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熱搜】iPhone繼續冧莊 Samsung爆機拖累輸Nokia
1 :
GS(14)@2017-12-18 04:31:35iPhone8以及iPhone X佔據了搜尋榜的頭兩位。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臨近年尾又到了大事回顧的日子,Google剛剛亦公佈了2017的年度搜尋,作為Gadget Guy當然要說一說熱爆Gadget,搜尋榜頭二位也是iPhone相信大家也不會有意見。
不經不覺iPhone已經倍伴我們十過年頭,蘋果今年亦少有地一口氣推出了兩部新機,上半年外界一直也揣測新機是iPhone8,順理成章也佔據搜尋榜的首位。九月的發佈會才殺出十周年版的iPhone X,雖然被人批評新意欠奉,加上接近一萬元的售價,依然受一眾果粉追棒。當大家滿心歡喜有新機炒賣時,結果回收價插水,平均賺幅也不多過一千,真正的用家就最開心,而iPhone X亦穩佔第二位。
第三位則是任天堂今年大熱遊戲機Switch,集合體感、手遊以及家用主機元素。
Nokia爆冷撼贏了Samsung,排了第四、五位分別是Nokia8以及Nokia6。
Note7事件的後繼機S8以及Note8主打無邊際屏幕,亦挽回不少消費者的信心。
第三位則是任天堂今年大熱遊戲機Switch,集合體感、手遊以及家用主機元素,加上馬理奧賽車等經典合家歡遊戲配合。Switch今年的走趨相當強勁,預計年底的銷量更高達1400萬部,比任天堂預期1,000萬部多。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香港炒價一度直逼$3,000,可謂一機難求,不知大家又有沒有搜尋在那裏買Switch呢。今年強勢回勢智能手機市場Nokia爆冷撼贏了Samsung,排了第四、五位分別是Nokia8以及Nokia6。自年頭推出無堅不催復刻版的3310,Nokia再次成為網民熱話。及後推出的Nokia6,不知大家又記不記得肥通測試拍合桃這一幕。下半年的旗艦級Nokia8更加是話題之作,配準蔡司鏡像以及高性價比掛帥,一眾Nokia粉絲可謂驚喜萬分。
強國品牌Huawei Mate10,預計明年的全球的銷量更會超越iPhone。
Google年度搜尋,2017熱爆Gadget,頭十位的排名。
第六、七位分別為Samung S8以及Note8,自Note7的爆炸事件後,Samsung也成為一眾網民惡搞的對象。在年初終於也這公佈了電池爆炸原因,及後推出的後繼機S8以及Note8主打無邊際屏幕,亦挽回不少消費者的信心。最後3位分別有強國品牌Huawei Mate10、韓國LG G6以及年尾才推出的OnePlus5T。作為唯一入選的強國品牌,一向主打Leica鏡頭的Huawei近年發展迅速,預計明年的全球的銷量更會超越iPhone,下年度的排名相信會進一步提升。不知今年你又曾經搜尋過那一個熱爆Gadget。記者:翁怡富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4/20243768
贏率低拖累賭收 濠賭股逆市挫
1 :
GS(14)@2018-01-07 13:50:20【明報專訊】港股在2018年首日開市雖然高開高收,但是大部分濠賭股逆市下跌,一般認為與2017年12月份的博彩收入低於市場有關。不過摩根大通及Union Gaming等大行報告認為,上月澳門其實旺丁又旺財,惜賭場整體贏率偏低,拖累12月份賭收。大行大致認為,不能夠用單月表現衡量今年賭收表現是否波動。
大行:單月表現難作準
芸芸濠賭股中,以銀河娛樂(0027)及美高梅中國(2282)跌幅最大,分別下跌3.9%及3.2%,反而澳門博彩(0880)則微升近0.6%。美資大行摩根大通發表報告稱,去年12月份的賭收增幅,差於市場預期,亦比11月份的日均賭收7.32億澳門元低5%。不過該行進一步表示,其得悉貴賓博彩單月按年增長仍達21%至22%,該行指賭收下跌或與個別貴賓廳及賭場贏率較低,或節日需求較預期低有關,整體未見到有特別的結構原因或理據反映下跌已成趨勢,相信只是個別月份的問題。該行又稱,短期內濠賭股波動難免,但基建及政策因素繼續支持博彩業發展。
