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多次警告未果,酷派向小米“開刀” 起訴專利侵權

就在小米積極籌備在港上市之際,酷派(2369.HK)起訴小米侵害專利,要求小米停止生產、銷售,侵害專利的小米6,小米MIX 2、紅米Note 4X等產品,並賠償經濟損失。

今日下午兩點半,酷派高管攜法律人士在香港舉行記者會。酷派首席知識產權官張娜在現場表示,“所有知識產權數字的背後都是商業的競爭,酷派集團希望小米公司停止未獲得專利許可情況下的行為,以積極合作的態度與酷派公司一起推動產業的進步。訴訟是酷派集團及其附屬公司是過去25年的開發成果保護的態度,對於企業來說沒有必要搞全面的自主創新,我們也可以借助別人的創新來做創新。”

酷派方面向第一財經提供的材料顯示,2014年起,酷派多次向小米發送警告函,內容包括指出小米生產及銷售小米系列手機涉嫌侵犯酷派專利權的有關事宜,提出友善協商處理,惟小米沒有作出回應。其後,酷派再次致函,小米依舊采取忽略態度。酷派其後法律途徑提出訴諸。

2018年1月12日,酷派集團附屬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宇龍)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訴訟請求,並於2018年1月25日獲得受理。申請判令包括要求被告小米立即停止生產,許諾銷售,銷售侵害原告發明專利權,涉及產品包括小米6,小米Max2,小米Note3,小米5X,紅米Note4X,小米mix2,紅米note5,紅米5plus數字移動電話的行為。

2018年5月3日,酷派集團附屬公司深圳宇龍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訴中禁令請求。請求法院裁定小米立即停止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即小米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許諾銷售紅米Note 4X、小米6、小米Max2、小米Note3和小米5X等手機產品。

2018年5月10日,深圳宇龍向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小米侵犯發明專利權利(專利號為ZL200610034036.7的多模移動通信終端通話記錄界面系統的實現方法),並申請判令小米立即停止生產,許諾銷售,銷售侵害發明專利權的小米MIX2,紅米NOTE5,紅米5PLUS等手機產品。該訴訟已於當日獲得受理。

酷派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次起訴的三件專利為系統交互或UI類型的專利,都涉及到手機的基礎通信,顯示和交互功能,較難規避和替代。“維權成本高,侵權成本低,所有知識產權訴訟的競爭背後都是商業的競爭。酷派希望小米停止專利侵權行為,以積極合作的態度與酷派一起推動產業進步。訴訟是解決知識產權爭議的法律救濟手段,酷派期待能和小米公司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共同塑造良好營商環境。”

酷派首席執行官蔣超稱:如果一個累計幾萬個研發工程師25年沒日沒夜的成果,隨隨便便被人剽竊而不被追究,我們就該好好反思自己的容忍,最終是傷害了整個民族的創新和我們後代的未來。

對於酷派方面提出的訴訟,小米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小米已經註意到了酷派於2018年1月12日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但對2018年5月10日酷派公告其向審理法院申請訴中禁令一事,小米方面截止目前並未收到法院的任何通知。小米經營活動一切正常,各手機機型行如常熱銷。針對酷派的訴訟行為,小米將積極應對。酷派主張權利的幾項專利的穩定性如何有待商榷。小米已經針對酷派主張的幾項專利提交了無效請求。期待此事在法律框架下有一個公正的解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38

中國密集出臺擴大開放政策,專利法修訂或將年內完成

中國在最近一周對外開放的措施頻出,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積極信號似乎只是前奏。

為推動吸引外資便利化,5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6月30日開始,在全國推行外資企業的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套表格、一口辦理”。

23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複制推廣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11個自貿試驗區全力推進制度創新實踐後形成的自貿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包括服務業開放領域等27項改革事項,將在全國範圍內複制推廣。

24日,國務院又公布了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改革方案,提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今年將加快專利法的修改進程,有可能年內就完成專利法的修改,同時要加大行政執法的力度。

多角度推進外資便利化

在行業人士看來,中國近期推出的這些開放措施屬於實際操作層面的改革,釋放了積極信號。

就在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到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時表示,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促進雙向投資協調發展。

