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前線怨氣達臨界點 曾偉雄要負責

1 : GS(14)@2014-10-05 12:34:46



【拆局】警隊在處理佔中示威被指連番失誤,不但向手無寸鐵的佔中市民施放催淚彈,前日在旺角的反佔中衝擊事件,警方更被指偏幫涉嫌打人的反佔中人士,警隊專業執法形象一鋪清袋。有資深警務人員及政界人士都指出,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等一眾專責佔中行動的警隊高層須負上責任,「曾偉雄將整個警隊同外界隔離,將問題嘅矛頭指向外」。他們更警告,成為警民「磨心」的前線人員怨氣已達到臨界點,一旦爆發,「隨時會搞出人命」。


為前線打氣變煽風點火


警方行動處負責整項佔中行動,除曾偉雄外,統管警隊行動及刑事部門的警隊「第二把手」、副處長(行動)黃志雄,以及警方行動處處長劉業成是今次警方佔中行動最高決策者。有資深警務人員及政界人士指出,警方在處理學聯衝擊公民廣場、向和平佔中市民施放催淚彈,以至前日旺角爆發反佔中示威者暴力衝擊等手法,連日被外界嚴厲批評,令警隊形象毀於一旦,士氣跌至谷底,「搞到咁嘅田地,曾偉雄一眾高層需要負部份責任」。該名資深警務人員不諱言,曾偉雄的管治方法是問題的根源,「佢將警隊同外界隔離,警隊上下被蒙蔽,只係講自己啱聽嘅嘢,將問題嘅矛頭指向外,警隊係一個向心力好大嘅團隊,卻忽略同外界溝通,咁就好弊」。日前曾偉雄向參與佔中的前線人員打氣,提到警方面對批評及謾罵,曾高呼:「我想話畀大家聽,你哋冇做錯到!」該名資深警務人員說:「佢言下之意係叫前線千祈唔好手軟,佢唔係救火,而係煽風點火!」他坦言,曾偉雄在警隊的聲望,與最受警隊擁戴的前「一哥」李明逵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由李明逵去處理佔中,相信佢唔會狂放催淚彈對付和平示威者,亦唔會做無理扣押黃之鋒呢啲刺激市民佔中嘅手段」。


倘衝擊持續 擔心有傷亡


不過,他認為泛民也須為今次佔中事件負上部份責任,「泛民策略唔應該只針對前線警員,令佢哋成為磨心」。有前線警務人員坦言,他們怨氣已達臨界點,「一旦爆發,隨時會擦槍走火,搞出人命」。有政界中人也擔心,若「愛字頭」反佔中人士或有背景人士繼續大規模武力衝擊佔中,「最終會發生傷亡事件」。《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5/188900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39

鉛水報告 集體失職 害民至深林鄭:制度問題 無人須負責

1 : GS(14)@2016-06-01 11:16:51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稱是制度上及集體性問題,看不到自己內部檢討或者報告有哪一個同事要為此負上個人責任



【本報訊】公屋鉛水風波發生近一年,政府昨終公開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獨立調查報告,確認「鉛凶」是使用含鉛焊料。報告狠批今次鉛禍是所有持份者集體失職,各方推卸責任,最終令居民受害至深。報告更羅列水務署7宗罪,嚴厲批評署長林天星在抽驗食水時一意孤行、堅持己見。不過,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堅稱鉛水事件是制度缺失,無官員要承擔個人責任。有議員斥政府毫無承擔,絕不能接受無官員要問責落台。記者:譚靜雯



【發展局長陳茂波】就供水政策以及水務署整體運作的監督責無旁貸。就法例、規管制度及水質監察的不足,表示衷心致歉


毒鉛水去年7月被揭發殺入公屋,蔓延至11個屋邨,約3萬個公屋戶活在鉛水恐慌下。特首梁振英去年宣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委任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陳慶偉為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主席,前申訴專員黎年為委員。政府昨終於有限度公開鉛水調查報告。報告長達266頁,提出17項建議,但未有建議對失職人士提出處分。




