓投資手游公司帶著些「賭」的成分。

手遊行業今年最大的黑馬是樂動卓越。公司之前開發的七八款遊戲,幾乎全軍覆沒,去年6月立項開發《我叫MT》,一度窘迫到裁員度日,CEO邢山虎怕談業績,甚至不敢開董事會。但今年1月推出的《我叫MT》徹底改變了公司的窘境,目前按註冊用戶數已經超過了2300萬,而每日的活躍用戶數在230萬上下,按照每個用戶每月貢獻10元,每月的流水就將突破3000萬元。

「現在的樂動卓越,行業老大騰訊都主動跟他們合作,估值起碼超過10億元,你投錢過去人家都不要。我們就是要找下一個樂動,創造一個傳奇。」一家創投公司的投資經理對杭州的遊戲公司很看好,期待挖出下一座金礦。

700萬燒光

一個APP都沒折騰出

「手遊行業,賺錢的可能只有5%,85%的遊戲開發者都是賠錢的,還有10%的盈虧平衡。」「每日給力」的CEO丁懿說,他們在正確的時間進入了手游市場,如果現在進入,估計成功的概率很低。

「做遊戲,資金、人才、渠道缺一不可,最主要你要一直活下去。」游任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海鵬投身手機遊戲已經3年,前期投入的700多萬元已經燒完,但公司尚未盈利。

蔣海鵬現在的團隊,辦公地點就放在一套南都別墅裡,離馬云創業的湖畔花園一街之隔。「我們把再次創業的地點放在這裡,就想學阿里巴巴。」

蔣海鵬是個「80後」,不過已經跟遊戲打了10多年交道,第一桶金也是通過倒賣遊戲幣得來。2010年,他看到智能遊戲開始普及,也跟人合夥共投資創立了一家遊戲開發公司,先後招來37名員工開始了創業。

「我們走了太多的彎路,遊戲不能按照進度完成。我們一心打造精品遊戲,不斷添加附件,本來半年能做好的遊戲一直在完善。」蔣海鵬說,2011年,遊戲基本完成了,和盛大探討遊戲代理,本來基本談妥了,但由於費用問題又分道揚鑣。之後找了另一家遊戲代理公司,由於各種問題,遊戲沒有上線。撐到去年底,原來的公司倒閉了。

「37名員工的工資,一年就要近300萬元,加上30萬元的房租和水電費,再加上電腦和硬件等,一分收入都沒有,燒了兩年,700萬元就真的沒有了,還虧了幾十萬元。」蔣海鵬說,去年年底,他想讓各位股東再投入一點錢,讓公司繼續運行下去。結果每個人都不想再投錢,他最後把債務擔下來,公司就倒閉了。

「我現在就是破釜沉舟,房子、車子都賣了,只給孩子留了一套學區房。我們現在想融資500萬元——1000萬元,前面的坑我來填,投資人進來收成果就可以了。」蔣海鵬說,他們2011年做的遊戲,放在今天也很絢麗,已經收到了85萬元的預付款。今年9月他們會正式推出一款遊戲,會加上微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38

中國盜版戶漂白 成資金追逐新寵

2014-01-06  TWM
 
 

 

當你每晚回家,想看中國大陸最紅的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打開的不是電視,而是土豆網、PPS等視頻網站時,這代表著什麼意思?抓住全中國人雙眼的力量,正在改變。

根據二○一三年六月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二○一三年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指出,北京地區電視開機率從四年前的七○%,下滑至三○%;但中國網路視頻用戶數卻從二○○九年二億四千萬,攀升到二○一二年的三億七千萬,占當時全體網路使用者六六%。況且,比起電視平均收視人口年齡在四十歲以上,視頻網站用戶多是八○、九○後,未來成長力道驚人。

當觀眾跑到哪裡,錢,就流到哪裡。除了使用者快速增加,視頻網站廣告收入也因此大躍進,拉抬整體產業收入從二○一○年的人民幣三十一億四千萬元,成長至二○一二年的人民幣九十二億五千萬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五十億元)。

搶版權最夯節目,獨家播映權五億

打從二○○五年草創,歷經二○一○年上市風潮,中國視頻網站過去被視為盜版集散地,現在,人潮和錢潮進來了,卻突然成為人人搶投資的好生意。

「中國前幾大視頻網站幾乎都是富二代了,」亞太傳媒集團總裁曹先安譬喻。

過去一年,中國視頻產業正歷經一段「認爹潮」。二○一二年八月,中國前兩大視頻網優酷網、土豆網合併,接下來,二○一三年五月,百度宣布以人民幣二十二億八千萬元收購PPS,將與旗下視頻網站愛奇藝合併,十月底,中國第一大家電零售商蘇寧也以人民幣十五億二千萬元買下PPTV四四%股權,此外,市場更盛傳,阿里巴巴有意入股新浪視頻,跨足內容產業。

有了富爸爸當靠山,視頻網站也從草創時的比技術、比系統穩定,變成內容戰,爭相砸錢搶版權,洗刷黑戶形象。

以目前最夯的《爸爸去哪兒》為例,第二季網路獨家播映權由百度旗下的愛奇藝以人民幣一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億元)買下,此外,中國食品集團銀鷺更以人民幣六千六百萬元搶下獨家「冠名權」,打破中國網路業紀錄,以後當你透過愛奇藝收看《爸爸去哪兒》,同時也能看到銀鷺旗下的所有產品商標,成為一大宣傳利器。