李克強表示,要盡快修訂完成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研究實施更有力有效的吸引外資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構建依法依規、公平競爭的環境,提高我國對外商投資的“磁吸力”。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22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稱,這兩年來,中國在外資領域推出了重大改革,即負面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由審批改為備案制,實施以後,為了讓備案更通暢,又引入了外資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作為審批改備案後的接力措施。

外資由審批改備案之後,中國去年吸引的新設立外資超過3萬家。王受文表示,3萬家企業里有97%以上都是靠備案,但這麽多企業在備案時,既要到商務部門進行外資備案,又要到工商部門進行企業註冊,為了簡化這個備案流程,今年外資領域“放管服”的重點,就是要在外資企業設立這個關鍵環節,進一步延伸改革的鏈條。

上海自貿區洋山港集裝箱碼頭

24日,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在國新辦舉行的“深化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及經驗複制推廣發布會”上表示,按照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的部署,要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在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方面要加大開放力度。中國現在正在推進修訂兩張負面清單,一個是全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另一個是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這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大家能夠看到這個成果。”

幾位市場人士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正在根據外資便利化措施進行業務調整,這對並購業務來說是個利好,也證明了中國正在擴大開放力度,他們期待著從根本上推進負面清單等改革。

其中一位人士稱,在目前實踐中,需要審批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內企業)比例較少,需要備案的(非負面清單企業)比例則較高,這次簡化的是對新設外資企業、外資企業並購內資企業、外國投資者戰略投資境內非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流程。

但是,他也認為,這次簡化僅針對外資設立階段的備案做到了一張表搞定,而需要審批的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負面清單)以及外資企業的後續變更備案都還沒有納入進來,即沒有實質意義上的減輕審核,但從數量比例角度來說,這確實是讓大部分備案的企業少了一個流程,而且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未來在總結經驗後,按時間表是2018年底前總結,或將進一步延伸到其他階段。

在知識產權方面,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修改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專利法》的修訂草案已對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並被列入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

自貿區經驗推廣重在服務業

而在此次自貿區經驗複制推廣的相關《通知》中,服務業開放領域包括了國際船舶運輸領域擴大開放、國際船舶管理領域擴大開放等5項;投資管理領域包括了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創新、一般納稅人登記網上辦理等6項;貿易便利化領域包括了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並新模式等9項;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包括了企業送達信息共享機制、邊檢服務掌上直通車等7項。

一位在該領域的資深觀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未來重點在推進服務貿易、投資與貿易便利化三個領域的進一步開放。雖然涉及範圍有限且主要是在技術操作層面的改革與簡政放權,但如果這些開放措施真正落到實處,也是值得點贊的。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些試點經驗是各自貿試驗區具有很強的創新意義和當地特色。比如,在生物醫藥領域,上海自貿試驗區圍繞加強與建設科技創新聯動,率先探索推廣了“低風險生物醫藥特殊物品行政許可審批改革”;廣東自貿試驗區聚焦促進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先行試點了“擴大內地與港澳合夥型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範圍”;福建自貿試驗區著力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在國際航運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此次推廣“船舶證書三合一辦理”等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船舶領域改革試點經驗。

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廣東省副省長歐陽衛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補充說,廣東自貿區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實現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準入相關行業、領域和業務,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拓展到服務貿易領域,健全金融創新發展和監管機制,探索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銜接的知識產權、人才、法治體系,率先創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任鴻斌表示,下一步,商務部作為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將會同有關部門和三省市人民政府,抓緊制定任務分工臺賬,做好組織實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29

7年專利侵權拉鋸戰收官:三星賠償蘋果5.39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4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地方法院判決三星侵犯蘋果設計專利,應賠償蘋果5.39億美元。

據悉,這場專利訴訟可以追溯到2011年,經歷7年的時間一路走上最高法院。三星和蘋果於上周重回法庭,蘋果聲稱三星侵犯了其5項專利,其中包括3項設計專利和2項實用專利。

