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烏克蘭政府軍開始退出東部戰略重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44

周三烏克蘭政府軍開始從烏東部城市Debaltseve撤退,此前該地區交火激烈,烏克蘭分裂武裝在停火協議生效後依然猛攻,烏政府軍被圍困。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飛往Debaltseve之前表示,當地超過80%的政府軍已經開始撤離,剩余20%也將撤離。

華爾街見聞曾介紹過,周日俄羅斯、烏克蘭、德國和法國在明斯克達成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雖然烏東部的戰火有所緩解,但雙方對一個交通樞紐的爭奪令停火協議變得岌岌可危。

反對派宣稱他們不會在Debaltseve遵守停火協議。雙方在該地區的對峙可能令四國領導人此前的努力白費。Debaltseve是連接Donetsk和Luhansk的重要交通樞紐。而這兩個城市都由反叛軍控制。

波羅申科和西方表示,反對派的攻擊因得到了俄羅斯坦克、大炮和軍隊的武裝而進一步強化,但俄羅斯否認在戰爭中為反對派提供軍事力量。

“親俄反對派在Debaltseve地區的行動明顯違反了停火協議。”路透援引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Federica Mogherini表示。

《華爾街日報》提到,放棄該地區可能激發分裂武裝的士氣,並削弱波羅申科的權威。

該消息也引發金融市場的反應,烏克蘭美元債券與美國國債的利差創下歷史新高,而盧布的走勢較為平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46

英國銀行業加速退出投資銀行業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06

英國雨

由於業績下滑,英國銀行業正在加速退出投資銀行業務。

據英國《金融時報》,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預計將在投行業務裁員14000人,而巴克萊銀行(Barclays)首席執行官Antony Jenkins也表示對投行業務“耐心有限”。

上月,蘇格蘭皇家銀行為投行業務任命新的負責人Rory Cullinan,首要任務竟然是4年內將自己的部門砍掉80%員工。該行希望這個“布朗計劃(Project Brown)”能在投行業務連續7年虧損之後,幫債權人實現利潤。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大部分裁員將在美國和亞洲。該行拒絕對此事置評。

同樣,去年巴克萊投行業績也下滑。去年巴克萊投行業務稅前利潤下滑近三分之一,股票收益僅2.7%,遠低於此前設定12%的目標。巴克萊銀行CEOJenkins稱,對於投行業務恢複的耐心很有限:

我是一個很沒有耐心的人,我們會毫不猶豫優化投入到投行業務的資產,以此保證收益目標的實現。

投行業務曾經是巴克萊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但去年五月,該行宣布縮減投行業務規模,原因是債券、外匯和商品的交易業績不佳。

另一方面,巴克萊去年第四季度因操縱匯率市場遭調查,額外提列7.5億英鎊(12億美元)用於外匯操縱調查相關的和解成本,從而使其預期的總成本達到約12.5億英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397

阿里被要求退出臺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020

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2014年3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圖)

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4日報道,因隱瞞大陸企業身份,臺灣認定阿里巴巴集團違返了臺灣的投資規則,要求其退出臺灣。

臺灣經濟部下屬的投資審議委員會稱,阿里巴巴子公司通過在新加坡註冊的方式隱瞞了自己作為大陸企業的身份。因此,該機構已要求其支付12萬元臺幣(約2.4萬人民幣)的罰款,並且撤出臺灣,或者在6個月內轉讓其在臺灣分公司持有的股份。

《北京晨報》消息,阿里巴巴發言人對此表示,新加坡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是在開曼群島註冊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阿里巴巴在2008年按照當時的相關法規,走正常流程以外商身份在臺灣成立分公司,並不存在任何偷步或者隱瞞。阿里將就此提出訴願和積極溝通。

此外,馬雲3月3日在臺北對大學生發表演講後對媒體稱,阿里巴巴將全面配合臺灣政府的工作。

馬雲稱,他意識到阿里巴巴與臺灣政府的溝通不夠。他說,如有必要,阿里巴巴將重新申請註冊,或向臺灣政府提供額外文件;阿里巴巴在臺灣有約30萬個企業客戶,不能一走了之。

阿里臺灣子公司是否為大陸企業?