賺廣告熱門節目登廣告,要排兩月

「現在都是競價,誰出得起,誰就搶下版權。」PPS台灣區廣告總代理商啟奕資訊總經理林明洋說,價高者得,也讓中國視頻產業成為一場銀彈大戰。此外,為了捍衛自身利益,甚至不惜走上法庭。

二○一三年十一月,優酷土豆、騰訊等中國前五大視頻網,聯手狀告百度旗下的影音、視頻App等四項產品侵權,違法提供盜版影音鏈結,侵犯其正版版權,因而向百度索賠人民幣三億元。這場官司正式宣告,中國視頻網站擺脫過去靠盜版為生,免費提供內容的商業模式,變成一門有錢人才玩得起的把戲。但,鉅額的版權費用,也逼得它們積極拓展生財管道。

首先,靠的就是廣告。攤開優酷土豆二○一三年第三季財報,廣告收入占總營收逾八六%,像搜狐光靠第一季《中國好聲音》,廣告收益就達人民幣兩億元,而各大業者無不用盡奇招,從廣告主身上撈更多錢。

以前當視頻網站靠盜版為生,少見廣告身影。現在,除了在影片前插廣告,時間也從原本的十幾秒,拉長到三十秒、一分鐘以上。林明洋說,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視頻廣告仍是「賣方市場」,如果想在熱門節目插廣告,「至少等兩、三個月才排得到,像《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二○一四年中才播,廣告早在快半年前就都談好了。」

不只下廣告,更要打到目標消費者。像愛奇藝與PPS因為有百度搜尋引擎支援,能在影片前插入相關廣告,幫廣告主精準行銷。而在行動裝置上,也因用戶不方便略過廣告,價碼比一般網頁版高了兩到三倍,「效果更好,收費當然可以更高。」

衝內容自製節目,划算又具差異化

第二,投入自製內容,也是近年來視頻網站一大淘金法寶。

「因為版權費實在太貴,」拓墣產業研究所上海子公司研究員張之煩說,二○一四年各大視頻網光買綜藝節目版權,就得花超過人民幣五億元,不如自製節目划算,又能營造差異化,像搜狐光靠一部講男性生活趣事的《屌絲男士》,點閱率就逾七億次。日前搜狐董事長張朝陽直言,二○一四年將是中國視頻產業的「自製元年」。

此外,除了自製內容,有些業者更推出電視盒,讓這場戰爭從電腦、手機,進軍客廳。

二○一三年四月,中國前五大視頻網站之一的樂視網就與鴻海結盟,結合軟、硬體資源,推出超級電視;九月,愛奇藝也與中國電信設備商TCL合作,準備搶搭這一波商機。張之煩也提醒,「目前大家都還在嘗試,只能不斷砸錢把它養大,真的能賺多少錢都還很難說。」

雖然收視人口成長,但在中國前五大視頻網站:優酷土豆、愛奇藝與PPS、搜狐、樂視網、PPTV,唯有樂視網二○一二年首度獲利,其他都還在賠,張之煩估計,至少要等到二○一八年,才能轉虧為盈。

「在這個行業一定要進到top three(前三大)才有機會,如果不是number one(第一名),也很難活下去,」曹先安強調。未來,當觀眾收視習慣轉變,想抓住全中國近六億網民的眼睛,除了比技術、搶版權,就看誰的口袋深。

【延伸閱讀】從正版影片,拚到自製內容——中國視頻網發展歷程

2005年:草創盜版期土豆網等視頻網站成立,以提供網友上傳的盜版內容為主,不收取費用,比的是誰系統穩定、速度快

2009年:雨後春筍期鼎盛時期,全中國約有400多家視頻網站

2010年:漂白上市期土豆網、優酷網赴美國那斯達克上市,開啟視頻網站上市風潮,各業者也開始減少盜版內容,購買正版版權

2012年:市場整併期土豆網、優酷網合併,展開另一波整併潮,視頻網站也從過去的比技術、內容,走向軟硬體整合

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50

產業體檢》追逐低成本 還能有下一個三十年? 台商升級轉型 不能再等了

2014-05-26  TWM

 

自從產業結構調整後出走,台商逐水草而居,三十年過去了,我國對外投資主要地區仍在東南亞等技術密集的國家。這到底是為什麼?

台灣能夠在越南反華的燒殺擄掠中,趁勢轉骨嗎?

撰文‧楊卓翰

「出去的,就回不來。」越南的排華事件,不但給台商一堂震撼教育,台商在外被打劫、被燒掠,是否也能帶給我們「安穩」的台灣產業一個啟示?

「越南這次的事件,是給整個台灣一個反思的機會。因為,這絕對不是單一事件那麼單純。」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語重心長地說。他分析,越南暴動有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越南的仇華事件,一方面是中國、美國兩個大國在東南亞勢力的反動。隨著兩大強權決心在亞洲擴張勢力,這類的事件一定會一再重演。」楊家彥分析。

楊家彥指出,以成本分析,越南的暴動也反映當地的勞工意識抬頭,乃是外資在當地長期壓低薪資及生產成本的反作用。這代表,逐成本而居,為台商帶來的競爭優勢已經越來越少,建立在低廉勞力的利基,在未來只會消失殆盡。「所以,台灣產業應該怎麼走?我們應當趁這個機會好好檢討。」不升級 台商還是愛廉價勞工越南台商的歷史因素,可以追溯到台灣產業在八○年代出走時開始形成。楊家彥分析:「當時因為新台幣大幅升值,並且開放中國投資,讓台灣的紡織、石化等工業外移。」因此,當時出去的企業,主要瞄準的都是成本低的國家。

