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經評論:金管局敲響財仔喪鐘

1 : GS(14)@2016-11-16 05:44:20

2016年差唔多過去,呢一年,財務公司(俗稱財仔)真係可以用頭頭碰着黑嚟形容,年初政府出招打財仔中介、假按揭事件肆虐,到年尾金管局再出必殺技,宣佈下年推出「樓按提示服務」,可以話係敲響咗財仔喪鐘。金管局呢招個名好似好無氣勢,但操作起上嚟殺氣騰騰。講番個背景先,以往業主去銀行借完按揭貸款後(即係一按),唔少會靜靜雞去財仔再借多筆(即係二按),而呢件事係銀行不容許,就算你二按借1萬蚊都好,你都要問銀行拎consent。不過,銀行無咁得閒逐個查你,所以唔少客人靜雞雞借凸咗。但係,喺金管局電子提示服務推出後,下年起你試吓喺銀行申請完按揭後,之後去財仔借多筆,再去埋田土廳上冊,呢個時候,就好似手機嘅push notification咁,銀行即刻知道你踩界,結果客人無二按可借,財仔無生意可圖。你或者會問,銀行係咪咁霸道先,點可以唔畀人借二按。的確,一按銀行係真係可以好霸道,因為佢係一按債權人,就算業主破產,都係由一按銀行拎番啲還款先。新例之後,所有業主無得偷雞,申請二按前,必須要問銀行拎consent,先可以去財仔借,但銀行點會戇居居畀consent你,「去財仔?嚟我度借咪得囉」,或者係,「無收入證明?可以用其他方法證明嘅,但consent就唔畀得住喇」。所以,財仔二按生意,大部份都可以摺埋。查實,二按業務真係相當和味,冇事冇幹,利率可以高達20厘,that's why財仔近年喪做,不過回報高,風險亦高,如果業主破產,物業變咗銀主盤變賣,錢係要賠畀一按銀行先。咁財仔可唔可以轉做一按生意?難矣,財仔嘅資金成本其實好重,本地銀行係唔會借錢畀財仔做按揭生意,除非財仔接受金管局規管銀行按揭業務嘅金剛箍,所以唔少財仔都係靠股東資金;大型財仔就可以去海外source資金返嚟,唔少來自新興國家。唔好彩地,美國聯儲局加息再即,今次極有可能展開加息周期,容易令新興國家資金流走,息率扯高,如果財仔個盤唔夠大,得8厘嘅一按係無利可圖,再加埋樓價若果有下行迹象,按揭成數ceiling因應風險要再降低,咁邊個會幫襯呢?又點做生意呢?小型財仔嘅就真係不要說了。有人話,做開按揭嘅財仔,可以試吓轉做消費貸款,不過遺憾嘅係,消費貸款同按揭貸款嘅business model完全唔同,同埋市面上已經有做消費貸款龍頭,想同佢哋鬥,真係不如直接轉行好過。其實今年年中發生過唔少財仔畀假按揭文件呃到攤攤腰嘅事件,新聞報好似唔係好多宗,但實係非常多中小型財仔瀨嘢,但佢哋無同人講過,因為財仔最需要嘅係聲譽,講完同摺咗間嘢分別唔大,呢件事本身已經令財仔業界元氣大傷。總括而言,而家差唔多有1,800張財仔牌,應該會係香港歷史嘅高峯,下年有機會逐漸回落,個牌賣得嘅就賣,摺得嘅摺,汰弱留強,不過可以肯定嘅係,二按佔比只係成個物業市場嘅一條毛,對樓價影響不大,唔會成為壓倒樓市最後一根稻草,但金管局隔山打牛就相當高招,財仔真係喊三聲。記者:周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6/198348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71

金管局放寬網上小額轉帳額

1 : GS(14)@2016-11-20 22:19:21

【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向銀行發出通知,客戶經網上銀行進行的小額轉帳,其金額上限由以往每兩日3000元,放寬至每日5000元。

需求增 放寬至每日5000元

金管局去年起容許銀行客戶透過網上銀行向第三方帳戶進行轉帳,毋須預先登記,亦不用進行雙重認證,但為管理風險,限定每個銀行戶口,每兩日最多轉帳3000元。最近向業界進行諮詢時,收到銀行的建議,由於市場需求日增,希望可以放寬限額。當局經考慮後亦相信,銀行在過去一年累積了管理相關風險的經驗,故認為即使放寬至每日5000元,風險仍然可控。

因此,當局把限額放寬,並同時容許銀行在轉帳後以各種形式通知客戶,而不限於利用電話短訊。但金管局強調,銀行仍然要留意安全風險,對日漸增加的網絡詐騙風險加以警惕。

自去年政策放寬後,東亞(0023)、中銀香港(2388)、匯豐及恒生(0011)等先後推出自有轉帳平台,信銀國際、永隆及上海商業銀行等則有參與銀通的P2P服務。信銀國際客戶策略及電子銀行業務執行總經理李慧燕表示,相信新措施有助電子小額支付市場發展,更便利客戶使用相關服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79&issue=20161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175