阿里巴巴表示,2008年通過新加坡註冊的實體(Alibaba.com的全資子公司)在臺灣設立分公司時,“依據的是當時臺灣官方頒布的相關規定,並自此遵循所有的法律程序開展業務”。

“自從Alibaba.com的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去年9月在美國上市後,臺灣有關部門改變了對阿里巴巴集團內部結構的看法,將其視為一家中國大陸企業,”該集團表示。

不過,據中國證券網消息,臺灣投審會副執行秘書張銘斌表示,雖然阿里巴巴2008年在臺灣登記是新加坡公司,可是去年在美國上市時,公司申報文件顯示,中國母公司控制新加坡子公司。

昨日(3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股價大幅下跌2.88%,為每股81.58美元,這也是該公司自上市以來的最低股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45

百度退出日本搜索市場 轉向移動先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7692.html

百度退出日本搜索市場 轉向移動先行

一財網 劉佳 2015-04-19 12:17:00

Baidu.jp搜索引擎的關閉並不意味著百度放棄日本市場,據悉百度仍保留了日本辦公室,並推廣其Simeiji應用,這是一個用於日文輸入的iOS和Android鍵盤應用。

在進軍日本市場多年之後,百度做出了關閉百度日本搜索引擎Baidu.jp的決定。

有媒體援引百度一名發言人的話,確認百度日本搜索引擎已關閉。不過該發言人表示:“並不排除,未來我們重新推出該服務,或是通過日本的其他平臺推出搜索服務的可能性。”

未撼動日本搜索格局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百度宣布其國際化戰略,並以日本市場為出擊首站:2007年3月,百度日本站開始測試,2008年1月23日百度搜索正式在日本上線。

對於百度海外首站為什麽是日本,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曾解釋道:“日本市場的競爭並不是那麽激烈,日本市場的格局多年來沒有變動,就是Yahoo和Google這兩家非日本公司在做,我覺得從日本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多一個選擇是有好處的。”

當時李彥宏曾發表文章說:“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把百度進軍日本的行動看成國際化,如果非要用“化”來說事的話,應該叫本土化。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需要前面多年來在技術、人才、產品、運營上的經驗,同時也需要當地人告訴我們什麽是那里的人需要、看重並且能看懂的。百度在中國的成功是因為我們更懂中國,並更願意懂中國;在其他國家成功,也需要願意懂那些個國家。”

他曾暗示進軍日本並不容易。他說:“站在東京都市中心酒店的窗戶前,看著160公里以外雪白的富士山山頂,很容易超脫出大都市的繁華,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當然,也許這只是大戰前夕的平靜。”

時隔多年之後,百度相關發言人承認:“很明顯,百度日本搜索引擎從未吸引到大量用戶。隨著我們於2013年停止搜索編目,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搜索用戶數並不是很多。”

不過,Baidu.jp搜索引擎的關閉並不意味著百度放棄日本市場,據悉百度仍保留了日本辦公室,並推廣其Simeiji應用,這是一個用於日文輸入的iOS和Android鍵盤應用。

百度發言人表示,這一商業決策基於百度全公司的戰略,即專註於成為一家移動優先的公司。“這意味著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進一步專註於移動和O2O。尤其在日本市場,這樣做很合理。日本的智能手機滲透率已經超過70%,而這是一個被iOS主導的市場。截至2014年12月,iOS設備在日本的市場份額超過60%。我們的iOS輸入應用Simeiji非常熱門,擁有超過1400萬用戶,並在日本蘋果App Store中排名前列”。

國際化“時不我待”

在關於國際化方面,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曾在2014年的一封內部郵件中稱,加速百度國際化“時不我待”。

在更早的2010年,他曾撰文指出國際化很可能是一個比較長期的工作,而且需要比較大的投資,但是總有一天會看到這種投資是值得的。百度內部已經設立了這樣一個目標——下一個10年,要讓百度這個名字在全球一半以上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但和以搜索業務直接進軍日本市場不同,百度的海外策略逐漸變成了繞開搜索技術,例如在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利用hao123、貼吧、知道、殺毒、瀏覽器等一系列工具類應用先行,再為日後推出搜索引擎建立基礎。

2013年“兩會”期間,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李彥宏透露,“在埃及、泰國、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我們有當地語言的服務,每月大有大約3000多萬海外用戶在使用百度。”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百度的阿拉伯語(埃及)、葡萄牙語(巴西)、泰語(泰國)版的搜索服務已經正式上線,旗下Hao123目前全球有8種語言的10個本土化版本,2013年的月活躍用戶數3500萬。

而百度的泛安全產品安全衛士、百度殺毒、Spark瀏覽器業務已經擁有泰語、印尼語、葡萄牙語等多語言版本。

在巴西市場,百度此前公布的數據稱,Hao123桌面端用戶突破3000萬、百度衛士用戶也超過千萬;百度瀏覽器等多款移動產品已擁有了數百萬用戶。2014年7月,百度葡語版搜索在巴西正式上線提供服務,百度不僅通過自己的技術和產品為巴西提供優質的互聯網服務,還與巴西政府的國家級重大項目對接,為巴西互聯網科技業務研發創新性解決方案,推動巴西互聯網科技創新;還將在巴西建立世界級的技術研發中心,致力於培養當地互聯網科技專業人才,為巴西培育創業公司提供支持。