美銀美林亦認為,難以從單月的賭收表現判斷濠賭股未來的表現,况且十一黃金周的表現,亦比預期為差,已有先例在前。就算外管局最新訂立新提款限制,亦不見得是非針對澳門,這無疑或影響中場增長,但是賭客亦可經當押店等方式支取現金去下注。Union Gaming亦認為,這與貴賓博彩贏率較預期差有關,預期1、2月份的賭收會有近20%增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18&issue=20180103
「懶人基金」九成跑輸指標 業界:時間尚短 投資成本拖累回報
1 :
GS(14)@2018-01-15 01:47:00【明報專訊】俗稱「懶人基金」的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以下簡稱DIS)在去年4月實施,據晨星亞洲的數據,由推出至去年底共9個月期間,70隻DIS基金,有97%基金的回報跑輸基準指數回報。另外,有91%的DIS基金跑輸基準2.5個百分點,若形勢持續,恐須向當局作書面解釋。但有積金界人士指出,DIS基金表現參差,只因政策剛起步,基金規模較小,是新基金常見的情况。
明報記者 廖毅然
DIS基金的股票部分所參照的「富時強積金環球指數」,去年4月至12月底累升19.92%,債券部分所參照的「花旗強積金全球政府債券指數」,期內則升5.85%。按上述數據及兩隻DIS的股債佔比計算,核心累積基金在期內的基準回報為14.29%,65歲後基金則為7.02%。
35隻65歲後基金 全部跑輸
不過,據晨星亞洲的數據,由去年4月起,35隻核心累積基金的回報介乎7.7%至15.4%,有33隻跑輸基準回報,平均回報為9.52%;65歲後基金的回報介乎1.9%至5.2%,全部35隻基金均跑輸基準回報,而平均回報為3.25%。期內整體強積金基金平均回報約為14.7%,亦遠高於DIS基金的回報。
31核心累積基金或需向積金局解釋
由於當局規定,指數表現不可偏離基準指數的回報超過2.5個百分點,否則要作書面解釋。但35隻核心累積基金當中,有31隻達到需要解釋的水平,最差的一隻為永明旗下的「施羅德強積金核心累積基金」,期內回報僅7.7%。而65歲後基金方面,有33隻基金達到需要作出解釋的水平,最差的一隻屬富衛強積金集成信託綜合計劃(現已為永明強積金綜合計劃)旗下的,期內回報僅1.9%。
業界:新基金初期回報較波動
有基金界人士表示,雖然積金局規定若表現與基準相差太遠便要解釋,但積金局無權就基金表現作出處分,在投資方面,亦最多只能敦促基金經理跟從當局對DIS股債佔比的規定。但該人士認為,由於DIS是新政策,不少基金屬新設基金,一般而言,新基金的初期回報會較為波動,相信是跑輸基準回報主因。
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指出,若新基金沒有種子資金,初期規模極小,投資的成本便會很大,亦很難做到分散投資。而DIS基金的基準指數相當複雜,以富時強積金環球指數為例,成分股達2790隻,即使基金經理並非被動式追蹤該指數,要緊貼其回報相當困難。
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表示,DIS基金雖然收費低,但最多亦有0.75%的基金管理費,扣除收費後,跑輸基準指數並不意外。况且現時剛推出不久,若有較長期的回報數據,才能準確評估計劃成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08&issue=20180108
貿赤拖累 美上季GDP增長放緩 傳阿里與食品巨企Kroger商合作
1 :
