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洛奇》金像導演約翰艾維爾森病逝

1 : GS(14)@2017-06-18 11:18:20

憑電影《洛奇》(Rocky)勇奪奧斯卡金像導演的約翰艾維爾森(John G. Avildsen),前日在洛杉磯醫院內因胰腺癌病逝,終年81歲。



■約翰艾維爾森憑《洛奇》成為金像導演,更捧紅史泰龍。

由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主演的1976年電影《洛奇》是約翰艾維爾森代表作之一,當年《洛奇》為他贏得最佳導演及為電影掃走奧斯卡的最佳電影及最佳剪接殊榮。約翰艾維爾森加入影壇逾50年,初入行時從攝影師做起,共執導《龍威小子》(The Karate Kid)系列等共30部作品,1990年他再拍《洛奇第五集:怒火龍拳》(Rocky V)。約翰艾維爾森的死訊傳出後,史泰龍在社交網悼念恩師:「安息吧!我相信你很快就會在天堂執導賣座電影,謝謝你。」撰文: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8/200595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790

回歸廿年紀錄片導演嘆港人對中國熱情變冷

1 : GS(14)@2017-07-01 10:50:20

香港回歸20年人心思變,紀錄片導演陳耀成有深刻體會。由1997年拍攝《北征》見證港人愛國情懷,到去年紀錄「雨傘運動」的《撐傘》鬧出電影禁播風波。陳耀成在紐約接受《蘋果》專訪,他認為香港人已失去20年前擁有過、渴望影響中國的自信,「當年的自信,今日已所剩無幾」。駐紐約記者:鄭柏齡擅長拍攝紀錄長片的陳耀成,曾執導《浮世戀曲》、《大同:康有為在瑞典》、《錯愛》等電影。1997年回歸前夕,他隨志願機構「苗圃行動」,與數十名香港人「行路上北京」為中國貧窮地區學生籌款,過程拍成《北征》大受好評,被英國《視與聽》雜誌譽為「有關香港回歸的最佳紀錄影片」。現時長居紐約的他,去年在香港亞州協會放映新作《撐傘》前,被指放映會嘉賓「意見不夠持平」,鬧出禁播風波。陳耀成憶述拍攝《撐傘》期間,訪問親政府代表無比困難,「只有曾鈺成一個願意出鏡,但他也不願參加放映會」,他認為作品被禁播反映「社會分化,雙方不願對話」。《撐傘》被禁只是回歸後,香港社會變化的一個小小縮影。陳耀成意想不到是,港人對中國的態度,由熱情走到冷淡,「『行路上北京』是最好例子,(1997年)港人有信心幫中國變得現代化,走向西方民主社會」;相反,2014年爆發的「雨傘運動」,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非常擔心被赤化,對比非常強」,渴望自保「盡量跟中國切割」。巧合地,兩部作品皆用上「六四事件」作歷史資料襯托,但意義不盡相同,「對『六四』嘅態度,真係諗唔到有咁大分別;依家悼念『六四』會受批評,簡直匪夷所思」。他用「執屋」形容港人目前心態,「執返好自己屋企先,再出去執街上嘅垃圾」,回歸前擁有過的那份渴望影響中國的自信心,「今日已經所剩無幾」。無論「六四」還是「兩傘」,兩場學運對香港造成巨大衝擊;有別於1997年對前途「抽象的焦慮」,港人近年的不安感,更大程度由社會問題引發,「有一點很感慨,杜葉錫恩臨終前跟我說,『60年代、70年代出現過民生問題,依家全部返晒嚟』」。唯一不同是,英國政府「六七暴動」後大幅改善施政,「可惜特區政府俾人感覺,除忽略民意外,所有政策向中國傾斜才是動蕩主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1/200752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525

