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RQFII額度快增2000億
1 :
GS(14)@2012-11-13 00:00:4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112/News/ea_eab1.htm
十八大召開之前,本報獲消息指出,港府三位財經官員拜訪中證監,提出將RQFII額度進一步擴大2000億元,郭樹清昨天證實此事。他表示,此次見面後,他將香港業界的有關訴求向人行以及國家外管局彙報和溝通,已獲支持,「他們都贊成,我們現在正在制定具體辦法,很快就會付諸實施。」
今年4月,中證監、人行和國家外管局宣佈增加RQFII額度500億元,這離去年12月首次批出200億元還不夠半年,計及即將加碼的2000億元,RQFII總額度將達到2700億元。郭樹清昨天又說,現有800億美元的QFII額度用完後,也會繼續增加,而且會增加QFII投資的便利性,提高單個QFII現有10億美元的額度上限。
新興市場外資佔比普遍逾兩成
郭樹清自去年10月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資本市場改革,大力吸引海外資金,他昨天坦言,A股市場不成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低,因此波動十分劇烈,針對A股大起大落,就需要培養機構投資者,增加A股專業化的機構投資者,市場才能穩定,不會出現追漲殺跌等非正常現象,「目前RQFII和QFII持有A股市值僅1.2%左右,RQFII增加的2000億元也佔不到1個百分點,這和新興市場兩三成的水平(外資持有)還差很遠。」有中資券商認為,RQFII的擴大除給A股輸氧,亦令離岸人民幣回流渠道擴大,且未來RQFII投資範圍可能擴大至個股,甚至是期貨,會更豐富離岸人民幣投資產品,有利於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支持內地企業來港發人幣IPO
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昨天郭樹清又說,他支持內地企業來港發行離岸人民幣IPO,惟需香港方面的配合。此外,中證監正在修改相關法規,降低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門檻,正在研究新機制,例如降低發行規模、財務指標、盈利能力的考核標準,至於何時落實,郭樹清還是把難題推給本港,「兩地監管機構磋商,當然是要在香港同行同意的情下。我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因為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協議。」
2 :
GS(14)@2012-11-13 00:01: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112/News/ea_eab2.htm
【明報專訊】郭樹清昨在中外記者會上非常照顧境外媒體,尤其是本港媒體。記者會主持人剛宣佈開始,就拿起一疊採訪申請,大部分都是境外媒體的提問,所以首先請外國記者提問,緊接覑第二個問題就給了港澳台媒體,此後,主持人多次詢問有沒有港澳媒體提問,最後還專門給了兩個問題給香港媒體,其中一個問題原本由北京官方媒體記者提問,主持人卻也一定要求必須讓給本港媒體,並由《明報》記者提問。
基金申RQFII額度半年無果
1 :
GS(14)@2015-05-11 14:19: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1/news/ea_eaa4.htm
【明報專訊】香港政府努力推動海外基金來本港註冊,加上市場憧憬即將開通的基金互認計劃,在港註冊基金明顯增多。不過,投資內地市場的RQFII額度去年用罄後,已讓市場空等半年多。霸菱資產管理亞洲行政總裁黃祖耀接受本報專訪時稱,若一直得不到額度,會轉向海外申請,倫敦是比較可能的申請地。不過南方基金則稱,並無海外分支,無法申購海外RQFII,一旦滬港通渠道也爆額,只能停止產品申購。
或由倫敦分部 申請英額度
早在去年9月底,香港27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已用盡。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去年11月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已拜訪外匯管理局,提出增加香港RQFII額度,得到積極和正面回應。不過半年以後,本港RQFII額度的枯竭無絲毫緩解。黃祖耀指出,公司去年第四季開始申請RQFII額度,雖然已經得到批准,取得牌照,卻遲遲沒有得到實際額度。他說,公司目前仍然在等待額度,如果一直沒有進展,會考慮到海外申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由倫敦分部申請英國的額度。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總裁丁晨稱,公司去年申請增加RQFII額度,至今仍在等待。目前香港的額度已經凍結,這對於公司乃至整體行業發出新產品不利。至於是否可以到海外申請,她指必須在當地有機構才有申請資格,南方並無海外分支,因而無法由海外獲得RQFII額度。
南方A50 ETF已轉用滬港通
南方旗下的南方A50ETF(2822)是本港成交量最大的A股實物ETF。由於RQFII額度用罄,去年底已經轉用滬港通渠道。丁晨指由於滬港通有每日額度限制,一旦滬港通爆額,公司只能停止申購。同時,由於滬港通的股票類別限制,發行產品的多樣性也受到影響。她說,目前除了滬港通之外,還用QFII緩解額度的緊張,不過,熱切盼望中央能夠盡快恢復供給香港的RQFII額度。除非取消滬港通的每日額度限制,也取消購買股票標的限制,滬港通才可能取代RQFII。
人行潘功勝:正修改RQFII制度
1 :
GS(14)@2016-06-06 00:08:14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68&issue=20160603