「但是三十年過去,台灣的對外投資結構並沒有改變。」楊家彥說。打開台灣在全球的投資地圖,會發現除了中國,在東南亞等低成本國家,仍是台灣的投資聖地。「我們的對外投資國,永遠都是薪資相對落後的國家為主,」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也指出:「這代表企業對外投資的目的,都是取得廉價產能。」從中國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台灣走的都是同一條老路:勞力密集。

反觀韓國,主要對外投資國已經移往歐、美等市場,取得的是技術、品牌,這都有助於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台灣在八○年代進入中國,而隨著現在中國工資成本狂飆,越南,成了我們最大投資國。過去十年,台灣投資越南就佔了兩百億美元,遠遠超過我們在歐、美、日本的直接投資。

搶低價 永遠有人比你更凶更快不過,就連越南的勞動力成本也在上漲、勞工意識也正在抬頭,台商又該怎麼辦?水往低處流,台商協會講師劉芬進就表示:「如果台商在越南過得不好,他們很快會撤離,畢竟還有印尼、柬埔寨、寮國、孟加拉、非洲等廉價勞動力國家。」低成本不是台灣的優勢,這樣逐水草而居的競爭只會更激烈。中國這個過去的世界工廠,在低成本國家攻城掠地的速度比台灣更凶、更快。越南現在工資約為中國的三分之一,但中國在越南並未大量投資,投資金額只在越南的外國投資排名第九,是台灣的十分之一。為什麼?因為中國早就瞄準比越南更便宜的非洲。

五月十日,就在越南排華暴動前夕,中國最大的女鞋華堅集團就宣佈,將投資二十億美元在衣索比亞設鞋廠。中國企業跳過越南,因為那裡工資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非洲是四分之一!中國總理李克強五月訪非洲時,更承諾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將在二○二○年達到一千億美元。

沒誘因 產業轉型成效不彰「中國的策略很明顯,他們不只是以低成本為目標,還有市場導向。」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林建山分析。「中國近年在中亞、歐洲和非洲投資很多,這是因為他們瞄準歐洲市場,直接從生產地進到最終市場。」因此,「台灣政府也應該拿出整體投資策略,不要再只是以成本為考量,逐水草而居。」林建山說。「更重要的,是要讓產業升級、轉型,不要再抓著低廉成本的環境才能存活!」但是台灣產業為什麼三十年來,還是沒有升級?「因為台灣的環境太安穩,企業轉型的誘因不夠。」林建山直說。他所謂的安穩,就是指台灣穩定的新台幣匯率。每次看到新台幣匯率升,就會有企業大老在記者媒體前吐苦水,要央行總裁彭淮南為廣大出口產業著想,維持低新台幣匯率。

「這讓台灣有一個慣性思考:新台幣就是要便宜,否則台灣就沒有競爭力。」一家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老闆坦言:「企業轉型,很多時候是逼不得已。安安穩穩的誰要冒那個險?」雖然中央銀行讓新台幣穩定,能夠讓出口產業喘口氣,但也等於讓本質不好的企業茍且偷生。

「企業習慣這種低波動的環境,自然很難思變。一旦薪資上漲,企業只好出走,就只能去中國、去越南。」這家企業主說。政府又沒有有效為製造業升級提供協助,或是給予政策方向,對外投資只為了取得廉價產能。台灣才會花了三十年,製造業走不出代工、殺單價、搶訂單的格局。

「用最低成本、最低價值,打低端市場,這真的是台灣要的嗎?」林建山質疑:「如果不是,政府為什麼不斷保護低毛利、低單價的製造業呢?應協助業者分攤風險,取得品牌、通路或技術。﹂林建山說。

二代接班 年輕一代不走老路「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產品。」工業技術研究院組長黃光華說。過去十幾年,黃光華專門幫台商輔導及升級,看過無數台商在轉型與故步自封中浮沉。他指出,現在其實正是台灣轉型的最好時機。

「當初很多出去的台商,現在因為新興國家薪資上漲,所以有很大壓力。」重要的是,「二十幾年了,很多中小企業現在準備二代接班。」黃光華說。「年輕一代的接班,很多都不想走老路。轉型需求其實很大!」而另一方面,以低成本為生產基地的主要考量,遭到的挑戰不只是像越南這樣的投資環境風險,來自市場的壓力,也逐漸讓許多台商思考轉型。「隨著歐盟和美國等先進國家的『綠色產業鏈』規定越來越嚴謹,產品的環保標準也越來越重要。」黃光華指出。

「像很多在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這種比較落後環境生產的,因為製程、水、電等環保管制不嚴,碳足跡(一步一步記錄製造產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或是有害物質未達標準,不合歐盟法規,恐怕進不了歐洲市場,現在非常緊張。」「當然有很多其實只想要就地升級,還是想守成,這種自然就不可能……」但是「如果企業主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這就是引進自動化的好時機。」黃光華說,自動化正是台灣產業發展的方向,應該趁此機會好好結合。「如果企業主有心要自動化,做產業升級,那風險是很大的,投資額很高。政府應該要多輔導這樣的台商回台灣投資,在資金和技術面給予協助鼓勵。」楊家彥也指出,政府對中小企業應該要有不同策略。「不要再讓他們單打獨鬥,政府要建立共同平台,讓中小企業合作,並避免產業的過度集中,降低風險。」越南排華事件,台商雖然受到波及,但台灣能否把握機會,讓過去無法升級轉型的產業升級,甚至讓台商回台投資,不再流浪?這對企業主和政府,都是一大考驗。