各方卸責審查淪紙上制度

報告確認使用含鉛焊料是導致公屋食水含鉛的直接成因,又指現在雖然有完善的審查制度,但狠批鉛水事件是所有持份者集體失職,包括水務署、房委會、總承建商、分判商及水喉匠,各方輪流將責任推卸給別人,令原有制度淪為紙上制度。由於所託非人,最終結果是居民受害至深。報告首先大篇幅炮轟水務署,更列出7宗罪,包括無清楚界定水龍頭食水品質責任、未充份理解世衞鉛含標準意義、未按時更新法例、未有採用正確取水樣方式。委員會更點名狠評水務署署長林天星,指他只收集經沖透後的食水樣本,而各界人士曾多次向水署提供合情合理的意見,但水署一意孤行。報告更直指他水質科學專業知識可能不足,雖然有多次機會修改取樣方法,但他仍堅持己見,難免令人覺得佢作為首長級官員有預設立場,為水務署辯護。另一大失職部門是房委會及房署,批評現存制度存在紕漏,無監控內部供水系統使用的焊料。聆訊過程中,房署一直堅稱對含鉛焊料缺乏認知。但報告認為房委會是知悉使用含鉛焊料的害處,因合約上訂明必須使用無鉛焊料。報告又指負責興建公屋的4大總承建商包括有利、瑞安、中建及保華,均知悉要使用無鉛焊料,但總承建商無設立有效機制,確保其分判商只使用獲批准的焊料,樣本審批淪為公事,又過份信賴分判商,現在是「自食其果」。




除林鄭外四官向居民致歉

鉛水調查報告公開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率領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水務署署長林天星及房屋署署長應耀康召開記者會。除了林鄭月娥外,4名官員都有向受影響的居民致歉。不過,曾表示官員被要求當眾飲水是屈辱的林鄭月娥,昨日繼續袒護下屬。她多次強調鉛水事件是制度缺失,無官員要承擔個人責任,「係制度上問題、集體性問題,我就睇唔到自己內部檢討或者報告,有邊一個同事要為此負上個人責任」。她強調,除非是個別官員有法不依、明知故犯或濫用權利,作出有損公眾利益的行為,才算失職。不過,她稱除了行政和政治責任,政府會追討承建商的合約及法律責任。至於有陰謀論認為政府不驗「頭啖水」是迴避問題嚴重性,質疑領導的政務司司長有份參與決定,因為鉛水邨越多,政府承擔費用越高。委員會認為水務署墨守成規,但政府整體蓄意這樣做令事件降溫,委員會則不認同。率先揭發鉛水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認為事件涉集體責任,千錯萬錯都是制度及各持份者的錯,沒有任何官員要為事件負責,說法莫名其妙,「影響咁多人,血鉛超標甚至會有永久傷害,而家竟然冇官員問責!」



各方錯誤及責任


【水務署長林天星】向居民表達衷心歉意,會吸取經驗多行一步,承認條例過時,是否再驗水要待專家研究

水務署

‧無清楚界定水龍頭食水品質責任‧未理解世衞準則及制訂香港水質標準和完善水安全計劃‧未充分理解世衞鉛含標準意義‧未按時更新法例‧未能維持水喉匠機制穩建運作‧未行使法定權力確保業界遵守規則‧未有採用正確取樣方式


【房委會主席張炳良】接受批評,承認低估食水含鉛問題及制度有失誤,未有將焊料列為高風險,深感遺憾並再次向公眾致歉

房委會/房屋署

‧制度有紕漏,無監控內部供水系統使用的焊料‧用以保障公屋食水品質機制,不論在監管或行業層面均有不足‧品質檢驗制度有不足,太着重食水安全已知問題,無留意食水供應系統,或食水中含鉛及其他重金屬風險,也無將焊料列作高風險項目



總承建商

‧無設立適當的品質檢驗和監察制度以履行合約責任‧錯誤地過份信賴分判商,結果顯示所託非人,自食其果‧樣本審批淪為例行公事



持牌水喉匠

‧作為工程專家,甚少親自建造內部供水系統,也甚少到現場監督,部份人角色只限於簽署文件



水喉工程分判商

‧有人蓄意使用含鉛焊料,罔顧焊料或影響健康及違合約規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1/19636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18

