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憲政埋公投伏筆蔡被指「漸進台獨」
1 :
GS(14)@2016-05-22 12:16:01【拆局】中國政治和國際關係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長鄭永年,接受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訪問表示,蔡英文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台獨推手,未來四年或會以「漸進式台獨」與習近平過招,兩岸關係前景值得擔憂。
或拉攏美日
鄭永年指,蔡英文演說模糊九二共識,大談憲政,其實是為台灣「漸進獨立」開了一扇門。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包含一個中國含義,但憲政包括公投、人民決定等。特別是蔡英文提「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很明顯為下一步可能舉行公投埋伏筆。鄭認為,蔡可能會利用日本對中國的恐懼,趁機打造「日台準聯盟」;同時利用最近中美關係因南海爭端而出現低潮,在某方面脅持美國對付中國。不過,北京在外交上始終比台灣有更大的主動權,如果要打外交戰,台灣只會越走越窄。至於鼓動台商「向南」離開大陸轉向東南亞,鄭永年認為過去不成功,現在也不太可能成功,因商人總是逐利而行。現在國民黨衰敗,台灣行政、立法體系都由民進黨掌握,這使蔡英文可大力推行其政策。鄭認為蔡最大可能是「漸進式」台獨,看大陸反應,走一步算一步。即使美國站在台灣一邊,大陸也要動武」。■記者陳永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2/19622490
英國公投 耶倫講話左右美股
1 :
GS(14)@2016-06-20 05:42:25【本報綜合報道】美股料續震盪!英國周四舉行「脫歐」公投,有分析指,因脫歐公投存不確定性,美股本周可能繼續維持動盪局面。雖然金融市場上普遍認為脫歐機會不大,但近期多項民調顯示,脫歐及留歐陣營的支持率不相伯仲。富國銀行全球市場策略主管Paul Christopher表示,由於雙方陣營支持率接近,市場對民調結果更敏感。除了英國公投之外,儲局主席耶倫講話亦是本周焦點。耶倫周二和周三出席國會聽證會,並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不過,由於儲局剛於上周三發表議息聲明及經濟預測,市場料耶倫聽證會難有新鮮事。蘇格蘭皇家銀行策略主管John Briggs稱,耶倫聽證會上講話內容難以偏離她上周三言論。耶倫上周稱,英國脫歐風險是本月決定不加息其中一個因素。她當時並指,英國脫歐或影響美國經濟。英倫銀行上周亦警告,若英國脫離歐盟,英國經濟恐陷衰退,當地金融市場亦會動盪,並蔓延至全球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周四公佈上月新屋銷售數據,而5月耐用品定單數字則於周五發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0/19661431
美銀行嚴陣以待英公投 道指早段升250點 歐股升3%
1 :
GS(14)@2016-06-21 07:10:27【明報專訊】英國周四舉行「脫歐」公投之際,聯儲局同日將公布大型銀行首輪壓力測試結果。《金融時報》稱,33家參加年度「壓力測試」的大型銀行當中,部分已向聯儲局匯報一旦英國「脫歐」對其業務的風險。儘管聯儲局並未要求作此評估,卻反映金融業對「脫歐」風險嚴陣以待。
不過,英國支持「留歐」的議員上周遇襲身亡後,最新的民調顯示「留歐」的支持率反超前。《星期日泰晤士報》委託YouGov進行的民調顯示,「留歐」支持率領先「脫歐」1個百分點;另外兩個民調的意見也傾向「留歐」。博彩業者Betfair賠率顯示,英國公投「留歐」的機率為74.6%。投資者對英國「脫歐」的憂慮情緒降溫,市場風險胃納增加,道指昨早段升逾250點,泛歐STOXX 600指數昨日升逾3%。英鎊反彈,日圓回落至104水平。日經指數大漲365點,收報15,965點,升幅為2.34%。債息回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1.67厘。油價向上,布蘭特期油在每桶50美元水平。
