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僅是百度的風口,其實也是中國的風口。
來源 | 接招(ID:itakethat)
作者 | 方浩
無限接近千億美金公司,是過去一年百度的常態。
陸奇入職半年的時候,李彥宏坐著基於百度Apollo1.0無人駕駛系統的汽車駛向五環;入職一年的時候,百度在CES上推出Apollo2.0版本,並基於自主研發的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DuerOS推出raven H、raven R及raven Q三款智能硬件產品……一年時間,無論是在底層技術平臺建構,還是場景化產品落地,百度都走在了業內前面。
肯定不能說這一切都歸功於陸奇。陸奇入職時的百度,AI已經成為百度的「立命之本」、無人駕駛項目也已運行三年、傳統搜索業務借助信息流開始煥發第二春……賽道已經被廠長鋪好,資源已經各就各位,就差合適的司機了。
合適不僅跟人有關,更與時機有關。 如果陸奇早入職一年,讓他去和美團、餓了麽拼外賣,他會來嗎?就算來,他有勝算嗎? 陸奇說,2016年底回國工作是當時所有選擇中最好的選擇,問題只是在於:選哪家公司、哪個生態。
據說騰訊、滴滴等巨頭都邀請過陸奇,做搜索出身的陸奇選擇了做搜索起家的百度,但顯然,他看中的不是百度的過去,而是未來。如果李彥宏問他:你是想改變世界,還是想在西雅圖看一輩子陰雨天?陸奇想到的「改變世界」肯定不會是搜索。換句話說,陸奇押註的不僅是百度的未來,也是自己的未來。巧合的是,這兩個未來在一個頻道上,這就是AI。
陸奇說:「百度是在All in AI。」不了解百度過去的人,不會理解這個判斷有多沈重。過去十年,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就是被動地試錯試錯再試錯。從試水電商(有啊、MALL)、到搶占移動端入口(收購91)、再到跟風O2O(團購+外賣),百度一直在做自己核心能力之外的事情。 BAT中,A和T都實現了核心業務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跨越,只有百度沒有。
不是百度核心業務做的不好,而是時代變了,需求變了,場景變了。與以往招攬其他頂級高管不同的是,陸奇的到來,李彥宏首先送上了兩份大禮:先是撤銷備受爭議的百度醫療事業部,接著讓百度外賣與餓了麽合並。前者一直是百度「惡名」的導火索,後者是百度戰略失焦之後的歷史包袱。
外界可以把這兩件事看成是陸奇上任之後燒的火,但如果沒有李彥宏的深度反思,特別是對AI戰略的極度渴望,就沒有今天百度在人工智能戰場的清晰形象,更沒有今天的市值。All in首先不是擁抱未來,而是切斷過去。這需要陸奇來做,更需要李彥宏來斷。
當一家公司的戰略出現重大轉移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跨越非連續性。 之前百度試圖通過跟隨策略來跨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現在AI不僅是百度的新戰略,幾乎是每一家互聯網新老巨頭的戰略,所以不存在誰跟隨誰的問題,只存在誰的跨越更有邏輯感。
過去一年,百度股價和市值之所以能夠暴漲,除了在Apollo和DuerOS兩個人工智能底層系統上的一路高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百度借助AI讓其傳統業務煥發生機,而不是一刀兩斷。
根據百度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當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34.89億元(約合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為人民幣79.48億元(約合12.0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信息流業務以第三季度業績為基準的年化收入超過10億美元,達到百度移動業務一個新的里程碑。
從2016年底開始,百度借助人工智能個性化推薦,徹底打通了之前傳統搜索業務與移動內容分發之間的割裂。今年如果信息流業務收入達到預期,就相當於2016年今日頭條的收入規模,這對百度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增量盤子,而且就來自最核心的業務。
所以, AI戰略不僅釋放了百度未來的想象空間,也點燃起了百度過去的主營業務。 從這個角度看,陸奇的這一年,不僅僅是與百度的過去告別,也是讓百度的未來和過去實現鏈接的一年。通俗地說,就是百度既有了貌美如花的技能,也把賺錢養家的本事留下來了,並且本事還越來越大。這就是跨越非連續性的邏輯感。
百度從創業到實現盈利,花了足足五年時間。可以想見,要想在AI上獲得規模化的真金白銀,百度花的時間只會更長。陸奇說,「人生是一場不停的、無情的戰鬥。」這其實講的是耐心。百度過去走的彎路,都是在與時間為敵:別人做什麽我就做什麽,完全被牽著鼻子走。而現在敢於把Apollo和DuerOS作為開放平臺無條件給任何合作夥伴,這是對時間的耐心。
陸奇說:「人才、技術、資本和市場是科技行業的幾大基本要素,很顯然,如今的中國擁有這些。」最關鍵的是,中國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數據:14億人口、11億智能手機、近8億互聯網用戶、2億輛汽車。AI不僅是百度的風口,其實也是中國的風口。
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的最新數據(截至2月10日)顯示,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預計約為48.37太瓦時(TW,萬億瓦時),相當於全球耗電量的0.20%,且隨著時間推移還在持續穩步增長。