金管局收緊貸款中介

1 : GS(14)@2016-12-01 08:01:11

【本報訊】金管局推出新規定,明年4月起銀行只可處理由已委任第三方轉介的貸款申請,並且任何零售及中小企貸款廣告,均須如財務公司般列明借貸忠告語句。銀行早前已停止接受中介公司轉介個人消費金融產品,如私人、稅務貸款及信用卡申請等。金管局昨再向銀行發出新指引,只可處理由已委任第三方轉介的貸款申請。由於獲委任的第三方一般不會向貸款人收取任何費用,故銀行處理零售客戶或中小企貸款申請前,要向貸款人確認是否由第三方轉介並已收取費用,同時要獲取第三方轉介的名稱、電話號碼、商業登記或牌照號碼等。若確認該第三方並非其委任,貸款申請則不應受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早前要求就放債人牌照施加更嚴格的牌照條件,強制財務中介須獲財務公司委任,將中介列入放債人牌照內,廣告要列明借貸忠告,措施已於今日起實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1/198513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83

人幣跌勢急 港商對沖恐失算 或損還債能力 金管局:對銀行財政影響微

1 : GS(14)@2016-12-06 03:52:29

【本報訊】近月人民急貶,市場上外滙賭盤雖幾近離場,但企業客因營運需要仍持有的人幣遠期對沖合約,因沒預算跌勢如此急,或令對沖「冚唔晒」,合約無法滾存而要終止,企業客會否因外滙損失影響償還能力,令銀行撥備增加,惹來關注。金管局重申,有關合約餘額已遞減,不會對銀行財政構成大影響。記者:劉美儀



儘管近月人幣兌美元曾最多急貶近2.8%,但多間銀行主管及分析員均指,相關遠期對沖合約餘額已接近尾聲,數月前人幣滙率相對穩定時,很多合約已平盤離場,仍滾存至今的亦可能僅餘三、四期,至明年初便屆滿,上半年雖有個別企業客或因外滙損失導致銀行少量提撥,惟預期對下半年撥備影響有限。


所剩合約已近「水尾」

消息指,今年以來,金管局已一直就中小企及商業客,所涉人幣遠期對沖合約,如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RF)進行定期專項調查(thematic survey),並要求銀行透過書面承諾方式,掌握客戶在多間銀行同時開立的對沖合約餘額。有關遠期合約一般年期雖達一、兩年,但每個月底要對價,若跌價銀行會要求客戶追補抵押品。自去年8.11滙改後人幣持續貶值,至今所剩合約無論規模及期數,應已接近「水尾」。惟近期人幣急貶,據悉有些每月仍「撐住」滾存的遠期合約企業客,可能資金「乾塘」,「都無法再carry」。另一情況是人幣持續走弱多時,企業遭客戶「減價cut單」,但企業已按原來材料、人工等支出估算,購入的對沖合約金額未能中途調減,故出現「白頭片」、即合約變相「做大咗個盤」,遇上近月滙率急貶,或造成外滙損失。消息指企業需現金流周轉,倘因此而影響本身償付能力,不排除個別嚴重個案,會出現信貸違約,故要審慎監測今年度銀行的工商信貸撥備會否增加。金管局發言人指,據當局一直對銀行審慎管理信貸風險的要求,銀行與企業客戶進行金融交易,須事前評估客戶財務狀況,包括其償還能力,設定合適交易額度,如客戶因市場變動影響現金流,銀行需加強管理。


專家料企業能應付損失

發言人表示,該局並沒有銀行售予客戶尚未到期的人幣遠期對沖合約總額,但從業界了解,銀行在過去一年已減少與企業進行此類交易,這些交易餘額正逐漸減少,不應對銀行財政狀況構成重大影響。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近1個多月人幣滙率最多曾由每美元兌6.75急貶至6.96,企業遠期合約若對沖不足,自然會有損傷,但相信未必會導致企業虧損或銀行撥備增加,除非公司本身生意已有問題;而最近內地經濟趨穩,除房地產外各行業均有改善,料企業能應付有限度的外滙損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5/198552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289

拆息曾見15厘 港鬧人幣荒金管局百億即日回購額度曾用盡

1 : GS(14)@2016-12-07 07:37:31

■離岸人民幣拆息昨日盤中曾高見15厘。 資料圖片



【本報訊】本港人民幣現錢荒!離岸人民幣拆息昨日抽緊,盤中曾高見15厘,銀行遂向金管局拍門借錢,日內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即日回購額度曾全數用盡,午後高峯期動用當局三種流動性安排達228億元。財資界人士相信與內地水緊有關。記者:陳洛嘉 周家誠