台商投資首選中、越

30年過去 台商仍把東南亞 當投資天堂2003至2012年台灣對外投資概況

單位:美元

中國當地投資金額978億電子製造業、電力設備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越南200億成衣紡織業、鞋業、食品、農業、橡膠業、機械業新加坡86億投資貿易、金融保險、電子製造業美國60億化學製品製造業、電子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印尼21億家具業、紡織業、鞋業、貿易服務業及農業種植馬來西亞19億電子電機、紡織品成衣業日本18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融及保險業、批發及零售業歐洲17億電子、資訊業與軟體業、化學業等澳洲4億礦產資源加工、畜牧業柬埔寨4億土地開發、農業開發、木材加工、紡織成衣、製鞋業等非洲3億紡織成衣業、進出口貿易巴西2億零組件工業、肉品印度1億機械貿易、資訊通訊業資料來源:經濟部、投審會 統計期間為2003至2012年

偏愛便宜勞工與避稅

—— 過去10年,台灣投資集中在中、越等製造成本低廉國家及避稅天堂,而韓國則集中投資在歐美,較貼近市場及技術

台灣

2003至2012年對外直接投資(FDI)金額單位:億美元

中國978.80

越南200.80

英屬加勒比海115.88

新加坡86.61

美國60.47

韓國

2003至2012年對外直接投資(FDI)金額單位:億美元

中國348.59

美國276.14

香港89.74

英國70.60

荷蘭64.44

資料來源:投審會、OECD、STAT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37

中美微博的「追逐賽」 新浪微博的差距在哪裡? 作者:Synoti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84&page=1&extra=#pid3517

曾經不被看好的Twitter,最常為人質疑的就是,「究竟有誰會在乎我一天24小時都在做些什麼?」的確,微博上有大量的閒言碎語、自憐自愛,比如在飯否們「悄然隱去」的那段時間。一個人分享了一個觀點,更多人看到之後繼續分享給其他人。通過這樣不斷地分享,就可以實現群體決定。這跟水滴聚集成云的過程相似。twitter和新浪微博在發展初期,受到了瘋狂追捧並實現規模化爆發,但又都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著用戶增長乏力的困局。

直到8月3日twitter剛剛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才讓世界發現,原來這家「美國微博」似乎已經打破了發展的天花板——這份讓投資人喜出望外的財報不僅營收實現三位數增長,活躍用戶數據也有回升。

twitter如何改變了自己?

巴西世界盃——大事件驅動twitter「人財兩收」

1. twitter 用戶活躍度回升,受益於世界杯

除了財務數字超出預期,twitter二季度財報給投資人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打消了此前對於其用戶增長乏力的擔憂。二季度twitter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量(MAUS)為2.71億人,較上年同期增長24%,這個數字也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2.67億人;用戶時間軸(Timeline)流量為1730億次,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此前,twitter管理層一直頭疼於如何維持用戶數量增長。今年年初,由於twitter新增用戶量不及預期,投資人紛紛拋售這家公司的股票。根據財報,二季度twitter新增用戶1600萬人,環比增速為6.3%,這是twitter連續第二個季度保持用戶的加速上漲。對投資人來說,這個數據可以帶來信心和信任——這家公司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二季度巴西世界盃給twitter貢獻了相當大的流量和用戶。世界盃期間,twitter為相關比賽和球隊設計了定製頁面,給球迷提供了實時報分、消息提醒、賽事投票等功能,並簡化註冊流程,這些舉動鼓勵了新老用戶通過twitter查看比賽結果,與其他用戶進行互動。

巴西隊與德國隊的對抗,成為twitter上有史以來討論最熱烈的體育賽事,期間用戶共發佈了3560萬條消息。此前的最高紀錄是今年2月份「超級碗」賽事所創造的2490萬條。

2. 世界盃帶來的流量直接轉化成更多收入

twitter將世界盃期間積累的大量用戶數據,實時地反饋給廣告主,促進了第二季度的營收增長。在上億條信息中,twitter進行了大量分析和盤點,並將報告提交給了廣告投放廠商。witter CEO科斯特羅在電話會議上披露,巴西世界盃期間twitter的流量達到約44億次。 科斯特羅表示,巴西世界盃的舉行鼓勵全球用戶通過twitter查看賽事結果,從而幫助提升了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

此外,世界盃期間twitter來自於國際廣告主的需求特別強勁。在西班牙、以色列和南非等國家,twitter推出了自助廣告平台,導致其第二季度海外廣告業務取得長足進步——第二季度twitter國際業務營收達1.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也就是說,國際業務收入已佔據總營收的33%。在媒體傳播屬性上,新浪微博與twitter具有共性。尤其是公眾熱點事件發生時,微博的傳播力度仍然是非常強大的。

但在將用戶數據和廣告主投放打通的關鍵環節上,新浪微博的表現遠遠遜色於twitter。

twitter廣告社交化,微博仍然很傳統

1. twitter二季度營收增長強勁

twitter第二季度總營收達到3.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39億美元增長124%。其中,廣告營收達到2.7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twitter的廣告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基於社交數據的效果廣告,主要包括信息流廣告(Promoted Tweets), 企業付費賬戶(Promoted
Accounts)以及付費熱點(Promoted Trends)三款產品。

twitter三款主要的廣告產品,圖片來源於twitter路演文件

2. twitter廣告價值快速增長

twitter現階段正在努力提升廣告的精準性。最近twitter收購了Bluefin實驗室、MoPub、Namo傳媒,以及TapCommerce(專門分析移動APP安裝的市場),就是為了在數據上對用戶行為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從來提升廣告主的投放效果。