來源:Diginomist
中本聰最初在2008年白皮書中設下的2100萬枚比特幣供應總量,在自2009年1月3日問世的九年後,目前已經“挖掘”超過80%,通過全球各地的比特幣“礦場”,進入市場流通。
“挖礦”,其實就是利用芯片的計算能力("hashpower"),在比特幣全球網絡的區塊中不斷進行“哈希碰撞”,比競爭對手更快地求解,以此贏得在公開賬簿上的記賬權,獲得系統獎勵的比特幣。這一不斷重複的枯燥過程,在比特幣行業被形象地稱作“挖礦”。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產生數量將越來越少。2009年“創世區塊”給予礦工的獎勵是50枚比特幣;而今天挖出新區快的礦工酬勞已經降至12.5枚比特幣。未來“開采”新的比特幣區塊,對礦機的算力要求越來越高,設備也越來越昂貴,作為成本大頭維持礦場運作的電費也愈來愈高。
今年1月10日,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預計還僅是39.84太瓦時。短短的一個月後,這一數字就已攀升近10太瓦時至現在的48.37太瓦時,“開采”新區快對電力的“胃口”增長,遠遠超出正常國民用電的需求。
48.37太瓦時是一個什麽概念?全球用電量排名第54的伊拉克,全國國民也不過44.4太瓦時,目前已被比特幣挖礦反超;而按照目前的趨勢,比特幣挖礦耗電量要超越排名第52位的繁忙島國新加坡(49.5太瓦時),不過就是春節後的事情。
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師Nicholas Ashworth1月10日研報中曾預計,2018年全年比特幣乃至其他數字貨幣的挖礦用電需求最高將達到140太瓦時,比現在的預計耗電量還要再翻上兩番,達到全球總用電量的0.6%。
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十個多月中,平均每個月比特幣的預計耗電量將增長逾8太瓦時。要知道中國2018年全年的新增裝機量也不過120千兆瓦(GW),不過1太瓦時的五分之一!
在與其他新興產業進行橫向對比時,結論則更為驚人。眾所周知,電動車/新造車概念是2017年炙手可熱的新興概念;大摩此前預計電動車在歐洲的率先普及使用,將在2018年帶來1-2萬億瓦時的電力需求,到2025年達到25萬億瓦時,而全球電動車用電需求則將達到125萬億瓦時。
來源:摩根士丹利
也就是說,電動車行業的電力需求要到2025年,才堪堪達到今年數字貨幣“挖礦”的需求水平!據此Ashworth給出了“比特幣2018=電動車2025”的用電需求論斷,認為2018年電力產業的熱點話題將讓位給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挖礦需求”。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張一葦
周二(4月24日)早盤滬深兩市開盤漲跌不一,但隨後一同震蕩上行。盤中,前期超跌藍籌股集體大漲,滬指重返3100點,上證50指數大漲逾2%;次新股、富士康概念股等快速上行,創業板指站上60日線。至今日午間收盤,滬深兩市股指紛紛收漲,滬指和創業板指均漲逾2%,兩市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放量。
盤面上,草甘膦、鋼鐵、次新股等板塊漲幅居前;兩市無一板塊收跌。
截至滬深股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31.52點,上漲63.51點,漲幅2.07%,成交額1,147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517.1點,上漲186.47點,漲幅1.81%,成交額1,464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789.64點,上漲36.59點,漲幅2.09%,成交額503.2億元。
資金方面,央行今日公開市場開展3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投放300億元。
熱點板塊:
鋼鐵板塊今日早盤表現強勢,久立特材漲停,柳鋼股份漲逾7%,方大特鋼漲逾6%,華菱鋼鐵、韶鋼松山、三鋼閩光漲逾5%,新鋼股份、南鋼股份、八一鋼鐵漲逾4%。
次新股今日早盤掀漲停潮,天安新材、鼎盛新材、迪貝電氣、凱倫股份、智能自控、南都物業、愛嬰室、雙一科技、鋒龍股份等24只個股漲停。
兩市無一板塊收跌。
消息面:
1、證監會公司債券監管部主任蔡建春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綠色證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中國綠色證券高峰論壇上表示,下一步要從三方面加強綠色債券市場發展,一是進一步完善綠色債券標準,二是進一步提高綠色債券市場參與各方的積極性,三是進一步夯實綠色債券發展的基礎。
2、4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2017年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同比增長12.5%,排名躍居全球第二;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
機構觀點:
申萬宏源認為,周期和價值股的反彈不是單純的超跌反彈,而是跟隨信號驗證步步為營的預期修複行情。基於這樣的認識,更加關註與經濟增長預期相關性高的行業,首選周期股中的鋼鐵和水泥行業,同時關註房地產和銀行板塊。
國泰君安認為,目前市場處於二季度行情的前夜,投資者應靜待二季度行情的展開。周期品行情的中期邏輯存疑、前期一線消費藍籌面臨“估值—業績”難以超預期壓力,相對而言,更加看好經濟平穩增長背景下消費行業的邊際增長貢獻,看好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背景下的大眾消費品,以及受政策扶持、業績增長預期逐步修複的制造領域的TMT板塊。此外,降準對市場情緒形成呵護,金融、地產板塊全年來看有絕對收益。主題投資方面,重點推薦雄安新區、數字信息化、芯片國產化、核電等板塊。
新華富時A50指數期貨交割日逼近,截至4月26日14:30,該指數已暴跌逾2%,狂瀉260點,跌幅2.07%。這也拖累同日A股巨震,上證50同時期跌幅也高達1.68%,香港恒生指數跌破3萬點大關。
一般而言,中國境內股指期貨的交割日在每個自然月第三周的周五,而在新加坡證交所掛牌的富時A50股指期貨的交割日則為每月第四周的倒數第二天。
早在同日早盤,4月到期的富時A50股指期貨合約就大跌近1.4%。通常來看,交割日前的前三個交易日,市場都會出現劇烈波動,盡管有漲有跌,但在市場無利好消息、整體格局較弱的情況下,股指期貨的交割日都會成為大盤“魔咒”。
此外,導致大盤重挫的另一大主要原因在於格力電器。該公司於4月25日晚披露年報,公司2017年度營收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7%,凈利潤224.02億元,同比增長45%,創出歷史新高。然而,公司2017年度沒有分紅計劃,留存資金用於集成電路等新產業。
4月25日,格力電器收報50.07元/股,總市值逾3012億元。但受上述消息沖擊,格力電器開盤就躺在跌停板上,市值直接蒸發逾300億元。截至4月26日收盤,格力電器跌幅達9.67%,股價報45.23元/股。
“格力電器是外資QFII的重倉股之一,不分紅的消息在外資看來絕對是大利空。對於外資QFII以及MSCI的選股邏輯而言,分紅、基本面以及流動性(會否出現停牌)都是投資時最為關註的三點。”某前新興市場對沖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格力電器曾出現過長達50多日的停牌,因此被外資“一票否決”,即其並未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中。
盡管富時A50中並沒有格力電器,但該公司的利空消息仍然會影響到上證50、滬深300股指期貨(滬深300中有格力電器,且是權重),滬深300股指期貨大跌,導致整體大盤承壓。
眼下,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入市門檻高,相比之下,富時A50期貨合約則具有合約規模小、杠桿比率高、資金占用低、交易時段長、進入限制少等一系列優勢,除了白天同步交易之外,還推出了16:10~2:00(次日)的晚盤交易。由於這段時間正是國內披露有關重要新聞及相關信息的時候,再加上A50與滬深300指數有極高的相關性,因此投資者往往利用此屬性進行套期保值交易。
例如,某投資者持有滬深300隔夜多頭倉位,但是晚上出臺的政策對股市構成利空,通過A50期指合約,該投資者可以在A50做空,從而規避自己在中國境內股指期貨上多頭持倉的風險。
此外,小長假逼近也是影響市場的因素之一。“如果現在繼續做融資,那麽放假照樣要計算利息,因此衡量成本並考慮到假期可能出現的外部利空因素,有融資操作的機構都可能會出現減倉,否則滿倉就需要付出4天利息,這也可能加劇市場拋壓。”上述對沖基金經理表示。
5月14日,財政部公布了4月份財政收支情況,財政收入仍保持兩位數較高增速,收入創同期歷史新高。
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6.9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約2萬億元,同比增長33.7%。兩者合計的財政收入逼近9萬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由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組成。其中前四個月,作為經濟晴雨表的稅收收入近6萬億元,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收入約2.4萬億元,占稅收收入比重約40%。
今年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這帶動了國內增值稅等收入的快速增長。而企業效益和居民收入持續改善,帶動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較快增長。
今年前四個月,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收入約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個人所得稅增速更是高達20.8%。
而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種中,1~4月除了契稅保持兩位數增長外,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維持個位數增速,耕地占用稅呈現負增長。
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依然維持高增長。在前四個月約2萬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1.8萬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0.7% 。
