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習近平:將設“一帶一路”論壇後續聯絡機制和財經發展研究中心

2017年5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將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續聯絡機制,成立財經發展研究中心、促進中心,合作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能力建設中心,打造人文合作新平臺。

世界銀行集團行長金墉在開幕式全體會上的發言中則透露,應中國財政部的邀請,世行將和其他多邊開發銀行共同簽署一個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備忘錄,且在中國財政部支持下,世行正在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學,量化其潛在效益,甄別關鍵的基礎設施瓶頸,針對政策和監管制約因素提出解決方案。

“一帶一路”從願景轉化為現實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一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旨在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同有關國家協調政策,對接規劃,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

二是設施聯通不斷加強。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托,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

三是貿易暢通不斷提升。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了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四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中國同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這些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層次清晰、初具規模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

五是民心相通不斷促進。參與國開展智力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等建設,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

習近平強調,中國發展正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一帶一路”註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國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所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友好合作,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開創合作共贏新模式,建設和諧共存大家庭;將推動已達成協議的務實合作項目早日啟動、早見成效。

習近平指出,中國將加大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為3000億元人民幣;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合作支持“一帶一路”項目;將積極同參與國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夥伴關系,建設“一帶一路”自由貿易網絡,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願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幫助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建設更多民生項目。

“一帶一路”雙贏局面

金墉在講話中指出,我們隨時準備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努力戰勝挑戰。

“一些最佳的雙贏局面可能來自於吸引私人資本參與。目前有8.5萬億美元閑置資金,等待更好的投資機會。”金墉表示,“我們高興而自豪地宣布,我們已經開始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工作:在中國財政部支持下,我們正在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學,量化其潛在效益,甄別關鍵的基礎設施瓶頸,針對政策和監管制約因素提出解決方案;我們同中國、其他國家及多邊開發銀行聯手發起了‘全球基礎設施基金’和‘全球連通性聯盟’,提供項目準備資金和交易結構咨詢建議,幫助加快項目準備。”

“在過去五年里,我去過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也目睹技術和連通性如何助推了訴求。”金墉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成為一種發展融資新思路的催化劑,通過這一思路吸引私人資本來滿足人民不斷上升的訴求。

金墉也表示,世界銀行集團的三個機構——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和多邊投資擔保機構——能夠為利用公共和私人資金和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一套獨特的工具與專長,將隨時準備幫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承諾變為現實。

保爾森基金會主席、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在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發表講話時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亞洲地區走向互聯互通的大趨勢的一部分。

他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與過去25年來的一系列互聯互通倡議相契合。正是這些互聯互通倡議,改變著亞洲的面貌。”,而“任何一個國家提出和推動的倡議,都會受到外部機構的嚴格審視,不僅要考察項目的意圖,最終也要考察項目和采購制度。”

他說:“我認為,中國應該歡迎這種密切審視的目光。畢竟,這為中國以最高的建築標準、環保標準和財務透明度標準來規劃全球一流的項目提供了機遇,也為中國證明自己能否以及如何發揮全球影響力提供了機遇。”

保爾森還表示,如果中國在這類區域性的基礎設施項目開發中執行了透明政策和高標準,那麽全球各地的企業,也包括美國的企業,都會尋求參與的機會。

“我也大力提倡中國能將‘一帶一路’向全球開放。”保爾森表示,“習近平主席通過‘一帶一路’系統化推進中國的各項提議,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贊成他對互聯互通的承諾——中國的做法不但可以促進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助於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075

城市論壇論頂爺(2017年5月21日)

由於呢集又係販民加主持圍插蛇齋黨的局面(容靚靚就坐埋一邊食花生),所以魔術師都係唔 quote 各位講者發言,有興趣嘅讀者就睇片喇(其實又其係幾好笑的):
城市論壇:特首議員 私改文件闖出禍;彈劾譴責 辭職解散平風波?(The right to raise views? The interference in the legislature ?)

