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零售店或現倒閉潮
1 :
GS(14)@2017-12-05 01:01:40內地雙11購物節銷售1,682億元人民幣、美國網絡星期一銷售66億美元,兩個數字都創出新高。想像不到的是,在美國黑色星期五、感恩節後,一批一批的美國零售商舖或將陸續清盤倒閉。與網絡銷售強勁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實體零售店銷情連連下跌。金融市場今年早有分析憂慮,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始於美國的次按危機,新一輪更大的危機將始於美國商場估值下跌,削弱商場及購物中心業主的還債能力,引起新一輪違約潮。美國四大連鎖店之一的J.C.Penney,在2017年就關閉了140家門店。根據零售業智庫Fung Global Retail&Technology的數據,今次以來,美國零售業總計已宣佈關店逾6,700家,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創下的6,163家的紀錄。商場店鋪陸續倒閉後,業主只能大幅減租吸引新店進駐。租金收入大跌,進而影響商場估值下跌,以商場當作抵押品的貸款面對數以百億美元計的違約風險。基金評級機構晨星指出,單是截至今年4月,商業抵押擔保證券(CMBS)對梅西(Macy's)、西爾斯(Sears)、JCPenney的曝險金額分別為365億美元、308億美元及298億美元。在這情況下,可以預見商場債務違約將與日俱增,及爆出重大虧損。香港方面,影響不如美國大,但店舖倒閉潮相信不能倖免。筆者一位從事服裝鞋履連鎖店的老闆朋友表示,如他一般資金較充裕的商戶,都紛紛減價清倉去庫存,「不少行家都話做埋農曆新年後就會結業,明年香港的失業率可能會幾得人驚」。對於股市、零售業面對的境況,他引用畢菲特的名言作總結,「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記者:彭崇強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30/20230378
內地今年28家共享經濟企業倒閉
1 :
GS(14)@2017-12-26 13:49:05【明報專訊】胡潤研究公布120家初創企業值3萬億元人民幣,不過,華麗數字背後,亦有不少初創企業因缺乏資金或遲遲未能轉虧為盈,而走向裁員,甚至倒閉的結局。
美初企獲阿里投資 今年亦結業
根據內地《華商報》報道,今年以來,內地最少有28家業務涉足共享經濟的初創企業宣告倒閉,當中包括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玩具、共享雨傘以及共享睡眠倉等概念。
情况不只出現在中國,外媒Business Insider亦於近日統計了10家於2017年宣告失敗的美國初創企業,該10家初創企業曾合共獲得高達16.95億美元投資額,當中包括智能可穿戴設備品牌Jawbone、果汁機公司Joicero、匿名社交平台Yik Yak和流動搜尋初創企業Quixey等,Quixey曾集資超過1億美元,而阿里巴巴亦曾投資該企業,不過,Quixey其後由於未能找到穩定的收入來源,而於今年中宣布結業。
「無市場需求」為主要死因
根據CB Insights報告,基於對101個創業公司的分析顯示,初創公司倒閉的20個原因中,位列首位的是無市場需求,其他原因包括耗盡資金、沒有合適團隊、缺乏商業模式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73&issue=20171222
周一理財:倘險企倒閉 每張單最多賠100萬保險業料掀拆單潮
1 :
GS(14)@2018-01-22 06:23:29■有指一旦出現「拆單潮」,保險公司的行政成本會提高。
買保險有新玩法!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目標明年出台,險企倒閉後,每份保單現金價值及保額,賠償上限為100萬元。有業界指出,市民為拎盡保障,或參考賠償上限買保險,假設300萬元保額大單,將切開成3張100萬元保額保單,食盡政府福利。記者:周家誠
現時若果險企倒閉,保單持有人須等待清盤人處理資產後,才獲得現金價值(Cash Value)賠償,而且未必賠足。
新保障計劃擬明年出台
