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直擊】李光耀逝世 港人最Buy佢房屋政策
1 :
GS(14)@2015-03-26 00:34:08
香港與新加坡經常互相較勁,不過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剛病逝,不知香港人如何看待這位新加坡國父呢?《壹錘定音》記者就此走到街頭,訪問市民看法。有受訪市民讚許李光耀是一個具有能力、敢於在「異鄉」走自己的模式,嘗試改變一個地方;亦有市民認為他有點獨裁等;有幾位市民指出,李光耀生前定下的制度完善,即使他離世以後,也不會對新加坡構成影響。同時,不少受訪市民欣賞新加坡的房屋政策,令當地人得以享受高質素生活︰「整個國家的福利良好,所以人民安居樂業,我也嚮往新加坡的生活,起碼他們不用擔心住屋問題。」其實,當年新加坡政府在房屋政策上,參考了香港的模式,希望國民能夠改善居住環境。因此新加坡的「組屋」等同香港的公屋,發展至今,全國已有85%居民住組屋,當中95%為自置業主,只有5%是租客。基本上,不少「組屋」千餘呎單位,擁有三房兩廳,任何新加坡公民都享有權利租住。對於正煩惱住屋問題的香港人,仍然是望塵莫及,只有羨慕的份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8068
批評公積金 首位誹謗罪成網民星洲博客羨慕港人上街抗爭
1 :
GS(14)@2015-03-26 00:44:20
■鄞義林在網上批評中央公積金制度,被判誹謗罪成而面臨破產。羅君豪攝
【李光耀逝世】【本報訊】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國內國外紛紛致哀,並送上溢美悼辭。但在這個繁榮富強的國度,李光耀遺下的除了財富,還有動輒得咎的狹窄言論空間。新加坡博客鄞義林,因發表批評中央公積金制度的文章,被李光耀兒子、現任總理李顯龍控告誹謗罪成,成為首位被整治的網民。面臨破產、還因示威再次被捕,但他仍無畏無懼。強人離去,他寄語新加坡人也要告別恐懼,向雨傘運動中的香港人借鏡,面對強權,應以選票、雙腳抗爭。記者:雷子樂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在當地一直備受推崇。但鄞義林發現,當地低收入人士的實際工資,是全球發達國家中最低、政府要市民將公積金用於教育、醫療等範圍,並同時增加收費,兩家為公積金作投資的主權基金和政府公司,回報理想,對市民派息卻是偏低。
「我很可能破產」
資料顯示,目前僅7%長者有足夠的公積金存款支援退休生活,八成人無法維持中等的生活水平。他三年前在網誌撰文分析有關問題,惹怒了兼任政府投資公司(GIC)的經理李顯龍,被他控以誹謗,去年被裁定罪成,今年年中會對罰款作出判決。鄞義林已作最壞打算,「該法院是處理金額25萬元(約142萬港元)的官司,我很可能破產」。被控告後,他被公司開除,去年九月到全國唯一准許集會的芳林公園抗議,因揮舞國旗及喊口號,再被拘控。他批評,過去五十年來,新加坡政府從沒停止過壓迫國民。從1963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引用內部安全法,未經審訊就關起反對黨、學生領袖、工會、報章記者。到九十年代,就以誹謗法律去控告反對黨、國際傳媒。近年政府又加強網絡限制,要求每個月內有逾50萬人瀏覽的網上媒體要領取牌照。
指星人敢怒不敢言
強人前日終於倒下,鄞義林說,不會怨恨李氏父子,畢竟李光耀在位的前二十年,確有一支良好的隊伍,把新加坡很好的建立起來,但八十年代以後,管治團隊質素下降,新加坡的發展開始出問題,「新加坡人其實很生氣」,只是一直敢怒不敢言。沉默之中,他還是看到一點希望,就是新加坡有民主,「如果新加坡人肯去投票,把政府投掉,肯去芳林公園示威,我們是可以改變」。香港的雨傘運動,也令他感慨良多。他很記得,有一位香港爸爸說過「為了孩子,我會上街」;但在新加坡的爸爸則會說:「為了孩子,我不會上街」。「我希望新加坡會在這數年,了解到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如果我們可以上街,去芳林公園示威,如果我們投對了一個政府,我們有機會翻身,令我們有一個比較照顧人民的政府。是時候放棄我們的恐懼,給自己一個機會。」香港人的抗爭行動,他羨慕不已,「跟中國政府拼,機會很渺茫,但他們肯去奮鬥,我真的希望新加坡人可以這樣。」他更希望香港人要繼續為民主抗爭,「機會仍在的,也是可影響新加坡人,所以,請你們不要停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5/19089362
