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外匯基金短期或虧損
1 :
GS(14)@2017-01-11 04:40:38【明報專訊】外匯基金將在月底發布去年投資收益,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連續兩日發文,以管理市場預期。他警告,外匯基金的短期回報,會受到更大的壓力,甚至可能錄得虧損,故向政府及部分法定組織的派息率或會下跌。
向港府派息率或跌
外匯基金的派息率,是按照「投資組合」過去6年平均回報率計算,並有不低於零回報的「保本」安排。由於早年投資組合的回報普遍較高,故過去數年間的派息率,每年都有5厘至6厘。但余偉文表示,由於近年的投資回報降低,在納入平均回報率的計算範圍後,導致2016年的派息率將降至3.3厘,低於2015年的5.5厘,亦是近年最低(見圖)。他更警告,在後量寬時代,外匯基金的短期回報,包括季度或年度的回報,會受到更大的壓力,甚至可能出現短期虧損,派息率或會進一步下調。
外匯基金的資產負債表上,包括財政儲備存款,及政府基金與法定組織的存款,外匯基金每年會按派息率向上述存款發放利息,以用作政府機構的儲備金。例如2015年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用作設立房屋儲備金之用。不少法定組織例如房委會、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關愛基金、醫管局等,每年都從外匯基金收取利息。
外匯基金積極尋新投資領域
余偉文日前已表示,在後量寬的年代,外匯基金面對波幅大回報低、股債互補性減弱及強美元等挑戰。2009年設立的「長期增長組合」有助爭取較穩定的長線回報,但隨着愈來愈多投資者在另類資產尋寶,優質的投資機會日見僧多粥少。因此他表示,外匯基金正積極探索新的投資領域,包括醫療保健產業、基建投資、私募股權和信貸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3&issue=20170111
金管局:今年首重監察流動性風險
1 :
GS(14)@2017-01-27 07:26:12【明報專訊】金管局表示,美國加息步伐未明朗,息口走勢將對全球資金動向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監察銀行業的流動性風險,將取代監察信貸風險,成為今年的工作重點首位。
銀行壓力測試加碼
為監察流動性風險,今年金管局將加強對業界的壓力測試,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表示,模擬資金流出的金額會大幅增加,同時會設計更多情景,分別針對本地及環球的資金流動狀况進行測試。他強調,壓力測試主要針對銀行的資金安排,例如是否能在資金極為緊張時,也可從銀行間市場借到足夠的短期資金,或銀行本身是否有足夠的資產,以準備在有需要時短期內變現。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強調,把監察流動性風險置於監察信貸風險之上,主要因為資金流向難以看清,由於金融海嘯後本港累計有約1300億美元熱錢流入,一旦流走會對銀行體系的穩定性造成很大的衝擊。
但阮國恒強調,監察信貸風險同樣重要,當局仍然密切注視樓市的發展及銀行對發展商的貸款。不過,儘管近期銀行爭相減低按揭息率,但他認為按揭業務累積的風險仍不高,當局未需要對此作重大的監管關注。
金管局昨日公布,2016年香港銀行業整體稅前利潤重拾增長,按年上升8.7%,而2015年為下跌3.6%。整體的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均有所增加,去年銀行業整體貸款增長為6.5%,較2015年的3.5%多,淨息差按年持平,整體平均為1.32%。住宅按揭貸款增長則由2015年的9%降至去年的4.2%。阮國恒表示,銀行業利潤回升還因為貸款減值撥備減少及經營成本下降。
去年港銀整體稅前利潤升8.7%
但另一方面,信貸質素惡化,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由2015年的0.69%增至去年的0.81%,內地相關貸款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升至0.89%。但阮國恒認為,對比長期平均仍屬較低水平,上升速度不算急,風險亦可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92&issue=20170127
憂美加息 擬加強港銀壓力測試金管局嚴控流動性風險
1 :
