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儲局議息聲明成本周焦點

1 : GS(14)@2017-05-01 11:40:56

【本報綜合報道】業績怎好,亦難令美股上揚。除卻蘋果公司及facebook等大型企業公佈業績外,美國市場本周關注4月非農就業人數變動等經濟數據。另外,聯儲局本港時間周四凌晨2時公佈議息結果,5月料按兵不動,故市場焦點在於議息聲明內容變化。然而,利率期貨顯示,美國6月加息機會率為70%。


非農職位料增18.5萬份


標普500指數多間公司本周接連發表業績報告,輝瑞、BP及MasterCard等企業亦公佈業績。路透社預計,標指所有成份股上季利潤平均增長逾13.6%。至目前為止,77%已公佈業績公司的上季表現勝預期。不過,瑞銀證券及衍生品策略師Julian Emanuel認為,單是優秀業績不足以推動美股上升,投資者還會關注經濟數據等因素。分析師預計,非農就業職位增加18.5萬份;而3月就業職位增加9.8萬份,遠遜於市場預期的20萬份。分析師料4月平均時薪增長0.3%,而失業率則由4.5%漲至4.6%。另外,美國本周還會公佈個人收入及消費開支、ISM製造業指數及工廠定單等數據。投資者仍關注地緣政治事件,北韓上周試射導彈,惟發射失敗。另外,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5月7日舉行,民調顯示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將壓倒性擊敗極右派候選人馬琳勒龐。標指上周升1.5%,為1月6日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周;而整個4月份,標指升0.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01/20007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23

梁轉移焦點圖證無罪

1 : GS(14)@2017-05-18 01:59:50

【本報訊】梁振英涉親手改動有關立會調查他的字眼,有議員認為梁想轉移調查焦點,刪改刺正要害字眼,加入其他內容要委員會考慮,着眼有利論點,圖證明無罪。


議員質疑協議如秘撈


梁振英修改處逾40個,包括字體大小及格式,但最重要是三大修訂內容。首先梁加插調查協議性質字眼,有議員指梁常強調與UGL簽訂的只是普通離職協議,不存在提供利益,但議員質疑協議要求梁向UGL提供服務,時間橫跨出任特首期間,形同秘撈。其二,梁圖把「簽訂UGL協議當日是否已當選行政長官」的字眼納入調查範圍,有議員認為梁想利用「上任前已簽協議、故毋須申報」來推翻申報規定,問題是協議在他上任後仍有效,故梁有責任申報。其三,委員會想調查梁有否按《基本法》規定特首就任時向首席法官申報財產,林鄭月娥曾替梁解釋,指《基本法》無具體界定何謂財產,而申報內容屬機密,以此拒回應梁有否申報這5,000萬元。林鄭當時指「《基本法》冇具體界定何謂財產……有一啲資產係咪構成財產,《基本法》係冇呢個定義」,被指玩弄資產與財產兩詞來護主。■記者姚國雄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6/200229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06

【美圖晒晒】台女星安苡愛晒腹肌粉絲睇錯焦點

1 : GS(14)@2017-05-28 10:38:01

台灣藝人安苡愛(小愛)日前在粉絲團秀腹肌照,沒想到豐滿的上圍完全攻佔的網友的眼睛,讓她苦笑說,其實放照片的主題是要拍腹肌,結果網友們的留言全都錯了焦點。她因為先前錄影受傷的關係運動量減少,直到近期恢復運動後想再曬一下腹肌,沒想到大家的視線都被她的上圍吸光了。東森新聞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8/200365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300

滙海探戈:本周焦點在歐洲議息和英國大選

1 : GS(14)@2017-06-10 12:21:47

美國就業數據欠佳,5月新增職位僅13.8萬份,令市場對下半年再加息的期望急降,加上特朗普宣佈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令人憂慮美國的領導角色淡化,為美元帶來壓力。美滙指數上周跌0.7%,收報96.715,是今年低位,當中兌歐元曾跌至八個月低位,兌加元則擺脫之前兩周跌勢,得益於國際油價顯著回調。歐元能否更上層樓,端視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本周放鴿定放鷹,筆者個人認,歐元近期強勢不利歐洲出口以至經濟,德拉吉對應否「縮減放水規模」會有所保留。技術上,美滙指數仍高於去年5月低位(96.45)反彈61.8%。然而,若短期失守這個支持位,下一步會下試95.2及94.8兩個支持位。美國本周數據不多,加上適逢本月13至14日議息前的「冷靜期」,聯儲局高官「封口」,市場難以從上述資訊中獲得指引,焦點自不然落在歐洲央行議息和英國大選。值得留意是,美國就業數據欠佳,削弱市場對美國加快加息的期望,市場料聯儲局下周加息後,下半年再加的機會低於50%,這因素支持美債反彈,10年期國債孳息上周低見2.14厘,創半年低位,全周則大跌9點子,息口因素亦不利美元。以較受息差因素影響的日圓為例,在美國孳息下跌刺激下,在過去六個交易日,日圓有五日上升,其強勢某程度與美國孳息破底有關。美元埋單收報110.4,全周跌幅0.8%。技術上,美元能否守住110是關鍵,跌穿或下試109.4至109.6,若美國國債孳息未止跌,不排除日圓下試108水平。英鎊上周在1.2777至1.292美元徘徊,埋單反彈0.7%,收報1.2888美元,本周焦點落在周四的英國大選結果。相信英鎊爆邊升破1.3算,抑或回試1.26美元,最快本周有分曉。奇兵本欄逢周一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5/200444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59