發佈日期:2017年5月21日
地點: 維多利亞公園
時間: 中午12時至1時
出席嘉賓:
譚耀宗 民建聯前主席
林卓廷
立法會調查梁振英先生與澳洲企業UGL
所訂協議的事宜專責委員會委員
毛孟靜 立法會議員
容海恩
立法會調查梁振英先生與澳洲企業UGL
所訂協議的事宜專責委員會委員
主持: 蘇敬恆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34

城市論壇論轆死暨 Sunday 有你講轆死(2017年6月4日)

今次二合一,所以繼續唔逐句 quote,講大約意思就算,反正主角都係班柒青,佢地表達能力不嬲低到喊,要 summarize 真係難過登天。
城市論壇:六四悠悠廿八載;身份認同問兩代(WHAT HAS ‘JUNE 4TH’ TO DO WITH ME? )

發佈日期:2017年6月4日
嘉賓:
蔡耀昌 支聯會副主席
Richard Tsoi Yiu-cheong
Vice-chairman, 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
麥筠瑋 浸會大學學生會外務副幹事長
Mak Kwan Wai
Vice President (External Affairs), Student Union , BU
林樂 教聯會副秘書長
Lam Lok
Deputy Secrectary General,
HK Federation of Education Workers
陶君行 前學聯秘書長
Andrew To Kwan-hang
Former Secretary general,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
蘇敬恆 主持
地點: 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441

城市論壇論合流(2017年6月18日)

城市論壇論合流(2017年6月18日)
今次又係一人搶哂咪,當你佔哂 air time,就無人可以 challenge 你喇!
城市論壇:台港連線, 兩獨合流?防微杜漸, 未成勢頭?(Seeking to Gradually Separate from China? )

RTHK 香港電台
發佈日期:2017年6月18日
嘉賓:
陳志全 立法會議員
Chan Chi-chuen
Member, LegCo
鄭宇碩
真普選聯盟召集人
Joseph Cheng Yu-shek
Convenor, the Alliance for True Democracy
黃國健 立法會議員
Wong Kwok-kin
Member, LegCo
鄧飛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Tang, Fei
Director, Chinese Association of Hon Kong & Macao Studies
主持: 蘇敬恆
地點: 維多利亞公園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695

城市論壇論DQ(2017年7月16日)

嘩!朱仔又大暴走,仲歪理連篇添!

城市論壇:行政立法關係 還看下回發揮 (Can Executive-Legislative Relations be improved? )
發佈日期:2017年7月16日
討論:
行政立法關係
還看下回發揮
Can Executive-Legislative Relations be improved?
出席嘉賓:
涂謹申
立法會民主派會議召集人
James To Kun-sun
Convenor, Democracy Camp Meetings, LegCo
謝偉俊 立法會議員
Paul Tse Wai-chun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朱凱廸 立法會議員
Chu Hoi-dick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劉國勳 立法會議員
Lau Kwok-fan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主持 : 蘇敬恆
中午12時 維多利亞公園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42

無人零售會出現比滴滴還大的公司嗎?| 野草新消費論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6/164655.shtml

無人零售會出現比滴滴還大的公司嗎?| 野草新消費論壇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無人零售會出現比滴滴還大的公司嗎?| 野草新消費論壇

無人零售是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從去年10月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尤其是亞馬遜推出Amazon  Go之後,各種無人零售場景開始搭建,實驗性項目接踵而至。如果無人零售在標準化與規模化上能夠走的通,無疑會給零售業態帶來顛覆性的變局。無人零售核心要素之一是數據的采集和應用,而在目前實際的場景中,就集中在收銀這一環節。

現在有一類重資產的公司,在自主搭建無人收銀技術,將數據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另一類的話,則是通過開發無人收銀軟硬件設施,嵌入到商超、便利店等消費場景中,期待用更多的數據來影響上下遊。

一旦這些商品和消費者行為數據,利用無人零售技術得到極大的整合,那麽,這將從供應鏈、商品品類、營銷等方面,對實體零售上產生重大影響。相比於阿里、騰訊通過電商、社交來掌握線上話語權,未來,誰通過無人零售技術控制線下數據,就有可能重新定義實體零售,在一個新經濟領域,出現比滴滴還大的獨角獸公司。

當然,變革趨勢的背後,也隱藏著諸多的不確定性,面對市場上的大小互博,我們不禁產生以下疑問:

— 無人零售能否真正代替有人零售?會不會曇花一現?

— 數據在未來的零售中,將會充當什麽樣的角色和作用?

— 在各種無人收銀解決方案中,哪種當下可以更好切入商業場景?

— 創業公司還是巨頭,更有機會在這場零售數據戰爭中勝出?

— 無人零售創業公司的終局會是什麽?

近期,我們將邀請無人零售這個領域優秀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來一起深入探討這個話題。

他們是:

安利英  EatBox怡食盒子CEO

王鎮方  24愛購創始人

陳維龍  天若科技創始人

陳超陽  天成資本合夥人

如果你是新零售領域創業者、投資人和關註者,歡迎報名參加這次主題分享活動,我們將篩選其中的25位,為大家提供充分的討論交流機會。

議程

【主辦方】野草新消費

【時間】8月19日下午1:00

【地點】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創業大街黑馬學院

【流程】

13:00-14:00   簽到

14:00-16:05   主題演講

16:05-16:40   圓桌論壇:無人零售如何成為數據玩家?

