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了解管理層質素
何以了解管理層質素
上星期的一個聚會,有朋友問道:「點樣先至可以了解到一間公司的管理層質素?個個都話港華燃氣的管理層質素高,好似係人云亦云多啲喎!」
筆者與公司管理層會面時,除了集中了解公司業務和行業發展之外,頗愛隨口問問他們對於行內競爭對手的看法和為何大家對行業前景有不同的觀點(如有)。一般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答案:
1. 不予置評,或輕描淡寫地告訴你不滿某對手的做法或否定他人對行業前景的看法
這是較常見的答案,因為他們怕自己的意見會被傳到對手那邊,惹來對方不滿或引起日後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一般不評論或只輕輕一說。但任何小小的意見都可以令你有重大的收獲,如數個月前,有乳業公司管理層評論原奶價格走勢,有人認為今年原奶供應仍然短缺,奶價會穩中上升; 有公司卻說供求平衡,今年奶價應該平穩或稍降。
要算是你不了解奶價,如果你留意蒙牛乳業(2319)的中期業績的,應該知道他們對上年購入的原奶作出不少的撥備,主要因為今年的奶價一直向下。由此,大家可以知道前者的管理層說話自欺欺人。他們對業務管理如何?我不知道,但愛短暫瞞騙投資者的做事態度的,不見得他們會對業務有一個良好的長期計劃。因此,以「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的態度揀股,筆者一般會把這類公司拼除於投資之列。
“我只是散戶,點樣知道佢地講過乜呀?”
其實,一般報章很多時都會引朮管理層的說話,簡單上網一查,很容易找到,問題只在於你的投資態度是否認真而已。以筆者這樣的做法,已經可以減少部份的投資陷阱。
2. 直接指出某幾間是好公司
這很少見,因為以公司的立場,沒有必要要在投資者面前稱讚對手。若然聽到這類意見,我大多認為他們是由充遵重該公司,對此我會採取100%的相信。我見過大大小小的燃氣公司,很多的都指出港華燃氣或中華煤氣管理好。如何的好?我不知道,亦沒有詳細了解,既然在資本市場上沒有做過「股惑」事,而且又得到業界尊重,這已足夠我去信任。
除了比較管理層的說話與事情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留意管理層的一些行為來判斷公司是否值得信賴。安東油田(3337)中期業績暴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生意上上落落尤其是頁岩氣方面,受政策左右,利潤暴升暴跌本來沒有什麼令人意外的地方。
但是,且看公司主席羅林於今年的權益披露 (http://www.hkexnews.hk/di/di_c.htm),在5月14日至6月18日期間,羅先生每過幾天就於市場購入一至兩百萬股,何解?有券商更因此推斷第二季業績可能有重大好轉,叫投資者買貨!但是,最新的中期業績卻反映了完全相反的情況。當時的羅主席不知道生意正急速轉差而市場理應還沒察覺?說笑吧!頻頻增持只因看好長綫?那麼為何不等中期之後才增持呢?
既然不是不般人可以理解的,我大多會選擇「有殺錯,無放過」的手法去處理。以後有頁岩氣的投資機遇時,我可以少看一間公司了!
上哲
www.facebook.com/shangzhe2
方便 vs 安全 vs 質素
有朋友最近問我對高登和 LIHKG 事件有什麼睇法,我的答案是沒有。原因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局外人不用多嘴。
但事件中倒反映了一個大趨勢,就是日常使用手提裝置上網的人數已經正式超越使用電腦(Desktop and Laptop)上網的人數,而這差距只會越拉越遠。
StatCounter 最新的報告指出自2016年10月起,全球使用手提裝置上網已經超越電腦上網的數量。如果以使用時間計算,
使用手機上網的時數早已於2014年超越電腦,而到2016年兩者的差距更已經超過一倍。這意味著在設計和推出面向公眾的應用時,傳統先開發網頁版,然後才開發手機 app 的策略已經過時。而Mobile First 以至到 Mobile Only,已經是必然的選擇。
老占是old school,還是比較喜歡用電腦上網,喜歡它的版面較大和上網速度較快。但現實是使用手機上網的人已經是大多數,原因就是方便。無論你在訓覺、食飯、上課、返工、坐車到拉屎,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這此方便都不是傳統電腦可以媲美的。
開發任何科技產品或服務,方便(Convenience)、安全(Security)和質素(Quality)是必然的元素。然而在有限的資源下,這三個重要的元素的優先次序是怎樣排列呢?如果直接訪問用家,相信很多人會回答最重視安全或質素,但實際選擇又是否如此?