很快,在2014年10月百度入股巴西最大團購網站Peixe Urbano。從發布葡語搜索,到投資巴西本土互聯網公司,這也意味著,在用戶搜索習慣已經完全養成並且保持著每年30%以上高增長的巴西搜索市場,百度正在展開更多“本地化”深入探索。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62

綠城退出上海融綠平臺 融創放棄黃浦灣項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351

5月5日晚間,融創中國和綠城中國昨天分別發出公告,綠城將留下融綠平臺中售價最高的項目上海黃浦灣,以及跟融創等合作的另外兩個項目北京禦園和杭州之江一號,除此之外的融綠平臺,則全歸融創所有。 (CFP/圖)

經過半年的分分合合之後,融創和綠城這對怨偶終於和平分家了。

5月5日晚間,融創中國(01918,HK)和綠城中國(03900,HK)昨天分別發出公告,綠城將獲得融綠平臺中售價最高的上海頂級豪宅項目黃浦灣,以及跟融創等合作的另外兩個項目北京禦園和杭州之江一號,除此之外的融綠平臺,則全歸融創所有。

根據公告,融創獲得了雙方此前各占50%股權的上海融綠平臺——其下屬包括上海玫瑰園、香溢花城等20個項目,及在處女群島註冊的SunacGreentown,這兩者的股權和債務全部最融創所有。

而綠城則獲得原屬於融綠資產的上海黃浦灣、北京禦園、杭州之江一號三個項目,其中上海黃浦灣一度被認為是全國最貴豪宅項目,該樓盤單價最高叫價達到38萬元/平方米。

知情人士對《東方早報》記者表示,綠城董事長宋衛平對黃浦灣誌在必得。他們需要這些高利潤、高銷售額的項目,鎮住軍心。

不過他們之間並未完全斷絕關系,雙方仍然保持了天津全運村項目的合作,融創和綠城分別以49:51的比例持有該項目80%的股權,剩余的20%則由一名獨立的第三方決定。

有業內人士向《京華時報》表示,這個總建築面積達87萬平方米的項目,天津市政府絕不允許雙方“拆臺”。“這顯然是孫宏斌和宋衛平各退一步的妥協結果,未來孫宋二人仍有繼續合作的可能。”該人士表示。

交易完成後,綠城預計可以獲得33.9億元的現金流量凈額,以及出售收益和可取得分紅合共7.81億元。

融綠平臺爭奪戰

2012年6月,融創和綠城合資成立上海融綠平臺,註冊資金20億元。

南方周末網早前介紹,2012年,綠城資金鏈高度緊張,以33.6億元出售上海、蘇州、無錫等6個城市9個項目中50%的權益換得融創支援。融創和綠城宣布組建合作平臺融綠公司,各以10億元現金持有融綠公司50%股權。

到2014年,融綠累計銷售額達到174.8億元,超過萬科、綠地成為上海的住宅銷售冠軍。

但時隨著雙方感情破裂,宋衛平重回綠城,融創退出以來,融綠平臺就成了爭奪的焦點。早前有媒體報道,融創董事長孫宏斌之所以願意讓宋衛平重掌綠城,便是以融綠平臺為條件。

億翰中國董事長陳嘯天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對於融創而言,之前其在融綠平臺投入了很多心血,不僅獲得了團隊,也獲得了一部分項目資源。融綠平臺此前的諸多項目未來屬於融創,對融創的品牌在上海的落地非常有利。

新城控股總裁歐陽捷表示,從公告來看,綠城獲得了更多的現實利益,它通過黃浦灣留在了上海,因為黃浦灣品牌效應非常強,而杭州和北京幾個項目,也保證了綠城不會失去大本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052