高雄邀港人摘菠蘿
1 :
GS(14)@2015-03-29 11:46:46
【落田體驗】除台中、南投及彰化三縣巿推秘境生態遊吸港客外,高雄巿政府亦不甘後人,邀請港人到農業區當一天農夫,落田摘菠蘿。高雄巿大樹休閒農業區理事長謝坤淞表示,近年港人喜歡租田耕作,到高雄可嘗試在大樹休閒農業區落田親手摘菠蘿,「相信在香港很少有機會摘菠蘿,這裏的菠蘿一年四季都有收成」。謝坤淞指出,在大樹當一天農夫,只需約250港元,行程包括品嚐鳳梨餐饗,當地特色菜有鳳梨糖醋排骨、鳳巢蛋、啞巴冰等;另有周邊生態導覽,登東照山夜邊喝咖啡邊賞高雄夜景,尋找台灣野鹿、樹蛙等。■記者蔡朗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8/19093097
深圳居民斥不公:港人水客較多
1 :
GS(14)@2015-04-13 08:13:36【本報訊】中港兩地政府傳收緊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有深圳居民怒斥做法不公平,認為水貨客明明以港人比例佔多,卻只向深圳人開刀,最終損失的不是深圳居民,反而是香港本地商戶。另有深圳人指出,一周一行對來港正常購物的深圳人根本沒有影響,認同水貨客太多令旅客都受影響,但不滿港人「一竹篙打一船人」,不歡迎所有內地旅客。昨日元朗、屯門、上水各區,仍有不少深圳居民趁假日來港購買日用品。深圳居民洪先生自言是馬迷,每周最少到元朗兩次投注賽馬,對一周一行安排大感不滿。他說,政府說要打擊水貨客,但就一刀切影響全部深圳居民並不公平,「水貨客香港人都佔咗七成啦,至少兩成係嫁去香港嘅新移民,而家深圳人已經冇乜做啦」。有港人憧憬收緊一簽多行可減少旺區人流,但其實一簽多行的內地人,平均每人每年只來港8至9次,故一般旅客數量未必因今次政策減少。深圳居民張先生則說,自己只會到接近口岸的北區及元朗等地買日用品及食品,少到市區及其他旅遊點,認為市區擠迫情況並非深圳人造成。到上水購買嬰兒用品的深圳居民黃氏夫婦稱,「內地水貨客多少影響到真正來港的自由行旅客」,認為一周一行可減少水貨客,但不滿有港人不歡迎所有內地人來港購物,反問港人也有購買內地東江水,以及肉食及蔬菜,為何內地人沒有指罵港人搶資源。
不友善城市港排第4
另網站Yahoo Travel早前進行「全球最不友善城市」調查,訪問2,005名旅客,結果香港排行第4位,9%受訪者認為香港是最不友善城市。首3位最不友善城市是美國紐約、洛杉磯和法國巴黎,但香港是亞洲區排名最高城市,負責調查網站並無解釋香港上榜原因,但提到「不太友善」的主要是香港青少年。■記者鄭啟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3/19110543
指港人創意滿瀉視野不足
1 :
GS(14)@2015-04-14 02:05:35【本報訊】匯友資本是一間由三名土生土長「香港仔」創辦的私募基金,三人各自做過投資銀行家、律師及基金經理,2007年遇上AIG前主席Greenberg在亞洲「揀蟀」,注資1億2千萬美元創辦了匯友,主力投資文化娛樂產業。過去8年,匯友投資過嘉禾、傳奇娛樂(Legendary Entertainment)及收購瀕臨結業的HMV。
市場細難集資
傳奇娛樂拍過荷李活大片《蝙蝠俠》及笑片《醉爆伴郎團》,而奪得今屆奧斯卡最佳視覺獎的《星際啟示錄》,背後功臣Prime Focus World亦是匯友的公司之一。胡景邵既是生意人,又是文化人,過去8年要在創意產業挖金。問到香港創意工業目前最大問題,他一語中的:「香港有競爭力,但某個程度上冇leadership。」他指香港人發明不少具創意技術,「但冇一個人有vision(眼界)去擴張同全球化」,他概括香港創意產業狀況是「創意滿瀉、視野不足,永遠都停喺嗰個層次」。而且香港市場細,多有創意的生意,做到盡都只得700萬人。胡景邵坦言「如果只打香港旗幟,根本好難集到資」,一盤生意無大陸市場,「根本唔使諗,冇人會畀錢你」。他希望匯友能夠在香港凝聚創意人才,慢慢形成一種力量去打破香港面對的局限。■記者孔雪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3/19110561