2012年8月,蘋果贏得了最初勝利,獲賠10.49億美元,但三星認為賠償金額太高,隨後提起上訴,賠償金的數額減少到了3.39億美元。不過三星仍然認為這個金額太高,於是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訴訟,但是法院認為具體賠償數額應該由最初的地區法院裁定。

在最近的重審中,關鍵問題始終是對所謂的“工業產品”(article of manufacture)的恰當定義。具體來說,計算蘋果所遭受的損失時,是僅僅基於三星侵犯iPhone創新的具體價值,還是包含這些創新的手機總價值。

如果售價600美元的手機包含300美元的侵權蘋果配件,三星可能會辯稱,它只對蘋果造成300美元的損失。而蘋果則會說,其300美元的創新能力幫助三星賣出了600美元的手機。

報道稱,這場審判從5月14日開始,持續了一周。陪審員從19日開始合議,持續到了21日,並於24日作出了裁定。

在這場審判中,其中一位證人是蘋果營銷副總裁格雷格•喬斯威亞克( Greg Joswiak)。他指出,設計是蘋果公司的重要一部分,即便是在iPhone於2017年發布前也很重要。蘋果律師向陪審團展示了Mac、iPod、MacBook等產品,證明設計也融入蘋果DNA中。

蘋果在裁決之後發布聲明說:“我們深信設計的價值,我們的團隊不知疲倦地創造令客戶滿意的創新產品……此案重要的不是金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12

5G大潮美國占先機?中國勝在規模,華為還拒收高額專利費

5G正在掀起一場產業的海嘯。

眼睛一眨,一部兩小時長的高清電影已經下載完畢;人們可以隨意在虛擬與現實世界中切換……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00788.HK,下稱“中國鐵塔”)上周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為香港市場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IPO,融資凈額534億港元(約合468億元人民幣),市值接近2000億元人民幣。這次巨無霸級的IPO也彰顯了中國在5G技術上的領導地位——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類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中國鐵塔是中國5G落地的風向標。

咨詢公司德勤近日的一份報告數據顯示,在到2020年的五年計劃中,中國在5G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將達4000億美元(約合2.75萬億元人民幣)。

美國占先機中國推規模

中國正在推動5G技術到2020年實現大規模商用,今年年底中國移動就將建成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5G試驗網。5G技術是未來自動駕駛、虛擬現實和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得以實現的基礎。

根據研究機構HIS Markit的預測數據,到2035年,5G將驅動全球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這幾乎相當於所有美國消費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並超過2016年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消費支出總和。

而要實現5G的商業化應用,需要新建大量的無線基站,比如在城市的密集地區,這些基站可以布在路燈或者電線桿上。去年中國鐵塔已經修建了460個基站,公司表示將會用融資金額的60%進行基礎設施網絡的建造和改善。

上述德勤的最新報告顯示,從2015年至今,中國在5G無線網絡布局方面的投資規模遠遠高於美國,差距達到240億美元。中國目前支持5G通信的基站是美國的10倍多。

過去三年,中國新建了35萬個基站(含4G),而美國僅僅新建了3萬個,也就是說,目前中國每一萬人擁有基站的數量已經超過14個,而美國的這一數字只有不到5個。

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劉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雖然在5G商用的時間上贏得了先機,主要運營商都將在今年年底推出5G的商用,但是我認為到2020年中國正式商用5G的時候,無論是網絡規模,基站數量還是投資力度,中國都會實現超越。”

美國包括AT&T和韋里孫(Verizon)等在內的無線運營商已經表示,將於今年年底就在部分城市啟動5G在固網的商業化試點。愛立信東北亞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此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年底,在北美市場就會有終端商用5G代替光纖用戶,提供更高帶寬的寬帶接入。用於個人網絡的部署和建設挑戰要比我們想象的小很多。”

5G是全球各國爭相競逐的領域。而中美兩國正在這場5G的競賽中卡位前行。

深耕中國市場的芯片巨頭高通的CEO史蒂夫·莫倫科普夫(Steve Mollenkopf)曾大膽預測,中國將在這場競賽中勝出。他表示:“5G的發展速度將遠遠快於4G,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電信運營商的參與。”