西環集中營:林鄭不負責論偏離初衷

1 : GS(14)@2016-06-06 02:49:38

政府早前公開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獨立調查報告,報告批評多個政府部門集體失職,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堅持事件是制度缺失,無官員要承擔個人責任,當然亦談不上有問責官員要受懲罰或下台。有立會前議員說,前特首董建華當年推銷問責制時聲稱要改變公務員毋須負上政治責任的問題,林鄭現時說法明顯對問責官員要負的責任加上新解釋,偏離「初衷」。



為不問責提供新藉口

董建華於2002年推銷問責制,該立會前議員就在網上找到一份政府新聞處於當年4月17日,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就問責制舉行記者會的發言文件,曾蔭權席間提及問責制其中一大優點是問責官員有別於永久性的公務員,要負政治責任,「政策局的局長要對其工作全面負責」。曾蔭權亦講明,問責局長要對其負責政策範疇負全責,「如果是關於房屋的問題……(應由)主要官員對於一個政策的成敗負起責任」。該立會前議員稱,當時政府有關問責官員的要求,「好明顯係官員個人要對政治後果負全責,唔係林鄭而家講,原來只要係制度問題,就冇人要負責,連問責官員都唔使受罰同下台,咁當年使乜搞問責制?不如將司局長變番做公務員!」另一政界人士笑指季陶未免「真心咗」,「除咗當年要過問責制嘅時候,政府有幾時真正要問責官員問責?若果民望低、市民鬧就真係會下台,吳克儉一早下咗台!仲咁開心可以去日本咩!」他笑言林鄭只是為問責官員不問責再提供新藉口,「以後有乜嘢都可以賴制度嘅錯,其實政府犯錯,樣樣都同制度有關,即係永遠冇人要負責」。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3/196391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730

「集體失職點解冇人要負責?」鉛居民誓民事控政府

1 : GS(14)@2016-06-06 02:58:10

【鉛水報告】【本報訊】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報告批評政府部門集體失職,11個屋邨、約3萬個公屋戶受害至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則堅持無官員需要負個人責任。「鉛居民」昨斥政府毫無悔意兼不負責任,要求政府盡快換水喉,並決定提出民事訴訟,向有關部門索償。惟有法律界人士指,居民需提供醫學證據證明鉛水影響健康,存一定難度。記者:紀靜雯 譚靜雯食水苦主大聯盟聯同3名受影響的葵聯邨居民舉行記者會,葵聯邨居民吳太批評,政府在事件上卸責,「搞咗成年,但乜都冇做過」。對於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稱沒有官員要為事件負責,她直斥:「司長話冇人要負責任,咁係咪要我哋自己負責任?因為係我唔小心飲咗你啲水!」



兩歲女停飲鉛水懂說話

吳太表示,去年揭發鉛水事件時,自己曾驗出血鉛超標,其2歲半的女兒的檢測結果雖未有超標,但女兒發展一直遲緩,懷疑是受鉛水影響,「連詞語都講唔到,但停咗飲鉛水3個月後,佢可以講到句子,精靈咗,完全變咗另一個人」。居民李小姐是長期病患者,一直擔心鉛水影響健康,惟政府只為兒童驗血,對其他居民完全沒有跟進,「報告話係集體失職,點解冇人要負責?」她批評水務署應負最大責任,「佢話認知不足,咁又何必要做水務署?」她認為政府道歉毫無作用,應盡快更換水喉及跟進所有居民健康情況。食水苦主大聯盟召集人尹兆堅表示,正搜集多個受鉛水影響的個案,律師團隊與他們研究民事索償的理據,包括血鉛超標、購置濾水器的費用等,按不同類型分別入稟法庭,亦計劃申請法援,冀望一年內可進行訴訟。



須有醫學證據證明損失

本身是律師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表示,鉛水報告確認「鉛凶」是使用含鉛焊料,索償對象首先是房署或房委會,與居民為業主及租客的關係,「業主租間屋畀你都要確保石屎唔會冧、啲水飲落去唔會有事」。承建商、水喉匠等與鉛水邨居民雖然無直接合約關係,但房署與承建商簽訂合約時列明要用無鉛焊料,故居民可向追討承建商、水喉匠等的疏忽責任。不過,他認為,要向相關人士索償最困難之處,在於受鉛水影響的居民需證明損失,包括要提供醫學證據。鉛水報告建議為全港公共屋邨重新驗水,但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稱,現時無逼切需要為全港屋邨重新驗水,強調新成立的5人專家小組會就驗水方法、水質標準等進行研究,預計在6至9個月提全面驗水方案。