若脫歐 大摩高盛盈利料減9%
由於倫敦是美國大型銀行進入歐洲市場的跳板,華爾街大行不敢輕視「脫歐」的風險。研究機構KBW的報告稱,英國一旦「脫歐」,美國5家最大銀行明年的盈利將減少5%至9%,這主要由於外匯波動,不確定因素令客戶避免交易或併購,加上可能要從倫敦遷冊,開支高昂。KBW預測,一旦「脫歐」,摩根士丹利明年每股盈利將減9%、高盛減8%、摩通減7%、美銀減6%、花旗減5%。
消息人士稱,雖然「脫歐」並非「壓力測試」的項目,但聯儲局要求參與測試的銀行以「壓力測試」的題目作藍本,設想一些可能導致財務困難的危機,並評估其風險。根據聯儲局假設的「 嚴重不良反應」情况,股票價格下降約50%,失業率達到10%,GDP連續急跌5季。聯儲局亦要求銀行評估負利率對其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暫未知哪些銀行以英國「脫歐」作為壓力測試的一部分。「脫歐」的影響可大可小,取決於「脫歐」後的假設情况。壓力測試是銀行投資者最密切關注的年度大事之一。次輪壓力測試結果將於下周公布,只有通過測試的銀行才可向股東增加股息。
金管局﹕暫未引起重大監管關注
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向本報表示,一直密切留意重要的國際事宜,英國「脫歐」的公投是其中之一,英國是否「脫歐」仍是未知之數,一旦英國「脫歐」,預期在過渡期及之後市場將會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發言人稱,儘管如此,香港有穩健及具防禦能力的金融體系,在過去亦證明了能抵禦重大的市場衝擊。金管局亦有提醒銀行要監察及小心分析一旦英國「脫歐」所帶來的影響,目前為止未有引起重大的監管關注。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07&issue=20160621
湯文亮:從脫歐公投看香港群眾撤辣訴求
1 :
GS(14)@2016-06-21 07:10:44【明報專訊】有老友問對於英國脫歐公投有何睇法,民調贊成脫歐的較多,脫歐之後英國又何去何從,香港樓市又有什麼影響?我話關香港樓市什麼事,唔好聽那些專家亂講,世界上發生任何大事都會影響香港樓市,但唔會有正面影響,全部都是負面影響,我認為英國脫歐與香港樓市是風馬牛不相及,這條問題不用答。
至於脫歐公投後英國何去何從,我既然認為英國是不會脫毆,所以唔識答英國脫歐後將何去何從。
民調結果警惕政府 不能漠視民意
老友問我點解咁肯定,再提醒我的細價樓爆煲論要擺認輸宴,我話我認輸是我個人行為,是輸是贏,大家早有定論,而大家亦知道,英國人的政治智慧比香港人高出不知多少倍,公投之事,是由那些政客搞出來,並不是來自群眾訴求,所以,我認為今次公投脫歐是不會成功,甚至連小小機會也沒有。
昔推辣招稱有訴求 今對撤辣無回應
有人或者不明白,點解民調是贊成脫歐的比較多,而我反而肯定脫歐不會成功,我認為這是英國人的政治智慧表現,民調的結果是群眾警惕政府,不能夠漠視民意,否則,就會以投票反對政府,不過,到了正式投票的時候,英國人又會恢復理智,最後結果與民調不一樣,所以,英國政府亦不是太擔心,但依然要交足戲,除了首相對英國群眾作出呼籲之外,各大有影響力的人亦相繼表示不應該脫歐,他們趁機會攞一些政治本錢,這亦是人之常情。
香港雖然沒有公投,但當政府推出辣招時,兩名特首都曾經話應群眾訴求而出招,雖然未被證實,但一般市民都接受,現在群眾有聲音要求撤招,但政府沒有回應,是否漠視群眾訴求。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97&issue=20160621
英公投一旦有結果 市場料迅速波動 星展:留歐買港股 脫歐沽歐元
1 :