互联网1.0龙头AOL退出历史舞台后的反思(点拾) 点拾Deepinsight

http://xueqiu.com/3915115654/44438062
本文导读:本文较长,主要反思了互联网1.0龙头AOL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以及从中互联网2.0和1.0的一些本质不同。如果说互联网1.0仅仅是解决了上网,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需求,那么互联2.0在大数据和云端服务推动下,更多是解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AOL的退出历史舞台,也让我们对于泡沫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Johnny Depp的《公众之敌》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电影中他虽然作为银行抢劫犯,全美头号通缉犯,但却对朋友忠义,对他人宽容,对心爱的女人更是全部付出。电影的结尾,当他被警察击杀后,倒入血泊中。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向他的爱人告别“Bye-bye, Blackbird”, 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而前几天,当我看到在上一次互联网泡沫中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在线(AOL)被运营商Verizon以4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时,也让我唏嘘不已。作为全球曾经市值前25大的AOL(市值超过1700亿美元),并且在2000年1月10日以1630亿美元的价格蛇吞象吃掉了百年老店时代华纳,今天居然沦落到可能成为Verizon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而市值也仅仅只有44亿。而AOL退出历史舞台,也代表着互联网1.0时代的结束。那么AOL退出历史舞台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市值上千亿的互联网龙头公司最终走向没落?笔者也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首先,从AOL的崛起中我们去看互联网1.0到底是什么。90年代初期,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以及当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扶持,纳斯达克的第一次泡沫成就了当时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包括AOL,思科,雅虎和亚马逊等。AOL当年解决了一个问题,Connect household to the internet,帮助普通家庭连接到网上。这也是互联网1.0中的核心部分,连接大家上网,然后通过网络去连接这个世界。笔者那时正好在美国读书,也体验过包括AOL和其他网络运营商的各种服务。相比而言,虽然AOL每个月24.99美元的上网费用并不便宜,但其上网服务稳定,而且提供自己的内部搜索,聊天工具AIM以及自己开发的邮箱。这些增值服务都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而24.99美元的上网费虽然不算便宜,但也就是吃一顿披萨饼的价格,性价比很高,网络世界给大家带来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我依稀记得那时还用过一个号称免费上网的软件Netzero。上网完全免费。但其上网环境非常不稳定,经常掉线,速度也很慢,体验很差。最终还是放弃了免费的上网服务,全面转向当时全美最火的网络运营商AOL。在公司最鼎盛的时候,AOL在全美拥有超过2000万付费用户,1998年更是掏钱赞助了Tom Hanks和Meg Ryan主演的《You’ve Got Mail》。同时,其聊天工具AIM是全美用户最多的聊天软件,大量的非AOL用户也通过这个聊天软件和朋友交流。其火热程度,完全不亚于今天的Facebook。从这点看,互联网1.0的本质就是连接网络。那一轮的大牛股许多都是基于这个基本点。比如思科的产品是网络连接中最基本的硬件,AOL是帮助大量的家庭实现上网功能,雅虎等门户网站是帮助每个人实现网络信息的连接,而亚马逊则是在互联网世界中电商的最早雏形。当时的互联网1.0也是基于个人电脑的大规模普及,所以也早就了Dell,微软等当时的牛股。

其次,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互联网2.0时代和1.0时代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如果说以AOL的落幕为标准,代表着互联网1.0时代全面退出这个时代。互联网2.0对于1.0的超越是几何级的。在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家庭最基本的一部分,甚至移动互联网带来的24小时随时在线。今天和当年的AOL有些类似的公司就是Facebook。人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Connect to the internet那么简单了,而是Connect to the world。虽然当年的AIM聊天工具是非常强大的社交应用,但其还是缺少那种能够连接全世界的场景,用户界面过于简单。而社交软件有很强的马太效应,一旦有用户流失,就会加速这种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用户离开。今天,在Facebook上,你可以和全球的互联网用户社交,你的社交圈在移动互联网下一下子能够扩张10倍!同时,Facebook也解决了只有在线才能社交的问题。你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在好友朋友圈留言,贴照片等。如果我们对比类似的雅虎和谷歌,也会发现类似的现象。雅虎虽然依然活跃在资本市场,但是如果剔除其所持有的阿里巴巴市值,雅虎本身的市值也是所剩无几。雅虎是典型的第一代门户网站,其界面内容杂乱无章。公司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变现,等于在界面中开了无数的小链接。而今天,谷歌的界面非常干净整洁,其强大的大数据技术完全不需要外部链接来了解客户,变现能力也比互联网1.0的企业强得多。所以说,互联网2.0对比1.0时代,本质的区别在于个性化的互联网用户需求。用户已经不会再仅仅满足于互联网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和内容,而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每个互联网用户自身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已经不是一种昂贵的商品,而是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在这个背景下,个性化的社交,商品,信息获取等需求逐步被满足。而这背后产生的数据,社交网络,信息量,变现能力等都几乎级于1.0时代。

最后,我们再思考AOL的退出对于今天的启示。笔者认为有几点:1)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会比企业预期的要低。当年AOL通过优质的服务,附加值的聊天和邮箱功能等迅速扩张了用户。然而当AOL在宽度上网的行动力慢于对手后,大量的用户开始流失。原本认为的客户黏性其实比管理层想象的要弱;2)一旦企业的失去了创新,其毛利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高科技企业最大的护城河就是不断创新的团队。而AOL并购时代华纳之后,公司文化水土不服,造成了大量的创新团队流失,公司也逐步变成了一个低毛利的企业;3)纳斯达克当年见顶的标志就在于AOL蛇吞象吃掉Time Warner。而在任何泡沫中,当带头大哥无法出现上涨后,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当年没有任何 “硬资产”的AOL能够收购时代华纳就是泡沫演绎的极致。而整个收购案件在被美国SEC批准后,双方的股价已经出现了大幅下跌。4)互联网的特征就是快。这种快也意味着行业的变迁,商业模式的变化。一旦企业的发展跟不上科技的速度,公司的市值下跌90%以上都是非常可能的。或许十年后,我们也会发现类似于Facebook, 谷歌等互联网2.0的公司市值出现了90%以上的跌幅。那么,就一定是互联网2.0的谢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512