據財資市場公會資料顯示,昨日隔夜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Hibor)定價連升六個交易日,報12.3813厘,較上周五飆升5.22厘至逾兩個月高位,下午盤中一度升至15厘;一年期長息定價亦升至5.2197厘,創逾九個月新高。


至少6間PLP用盡額度

金管局指定9間銀行作為一級流動性提供行(PLP),有責任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每行每日最多有20億元額度拆放資金。不過,昨日市場水緊,9間PLP共180億元的回購額度中,上午9時已使用137億元,即最極端或有6間PLP已用盡額度,部分銀行或要向金管局拍門撲水。金管局另向市場提供2種、各有100億元額度的短期流動資金支持,包括日間人民幣資金,及即日交收的隔夜資金,昨日兩者使用量均罕有激增。日間回購額度昨日早上11時至下午2時一度全數用盡,即銀行曾向金管局借盡100億元,隨着資金即日歸還,下午4時使用額度已回落至49億元。不過,水緊情況似有延續,銀行平日鮮有使用的隔夜回購,下午4時額度共使用20億元,反映銀行拆定資金過夜,於今日還款。金管局雖有向市場提供流動性,但銀行礙於不欲向當局透露資金緊絀情況,傾向於同業間自行拆借。不過,昨日隔夜息盤中一度高見15厘,而金管局日間回購利率僅以近3次Hibor隔夜息定價平均數計,隔夜回購再於平均數上加0.5厘,即昨日利率定價最多僅約8.5厘,遠低於同業間拆借價格,加上不少PLP銀行用盡額度,遂向當局拍門借錢。


人行或曾挾息打淡友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分析,離岸人幣拆息飆升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美息上揚,令人幣隔夜至12個月遠期外滙明顯走弱。其次是上海銀行同業拆息(Shibor)上揚,效應蔓延至離岸市場,不排除人行曾經進行干預,將息率抽高挾走人幣沽家。富邦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亦指,臨近年尾本港資金緊張,主要是內地有收緊銀根迹象,以支撐人幣滙價。不過,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指,暫難以判斷人行是否有意再度挾息,本港人幣水緊情況仍需觀望內地拆息會否維持高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6/198564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450

金管局推金融科技人才培訓計劃

1 : GS(14)@2016-12-17 23:43:40

【明報專訊】為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金管局及香港應科院昨日聯同11家銀行及9所大學,推出金融科技人才培訓計劃,為大學生提供在銀行內參與金融科技發展的實習機會。

包括匯豐、恒生(0011)、渣打(2888)及中銀香港(2388)等11家銀行,將合共提供約70個實習職位,銀行提供的項目包括網絡安全、分佈式分類帳技術、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生物認證和手機應用程式等。

11家銀行提供70實習職位

項目的對象是大學內供讀工程、計算機科學、科學、商業,金融或法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薪酬約每月10000元或16000元。

實習期將由明年暑假開始,為期6個月至1年,而今日起至明年2月4日將接受申請,整個遴選過程預計在4月底完成。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圖)表示,全球各地的金融科技人才都有限,預計全球搶人才的情况未來會持續,若本港要繼續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就需要培育本地專才。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李樹培稱,本港銀行業在未來3至5年於金融科技人才的缺口達500至700人,尤其在網絡安全及法律人才方面,因此這計劃將每年持續推出,未來可參與的人數亦有望增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81&issue=20161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66

金管局推實習計劃 培訓金融科技人才

1 : GS(14)@2016-12-17 23:51:41

【本報訊】金管局聯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推出「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現屆大學生或研究生可於本地11間銀行實習6至12個月,以培訓金融科技人才,今起接受報名。九大院校就讀工程、計算機科學、科學、商業、金融或法律系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可報名參加實習計劃。接觸銀行內部的金融科技(Fintech)項目如網絡安全、生物認證,及金管局、應科院舉辦的監管講座及技術課程,名額70個,明年暑假開始實習。本地11間銀行參與計劃,包括中國銀行(香港)、恒生銀行、滙豐銀行、渣打銀行(香港)等。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李樹培指,如反應熱烈希望第二屆名額可增至100個,而11間銀行統計顯示未來三至五年金融科技人才空缺約500個至700個,現階段應開始積極培訓學生及在職人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17/19867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306