GS(14)@2016-06-21 07:10:58【明報專訊】英國脫歐公投(Brexit)將於當地時間6月23日舉行,預計香港時間24日(周五)下午宣布最終結果。上周主張留歐的工黨議員考克斯(Jo Cox)遇害事件,令最新民調偏向留歐,但由於脫歐留歐民意差距很小,游離的選民仍然能夠左右大局。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公投一旦有了結果,匯價波幅將會非常迅速,公投結果若留歐,建議可買入新興市場或香港股票,若脫歐對歐元區影響甚大,應立即趁高沽出歐元及歐洲股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發表報告表示,如果英國選擇脫歐,不論是長期或短期,亦肯定會為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報告提及,長遠而言,脫歐的實質經濟影響將是具體及負面的,雖然在幅度上仍有頗大的未知因素。
盛寶金融全球宏觀策略師Kay Van-Petersen表示,「英國人知道對經濟影響將會是負面的,但一些於任職對冲基金的英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同事表態一半半;這次脫歐關乎的是主權的問題,畢竟有些東西是錢不能夠買的。」
星展王良享:倘脫歐 日圓黃金需求急增
至於英國脫歐對香港投資者的影響方面,瑞信的報告表示,香港出口英國佔香港總GDP大約1.2%,稍微高於亞洲平均的0.9%,出口的主要為包括運輸、批發業及其他商業活動。IMF報告亦提到,脫歐更大的影響是在於阻礙歐盟復蘇的可能性,「如果脫歐為歐盟的政治未來帶來更多的未知因素,將會減弱投資活動及進行商業活動的情緒。在這個情况下,對亞洲經濟出口的影響將比單單面對英國經濟衰退大2至3倍」。
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去年11月至今英鎊兌美元已累跌8%,如果英國脫歐,匯價將下跌5%至10%後回升。他續稱,「脫歐之後當地央行將會即時減息以刺激經濟,今年內最多減兩次。而因為英國脫歐後不穩定相對減少,同時歐盟可能面對其他國家脫歐的可能,所以歐元將會跟跌唔跟升。」
他認為,一旦確定脫歐,英國來年將出現衰退危機。屆時避險情緒高漲,日圓、黃金等需求將大幅增加,港股最多下跌8%後將有所回升。但如果英國留歐,在避險情緒消散的情况下,投資者需沽出投資評級債券,留歐亦將利好下半年新興市場及香港股市的表現。
盛寶梁志恒:英鎊買雙邊期權 以小博大
盛寶金融私人投資服務主管梁志恒表示,「如果英國留歐,港股會因為未知因素消失回升,下半年視乎美國加息步伐,預計恒指上返24000點;但如果英國脫歐,對港股的影響反而有限。」他認為,目前國內保險及新能源汽車股計價划算,可以買入作長期投資。貨幣方面,他看好澳元、紐元作為高息貨幣仍有上升空間,英鎊部署則可購入雙邊期權,「因為而家留歐定脫歐方向都唔係好清晰,買期權可以用比較低嘅成本,獲得可能比較大嘅回報。」
他舉例現時英鎊匯率大約為1.43,可買入1.40的認沽期權,「如果一旦脫歐,只要跌超過1.40就有錢賺」。但他提醒投資者暫時不要買入英鎊現貨,始終風險比較大。
明報記者
[蘇樂恩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42&issue=20160621
金手指:公投後的大奇蹟日
1 :
GS(14)@2016-06-21 07:37:28上周,孫柏文話英國有機會脫歐。但有位戀歐派國會議員被人殺害。襲擊致死消息一出,英鎊即刻大彈。客觀而言,如用以前work嘅分析方法,脫歐派輸硬。不過喺新世代,人開始睇完新聞報導後,再睇埋其他人評論篇報導想達成咩目的,主流傳媒冇人信。所以真係難講。襲擊前,英鎊慢慢跌。襲擊後反彈,咁反彈幅度有冇準確拿捏襲擊嘅影響?所以重申上周建議,睇咗結果先至做。不過,因家陣個市預咗唔脫歐,真係脫時英鎊會跌凸。上周末做咗個投資論壇嘅講者,我提供咗個如何賭脫歐嘅路線圖同時間表。大家不妨bookmark呢篇文,睇吓跟咗得唔得。首先,當然要公投結果係脫歐。上周都講過,英鎊會大插。不過,周末我建議買嘅係恒指。因為香港時間早上約十時會有結果,如果脫,歐、美股市期指將跌到仆值,香港嗰朝都會跌千點。而今時今日啲央行已當咗自己係怪獸家長。如脫歐,歐央行、英倫銀行、聯儲局等一定喺歐洲開市前有救市措施。仲要如果啲投行、大戶喺亞洲時段特登大力掟落去,啲央行就會越重手去救。所以,我建議係一但脫歐,你就要喺香港早上11點59分,買定恒指末日牛證,跟住就等下午收錢。呢個周五,分分鐘係2016年嘅大奇蹟日啊。都大奇蹟過咁多次,冇理由唔識炒!
