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由於對此堆公司認識不深,請鱷兄多多協助補充,更多資料請 參閱此貼,謝謝!)
英文全文:
http://webb-site.com/articles/unibioggt.asp
在2010年4月14日,廉 政公署公佈,他 們正式起訴梁惠民(「梁 先生」),控罪指梁先生涉嫌於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期間,與其他人士串謀詐騙聯康生物科技(「聯康」,690) 的現有和潛在股東及投資者,並涉嫌串謀其他人士隱瞞他本人是三間內地公司的真正東主,並將之出售予聯康,分別是:
(1)東莞巿博康健 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博康健」)
(2)北京博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康 健」)
(3)深圳市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華生元」)
在 本文中,我們稱此以上交易為該三項交易。此 外梁先生亦涉嫌串 謀其他人士偽造該三間內地公司的會計文件,使它們看來財務穩健,擁有較真實價為高的價值;並安排聯康以抬高了的價格,共計12.92億港元(約1.66億 美元)購入該等公司,並以現金及發行新股支付,其中,部分現金及發行的新股其後轉回予梁先生。梁先生暫時毋須答辯,以待廉署進一步調查及尋求法律意見。
在 2010年5月13日,即梁先生被控後四星期,聯康發出了1頁的澄清報導(詳 報導並無提及廉政公署),主要是澄清經濟日報(其稱為若干報章)在2010年4月15日的一篇題目為「廉署控聯康「隱形」大股東詐騙 」的報導。
據 聯康稱「就其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知」,聯康並不存在經濟日報報導所述之無形控 股股東及該三項交易的賣方為獨立第三方。
聯康簡史
聯康在2001年11月12日上市,當時稱為新高準控股有限公司,從事製造及銷售包裝產品及紙製禮品,以及印刷紙製宣傳物料。上市時, 僅以1元發行5,000萬股(佔當時已發行股本27.8%),包括1,250萬舊股。
該公司在上市後每一年均虧損,2005年8月25日,Automatic Result Limited,(Automatic Result,英屬處女群島成立)同意向創 辦人收購52.78%股權,即9,500萬股,每股49.7仙,並提出強制性無條件現金收購建議。
Automatic Result由唐潔成(唐先生)「全資及實益擁有」,但是劉國耀(劉先生,普通話拼音:Liu Guoyao,廣東話拼音:Lau Kwok Yiu)為收購人之唯一董事。廉政公署指控梁先生為聯康「隱形」大股東,與唐先生為Automatic Result的老闆的聲稱有矛盾之處。
(待 續)
(上續此文)
在收購後,2005年9月22日,唐先生成為主席,而劉先生則為該公司的行政總裁(即首席執行官)。這就是他們兩位首次在香港股市中出現。唐先生, 「 自1997年起一直於中國從事金屬及廢金屬貿易業務」,以及「自2001年起一直投資於中國一家主要從事開發污水處理系統之公司」,而劉先生則「於中國東莞擁有一間酒店, 並自1999年起出任總經理, 參與酒店之日常業務及管理。」
金利豐證券有限公司代表Automatic Result提出收購,而財務顧問為金利豐財務顧問有限公司,亦可以假定他們的認識的,而巧合的是當年的牽頭包銷商亦為金利豐證券有限公司,該要約在2005年10月13日截止, 當時無接獲任何有關收購建議之有效接納。
2005年11月5日,聯康建議易至現名,以反映其「朝著科學技術應用業務作多元化發展之全新業務策略」,並「一直物色及與若干人士就若干藥劑業務之建議收購或合作計劃進行最早期磋商。」
同時,因浩勤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浩勤」)接納聯康之聘任, 對其進行內部監控審閱,故自願辭任聯康的的核數師職務,並委任陳葉馮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陳葉馮」)為新任核數師。在此後,但並未能找到任何持續內部監控審閱的事宜。
陳維端先生為該公司的首席董事,他及陳葉馮因太元集團(620)(雖公會並未指出,但David Webb已發現)一筆約2,300萬港元的資產重估盈餘,在該等資產變賣後被錯誤地入賬為收入,因而嚴重錯誤呈報公司的年度業績。已被香港會計師公會轄下紀律委員會作出譴責,並命令他們支付罰款共四萬港元予公會。
陳葉馮在2008年8月21日辭任核數師,浩勤又在2008年8月26日獲委任填補陳葉馮之空缺。自上市以來,聯康及其前身的核數師報告均是沒有保留意見的。
聯康在2001年上市以後,並無發行任何新股,但在新人上任之下,他們很快就開始印公仔紙。在2006年2月15日,公司宣佈以公開發行方式,以1股供2新股,集資1.755億元。