GS(14)@2017-01-27 07:40:01【本報訊】美國利率漸趨正常化,或引起本港資金流走,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以往大量資金流入本港銀行體系,隨着美國加息,或觸發環球資金流向改變,對本港銀行或構成流動性壓力,故今年首要工作是管理銀行流動性風險,當局將會仔細分析個別銀行的流動性水平,並加強銀行業壓力測試。記者:周家誠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出席記者會時指,美國加息步伐加快,10年期美國國債利息上升,本港1個月期拆息亦攀升,未來將會觀察跨境資金流動,其次是視乎美國新一屆政府政策對利率市場影響,以及歐洲政局發展等,料今年具有挑戰性。
「壓力測試情況好嚇人」
為防範流動性風險,阮國恒指,將會分析個別機構流動性水平,以及加強銀行業壓力測試,包括是否有足夠能力將資產變現,以維持銀行日常運作,不過他未有透露壓力測試情境,「壓力測試假設情況好嚴峻、好嚇人,如果公佈就俾人以為監管機構預期有呢件事發生」。阮國恒謂,難以預測在甚麼情況下,資金才會大幅流出香港,對於影響供樓成本的最優惠利率何時上升,亦難以劃定界線。不過,就近期銀行相繼減按息,阮國恒指,當局有提醒銀行制訂按息時要以審慎為原則,暫時未見有太大風險。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相信本港流動性風險最大問題不是資金流走,而是銀行持有不少比例的高流動性美國國債,若果債息上升債價則會下跌。他認為,資金流若出現重大風險,會容易引發危機,惟出現可能性不高。被問到壓力測試碰上最差情況,如今年出乎意料加息5次,香港銀行業能否承受?林俊泓指須視乎本港2,600億元銀行結餘流走速度,以及香港會否跟隨加息。
去年銀行業盈利改善
另外,銀行業去年經營表現改善,零售銀行稅前經營溢利按年增8.7%,扭轉前年跌3.6%跌勢;淨息差錄1.32%,按年持平。銀行信貸質素方面,截至去年9月整體貸款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0.81%,較前年升0.12個百分點。內地相關貸款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0.89%,較前年上升0.11個百分點。阮國恒指,雖然貸款質素轉差,仍是長期以來較低水平,內地相關貸款信貸質素仍未轉壞至當局太過關注的水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7/19910315
90後研神沙機挑戰金管局
1 :
GS(14)@2017-02-05 10:38:11■Heycoins創辦人劉港城表示,有信心神沙機反應跑贏金管局流動收銀車。 李潤芳攝
【財經專題】金管局流動收銀車(俗稱神沙車)推出兩年,有90後大學生嫌其「神龍見首不見尾」,自行研發迷你版「神沙機」,3月起將於各大商場設置約10部,回收市民手上硬幣之餘,亦將散銀提供予中小企用。年僅23歲的Heycoins創辦人劉港城(Adam)表示,有信心神沙機反應跑贏神沙車。記者:范穎琛
金管局神沙車推出逾兩年,至今已「吞噬」近2億枚硬幣。不過,Adam批評神沙車「神龍見首不見尾」,亦非真正數碼化:「政府嗰個係蝕錢,一架車有4至5個人,成件事唔夠digital,要全人手,又會畀返散紙,幫唔到市民。」
■金管局神沙車被指「神龍見首不見尾」。 資料圖片
標榜就腳 無回收上限
Adam表示,市民3月中便可在香港及九龍多個商場內找到神沙機,目標全年設置最多50部。市民投入硬幣後,金額可選擇轉換成電子貨幣,存儲於Tap& Go或TNG等電子錢包內,亦可選擇捐款予慈善機構,或在商戶消費:「有啲係出實體Voucher(現金券),有啲係generate個QR Code,去消費嗰時嘟;有啲係ecommerce(網購),畀個優惠碼你,埋單時可以用。」目前Heycoins已和11個商戶合作,包括美心、Starbucks、東海堂等。
Heycoins回收硬幣後,會將硬幣再兌換予有需要的商戶,並收取手續費。Adam預計神沙機推出半年後,便可收支平衡。與金管局兩部神沙車比較,神沙車目前每人每次可回收上限為約10公斤硬幣,可全數換作現金,或用作八達通卡增值,最高儲值額為1,000港元。而神沙機則未能直接兌換現金,亦暫未提供八達通增值,但最大賣點是「就腳」,設於固定商場內,且無回收金額上限。神沙機去年底贏得星展銀行舉辦的餐飲業擂台冠軍,亦曾勝出其他比賽。創業一年多,Heycoins已集資約90萬元,Adam指目前已用了60多萬,當中約36萬元用作研究開發:「金額算多,因為我哋唔係一個普通App,而係有實體,要做後台服務。」
稱安全性近櫃員機水平