16:40-17:00   Q&A

議題

主題一:無人便利店是大勢所趨嗎?

主講人:Eatbox怡食盒子CEO 安利英

1、為什麽會選擇做無人便利店,Eatbox的經營現狀如何?

2、從概念到落地到現在經營快一個月,這個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坑,未來可能會有哪些坑,如何避免?

3、無人便利店在當前的市場和環境下處於什麽樣的階段和狀態?

4、新技術在無人便利店中占據什麽樣的地位?自主研發還是外包,主要的考量因素是什麽?

5、無人便利店幾大流派,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Eatbox

主題二:無人零售領域創業機會在哪里

主講人:24愛購創始人王鎮方

1、作為一個創業者,為什麽會選擇切入無人便利店?你是怎麽看待無人零售的市場機會的?

2、24愛購的發展模式是怎麽樣的,與其他無人便利相比,核心的亮點在哪里?現在經營狀況如何?

3、無人便利店現在存在多種模式,這幾種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問題在哪里?你選擇這種模式主要是出於什麽考慮?

4、技術和數據會是無人零售的核心嗎?技術外包和自主研發哪一種在未來會成為主流?外包是否意味著失去對數據的掌控?

5、無人便利店未來將會經歷哪些變革,最終會變成什麽樣形態?

cf7bb4047819f44

主題三:超市場景和便利店場景,誰能笑到最後?

主講人:天若科技創始人陳維龍

1、為什麽選擇做無人零售解決方案,做超市購物車結算的思路和邏輯是什麽?

2、做收銀結算的未來在哪里?是否有望成為掌控數據的一方,還是僅僅作為硬件和技術的供應商?

3、現在無人零售業有超市場景和便利店場景,這兩種場景現在各自存在的合理性及問題?你覺得這兩種場景誰能笑到最後?

購物車

主題四:如何看待無人零售,以及它的投資邏輯?

主講人:天成資本合夥人陳超陽

1、如何看待無人零售的崛起,從資本的角度出發,無人零售的投資邏輯是什麽?

2、進軍無人零售行業的創業公司和巨頭,各自的優勢和問題是什麽?資本在其中處於什麽樣的角色?

3、對於無人便利店和無人收銀,二者各自的出發點和想解決的問題有什麽不同?投資回報周期有什麽不同?

4、無人零售的核心會是什麽,前景在哪里?未來會是什麽形態?

報名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02

活動 論壇 野草新消費 無人零售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90

世界經濟論壇:中國已成為全球移動支付領導者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7531

世界經濟論壇22日發布報告說,中國已成為全球移動支付領導者。同時,在未來的金融生態系統中,大型科技公司將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說,與支付寶4.5億的用戶相比,Apple Pay全球1200萬的用戶總量相形見絀。對此,報告作者、世界經濟論壇金融業創新項目主管傑西·麥克沃特斯說:“轉變支付方式的成本是關鍵因素。中國消費者信用卡持有率較低,這讓移動支付能夠直接占據主流,而西方消費者對於從刷卡到掃碼的支付轉變熱情不足。”

2017年8月3日 ,乘客在重慶市北碚區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支付公交車費。 自今年8月開始,重慶公交集團北部公交公司移動支付公交線路投入運營。(新華社/圖)

這份報告旨在探索創新對全球金融生態系統的影響。報告強調,雲計算、面向客戶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客戶分析是未來金融機構差異化競爭的三大關鍵能力。而在這三大領域,相對於傳統金融服務機構,以亞馬遜、谷歌等為代表的科技巨頭有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報告預測,在未來的新型金融生態系統中,大型科技公司將逐步取代一些金融機構,而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對大型科技企業的依賴將不斷增強。

報告指出,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因創新驅動形成的不同金融生態系統為國際監管協調工作帶來挑戰。報告顧問、德勤全球金融服務行業負責人鮑勃·孔特里說:“技術使得全球金融服務的用戶體驗各異,用戶需求和監管側重不同使得金融生態系統呈現明顯的區域化特色,這對於全球金融體系的監管協調是重大挑戰。”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37

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今天在廣州開幕 廣州的目標是“全球一線城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1311

夜色璀璨的廣州(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圖)

繼2010年亞運會之後,廣州又一次站在世界舞臺上。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今天在廣州舉行,整個論壇為期三天。本次論壇的主題——“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