(待 續)
(上續此 文)
該三項交易
正 如廉政公署聲稱,如果梁先生真的是和人合謀,那誰會在這單交易中面臨被指控?很顯然如果他就是正如 指控稱,他就是三間內地公司的真正東主,那些所謂的賣方(聯康經常稱他們爲「獨立第三方」)就可能不是真正的賣方了。所以我們先分析一下這三單交易的背 景,然後就分析一下這些賣方到底是何方神聖。
親 愛的讀者,這就是你們可以幫忙的地方。留意粗體字的人名,這代表我們對這些人已有一些資料,而其他的,我們則未找到任何資料,如果你們知道這些人的資料, 請你們拿出信心來,告訴我們。
第一單交易:Figures Up Trading Limited (東莞博康健)
在 2006年4月26日,聯康宣佈以港 幣4.72億收購Figures Up Trading Limited (「FUTL」),其中2.74億以現金 支 付,餘下則以90仙發行新股支付,相當於FUTL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除稅後溢利之市盈率約10.1倍。
FUTL成立於2000年4月12日,其持有東莞太力綠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於2002年9月25 日在東莞成立,其持有東莞博康健(於2002年9月9日中國成立),主要從事「銷售及分銷醫藥、生物及生化產品(預防性生物產品除外)、抗生素物質及其試 劑; 並與一家研究所(為獨立第三方)訂立研究協議, 以研究若干醫藥產品」,至於賣方如下圖:
其中,黃劍軍(「黃先生」)、李潔玉(「李潔玉先生」)將會於後文描述。我們留 意到6個賣方均接受4.62%或4.93%擴大後的聯康股本,所以並無賣方在交易後持有5%以上的須披露水平。
這是一項非常重大收購,所以需要提供一份通函,並 附上FUTL的獨立核數師報告。這次核數師是陳葉馮會計師事務所,並認為財務資料真實公平反映FUTL於截至2003年、2004年及2005年之業績及 現金流量。廉政公署聲稱東莞博康健及其他兩間內地公司的會計文件是虛構的。如果這指控正確,那陳葉馮並無指出這會計帳目是虛構的。
第二項交易:Nan Woo Properties Limited (「北京博 康健」)
在2006年11月 27日,聯康公告以港幣4.54億收購Nan Woo Properties Limited(「Nan Woo」), 其中2.3億以現金支付,其餘以2.8元發行新股支付。Nam Woo在1993年4月20日成立,然後在2003年收購北京博康健100%權益,至交易前仍然控制。該交易的賣方包括:
(1) 梁加龍(35%)、
(2) Yuen King Tak Soona(「Yuen」,35%)
(3) 何奕良(30%)
Nam Hoo 透過北京博康健,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片裝、膠囊、粒裝及大型輸注液醫藥產品, 以及研發非專利藥物」,但在2007年聯康的年報中,表明於收購日期(2007年12月21日)至結算日2007年3月31 日 期間,年內上述收購之附屬公司並無為本集團貢獻重大年度收益與稅前溢利。
帳目(附 註37,頁105,pdf 頁106)稱該交易完成的作價為457,107,000元(主因是以新股支付,期間股價上升,導致作價稍增),包括無形資產1.1693億及商譽 1.93626億。這數字就和在2009年商譽撇帳金額 吻合(附註17,頁82,pdf 頁83),所以聯康雖然沒說明,但我們假設這是Nam Woo的撇帳。
我們想停一停談談這單交易,在2008年3月31日,在其他應收款項、按金及預付款項中,有一項「購買技術訣竅按金」價值155,302,000元,其稱「每項醫藥產品有關專利之支付將於專利由國家藥管局授出時撥充無形資產項目」。但實際上,國家藥管局僅負責登記及註冊藥物,不負責專利,知識產權局才是負責專利部分。
無論如何,這項款項在2009年下降至21,863,000元,但並無撥充無形資產,反而在該項作出撥備108,882,000元。
(按: 關於北京博康健的專利及生產批文,經過鱷兄搜索後,共有9項生產批文及1個專利,詳下圖但是有以下東西要注意。
(1) 在知識產權方面,發名設計人竟有一位叫劉勁瑋,他應該是高寶綠色科技(274,「高寶」)的前主席。
(2)但知識產權竟然鬧雙胞,專利權人為和此前收購的東莞太力綠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相近的東莞太力生物科持有限公司,但地址就應該要留意,是在東莞高寶綠色科技 城。
(3) 其後據2008年11月24日公告,有一位Liang Shengyuan先生購入北京博康健供應商款項人民幣15,678,000元後,轉讓予聯康,聯康以15仙發行新股購回債權。
據鱷兄稱,這位人兄叫梁勝源,據恩平一中90年校慶的撰文中,有一段:
香港高宝绿色科技集团董事刘汝栋,香港高宝绿色科技集团叶伟梁、林宇晨、李荣诠、林文彬、梁燮华、梁敏标、梁鸿辉、梁胜源...