成功唔靠父幹!華裔新銳導演勇奪國際大獎

1 : GS(14)@2017-07-09 03:39:03

「再來一次,給我胸背,別腰(編按:指腰要挺直)!保持重心,上手!」在比賽場上,運動員成敗得失,往往取決於一瞬間,背後流過幾多血汗又有誰會知道?而電影拍攝亦都一樣。鏡頭前1分鐘,背後所花的人力物力及心機,難以量計。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院研究生程愉(Johnson)將兩者合而為一,遠赴北京體育學院,以12歲女舉重選手訓練為題材,自編自導出11分鐘短片《鐵手》(Iron Hands),獲得多項國際短片大獎。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26歲的程愉為華裔移民第二代,從小就北京洛杉磯兩邊走。他笑言每次去北京都是玩樂為主,所以總是留下美好的回憶。而談到選題,他表示從小對於舉重感興趣,所以在拍攝時就選了這個題材。作為ABC,程愉指他的中文是「有限公司」,所以在拍攝時很多時要靠繙譯與演員溝通,但有時亦是好事,「因為可以在他們不知道的情況下計劃拍攝,他們的反應會更自然流露。」作為學生作品,程愉在成本控制上亦抓得很緊,除了有在北京的表親幫手,亦邀請了當地電影系學生幫助。他認為,在當地拍攝的成本較美國低。除此之外,如果不是很重要的鏡頭,他選擇刪走或減少用較貴的器材,所以拍到最後手上沒有多餘的畫面,不少鏡頭亦只有一鏡。影片效果簡潔,不用花巧鏡頭也能說到好故事,讓《鐵手》在棕櫚泉第23屆國際短片電影節(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Short Fest)4,200多部影片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也讓程愉勇奪最佳學生短片獎。他亦靠此片入圍紐約Tribeca Film Festival最佳學生短片獎,及第40屆亞美國際影展。他表示,前往哥大就讀電影前,曾經在動畫公司Pixar由實習生做起,讓他學到更多。他覺得現時中、美電影業合作頻頻,像他一樣有中國及美國文化背景的人打入荷李活圈子變得更易。現時正值暑假,尚未畢業的他,下周會回到哥大擔任暑期課程助教,另外亦正着手將獲獎短片寫成一個長篇故事,準備拍成電影。程愉的父親為洛杉磯華人商人程遠,被問到會否接手家族生意時,程愉立即耍手擰頭。不過雖然不會接手家庭生意,他亦都賣口乖指會學習父親的創業精神,因為製作電影有時亦好似成立一家公司。「作為一個新移民的孩子,對於他們移民的歷程覺得不可思議,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提供機會,讓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8/200829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76

雙宋假戲真做《太陽》導演嚇一跳

1 : GS(14)@2017-07-09 12:16:16

韓國男神宋仲基上周認戀神劇《太陽的後裔》拍檔宋慧喬,同時宣佈將於10月31日結婚,二人因拍劇而戲假情真,連《太陽》導演金時亨受訪時都直認被雙宋結婚的消息嚇了一跳,他說:「比起剛開始,後半段二人確實親密了很多。剛開始只是前後輩關係,之後才慢慢變熟。因為二人變得親近,拍攝亦能順利地進行,但我真的沒想到他們會成為戀人。」而雙宋上月被目睹前後腳離開印尼峇里島,根據韓媒報道,喬妹是為了拍攝新寫真而去峇里,宋仲基做跟得男友一齊去,有傳兩人已於峇里舉行訂婚儀式。另外,正為CEO老公李英敦陀慈姑椗的韓劇《她很漂亮》女星黃靜茵,預計本月底生B,前日她跟朋友舉行Baby Shower,卞貞秀、車藝蓮、朴娜萊等女星亦有出席。撰文:梁雯迪


《太陽的後裔》導演金時亨

■預計月底生B的黃靜茵,前日跟朋友開Baby Show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9/20083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763

導演楊雅喆X惠英紅 《血觀音》看透真假之間

1 : GS(14)@2017-12-19 08:01:23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 ... 7%E4%B9%8B%E9%96%93
《血觀音》早前在金馬獎連奪「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四大獎項,近日趁勢在港上映,台灣導演楊雅喆特別來港,聯同新鮮出爐金馬影后惠英紅宣傳。影片劇力萬鈞,連天后蔡依林也用「胃都縮了」來形容看片時的感覺。

惠英紅在《血觀音》飾演機心處處的棠夫人,是政商權貴的中間人。棠夫人自小栽培女兒棠寧成為她的重要棋子,家中還有就讀國中的棠真。一宗滅門血案,相關人士人心惶惶,棠夫人和棠寧用盡手段務求擺平局面。

滿口謊言的愛

棠夫人一家三口,都活在一個「我是為你好」的詛咒裏。紅姐笑說︰「我妹妹最近說我很像媽媽,都是『我是為你好』的心態。我跟自己說千萬不要像我媽媽,但原來到了某些時候,都會是一樣。電影強調『我是為你好』,但你是真理,還是歪理?棠夫人覺得自己對女兒好,我賣你出去,你慢慢學懂我的方式,便能夠爬上這位置,你便有安全感、有地位和金錢。很多人掛上愛的名字去做壞事,也有各種各樣掛着羊頭賣狗肉的人。」

導演楊雅喆直言,他正正想透過電影,去批判這種虛假的愛。「我一直覺得絕對有真的愛,但也有一種愛,是為了控制別人而存在的愛,儒家學說就是這一種。為了控制你而說『我愛你』,或是『我是為你好』。對我來說,它並不是真的愛,只是一種為了粉飾太平,虛假的正向能量。比如說,政府編造很多愛的謊言,說是為了人民好。當然,家庭中更不用說,有更多是這種假的愛。」他說更可悲的是大部分人都沒有發現,他們所做的,其實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

古今世事一樣

導演曾經表示,電影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有真實出處。「這些真實的案例,不止發生在台灣,一樣發生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人,也可在這故事裏找到參考的東西。不論過去和現在,在世界各地持續發生,如果你看懂這些人以愛為名的手段,就不至於跌到那個黑暗的深淵而沒得救。」

紅姐也認為全世界的政治都一樣。「香港以前都有收地事件,如果是有錢人,賠償少,覺得沒甚麼;但如果是窮人,賠得少就沒辦法搬到其他地方。土地與政治因素,是全世界都有的情況,就算是最先進的美國也會發生。所以,我很容易投入電影中的政治世界,全世界的政治都是一樣黑暗。」