第二季度,twitter用戶時間軸(Timeline)流量為1730億次,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平均每MAU的時間軸瀏覽量基本環比持平。每千次用戶時間軸瀏覽量帶來的廣告營收(Ad Revenue/1000 Timeline views)為1.60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後面這個數據是twitter內部用來衡量廣告價值的指標。

再按照地域拆開看,美國地區每千次用戶時間軸瀏覽量帶來的廣告營收最高,二季度達到3.87美元,同比增長79%;海外地區這個數字為0.75美元,同比增長152%。

廣告價值的快速增長,說明廣告主目前對於twitter的廣告效果認可度不錯。尤其是美國地區廣告主付費意願很強。

3. 新浪微博仍然以展示廣告為主
新浪微博去年二季度也開始嘗試基於社交數據的廣告模型。針對twitter的三大廣告形態,微博也都有相似的對標產品。但限於目前在數據分析上的能力不足,短時間內無法保證各種信息流廣告精準性,因此沒有開放大量庫存給廣告主,以免對用戶體驗造成傷害。在新浪微博當前的收入構成中,仍然以展示廣告為主。真正利用社交數據產生的廣告佔比非常低。


新浪的廣告產品,仍然以品牌展示廣告為主(圖片來源於微博路演文件)

目前新浪微博二季度財報尚未公佈。根據一季度財報,新浪微博總淨收入為 6750 萬美元,其中廣告和營銷收入為5190 萬美元。而來自中小企業客戶推送業務的收入大約為 1000 萬美元。也就是說目前信息流廣告的比例還不到20%。不過新浪微博也有一塊業務走在了twitter的前面——支付。新浪與支付寶一起推出了微博支付功能。大約有100萬微博用戶在第一季度使用微博支付完成交易。根據新浪微博CEO王高飛的披露,有了微博支付後,客戶在微博上的營銷效果、點擊率和成交大約各提升了三到四倍。

twitter移動端變現能力遠超微博

1. twitter大部分流量和收入都來自移動端

移動端表現是twitter一個明顯的優勝之處。一方面是移動端已經成為大多數用戶首選的入口,二季度twitter移動業務月平均活躍用戶為2.11億人,較上年同期增長29%,佔據了總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量的78%。移動端用戶比例上,新浪微博與twitter相差不多,目前也已經有超過70%用戶會通過移動端進行訪問。比較顯著的差異在於移動端的貨幣化程度。二季度,移動端廣告已經佔據twitter大約81%的廣告營收。而今年一季度時,新浪微博這個數據僅有31%。這種差距主要是由新浪微博和twitter在廣告形態上的區別造成的。上文提到,信息流廣告在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佔比還不到20%,大部分收入仍然由展示廣告構成。而twitter 的廣告基本全部與社交數據打通。展示廣告這種形態如果直接從PC端照搬到移動端,位置和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可以說,新浪微博從產品上完成了移動化,但廣告模式還沒跟上。

2.在美國市場,twitter也仍然是移動廣告的追趕者

消費者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廣告主的預算也在轉移。twitter正從中受益,但在美國市場,它仍然是移動廣告的追趕者。根據調研公司eMarketer預計,今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327.1億美元。其中,twitter的份額預計將從去年的2.4%提升至2.8%。在全球移動廣告市場,谷歌(微博)和Facebook已經吃掉近70%的份額。twitter的移動廣告規模相較於前兩家領先者要小了許多。twitter正在通過收購來加強移動端的表現。從2013年初到現在,twitter已經成功併購了13家公司,併購對象中,包括一些知名企業和在移動廣告領域站穩腳跟的公司,比如TapCommerce、Gnip、MoPub等。twitter併購的目的,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市場鞏固優勢、拓展市場。此外,二季度末,

twitter上線了新的移動廣告產品「app-installs ads」,旨在鼓勵用戶從移動端下載第三方應用,也就是幫助移動app開發者導流。
Facebook類似的廣告產品,已經被證明是掙錢的利器。


同樣是「微博」,twitter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走的更遠。和國內微博主要採用展示型廣告不同, twitter更多融入了社交廣告;抓住世界盃
等熱點事件開發新功能,是twitter 用戶活躍度大幅回升的秘密。同時,twitter將用戶數據的變化直接反饋給廣告主,有效地提高了廣
告主的投放;twitter三款主要廣告產品都與社交數據掛鉤;而新浪微博雖然有對標的社交化廣告產品,但大部分營收仍然由傳統的展示廣告帶來; 新浪微博目前移動端廣告營收僅佔總體的三成,而twitter移動端收入已經佔81%,雙方移動端廣告形態的差異,導致了這一結果

新浪的生態又是怎麼樣的?