一位華為5G產品線的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5G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它沒有自己的頻譜,這就好像房地產公司沒有拿到好的地一樣,如果你的地很小很偏,那麽再好的技術也不可能造出值錢的樓盤。而中國不一樣,現在是萬事俱備,不僅基礎設施比美國的完備很多,這體現在中國基站的數量,而且制度的優越性也體現得非常明顯。”

這位負責人還透露,中國的5G頻譜有望於本月確定。5G要商用,必須得先確立頻譜,頻譜確定得越早,越是有利於產業成熟,便於設備商、終端商和運營商有目標地進行研發、試點及網絡建設。

在上述報告中,德勤合夥人利特曼(Dan Littmann)寫道:“誰先擁抱5G,誰就能夠占得超過十年的發展優勢。”

頻譜在5G的發展過程中是一項昂貴的資源,運營商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頻譜並開發和測試5G網絡。美國和歐洲國家采用頻譜拍賣制度,就在近期,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發布高頻段頻譜競拍規定,計劃於今年11月14日起拍賣28GHz頻段,之後再拍賣24GHz頻段。

在歐洲,西班牙已經完成了3.4GHz頻段5G頻譜的拍賣,沃達豐作為最大的贏家獲得了50MHz頻譜的資源。今年4月以來,英國和韓國也都完成了5G頻譜拍賣。

而中國已經於去年基本確定了5G商用頻段。上述華為5G產品線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正在使用的5G頻譜是3.4~3.6GHz頻段,也叫C-Band,而在美國,這一頻段已經被衛星占用。”

華為否認將收取5G專利費

5G標準的制定者和參與者都在積極布局5G網絡的商用。韓國三星集團已經表示,將在未來三年投入220億美元支持5G、人工智能、汽車、生物制藥等高增長領域的發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將投入韓國市場。此外,三星還計劃未來三年創造4萬個新的就業崗位。

“5G網絡時代,我們討論的是一張容納幾十億個設備,而不是幾千萬個設備同時運行的網絡。”利特曼表示。5G技術也將催生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蓬勃發展,並走向千家萬戶。

高通在放開專利授權後,也把與中國一眾科技公司的合作延續到了5G時代。今年年初,高通與小米、vivo、OPPO、聯想等在內的中國合作夥伴簽署5G合作協議。這些企業大多數在目前的移動設備中使用高通的驍龍芯片。去年高通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中國芯片客戶以及相關知識產權的專利授權。

高通曾在幾個月前就預計,首批5G手機將於今年推出,最高速度可達4G網速的兩倍以上。莫倫科普夫預測,5G技術的到來,將令中國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機行業處於領先地位,撼動目前蘋果和三星的市場。

他認為,在4G時代,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和黑莓,但這些公司都已經褪色。5G帶來的變化是天翻地覆的,中國企業也將首次面臨歷史性的機遇期,為全球手機市場提供服務。他還表示:“盡管我們處於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但是真正願意為基礎技術進行投入、並讓其在全球發揮作用的公司寥寥無幾。”

此前有消息稱華為公布了最新的5G專利收費標準,只要廠商使用華為專利,統一收費標準為4%,按照這一標準,一款5000元的5G手機,廠商需要向華為交200元的專利費。不過華為方面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從未公布5G收費標準,而且4%的專利費過高,不利於行業發展,其主導核心策略是鼓勵廠商使用其專利,並且降低收費標準。

不過,高通已經公布5G專利費的收費標準。如果手機廠商使用高通5G標準專利,將征收2.275%的費率,同時使用3G、4G和5G的手機廠商,需要向高通繳納手機費用的3.25%,如果支持高通的必要或非必要專利,並支持3G、4G和5G的手機廠商,需要繳納多達5%的專利費率。不過高通設定了400美元的封頂費。

華為是否會在未來收取5G專利費,對此美國奧斯頓國際法律事務所(Alston&Bird)合夥人蘇慧倫律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華為收取5G專利費的可能性不大,至少不太會向中國手機生產商收取費率。對於國際手機制造商而言,它們則有可能轉向中國的合作夥伴,來向專利擁有者施壓,從而避免繳納專利費。”

