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8日報道, 占韓國整體出口十分之一的對華出口連續13個月呈現減少趨勢。
報道稱,韓國貿易協會表示,今年7月韓國對華出口額 為101.2957億美元,同比減少9.4%。至此,韓國對華出口從去年7月開始已連續13個月出現負增長,再次刷新上月創下的最長負增長紀錄。不過,出 口減幅繼5月後7月也為個位數,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信號。自去年12月出現16.5%的負增長以來,韓國對華出口截至今年4月,曾連續5個月出現兩位數負 增長。
此前據韓聯社8月3日報道,韓國統計廳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韓國跨境電商出口額同比增加83.0%,為497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53億元),環比減少1.9%,其中,韓國對華跨境電商出口增逾100%。
由國家旅遊局2月24日發布的《旅行社老年旅遊服務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
針對年齡在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老年旅遊產品消費者,《規範》對旅遊產品、旅遊者招徠、團隊計劃的落實、接待服務、後續服務等內容做了非常細致的規定,如老年人宜在人群密集度較低、容易管理的區域安排自由活動,連續遊覽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整個行程應節奏舒緩,連續乘坐汽車時間不應超過2個小時,每個景點應安排充裕的遊覽時間。
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中國13.67億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2.12億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5.5%;65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億人,占比10.1%。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也催生了老年遊的火爆。
驢媽媽旅遊網CEO王小松表示,近年來,老年人的旅遊需求越來越旺盛,不少老年人成為“有錢有閑”一族,是旅行社不容忽視的重要遊客群體。《旅行社老年旅遊服務規範》的實施恰逢其時,驢媽媽也策劃了一些專門針對老年遊客的產品,夕陽紅系列跟團遊將於9月上線。
驢媽媽數據顯示,老年人喜愛跟團遊、周邊遊,對價格比較敏感,喜歡更實惠的產品;選擇3、4月份和9、10月份出遊的老年人最多,是古鎮、名勝古跡類景點的重要客源。進入秋季,海南、北京、青島等地也吸引了不少老年遊客。
值得一提的是,郵輪出遊正以高性價比、舒適輕松的跨境旅遊和休閑免稅購物等特色引起老年遊客的極大興趣。驢媽媽數據顯示,乘坐郵輪的遊客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了25%。據了解,今年驢媽媽郵輪包船34艘,正是看好中老年遊客的強勁需求。
滬深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985.4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8.85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956.8億元,增加15.11億元;兩市合計8942.24億元,增加43.96億元。兩市融資余額為4月19日以來首次超過8900億元。
申萬宏源指出,市場反彈的持續性取決於場外資金會否持續入市。目前,證券保證金余額在1.5萬億元左右,仍處在較低水平,吸引保證金流入才能使行情走得更高、更遠。後續市場能否保持較大的成交量,將是反彈是否有延續性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收購芬蘭手機遊戲開發商Supercell Oy的交易對後者估值超過100億美元,不過據外媒報道,近期Supercell收入出現下滑,令這樁交易的估值受到質疑。
根據電子遊戲調研機構SuperData Research的數據,Supercell最新推出的遊戲《部落沖突:皇室戰爭》的收入已經連續四個月下降。SuperData Research估計《皇室戰爭》7月份的收入為6,200萬美元,不足3月份1.33億美元收入的一半,當時這款遊戲在全球首發,引起熱潮。根據數據供應商App Annie的統計,若以在美國通過iPhone實現的收入衡量,目前無論是人氣還是收入,《皇室戰爭》都不敵以增強現實技術為吸引力的《Pokemon Go》,後者由舊金山的Niantic Inc.和日本任天堂聯合開發。
同時美國手機遊戲行業分析師兼咨詢師庫伊蒂寧(Tero Kuittinen)表示,他認為在了解《部落沖突:皇室戰爭》的最新數據後,其他投資者不會再花這麽多錢。遊戲研究公司Newzoo首席執行長沃曼(Peter Warman)則表示,Supercell仍在學習如何延長不同類型遊戲的流行時間。
Supercell和騰訊控股均不對個別遊戲的收入情況予以置評。
但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皇室戰爭》收入增長放緩不太可能導致這樁交易破裂,銀行業人士近期已為騰訊控股的這樁投資安排了35億美元貸款。
分析人士稱,如果《皇室戰爭》收入持續下降的趨勢在美國等主要市場延續,這將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時騰訊控股在擴大Supercell市場份額方面的作用將更加關鍵。按收入衡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
騰訊控股上個月開始通過旗下微信(WeChat)社交網絡平臺在中國市場分銷《皇室戰爭》遊戲。微信每月的活躍用戶數超過8億。
Supercell自2010年成立以來僅發布了四款遊戲,旗下遊戲去年收入21.1億歐元,實現凈利潤6.93億歐元。而騰訊控股斥資86億美元收購了Supercell 84%的股份,當初收購時的預設目標就是希望該公司能夠複制初期《部落沖突》等熱門遊戲的成功。而這也使Supercell的估值一度達到102億美元,相比其一年前的估值水平提高近一倍。
隔夜shibor報2.0660%,與上日持平;7天shibor報2.3690%,上漲0.1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7880%,下跌0.35個基點。