【明報專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昨日在北京出席經濟峰會時表示,中國政府正在按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改革,修改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並表示政府亦在推動「熊貓債」制度改革。
同時推動熊貓債制度改革
作為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渠道之一,RQFII於2011年正式啟動,允許試點地區的投資者通過取得一定額度投資內地市場。隨後幾年,RQFII逐漸增加獲批機構,並於2013年放寬投資範圍,包括銀行間債市與股指期貨等,並允許境外央行、港澳清算行與境外參加行進入銀行間債市。截至上個月,共有16個地區共165家境外機構投資者獲批,累計可投資額度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人行行長周小川與外匯局亦早已於去年提出,要考慮RQFII改革,包括擴大試點與放寬投資上限等。
除RQFII外,潘功勝表示,中國正在推動熊貓債制度層面的改革,包括發行過程、信息披露、信用評級、會計準則與審計師問題等,並希望中國的債券能夠進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他續稱,中國債市收益率水平較高,主要風險在於公司信用債,而中國公司債違約概率較低,目前中國亦正在研究討論境外債券投資者的稅收問題。潘功勝亦稱,中國面臨企業部門槓桿水平高和產能過剩的問題,而政府則會堅定不移的推動市場化改革。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nogN5Myz.dpuf
RQFII鬆綁 加額度只須備案
1 :
GS(14)@2016-09-06 04:51:21【明報專訊】人行繼今年2月放寬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管理後,外管局昨日再宣布放寬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管理,對各合格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額度實行備案制,即日後已獲中證監批准參與RQFII的機構投資者,在申請額度時將不用再經審批,只須備案,但獲批額度將不會超過其資產規模,或其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的一定比例;因此,若申請額度超過獲批機構的資產規模或管理資產的相當比例,則仍須獲外管局批准,惟境外主權基金、央行和貨幣當局等機構的投資額度,將不受資產規模比例限制。
A股昨日亦見上揚,上綜指升4點,收報3072點;深城指則升55點,收報10,695點。
學者:鼓勵人幣回流 短期對A股影響有限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表示,放寬RQFII是中國開放資本市場的必經進程,屬於長期的策略考慮,有助鼓勵海外的人民幣回流,不過短期內料對A股影響有限,因目前RQFII額度剩餘不多,新增額度也不大。他又認為,選擇在沒有太多RQFII餘額時宣布放寬管理、實行備案制,也是為了方便有關部門協調適應,避免新政落地引起太大混亂。
根據外管局8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份,已批准170家RQFII機構,累計獲得可投資總額度5103.38億元(人民幣‧下同),較7月末增加19.5億元。
RQFII額度累批5103億人幣
其中,8月只有一家境外機構首次獲批RQFII額度,為新加坡的新加坡科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額度為6.5億元;此外,新加坡的安本亞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獲批13億元額度,該機構累計可投資額度增至19億元。至於香港的RQFII額度則維持在2700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75&issue=20160906
人行擴RQFII額度 迎MSCI投資需求 3年來首次 提升至5000億
1 :
GS(14)@2017-07-06 22:50:10【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日公布,將香港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加大至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3年以來首次,現時共有79家機構獲批合共2700億元額度。有基金公司表示,現時已獲批的額度仍有閒置,但認為RQFII對比其他進入內地市場的渠道較少掣肘,長遠而言,A股獲納入MSCI後,亦將會有更多資金進入內地市場,增加對RQFII額度的需求及A股產品發行數量。
明報記者 余慕恩
香港的RQFII額度在2014年獲增至2700億元,已經全數分配,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早前提及將完善QFII及RQFII額度管理,而香港與內地簽訂的CEPA協議中亦有提到提高相關額度。昨日人行在公告中表示,擴大額度將有助進一步滿足香港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推動境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金管局對提高額度表示歡迎, 期望業界發展更多元化的人民幣業務。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相對於其他投資內地市場的渠道如滬股通及深股通等,RQFII沒有每日進出額度的限制,機構獲批的額度可以自由調配組合,潛在風險較低,對指數基金而言,一日內資金進出的波幅較大,是一個較適合的投資途徑。她指出亦有國際基金表示,在港額度不足,需要從集團其他分公司調配額度,故認為業界對額度有一定潛在需求。
