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飲食籽】90年代打入超市 重現江湖轉戰街市 黑椒豬手日賣過百隻

1 : GS(14)@2017-10-22 16:37:19

方文傑(Jacky)(左)與樊梓康(Larry)於樂富街市開豬手專門店。



【飲食籽:識飲惜食】方文傑(Jacky)的爸爸在1982年創立了一個黑椒豬手品牌,當年有自己分店,亦批發到全港超市,包括八佰伴、吉之島和百佳,合共三十多個點,Jacky指以當年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當時品質受認可、合資格供應到超市的公司比較少,他們烹調西式凍肉的技術更可算是全港數一數二。一直經營到1997年賣盤,Jacky舉家移民加拿大。他回想起當時爸爸的決定,「當時我年紀比較細,只係覺得有得去外國生活好開心,爸爸並唔係話唔捨得,雖然係將一隻會生蛋的雞賣咗,但換來嘅係一個新的生活質素!」



回港後,Jacky在餐廳廚房任職,沒想過要重操舊業,直到好友樊梓康(Larry)提醒他說:「其實你會唔會趁自己三十幾歲仲年輕,去創一番事業?你有咁嘅技術,甘心打一世工咩?」Jacky經過一番考量後,決定再次經營豬手批發,二人一文一武,Jacky對內負責食材,Larry管理店外事務、店舖營運。二人投資過百萬,於土瓜灣自設工場,在樂富街市開了第一間實體店,上月試業,頭一個月就日賣過百隻豬手。Jacky立定決心,「我入番呢一行,當然想突破以前,將爸爸的手藝發揚光大,傳承下去。」Jacky對食物品質十分重視,「首先是製作爸爸所創的黑椒豬手,其中醃製過程是最重要的。」Jacky說:「醃製需時7至10日,否則就唔會入味,我們嘅豬手喺市場能夠生存咁多年,味道要過到客人嗰關並唔係用3日就能醃製出來。」深信品質第一,他們只會限量發售,並不會硬湊不合格的貨品去賣。除了傳統口味,他們用了半年時間,以十多種滷水醃料炮製出韓式新口味,韓式滷水豬手比黑椒豬手需要多8至10個小時去烹調,十分軟腍入味,也可以配合額外醬汁吃。店舖用的原材料都是外國貨,價錢卻相當親民,最便宜的手撕雞飯,$23就有交易。招牌日式叉燒飯亦只售$28,叉燒肥瘦均勻,十分鬆軟。亦有不同的滷水小食,記者到訪那天就品嚐了麻辣魷魚,十分爽口彈牙,值得一試。店舖的食物雖有標價,但位於街市,與一般檔販一樣,收費靈活。Larry與Jacky異口同聲說:「做街坊生意無所謂,我們按磅數賣,不過若你想買$20或$30都得。」並沒有限定每半磅或一磅購買,最緊要客人願意試。不希望得失任何一個客人,買多少也可,不就是街市文化。



麻辣魷魚每磅$80。

麻辣手撕雞飯$23。

醃製豬手需時7至10日。


一豚芝麻叉燒飯$28。

醃製豬手需時7至10日。


韓式滷水豬手每隻$68。

黑椒豬手每隻$58(細)、$78(大)。


一豚豬手專門店樂富廣場街市405號舖



記者:吳業紅攝影:徐振國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7/201848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19