盡管前四個月財政收入增速繼續維持高增速,但續增還要克服挑戰。此前,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人婁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後期存在一些影響收入增長的因素。比如2018年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減收效應將主要在5月份以後逐步體現。今年PPI同比漲幅可能有所放緩,對財政增收的拉動作用會相應減弱。國際國內經濟運行中,仍有一些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也可能會給後期財政增收帶來一定影響。
在降費政策下,今年前四個月非稅收入8121億元,同比下降8.8%。
在財政支出方面,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6萬億元,同比增長48.9%。這為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民生領域支出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比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007億元,同比增長10.9%。教育支出9565億元,同比增長7.1%。
基建類支出保持較高增速。比如交通運輸支出3679億元,同比增長15.8%。
近期中央財政要求地方加快支出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黨和國家重大決策的有效實施,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周五(5月18日)滬深股指早盤雙雙低開,滬指在兩桶油帶領下震蕩翻紅,創業板指低開低走。午後,環保等題材股紛紛拉升,創業板指下探60日線後快速反彈,並翻紅;兩桶油持續上漲,天然氣板塊走強,滬指漲逾1%。至今日收盤,滬深兩市股指紛紛收漲,滬指逼近3200點,兩市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放量。
截至滬深股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93.30點,上漲39.02點,漲幅1.24%,成交額1,680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672.52點,上漲37.02點,漲幅0.35%,成交額2,082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36.75點,上漲5.55點,漲幅0.3%,成交額694.6億元。
盤面上,采掘服務、油品改革、天然氣等板塊漲幅居前;藍寶石、鈦白粉、集成電路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金方面,滬股通凈流入24.8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1.43億元。另外,央行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今日無逆回購到期。
熱點板塊:
石油板塊持續大漲,其中采掘服務概念再度領漲兩市,海油工程、惠博普、中油工程、貝肯能源、通源石油、潛能恒信、中曼石油、中海油服、博邁科漲停,金誠信、仁智股份漲逾7%。
天然氣板塊今日午後逐漸走強,厚普股份、皖天然氣、道森股份、傑瑞股份、重慶燃氣漲停,中天能源、富瑞特裝漲逾8%。
跌幅榜上,藍寶石、鈦白粉、集成電路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監控:
消息面:
1、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縱深推進防範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九項重點任務, 提出加強實人認證,鞏固電話用戶實名登記成效;規範重點電信業務,著力治理境外來源詐騙電話;加強釣魚網站和惡意程序整治,降低網絡詐騙威脅風險;開展網上詐騙信息治理,著力壓縮詐騙信息傳播渠道等。
2、5月17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河北省正定縣召開全國夏季糧油收購工作會議,會議認為,當前糧食生產形勢總體較好,種植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夏季糧油有望再獲豐收,預計產量和收購量仍將保持較高水平。會議強調,要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努力擴大市場化收購。各地糧食主管部門要統籌組織引導多元主體開展市場化購銷,搞活糧食流通。
機構觀點:
網信證券指出,A股面臨多重壓力,股指選擇向下回調走勢,後市如果繼續震蕩調整,滬指下方30日線附近或有較強支撐,可適當逢低吸納,等待市場企穩反彈機會。操作上,指數弱勢行情下,以防範板塊結構性調整補跌風險為主,合理控制倉位,耐心等待市場止跌企穩信號出現。逢低適當關註阿里概念、芯片替代、國產軟件、蘋果期貨大漲區塊鏈、5G通信等板塊龍頭個股機會,規避妖股、高位股、解禁減持、賽馬概念等板塊個股回調風險和補跌壓力。