金管局研長者超市免購物提款

1 : GS(14)@2016-12-30 01:17:27

【本報訊】為改善偏遠地區銀行分行不足問題,有報章引述消息人士指,金管局正與超市及便利店等商討,讓長者可在不購物情況下提款,惟當局指目前仍在研究階段。


亦探討便利店是否可行

提款是市民日常最常用的銀行服務,上月初銀行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於財經事務委員會建議,除流動銀行及自動櫃員機外,當局可考慮容許弱勢社群在超市及便利店,在毋須購物情況下亦可提款。《信報》昨引述消息人士指,金管局與超市及便利店等所屬集團商討構思是否可行,暫未悉技術上能否實施。由於超市及便利店提供提款服務會涉及交易成本,要研究誰人承擔,如由政府及銀行分擔,相信會較易促成有關服務。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指,正探討如何通過合作安排,讓長者可以在不購物情況下提款,目前仍在研究階段。現時市民可於21家商戶及其超過2,500個銷售點,透過「易辦事提款易」在購物時提取現金。一田百貨市務部總經理謝素嫻就表示,未有聽聞過此計劃,或需時研究其可行性,不過認為「幫到老人家無所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9/198800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435

金管局增港銀資本要求

1 : GS(14)@2016-12-31 10:16:57

【本報訊】金管局完成對具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D-SIB)年度評估,名單維持不變,不過較高吸收虧損能力(HLA)資本要求按年遞增,以滙控(005)旗下香港上海滙豐商業銀行為例,明年將由1.25%升至1.875%。
D-SIB分為五級制,滙豐現時屬於組別4,屬港銀中最高。中銀香港(2388)、恒生銀行(011)、渣打香港則屬於組別2,明年HLA資本要求由0.75%升至1.125%,東亞銀行則屬於組別1,比率由0.5%升至0.75%。事實上,監管機構提升資本要求,令銀行必須保留更多盈利,不利於銀行派息,亦不利於派發員工花紅,不過有助銀行在遇上危機時更穩健,而增加HLA資本要求,將減低這些銀行不能持續經營的概率,避免了對本地金融體系造成巨大衝擊。金管局指,2019年最終適用於D-SIB的HLA資本要求僅佔風險加權資產介乎1%至3.5%之間,而明年適用的水平將提高至0.75%至2.625%之間。此外,政府昨日刊登《披露規則》修訂,認可機構須就主要監管指標作出季度披露,提高其在業界及不同司法管轄區之間的可比較性。而《修訂公告》則對認可機構設定押記的限制作出一定豁免,以便利業界遵守國際最新的場外衍生工具交易保證金及風險緩解標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31/198821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60

金管局收集企業開戶被拒資料

1 : GS(14)@2017-01-05 07:58:24

【本報訊】中小企尤以海外註冊及初創公司,開立銀行戶口困難重重,一度引起廣泛關注,金管局敦促業界特別是國際大行疏導處理,並於去年9月公佈公平待客操作指引,情況已漸見改善。據悉,拒絕開戶比率現已較年中下降,個別大行降至單位數水平,金管局亦於數周前,經電郵收集銀行過去7個月的開戶數據及其拒絕開戶詳情,估計是協助當局全面評估業界落實指引及改善進度。消息亦說,該局即將展開俗稱「放蛇」的喬裝扮客巡查行動。有銀行指,本地企業開戶申請問題不大,樽頸仍是海外註冊及來自非英語區的公司,銀行要平衡反洗黑及反恐怖金融活動合規標準,又要兼顧金融普及便利客戶,並不容易。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時表示,自該局去年9月發出通告後,已見到有銀行推出改善措施,如縮短手續所需時間、提供有關開戶申請的最新進度,並就申請被拒個案設立覆核機制等,個別銀行亦已調整運作以更符合「風險為本」做法,不再要求客戶提供幾十年前的財富來源。她指,目前情況開始有改善,該局會繼續透過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資料,在數個月內進行喬裝客戶檢查,以監察銀行有關措施的成效。金管局亦正積極探討運用創新科技,包括利用「專業資訊機構」提供的平台等方法,提高銀行對客戶盡職審查的效率。自去年商會轉達中小企難在銀行開戶的投訴個案,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據悉,當時起金管局已要求銀行每月提交開戶及被拒資料,但收集範圍比較簡單及有限。消息說,上月初該局向銀行發出電郵,要求一次性提交自4月底至11月底過去逾半年,客戶開戶申請及被拒等詳盡資料,包括分列戶口性質屬私人抑或企業,若屬企業亦要呈報本地或海外;開戶申請有多少拒絕比率、被拒個案提交的文件資料如何、客戶有否上訴及後續發展,銀行需於上月底前呈交相關資料。有銀行界透露,自該局高度關注問題後,加上銀行設立客戶上訴機制,開戶被拒比率已較年中回落,據悉有大型銀行個別月份的比率甚至降至零,目前平均應低於10%。該局副總裁阮國恒,去年中曾在《匯思》撰文,指4月對本港數家大型零售銀行進行一項專項調查,收到的開戶申請中,平均約10%未能成功開戶,一、兩間行的比率更顯著高於此平均水平。市場估計,滙豐及渣打香港,是拒絕比率較高的國際大行。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3/198848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