利字當頭:這是平台經濟年代

1 : GS(14)@2017-10-30 00:10:26

我對一位青年才俊說:「睇你過多幾年,都會走出來創業。」今天的他,正在一家大型公營機構做MT;那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至少我在他的年紀,要是謀得如此一官半職,是會恨死隔籬。「唔會啦,我咁怕死。」印象中,他是個行事謹慎小心的年輕人,相信也是這個原因,才令到他被大機構相中。創業要大膽嗎?膽小的,也有成功例子。但可以肯定,今時今日在大機構等上位,絕非最理想的跑道。創業,可以是做生意,但也可以選擇以自己的方法,去定義自己的事業。時代在變,就業和創業的概念,一樣在變。當然,市場錢太多回報太低的情況,總有轉變的一天,但從前那種終身職業的模式,也成為了歷史詞彙。十年又或者廿年後,我們都要面對一個決擇:被動地打散工vs主動地創業。表面上,兩者可能看不出分別,可是背後最大的差異,在於打散工者出賣時間勞力和知識,創業者再加上了資本,讓規模和效率不斷提升。事實上,這一代的創業者,幾乎每分每秒,都是在追求規模和效率;誰可以在最短時間內scale up,就是最大的贏家。像最近獲得6,000萬元美金C輪融資的KLOOK,資金也是用在拓展全球市場,以及加快產品及技術研發速度。平台經濟,說到底就是借network effect建立 Entry Barrier。由2014年創立至今,KLOOK已經發展成一個遍佈全球超過120個目的地、提供超過一萬種「旅遊體驗」的平台,據說每月訂單過百萬張。無錯,這又是一個年輕人賣樓成功創業的故事;不過我覺得將這一點放大,其實有點脫節;平台經濟之下,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究竟應該如何借平台活得過癮同時賺到三餐一宿?又或者索性創業起平台做資本家,顛覆現有秩序?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6/201950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12

【汽車籽】原裝新淨度極高 90年代fun car元祖「回潮」

1 : GS(14)@2017-11-13 03:55:57

如無意外,應該是本地狀態最好的萬事得121,配上紅色車身,感覺更醒神!

【汽車籽:經典車鑑】回憶總是溫柔,有時就連車也不例外。最佳例子就如日本車廠萬事得(Mazda),在1990年以全新設計風格發佈121入門小房車,將日式可愛fun car元素發揮到極致,當年叫好又叫座。二十多年後,駕駛着經過精心翻新的121上街,仍吸引到路人投以注目眼光,可見經典不一定要高尚尊貴,也可以和藹可親。


萬事得雖然不算大廠,但旗下生產的車款,卻有不少成為經典。除了車迷奉若神明的轉子引擎跑車,例如RX-7、RX-8,或是全球最熱賣開篷車MX-5之外,1990年代的萬事得入門車121,也曾經是不少新牌仔或年輕人的心儀座駕。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未爆破前,日系車廠不時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而萬事得的代表作之一就是121,在日本本土市場名叫Revue,輸往外國時就改名為121,是一部以年輕車主為銷售目標的入門車。121的外形完全擺脫當時已成常態的平直車身風格,車內外線條圓渾,有趣得來極富新鮮感,由於外觀令人聯想到番



1.3公升直4引擎,最大馬力73匹,未算大力,但作為古董車最重要是機械運作正常。

車頭下的原廠鐵牌及機油指引標貼,狀態依然完好。

車廂狀態是此車的重要賣點,所有零件都是原裝,而且新淨程度極高。


藍底儀錶板,所有指針及警示燈皆運作正常。

車身圓渾,可愛之餘也有點organic feel,是一部和藹可親的小車。

全車保持近乎原裝狀態,對於收藏家來說,甚是難得。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8/20207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65

【Pantone宣佈】紫外光色成2018年代表 「照亮通往未來的道路」

1 : GS(14)@2017-12-11 00:11:31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色彩權威機構Pantone宣佈Pantone18-3838紫外光色(Ultra Violet)為2018年年度代表色。Pantone執行總監認為,這個時代需要創造性與想像力,而Pantone18-3838紫外光色象徵了實驗精神及不墨守成規,「富於創造性與想像力的紫外光色照亮通往未來的道路。」


Pantone指,紫外光色暗示着神秘、未知以及無限的可能,能夠激發我們的超越現狀,探索未知慾望。紫色調能挑動情緒和深思,可以傳達創造力及前瞻性思想。而紫色也一直是反主流文化及非傳統的象徵。文:梁志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9/20239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91

【睇展覽】收藏家鍾燕齊私伙招財貓 70年代小巴擺車頭吸客

1 : GS(14)@2018-01-28 18:25:15

鍾燕齊自80年代中開始收藏文具、玩具等物,並於2016年開設文具收藏館「銀の文房具」。

農曆新年將至,大小商場都開始擺放各類狗狗擺設,「送雞迎狗」,而寓意招財招福的招財貓,則任何時候都討人歡喜,地位絕不輕易被動搖。談到招財貓,當然不只是「左手招財,右手招福」,本地收藏家鍾燕齊近日就展出近30件招財貓收藏品,原來不同年代和地方的招財貓,背後都有不同故事。