孫柏文獨立股評人
http://www.fb.com/shuen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1/19662348
花旗:意憲法改革公投風險勁過脫歐
1 :
GS(14)@2016-07-06 07:46:46【本報訊】居然有事件較英國脫歐更影響歐洲。花旗發表報告,指今年歐洲最大政治風險,絕非英國脫歐,而是意大利的憲法改革公投。報告指,匈牙利和意大利,今年下半年都可能分別就歐盟難民配額,以及憲法改革進行公投。花旗預計,短期內不會有任何決定歐盟或歐元區成員身份去留的公投,因在大多數國家,選民不能直接觸發歐盟公投,另外,有(舉行公投)權的政府(通常是議會)目前相信亦不可能動用權力引發此公投。不過,在精英越來越失信於民的環境下,通過公投尋求政治合法性的試探有吸引力。憲法改革議案由意大利總理倫齊,與他所在的中間偏左政黨民主黨,於2014年4月提出,由於議案未能得到法案立即生效所需的三分之二議會投票通過,根據意大利憲法,需舉行公投決定議案是否成為立法。為求實現意大利政府穩定,倫齊已將他的政治命運,押在10月公投上。如果公投通過改革法案,意大利政界形勢會更穩定,倫齊將得以通過立法。不過如果公投否決改革法案,倫齊政府將下台,意大利將重現前總理貝盧斯科尼被迫下台留下的政治亂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5/19681732
脫歐公投成卡梅倫催命符
1 :
GS(14)@2016-07-12 08:15:33卡梅倫由2001年首度當選國會下議員至今,經歷十多年的政治生涯,明日終於告一段落。保守黨在去年大選爆冷贏得下議院大多數議席後,卡梅倫本已計劃五年任期後不再連任,沒有才短短一年就黯然下台。卡梅倫1966年10月9日出生。他就讀「英國政治家搖籃」伊頓公學,自小成績優異,及後考入牛津大學修讀哲學、經濟與政治,並以一級榮譽的佳績畢業。畢業後他到保守黨研究部工作,1992年至1994年先後任財相及內政大臣特別顧問;2001年首度當選下議員,短短四年後更獲選為保守黨黨魁。當時保守黨已在野八年,變得死氣沉沉,相反卡梅倫年僅39歲,年輕的臉龐頓時令保守黨生動起來,在2010年大選,卡梅倫更帶領保守黨贏大量選票,終結工黨執政,可惜議席未過半數,令英國出現36年來首個懸峙國會,最終要跟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拜相之齡僅43歲。卡梅倫為了抵住國內冒起的右翼勢力,在去年選舉承諾會辦脫歐公投;結果當選前民調幾乎清一色預期再出現懸峙國會之際,保守黨竟爆冷「冧莊」,獨攬政權,只是沒有料到,這個脫歐公投最後成為導致他的政壇催命符。《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2/19691512
日圓見7.2算 回到英公投前
1 :
GS(14)@2016-07-17 15:38:35■市場憧憬日本央行加碼量寬,令日圓滙價受壓。 資料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市場憧憬日本央行最終加碼量寬,資金持續流出避險貨幣日圓。日圓滙價下滑,每百日圓兌港元昨日低見「7.2算」,重返英國脫歐前水平。日圓轉跌,截至本港昨晚約8時,兌每美元最弱曾見106.32,跌0.92%;每百日圓回落至7.2949港元,接近上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創下低位7.2619港元,僅相差330點子。日圓本周累跌5.2%,有機會打破1992年2月後最大單周跌幅。
未來或下試7算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分析師賴春梅指市場繼續炒作寬鬆預期,日本央行尚未採取任何行動和政府加推新政策前,對日圓滙價帶來下行壓力,每百日圓兌港元或重回「7算」。日圓回軟至「7.2算」,不少熱忱遊日的港人也到找換店吸納日圓。尖沙嘴重慶大慶的堅成找換店老闆張偉材指,昨日早上接到許多客戶電話查詢日圓滙價外,也多了客戶到該店換日圓,兩者客戶均較平日增約一成。市場揣測日本或推出「直升機撒錢」行動,但近日多位日本官員否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6/19696992