他指神沙機是內地製造,但安全性接近自動櫃員機水平,主機連底座可回收最多約10萬個硬幣。據金管局年報顯示,去年政府發行的流通紙幣(只包括10元紙幣)及硬幣總值112億港元,按年增加2.9%。「雖然電子支付系統越來越普及,但政府做銀仔數目每年都升,但冇人收。」Adam認為,回收銀仔既可解決市民手上過多散銀問題,亦可鼓勵香港人多接觸金融科技:「10幾年前八達通係走到最前,但香港人太依賴佢,所以唔試其他fintech。」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3/19916175
金管局:加辣成效仍需時觀察
1 :
GS(14)@2017-02-07 05:12:31【本報訊】政府去年加辣後,樓市表現反覆。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出席立法會財委會時表示,當局需要更多時間觀察,才能判斷辣招成效及樓市的走勢。
近月成交量大跌
政府去年11月「加辣」打遏樓市升溫,將非首置人士的雙倍印花稅劃一至15%。陳德霖表示,辣招推出後,去年12月份樓市成交已錄明顯下跌,其中一手樓成交按月跌八成,二手樓跌三至四成,情況持續至1月份。不過,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反映最近樓價又回升,他相信,樓價表現反覆是因為交投量低所致,故當局仍需更多時間觀察,才能判斷樓市的走勢。陳德霖又指,個別新盤造價高,未能代表整個樓市的走勢。除了樓價外,當局亦需要觀察整體成交量、息口走勢變化及樓盤供應等因素。若然沒有推出調控措施,相信樓價升勢或更凌厲。至於被問及何時會撤辣招,陳德霖重申指,當局仍需更多時間觀察樓市周期演變,方能判斷樓市演變方向。若確認樓市上升周期延續,金管局會收緊調控政策;但若周期逆轉並向下行,則會適時逐步放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7/19920386
金管局︰伊斯蘭債券反應熱烈
1 :
GS(14)@2017-03-03 00:43:33【明報專訊】港府早前成功發行總值10億美元的10年期伊斯蘭債券,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李永誠表示,該批債券最初擬定為5億美元,因應投資者反應熱烈,最後加碼到10億美元。
加碼至10億美元
李永誠續稱,雖然市場預期美國加息升溫,或多或少影響投資胃納,但是次發行的伊斯蘭債券,認購金額達到17.2億美元,因此把最終發行金額加至10億美元。他又留意到,這次有一批新投資者,例如保險公司及私人銀行,以往從未認購過港府發行的伊斯蘭債券。當中有些投資者非常看重能夠提供長線及穩定回報的資產,而今批債券長達10年期,又有AAA評級,正好切合他們的投資需要。
保險私人銀行加入認購
這是港府第3次發行伊斯蘭債券,有別於前兩次的5年期,今批債券的年期為10年。李永誠表示,全球首次有AAA評級政府發行10年期伊斯蘭債券,有助伸延收益率曲線,日後其他香港和海外機構想發行長年期債券時,便可以用這批債券的收益率作為參考指標。
他並稱,未來金管局會鼓勵更多發債機構及投資者使用香港的伊斯蘭債券平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33&issue=20170302
財經評論:何必拆金管局祠堂
1 :
GS(14)@2017-03-03 00:58:15特首提名期結束選情入直路,傳聞中央唯一支持的林鄭月娥,碌出50頁足本政綱,主打經濟民生牌,一副磨拳擦掌準備開倉之勢,難怪坊間揣測,民望低的奶媽若當選,日後為方便攞錢兼提升回報,管理逾3萬億元外滙基金資產的金管局可能被拆骨分家,還原外滙基金管理局及銀監處。加上金融沙皇任志剛出山,幫林鄭做金融軍師,亦令拆骨陰謀論更添疑雲。不過,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近日趁資訊中心翻新,落場做導遊兼同傳媒玩遊戲,心情甚靚似乎未驚過。其實,特區政府要向金管局攞錢又有何難,毋須兜圈,人在其位便可謀其政,倘公眾有聲音要政府多花錢改善民生,當局趁勢打民意牌派錢,未來財爺「配合」特首施政,依法授權,將寄存外滙基金逾9,000億元財政儲備,像存款般攞返嚟用,何需殺雞取卵,拆金管局祠堂?拆祠堂是中國人大忌,何況拆中央銀行祠堂?外滙基金法定目標是維持貨幣及金融體系穩定,拆金管局祠堂,隨時拆埋市場及公眾對貨幣穩定的信心,特別在狂人特朗普掌舵年代,該局職能一旦被矮化,外滙基金目標含糊,貨幣穩定就易炒大鑊,即使「好打得」如林鄭,應該唔會蠢到拆鐵打衙門的祠堂,何況請了任總出山,斷估唔會無人教佢。《基本法》第107條規定,本港財政預算要量入為出,與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相適應,何謂「相適應」?條文無寫科學算式,即係有得扭。