鍾燕齊在80年代中開始收藏文具、玩具、教科書等舊物,更在2016年開設文具收藏館「銀の文房具」,談懷舊,也希望參觀者從文具看時代變遷。這兩年有了領養回來的貓店長「阿銀」,他開始認真地收藏招財貓,笑言:「我不是一個貓奴,任何小動物我都喜愛,但可能對阿銀特別有感情,收藏招財貓算是曲線反射。」他收藏了數十隻招財貓,數量算不上十分多,原因是尋找招財貓並不容易,「就算我們上一些日本拍賣網站,都永遠不夠日本人快,只要稍有猶豫,招財貓就已經被買走。」在香港找招財貓也非易事,他在facebook等不同網上平台徵收招財貓,花了三個月,最後只招收到兩隻,「反映招財貓在香港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黃金時期應該是70年代至90年代初,後來大部份招財貓因為陳舊發黃,落得被扔進垃圾桶的命運。」


中間高16吋的招財貓,是誤打誤撞下在石硤尾邨一所老店尋得。

這批底部裝彈簧的招財貓來自70年代的12座位小巴,行車時像向路人招手一樣。



除上網購買和收集,他還特意走訪不同地方,尋找招財貓的身影,例如展品中最大、高16吋的招財貓,則是他誤打誤撞下得來。鍾燕齊本來在白田邨一間準備結業的文具店訂了一隻招財貓,但因為自己遲到,招財貓已被其他人買走,他在店舖跟老闆閒聊期間,剛巧有位到附近買菜的老婆婆經過,無意中聽到鍾燕齊在尋找不同招財貓,就邀請他到自己位於石硤尾邨的店舖,看看她的招財貓。鍾燕齊說:「她的招財貓已經在店舖擺放近30年,到手時當然很骯髒,但經過清潔後,它還是很漂亮,泛黃的身體正是時間流逝的痕跡。」另外,他還特意到小巴站尋找70至80年代、擺放在小巴車頭的彈簧招財貓,「小巴行駛的時候,招財貓就會動起來,就像不停向路人揮手一樣,客人上車付錢,是名副其實地招財。」


來自日本其中一個招財貓發源地豪德寺,胸口沒有金幣,寓意錢財得靠人自己努力。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產物,以低溫陶瓷製成。



在他的收藏中,還有些來自不同地方和時期的招財貓,反映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文化大革命時,中國算不上富裕,但當時的招財貓卻用上低溫陶瓷等技術製作,形態亦有象徵富裕之意,例如貓會手持肥美大魚,或者坐在紅色布料上,「因為政府要做思想教育,所以很多文教用品、裝飾品甚至平面視覺作品,都會令人感覺當時中國很富裕。」而在一個半世紀前,日本經濟不景,各地同時出現了代表祝願、豐足的招財貓,「日本招財貓的歷史,到現時為止還未能統一,起源眾說紛紜,造型上也不一樣。」例如豪德寺以人手製造的招財貓,胸前是掛着鈴鐺而非金幣,寓意人即使有了招財貓,但要得到錢財,還要靠自己努力,「信則有不信則無,我覺得招財貓就是種心靈慰藉。」


招財貓形狀的印台,約為80年代產物。

招財貓千變萬化,有的動作不是招手,而是雙手合十的請安姿勢。



「銀の招財貓賀新歲」地點:大角嘴福利街8號港灣豪庭廣場日期:即日至3月2日記者:李煒汯攝影:徐振國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7/20286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68

【毒果農】過年聽乜歌?學生:陳奕迅都唔係我哋年代

1 : GS(14)@2018-02-25 03:25:38

「如果有新賀年歌,希望是誰唱」有學生就認為張如城能夠勝任。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小學生表示會將利是錢留給媽媽打麻雀。