據外交部消息,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另據論壇執委會主任蔡朝林介紹,確認參加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的企業共計388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52家,行業領軍企業72家。包括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CEO馬化騰等。

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誌總裁穆瑞瀾表示,廣州《財富》全球論壇是一場重大的國際商界盛會,受到了各個領域商業領袖的極大關註。

對於本次論壇的主題——“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穆瑞瀾表示,論壇將聚焦“開放與創新”作為主要推動力如何引領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推動世界的繁榮與進步;同時,也將會探索“開放與創新”的下一階段情況,探討企業如何在這一階段抓住機遇。此外,還會討論在中國和全球發生這一關鍵變化的時候,跨國企業面臨的種種問題。

論壇期間還將舉辦《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和《財富》中國創新獎,探討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展現中國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其中,《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將永久落戶廣州,計劃每年舉辦一次。

作為“把握世界經濟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財富》論壇被譽為全球經濟的風向標。穆瑞瀾表示,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將從三大趨勢塑造全球商業,“這三大趨勢將在接下來的《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和廣州《財富》全球論壇上進行深入討論”。

作為本地研究學者,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楊再高如何看待廣州在新時代背景的未來發展,他有自己的獨特見地和思考。

廣州應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建設現代化全球城市的新征程,加快培育發展的新動能,當好廣東實現“兩個走在前列”奮鬥目標的排頭兵。

正如《華爾街日報》大膽預言,廣州——一個世界樞紐型網絡城市正在崛起。

近年來,廣州推進“三大戰略樞紐”“三中心一體系”“三大環境”及現代產業體系等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 GaWC發布的2016年世界級城市名冊顯示廣州已進入全球一線城市並排名第40位,《福布斯》6年內5次將廣州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名,普華永道連續兩年將廣州列為中國“機遇之城”第一名、全球城市潛力指數和金融中心指數持續提升等,榮獲“中國可持續發展範例獎”等獎項,市民對環境的滿意度也創新高。

富庶廣州

從經濟發展來看,廣州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35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96萬億元,年均增長9.2%,增速分別高於全國(7.2%)、廣東省(7.9%)2.0個和1.3個百分點;廣州經濟總量與以色列相當,超過香港地區、新加坡,約占廣東省的四分之一,連續28年位居國內城市第三位,位居世界主要城市第18位。

廣州人均GDP達到2.1萬 美元,是全國(0.8萬美元)和廣東省(1.1萬美元)的2.6倍和1.9倍。廣州以全國約1╱100的常住人口和1╱1300的國土面積,為國家貢獻了1╱38的經濟總量和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城市功能上,廣州城市更新改造有序推進,價值創新園區、產業特色小鎮等不斷壯大,美麗鄉鎮建設取得新成效。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達310天,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 2012 年下降 29.4%;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6.1%,森林覆蓋率42.1%,城市幹凈整潔平安有序。

協調開放邁向新高度。2012年以來廣州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和對外開放先發優勢,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發展取得新成效,開放型經濟實現穩步提升,參與全球城市競爭和合作能力有新提高。

廣州主動對接融入和協調引領多層次的區域合作發展,促進了廣佛同城化、廣佛肇清雲韶經濟圈、大珠三角城市群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持續深入發展,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育共保、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產業合作互利共贏等協調發展及優勢互補格局初步形成。

廣州新潛力

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宏偉藍圖中,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先行一步的廣州,加快建設現化化全球城市基礎較好、優勢突出、潛力巨大。在廣州,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世界的未來。

綜合服務功能優勢明顯。作為區域及國家中心城市,廣州是長期歷史積澱、文化傳承創新、改革開放發展和綜合功能不斷提升形成的。今天的廣州是千年商都、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我國對外開放、國際交流的重要門戶。

廣州擁有世界級海港、空港、高鐵港和信息港交通、信息網絡互聯互通國內外主要城市,國內外通航城市達201個,168條集裝箱航線連通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與廣州有貿易和投資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22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近300家在廣州投資發展,商品進出口總額連續五年居全國外貿大市首位,跨境電商外貿領跑全國,在穗留學生有2.2萬人,常住外籍人士8.5萬人,城市綜合功能完善,集聚輻射影響力較強,綜合服務發達,“廣州服務”品牌響譽國內外。正如《華爾街日報》大膽預言,廣州,一個世界樞紐型網絡城市正在崛起。

產業均衡協調促持續發展。廣州綜合經濟實力多年來居全國城市前列和省會城市第一位,是全國現代服務業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相對均衡,傳統優勢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相互支撐,各產業發展相對均衡協調可促進產業可持續、跨界和創新發展,有利於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建設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避免錯綜複雜的經濟大環境中出現產業及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