沒每日進出限制 基金調配較自由
目前在香港擁有最多額度的南方東英資產管理行政總裁丁晨表示,目前該公司RQFII額度充足,未有需要申請擴大,而MSCI分批納入A股,資金將來亦會流入內地市場,而再進一步擴大RQFII投資的範圍亦同樣重要。她續稱,RQFII沒有限制資金匯出,因此較能吸引機構投資者。
業界:人債ETF料增 種類變化不大
工銀瑞信(國際)指數及量化投資總監陳志豪亦稱該行現時28億元額度足夠使用,暫時未有計劃申請增加。他表示雖然2700億元的額度全數分配,但未必全部用於產品分配,不排除有閒置情况出現,但他預期加大額度或會令A股及人民幣債券的ETF或基金產品數量增加,惟產品種類不會有太大改變。
現時大部分人幣債券資金運用QFII或RQFII渠道投資,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稱,將來相信會逐漸移向新開通的債券通,只需要登記一次即可進入市場,亦沒有限制額度,審批比在內地銀行間債市買賣簡單,他預計RQFII將發展成買賣非滬深港通內A股的渠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48&issue=20170705
港RQFII額度擴至5,000億
1 :
GS(14)@2017-07-07 02:38:37【本報訊】人民銀行公佈,經國務院批准,香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擴大至5,000億元人幣,較往時大幅增加85%,分析相信中央繼開啟債券通後,望透過擴大RQFII額度引入更多海外資金。所謂RQFII,實際是境外機構向內地申請投資額度後,直接投資內地股市、債市的橋樑。人行指,擴大香港RQFII投資額度有助滿足香港投資者對人幣資產配置需求,並推動境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金管局表示歡迎,總裁陳德霖稱,RQFII自2011年底推出以來,一直以來都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金融市場其中一條重要渠道。香港的RQFII投資額度再次獲大幅提高,並繼續成為境外擁有最多RQFII額度的地區,說明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金融市場的重要中介角色。
債券通次日無公佈交易量
過去內地兩度提升RQFII額度,自2014年起香港RQFII額度為2,700億元人幣,而美國RQFII額度則僅次於港,為2,500億元人幣,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底止本港人民幣存款僅5,248億元人幣,大幅提升額度有機會抽乾本港人幣資金池。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滬深港通及債券通等開通,之前市場已有看法謂,RQFII使用熱情可能減退,現時人行擴大額度,相信意圖吸引更多海外資金,透過此平台進入內地市場,是相輔相成提升資金流入的舉措。此外,債券通開通第二日,外匯交易中心未有公佈全日交易量,分析相信由於首日交易量均聚集於早上,下午起成交已經相當疏落,反映不少交投實際是測試式或象徵式交易,故此第二日交投稀少,故未有再公佈。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昨表示,正密切注意資本流動變化,將會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昨日人幣在岸價(CNY)截至晚上8時半僅微貶15點子至6.8018,離岸價(CNH)則跌94點子至6.8067,即每百港元兌87人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5/20079416
花旗:債券通省中介費 較RQFII吸引
1 :
GS(14)@2017-07-08 20:49:06【明報專訊】花旗香港證券服務部主管陳金丹表示,債券通開通3日,有亞洲客戶包括基金公司等表示考慮加入,部分是未有進入內地債市經驗,債券通比起QFII、RQFII及直接投入銀行間債市(CIBM)可節省約交易金額5至6個基點(1%等如100基點)中介費用,料能吸引部分機構性投資者。
債券通除了首日的70億元人民幣成交額,未有官方數據披露之後兩日成交數字,陳金丹指,這兩天成交額應比首日少逾半,她指現時客戶「較保守」,採用離岸人民幣作結算,因為在岸人民幣戶口限制資金用途,擔心資金調配不便,但在岸人民幣波幅較低,匯價較穩定,以每單交易最少100萬元人民幣計算,差價會較大,不排除投資者將來選用。
國際指數納內地債 料較A股入摩快
MSCI在滬港通開通3年後才宣佈納入A股,她認為相比下,三大主要國際債券指數將人民幣債券納入需時預料較短,因為債券通涵蓋的範圍較廣,沒有額度限制,只供專業投資者參與,應該會在短時間內獲得納入。她又指,債券通設計上未能做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DVP),未能滿足公募基金等的合規要求,而花旗作為交易商及託管人,能提供風險管理方案,並期望能與其他交易商作協調。至於南向交易,她指出香港可供買賣的債券數量不多,開放南向的話需要拓展至其他市場才有意義。
陳德霖:密切留意運作 作出優化
另外,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匯思撰文,指「北向通」試行首幾個交易日運作暢順,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運作情况,作出優化。他又指債券通採用本港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國際投資者可以繼續使用熟悉的方式結算和託管債券,而內地債市又毋需從基本上改變現有的機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74&issue=2017070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