父故居爭議 最後遺囑成焦點李顯龍與弟妹互轟

1 : GS(14)@2017-06-18 22:07:01

【遺囑風波】新加坡第一家庭的公開罵戰升級,總理李顯龍前晚發表聲明,質疑建國總理父親李光耀表明要拆卸故居的最後遺囑疑點重重,並暗示弟婦為爭產搞風搞雨,他的弟妹深夜分別在facebook反駁,斥大哥說謊。



■李瑋玲

李家三兄妹這幾天都在fb刀來劍往,李瑋玲和李顯揚周三發表聯合聲明,指李顯龍「增加個人政治資本」,漠視父親拆故居遺願。李顯龍前晚發表聲明,並公開他早前向李光耀故居問題部長級委員會提交的宣誓聲明摘要,作出大反擊。


第七份遺囑擬定過程有別

李顯龍在宣誓聲明稱,前年逝世的李光耀自2011年起先後立七份遺囑,頭四份都有「拆屋條款」,第五和六份沒有,2013年底的最後遺囑卻重新加入;李光耀在頭五份遺囑都表明將遺產平分給三子女,第六份改為分給李瑋玲額外一份,最後遺囑改回平分。


李顯龍指頭六份遺囑都是由母親柯玉芝姪女柯金梨律師草擬,第七份遺囑擬定和簽署過程,卻有李顯揚太太林學芬和她所屬騰福法律事務所參與,撇開聲稱接觸不到的柯金梨。他指最後遺囑是在「極度令人不安的情況下擬定」,質疑李光耀簽署時沒獲說明條款和得到獨立法律意見,以為只是修改子女分遺產的部份,不知重新加入「拆屋條款」。李顯龍又聲稱自己和李瑋玲在最後改遺囑過程未被諮詢。他質疑林學芬參與最後遺囑的擬定,是有利益衝突,因其夫李顯揚在改回平分遺產後可分得較多遺產,並指李瑋玲曾在跟其妻何晶的電郵通訊談到改遺產分配之事時,說「不信任學芬,她對顯揚有很大影響力」。李顯揚前晚深夜隨即在fb回應,上載最後遺囑「拆屋條款」部份的圖片,指當中有李光耀親筆寫下其英文名字縮寫,顯示他知情,又指李顯龍在國會說李光耀對拆故居的立場多年來未曾動搖,另一方面卻向委員會作出質疑,兩個說法必有一個是「撒謊」。他昨天在fb再指大哥說謊,指最後遺囑不是由騰福草擬。李瑋玲昨凌晨也在fb指李顯龍選擇性引述她有關林學芬的話,是「騙人的不誠實指控」,並公開她與林學芬的電郵往來,證明林學芬曾為她向李光耀爭取遺產。林學芬昨日就宣佈辭任律師樓合夥人,但仍是管理層,將主要在香港和新加坡辦公。路透社/新加坡《聯合早報》/《海峽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89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81

預審權成角力焦點

1 : GS(14)@2017-06-22 07:43:35

【明報專訊】目前海外機構發行與內地股市掛鈎的產品,包括指數基金及衍生產品等,即使產品的上市或銷售地區不在中國,亦要先經過內地交易所審批。海外投資者均認為預審權是不合常理,因為會令機構失去發行及管理產品的自主性,且過程變得繁複及失去靈活性。

業界料沽空或買跌產品難放行

業內人士稱,中方所謂「不太放心」的金融產品,估計是一些較新興的產品,尤其是涉及沽空或買跌成分產品,例如槓桿及反向產品。但並非所有用作對冲的產品都不獲放行,例如中國對期貨產品已相當熟悉,接受程度也較大。