GS(14)@2018-01-28 14:35:53【明報專訊】美國第四季GDP初值按季折合成年率增長2.6%,較分析師預期低0.4個百分點,較第二、第三季的3%以上增幅有所放慢。這部分由於強勁的消費增長,令進口貨品大幅增加。上季進口增長13.9%,出口增長6.9%,貿易赤字對GDP造成了一定影響。美匯指數昨持續偏軟,在88至89水平徘徊。美匯指數本月已跌逾3%,有可能是2016年3月以來最大按月跌幅。美元兌日圓跌穿109。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2.65厘以上。
受惠業績向好,英特爾股價早段急升7%,助道指創新高,早段升逾100點。據《路透》報道,阿里巴巴與美國食品巨企Kroger商討合作,倘成功建盟將堪比亞馬遜與Whole Foods聯姻。阿里巴巴股價早段亦突破200美元大關,中概股京東早段升逾2%,微博、新浪升逾1%。標普500指數早段亦創新高。
英特爾績佳 道指升逾百點
美國年底購物旺季市道暢旺,為美國GDP貢獻三分之二以上的消費支出,在第四季增長加快。個人消費支出在第四季以3.8%的年率增長,遠高而第三季的2.2%增幅,也是2014年底以來最高。消費品開支是逾10年來最強。由於失業率極低,股市屢創新高,提振了消費信心。
商業及住宅開支亦大幅增加。美國12月耐用品訂單按月增長2.9%,增幅創6個月新高。綜合全年資本支出表現強勁,2017年全年耐用品訂單增加5.8%,為6年最大增幅。
去年耐用品訂單增5.8% 6年最大增幅
然而,對外國商品的需求令貿易赤字擴大,導致上季GDP增長折損1.13個百分點。庫存下降也令上季GDP增長減少。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就因為貿易赤字等問題,加強向中、韓等施壓。
時值特朗普上台一年,他從前朝承接了持續向好的經濟局面,過去一年的經濟增長更有所加快。他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發言時,呼籲環球關注美國的經濟表現(相關新聞刊A19)。市場分析認為,這是美國經濟穩步增長的一年,尤其是內需方面,增長遠高於趨勢。整體經濟持續穩固,去年全年美國GDP估計增長2.3%,是2014年以來最好。
昨公布的英國第四季GDP按季增長0.5%,較之前3個季度有所加長。但去年全年增長是5年來最低。
日央行行長:「終接近」通脹目標
此外,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昨表示,日本經濟溫和擴張,但物價相對疲弱,預計中長期通脹預期上升,日本「終接近」通脹目標。他的發言刺激日圓進一步上漲。日本12月核心CPI維持按年增長0.9%,仍低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瑞銀財富管理料未來6個月,歐元兌美元會由目前1.24升至1.28,英鎊兌美元升至1.45。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74&issue=20180127
A股全周跌一成 瑞信:H股拖累
1 :
GS(14)@2018-02-12 07:17:46【明報專訊】即使去年大幅跑輸港股及環球主要股市,內地A股本周仍然受到跌市拖累大跌,而且累計下跌9.6%,跌幅較恒指更大。分析相信,主要是受到H股拖累。瑞信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部大中華區股票研究主管謝琳表示,A股本身已較H股貴,一旦H股下跌,A股亦必定跟隨下跌。
事實上,近日跌幅較大的都是上證50成分股。昨日上證綜指跌4%或132點至3129點,全周計上證50亦大跌10.8%,跑輸整體內地股市。昨日深證成指及滬深300指數,亦分別跌3.58%及4.27%。