轉發模式

新浪微博的轉發模式,可以附帶140個字數,轉發後會發佈到自己的微博,如果轉發勾選「同時作為給關注某某的評論發佈」,則還能使其以評論的方式發佈到對方的信息裡;Twitter目前正在添加轉發功能(RT/Retweet),官方的RT不能附帶自己的內容,但可以進行轉發統計,非官方的RT可以附帶內容,但包含原文在內不能超過140各字,且不能統計,相比來說,新浪微博的轉發內容更多、更靈活一些。

好友列表

新浪微博沒有好友列表功能,不能對好友進行分類管理;Twitter具有很強的list功能,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好友進行分類,還可以對任意用戶進行分類,分類列表還可以單獨訂閱。

互聯互通

新浪微博和新浪的用戶系統集成,但沒有和其他網站進行集成;Twitter可以和FriendFeed、Facebook、LinkedIn等系統整合集成,實現了完全雙向的互聯互通功能。

開放性

新浪微博目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微博客網站,不支持API,不支持RSS,不支持電腦客戶端,不支持手機客戶端,總而言之,幾乎什麼都不支持;Twitter是一個幾乎完全開放的微博客服務,除了註冊以外,幾乎所有的功能都提供API支持,有無數的客戶端軟件,支持RSS,大量用戶使用非官方的客戶端更新Twitter,用戶可以深刻體會到,Twitter不是一個網站,而是一個服務。

審查機制新浪微博具有審查機制,用戶發佈的信息會被監控,「有害信息」會被刪除,這也是新浪借鑑互聯網先驅們的經驗教訓,以前國內出現過很多微博客平台,但都因為無法解決信息發佈的監控問題,而被迫關停了;Twitter通常不會審查用戶的信息,但對於散播廣告的用戶會進行刪除。

總之目前的新浪微博還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微博客網站,但用戶的信息交互設計有不少特色,雖然人工審查會嚇走一些用戶到Twitter上,但新浪強大的運營團隊依然有可能將其發展成為國內微博客的佼佼者。

中美之間的追逐賽

我們總在爭論和困惑於一個有趣話題: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中美之間的差距是在變大或是縮小和早年完全的Copy to China不同,中國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了更多自己的東西。但就整個市場成熟度、創新性和快速發掘與響應新變化等方面,我們依然存在「被動性思維」。

twitter和新浪微博同是具有媒體屬性的公共社交平台,面對熱點事件時,都擁有強大的傳播能力。但不論是在廣告實現效果和移動端的變現能力上,新浪微博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距離twitter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不僅是一場「中國微博」與「美國微博」的追逐賽。對中國企業和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堂難得的公開課——今天你只是觀眾,但也許你也會有上場的一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96

有聲有色的中國鋁業(2600):四個追逐邏輯 作者:格隆匯 亞當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3&extra=page%3D1
如果牛市成立,那麼牛市中最有聲的一定是有色行業。搜索港股所有有色公司,筆者覺得中國鋁業(2600)是最有聲有色的對象之一。下面斗膽闡述一下筆者追逐中鋁的四個邏輯。所有內容都是筆者自己的一孔粗見,不一定對,供大夥拍磚之用。


1、 有色:牛市買週期買有色
隨著最近股市「牛市說」風起云湧,有色板塊作為週期股,高beta股,向來是牛市中市場資金追捧的重點。一般來說鋁業的beta一般維持在11.5之間,而中國鋁業10年的周beta則高達1.7。如果把稀土行業(目前稀土在母公司中鋁集團旗下)也加入來分析,股價與大盤相關性更高,Beta值大多在2附近。另外從R-square上看,有色板塊的R-square普遍在20%30%,明顯高於鋁板塊的10%,說明大盤的波動與稀土的波動相關性比鋁行業高。


2、稀土:有色中的王者
長期以來,國家稀土產業十分混亂,由於業內惡性競爭,產量佔了全球絕大多數的中國卻沒有稀土定價的話語權。加上監管不嚴,很多出口型的稀土公司都把污染最高的初加工留在中國內地,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今年年初,工信部指定中國鋁業公司在內的6家公司組建大型稀土集團。並於近日下文確認中國鋁業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方案。87日中國在WTO稀土訴訟中敗訴,將進一步倒逼中國加強這個行業的管制與集中度,對中鋁集團這樣的整合者來說,無疑是長遠的利好。

中國鋁業公司是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HK.2600)的母公司,由於2600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目前主營業務的毛利只有1.3%。公司2012年虧損82億,2013年靠出售資產勉強盈利9億元,2014的第一季度則依舊顯示虧損22億,如果公司不能找到新的盈利增長點,則今年也免不了虧損的命運。對於這個旗艦公司,中鋁集團絕不可能視而不見。無論如何,是存在想像空間:把盈利能力較好的稀土產業逐步整合到2600旗下的。


3、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大受益者之一
這一波中國對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無疑對中鋁這樣擁有巨大資源,但效益低下的大央企是重新煥發青春的一個重要契機。以往中國鋁業的虧損或多或少與國企的傳統弊病,管理不善,效率不高,機構臃腫有關。我們可以從氧化鋁板塊來舉個例子,中國鋁業氧化鋁的毛利率只有2.8%,而民營企業南山鋁業和神火股份卻可以超過8%。中鋁山東分公司曾經承認,其在氧化鋁生產成本上,與民營企業的差距曾達到過400/噸。所以如果通過國企改革。相信可以大大提高中國鋁業的經營效率,從而提高利潤。

另外公司於2013年剝離了鋁加工業務,由於鋁加工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國內鋁加工產能持續釋放,鋁加工產品的加工競爭日益激烈,利潤水平下降,在2012年佔虧損額的15%。所以剝離了很難扭虧的業務有助於輕裝上陣,減輕公司經營負擔。可能也為國企改革或資產重組做著鋪墊與準備。