10多年前全球的唱片業被MP3打殘左,業界很多人是歸詬是盜版問題,但這並不是真相的全部。君不見差不了多少時間,老翻行業,包括盜版CD 和 DVD,也開始絕跡?用戶選擇 MP3 而捨棄傳統 CD,除了經濟誘因外,主要是貪方便。老占過往有定期購買CD的習慣,但儲存是一個主要問題,而帶上街聽是另外一個。與其買了CD後又要rip又要分類後才可以抄到部電話裡,點及得直接從網上download MP3立刻有得聽咁爽快?但到這幾年Streaming 串流服務興起,又再一次令到過往下載電影或歌曲才能觀賞的方法式微。Apple Music, Spotify, JOOX, KKBOX, Netflix, HBO Go, Amazon Prime 等這些串流服務,即使要付月費,但使用人數仍然大幅增長,原因就是在移動裝置和無線通訊科技的配合下,使用這些串流服務比要以前用BT等seed更加方便。
Blu-ray 3D 的失敗更加是經典。幾年前市場還大力吹捧 3D 電視機和 blu-ray 電影時,即使在積極的推廣下,其銷量從來未好過。除了缺乏精彩的3D內容外,主因就是配戴3D 眼鏡去睇電視太唔方便。近日AR和VR雖然大熱,但老占敢斷定一日未能突破大大副VR眼鏡的局限,一日都不會普及。
另外一個就在我們生活裡的例了就是銀行的雙重驗証(2FA)。今年香港發生了多宗
黑客盜用網上銀行賬戶而進行欺詐性股票交易的事件,很多銀行因此要提升系統保安設置,
要求客戶提供雙重驗証。但老占從很間銀行內部得悉,如果銀行不是強制要求全部客戶提供雙重驗証,而是容許客戶自行選擇,選用雙重驗証的用戶比率會很低,甚至不足1%!原因很簡單,買賣股票時分秒必爭,大部份用戶必然不想費時失事去等待和輸入多一個密碼。但萬一賬戶沒有設置2FA給黑客入侵時又怎處辦?不幸出事時當然又找銀行賠償或找金管局投訴好了。即使在處理金錢這樣重要的課題上,大多用戶最後還是選擇了方便。
CD音質比MP3好,3D 電影(理論上)效果會好些,而銀行提供2FA肯定是會安全些,但用戶始終是選擇了方便。千萬請不要誤會,系統的安全性和質素還是很重要,但只要能滿足這兩個基本條件的情況下,系統的普及情度就是取決於用戶體驗和方便。
決策者一定要掌握到用戶體驗性的重要性,才能避免重覆犯著制造出大而無當,貼錢都無人用的項目(例如是電子支票,又例如是郵輪碼頭)的錯誤。
566城市比較 港空氣質素近包尾
1 :
GS(14)@2011-11-25 08:30:5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834007

【本報訊】地球之友按世衞早前公佈的空氣污染物「微細懸浮粒子」( PM2.5)城巿排名,發現加入本港數據後,香港排名為倒數第八位,比馬尼拉等發展中國家的城巿更低,以讀數推斷,本港或增加兩成肺癌死亡率。
地球之友指 PM2.5可直達心肺增加死亡率,促請特首兌現今年底前更新空氣質素指標的承諾,包括加入監管 PM2.5。
地球之友取得環保署去年中環 PM2.5數據,發現每立方米空氣有 36微克 PM2.5,把此數據置入世衞 9月公佈的 PM2.5指數城巿排名,發現在 566個有提供數據的世界各地城巿中,香港排名 559,接近包尾,遠低於紐約、倫敦、巴黎及新加坡等城市。
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主任陳俊琰稱,雖然報告未包括日本、韓國及中國內地城巿,但數據顯示中環空氣質素較其他先進城巿惡劣,甚至連馬尼拉等發展中國家的城巿也不如。
2 :
idsdown(1658)@2011-11-25 09:33:56D官可能話新加坡都唔係領先好多ja ma
3 :
亞力士(1473)@2011-11-25 12:46:55乜蒙古咁污穢 開煤乎?
4 :
八旗子弟(15368)@2011-11-25 13:05:32係中環長期番工,會否短命?