內地股市一向較少受外圍影響,今次市場憂慮的可能是內地自身的問題。昨日亦有媒體重新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1月中發布的文章,指要提高對股市正常波動的容忍度,不再賦予救市資金維穩市場職能,並明確救市資金退出目標。
彭偉新:市場對內地去槓桿太樂觀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為,難以知悉沽A股的資金是否救市資金,但從另一角度分析,由於2015年救市關鍵人物,包括中證監主管及券商的高層,其後先後被指違紀,因此今次即使跌市,內地當局亦可能不會再採取干預措施,在這預期下,市場或將跌得更深。
另一方面,彭偉新表示,早前市場對內地金融去槓桿措施過度樂觀,但措施執行期間,金融業會出現震盪,市場明顯忽略政策的負面影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48&issue=20180210
港股大跌拖累 13物業全流拍拍賣官:準買家觀望 料影響大碼貨交投
1 :
GS(14)@2018-02-13 03:13:48■港股急瀉1,649點,拖累物業拍賣慘淡收場。
【本報訊】美股連跌兩日,港股跟隨急瀉1,649點,拍賣行昨推出13項物業進行拍賣,全數流拍收回。其中,罕見銀主舖旺角道捷利大廈地下1號舖,一人承價後再無人承價收回,拍賣官直言,拍賣氣氛明顯受港股大瀉影響,準買家略為觀望,尤其大碼物業交投料會受影響。記者:黃朗鈞 陳家雄
環亞物業拍賣會昨舉辦拍賣,現場所見出席人數約40人,拍賣官曾傑俊指出席人數明顯較上一場少,原定拍賣15項物業,扣除2項拍賣前售出,昨13項物業,包羅住宅、商舖、寫字樓、豪宅及車位。
■拍賣行昨推出13項物業拍賣,只約40人出席,而全數項目亦流拍收回。
■現由找換店承租的罕見銀主舖,昨未能售出。
罕見銀主舖僅一人承價
其中,市場出現較罕見的銀主舖,為旺角道捷利大廈地下1號舖連租約,實用面積234呎,銀主叫價3,500萬元,每口價50萬元,獲一名競投者承價後,已無人再承價被收回。據了解,該舖現由找換店於2017年承租,租金約9.1萬元,租約期3年,回報率約3厘。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地舖由王朝管理有限公司於2010年以1,670萬元買入,隨即向東亞銀行承造按揭,及後轉按至大新銀行。該公司董事包括陳偉燊及陳張雁蘋。另豪宅銀主盤西貢清水灣柏濤灣102號屋,實用面積3,126方呎,銀主開價4,800萬元,亦無人問津,相反,屯門中央廣場11樓辦公室為昨日拍賣會上競投最熱烈項目,實用面積1,320方呎,叫價680萬元,獲3組競投者先後出價,出價至740萬元後無人承價被收回;最後13項物業全未售出。拍賣官曾傑俊表示,跌市對買家造成心理生理影響,阻礙入市意欲,特別是大額物業,例如旺角西洋菜南街銀主舖,當初的查詢反應不錯,但實際開價3,500萬元,卻只有一組買家叫價。曾傑俊補充,銀主盤的數量未受股市影響,與以往拍賣數目相近。部份買家會將股票賺取的資金轉投樓市,面對股票大跌,必然有一個整頓期,但未能預測股市對樓市的影響持續多久,上次拍賣會受股市未大跌刺激,出席人數達約80人,並售出4項物業,競投氣氛及出價均較昨天成績為佳。
舖王之子:舖價早見底
「舖王之子」、陞域集團主席鄧耀昇認為,今次股市是一個調整,「升咗咁多,調整又唔係太急,都是跌千零點!」他相信,股市資金今年內將轉向物業市場,即使股市再跌,但早前累計升幅大,不少股民止賺離場,套現後將轉投物業市場。鄧耀昇續稱,舖價早已見底,過去一年多爭舖曾經爭輸,目前爭盤持續,但未至於追價。他解釋,訪港旅客人數上升,舖位空置率下降,多項數據均反映舖市逐步好轉,尤其民生舖。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7/20297743
樓價指數回軟新春股災拖累交投昇御門劈價300萬
1 :