揀劇本夠眼光

一個演技精湛的演員,遇上好劇本就天衣無縫,紅姐笑言很多人讚她揀劇本有眼光。「導演也讚我識揀劇本,我並非刻意去揀,當我收到劇本時,看看被它觸動多少?那不只是文字,我會有畫面的,只要看完一場戲便知道自己要怎樣走位,整場戲已經在腦海裏浮現,是劇本帶我去演。棠夫人的世界是怎樣?當我賦予角色的前因後果,我覺得她很慘,她不要親人,只要權力,全因她沒有安全感。」紅姐認為世界上像棠夫人這類人,其實多的是。

撰文︰張靛瞳

編輯︰陳禮恒

美術︰梁政敏

攝影︰Benn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25

【旅遊籽】近40萬fans YouTuber拍旅行片望圓導演夢

1 : GS(14)@2018-03-06 03:49:50

梁嘉銘(Ming仔)是香港第一代YouTuber,曾登上秘魯的著名古印加遺迹馬丘比丘。

【旅遊籽:新世代旅人】「你有收入又不走,沒有收入又不走,去旅行是我bucket list(遺願清單),是很想完成的事情,我就要找方法說服自己這個是最好的時候。」34歲的梁嘉銘(Ming仔)是香港第一代YouTuber,有接近40萬的追隨者。去年獨自出發到南美和南非45天,拍攝和製作了《非南非旅》系列的旅遊影片,成功開拓了旅遊YouTuber的市場。


「小時候也跟爸爸媽媽去旅行,不是因為自己想去,而是不能獨留在家中才去旅行。直到做了YouTuber開始有工作機會到外地,真正走火入魔的喜歡上旅遊,是這三、四年的事。南美和南非的行程是自資拍攝,出發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自己很想去。有人會認為要有高收入才能去旅行,但其實高收入的人又會不捨得而去賺更多的金錢,故無論你收入多少也不是考慮旅行的因素。長途的旅程是會影響這45天的收入,但如果選擇拍攝,日後在事業上也有幫助,足以彌補短暫失去的金錢。出發前的計劃是把一個多月的工作盡量搬到網上,如寫稿、覆電郵和廣告客戶的新構思等,而行程就到達目的地才安排。我喜歡旅行和拍攝,就算早上拍攝、晚上覆客打稿,整過旅程也很開心。」

入行初期月入$3,000 「不是免費旅行」

《非南非旅》系列一共有24條影片,每條影片在YouTube上的平均點擊率有10萬以上,成功絕非饒倖。「在街上遇到一些人說我是他的偶像,自己其實不太習慣,我只是做我喜歡的事。曾有年輕人說,因為我而影響了他的爸爸去了非洲和南美,改變了對非洲的第一印象。這方面我也很自豪,原來我可以帶正面影響給別人。網絡世界發展超快速,走慢一步已經被淘汰,我看觀眾的留言,對我的遊記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臨場感較強,好像第一身感覺,帶他們一起去旅行。我有時也會問觀眾,有沒有甚麼好食物推介,然後去拍攝試食,加強雙向的溝通。」「我做了YouTuber有八年,不覺得自己捱過,中間有部份時間在財政上我是一個好窮的人。入行初期只有$3,000一個月,只能應付交通和食物的支出。慶幸那時在家中居住,不外出也能生存,但我有一個興趣可以充斥大部份時間就是拍片。我很快接受這個事實,要做出成績就要付出時間和心血,作出取捨、冒險,第一次給家用大概在一年後。」他說。問到Ming仔對想做YouTuber的人有何建議?他說:「如果有人說想做YouTuber,我會說即管做吧,但要有心理準備,如果影片不合觀眾的口味,在香港不單止是不看也會貶到你一文不值。如果純粹聽說YouTuber很容易賺錢,隨意拍一點影片,客戶就會送禮給你去旅行。如果抱有這個利益而做YouTuber,是不會做得長的,因為過程中要有很大的熱誠去支撐,才能達到成功的一半,不是想像中可以免費旅行這麼容易。我是害怕生活在安穩之中的人,不會因為一段影片短暫得到很高的收視,把自己沉醉於成功當中。我想成為一名導演,只能在工作上盡量試多一點,以前曾做演員,留意了行內人士怎樣拍攝,偷師後再回YouTube上試驗,我很希望在四字頭前完成做導演的夢想。」


今年34歲的梁嘉銘(Ming仔)喜歡旅行和拍攝。

他喜歡與讀者互動,試食讀者推介的餐廳。

這3、4年有工作機會到外地,Ming仔便愛上旅遊。


《非南非旅》系列的旅遊影片共有24條,影片在YouTube上的平均點擊率有10萬以上。

Ming仔喜歡冒險以挑戰自己,曾試過跳笨豬跳。



YouTube Channel:mingjai14記者:翁怡富攝影:梁志永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04/203204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