港人投資短炒冠全球調查:12%散戶着重半年內回報
1 :
GS(14)@2015-04-23 01:49:47■股市進入大時代,本地股民亦鍾情短炒博取更高回報。 陳奕釗攝
【本報訊】港人最愛短炒!中港股市進入大時代,基金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昨發表環球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顯示,有12%香港人只用半年或更短時間,去評估一項投資是否成功,比例全球最高,亦遠超環球平均6%,與成熟國家如英美等差距更大。有基金經理指,本港股民眾多,加上容許即日買賣,零售投資者較短視相對合理,但建議投資最少以一年作為持貨目標較佳。記者:林靜 彭美芳
鄧普頓的調查在今年2月至3月在23個國家或地區進行,合共訪問1.15萬人,包括香港502名受訪者。結果顯示,被視為最愛短炒的內地投資者,亦只有9%會選擇以半年或以下為投資年期,但以6至11個月為投資目標者高達42%,即有逾一半人只着重不足一年內回報;有31%本港投資者以6至11個月為投資年期,意味着眼一年內的回報者合共43%。
股票賭徒曾輸百萬
值得留意是,成熟市場如美國及英國投資年期相對較長,前者有逾三成投資者着重3至5年回報,只看半年以下比例僅4%;後者以3年或以上為投資目標的比例高達68%,短線者只有3%。除投資傾向短線,有43%本地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是回報跑贏大市,相較去年只有36%,某程度反映港人亦敢於投資風險產品。專門輔導賭徒的明愛展晴中心,每月收到約3至7宗涉及股票的求助個案,估計未來股市大跌會引發求助潮。明愛展晴中心把由2003年至今累積的4,718名問題或病態賭徒,分為股票賭徒(403人)和其他賭徒(4,315人)類別,把兩者比較,發現股民情況比其他賭徒更嚴重。
霸菱:優質股宜睇長線
明愛分析股票賭徒和其他賭徒的特徵,發現股票賭徒比其他賭徒輸更多,1/4人損失60萬或以上,其他賭徒只有8.6%。有人累積輸掉百萬元,為挽救婚姻才肯接受戒賭服務。鄧普頓投資銷售業務副總監黃德泰指,地區指數走勢越急速,投資者就傾向短時間內獲利,比例越高某程度反映投資市場換手率亦高,市場波動性亦會越大,但認為這亦是普遍新興市場的趨勢。向來買股票會持貨逾二十年的學者曾淵滄稱,本港直接買賣股票的散戶比例高,相對歐美投資者多數透過基金參與股市,因此本地短炒比例高亦合理,強調雖然長線持有股票可體現優質股的價值,但一切取決投資者眼光,非以年期定奪。基金經理、霸菱亞太區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從長線基金的角度看,指要看中優質股份需評估最少未來一年的盈利增長,以及管理層的能力,意味投資目標最少要一年。自本月資金湧入港股後,本港股市波幅亦更明顯,個別熱炒股份以每日股數除以整體發行股數計出的換手率不斷向上攀高,亦反映短炒風氣強勁。如鐵路股南車(1766)及北車(6199)的換手率昨高達10.1%及14.8%,意味每日成交股份佔整體股份逾一成,相對上月底相關比率只有約1%;其餘焦點股如港交所(388)及折讓概念的H股亦同樣見換手率大升的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422/19121095
港人用水量高於世界水平鼓勵節約審計署建議 加水費
1 :
GS(14)@2015-04-23 08:46:12【審計報告】【本報訊】審計署指港人用水量高於世界水平,每日人均住宅用水量達130公升,高出世界平均用水量近兩成。水務署已20年沒有加水費,近4年每年都虧蝕近10億元。審計處建議加水費,及縮減免費的最低用水量。記者:麥志榮