無人問責 市民鬧爆

蘇太︰林鄭應該趁呢個機會落台,跟住宣佈參選特首,咁咪體現問責制囉。咁樣係有承擔,到時可能有人選佢都唔定。周先生︰政務司長唔係監管整個制度嘅咩?點解會由得個制度腐化?點樣責無旁貸?盧先生︰佢就講咗個問題,但係責任冇人承擔,咁係好大漏洞。葉先生︰有制度但係冇被執行好,點解冇人需要負責?資料來源︰節錄香港電台《千禧年代》內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2/196377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57

負責部門「鬧兵荒」觀望德法大選英或延至2019年底脫歐

1 : GS(14)@2016-08-16 06:11:14

英國首相文翠珊原預期明年1月啟動脫歐程序,換言之英國有望在2019年初正式脫歐。但有消息指由於新設脫歐事務部門未準備好及觀望德法大選結果等因素影響,脫歐程序或要延至明年秋天開始,正式脫歐日期亦隨之推遲近一年。



英國按《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脫歐程序後,須與歐盟成員國進行長達兩年談判才可正式退出歐盟。但據倫敦金融城人士和內閣官員指,負責脫歐的國際貿易部和脫歐事務部都是新設機關,運作尚未就緒。


文翠珊擬定好談判議題

脫歐事務部原要聘請250人,但人手目前不足一半;國際貿易部情況更嚴峻,目前僱員不足100人,是原定目標的1/10,他們甚至未有獨立辦公地點,要暫時「寄居」商業部。有政府高官指,英國應在談判前掌握主要議題,但目前兩個新部門都未準備好,令脫歐程序增添變數。此外,法國和德國兩個歐盟主要成員國,分別會在明年4至5月及9月舉行大選,屆時英國將陷入「想交涉也不知誰是對手」的困境,消息指政府或等兩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才啟動脫歐程序,令正式脫歐日子延至2019年下旬。英國獨立黨前黨魁法拉奇警告,政府若不兌現公投結果阻止移民湧入,將促成大型示威活動,甚至令數以百萬計的脫歐支持者投向「英格蘭防衞聯盟」等極端組織。首相府回應指,文翠珊一向以達成公投結果、讓英國順利脫歐為首要任務,目前已擬定好脫歐談判議題上的立場及成立談判專責部門。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5/197365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22

吳克儉:學生踩過界 老師要負責

1 : GS(14)@2016-09-02 05:29:11

【本報訊】教育局長吳克儉昨表示,港獨在校園內無討論空間,老師應有清楚立場,若有人在校內鼓吹港獨招攬學生,內容涉「崇文尚武」的暴力主張,導致學生「踩過界」犯法,老師便要負責。


「崇文尚武有暴力主張」

就昨日有人在學校外派發港獨傳單,吳克儉回應指出,學校有安排教職員在校園入口觀察,若出現騷擾學生的行為,校方可與教育局分區主任和警方警民關係組聯絡。吳稱老師是專業的,在校長參與指導下,在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一部份的大前提下,可討論各項問題,但大是大非命題有很清晰立場,老師應很清楚了解。他又表示:「港獨嘅政治性主張同鼓吹,甚至要講到招攬學生,裏面講到崇文尚武等方面,似乎有暴力傾向嘅主張,家長及老師都好擔心,同學在心智未成熟時,可能受誤導,踩過界犯咗法,對一生有影響,凡此種種,老師有好大責任。」但對於會如何處分有關老師,他未有回應。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稱在校外派傳單若純粹提出空泛概念,例如說要以武制暴,並不構成罪行。如言論涉及具體行動,如煽動人去毆打某人,才可能構成罪行。而學校及老師對此亦沒有任何刑事責任,但學校有責任保護學生安全,若有學生受傷害,可被追究民事責任,而法庭在處理時會考慮學校是否已採取適當預防措施。教育局發言人稱,深信學校會確保學生在安全、有秩序及專業教學的環境下學習,並有計劃發放新指引。■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2/197575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26