由此可見聯康及高寶有一些隱密關係。)
3. Zethanel Properties Limited (「深圳華生元」)
在2007年7月24日,聯康宣佈同意以3.667億元購入 Zethanel Properties Limited(「Zethanel」),以1.65億現金及以5.5元發行大約6,667萬股支付,這交易在2007年8月22日完成。
Zethanel只有一項資產,就是持有100%的深圳華生元,其生產「主要治療燒傷及創傷的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產品(「EGF產品」)液體制劑」。聯康透過東莞博康健,已經透過2007年3月31日協議,取得了該項產品的內地分銷權。
這兩位賣方,當然亦為「獨立第三方」,分別為:
(1) 劉逸華(50%)
(2)蔡煥民(50%)
(待續)
(續上文)
高寶綠色與該等交易的關係
這三項交易的賣方中,其中一批與高寶綠色科技(274,「高寶」)有相通之處。在2010年4月29日發出的2009年年報中,核數師對帳目的設定,提出15個不同的原因,以解釋他出具保留意見,而幾乎在資產負債表中,每一個項目均是缺乏足夠的資料或解釋,但是在去年,同一位核數師浩勤,仍給出無保留的意見,此股在2010年4月30日10日停牌,等待澄清。(按: 公司在出具修正後的2009年年報及,已於2010年8月25日復牌。)
在我們的角度看來,廉政公署應有認真地分析高寶綠色的收購,特別是他們的化妝品分銷商。我們在餘下文章分析一下這堆收購。
我們留意到在這三項交易中,聯康的財務顧問均為御泰融資(香港)有限公司(「御泰」)。御泰也是自2007年起,高寶的獨立董事的獨立財務顧問。
高寶早由劉勁瑋之父親劉汝棟及 蔡先生(Zethanel賣方之一)在1994年11月創立,並在2000年12月18日上市,他們主要「研發、製造及銷售...家居及個人用的護理用 品...及工業活性用劑」。在2000年首次公開招股後,劉汝棟及蔡先生分別持有26.4%及34.0%股權,劉汝棟並無加入高寶董事會。
劉逸華(另一位Zethanel賣方)是劉勁瑋之女兒,他是高寶的高級經理及真優美集團有限公司(「真優美」)的主席,後者在2007年12月10日終止上市。他弟弟是劉勁瑋,為高寶的主席,蔡先生在2004年9月30日前是高寶的執董。
在高寶招股書中,為其核數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但最奇怪的就是1997年及1998年(在招股書2年及3年前的業績紀錄)的附屬公司帳目,是由蘇彥威會計師行審核的,這是蘇彥威(「蘇先生」)的獨資企業。蘇先生在2005年9月22日被委任為聯康的非執董(存Automatic Result收購完成起),並在梁先生被捕前1個月,即2010年3月15日辭任,其原因是「需要投入更多時間以專注於其他事務」。蘇先生亦為聯康的薪酬委員會主席。這樣聯康只剩2位獨立非執董(少於最低規定3人),並無1人有會計及財務專長。這空缺在5月7日由曹海豪補上,這人亦是明豐珠寶集團有限公司的合資格會計師(「明豐珠寶」,860),在2005年12月加入,並在2008年離開。
(待續)
2010-12-29 AD
|
||||||