GS(14)@2018-02-13 03:41:59【本報訊】九龍區接連誕生地王,帶動區內樓價指數創新高。中原數據指九龍區CCL按周升2.17%,刷新39周以來新高。不過,港股風高浪急,一周下跌逾3000點,除震驚股票市場,樓市交投亦受影響,適逢臨近農曆新年,部份地區本周成交近乎停頓,本月新春傳統季節淡季及股市波動,料交投顯著萎縮。記者:湯家明
去年長沙灣臨海地王,由信置(083)牽頭發展商以172億元勇奪後,今年再有九龍龍翔道地皮高價售出,九龍「麵粉」有價,「麵包」價亦顯著造好。中原研究部數據指,九龍區CCL_Mass最新報165.71點,創歷史新高,按周升2.17%,升幅為39周最大,即接近10個月來最大升幅。
不過,整體樓價指數則有回軟迹象,本周CCL輕微下跌,報167.89點,為歷史次高,按周跌0.04%,結束4周連升,指數連續3周創新高後回軟。CCL(大型單位)報167.17點,為歷史第4高,按周跌0.55%。早前8周連升,指數連續5周創新高後回軟。過去一周受股災拖累,樓市交投氣氛受影響,觀望氣氛轉濃,部份地區成交急煞停。利嘉閣地產陳維進表示,自本月6日港股重挫逾1600點後,過去4天紅磡區大型屋苑買賣幾近停頓,普遍買家都趨觀望,交投異常淡靜。昨日港股再瀉940點後,昇御門一個2座高層B室四房大單位,實用1,262方呎,業主上月叫價3,300萬元,昨在股市波動下減價300萬元,呎價2.38萬元。同類四房單位過去兩年未聞成交,目前屋苑平均呎價1.7萬元,預計同類單位市價徘徊2,600萬元,減價後仍偏離市價。
牽晴間首破千萬
同區海逸豪園10座中層F室,屬「大兩房」單位,實用592方呎,原叫價1,200萬元,昨減價20萬元至1,180萬元仍未沽出。據悉,單位早於去年8月放售,當時叫價1,100萬元。消息指粉嶺牽晴間3座高層D室連天台樓王,實用986方呎,業主原叫價1,200萬元,本周股市大跌後,劈價112萬元至1,088萬元成交,減幅9.3%,呎價1.1萬元。業主2013年以663萬元購入,賺425萬元,亦是屋苑歷史首破千萬元成交。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0/20301332
英發展商Chris Holland:脫歐拖累鎊匯 低吸曼市住宅
1 :
GS(14)@2018-12-13 09:48:03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533&issue=20181213
【明報專訊】英國首相文翠珊本周一宣布押後國會脫歐協議表決,英鎊匯價下跌,英國脫歐亦再次成為市場焦點,對當地房地產市場又有何影響呢?英國房地產發展商The Heaton Group銷售及租賃總監Chris Holland接受訪問時表示,英鎊匯價短期下跌,意味以港元可以更便宜地買入英國物業,他估計英國與歐盟可在明年3月脫歐死線前達成協議,令市場重拾信心,屆時英鎊可望回升,故目前是入市買英國樓的好時機,當中他看好受惠「北方經濟引擎」(the Northern Powerhouse)計劃的英國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樓市。
由於預期不夠票過關,英國首相文翠珊本周一主動押後原定於周二的的國會脫歐協議表決,並且在周二趕赴歐洲爭取支持重新談判,希望在明年1月讓國會表決協議,但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強調現有協議是唯一可能,沒重新談判的空間,歐盟、愛爾蘭及法國等均表示已為英國「無協議脫歐」(硬脫歐)做好準備。另外,保守黨亦正醞釀對其黨魁文翠珊進行不信任動議。
隨着英國政局不明朗因素增加,英鎊匯價本周下跌,昨日晚上10時報每英鎊兌1.2620美元,較上周收市價1.2726下跌0.8%;若與2016年6月23日歐脫公投前的1.4877比較,在過去近2年半已貶值15.2%。
料明年3月市場回復信心