即使有預審權制度,海外不少買A股跌的產品,最著名的是現金交割的新加坡A50期貨。而美國上市的滬深300看跌ETF(CHAD)非真實持股,而是以報酬互換(return swap)方式運作,因此不用內地交易所審批。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53&issue=201706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60

西環集中營:劉曉波成習訪港焦點

1 : GS(14)@2017-07-01 10:09:36

遭中共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囚禁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日前傳出因患末期肝癌送院治療,消息震動香港及國際社會,譴責中共聲音此起彼落。有政界人士直言,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出席回歸20周年活動,已經沒有人關心他宣揚一國兩制如何成功,相信香港及國際傳媒均會將追訪習焦點放在劉曉波事件,有民主派人士更相信會有更多市民因劉曉波事件參加7.1遊行。


激發更多人7.1上街

有政界中人指,原本北京事前做足準備,包括安排民主派出席習晚宴、近一個星期北京官方甚至特首梁振英,也沒有再發表刺激港人言論,無疑要令習訪港時氣氛一片和諧。但前日爆出劉曉波患末期肝癌「保外就醫」後,令不少港人極憤怒,特別是劉曉波太太劉霞那10多秒的電話視頻哭訴丈夫不能動手術、不能電療、不能化療,在互聯網及社交網絡瘋傳,不少人看過後也感傷痛,「已經冇人再關心習近平講乜嘢一國兩制20年有幾成功,市民淨係對中共咁對待劉曉波感憤怒」。有民主派人士也稱,原本他們對今年7.1遊行人數相當悲觀,但劉曉波事件後,多了身邊朋友及街坊說7.1一定會上街,「有朋友話中共咁對待劉曉波,根本係違反人類文明行為,所以原本佢諗住7.1未必上街,但?家一定會去,要令中共知道香港人嘅憤怒」。另一政界人士稱,有外國傳媒人士與他談及劉曉波事件,將中共做法與早前北韓監禁美國學生,到瀕死才釋放回國一事相提並論,該外國傳媒人士明白,他們在官方嚴密保安下,根本不可能就劉曉波事件向習直接提問,「但習整個訪問都會喺劉曉波事件陰影下進行,外國傳媒報道時必定會提及劉曉波」。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8/200714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65

錯焦點!甘比po化妝品後面20萬Hermes更吸引

1 : GS(14)@2017-07-29 03:24:02

名人紅星經常收禮,由手袋、時裝、化妝品,以至育嬰產品,琳琅滿目。劉鑾雄太太甘比亦經常收到名牌送禮,不時都會貼圖多謝,相當有禮。她近日連續post了兩份化妝品禮物,一份來自Lancome,是Lancome和Olympia Le Tan的聯乘版。新一份則來自法牌Eleanor,甘比除答謝Sa Sa太子女Melody,更set了七彩巴黎鐵塔做配襯主題,相當有heart。不過,網友留言則一律將焦點放在旁邊,無錯!皆因化妝品側邊掛了一個七彩的Hermes Constance,這個Constance bag屬於限量版,名為「Hermes On A Summer Day Constance III」,屬於2017春夏新作,由藝術家Nigel Peake畫了七彩線條的A summer day print印上,每個手袋用超過18小時製作,屬限量版,ebay炒價近20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27/201032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43

施政報告前散貨 新盤下月料推2700伙 日出康城晉海 啟德OASIS勢成焦點

1 : GS(14)@2017-08-28 14:04:17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99&issue=20170828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10月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前,市場觀望港府會否在樓市再出招,新盤市場9月將掀新一輪散貨潮。本報統計,有機會在下月、即第三季最後一個月登場的9個全新盤,共涉逾2700伙,其中新地(0016)首次在將軍澳日出康城「插旗」、單位數量達1040伙的晉海,成為市場焦點。業界估計,地產商為免政府再出招,均希望在施政報告出台前盡量散貨。

廣告

明報記者 林可為、甘潔瑩

預計下月開售的9個全新盤,其中5個位處市區或將軍澳,其餘4盤位於新界。作為市場焦點的新地晉海,是日出康城首個並非由長實(1113)發展的全新開售樓盤,樓花期長約26個月,戶型由1房至4房,是日出康城首個提供入場門檻較低的1房戶的屋苑,料可成為搶手貨。

城‧點今開示位 隨時上樓書

市區方面,會德豐(0020)待批預售的啟德OASIS KAI TAK,提供648伙,戶型由開放式至4房戶,實用約270至1500方呎,約七成為1房及2房戶;OASIS KAI TAK是繼啟德1號II、嘉匯、龍譽、天寰後,區內今年第5個新盤,市場承接力備受考驗。