而14天期Shibor持續回落,今日下跌1.63個基點。至此已連續一周日跌幅超一個基點。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950億元逆回購到期。
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550億元。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1735億元,上周凈投放3100億元。
9月5日,隔夜shibor報2.0700%,漲0.40個基點;7天shibor報2.3690%,與上一個交易日持平;1個月shibor報2.6860%,跌0.4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7860%,跌0.20個基點。
而隨著央行14天逆回購的持續展開,14天shibor繼續回落,報2.5440%,跌1.10個基點。
公開市場上,央行今日將進行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率2.25%;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率2.40%。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今日凈回籠300億元。自8月24日起,央行已經連續第9個交易日開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
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外匯儲備31851.67億美元,7月末為32010.57美元,下降158.9億美元。
數據還顯示,8月末官方儲備資產中黃金儲備771.75億美元,7月末為788.9億美元;8月末黃金儲備5895萬盎司,7月末為5879萬盎司。
中國8月末外匯儲備22843.5億SDR,7月末為22973.31億SDR;8月末基金組織儲備頭寸99.49億美元,7月末報100.39億美元;8月末特別提款權100.97億美元,7月末報100.95億美元。
公開市場上,央行今日進行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率2.25%;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率2.40%。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9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今日凈回籠600億元,央行已連續十一天操作14天逆回購,日趨常態化,連續第六個交易日實現資金凈回籠。
隨著央行14天逆回購的持續進行,9月7日,隔夜SHIBOR報2.0803%,漲0.33個基點;7天SHIBOR報2.3680%,與昨日持平;14天SHIBOR繼續下跌,報2.5290%,跌0.70個基點。1個月SHIBOR報2.6770%,跌0.5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7810%,跌0.35個基點。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近期央行14天逆回購操作的常態化,市場情緒也逐漸穩定,在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上周市場資金利率出現明顯回落。而目前經濟短期平穩,也意味著央行近期降準降息的必要性降低。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本周逆回購到期高達3900億。其中,此外,今日還有1232億元3個月期MLF到期。
周三(9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上調121點,報6.6555元,昨日中間價報6.6676元,16:30收盤報6.6803,23:30收盤報6.6730。
宏觀層面,新華社援引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稱,中美雙方共同重申在G20達成的關於匯率的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的目的來盯住匯率。中方將繼續有序向市場化匯率轉型,強化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中方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雙方認識到清晰地進行政策溝通的重要性。
一家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在投機資本看來,6.7為左右人民幣匯率未來波動方向的關鍵價位。若人民幣匯率跌破6.7,近期企穩的市場預期將出現大幅逆轉,人民幣貶值壓力驟增。”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剛剛結束的G20峰會進一步推動了IMF份額改革,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納入SDR,進一步確認了人民幣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這些都將有助於緩解人民幣貶值預期。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初步釋放,長期保持升值趨勢。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從傳統國際收支以及購買力平價來看,人民幣匯率確實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但從金融因素來看,下半年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內資產價格攀升,都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承壓。考慮到當前外匯儲備充足,經濟基本面止住下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會出現一定程度貶值,但幅度不會超出預期。
摩根大通朱海斌:人民幣CFETS指數一個月以來保持平穩,料在岸人民幣兌美元3季度末至6.75,今年底至6.85。
9月8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8月進出口數據。
中國8月貿易賬順差3460億元,預期順差3730億元,前值順差3428億元。
中國8月進口同比(按人民幣計)10.8%,預期0.7%,前值-5.7%。