目標明年出台的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PPS),將會協助保單轉移至其他險企,並補貼中間差額,最高100萬元;若轉移失敗,或由保障計劃接手。至於賠償額,將會以現金價值及保額為標準,首10萬元賠足100%,餘下賠80%,上限為100萬元。若果保單本身保額為122.5萬元,將可以食盡100萬元賠償上限,不過餘下22.5萬元則要向倒閉險企追討,過程漫長。原本PPS最壞情況是,保單未有同業願意接手之餘,保監局成立公司承接效益不高,市民供款多年的保單,或慘被「強制退保」。保監局執行董事譚偉民向本報指出,多年前PPS諮詢方案中,第三招「強制退保」賠償現金價值之餘,並發放特惠金予投保人,讓他們到過渡至其他險企時更輕易。不過譚偉民認為,支付特惠金或令PPS財務壓力大增,並有機會增加徵費,機制並不合理,故此上月取消這個方案,保單將會獲保管,繼續運行直至期滿或索償。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認為,由於PPS是以每張保單計,港人將參考100萬賠償額作為投保標準,假設理想保額為300萬元,將會分開3張單購買,以分散風險,食盡監管好處,「尤其係保障死亡、危疾、儲蓄,可以重複理賠,分單潮會一個趨勢」。她又預期,保險公司獲得單數會增多,保額將會貼近100萬元。
保險公司行政成本大增
但值得留意的是,保險公司的行政成本會提高。若果投保人向不同險企分散投保,牽涉多名代理,處理保單情況或會較繁複。星展香港銀行保險業務主管李鴻燊相信,部份精明消費者留意到政策後,或會選擇拆單,但料不會成為主流,原因是消費者對保險業認識尚未成熟,亦會因應險企規模大,只投一張大額保單。譚偉民則認為,「拆單潮」不會出現,原因是風險為本資本(RBC)框架落實後,保險公司基礎更強,更加安全,意味難出現保險公司倒閉情況,故此未必會動用PPS。保險業聯會發言人同樣指出,保險公司財務穩健,相信不會出現拆單潮;但若果出現,或會令保險公司行政負擔增加。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2/20282223
08年金融海嘯 AIG險倒閉
1 :
GS(14)@2018-01-22 06:23:30【本報訊】金融機構爆煲事件屢見不鮮,AIG於金融海嘯時近乎倒閉收場正是一例,甚至連累當年子公司友邦保險,遭近千名客戶退保。美國次按危機爆發後,2008年捲起金融海嘯,持有大批次按債券的雷曼兄弟倒閉,其後AIG同樣被揭發持有大批次按債券,最終股價大瀉,並且需要向政府借錢周轉,大規模出售資產增加資本,並促成分拆友邦(1299)在港上市事件。
星輝保險2009年倒閉
近年內地保險公司亦屢見管治失當事件,以保險為名,實際是大股東「提款機」,大肆投資上市公司,例如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最終遭到中保監整頓。雖然上述中外險企最終沒有倒閉,但還是引起了投保人士恐慌,出現零星的退保潮。至於香港險企倒閉事件稀有,最近代的是主力承接汽車保險的星輝保險2009年倒閉,2011年被揭發造假賬,最終由汽車保險局包底。現時汽車保險局及無力償債計劃,分別保障本港勞工保及車保,若果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出台後,其他類型保險亦獲得保障,相信投保人士更安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2/20282237
內地「共享單車」現倒閉潮
1 :
GS(14)@2018-02-04 21:11:53【明報專訊】「共享單車」近年被網民笑言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惟雖然內地市場遠較香港為大,但行業早已爆發生存淘汰戰,單是去年就已經有6間倒閉,部分更營運不足半年隨即欠債破產收場,當中被譽為「擁有騎行最佳體驗」的小藍單車亦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
去年6月內地共享單車突然出現倒閉潮,去年2月才投入營運的3Vbike,不足4個月後便稱因大量單車被盜而倒閉。另外5間單車平台相繼出現不能退還按金、無法退款等問題,最終爆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小藍單車獲4億融資 不足1年即倒閉
值得留意的是,不單是二線共享單車公司紛紛倒閉,行業龍頭亦難以獨善其身,去年2月小藍單車曾以1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估值,完成約4億元的A輪融資,但去年11月即宣布,因財務狀况惡化解散,不能退還按金等而倒閉,雖然其後小藍單車業務交由滴滴託管,而滴滴不會接手小藍單車的按金、欠債,意味小藍單車已名存實亡。
目前內地共享單車只餘下兩大巨頭,分別是由騰訊(0700)支持的摩拜,及由滴滴出行與阿里支持的ofo,兩家公司不斷進行燒錢大戰,上月初有內地媒體報道,ofo 同樣面對資金問題,公司帳戶上的可用資金不到6億元,估計ofo的現金只能維持一個月,同時ofo至今仍欠供應商約25億元,及虧空按金總額約30億元,意味整個內地行業巨頭都面對營運困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34&issue=2018020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