此外,多個納米新盤已摩拳擦掌,日內將有新動作。資策(0497)屯門約25個月樓花城‧點,今日會向傳媒開放兩個設於中環的示範單位,隨時上載樓書。城‧點提供204伙,戶型由開放式至兩房,實用面積約200至400方呎,逾八成屬開放式戶及1房戶,首推單位估計最少涉約50伙,發展商表示「開價進取之餘,但買家可接受」。

首推足額認購 喜遇收逾110票

另英皇(0163)與市建局合作、上周突擊以折實平均實呎1.71萬元首推68伙的長沙灣喜遇,消息指過去4日累獲逾110張入票,即首批獲足額認購,預計日內上載銷售安排,最快9月初發售。

林一鳴:新盤開價需低於市價

地產資深分析員林一鳴表示,發展商9月積極推盤,主要由於樓市前景不明朗,例如加息周期已開始、美國聯儲局準備縮減資產負債表,相關因素均影響物業市場,在未能確定其影響力下,故發展商在獲批預售後便隨即推售,更以低於市價發售,他表示:「新盤開價不低於市價根本賣不到。」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裁陳永傑亦稱,8月迄今新盤市場暫時累錄近1600宗成交,而近日開售的荃灣全‧城匯、愛炫美、太子逸新和葵涌豐寓均有理想銷情。他認為,發展商9月積極開盤,除趁市旺外,亦想在施政報告出台前散貨,「樓價未見大跌,未知政府屆時會否再加辣或出招,發展商在商言商,所以在9月賣得幾多得幾多,無謂冒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63

新盤四大區1年吸金逾千億 累售逾1.1萬伙 日出康城晉海勢成新焦點

1 : GS(14)@2017-09-16 22:27:17

【明報專訊】雖然政府連番加辣,但很多買家因擔心「愈遲買愈貴」,造就過去逾1年來新盤市場暢旺。本報統計,新盤「四大戰區」屯門、元朗、荃灣西和啟德,去年8月至今,合共售逾1.1萬伙一手單位(包括餘貨),吸金總額估計高達1013億元,顯示市場龐大購買力。踏入9月中,除會德豐(0020)已開價的啟德OASIS KAI TAK外,新地(0016)首次在將軍澳日出康城「插旗」的晉海,日內亦將出擊,令該區勢成新焦點。

金額超高鐵香港段投資額

資料顯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自西九龍至香港、深圳邊界,全長約26公里;而香港段由特區政府出資,並負責工程設計、建設、測試及營運,總投資額估計逾844億元。上述1013億元新盤吸金總額,足夠支付高鐵香港段的開支。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樓價高企下,買家均擔心遲入市,樓價會更貴;加上發展商提供多項優惠,二手業主叫價態度仍強硬,上車客上會有困難,因而令購買力流向一手市場。他續稱,除已開價的啟德OASIS KAI TAK,稍後戰場焦點,將是將軍澳日出康城,估計新地日內會以貼市價推出晉海(1040伙),由於是區內首個非長實(1113)樓盤,加上提供區內罕有的實用300餘方呎1房細單位,料將掀新一輪熱潮。

康城4B期部署視乎晉海銷情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亦稱,將視乎晉海銷情,再決定單位總數1132伙的日出康城4B期(已獲批預售)的開售日期,意味有機會第4季登場。

上述「四大戰區」中,其中3個位處新界西北或荃灣。至於掀起今輪新盤戰的區份為屯門,由南豐去年8月開售的屯門豐連拉開序幕,項目首批折實均價僅8826元,頓成市場熱話,全盤370伙已清袋。

近1年新盤主要集中新界西北

元朗方面,過去逾1年來是新地作主力,去年8月至今推出Grand YOHO第1、2期、錦田PARK YOHO Genova,以及長實世宙等主要新盤,連同PARK YOHO系列餘貨,區內售約2630伙、總吸金估計218億元。Grand YOHO第1期去年8月首推前,接獲約1.7萬張入票,一度為1997年後新盤票王,到今年8月才被華懋荃灣西全‧城匯勁收2.25萬張入票取代。

踏入今年,荃灣西推出4個全新盤,共售逾3900伙、套現逾400億元;其中長實5月、7月推出的海之戀及2期愛炫美共售逾2000伙、套現220億元,為今年吸金最強勁項目。至於唯一市區戰場、東九龍啟德,逾一年來已開售5個新盤,累沽約2970伙,總套現近300億元;其中售出單位、套現最多私宅,為中海外(0688)去年8月發售的首個「港人港樓」啟德1號I、II,逾1年來累售近1010伙、套現100億元。

明報記者 林可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52&issue=20170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