與全國一線城市比較,廣州房價和創業、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引來和促進了微信、網易、數控等一大批創新企業在廣州發展壯大,有13家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強在廣州迅速成長,主導未來的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等創新型產業在廣州不斷崛起,預示未來牽引廣州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日漸形成。

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聚攏資源。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在穗企業建立健全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讓各類企業切實體會到在廣州發展的公平公正和自由競爭秩序。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取消,行政審批效能大幅提高,企業成本有效降低;全面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工商登記實現“全城通辦”並同步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南沙自貿區更是在全國率先推行“一口受理、十三證三章聯辦”。

廣州率先成立知識產權法院、自貿區法院等,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等試點,法治政府和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富士康總裁郭臺銘稱贊:“我們在全世界27個國家設有工廠,在行政效率上,廣州是NO.1”。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和相對合理的營商成本使廣州備受跨國企業的青睞,引來了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GE生物產業園、思科中國創新中心、百濟神州生物制藥項目、冷泉港(廣州)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微軟廣州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齊集廣州,並帶來2016年常住外來人口(37.9萬)集聚領跑一線城市。

美麗生態環境與發展空間受青睞。近年來廣州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城市建設發展全過程,加強城市環境治理和山城田海的生態城市建設,高水平打造“一江兩岸三帶”和一批濕地、花園、公園、生態廊道等綠色生態空間,當今的廣州呈現出幹凈整潔、平安有序、藍天白雲、城美人和的大美城市景象,“廣州藍”“花園城市”“綠色廣州”“美麗廣州”等刷爆朋友圈,聯合國相關機構2016年將廣州評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超大型城市和中國城市人類發展指數第一名。

同時,廣州市域面積達7434平方公里,尚可供建設利用和城市更新改造釋放空間超過800平方公里,在全國一線城市中廣州未來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優勢。繁花似錦春常在,千年商都邁新高,宜居宜業、美好生活的美麗廣州是我來了就永遠不想走的城市。

《財富》全球論壇帶來新機遇。享譽世界的《財富》全球論壇,是把世界經濟走向的重要窗口。在《財富》雜誌主編看來,一個漂亮美麗的廣州是舉辦《財富》全球論壇的理想城市。

隨著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開幕,廣州將再一次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註冊參會創歷史新高的世界500強企業CEO和知名人士將聚首花城,共商開放與創新及構建國際經濟新格局,近距離感受廣州的開放與活力,分享廣州發展的速度、成就和故事,展示廣州未來發展的魅力和潛力,必將使廣州全面融入接軌和互聯互通國際,更加聚焦世界目光擴大影響,更多聚才吸智引資招企,贏來新時代發展的新機遇和註入持續發展的無限動力。

正如一位土生土長於廣州的企業家感慨,看到廣州今天的變化與成就,為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自豪,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成就,開放的格局,包容的文化,還有無數的美食、繁花的四季,怎不令人為之留戀和驕傲、為廣州的未來看好。歷史的廣州是聞名中外的千年商都,當今的廣州是中國富起來的縮影,未來的廣州是中國強起來的重要支撐。

廣州新征程

廣州已站在全球一線城市的新座標上,後財富時期廣州發展商機無限、潛力巨大。未來的全球城市以創新、服務、文化、經濟、網絡、環境等綜合功能論輸贏,而不是單一的經濟總量或房價高低論輸贏。適宜的房價和合理創業生活成本也是城市競爭力。城市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是向往城市有發達的經濟、繁榮的文化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而且向往城市有健全的民法與法治、完善的社會保障與服務、公正正義的社會、安全穩定的秩序、綠色美麗的環境。

廣州建設現代化全球城市,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必須付出更為艱巨艱苦的努力。

一是培育新支柱產業為重點,建設高質量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以培育IAB和NEM等新支柱產業為重點,加快發展智能化的先進制造業和國際化的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優化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一批基於新支柱產業的國際化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及現代化經濟體系。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契機,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主動融入和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大灣區核心城市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拓展廣州經濟發展腹地空間。

二是以“三大戰略樞紐”建設為抓手,打造國際化發展的新平臺。

以大學城為重心,整合生物島、長洲島、國際創新城、科學城、中新知識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等空間資源和科技創新、產業資源,打造面向未來的科技城及國際科技創新樞紐。以廣州第二機場建設為引領,完善航空和航運集疏運體系,提升航空航運服務品質,打造國際一流的航空航運樞紐。建設新一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及智慧城市,打造虛擬型國際化網絡交易、集散、交流、合作、信息平臺及國際信息網絡樞紐。以改造整治和減少城中村為突破口,以價值創新園區、產業特色小鎮、城市客廳等建設為重點,以“黃金三角”、“一江兩岸三帶”和南沙城市副中心等建設為支撐,協調構建多中心、多組團、網絡型的發展新平臺。