新憲法今公投 民選政府或受監督泰軍方擬常態干政
1 :
GS(14)@2016-08-08 00:16:54■巴育前天表態支持新憲。
泰國今天舉行新憲法公投,全國5,058萬選民將決定是否賦予軍方監督民選政府的權力。軍政府想透過新憲令軍方干政成常態,並大力打壓反對聲音,但新憲會否通過仍是未知數。
泰國軍政府總理巴育上將前天公開表態支持新憲法,他強調新憲並非由軍方草擬,軍方也無意戀棧權力,新憲法通過不但可以恢復泰國民主體制,也會帶來至少五年的政治穩定。泰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塔威普將軍形容,新憲會讓軍隊成為政府的「保母」,監督民選政府執行軍方制訂的20年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他說:「(新憲)構思就是要確保不再有政變。」
拉票反新憲可囚十年
軍方將新憲講成是泰國防範再有政變的靈丹妙藥,可是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新憲實際是讓軍隊干政常態化和合法化,草案的魔鬼細節建議,在「至少」五年的過渡期中,上議院250席全部由軍政府委任,而且有權否決民選的下議院通過的法案;如果下議院各黨派陷僵局,兩院將開聯合會議,屆時可推舉非民選議員當總理。還有,未經國會批准的軍政府緊急法案,新憲法規定今後繼續有效;憲法法庭也可以更容易彈劾議員和解散政黨,變相是鞏固了2014年以來的政變成果,軍隊當然毋須再搞政變。軍政府力促新憲過關,只准為贊成新憲拉票,並立法規定拉票反對新憲人士最多可判監十年,已有超過100人在社交媒體向新憲說不而被捕。泰國選民對新憲開民主倒車似乎敢怒不敢言,最新民調指逾半受訪者未有就投票表態。雖然巴育答應明年舉行大選,但如果新憲法被否決,未知他會否履行承諾。
他信表明不接受新憲
政治分析相信,新憲是吸收了2006年推翻總理他信後政局混亂,紅、黃衫軍互相傾軋的教訓,巴育和現任陸軍總司令烏東德,皆出身自號稱「東部之虎」的第二步兵師,這支部隊正是當年推翻他信的主力,二人顯然是有意透過改變遊戲規則,阻止親他信的紅衫軍重新上台執政,所以難怪目前流亡海外的他信會表明不接受新憲。親他信的紅衫軍在泰國草根階層有強大號召力,過去10年一直令到親王室的黃衫軍勢力不安,特別是地位尊崇的泰王蒲眉蓬已年屆88歲,王室世代交替無可避免,他信或乘機捲土重來。不過,有趣的是黃衫軍也反對新憲法。美聯社/路透社
【泰國憲法公投Q&A】
Q:今次投票目的?
A:公投新憲法,如接納將會是泰國君主立憲以來第20份憲法
Q:為何泰國經常換憲法?
A:自1932年泰國軍方已12次政變成功並常政局不穩,每次權力平衡有變,執政者都傾向重寫憲法
Q:新憲草案有何重點?
A:上議院250席全部由軍政府委任,且有權否決民選的下議院通過的法案;如果下議院各黨派陷僵局,兩院將開聯合會議,屆時可推舉非民選議員當總理
Q:泰國民眾可否為反對新憲拉票?
A:不能,新《公投法》列明任何人如果對新憲草案,提出「不客氣」或「錯誤」的討論,最高可監禁10年。兩名八歲女童因為喜歡粉紅色的選民名單而把它撕下,也被指犯法被控
Q:如新憲不被接納有何後果?
A:完全是未知數,巴育說過2017年會有大選,但他多次「走數」。政治評論員則認為,假如新憲公投失敗,軍政府會繼續把持政權一段時間
Q:新憲通過機會高嗎?
A:也是很大的未知數,泰國民調顯示大部份選民未有決定。泰國紅、黃衫軍兩大政治陣營雖向來勢不兩立,但今次公投卻罕見站在同一陣線,反對不民主的新憲法。資料來源: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7/1972620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