值得一提的是,從1G到4G,移動通信都是面向個人的。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認為,5G更重要的應用是產業應用。除了手機以外,5G技術將支持未來很多應用場景的發生。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的一份來自研究機構Gartner的報告,5G的應用場景除了高帶寬類應用、大規模接入物聯網應用以及極短時延高可靠類應用等三大通用案例之外,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將率先惠及媒體、公共領域的關鍵信息服務、智慧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和遠程手術及物聯網等領域。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36

智在四方:谷歌併購 意在專利?

1 : GS(14)@2011-08-20 22:53: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5406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14

iPhone4 iPad2侵三星專利 奧巴馬護蘋果 推翻禁售令

1 : GS(14)@2013-08-05 22:52:2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805/18364065

                ITC於6月4日在「傳輸格式組合識別碼」(TFCI)技術的專利官司上,裁定蘋果侵犯三星專利,故限制在中國組裝的iPhone4、iPhone3GS和iPhone3,以及iPad2和iPad3G出入口,變相在美國禁售上述產品。由於華府有60天期限考慮是否作出否決,因此禁令原定昨天(周日)才生效。

建議三星訴諸法院

                                      而在禁令生效前夕(周六),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Michael Froman)去信ITC,指基於「對美國經濟競爭環境的影響,以及對美國消費者的影響」,決定否決有關禁令。弗羅曼強調,這「不代表專利持有者三星無權獲得補償。相反,三星可繼續訴諸法院尋求維護權益」。
ITC的禁令一向甚少被華府推翻,對上一次已在1987年,但總統奧巴馬其實早已對裁決有微言,認為在涉及TFCI這一類「標準關鍵專利」訴訟上,應該以罰款而非禁制出入口解決事件。
華府這個對蘋果有利的舉動,贏得蘋果讚揚是「捍衞創新,三星以這種方式濫用專利制度是錯誤」;一場歡喜一場空的三星對結果表示「失望」。
蘋果與三星這對宿敵,在多個地區都有專利官司,6月的裁決被視為蘋果首次在主場打敗仗;而蘋果入稟ITC控告三星抄襲iPhone與iPad的案件將在本月有結果,法官已認為六項專利中三星抄襲了四項。
美聯社
2 : Ar Yan(11362)@2013-08-05 23:14:44

上次爛果勝訴,又唔見推翻

老美自己破壞專利權制度
3 : hh0610(1603)@2013-08-06 23:15:49

專利制度只是貿易璧壘, 既得利益者剝削後進者.
4 : GS(14)@2013-08-07 00:15:11

3樓提及
專利制度只是貿易璧壘, 既得利益者剝削後進者.

解釋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96

小米申十數項智能汽車專利

1 : GS(14)@2015-07-08 11:12: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8/news/ww_ww1.htm
【明報專訊】小米或加入進軍智能汽車行業,據國家專利申請系統顯示,小米合共申請了十幾個與智能汽車有關的專利,包括車輛定速巡航、車輛操控、車輛導航、停車信息預測等。就涉足汽車行業,小米官方表示不發表任何評論。去年,工信部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允許非汽車生產商,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規定將於本月10日實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07

垃圾自動分類好簡單日小學生習作變專利

1 : GS(14)@2015-10-20 07:56:18

垃圾桶懂得自動分類垃圾!這個醒目設計竟然是日本一名十二歲小學女生發明,更加叫人激讚不已,她利用磁鐵原理,令垃圾桶分開收集鐵罐和鋁罐,並已取得專利權。垃圾桶由膠板等廉價物料拼接製成,高九十厘米,頂部設有投放口,鋁罐會直接落入垃圾桶內,而鐵罐則受到磁鐵吸力影響,落入另一個回收桶,從而自動分類。這個聰明垃圾桶由小學六年級女生神谷明日香發明,她是因為看到經營超市的祖父,要逐一分揀自動售賣機垃圾桶的鐵罐和鋁罐,而得到啟發,在父親協助下,花了三周就完成,經過多次試驗再作調整。這部分類垃圾桶去年十二月申請專利,至最近獲批。神谷明日香在知縣安城市丈山小學就讀,有發明協會表示,小學生取得專利「非常罕見」。明日香說︰「想讓爺爺用一用。」日本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20/193403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61