三是探索建設“廣州自由貿易港”,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

以南沙自由貿易試驗區及南沙新區、空港經濟區為載體,爭取國家支持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建設基於“海港+空港”核心區域構成的“廣州自由貿易港”,打造廣州及廣東全面開放的新平臺。以國家“一帶一路”樞紐城市建設和廣交會創新發展為引領,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主動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構築廣州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高效率吸納國際化樞紐型網絡企業、功能性機構和高端資源集聚,建設國際資源配置中心和國際消費、會議、交往、旅遊中心,為廣東及全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新支撐。

四是 堅持以市民為中心,建設全球美麗的生態花園城市。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築形成廣州城市綠色低碳、循環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珠江及河湧、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的治理為抓手,持續加強水環境、大氣汙染和固體廢物的治理,堅決打贏黑臭河湧治理攻堅戰;深入推進城鄉綠色生態網絡體系建設,完善城市主題花景、花帶和生態景觀,建設綠色建築、綠色樞紐、綠色網絡、綠色社區、綠色村鎮和海綿城市,優化城市建築景觀和風貌,發展綠色企業、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以“工匠精神”“繡花功夫”的要求高質量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現代化,加快促進城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城市建管品質,提升城市文明素質,實現全球城市讓全體市民生活更美好。

(作者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研究員 張笛楊對本文亦有貢獻。)

延伸閱讀:

《財富》世界企業500強廣州3家企業上榜

中國企業500強廣州有17家上榜

廣東企業500強廣州有167家上榜

2017年胡潤百富榜廣州90人上榜

胡潤全球富豪榜廣州20人上榜

福布斯2017中國400富豪榜廣州有16人上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81

飯局大比拼:馬雲玩魔術、劉強東秀宿遷英語 世界達沃斯論壇上中國電商成焦點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4/1186634.html

每經記者 王星平 張斯 每經實習編輯 梁秋月

從來不缺話題的“達沃斯”,今年格外熱鬧。不僅因為今年赴達沃斯與會的全球領袖人數達歷年之最,包括時隔18年,美國總統再次參會達沃斯;更多中國企業拿到入場券,活躍在達沃斯這個世界經濟舞臺,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達沃斯論壇第一天,我們首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盧旺達總統卡加梅等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政要的推特里,看到了馬雲的身影。

 

同時,被世界多國國王、王後、總統、首相們刷屏的還有馬雲的“中國文化盛宴”和第一次參加達沃斯論壇就強力組局的劉強東“2萬億美元朋友圈”。

馬雲的“中國文化盛宴”

“你信不信我今天真搞個飯局,可以把全世界的人都請來,請來一幫土豪,在全世界都是頂級的,還真沒幾個人請得起我的飯局。”

在2017烏鎮互聯網大會曾揚言“飯局沒意義”的馬雲,1月23日在達沃斯距離論壇會場不遠的一家豪華酒店內,舉辦了一場出席嘉賓規格不亞於任何一場正式論壇的“阿里巴巴中國文化盛宴”。

會上,馬雲身著黑袍紅袖的傳統服裝,化身中國文化“首席推銷員”,向全球政要和商界領袖談起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甚至和盧旺達總統玩起魔術。

據阿里方面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材料,這張馬雲“達沃斯”飯局照片里,嘉賓包括:

一位國王——約旦國王阿蔔杜拉二世;

兩位王後——約旦王後拉尼婭、荷蘭王後馬克西瑪;

一位總統——盧旺達總統卡加梅;

三位現任總理、首相——盧森堡首相貝特、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三位國際組織負責人——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基圖伊;

以及微軟創始人、蓋茨基金會創始人比爾•蓋茨、宜家CEO傑斯帕•布羅頓、國際物流公司UPS CEO戴維•艾伯尼、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陽獅集團CEO莫里斯•萊維、瑞惠金融集團CEO、總裁佐藤康博等眾多全球頂級商業領袖。

馬雲身著黑袍紅袖的傳統服裝,向全球政要和商界領袖談起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圖中依次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盧森堡首相貝特、挪威首相索爾貝格、馬雲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016、2017年的達沃斯,馬雲都舉辦了晚宴邀請全球各界名流。與前兩年不同的是,今年馬雲帶來的是極具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包括中國傳統苗族鼓舞、二胡、戲曲等表演,連會場都被布置成中國紅的風格。