負責保衞 參與地方建設

1 : GS(14)@2016-09-11 05:46:36

武警部隊被譽為中共「第二武裝」,接受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雙重領導,負責保衞、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等,與地方關係密切,故其貪污腐敗不亞於地方,甚至比解放軍更嚴重。上月底落馬的武警司令王建平上將,即是典型例子。王建平是中共軍隊首個現職上將落馬,媒體披露他的案件與武警後勤部副部長(後任武警交通指揮部司令)劉占琪少將有關。劉仗着主管之便拍馬屁,讓王的兒子王錚包攬武警大部份房地產項目,王錚年紀輕輕已擁二、三十億元人民幣身家。中共十八大以來,武警已成為軍方貪腐重災區之一。除王建平、劉占琪外,武警交通指揮部隊前政委王信少將、前副司令員瞿木田少將、前總工程師繆貴榮等,也先後落馬,當局從劉占琪家中抄查出1億多元人民幣現金、黃金50斤。武警的腐敗還體現各級武警醫院被承包,成為福建莆田黑醫「攜手坑民」的平台。《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1/19767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80

趙哲妤:BB爸爸會負責

1 : GS(14)@2016-10-16 08:20:05

■趙哲妤表示已約好私家醫院,又慶幸有奶粉贊助。



趙哲妤(Uny)昨日到深水埗探訪長者,懷孕近七個月的她手腳依然纖瘦:「仲有三日就七個月大,而家開始有胎動,自己都會做多啲胎教。」問是否陀女?她謂要保留驚喜,所以未照超聲波確定性別。至於與BB爸爸的關係?Uny說:「我哋有適當溝通,其實上次答得核突咗,搞到BB爸爸、屋企人同埋記者朋友都好擔心我,其實唔係報紙寫得咁肉酸,佢會負責。」早前她曾透露被有錢男友騙錢,問是否BB爸爸?她說:「由頭到尾我都係得呢個男朋友,之前因為嗌交,而家已經冇再欠我錢,件事都過咗去啦。」採訪、攝影:盧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6/198020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270

側田蒲吧負責叫酒

1 : GS(14)@2016-11-12 05:55:04

■側田與朋友上周六到灣仔酒吧消遣。讀者提供圖片



側田早前宣佈回流香港,上周六即被讀者王小姐「爆相爆片」捕獲,拖男帶女到灣仔蒲吧,王小姐受訪表示約凌晨兩時許在灣仔發現側田和大班朋友到酒吧消遣,側田叫了威士忌、雞尾酒和啤酒。王小姐續說:「側田最初坐低同男仔傾偈,冇撩過女仔,不過之後過咗細枱陪一個長髮大眼女仔傾偈,個女仔幾斯文,外表高高瘦瘦,應該高過側田。」本報亦致電側田了解,他表示當日為好友慶祝生日:「食完飯轉場去酒吧飲嘢,女士全部係太太團,嗰晚我細妹都喺度,我已經有女友,不過佢冇出席。」側田估計讀者所見的女子是他妹妹。採訪:皓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2/19830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29

實習生多負責影印資料

1 : GS(14)@2016-11-24 07:30:09

■彭醒棠。資料圖片



【本報訊】不少名人都喜歡將子女送到投行工作,有業界人士指,主要是希望富二代或官二代履歷較好看,但實習多數只是影印資料。《紐約時報》曾披露多名中共前領導層子女都在華爾街投行任要職,包括時任總理溫家寶女兒溫如春、中共元老陳雲孫女陳曉丹等。本港方面,去年《華爾街日報》就爆出金管局前副總裁彭醒棠9年前曾將仍在學的兒子履歷,轉交予摩通工作友人以申請暑期實習生職位。參加摩通夏令營雖「冇糧出」,但參加者實際上都「唔使做」,只需參加社交活動、聽講座及課堂演講,就可於履歷上列出自己在摩通實習。有投行高層稱,投行亦會在夏令營「揀蟀」,會向特別聰明或有「特別技能」的學生提出聘書,讓其畢業後加入投行,所謂的「特別技能」,說穿了就是人脈與家底。有投行高層稱由於實習生無相關牌照,一般前線工作都不用做,只是去不同部門「坐下」。如果遇着有新股上市,或會「帶出去執頭執尾」,平時則以整理文件、影印資料居多。■記者梁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4/198440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