審計報告指出,港人每日人均住宅用水量約130公升左右,較世界的平均用水量110公升高18%。預計到2029年,港人每年耗水量最高達10.94億立方米,缺水1.42億立方米。雖然用水量年年增加,但水務署已有20年沒有加水費,水費價格自1995年起至今維持不變。其間署方曾兩次提出加水費,但均被立法會否決,以至署方未能收回成本,由1998年起一直虧損,去年便虧損9.3億元。報告建議水務署及發展局檢討水費,以鼓勵市民節約用水,及達到水務業務收回成本的政策目標。
■水務署現時計算成本時,以較低的水錶記錄用水量作為基數。
促減少免費用水量
審計署指出,為提供足以維持衞生所需最低用水量,住宅用戶每4個月的首12立方米食水是免費,該免費用量是參考公共屋邨的平均住戶人數而訂出。不過,根據房屋署的資料顯示,公共屋邨的平均住戶人數已由1981年的4.6人減至2013年2.8人。審計署認為鑑於平均住戶人數減少,用戶每4個月可獲免費供應的食水量應減少24%至9.1立方米。但審計署未有交代一旦更改會有多少人不能再免交水費。報告又指出,按住宅用戶水費的四級收費制度,除了第一級免費外,第二級及第三級收費應該與食水供應的生產成本掛鈎。而耗水量最高的第四級食水收費,應該較生產成本高40%。不過,目前各級水費均遠低於成本,以第四級為例,現時水費為每立方米9.05元,如按總生產成本高40%計算,水費應為每立方米20.34元。換言之,若要收回成本,水費需加一倍以上。審計署同時又發現,水務署現時計算成本方法對用戶不公平。水務署一直未有披露用以計算水費應收水平的每單位總生產成本14.53元,原來已將固定資產平均淨值的目標回報額包括在內,目前每單位回報額為2.61元。但審計署認為,增加住宅用戶水費時不應計商業回報。另外,水務署計算水費每單位的總生產成本時,又以較低的水錶記錄用水量為基數,而非以未經處理淡水量作為基數,審計署認為,水務署應該向市民說明計算方式。
計算成本發水八成
資料顯示,2013年未經處理淡水量為9.33億立方米,水錶記錄用水量為6.38億立方米,中間的相差是水管漏水流失的食水及水錶欠準而少計的用水。換言之水務署計算方法變相要市民承擔漏水及水錶欠準的損失。本報按未經處理淡水量重新計算總成本,結果為10.75元。若再減去2.61元回報額,水費真正成本只為8.14元,但仍高於現時實際收取的6.45元。相較之下,水務署計算的成本14.53元,高近八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3/19122424
歐盟報告支持港人有真普選
1 :
GS(14)@2015-04-25 08:44:29【本報訊】外電引述歐盟發表香港年度報告,期待一國兩制原則能得到充分尊重與落實,並支持港人於2017年有真正選擇的普選特首。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稱,就算政改方案日後仍有改變空間,但強調不可能有大變動。
陳太:假普選不合情理
歐盟對外事務部昨天發表香港2014年政治與經濟發展報告。報告指歐盟對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的政治與經濟發展高度關切,重申對港保持民主、法制、基本自由的承諾,支持港人參與政治的意願,於2017年可以真正選擇特首,期望在《基本法》架構內,透過特區政府與港人展開建設性對話,為香港達成一個公信、透明、包容的選舉制度。而梁愛詩昨稱不覺得袋住先代表普選特首方法以後不會變,但她相信原則上不會有大改變,因為在《基本法》下本港的政治體制設計有其原則,不可違背中央對特區政府的基本政策。不過陳方安生出席電台節目時批評政府公佈的方案是假普選,既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憲,背離港人意願,且方案出閘門檻高,排拒不同政見人士。■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5/19125105
2 :
Louis(1212)@2015-04-25 13:35:21多9魚
最少十死 兩港人失蹤珠峯雪崩 活埋攀山隊
1 :
GS(14)@2015-04-26 16:24:51■中國有女子登山隊在珠穆朗瑪峯遇險。