馬雲說,在西方世界事情總是非黑即白,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同,他用下象棋來形容中國文化的特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有的事情是聯系在一起的。”

馬雲還提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美國電影中的英雄主義都是打敗壞人了,中國的英雄最後都會犧牲。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山西華晉舞劇團演員楊濤在表演蹺功,又稱“東方芭蕾”,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流傳已久的一種旦角表演特技。當她輕盈的身姿踩在一把中國椅的邊緣,在場的嘉賓無一不全神貫註地觀賞,紛紛嘆為觀止。

馬雲甚至親自上陣,為大家表演了一個魔術。一起做魔術表演的,是盧旺達總統卡加梅。

劉強東的“2萬億美元朋友圈”

50余位各領域頂級大佬受邀參加京東達沃斯午餐會(京東供圖)

和馬雲不同的是,今年是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率京東高管團隊第一次前往達沃斯冬季年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雖然這是劉強東第一次參加,但這是京東集團在提出申請的第一年就被接納成為論壇的戰略合作夥伴。通常,由於名額有限,每年都有幾十家提出申請加入的公司需要排隊等候空缺名額。

劉強東的飯局安排在Hard Rock酒店頂層的“冬季花園”餐廳,飯局參加者涵蓋了IT、金融、時尚、消費領域40多位頂級公司的大拿,以及來自學術界和其他領域的精英人士。就連相愛相殺多年的cp——比如VISA和萬事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也紛紛攜手參加。簡單計算,這些公司的市值遠遠超過2萬億美元。

值得註意的是,飯局上,劉強東還用“宿遷英語”發表演講,內容包含他在中國講過的創業奮鬥故事。

劉強東達沃斯午宴會現場之一(京東供圖)

“達沃斯”飯局暗藏玄機:中國電商全球化

伴隨中國兩大電商巨頭阿里、京東雙雙站上“達沃斯”這個世界之巔的舞臺。馬雲、劉強東爭相設宴,刷屏世界各政要、商業大咖朋友圈的背後,是中國電商國際影響力的巨大提升。

“設宴體現的是中國電商在全球電子商務的領導地位。”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

中國電商起步早、覆蓋廣、發展快,相對於目前中國經濟還處於粗放式發展階段,電商領域的發展顯然是超前的。而之所以國內外電子商務發展速度不同,是因為國內外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歐美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相對緩慢,很大程度是因為當地商業零售發達。而中國電商發展迅速,與此前國內商業零售發展緩慢的倒逼不無關系。”白明說。

尤其過去的一年對於中國電商巨頭來說,是全球化戰略有了實質性進展的一年。未來,跨境電商將成為中國電商發展的下一個爆發點。

阿里的全球化

“之所以馬雲在飯局上展現具有中國元素的文化,這是馬雲想要通過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來激活世界。”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白明認為,中國電商想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不能強行的進入,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文化先行,通過文化熏陶來培育海外的消費者。

2017年7月,馬雲提出5個全球的目標,希望未來能夠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郵”。全球化已經成為阿里巴巴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目前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場拓展中,東南亞市場占據著重要地位。據阿里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受益於東南亞平臺Lazada以及中國出口平臺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的強力表現,阿里國際零售業務收入達到28.78億元(4.33億美元),同比增長115%。

此前,阿里巴巴在東南亞多地相繼落子。例如在馬來西亞推出首個自由貿易物流e-hub,作為eWTP項目的一部分;通過Lazada平臺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泰國推出“淘寶精選”頻道,讓本地消費者能夠購買中國商品;在物流方面,投資新加坡郵政;在企業服務方面,阿里雲在2016年3月開始在泰國建立業務。

京東的全球化

耿直boy劉強東在《我的創業史》書中曾透露,自己的最後一個夢想是京東全球化,實現後就退休回家抱孫子去了。

在今年達沃斯主題演講環節,劉強東介紹稱,京東的國際化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把中國人喜歡的國外所有品牌帶到國內來,讓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世界上任何他/她想要的品牌;第二步是把中國優質的品牌帶到國外去。“我相信未來十年一定是中國品牌走向全球化的十年。”

因此,這也不難理解京東為什麽會在今年選擇參加這個世界級的經濟論壇。

過去的一年,京東在各大業務板塊開始發力,在物流、金融,甚至房地產等領域等都能看到劉強東的影子。並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將到來,指出零售革命的實質是“無界零售”。為了實現可塑化、智能化、協同化的未來零售圖景,京東在國內外進行整體戰略布局,投資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加速全球化出海。在2017年6月23日,京東股價曾上漲3.92%,相比一年前大漲了100%,市值達到609億美元,接近當時百度的市值。