國海證券認為, 政策面轉暖與市場成交量明顯萎縮,均預示市場可能越來越接近短期底部區域。市場在未來1至2周有望維持反彈趨勢,但市場分化的概率可能會加大。在當前偏弱的市場環境中,公司業績的確定性、持續性和防禦性及與估值匹配度可能是市場關註的焦點。
此前處於輿論風波中的聯想交出了新的成績單。
聯想集團5月24日發布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2018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第四季度聯想的營收同比增長11%至106億美元,而這是聯想10個季度以來首次獲得兩位數增長。
而聯想集團的財報其實在本財年的第三季度已經出現拐點。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聯想集團總營收規模達到了129.39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同比增長6%,當時這一營收規模創下了聯想集團自2014財年以來單季度的最高水平,同時也逼近聯想集團單季營收的歷史紀錄。
在第三、第四季度利好的刺激下,聯想集團的財報在2017/2018財年得到了明顯的好轉,整體營業額較上一財年增長5.4%達到454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二高水平,接近2014/2015財年463億美元歷史峰值。
“聯想已經重新進入了上升通道。滿意,但是更多是一種踏實,水到渠成的結果吧。”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近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談業績時心情顯然要好上很多。
移動業務加速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凈利上來看,即使是營收同比有兩位數上升的第四季度,聯想集團實現的凈利潤只有0.33億美元,遠低於市場預估的1.138億美元;而2017/2018財年聯想凈虧損1.89億美元,市場預估1.466億美元。
而這主要是受新的美國稅務法影響,聯想此前計提了4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Deferred Tax Liability)。
據了解,上述4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主要是受聯想此前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和IBM X86服務器這兩個交易的影響。
不過,聯想同時指出,美國較低的稅率將有利於集團在該地區長期的業務營運。
從具體業務上來看,在聯想當下的幾大業務中,移動業務目前還在控制成本階段。
具體來看,本財年聯想移動業務收入同比減少6%至72.41億美元。
對於智能手機業務,聯想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將繼續加強拉丁美洲及北美等核心市場,專註於可盈利的市場,並削減開支,以大幅減少這項業務的虧損。
而聯想移動業務更多集中在海外市場的情況在本財年更加明顯,相比上個財年,聯想集團移動業務在拉丁美洲的銷量增長達40%,北美地區的銷量增長更是達到57%。
此前,楊元慶發布了內部架構調整郵件,聯想將把PCSD和MBG整合成立智能設備集團(簡稱IDG)。
IDG將由聯想集團總裁Gianfranco Lanci領導,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將出任中國區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負責人,向Gianfranco匯報;MBG中國產品副總裁常程將擔任MBG中國業務代理負責人;高級副總裁兼摩托羅拉業務總裁Sergio Buniac將繼續領導MBG海外業務。
對於未來布局,楊元慶在本次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聯想的願景是要成為智能化變革的領導者,聯想正在圍繞智能物聯網設備、計算力基礎設施和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加強競爭力。
PC重回第一
雖然聯想已經逐步擺脫對單一PC業務的依賴,但PC毋庸置疑還是當下聯想的支柱業務。
上述財報顯示,本財年第四季度,聯想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業務營業額同比上升16%,達到了4年來的最快增速,而稅前利潤率也在時隔一年後重回5%的水平。
讓楊元慶真正松了一口氣的是,聯想這一次在商用市場重新奪回全球PC第一的寶座。
在此之前的第三財季,盡管不同機構對PC出貨量的統計標準不同,但關於各大廠商出貨量的排名卻基本一致,前六名依次是惠普、聯想、戴爾、蘋果、華碩、宏碁。
這意味著,在聯想這次反超惠普之前,惠普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穩坐PC銷量榜首。
聯想近期一直在PC出貨量和利潤的抉擇上表現得更側重於利潤。“過去幾個季度,我們比惠普要保守不少。我們放棄了不少低價值訂單,尤其是在北美市場。”楊元慶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聯想此前放棄了一些針對谷歌Chrome的框架PC產品,僅這方面就有超過100萬臺的訂單。