【本報訊】尼泊爾地震引發珠穆朗瑪峯大雪崩,淹沒部份營地,由於現時正是登山旺季,雪崩釀成登山者嚴重傷亡,其中印度軍方的攀山隊在伍珠峯發現18具屍體。而尼泊爾官方就確認最少10人死,30人受傷。死者包括一名中國登山者。初步消息顯示有3名港人目前身在珠峰現場,包括去年首登珠峯因雪崩一度遇險的中學教師曾燕紅。其中義務負責營地通訊的港人區建中,暫時與家人失去聯絡。記者:麥志榮 關英傑
一年前曾經大雪崩釀16死的珠穆朗瑪峯,昨因地震而雪崩,位置在海拔約5,400米庫布冰瀑、剛好在基地營之上。路透社昨晚引述印度軍方發言人稱,暫時在珠峯發現18具屍體。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共三支登山隊在珠峯,兩隊全體安全,但南坡大本營在雪崩中損毀嚴重,雪崩氣浪激起的飛石造成中國女子登山隊一名隊員死亡,另有兩人受傷。有內地網民昨在微博引述南坡大本營消息指,珠峯雪崩中有多達12人死亡,中國登山隊有一名男登山者死亡,一名女登山者受傷。
登山香港女教師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教師曾燕紅,為中國女子登山隊成員之一,她本月初到達尼泊爾,與4名中國女登山者組成中國女子登山隊。雪崩後曾燕紅在港家人一度無法與她聯絡。到昨晚她的學生在facebook上留言表示,登山隊證實曾老師目前情況安全。據了解,曾燕紅昨晚已與家人取得聯繫。曾燕紅立志成為首名登上珠峯頂的香港女性,去年4月首度登珠峯時遇上雪崩,被迫放棄,當時她已表明今年會再挑戰珠峯。另一身處珠峯登山大本營的港人是為中國女子登山隊義務擔任通訊保障的區建中。區建中太太昨晚表示,暫時未能聯絡到丈夫,發微信也未見回覆,令她非常擔心。區建中本月初到尼泊爾,預計5月底才回港。他們最後一次通電話是前晚,區當時說當地天氣很好,身體也無問題。今次已是他第三次到珠峯義務擔任通訊保障,研究通訊器材是他最大興趣。資料顯示,首名由南、北坡兩側登上珠峯的港人曾志成亦身在珠峯,他此行是協助64歲的中國傷殘登山者夏伯渝征服珠峯。
■地震引發雪崩,破壞了珠穆朗瑪峯的攀山營地。
■失蹤港人區建中
山上下雪 直升機難救援
據外電報道,有倖存的登山者形容雪崩規模「巨大」,事發時有很多人在山上,他全靠拚命跑出帳幕才能保命;另一名登山者馬索爾(Daniel Mazur)則表示,登山營地損毀嚴重,他與登山隊伍被困山上。法新社記者於山上被困,表示由於落雪令救援直升機無法前來救援。本港首名征服珠峯的攀山專家鍾建民昨在珠峯發生雪崩消息傳出後,曾聯絡仍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友人Rusell,Rusell是他當年征服珠峯領隊,主要為行山隊辦理登山證及物流工作。據鍾了解,有多個國家的多支行山隊,地震時已抵達基地營;雖然部份以短訊報平安,但仍有部份行山隊求救及失去聯絡。鍾引述Rusell稱,與鍾當年同征服珠峯來自新西蘭及日本等舊隊友,早前亦再次攀珠峯。但今年Rusell與舊隊友申請登山證時,一度與尼泊爾政府發生爭拗而被留難,故他們是最後一支隊伍登山。昨日雪崩時他們不在山上而避過一劫。但事發後鍾欲聯絡該新西蘭及日本舊隊友及尼泊爾當地領隊,仍無法聯絡上,疑因為山上通訊設備差。由於未能聯絡上,鍾仍擔心他們安全。
中華餐廳糧水贈遊客
【點滴】地震導致加德滿都機場一度關閉,遊客被迫滯留。有中國遊客表示,加德滿都嘉塔街的「南粉北面」及「中華面館」餐廳,為中國遊客提供白粥、豆漿和食水。波卡拉的「遊家」客棧為被困中國遊客提供免費住宿。《華西都市報》
孟加拉虎反常跑到空地
【點滴】尼泊爾人昨天驚覺大地震,但動物可能前一天已有感應。當地導遊說,第二大城市樸卡拉野生動物園很多動物前日行徑奇怪,其中有多年不見的孟加拉虎,不如平常般隱身森林,反而跑到野外空曠地方。聯合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6/19126181
尼泊爾地震九港人失聯女教師珠峯遇雪崩輕傷 三隊友罹難
1 :
GS(14)@2015-04-27 09:05:01■在尼泊爾地震後失去聯絡的港人攝影師黃尚強Eric,去年初曾前往該國。互聯網