希臘賴賬賴到IMF頭上 離退出歐元區又近一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8902.html

希臘賴賬賴到IMF頭上 離退出歐元區又近一步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6-05 17:33:00

“永遠也別想通過這份協議。”希臘官員表示,“如果他們不妥協,希臘也不會輸掉什麽,比起簽署一份顏面喪盡的協議,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行得通,代價也小得多。”

西方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希臘,如今成了“老賴”。

6月5日是原定希臘6月第一筆欠款到期之日。

在當地時間6月4日,希臘表示,已通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不打算按期歸還3億歐元,並計劃將6月所欠IMF的四筆款項合並為一筆,共計16億歐元,在6月底一並歸還。

IMF發言人賴斯4日發布聲明證實上述消息,並表示,希臘官方已於通知IMF,目前新的到期日為6月30日。

當下,歐盟委員會主席榮克和歐元集團主席戴塞爾布盧姆均對國際債權人同希臘之間的談判進程表示不滿。榮克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請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回到布魯塞爾歐盟總部繼續進行談判。

面對是否對“希臘退歐”做出了B計劃,一位歐盟資深官員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當然做出了B計劃,因為永遠要為任何可能性準備著,但是歐盟希望將希臘留在歐元區,並為此正在談判中努力。

破罐破摔,拒不接受協議

在6月,希臘所欠IMF的四筆款項的到期日分別為6月5日、12日、16日和19日。然在6月5日臨近之時,希臘卻表示,不打算按原計劃歸還6月第一筆欠款,這令市場對於“希臘退歐”的猜測進一步加深。

實際上,在前幾周,齊普拉斯一直對IMF總裁拉加德保證,無論希臘的財政問題是否嚴重,都會按時歸還3億歐元的6月第一筆欠款。 拉加德也曾表示,“希臘總理說,‘不要憂慮’。所以我認為他們會按時還款。”

德國總理默克爾(右):嘿,差不多行了!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左):啥?

然而,希臘耍賴不還錢源於希臘同國際債權人在本周最近一次談判的再一次不歡而散。

由於希臘流動性幾近枯竭,包括IMF在內的國際債權人給希臘準備了一份最後通牒式的協議,在這份5頁的協議中,國際債權人要求希臘進行一系列在其國內不會受到歡迎的緊縮政策和結構性改革,譬如改革希臘國內增值稅、養老金、以及工資水平等等,以換取目前所剩下的72億歐元財政救贖款項。

希臘執政黨激進左翼聯盟黨將這份協議形容為“令人震驚,蓄意挑釁,榮譽盡失”。最終希臘政府以拖延付款的舉動回應了這份在希臘看來過於苛刻的最後通牒。

“永遠也別想通過這份協議。”希臘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斯他圖盧斯(Dimitris Stratoulis)表示,“如果他們不妥協,希臘也不會輸掉什麽,比起簽署一份顏面喪盡的協議,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行得通,代價也小得多。”

然目前市場憂慮,希臘此舉將加強希臘違約可能性,並失去歐央行對其脆弱金融部門的支持,並最終被迫退出歐元區。

希臘新政府在競選時的承諾自相矛盾:一方面他們承諾希臘人民要留在歐元區,另一方面他們又承諾不對養老金和工資系統進行改革。上述歐盟資深官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給他們自己出了難題。

再給10天?然後呢?

在希臘宣布推遲還款後,IMF發聲明肯定了這一消息,但在聲明中強調,這一推遲還款原則,原本是適用於那些在行政方面遇到問題的成員國的。

“在20世紀70年代末,IMF執行理事會曾做出一項決定,即其會員國可以要求將在一個月內到期的本金捆綁還款(支付利息不能包含在內)。”IMF發言人賴斯表示,這一決定是為了解決在短期內,會員國在支付時出現了行政難題。

希臘財長瓦魯法斯基表示,首先,希臘已經正式拒絕了上述國際債權人的協議草案,並將提交一套新的有關深入改革、債務管理和投資計劃來刺激經濟的方案;其次,客觀上來說,希臘的確在6月30日之前都有時間,因為希臘同國際債權人的協議失效日期是6月30日。