周五滬深兩市股指低開震蕩,指數表現弱勢依舊。周期股、金融股盤中沖高回落,並於午後持續走低,受此影響,上證50指數午後再度翻綠,上證綜指則先後跌破20日和30日均線支撐。深圳市場上,軟件、集成電路概念板塊表現疲軟,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再現深幅回調。其中,創業板指盤中下跌逾30點,指數逼近1800點關口。截至全天收盤,滬深兩市股指全線收綠,市場成交量較昨日微幅放量。
滬深兩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41.3點,下跌13.35點,跌幅0.42%,成交額1,665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448.22點,下跌115.91點,跌幅1.1%,成交額2,321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04.55點,下跌33.85點,跌幅1.84%,成交額828億元。資金方面,央行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今日無逆回購到期。
盤面上,汽車零部件、農機、次新股、豬肉以及飲料制造板塊逆勢走強,整體漲幅居前。跌幅榜上,國產軟件、草甘膦、集成電路、網絡安全以及藍寶石概念領跌。
熱點板塊:
汽車零部件板塊周五盤中再度走強,個股上演漲停潮。截至全天收盤,光洋股份、躍嶺股份、萬通智控、欣銳科技、貝斯特、克華控股、鐵流股份、日盈電子、隆盛科技、亞普股份以及中馬傳動先後漲停。
得益於啤酒和白酒板塊集體走強,飲料制造板塊盤中強勢領漲。截至全天收盤,金種子酒漲逾6%,廣譽遠漲逾4%,順鑫農業、金徽酒、青島啤酒漲逾3%,珠江啤酒、燕京啤酒、今世緣、瀘州老窖以及洋河股份漲逾2%。
跌幅榜上,國產軟件、草甘膦、集成電路、網絡安全以及藍寶石概念領跌。
個股監控:
消息面:
1、國資委發布2018年1-4月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國有企業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潤增幅高於收入8.7個百分點,鋼鐵、石油石化、煤炭等重點行業利潤大幅增長。1-4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175002.5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利潤10054.9億元,同比增長18.4%。
2、繼三星於去年年底遭發改委約談之後,中國反壟斷機構最近又約談了全球第三大存儲廠商美光,調查內容可能涉及去年DRAM漲價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打壓中國企業。美光存在限制設備商對福建晉華進行供貨的行為,這對於正處於試產階段的福建晉華而言無異形成了重大壓力和挑戰。
機構觀點:
網信證券指出,股指整體處於弱勢格局,運行方向有待進一步觀察。未來若各股指繼續向下調整,日K線MACD有形成死叉跡象,導致股指調整周期延長。投資者保持謹慎觀望為宜,等待股指方向明朗後再靈活應對。操作上,趨勢不明朗情況下,總的策略以觀望為主,試錯交易只能輕倉參與。
山西證券認為,目前指數處於底部區域基本可以確認,維持之前結構性震蕩行情的預判。短線維度下,行業配置以一些基本面紮實、盈利穩定的白馬股為主,大盤回調可適當加倉;另外可以關註由於 AH 股折價帶來的套利機會;中期維度下,市場流動性並不像想象中的悲觀,而經濟的不確定性有所升高,市場也將繼續維持結構性行情。
周四(5月31日)滬深股指早盤紛紛高開後高位震蕩,創業板指則相對弱勢,盤中創近兩個月來新低後快速反彈。午後,次新股、消費股等繼續走強,題材股等震蕩回升,兩市股指集體漲逾1%。至今日收盤,滬深兩市股指紛紛收漲,滬指逼近3100點,兩市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縮量。
截至滬深股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95.47點,上漲54.03點,漲幅1.78%,成交額1,852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295.73點,上漲189.94點,漲幅1.88%,成交額2,23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743.74點,上漲17.52點,漲幅1.01%,成交額693.7億元。
盤面上,食品加工制造、飲料制造、旅遊等板塊漲幅居前;兩市無一板塊收跌。
資金方面,滬股通凈流入36.2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30.03億元。另外,央行今日開展了2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400億逆回購到期,故實現凈投放1800億。
熱點板塊:
食品加工制造板塊今日表現強勢,雙塔食品、海欣食品、金字火腿、桂發祥、來伊份漲停,伊利股份、廣州酒家漲逾9%,海南鹽業、絕味食品、千禾味業、好想你漲逾7%。
飲料制造板塊今日表現活躍,深深寶A、香飄飄、維維股份、金楓酒業漲停,養元飲品、今世緣、山西汾酒、承德露露、會稽山、伊力特漲逾6%。
兩市無一板塊收跌。
個股監控:
消息面:
1、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總體建設計劃今天正式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時間表確定。建設計劃共列入52個項目,包括場館項目18項,其中新建場館8項、改造場館8項、臨建場館2項;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1項;其他配套項目3項。