【尼泊爾地震】【本報訊】尼泊爾前日發生大地震後造成多於2,500人死、逾6,000人傷,昨仍餘震不斷,大地震引發雪崩令珠穆朗瑪峯登山大本營遭重創,至少18名攀山者喪命,香港女教師曾燕紅在雪崩中僥倖僅頭部受傷,昨已獲直升機送往山區醫療急救,惟她所屬的中國攀山隊有3人不幸罹難。截至昨傍晚,仍有9名在尼泊爾的港人與家人失去聯絡,生死未卜,包括地震時正攀珠峯的香港攝影師黃尚強(Eric)。記者:洪藹婷 鄭翰斌 謝明明
「初以為只係普通雪崩……但越震越厲害,跟住聽到對面如山崩地裂,大量雪吹埋嚟……我忙趕夏老師入營幕匿埋,大家都好慌張!」香港攀山者曾志成前日在珠峯基地營欲助中國傷殘登山者夏伯渝攻頂,目睹了超大型雪崩震撼一剎。他指雪崩摧毀另一邊營地,他雖無恙但見大量傷者骨折,加上天氣惡劣,直升機昨才能陸續抵達並運走傷者。香港中學女教師曾燕紅(Ada)是中國首隊民間女子珠峯攀山隊5名成員之一,雪崩時在大本營的眾人走避不及,女隊長麥子及一女隊員被石頭打至骨折,傷勢較重,Ada及另一女隊員子君則頭部受傷,而附近另一港人區建中則腳部輕傷。這隊中國攀山隊有一名中國男成員及兩名隨行夏爾巴族人傷重死亡。曾燕紅受傷後經包紮後,昨與其他女傷者終同獲直升機送山區醫院,Ada在港妹妹Alice亦收到北京的電話代為報平安,聲其姐僅皮外傷,但Alice稱未親耳聽到胞姊聲音前始終仍未放心。
近千攀山者被困大本營
另珠峯大本營仍有近千攀山者被困,昨更再有零星雪崩,攀山專家鍾民稱據災區朋友轉告指今次攻頂大本營受重創,故暫以兩大營幕安置傷者,由於直升機有限兼受天氣影響,部份傷者恐要人手抬下山,滯留待援者須互相分享有限營幕、食物及藥物等共度時艱。入境處曾接獲多名親屬求助,指有20名港人在尼泊爾失去聯絡,截至昨傍晚已聯絡上11人證實安全,但仍有9人沒有音訊。失聯港人包括24歲香港攝影師黃尚強(Eric),其母指兒子兩年前城大商科畢業後喜作背包客,並曾拍攝納粹集中營及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又參加攝影比賽。他近日與朋友包括25歲國泰空姐Donna再往珠峯,家人臨行前已提醒他要注意安危。前日Donna與Eric在珠峯海拔4,800米高的Gokyo Lake分道揚鑣,Eric續登山,Donna下山,不久即地震,Donna其後聯絡上家人,但Eric卻無音訊,母親及女友憂心不已。而太平清醮包山后黃嘉欣新婚丈夫黎樂基亦被困珠峯北坡,嘉欣坦言擔心,前晚成功與夫聯絡後方鬆一口氣,但她昨參加香港抱石錦標賽失準只得第4名。
■香港女教師曾燕紅(左二)僅頭部受輕傷,但她身旁另一女子傷勢甚重。互聯網
聯合國:災民達660萬
尼泊爾7.9級地震後內政部昨確認全國有2,450人死亡及6,239人受傷,珠穆朗瑪峯雪崩至少18死61傷。中國大使館確認4名中國公民在尼泊爾境內遇難,約10人重傷;在西藏約20人死。印度則有67人死亡。前天大地震後已發生20多次餘震,昨最強有6.7級強力餘震,珠峯至少再觸發3次雪崩。尼泊爾搜救隊昨續在加德滿都瓦礫堆尋死傷者,但因路窄推土車難開進,甚至要用斧頭開路和徒手挖掘。至少已發現180具屍體的名勝塔比姆森塔警方指尚有多達200人被困,聯合國指受災人口多達660萬。
尼泊爾地震災情
死 亡:尼泊爾2,450人、印度67人、中國20人受 傷:至少6,239人餘震廿多次,最強一次6.7級資料來源:法新社
尼泊爾地震賑災捐款戶口
紅十字會匯豐 500-334149-010恒生 267-175123-009中銀 012-806-00034033樂施會匯豐 001-6-331860恒生 284-401080-003中銀 012-874-0-010515-7宣明會匯豐 018-377077-003恒生 286-364385-005中銀 012-883-0-002136-6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匯豐 567-354014-005中銀 012-875-0-021868-3永隆 020-601-003-7634-8東亞 015-260-81-012100資料來源:相關組織(捐款抬頭、扣稅詳情請參考有關組織網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7/1912712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