劉強東此次達沃斯宴會邀請的包括時尚、零售、科技、金融、物流和其他的眾多大咖實際上也都和京東的各項業務密切相關。其中,香奈兒、阿迪達斯是京東供貨方、加拿大養老基金、匯豐、渣打可以為京東提供融資、德邦物流是物流提供方、麥肯錫、財富雜誌為京東企業運營提供意見建議。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京東把出海的第一站放在了印度尼西亞,第二站是泰國,2018年計劃去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北線則沿著歐洲,第一步在歐洲建了一個采購中心,把更多的歐洲品牌引入京東的官方旗艦店。

此外,據了解,今年的達沃斯年會將圍繞“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這一主題,探討在地緣戰略競爭加劇背景下國際合作的意義,以及國際安全、環境保護、全球經濟等方面的重大問題。

從過去基本看不到幾張中國臉孔,到現在很多中國公司出席,背後是中國力量的崛起中國的全球化之路。中國正在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為中國經濟打ca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32

博鰲亞洲論壇迎新一屆理事會,周小川當選副理事長

剛剛卸任人民銀行行長的周小川有了新的任命——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

4月9日上午,根據會員大會選舉結果,博鰲亞洲論壇產生新一屆理事會。在隨後召開的新一屆理事會會議上,第8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選理事長,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被任命為秘書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出任博鰲亞洲論壇中方首席代表。根據章程規定,中方首席代表為理事會當然理事,並擔任副理事長。

周小川任副理事長

現年70歲的周小川執掌中國央行15年,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後正式卸任。日前,他還以中國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出席了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周小川1982年進入清華大學成為系統工程系首批招收的博士生。1986年12月被任命為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助理,開始從政之路。此後,他歷任中國銀行常務董事、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屆委員。1998年2月,周小川出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2000年2月,轉任中國證監會主席;2002年12月,接替戴相龍出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2013年3月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

周小川推動了中國金融的改革和開放。執掌證監會期間,他鏟除資本市場腐敗;他還是國有銀行改革的操刀人;在近16年的央行行長生涯中,他因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推動,被譽為“人民幣先生”;同時,他還要兼顧將通脹保持在較低水平,將增長維持在合理區間,幫助日益強大的中國經濟體抵禦各類風險。

2011年9月,《歐洲貨幣》雜誌評選周小川為“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長”。2016年10月中旬《環球市場》(Globalmarket)雜誌將其評選為2016年度東亞地區的“年度央行行長”。

博鰲亞洲論壇迎新一屆理事會

據了解,新一屆理事會由19人組成,潘基文、周小川、李保東等12人為新當選理事。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董事長、CEO阿爾拜延、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海南省常務副省長毛超峰、新西蘭前總理希普利、印尼前總統蘇希洛、泰國前副總理素拉傑、塔塔集團名譽董事長塔塔等7位理事連選連任。

新當選理事由亞洲和世界各國的政商領袖組成,包括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美國前商務部長古鐵雷斯、日本郵船會長工藤泰三、三星電子會長權五鉉、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羅康瑞、日立集團董事長中西宏明、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新加坡前副總理黃根成、俄羅斯前總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董事長祖布科夫等。

根據新一屆理事會決議,論壇原理事長福田康夫、原副理事長曾培炎、原秘書長周文重、馬來西亞前總理巴達維、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瑞典愛立信公司董事長、英國阿斯利康公司董事長約翰森、俄羅斯工商會主席卡特林、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三菱商事高級顧問佐佐木幹夫等11位離任理事將進入論壇咨詢委員會。同時進入咨詢委員會的,還有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地中海俱樂部總裁小德斯坦等知名人士。

包括FMG董事長弗雷斯特、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等3位留任咨委在內,新一屆咨詢委會員共由17人組成。在隨後召開的新一屆咨詢委員會會議上,福田康夫當選咨詢委員會主席,曾培炎當選副主席。

原咨詢委員會主席拉莫斯、霍英東基金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霍震寰、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博鰲樂城開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蔣曉松、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哈薩克斯坦前總理捷列先科、日本郵船集團前會長、董事顧問宮原耕治、瓦倫堡家族基金會投資委員會主席泰斯庫等8位咨委,為創建和發展論壇作出了重要和實質性貢獻。根據會員大會決議,授予其榮譽會員稱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