中學生指出每逢農曆新年都常常聽到家燕姐的歌聲,但不知道是甚麼歌。



正所謂「年年都播新年歌,唔通個個都鍾意新年歌咩?」雖然賀年歌曲我們從小聽到大,但不少受訪者被問到「有甚麼賀年歌曲」時都支吾以對,甚至出現亂答的情況。其中一名學生更突破盲腸,表示「這個年代(年青人)不會聽賀年歌了」。被問到如果陳奕迅唱賀年歌,他會否感興趣。他更強調:「陳奕迅不是我們年代的。」談及農曆新年,有受訪者提出「應該放寬放煙花嘅規例,像皇后像廣場這麼空曠的地方,非常適合。」祝 心想事成製作:怪奇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8/203082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43

【60年代風味】豬油渣湯底車仔麵 皺皮豬腸至係新鮮

1 : GS(14)@2018-03-06 03:51:24

招牌八寶麵$48有豬皮、豬紅、蘿蔔、豬腸、陳皮魚蛋、牛肚、牛筋和冬菇。

舊海報、紅吊燈和綠窗框,這間在金魚街新開的車仔麵店,以六十年代香港做主題。除了裝修,食物也是昔日的味道。半開放廚房,可以看到一盤盤的車仔麵餸。


負責食品監督的司徒希師傅,小時候幫開車仔麵檔的爸爸開檔。「六十年代開始有車仔麵,自我懂事時的記憶是一元一個麵。現在我們有三十多個餸,以前嘛,只有七個餸!」車仔麵看起來簡單,但每樣餸的預備卻不簡單,單是豬腸,便已經是一樣非常多工序的食材,這兒用的豬腸是新鮮貨,更有專門負責清洗的女工去處理。連洗加燜煮的過程,那個豬腸要花上兩個多小時去完成。司徒師傅夾起一條豬腸:「看到嗎?豬腸『起皺』的,這是新鮮的表現,急凍貨不會起皺。」車仔麵湯底是昔日傳統風味,以豬骨、魚鰾和豬油渣熬兩小時而成,魚鰾的作用是令湯更鮮美卻不過濃,方便客人澆上牛腩汁或豬腸汁來提味。


抹茶涼粉紅豆冰$26、鮮菠蘿製菠蘿冰$19

司徒師傅小時候幫爸爸開車仔檔,味道記憶猶新。



除了一般油麵,更值得一試的是自家手打米線,比一般米線幼身,質感更加爽滑。飲品方面則比較多元化,有新口味有抹茶涼粉紅豆冰,亦有鮮菠蘿做的菠蘿冰。店內除了懷舊漫畫和小說,遲些更會有本地收藏家的珍藏展出,都算對保護本地文化有心。


店內裝修以六十年代的香港作主題。

小店開在金魚街。



車仔の家旺角通菜街187號地舖採訪:謝翠玲攝影:劉永發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03/203206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78

【台北米芝蓮】唯一3星被踩老土 食評人:菜式停留在六十年代

1 : GS(14)@2018-03-19 04:45:48

火焰橙汁片皮鴨上桌時,會由大廚將橙酒澆到烤鴨上再點火,焦香撲鼻。


首屆台北米芝蓮於3月14日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正式公佈入選餐廳,君品酒店的頤宮成為唯一摘取三星的餐廳,雙主廚之一陳偉強是人稱強哥的前喜來登知名港廚,在業界打滾超過35年,更曾經連續三年獲得兩岸十大名廚。另一主廚陳泰榮,則擅長將粵菜搭配西式擺盤。招牌菜「火焰片皮鴨」充滿噱頭,曾成為一時佳話。將3.5公斤的北京鴨,塞入八角、五香粉、鹽、糖及特製醬料作醃漬,汆水後後淋上醋水再風乾,最後入爐烘烤。上桌時,會由大廚將橙酒澆到烤鴨之上,點火一刻,烤鴨皮焦香撲鼻。


君品明蝦餃:蝦餃上的試管裝滿紅醋,為另一噱頭菜式。(互聯網)

君品酒店的頤宮成為唯一摘取三星的餐廳。(互聯網)