4、 電價下調:大幅降低成本
在中國鋁業的生產成本構成中,電費佔到了總成本的12%,公開資料顯示,電力成本佔電解鋁生產成本的40%,超過原材料的33%。根據測算,國內電解鋁的耗電強度為14000千瓦時/噸,如果電價每下調一分錢,將減少成本140/噸。相比很多民營企業,中國鋁業由於主要從國家電網購電,成本很明顯受制於電價。近期受煤炭價格下調的影響,國家上網電價也相應下調1分。並且從長期來看,隨著煤價的繼續疲軟,以及風電、光伏、核電等替代能源的不斷增加,相信電價仍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對中鋁這樣用電大戶成本的控制可以起到長遠的壓製作用。

週期股從來都是在估值最慘不忍睹的時候是最好的「甜點」,目前看,中國鋁業(2600)即使不是處在最舒服的「甜點」位置,業至少是一個相對「甜點」。
從邏輯上,第一步,僅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應該讓公司資產合理的修復過程:市淨率PB水平應該向1倍靠攏,這意味著20%的想像空間。
第二步,才是考慮成本下降,效率提高的邏輯。
至於稀土資產注入與否,這個是三步,可以當一個期權。不兌現無傷大雅,兌現了就是一個全新的天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47

汽車之家與易車追逐戰:誰執汽車電商牛耳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75

本帖最後由 千與千尋 於 2014-11-26 10:46 編輯

汽車之家與易車追逐戰:誰執汽車電商牛耳

作者:Eastland


本文將從商業模式、財報數字、未來戰略等角度分析中國最優秀的兩家汽車平臺(汽車之家與易車)之間的競爭。


這兩家在營收、利潤與市值方面咬得非常緊。


易車盈利能力強,率先上市。汽車之家為“價廉物美”的自有流量打開變現之門後,營收大踏步超越易車,受到資本市場熱捧,市值後來居上。但是,當兩家都需要外購流量時,局勢再次發生逆轉。2014年第三季度,汽車之家營收5.45億元、同比增長64.6%;易車營收為6.08億元、同比增長69.7%。兩家公司的凈利潤亦十分接近,汽車之家為1.71億、易車為1.86億。未來會怎樣,從今年前三季度的財報數據及業務布局可以獲得大概的印象。


流量競賽:汽車之家更會做內容,易車更會花錢


說起汽車垂直網站的流量,大家習慣性地認為汽車之家遠遠高於易車,但那是幾年前的事了!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1年Q1汽車之家季度覆蓋人數為1.01億、易車為7971萬,易車覆蓋人數不到汽車之家的80%。


2013年第Q2,汽車之家覆蓋人數為600.4萬人/日、易車為566.9萬人/日,易車覆蓋人數上升為前者的94%。


時至2014年6月,艾瑞咨詢宣布易車PC端Q2月度用戶覆蓋數連續3個月位居首位,6月份月度用戶覆蓋數達到8193.5萬,超過汽車之家,汽車之家為7753.8萬。不過,艾瑞數據顯示,汽車之家用戶每人每日停留時間達16.3分鐘!#真是一家很棒的網站#


流量數據如此接近,“口水仗”自然越來越多。


在移動端,易車同樣實現了強勁的增長。根據艾瑞咨詢數據,截止2014年Q2易車移動網月度用戶覆蓋數連續3個月保持領先。2014年6月,易車移動月度用戶覆蓋數達391.55萬,大幅領先於汽車之家。同時,易車旗下以“汽車報價大全”為首的四款移動App 6月覆蓋用戶數達937.77萬,位居同類應用首位。


成立於2005年的汽車之家,是徹頭徹尾的網絡媒體,靠內容吸引流量,再通過廣告展示將流量變現。由於信奉內容為王,主要依靠內容來吸引“自然流量”。 汽車之家營業成本中的大頭是內容采編,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別為4394萬元、6287萬元和9599萬元。2013年,汽車之家平均每天更新600篇文章、1200張照片和10段視頻。


易車早期業務是為汽車廠商開發經銷商軟件,華晨是它的第一個客戶。2003年,易車成立了新意互動,提供互聯網營銷服(幫助商家將車型、價格等信息推向各類網站),通俗地說是買來流量為汽車經銷商做網絡推廣。


以替別人買流量起家,自己需要買時也會花錢、敢花錢。2011年6月開始,易車與百度阿拉丁合作,三年的百度阿拉丁流量費用支出分別為6000萬元、9000萬元和1.1億元,在2011、2012和2013年營收占比分別為13.9%、12.3%、9.0%。除了百度,易車還與、360、小米、UC等流量入口合作,與攜程、樂視、優酷和高德等量級過億的移動巨頭合作,將自家的服務投送到這些平臺。


易車移動端產品戰略也可圈可點,即針對“選車、購車、用車、賣車”推出多款APP,分頭粘住處於汽車生活不同節點的用戶。2014年第一季度,易車從移動站和移動App為經銷商帶去的銷售線索已逼近PC端,占比為47%,5月這一數據已超過55%,並處於持續上漲中。易車CEO李斌表示:“易車正在快速向移動端轉型,預計兩三年之後,易車給經銷商帶去的銷售線索80%將是通過移動端實現的。


易車砸錢買流量、積極布局移動端,讓汽車之家的信念發生動搖,去年12月上市後立斥巨資拿下UC等移動端流量入口。2014年6月3日,汽車之家以2億元天價從易車手里奪下百度PC端阿拉丁。而易車雖然放棄了PC端阿拉丁合作,但卻以半年1.3億元價格轉投移動端阿拉丁。