股壇長毛David Webb鬧人真係停不了!呢頭插完華潤系,噚日都要喺年尾前再出擊,今次,佢話上市公司派送紅股同拆細股份其實係無意思(pointless)! 長毛話,上市公司派紅股兼幫股份拆細,小股民以為可以幫到股票增值,個人賬戶因為多咗股數就等於收利是,不過,呢啲做法多數係噱頭嘢啫,甚至有誤導股民之嫌! 點 解呀?佢話,派紅股牽涉發行紅股嘅成本,好似出公告、列印文件、召開股東會等等,理論上股份價值維持不變,而事實上扣除成本之後,上市公司本身同股東會有 輕微嘅損失;紅股可能產生碎股問題,持貨量低嘅散戶,通常唔可以湊足一手,喺沽出碎股嗰陣,就會被迫以低於市價賣股;紅股部份就要等派送日先可以喺市場流 通買賣;除淨之後,投資者通常難對比股份過往派息;加上除淨效應,導致股價調整,股份最低買賣價差比例更加可能擴大,令股價波動…… 點名批評8上市公司 今 次「有幸」俾長毛「金榜題名」嘅,有信利(732)、志高(449)、時富(510)、莎莎(178)、冠亞商業(104)、恒芯(8046)、中國龍工 (3339)同埋濰柴動力(2338)。其中,諗住出年初派紅股兼拆細嘅信利俾佢插得最應,長毛直頭用「Truly confusing(真係好混亂)」嚟形容番Truly(即係信利),絕! 咁長毛有咩好提議先?佢話若果要股民真正受惠,上市公司應該派發現金股息、提高公司營運質素……咁又係呀,親生仔不如近身錢,送禮物又不如折現,華華都贊成派cash! 李華華 |
Webb先生今日撰文,標題為「Ex-chaos trading: Zhongtian proves point」(混亂後的交易:中天國際(2379)證明了),內文講述中天國際的供股前的財務情況,供股價3仙和有形每股淨值有達60.6仙有折讓。
供股除權後,股價暴升遠超供股後的每股價值及其交投暴增,但最終供股昨日公佈被否決,其後價格繼續上升至1.70元,並以1.36元收市。
其實這些供股其實司空見慣,Webb舉例稱,泰盛國際(8103,前訊泰控股)公司也出現同樣情況,該股1供2,每股10仙,供股價除權前價格62仙,有84%折讓,在6月30日除權,但在7月7日,股東大會否決供股議案。
從以上事例清楚見到,在未獲股東通過議案時,在交易上會有大量的混亂,無論是供股、合股、拆股、派息、或任何會影響股價的議案。
在Webb的網上曾對2009年的諮詢寫過文章,並在其網上搞個投票應否廢除股東投票前才除權,在超過200票中,發現有超過90%支持,只有10%反對,並以此證明是非常明顯的。
港交所在2010年10月17日提出了諮詢文件,建議在股東通過之後至少一天才除權,Webb非常支持這議案,因為這能排除在除權後,股東通過前的不確定性的風險,從而確保合理的成交價。這對折價供股除權後釐定可換股債券及購股權價值非常重要。
另外,Webb認為還有很多未完善的地方,例如超額供股權應該是協助不供股的小股東在換股後出售,不是由大股東藉額外供股東取去他們的股票,並且供股價的限制在現價10%折讓,詳情請參閱其文章。
另外,希望大家在2011年2月28日前填寫這問卷,然後發給港交所,贊成股東通過之後至少一天才除權,謝謝。
更多資料參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1772
http://webb-site.com/articles/nagacorp.asp
|
||||||
廉署上週採取行動,起訴鈞濠(115)及美建集團(335)共五名董事,涉嫌就投資重慶一個合營項目時,串謀詐騙小股東及聯交所。 行動令聯洲國際(48)的股價三日間狂瀉五成七,事關被起訴的美建非執行董事黃偉光,身兼聯洲執行董事;原來這位會計師出身的「師爺」,游走於不同小型上市公司並有多個身份,難怪港交所董事David Webb狠批聯洲賬目混亂,有機會是海域及泰興的翻版。 黃偉光等人上週三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各被告准以現金擔保外出,但須交出旅遊證件及不准離開香港。翌日,聯洲發表通告實行「撐到底」,指相信黃偉光完全有能力履行職責。然而,力撐的代價是公司被基金洗倉,股價三日之間狂跌五成七,市值蒸發逾三十七億元。 