中國8月出口同比(按人民幣計)5.9%,預期2.9%,前值2.9%。
中國1-8月份原油進口2.5億噸。
中國1-8月份成品油進口1957萬噸。
中國1-8月份煤炭進口1.56億噸。
中國1-8月份鋼出口7635萬噸,增加6.3%。
前8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有所提升。前8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66萬億元,增長0.6%,占我外貿總值的56.4%,較去年同期提升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91萬億元,增長1.3%,占出口總值的55.6%;進口3.75萬億元,下降0.3%,占進口總值的57.5%;一般貿易項下順差1.16萬億元,擴大6.8%。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4.47萬億元,下降7.8%,占我外貿總值的29.1%,比去年同期回落1.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88萬億元,下降6.8%,占出口總值的32.6%;進口1.59萬億元,下降9.5%,占進口總值的24.3%;加工貿易項下順差1.29萬億元,收窄3.3%。
此外,我國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出口1.64萬億元,下降1.5%,占我外貿總值的10.6%。其中出口5769.8億元,下降3.5%,占出口總值的6.5%;進口1.06萬億元,下降0.3%,占進口總值的16.2%。
二、對歐盟、日本等貿易夥伴進出口增長,對美國、東盟等進出口下降。前8個月,歐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歐貿易總值2.35萬億元,增長3.5%,占我外貿總值的15.3%。其中,我對歐盟出口1.45萬億元,增長2.8%;自歐盟進口8975.7億元,增長4.6%;對歐貿易順差5528.5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美貿易總值為2.14萬億元,下降3.2%,占我外貿總值的13.9%。其中,我對美國出口1.59萬億元,下降1.7%;自美國進口5469.4億元,下降7.4%;對美貿易順差1.04萬億元,擴大1.6%。
前8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86萬億元,下降1.1%,占我外貿總值的12.1%。其中,我對東盟出口1.08萬億元,下降1.3%;自東盟進口7733.8億元,下降0.9%;對東盟貿易順差3093.8億元,收窄2.3%。日本為我國第五大貿易夥伴,中日貿易總值為1.14萬億元,增長2.7%,占我外貿總值的7.4%。其中,對日本出口5429.8億元,增長0.9%;自日本進口5998.2億元,增長4.3%;對日貿易逆差568.4億元,擴大53.8%。
三、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前8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5.94萬億元,增長4.8%,占我外貿總值的38.6%,較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12萬億元,增長3.3%,占出口總值的46.6%;進口1.82萬億元,增長8.4%,占進口總值的27.8%。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98萬億元,下降4.3%,占我外貿總值的45.4%。其中,出口3.79萬億元,下降4.2%,占出口總值的42.9%;進口3.19萬億元,下降4.5%,占進口總值的48.8%。
此外,國有企業進出口2.38萬億元,下降10.2%,占我外貿總值的15.5%。其中,出口9156.4億元,下降6.1%,占出口總值的10.4%;進口1.47萬億元,下降12.7%,占進口總值的22.5%。
四、機電產品出口下降,紡織品等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前8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5.02萬億元,下降1.3%,占出口總值的56.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2.23萬億元,增長0.5%;機械設備1.46萬億元,下降0.6%。同期,服裝出口6850.8億元,下降0.3%;紡織品4650.1億元,增長5.2%;鞋類2079.7億元,下降6.3%;家具2055.5億元,下降3.2%;塑料制品1555.6億元,增長4.2%;箱包1083.5億元,下降4.8%;玩具665.2億元,增長14.2%;上述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89萬億元,增長0.5%,占出口總值的21.4%。此外,肥料出口1801萬噸,減少19.1%;鋼材7635萬噸,增加6.3%;汽車49萬輛,減少2.5%。
五、鐵礦砂、原油和銅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前8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6.7億噸,增加9.3%,進口均價為每噸343.5元,下跌11%;原油2.5億噸,增加13.5%,進口均價為每噸1899.9元,下跌27.7%;煤1.56億噸,增加12.4%,進口均價為每噸320.2元,下跌16.4%;成品油1956.5萬噸,減少4.5%,進口均價為每噸2500.1元,下跌18.7%;初級形狀的塑料1653.3萬噸,減少4.7%,進口均價為每噸1.04萬元,下跌3.8%;鋼材870萬噸,減少0.2%,進口均價為每噸6517.7元,下跌8%;未鍛軋銅及銅材345萬噸,增加17.4%,進口均價為每噸3.39萬元,下跌13.2%。此外,機電產品進口3.17萬億元,增長0.3%;其中汽車67萬輛,減少6%。
六、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回升。8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7,較上月回升0.9,表明四季度出口壓力有望減輕。其中,根據網絡問卷調查數據顯示,當月,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8.7,回升1.8;新增出口訂單指數、經理人信心指數回升2.1、2.1至38.4、44.5,企業綜合成本指數回落0.1至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