不過他也承認,希臘在那之後一段時間內,將無法再繼續歸還剩余的國際債權人欠款了。

對於希臘所提出的新方案,布魯塞爾官員給出的時間限制是“10天”。

這意味著,希臘同國際債權人,將在6月14日達成一份“工作人員層面協議草案”,隨後在18日的歐盟財長會議上,各國財長將對此草案進行進一步的修改。

在6月25日,布魯塞爾將舉行歐盟領導人峰會,這也是四個月以來,國際債權人給希臘設下談判達成的最後死線。

編輯:馬俊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403

【深思】女白领开户3个月后清仓退出股市! 称为了下半生幸福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28

一位普通的女白领在开户三个月后选择清仓退出中国股市,她的原因很简单,称是为了余生的幸福。到底是什么让女白领在牛市中毅然选择清仓退市,下面是这位女白领的自白:

大概从今年3月开始,“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大环境是上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而具体到我个人,一个在普通私企工作的普通员工,却在被股市折磨了三个月后选择了清仓退出。原因很简单:为了余生的幸福。

真的,我不想听“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戏谑逻辑,我不是女侠,我只想重新做回一个作息规律,度过安稳现世的女人。

诚然,这轮牛市给身边的朋友包括我在内都带来了不少额外的收入,有朋友买了创业板妖股资金翻番的,也有朋友在各种股票之间摇摆不定,不停买入卖出结果还是“小赚”了一个月工资的。我则是在今年119日的大跌后杀入股市“抄底”,获利三个多月后又碰上5月初的连续杀跌,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上周决定退出时,已经身心俱疲。

在这波牛市来临之前,我的生活方式简单而规律:

我的iphone4已经习惯了数年如一日在每天早上7点一刻用闹钟将我唤醒,而不是在9点一刻提醒我关注股市开盘走势;我家的马桶盖已经习惯了拎着书本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我,而不是抱着手机不断刷新股价行情的我;我的单人床已经习惯了我在喝完半杯水之后再入睡,而不是惦记着手中股票的K线图辗转反侧。

原谅我的胆小,但我从来没有赚过这么让人担惊受怕的一笔钱,直到进入股市,我才明白已经走到了这座竞技场的中心,不再是可以笃定地喝茶看戏的观众席。

我也终于明白,也许直到人真正处于风险中时,才会意识到风险这种东西的可怕,我们这些普通人想赢怕输的本性,不正是在股市面前被脱得一丝不挂?明明是一群风险承受能力迥异,应当选择不同投资方式的人群,却在冲动地卷入股市后被强行地同质化了。

至于身边在牛市中赚钱的那些朋友,据说和我一样经历着这些精神折磨,他们称之为牛市里幸福的烦恼。其实只要仔细想想,所谓“幸福的烦恼”,本身不就是一个悖论吗?在我粗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真正的幸福就应该是一件与烦恼无关的事情,如果幸福剧烈到了让我产生烦恼,那我只想要稳稳的幸福。

事实上,在那三个月里,因为看不清股市的走向,因为困惑于微博微信上的众说纷纭,我时常会担忧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牛市在明天结束,我该如何自处?我的资金又会何去何从?

担忧,毋庸置疑,同样是一个能让你的幸福蒙上阴影的东西。

我所理解的幸福,是每天早上起床打开冰箱,都可以看到储备好的牛奶和面包,而不是饥肠辘辘地在人气餐厅外面排长队。

我所理解的幸福,是包包里始终有保证手机正常使用的充电宝和数据线,而不是在大功耗的处理器把电量消耗殆尽后无法接听一个重要电话。

我所理解的幸福,是可以放心地把自行车从容停在学区房的楼下,而不是在一个消防车都无法开进来的老旧小区里每天苦苦腾挪寻找停车空间。

而让人心惊肉跳的中国股市,与我所理解的幸福背道而驰,惊悲总是潜伏在惊喜中,不经意间杀你个措手不及。

我甚至开始悲天悯人地思考,中国老百姓到底要避开多少牛市与熊市的交替,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所以,我在上周卖出了最后一只股票,在“银证转账”中最后一次按下了“资金转出”键,无论股市接下来走出波澜壮阔的冲高行情,还是深不见底的回调行情,都不再与我相关——在夜里12点之前无所顾忌地上床睡觉,期待第二天早上的牛奶与面包,这才是能给我带来幸福的生活方式。

陈奕迅那首歌是怎么唱来着:“我要稳稳的幸福,能抵挡末日的残酷,在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我跟网上流传的那个女教师有着一样的梦想,但在拥有足够的资本启程之前,我依然需要稳稳的幸福,以及稳稳的积累财富的方式。(转载自凤凰财经综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91