Chris Holland指出,英國脫歐如何發展,的確是目前投資英國樓市的風險之一,但他指出,近年英鎊匯價受脫歐困擾已下跌不少,意味目前以同一金額的港元可兌換成更多英鎊,則更便宜地買入英國物業;而他估計英國與歐盟可在明年3月脫歐死線前達成協議,令市場重拾信心,屆時英鎊可望回升,故現時是港人投資英國物業的好時機。
港人若有興趣在英國置業,一般會首選首都倫敦,惟Holland認為,位於西北地區的英國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樓市有更好的投資機會,而曼市目前的定位亦是「英國的第二個首都」。他解釋,英國卡梅倫政府時期(2010至2016年)已提出「北方經濟引擎」(the Northern Powerhouse),目標是把英格蘭北方建設成一個和倫敦以及英格蘭東南部規模相當的經濟地區,當中重點發展曼徹斯特等核心城市,吸引不少本地及外來投資。
曼市中美投資客通吃
在眾多投資中,曼徹斯特機場正在進行長達10年、投資額達10億英鎊的擴展計劃,落成後將增加每年乘客處理量至1000萬人次,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顯示曼徹斯特作為全球樞紐城市的地位;亞馬遜在機場商業區已開設物流中心,創造1500個本土就業機會;由去年開始,曼徹斯特開設每周3班直航至三藩市,將該英國西北部城市與美國矽谷緊密聯繫,獲當地科技及商界領袖歡迎。
另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到英國國事訪問期間,亦曾到訪曼徹斯特,並且宣布在曼市開展不少投資計劃,包括曼市與北京的直航,而中資企業亦投資數百萬英鎊於投資曼市房地產。
140億鎊建高鐵 1小時可抵倫敦
中國近年成功建立覆蓋全國的高鐵網絡,縮短不同城市往來時間,帶動全國人流、資金流及信息流往來,經濟高速增長,支持樓市向好,原來英國亦有類似的基建計劃。Holland指出,英國正計劃斥資140億英鎊,興建 2號高速鐵路(High Speed 2 Rail) ,將來往倫敦及曼徹斯特的時間縮減至1小時。資料顯示,2號高速鐵路將以丫字形連接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及列斯等8個英國主要城市,設計時速達400公里,預計2026年完成首段倫敦至伯明翰段,2033年全線完工。
Holland形容,曼徹斯特是「北方經濟引擎」的中心,亦是過去一段時間倫敦以外經濟增長最快的英國城市,預計未來創造就業職位數目將超過柏林、東京及巴黎等國際大都會,就業及經濟增長可帶動房屋需求,故曼城樓市基本因素理想。
料樓價5年升兩成 租金回報6厘
由於具備上述利好因素,曼徹斯特今年被仲量聯行選為英國樓市第一熱點,Holland又引述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研究報告預測,以曼徹斯特為代表的英國西北地區,未來5年樓價升幅達21.6%,跑贏全國其他地區,而倫敦樓價期內升幅料僅4.5%,敬陪末席(見圖)。對於倫敦及曼徹斯特這兩個英國最大城市樓市的比較,Holland如此分析,「目前倫敦樓價已很高,所以倫敦住宅的租金回報率只有2厘,而在曼徹斯特住宅租金回報率可達6厘,而且其樓價未來5年料可上升21.6%,投資者可望既賺租又賺價」。
Holland指出,2016年曼徹斯特住宅樓市出租率達98%,由於首次置業需求增長強勁,而且來自海外及私人投資者需求亦持續,發展商近年積極增加供應,料至2027年將有6萬個新增單位落成。他預測,強勁的需求可以吸納新增供應,而且由於置業者由重視價格轉為重視質素及生活舒適度,當地豪宅價格料有突出表現。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8-12-13 09:48:15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937&issue=20181213