2、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今日表示,自2016年2月,國務院批複同意在15個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以來,商務部會同各有關部門和各試點地區積極開展探索,在完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促進機制、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形成了29條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初步探索出新時代服務貿易發展的模式和路徑。
機構觀點:
網信證券認為,經過大幅下跌後A股短期或有超跌反彈,但市場整體仍然偏弱,整個市場尚無明確主線,如遇大幅反彈及重要壓力位適當減倉,被套股票做好自救。市場是否完全企穩尚不確定,保持謹慎態度。對於短期貿易戰受益板塊可輕倉適量參與,盤中關註小金屬漲價、芯片、二線消費、超跌股、生物醫藥、化工。同時關註青島上合峰會相關概念。註意規避連續虧損的績差股、爆漲的題材股短期風險。
萬聯證券認為,經過連續的快速殺跌之後,市場存在技術性反彈的動力。但近期擾動市場的因素仍在消化之中,市場抄底資金進場意願較弱,反彈受到的壓制比較大。但另外一方面,內外部因素的擾動還沒有影響我國經濟基本面,當前經濟基本面相對平穩、資金面偏向中性的局面仍未改變,市場區間震蕩的大格局並沒有發生變化,市場下跌幅度有限。
蘋果正在徹底與喬布斯時代告別。
沒有新的iPhone,沒有新的Mac,蘋果2018年WWDC開發者大會一個新硬件都沒發布讓很多果粉有點失望。
畢竟,硬件在喬布斯時代一直是蘋果公司的支柱。過去的每次發布會上,蘋果的新硬件產品都是最受期待的。
這場一年一度的缺乏新硬件的開發者大會,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無料”蘋果發布會。蘋果CEO庫克在會上大談健康、安全、隱私、增強現實、教育和服務業務,而所有的這些沒有一個是與單一的硬件相關的。
26個iOS新功能
在WWDC上,蘋果一口氣發布了新版iOS 12操作系統的26個新功能,全面提升了iPhone和iPad性能,速度比原先翻番,用戶在使用時將能直接感受到軟件應用更流暢。
此外,蘋果還發布了新的MacOS操作系統 Mojave。蘋果已經將一些應用從iOS移植到MacOS,開發者將有望於明年使用這些技術開發基於MacOS的App。
蘋果還對智能語音助理Siri功能進行了改進,為Siri創建了新的快捷功能App。蘋果一直致力於鼓勵用戶適量使用手機。為此,新的iOS 12系統加強了“夜間勿擾模式”,即當用戶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它會自動屏蔽掉推送功能。蘋果手機還會自動統計用戶在每一個App上所花的時間,以及記錄每次用戶拿起手機的時間和頻率,並告訴用戶哪些App經常會發推送給他。
值得註意的是,蘋果還推出App limits的新功能。這意味著,用戶可以通過設置控制自己在每個App上每天所花的時間。這項功能對於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尤其有用,有助於幫助孩子管理時間。
蘋果還在努力把推送功能變得更人性化。比如當使用者點開推送消息的時候,確保手機不會處於鎖屏狀態,又比如會自動關閉那些用戶根本不使用的App的推送。此外,根據話題和App的類型,蘋果還首次推出分組推送功能。
視頻電話功能Facetime此次也進行了升級,首次實現了群聊功能,同時支持32人上線進行視頻通話。而且在通話過程中,可以自己加入表情、濾鏡等效果和功能。
在增強現實功能方面,蘋果宣布與軟件公司Adobe合作,並推出了AR工具套件ARKit 2,支持多人在同一時間進行遊戲互動。樂高全球創新官展示了一段不同地點的用戶在同一時間共同搭建的3D樂高玩具躍然桌面的視頻。這款App同時支持4個人玩,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蘋果還對照片功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善。比如通過“搜索建議”,就能根據關鍵的時間、場所和活動找到你想要的照片。此外,蘋果還會向用戶建議把照片分享給誰。
此次的iOS更新還涉及一些常規的蘋果App,比如股市,尤其是會在公司股票下面的新聞欄里面加入該公司與蘋果公司有關的新聞。蘋果還對錄音功能進行了改善,並支持iCloud雲端的分享。
蘋果的汽車操作系統CarPlay也宣布了重大變動。iOS 12終於開始支持第三方導航軟件,甚至支持谷歌地圖或者高德地圖。過去司機總是抱怨蘋果地圖不夠精準。
開發者和1000億
1997年當喬布斯重返蘋果的時候,他開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他聚焦在個人級和專業級設備;電腦和手機,賦予蘋果完美的產品執行,並讓蘋果的產品在全球廣為流行。
十多年後的今天,庫克站在2018 WWDC的舞臺上,蘋果已經不再是一家輪廓分明的硬件公司,他打破了硬件和軟件的邊界,也打破了個人和專業級設備的邊界,打破了設計師和程序員的邊界,也即將打破電腦和手機的邊界。
現在,蘋果這家公司正在被軟件定義。
新的MacOS操作系統Mojave使用全新的“黑暗模式”(dark mode),能夠在黑暗的背景下,將文字和圖片突出。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介紹道:“這是一款靈感源於專業級,但又面向普通人的操作系統。”