救亡行動展開,黃偉光本週一早上與基金經理舉行電話會議,企圖反駁David Webb的指控,可惜又「符碌」收場。市傳有人向證監投訴聯洲選擇性披露資料,結果公司本週一及週二停牌。 其實聯洲股價大跌亦早有前科。從事皮具、鐘錶及珠寶銷售的聯洲國際,九三年上市,九六年底配股集資一億二千萬元後,股價單日一度勁跌五成以上。當時證監高調調查市場庄家活動,多隻庄家股應聲下跌。二千年科網股熱,聯洲又表示進軍電子商貿及分拆相關業務上市,股價一度升至四元三角五仙高位,但十日後又狂跌三成二,可說是細價股大上大落的表表者。 陪坐過山車 然而由始至今,會計師出身的黃偉光一直伴隨在聯洲左右。現年四十九歲的他,自九二年起已是聯洲的非執董。期間他亦是一間名為國際稅務顧問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聯洲提供稅務顧問工作,這間公司的註冊現已經撤銷。到○五年黃偉光轉為聯洲的執董,負責投資者關係工作。 身形瘦削,愛穿淺色西裝的黃偉光,認識他的人說:「他的角色似『師爺』,早在聯洲做非執董的時候,已經幫手見分析員同搵美建寫證券報告,否則之後都唔會轉埋做執董。佢又同聯洲的『大腦』、即是副主席李嘉渝特別合拍。」 ○五年黃偉光擔任聯洲董事後,一連串利好消息隨之而來。去年八月持有卡地亞及萬寶龍等品牌的瑞士Richemont集團,曾間接入股聯洲,為聯洲帶來名牌效應。 今年更吸引基金瑞銀及東方滙理入股,公司股價一度由今年初每股約四元三角,上升至七月初收市最高每股七元一角七仙,升幅近六成七。 然而,黃偉光在證券界僅算是薄具名氣,算不上有能力舞高股份的「庄家」。知情人士說:「佢只做非執董,搵錢有限。呢行有本事的人,都做庄搵大錢。」 基金損手 事實上他只是集團內一隻棋子,公司背後還另有高人。由黃偉光擔任非執董的美建,主要做證券及孖展金融業務,由人稱「白頭佬」的鄭啟明創辦,他對細價股熟悉,更有相當江湖地位。黃偉光擔任美建非執董之外,亦是兩間投資公司Incutech(356)的執董及開明投資的非執董,前者由美建擔任上市保薦人,後者的資產管理工作則由美建的全資附屬公司負責。據Incutech年報披露,該公司在○六年度,還有份買入聯洲、美建及開明投資的股票,合共市值是二千八百多萬元,這幾間上市公司關係千絲萬縷。 證 券界人士指出,港股大牛市,大小庄家趁勢造市。大庄家基本上來者不拒,只要有利可圖便願意為細價股發放好消息,再批股集資。「亦有部分庄較細規模,可能互 相持有對方的股份,互相照應。由於有關股份已經歸邊,跌唔落但容易做上去,再加上有少少業務支持的話,就好容易吸引基金入股。如果真係爆煲,輸咪輸個基金 囉。」一名熟悉庄家運作的人士說。 上月中Richemont就率先跳車,將早前擬購入的股份售回給聯洲的大股東,但早前入股的基金未必走得 切,據港交所資料,瑞銀持有聯洲約百分之五股份,每股平均價約六元。其他基金如東方匯理七月中披露持股量約百分之四,平均每股購入價約六元五角;若未能及 時沽貨,兩批股份皆成蟹貨,賬面蝕逾五成。 聯洲出事後,David Webb還質疑公司賬 目混亂,指聯洲要三年內更換核數師三次。由○三年度聘用羅兵咸、○四年度用RSM Nelson Wheeler,到○五及○六年改用正風會計師行。David Webb還列舉多個例子,如聯洲曾於○二年度向第三方出售資產,有盈利入賬,但之後聯洲又分別購回有關的資產等等,結論是聯洲有爆煲股海域和泰興光學的影 子。一名外資行的經紀表示:「公司的執董有官司在身,傳統基金有理無理都沽咗先。但咁辛苦先升到七元,要重新部署都要一段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