【明報專訊】The Heaton Group是由集團現任董事總經理John Heaton祖父在45年前成立的英國房地產私人企業,總部位於韋根,在韋根及曼徹斯特等6個西北部城市均有物業發展項目,集團設有發展、收購、財務及銷售四大部門,而Holland則是銷售部門的主管。
不做高成數按揭 不賣劏房盤
近年本港不少發展商為新盤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計劃促銷,惟Holland強調集團無意仿效,認為買家應就本身的按揭計劃諮詢財務顧問。另外,本港近年住宅供不應求,港人愈住愈細,開放式單位劏房新盤盛行,惟The Heaton Group最細單位亦設有1房,因為集團的理念是:「我們只發展自己也希望入住的住宅物業」(We only develop properties that we would want to live in)。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陸振球﹕小心明年樓價租金互相拖累
1 :
GS(14)@2018-12-22 10:52:0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103&issue=20181222
【明報專訊】早前有代理老闆說當11月29日新居屋抽籤完成後,由於有超過20萬申請家庭會抽不到而回流私樓巿場,調整中的樓巿便會見底,而昨日公布的中原城巿領先指數(CCL)卻按周再跌0.48%,連跌12周共6.36%,是2008年11月之後的最長跌浪。中原指出,計算CCL的交易當中,有逾七成半在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簽臨時買賣合約,如下星期CCL續跌,則似乎抽不到新居屋的購買力仍未見積極回流。
其實,上一次新居屋完成抽籤後,政府隨即又宣布會有下一批低折扣公營房屋推出,那今次抽不到的,可能又會繼續等下一次大抽獎,而就算有回流,不久信置(0083)即又以「屯門價」賣巿區新盤,那些向隅的購買力又即被一手發展商搶走,而之後信置的觀塘盤加推也不加價,如往後其他發展商繼續鬥低價開盤搶客,樓巿便會出現螺旋式向下壓力,即買家愈觀望,一手樓愈要低價開賣,那買家愈不心急入巿,因寄望稍後有更低價更吸引的新盤推出,而發展商便愈發每一次開盤都要比上一次更低價……
發展商鬥低價開盤 增樓市下行壓力
本來樓價跌了,如租金可以保持,租金回報率便會被扯高,可增加買樓的吸引力,可是近期租金也開始向下,而筆者的同事統計,明年首季會有近5000個私人住宅單位入伙,為近兩年最多,估計到時租盤供應也會增加,同時需求卻在減弱。最近美股大跌,也源於大家預期美國經濟轉弱,這樣不用貿易戰,其對海外的商品及服務需求也會降低,如此對中港經濟也會造成壓力,香港打工仔來年的加薪應難樂觀,在傾租約時也難爽手,小心明年租金和樓價會同時向下,互相拖累。
本來不少人期望美國聯儲局於香港時間周四凌晨就算會加息,也會大事放鴿,誰知卻表示明年仍會加息兩次,導致全球股巿受壓,而主席鮑威爾更說聯儲局不會受政治影響。聯儲局今回加息之後,聯邦基金上方利率已經上升至2.5厘,但美國的10年期債息率跌穿了2.8厘,一度低見2.75厘,兩者的息差收窄至只有0.25厘(圖1),若明年聯儲局再加兩次息,除非美國10年期債息回升,否則便會出現聯邦基金利率此一短息高過長債息的孳息倒掛現象,反映巿場預期極大可能出現經濟衰退,如此,對全球的經濟、金融巿場以至樓巿肯定會造成衝擊。
政府昨日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下一個10年期總房屋需求為44.5萬個住宅單位,因而將供應目標定於45萬個單位。政府指出,供應目標較去年的46萬個單位減少1萬個,最大的原因是住戶數目的增長較去年的估算少12,300個單位。其實,香港人的生育率正在下降,而近年來港移居人士的增長也開始放緩,如趨勢持續,香港的房屋居住需求高峰期也將會過去,只要政府能堅持搵地起樓,如「明日大嶼」的填海計劃能落成,將來香港住宅供不應求的情况隨時可能變成供過於求。