但結果出爐的一刻,竟引起不少食評家的嘩然。美食專欄作家謝嫣薇(Agnes)接受本報訪問指,「如果你食過巴黎、或是香港的三星餐廳,你就會覺得它(頤宮)是有點距離的。」Anges直言三星餐廳應有fine dining的感覺,但無論食物還是服務,頤宮均未達到水平。更重要的一點是綽頭菜式予人落伍之感。「例如它的火焰橙汁片皮鴨,或是君品明蝦餃(給客人一個試管,將醋打在蝦餃上),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都是過時的。你一看到這些菜式,你就知道這個人的思想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她亦指台北米芝蓮結果不值得港人參考,深信香港人對於台北食物的熟悉度一定比指南熟悉。至於龍吟獲二星,Anges就認為是意料中事,指祥雲龍吟「菜單時令、廚師功架紮實及標準化高」。她亦食過不少一星餐廳,如RAW、MUME及TÏrroir,並形容這些創作料理餐廳獲獎屬實至名歸。她續指,這三間餐廳的菜式能突顯廚師的風格、廚藝紮實,食材選用亦能反映風土。到底頤宮是實至名歸,還是如食評人所指般未達三星水準?就真是要食過才知道。


謝嫣薇為著名美食專欄作家,作品常見於不同媒體。

頤宮雙主廚之一陳偉強是前喜來登知名港廚,更曾經連續三年獲得兩岸十大名廚。


港廚奪3星震驚台灣「點解台菜比唔上粵菜」

而曾任職雜誌編輯的著名美食家紀曉華就認為,首屆賽果是預料是內,「三星由粵菜餐館奪得,對港人來說可能不太意外,但台灣人應該會非常震驚,因始終有本土情意結,為何台菜比不上粵菜呢?」而他亦相信始終是台北首屆的米芝蓮,評審或會將較特別的餐廳放於首位來make noise。至於二星的兩間上榜餐廳,他認為祥雲龍吟是實至名歸。「以去年推出的餐單為例,他們用上日本人很喜歡的香魚作主菜,還請當地人來飼養,將這款時令的食材以煙熏的方法處理,將其味道提升至另一境界。」而一星的17間餐廳當中,Walter認為賽果平均,台菜、日本菜及西菜三分天下,更指台灣的日本菜一向做得很好,因台灣曾被日本文化影響了大半世紀,會有一種植根性存在。不過,外界呼聲甚高的創意料理 RAW及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只奪一星,他卻沒有大熱倒灶之感,「我其實很欣賞RAW的誠意,雖然是脅江振誠之名,但與他新加坡的Restaurant ANDR秆完全不同風格。RAW是走較casual的路線,菜式偏向細碟,如Tapas般,並用台灣的食材。」而且他覺得RAW是個培育台灣年輕一代成廚的基地,餐廳聘用的廚師大部份也是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並經常與其他名廚舉辦四手聯乘的晚宴,讓年輕一代吸收更多新的烹調意念。記者:何嘉茵、張欣頤、黃依情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5/203319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34

拆局:1980年代新城市廣場 未來10年十四鄉

1 : GS(14)@2018-07-28 09:05:4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762&issue=20180728
【明報專訊】新房屋政策已將部分私人住宅地轉為公營房屋地,再加上中資頻頻入市搶地,對香港發展商而言,要增加大型土地儲備談何容易,新地(0016)視十四鄉為未來十年集團極具標誌式大型綜合發展項目,故不惜再與政府商談補地價條款,以便令計劃內的發展樓面增加。此外,沙田近年未有大型新盤,新地如意算盤是希望項目可吸納部分沙田區換樓客,如駿景園等,故發展商願意投入以億元計資金興建區內基建。

沙田屋苑成目標換樓客源

事實上,過去新地亦於新界發展多個大型綜合項目,包括1980年代沙田新城市廣場、2000年開始推出的元朗YOHO系列,以及2010年代開始的將軍澳天晉系列。新地表示,上述項目不單悉心建設優質項目,還提升社區質素及帶動整個社區發展。

數以億計投入基建工程

據悉,由於十四鄉項目涉及基建工程龐大,項目需投放大量資源發展,以便增添設施完善社區配套,預料發展期需要8年或以上。上述項目基建設施,將包括擴闊西沙路成雙線雙程行車、增設交通交匯處、加建行人天橋,以應付因發展項目而增加的交通流量;另項目興建的排污系統,以便改善污水排放。此外,十四鄉項目內亦將設置公眾停車場及旅遊車泊位,紓緩地區泊車需要,以便增加居民生活配套及便利設施如零售、銀行,並將設有巴士及小巴交通總匯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8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