作為媒體,汽車之家用內容吸引流量做得很成功,但這種能力已達至瓶頸,且由於同類媒體的分流,流量的增長空間有限。另一方面,要獲取更多的廣告收入並向垂直的汽車電商發展,對流量的需求是沒有盡頭的。所以,當有限自然獲取能力遇到無限的需求,汽車之家只得去買流量。好在汽車的客單價超高,買流量也劃算。


盡管易車與汽車之家的流量基本相當,但各自對流量的態度以及用戶進入這兩家網站或客戶端的訴求大不一樣。


汽車之家歷來註重的是PV、UV,說它"為流量而流量"並不為過,畢竟是媒體基因。內容豐富對媒體絕對是好事,但對電商則要視情況而定。汽車之家豐富的內容引來大批觀眾,圍觀那些他們一輩子也買不起的車。比如一篇配有大量美圖、介紹布加迪威龍的文章,可吸引大量PV、UV,對網站主編來講是篇好稿。但對垂直的汽車電商,每一百萬次點擊,能賣出幾輛布加迪?即便對哪些“親民”的品牌,大家上來看貼子、發評論。真想買車時,不會因為在某家網站“潛水”三年就在這里買,還是要“網比三家”。


易車對流量本身沒感情,講求的是精準的用戶覆蓋,當年就是憑這種能力為汽車經銷商和主機廠提供服務,並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所謂打造“導購交易平臺”,就是把買來的流量轉化為“銷售線索”賣給汽車經銷商。易車每季報都公布銷售線索數,2014年Q3為1550萬條(當然包括同一用戶的多次重問詢)。


營收、凈利潤、市值趨同


在營收方面,汽車之家則曾經是易車的追趕者,2009年汽車之家營收僅為於易車的50.5%,2011年突然增至易車的154.7%。2013年,易車將營收的差距縮小至18.2%(以易車為100%)。2014年一季度開始,易車網複奪營收領先地位。




在毛利潤率方面,汽車之家從未超越易車。



汽車之家在優勢最明顯的2011年,營收為易車的154.7%,毛利潤僅為易車的66%。有意的是:進入2014年,汽車之家收入優勢已蕩然無存,毛利潤卻歷史性地達到易車的90%以上。



2014年前三季度,汽車之家毛利潤率一直低於易車,但差距正逐步縮小。第三季度,汽車之家營收成本及各項費用占到營收的73.5%,而易車為74.1%!



最後看市值。2013年12月汽車之家上市時,受到“喜新厭舊”的資本市場的追捧,市值比易車高150%。一年之後,兩家市值之差縮至20%左右。




基因截然不同的兩家汽車網站向“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綜合汽車電商”齊步進發,營收、毛利潤、凈利潤乃至估值都呈現趨同。不過從各自的布局來看,趨同只是暫時的,誰執汽車電商牛耳,兩三年內必見分曉。


從財報看易車與汽車之家的戰略布局


易車在營收、毛利潤和凈利潤方面的領先優勢並不明顯,但卻是在“兵分幾路”的情況下取得的。


2014年Q3,易車門戶廣告及新車在線營銷(即經銷商會員服務)的收入分別為3.06億和2.24億;汽車之家分別為3.86億和1.59億。門戶廣告汽車之家占優、經銷商會費收入易車領先,反映了兩家基因和歷程方面的差異。



值得註意的是,易車還多了淘車網(二手車)及新意互動(數字營銷顧問)兩塊業務。


2003年成立的新意互動,是專門為汽車經銷商提供互聯網營銷服務的廣告公司,主要是幫助商家將車型、價格等信息推向各類網站。雖然營收占比越來越少,但這項業務一頭連著客戶(經銷商)、另一頭連著媒體(網站)。十多年的積累非比尋常,使易車在市場營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相對成熟,易車對這項業務的市場營銷費用有限,在市場費用中的占比更是一路滑落。2012年Q4,易車不到1.5億市場及行政費用(易車獨特的歸類方法),新意互動占用了3200萬。2014年Q3,市場及行政費用超過3.3億,新意互動只分配到2500萬。




2014年Q3,二手車平臺淘車網僅占營收的1.3%。今年前個三季度,二手車業務共取得約1700萬營收,毛利潤為400萬,市場營銷及產品研發倒花了3800萬元,以至造成3400萬經營虧損。顯然,從易車整體戰略來看,二手車業務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目前處於“花錢買市場”階段。面向年交易規模數萬億的市場,虧損幾千萬根本不值一提。


在二手車發布領域,易車較一直保持較大優勢。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Q4易車二手車網季度覆蓋人數為3231萬,排在第二位的汽車之家為2167萬。2014年6月最新數據,淘車網日均覆蓋用戶數達到93.6萬。


2014年4月,易車與龐大集團、優信拍共同註成立“龐大智信認證二手車合資公司”,旨在加強易車旗下二手車網站——淘車網的行業領先地位。龐大集團擁有遍布全國的1500多家實體店。8月份,易車又與上海永達、優信拍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上海永達在48個城市擁有150多個線下實體店。優信拍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二手車拍賣平臺,2014年上半在二手車電商核心企業總成交量中占比近50%(根據艾瑞數據)。


綜上所述,易車總體流量已經不輸於汽車之家,營收、毛利潤、凈利潤等業績指標稍稍占優,二手車領域則明較為明顯的優勢。汽車之家內容優勢難以動搖,向垂直汽車電商邁進的決心和投入絲毫不遜於易車,而且是集中兵力專攻新車銷售。兩家旗鼓相當,目前難以預測勝負。此外,任何一家與BAT走得更近,甚至進行股權層面的合作,亦會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源自虎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