生育率移居人數減 需求高峰期將結束
政府的長策進度報告又提及,未來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六比四改成七比三,有發展商隨即回應指這會變相令私人住宅實際供應量減少,或會更進一步刺激私宅樓價上升。不過,如看一看新加坡,當地包括組屋的公營房屋佔總供應高達九成或以上,但樓價卻遠遠低於香港,而當地的人均GDP卻一早高於香港,便可證明私樓比例降低,樓價不一定會飈升,最重要是整體的供應量是否足夠。
要知道,近20多年新加坡透過填海造地,大大增加了國土面積約兩成有多,令當地差不多沒有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而近10年香港差不多停止了填海,在發展新界又受到諸多阻撓,開發郊野邊陲差不多是犯了天條,實際供應緊絀,那就算維持私樓比例在40%,也於事無補。
如果「明日大嶼」能落實和加快填海造地,管他較高比例是建造公營房屋,只要未來供應大增,則公營房屋也會搶去私樓客,有阻令樓價平穩甚至回落。
辣招收緊按揭 無助打工仔上車
過去一段長時間,由於搵地起樓並非一時三刻可以做到,所以政府傾向以遏抑需求為主導,其中包括收緊按揭和各種辣稅,只會令一般打工仔更難上車,買樓反而成了富人「專利」,結果未上車的更難上車,原已有樓的人繼續買樓如「集郵」,而數據顯示,香港擁有自置居所家庭比例,現已跌至近30年最低(圖2),為政府近年房策的最大失誤。
政府之前的辣招,基本上只減少了交投,大大打擊了代理的生計和生意,如龍頭代理行美聯(1200)的股價,便較2007的最高位差不多跌了九成(圖3)。值得留意的是,美聯日前公布,集團主席黃建業計劃以每股2元,向合資格股東收購5744萬股或8%股權,涉資1.15億元,收購價較公布前最後一個交易日(19日)收市價1.56元溢價約28.21%。交易完成後,黃建業持股量將由原來的27.07%增加至35.07%。通告表示,要約須得到證監會同意方可作實。
朋友之間對美聯大股東以溢價增持股份作討論,有說是美聯股價過殘,值得吸納,也有認為樓價下跌,可能促使政府減辣,如此樓巿成交必然大增,有利代理業績,或許黃建業真的收到風政府會減辣?
[陸振球 樓市解碼]
內地拖累 中原去年少賺逾五成
1 :
GS(14)@2019-03-29 17:30:05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587&issue=20190329
【明報專訊】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去年內地經濟增長下滑,拖累物業成交。中原集團公布,去年中原香港稅後盈利雖有6.5億元,但若連亞太區及中國內地計,稅後盈利只有5.01億元,按年少賺52%。
中美貿易戰令成交萎縮
據中原集團指,2018年整體房地產市場形勢複雜,中美貿易戰帶來了中國大陸經濟向下的隱憂,物業成交量萎縮,於去年第四季尤為明顯,集團於2018年全年促成物業成交金額約11,242億元,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佣金收入達189.83億元,按年增長近1%,但稅後盈利錄5.01億元,受內地業務拖累,按年減少52%。而同期集團在亞太區及中國內地的總成交宗數達482,268宗。
另中原香港去年促成逾4萬宗物業買賣及租務,成交金額超過2190億元,期內錄得逾54.74億元佣金收入,當中住宅部佣金逾41億元,兩者同創歷史新高,工商舖錄8億元佣金收入,中原香港2018年稅後盈利達6.5億元。
該公司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早前表示,今年集團會採取「持盈保泰」的發展策略,營業目標為54.28億元。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