2016/17年財儲達9,357億元,等於兩個財政年度支出,倘下屆特首開倉,個別年度訂定財政預算赤字,「有所作為」,今後五年大有可能發生。至於外滙基金歷年投資滾存的累計盈餘,等同銀行存留溢利,即係老本。93年金管局成立時,外滙基金總資產3,500億元,當年累計盈餘1,300億元,滾存至去年底盈餘達5,467億元,此乃聯滙支持組合的部份,相信下任特首無論入男定女厠,應該都心中有數只郁財儲,唔掂5,000幾億累計盈餘。話雖如此,未來特首若過度民粹豪花財儲,都得人驚,當下全球形勢陰晴不定,財儲一縮,保衞聯滙的軟實力亦被削弱一截,環顧市場每十年即遇一䕃,87股災、97亞洲金融風暴、07雷曼爆煲前夕,2017亦不可不防。香港要確保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變,「國際」兩字含金量就要足秤,除了健全銀行體系及貨幣穩定外,所握支付清算系統以至財資交易中心地位的環球認受性,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參與度等,才更加體現「國際」實力;未來本港繼續靠越縮越細的老本過日子,還是有新作為拓濶金融中心優勢,才是財金政策的關鍵,而不是錢從何來。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2/19944494
金管局促銀行提升企業管治
1 :
GS(14)@2017-03-04 00:24:43【本報訊】近年本地或國際銀行,被揭牽涉貸款詐騙或非法促銷活動經常發生,為加強業界提升企業管治及道德水平,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向認可機構發出銀行業文化改革通告,建議業界需建設一套全面有效的文化架構,包括成立一個由獨董領導的委員會,並有銀行高層參與,可從上而下落實推動加強企管文化的目標。
籲設員工告密機制
有關措施應在未來1年內落實,建議銀行設獎勵機制,不應單與業務表現掛鈎,應同時參考員工遵照銀行文化及優良標準的程度。該局也敦促銀行設立供員工表達意見的渠道,包括對違規操守向上級通報的「告密機制」。去年底星展香港有職員涉嫌受賄,出售客戶資料予內地電話中心進行非法促銷,多名現任及前任員工被廉署拘查。金管局亦表示,收到市民查詢謂接到聲稱該局職員來電,要求清還欠款,該局提醒市民並重申,金管局職員不會以電話、電郵或其他方式接觸市民,討論個人財務問題,任何人士若接到類似來電,應立即聯絡警方或商罪科跟進調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3/19945885
金管局今年加薪2.8%
1 :
GS(14)@2017-04-08 19:42:56【明報專訊】金管局公布,經財爺批准,今年員工整體固定薪酬會加2.8%,以舊年平均通脹2.3%嚟睇,總算跑贏通脹,但係比較返金管局舊年整體加薪3.5%,就明顯手緊咗。至於獎勵表現出色員工呢部分,同樣有些少縮水,今年會撥相當於固定薪酬既0.9%作獎勵,舊年就撥夠1個巴仙。好在浮動薪酬(即係類似花紅)方面就保持到派相當於薪酬總額嘅19%畀員工,但實際金額都要視乎個別員工表現而定。
跑贏通脹 遜去年
至於大家最關注嘅總裁陳德霖薪酬,就要等月底金管局季報先會披露。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58&issue=20170408
金管局加薪2.8% 另有花紅
1 :
GS(14)@2017-04-08 20:11:56【本報訊】金管局公佈今年度薪酬檢討結果,財政司司長經考慮外滙基金轄下管治委員會意見後,批准該局員工整體固定薪酬加幅為2.8%,員工亦會獲發放相當於薪酬總額19%的浮動薪酬(相當於私營機構一次性花紅),實際數額會按個別員工2016年度的工作表現釐定。該局亦會撥出相當於固定薪酬0.9%的金額,作為獎勵表現出色的員工。證監會建議的2017至18年度薪酬預算,加幅則為4.5%,高於通賬水平。財政司司長在決定金管局員工的年度薪酬調整時,會聽取管治委員會建議及該會對金管局過去一年表現評估、獨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進行的金融業薪酬調查結果,及其他因素綜合考量。另外,該局公佈,3月底本港外滙儲備資產為3,956億元(美元.下同),較2月底增加51億元;連同未交收外滙合約在內,3月底外儲資產為3,870億元,按月增加44億元。為數3,956億元的外儲資產總額,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7倍多,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8/1998331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