期指神秘力量退出 明天很關鍵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419.html

期指神秘力量退出 明天很關鍵

一財網 婁敏 2015-07-09 22:32:00

中金所今日持倉數據顯示,中信期貨席位大幅減持滬深300主力合約IF1507多倉32750手,值得註意的是該席位昨日剛大舉增持多倉30558手。

中金所今日持倉數據顯示,中信期貨席位大幅減持滬深300主力合約IF1507多倉32750手,值得註意的是該席位昨日剛大舉增持多倉30558手。

IF1507合約昨日雖跌停收盤,但數據顯示中信期貨席位逆勢大舉做多,單日增持多倉3.06萬手,增持後的倉位到3.85萬手,幾乎占前20名席位的近一半。更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前20名席位總計增加多頭倉位僅3292手,其余19家席位無一例外均為減持,中信期貨席位此次逆勢而為被認為是“國家隊”在期指市場承接套保盤之舉。

而在上述國家隊力挺之外,昨日新三板做市指數的反攻顯示遍布A股、新三板乃至商品市場的恐慌情緒逐漸緩解,信心正重新聚攏。昨日新三板指數早盤最低下跌近10%,但隨後持續反彈,至收盤時收複全部失地,晚間商品期貨市場也止跌反彈,股市下跌帶來的風險擴散之勢得到扼制。

今日滬深300指數收盤大漲6.40%引來投資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概,滬深兩市一度沒有下跌個股的蹤跡。此時此刻,中信期貨席位大舉減持期指多倉,是否意味著維穩任務達成?席位大舉進出背後的神秘力量是否為大股東中信證券?

面對上述追問,中信證券人士不予置評。留給投資者的只有猜測及暫時的欣喜。面對A股的滿盤紅,新三板做市指數大漲13.65%,鐵礦石及螺紋鋼等大宗商品的反彈,多位投資者表達了謹慎看多的看法,”明天很關鍵。”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32

上島咖啡上演全國關門大戲 重收錢輕管理加盟商紛紛退出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5/930223.html

近年來,全國的上島咖啡都在上演關門大戲,據公開信息顯示,成都的上島咖啡從高峰時的20家店銳減到12家,天津也從高峰時的70余家減到不足40家。曾經是咖啡連鎖界一張王牌的上島咖啡為何風光不再?

一個月前,原上島咖啡梅市口店悄然掛上了“伴島咖啡”的招牌。咖啡店工作人員介紹說,更名原因是退出了上島咖啡的加盟,改為自營。不久前,位於北三環勝古家園的一家上島咖啡店也退出加盟,轉為自營後咖啡店更名為“DEMETER 豐收館”。而位於和平里西街的上島咖啡店如今也已更名。這幾家加盟商的退出絕非個案。近年來,全國的上島咖啡都在上演關門大戲,據公開信息顯示,成都的上島咖啡從高峰時的20家店銳減到12家,天津也從高峰時的70余家減到不足40家。曾經是咖啡連鎖界一張王牌的上島咖啡為何風光不再?

加盟商紛紛自立門戶

7月11日,記者來到位於豐臺區梅市口路的原上島咖啡店發現,咖啡店的招牌已經從原來的“上島咖啡”更換成了“伴島咖啡”。咖啡店工作人員介紹說:“一個月前更換的招牌,原因是退出了上島咖啡加盟。”

除了招牌上的名字更換以外,咖啡店的裝飾風格、商品價格等基本保持不變。在前臺收銀處,仍保留著上島咖啡梅市口店的訂餐卡,以及與北京天王星量販KTV千禧旗艦店合作的免房卡。

與“伴島咖啡”不同,另一家退出上島咖啡加盟的“DDEMETER 豐收館”,目前的招牌仍然是“上島咖啡”,不過店內飲品及設施已經全部更新。該咖啡店工作人員表示,咖啡店轉為自營後,老板引入了“咖啡邦”服務平臺,並對店內的飲品價格及硬件設施進行了重新打磨,新招牌現在正在趕制中。

就加盟商退出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上島咖啡總部聯系采訪,對方稱自己只賣咖啡豆,沒有部門與媒體對接。隨後,記者以咨詢加盟為由,輾轉聯系到上島咖啡北京分公司加盟部經理甘先生。據他介紹,公司目前的加盟政策是四年收取49萬元加盟費;四年之後如果續約,加盟費降為三年16萬元。他透露,目前一家運營了十年的加盟商正想要轉兌加盟店,由於之前的加盟費用還沒到期,如果現在接手加盟店,可免除四年49萬元的加盟費用。