不過針對未來iOS是否會與MacOS整合的傳言,Federighi予以否認。“這種情況將不會發生。”Federighi在發布會上說道。
但實際上,蘋果已經將iOS操作平臺上的一些框架移到了MacOS當中,比如蘋果正在測試向Mac電腦中裝新聞和股市App,這將伴隨著Mojave的到來實現。“開發者也有望於明年起正式使用這項技術。”Federighi表示。
打通平臺,讓用戶在不同的設備當中任意切換是蘋果此次發布會上傳遞的核心信息。如果整合成功,將意味著蘋果能通過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提高其服務業務的收入,而不是僅僅從提升硬件價格來創收。要知道,目前蘋果用戶換新機的周期正在變得越來越長。
最新一個季度,蘋果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庫克表示,開發者通過蘋果商城已經累計賺了1000億美元。他還表示,目前每周有5億人訪問蘋果商城。
撇開谷歌獨辟蹊徑
蘋果語音助理Siri的功能升級一直是蘋果開發者大會的重點。而這一次,Siri發生了改變——她不再追求變得“更聰明”,而是追求變得“更能幹”。
蘋果開始通過讓Siri從手機用戶的習慣著手,訓練其深度學習的能力,幫助用戶執行更多任務,而不是強調通過說各種“俏皮話”來博眼球。這令蘋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策略與谷歌和亞馬遜產生了本質的區別。
比如,如果你說:“讓我放松。”那麽Siri就會放音樂並調暗房間的燈光。或者你告訴Siri“我要買點雜貨”,那麽它就會打開雜貨店外送的App。或者如果你在早上要喝咖啡,Siri就會打開你經常外賣的咖啡店App。如果你開會遲到了,Siri還會直接與會議組織者取得聯系,告訴他們你可能要晚到了。
今年5月8日,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在會上演示了語音助手代替人類預約理發和預訂餐廳的事先錄好的兩段語音對話。比起傳統的語音機器人,使用谷歌Duplex AI語音系統的新助手要人性化得多,它不僅能夠和人類進行多回合的對話,而且還自帶語氣詞,聽起來相當逼真。
在一段女聲版機器人顧客和理發店店員的對話中,機器人顧客的一句“嗯哼”以假亂真,與人類使用英語對話的語氣十分相似,而且機器人也不再局限於僅僅回答“是”或者“不是”這樣簡單的話,而是會與人類進行談判和商量,最終達成一致的時間。
長期致力於人工智能語音識別研究的軟件開發者張國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Siri的這一發展方向是正確的。想讓機器像人一樣回答問題目前只能用於娛樂行為,而幫助人們執行任務才是真正需要的。蘋果專註於在使用功能上,通過學習用戶習慣來訓練機器,這樣可以更快地得到更有意義的效果。”
不過張國峰也表示,人工智能需要大數據的支撐,這與隱私是沖突的。最近蘋果更新了隱私規則。公司在WWDC大會上宣布,蘋果瀏覽器Safari的用戶將能夠對自身在網上的信息獲得更多控制權,包括限制第三方對其網上數據的追蹤等等。
Federighi表示:“個人設備上可能留存著很多敏感信息,用戶有權對誰能看到這些信息進行掌控。我們認為隱私數據就應該得到保護。”
萬億美元市值指日可待?
WWDC大會當天,蘋果股價一度大漲近2%,公司市值最高飆升至9700億美元,直逼萬億美元大關,不過隨後股價出現回落,收盤僅微漲0.3%。過去一年,蘋果股價累計上漲了24%。
一些分析師認為,蘋果近期將不再有支撐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市值近期難以突破1萬億美元。不過投資大亨巴菲特上個月宣稱自己在一季度增持蘋果7500萬股股票。這令巴菲特持有蘋果股票數量由今年2月的1.65億股增加至2.4億股,總價值高達425億美元。此後蘋果股價就一路高歌猛進。
過去兩年巴菲特是蘋果激進的投資人。他贊賞庫克並暗示蘋果是一家消費型企業,已經不再把自己只定位成一家賣手機的公司。巴菲特表示:“蘋果是全球利潤最高的企業,它的利潤幾乎是美國排名第二公司的兩倍。”巴菲特已經把投資從傳統科技公司轉移到新興的科技公司。最近巴菲特拋售了其並不成功的IBM的股票,轉而購入蘋果股票。
蘋果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蘋果收入增長至611億美元,同比增長16%;凈利潤138.2億美元,同比增長25%;每股盈利2.73美元,均高於分析師預期。在該季度,蘋果總共銷售了5220萬部iPhone手機,同比增長3%。
蘋果還宣布了10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並宣布將海外1020億美元利潤為股東分紅,這也是首次讓市場看到特朗普新的稅收計劃為蘋果公司股東帶來的利益。過去十年,蘋果累計產生海外利潤2500億美元。另一方面,蘋果現金流滑落至2672億美元,創下了去年6月以來的新低。
基金公司Exponential ETFs產品管理總監Charles Ragaus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手機疲弱的銷售數據被服務收入以及其他產品收入抵消了。”Exponential ETFs預測,蘋果股價有望進一步上漲。
庫克也在第二季度的財報發布後表示:“我不認為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我認為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仍然是消費產品公司歷史上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