【Note 7出事】停產Note 7、專利官司連敗Samsung迷:好嘢會繼續買

1 : GS(14)@2016-10-13 08:09:30

繼上周官司逆轉敗訴,三星(Samsung)被判須賠償敵對的蘋果電腦(Apple)約1.196億美元(約9.33億港元),周一再因旗艦手機Galaxy Note7發生連環爆炸宣佈全球停產後,再與蘋果就另一宗訴訟走上美國最高法院,由高院裁決究竟要為侵犯蘋果設計專利賠多少錢。不過值得安慰的是,《蘋果》實際走訪三藩市街頭,發現部份死忠Samsung迷仍力撐,認為手機爆炸是「個別事件」,但三星能否保住招牌仍是未知之數。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Note7苦主固然對該品牌失去信心,但也有不少人認為爆炸只是個別事件,不影響他們支持三星其他產品。華裔市民Wei Lu在鬧市手持三星的Galaxy S7 Edge聽歌,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對記者表示這已是他的第三部三星手機。他說,「我覺得(Note7爆炸)是一個特殊事件,每個產品在研發過程中都會出現瑕疵吧,我對三星的研發能力和對消費者的態度都很認可。如果該公司推出好產品會繼續買」。不過他坦言比以前會更留意產品安全,「現時我的手機也有電池過熱的問題,三星應着手提升他們的電池品質」。另一位三星手機的年輕用戶Jessie則完全不擔心,表示「我喜歡三星,愛它的Android作業系統!」纏訟多年的三星蘋果專利戰,蘋果控告三星侵犯專利,包括其滑動解鎖(slide-to-unlock)、自動文字修正(auto-correct)等獲勝訴,但三星上訴後,今年2月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CAFC)原本判三星「逆轉勝」,豈料上周推翻原判,認為三星仍敗訴需賠對手1.196億美元,讓三星空歡喜一場。這兩家勁敵周二更寫下歷史,專利官司鬧上美國最高法院,成為高院百多年來首件審理的專利案。這宗官司纏訟5年,一路上訴至最高法院。高院聽審後判的不是三星是否侵權,而是侵權後需賠蘋果多少錢,預計要明年中才有最終定案。蘋果在三星宣佈停售Note7後當天在美股表現應聲叫好,10日一度升1.9%至$116.23,回復至去年12月高水位,而三星股價於較早時段就下跌1.5%。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3/197996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836

專利者向全球用戶收費

1 : GS(14)@2016-11-21 00:04:47

過去短短30多年,人類無線通訊技術突飛猛進,傳輸速度由初時2G每秒幾十KB,到4G每秒逾100M,再到未來5G每秒數千M驚人速度,俗稱「幾秒鐘可下載一部3D電影」。但從2G到4G核心技術主要控制在他人手中,全球用戶都要向專利擁有者付專利費。


中國技術知識產權受質疑

2G的核心技術簡稱GSM,由歐洲人掌握;3G技術CDMAD標準由美國高通(Qualcomm,圖)制訂,儘管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的研發部門,也介入研究,欲佔一席之地而改進、仿造等,但始終CDMA核心專利屬高通,商家用戶只有乖乖向高通繳納高額專利費。為擠進3G核心領地,中國政府耗巨資打造了TDS-CDMA標準,成為3G三大國際標準之一,但是產業化不算成功,知識產權也受到質疑。有專家形容情況就好比生產汽車,TDS-CDMA建成了一個汽車總裝廠,但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系統還是別人的。到4G的LTE時代,核心技術簡稱OFDMA,是對60年代已發明的技術進行革命性昇華。形勢逆轉,歐洲與中、日、韓等國共同推出LTE標準,高通也透過收購參與標準制訂,4G核心技術再沒有一家獨大。《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0/19839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