創立於1968年的上島咖啡最初在臺灣只是一家街角小店。30年後的1998年,創始人陳文敏將其帶到內地,並在海南開出內地第一家門店。為了拓展內地市場,上島咖啡的八位股東采取分區經營。在加盟費利益的驅動下,上島咖啡被各大股東拓展到全國各地。但簡單的加盟模式令各分公司只能獲得初次加盟費以及後期續約費,但無法分享其日常經營收益,於是各大股東紛紛在利用上島咖啡品牌的基礎上創立新品牌,升級加盟模式。其中,陳文敏又創立了兩岸咖啡,股東之一的王陽發創立了迪歐咖啡。股東們專註打造與上島咖啡直接競爭的全新品牌,加盟商成為了上島咖啡的真正支撐。

松散合作關系遭詬病

經常光顧上島咖啡的顧客可能知道,雖然全國3000多家門店都掛著同樣的招牌,但在每家店享受的服務卻是各不相同,全靠加盟商自己施展十八般武藝,甚至連咖啡豆的進貨渠道都可以自己做主。正是這種重收費、輕管理的松散加盟模式導致加盟商紛紛退出。

伴島咖啡方面告訴記者,之前與上島咖啡的加盟關系是只要給錢就行,每年要交5萬-6萬元,其他的包括員工培訓、技術支持都不管。老板覺得這個錢花得冤枉,所以就退出加盟了。“初始加盟費用是20萬-30萬元,此外,每年還要交5萬-6萬元的加盟管理費。初始籌備的時候,進貨全部要用上島咖啡的,他給的貨都特別貴,起碼比外面要貴50%。”

對加盟商所說的沒有培訓,上島咖啡方面承認:“員工培訓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做過了。”不過甘先生解釋,在正式加盟後,公司會向加盟店派駐經理、廚師,並由經理招聘服務人員。當然,這些人員的工資需由加盟商支付。後期遇到經營問題,公司方面可以予以輔助,並且可以調換相關技術人員。

對於加盟商指責的從公司進貨價格高出市場價的情況,甘先生承認,上島咖啡提供的咖啡豆價格確實比市場略高。但他表示,上島咖啡豆是在國外集中采購,然後在上海總公司的食品廠烘焙,因此質量比較有保障。甘先生同時表示,由於協議規定加盟商是自主經營的,公司不會幹涉。有些加盟商會從公司進貨,但有些加盟商為了降低成本也會從其他渠道購買咖啡豆。而對於加盟商的食材采購,公司約束得也不是太嚴。“從開始在北京做加盟,就是以這種方式。整體風格上有個大致統一,經營上每個區域有不同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島咖啡店辦的儲值卡並不通用。之前曾有消費者因加盟店跑路儲值卡無法使用與上島公司發生糾紛。對此,甘先生解釋說:“合同里面規定公司不約束加盟店的經營,儲值卡只能是單店自己辦,公司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他店是不能通用的。”但不少消費者表示,上島咖啡在辦卡前並未向消費者提示門店之間不能通用。

末路態勢凸顯管理短板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盟有兩個渠道盈利:一個是加盟費,另外一個是食材的采購。如果上島咖啡的加盟店有自行采購權而不是總部集采,說明其加盟體系已經失控。

近年來,星巴克、COSTA等外資咖啡品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數量紅海引申出了價格、運營以及門店管理等問題。在朱丹蓬看來,上島咖啡近幾年始終在吃品牌的老本,沒有明確的品牌規劃和重新定位。此外,上島咖啡的消費人群與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出現重疊,當其他品牌不斷完善服務及店面管理的時候,更加凸顯了上島咖啡的管理短板。“咖啡行業高速擴張的年代已經過去,行業的替代者也有很多。上島咖啡走到今天,在中國市場已經呈現末路態勢了”,朱丹蓬說,“特許加盟是市場快速擴張的方式,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管控這個度,公司治理、組織架構及硬件、門店的精細化管理都要跟上。”

此前,在中歐商學院20周年校慶特別活動上,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也曾以上島咖啡為例,對服務行業的加盟模式提出質疑。“五年之內全國幾千家上島咖啡,老板就坐等著收加盟費,但是迄今為止沒有做成中國的星巴克。加盟,不用去選店、不用去培訓、只要去收加盟費,數錢最簡單,但是這種商業模式在中國,有違消費者的利益。”咖啡業研究員、鉑瀾咖啡學院創始人齊鳴認為,前期加盟模式太過成功,讓上島咖啡過於依賴品牌加盟這一模式,從而陷入了“船大掉頭難”的窘境。

“上島咖啡並非沒有展開自救的機會。”咖啡時間創始人李偉此前表示,首先,商務模式或者休閑模式的定位需要清晰。其次,近年來國內咖啡消費持續上漲,加盟重心可以逐漸轉向三四線城市。

(原標題:《重收錢輕管理加盟商紛紛退出 上島咖啡走下神壇》)

  • 北京商報
  • 李怡
  • 徐慧 張致寧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