5 :
GS(14)@2011-11-25 13:24:47會啦
6 :
idsdown(1658)@2011-11-25 21:10:56車~~~
貨櫃碼頭咪仲勁
7 :
GS(14)@2011-11-26 11:11:596樓提及
車~~~
貨櫃碼頭咪仲勁
車大又多
蔡東豪:「港交所唔保證上市公司質素。」
1 :
GS(14)@2012-05-03 23:12:20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03/85568
「港交所唔保證上市公司質素。」
夏佳理
剛卸任港交所(388)主席說這句話,嚴格上沒錯,投資者應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證券監管光譜上兩端是披露為本(Disclosure-based)和評審為本(Merit-based),香港監管作風一直在光譜中間。
港人懂靈活走位,大部份問題的答案是「看情況」,監管作風糅合兩種監管模式,這是成功之道,問題在「對稱」。
門口守得嚴,閒人進不到場,進場後的法律追索權可較鬆,因個案不多,關鍵在守好門口。
港式監管的門口時嚴時鬆,成功進場的閒人甚多,但投資者輸了錢,投訴無門,更被贈句:你買之前應想清楚。
監管定要對稱,門口守得不嚴,監管機構應嚴懲犯事者,投資者須有法律追索權。集體訴訟談了多年,沒寸進,這是對稱問題。
蔡東豪
新股文件質素差 部分假設不符事實
1 :
GS(14)@2012-07-05 23:10: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705/News/ec_eca2.htm
例如有一家申請上市的媒體產品分銷商長期錄得負資產淨值,但為證明其業務穩健,卻宣稱該公司若能收購及分銷更多媒體產品,應可在兩年後開始錄得盈利。然而其申請文件卻未能就此提供任何客觀信息,證監會經查詢後更發現,申請人的收購記錄表現參差,其中某些產品的毛利甚至無法抵消攤銷及分銷成本。
另外,亦有申請文件因初稿內容不完整,或草擬本未就申請人所涉及的風險、過往財務表現和未來計劃提供有意義的訊息披露,令審核程序遭延誤甚至擱置。
2 :
GS(14)@2012-07-05 23:17:34http://www.sfc.hk/sfc/doc/TC/speeches/public/dual/Jul12.pdf
簡訊
未有就呈交監管機構審閱的上市申請文件作充分準備
聯交所《上市規則》列明遞交上市申請時必須提供的信息及文件的最低規定。然而,某些上市申請文件初稿的內容顯然並不完整,
未有就呈交監管機構審閱作好充分準備。
其中一宗個案的申請人在一個新近獲得認可的海外司法管轄區成立。有關上市申請文件初稿並未包含多份上市規則明文要求呈交
的文件,在未有呈交所需文件的情況下,該宗上市申請人最後未有繼續上市申請的程序。
在兩宗個案中,上市申請人倚賴外聘投資管理公司管理其投資組合。為符合有關上市規則內的上市資格準則,該等申請人須證明
其投資管理公司具備相關投資經驗。然而,其中一宗個案的上市文件初稿並未就所須的資料作出披露;至於另一宗個案的上市文
件草擬本則指出,建議委任的投資管理公司在該上市申請人的目標投資領域方面,並無任何相關經驗。在監管機構就其投資管理
公司的資歷表示關注後,兩個申請人均終止有關申請。
...
過往財務表現
在很多個案中,管理層討論及分析部分僅以敘述形式複述財務報表內的數字,而甚少或沒有對引致申請人財務表現波動的事件作出有意義的解釋。這個情況在討論毛利率變動和公平價值收益時,尤為常見。
毛利率的變動
在某嚴重個案中,上市文件初稿只表示申請人的毛利率下跌是因為“銷售成本上升的速度較收入增長為快"。在另一個案中,上市文件初稿只表示其中一主要業務範疇的毛利率下跌是因為“顧客喜好轉變導致產品種類出現差異”。至於產品種類及顧客喜好有所改變的具體原因,則只在監管機構查詢後才獲得披露。
重大的公平價值收益
就某些業務而言,公平價值收益可能佔盈利的一大部分。在若干個案中,上市文件初稿並沒有提供足夠資料讓投資者了解公司在業務紀錄期內取得重大公平價值收益的原因,以及估計該等收益時所採用的基準和假設。
在一宗涉及香港境外地產發展商的個案中,儘管申請人未能租出大部分投資物業單位,而且有行業報告指市場上同類單位的供應嚴重過剩,但申請人卻聲稱其投資物業的估計公平價值在業務紀錄期內增加了一倍以上。然而,上市文件初稿並沒有提供任何有意義的解釋,說明為何在市況不景下,申請人物業的估計資本價值仍有大幅增長。
在某宗個案中,申請人就若干在最近期財政年度買入的生物資產錄得非經營性收益,但在上市文件初稿,對於部分生物資產曾被感染,以及生物資產的公平價值是以“固定收益率”的假設為估計基準的事實則隻字不提,而實際上該類生物資產的收益率預計將逐漸下跌。經監管機構進一步查詢後,該項假設才獲得修訂,以計及收益率預期隨時間下跌的幅度,結果令公平價值收益有所
減少。
在另一個案中,上市文件初稿披露,申請人生物資產的公平價值是由一名獨立專家估算的。經監管機構查詢後,才發現該專家對其中一類佔申請人生物資產的總公平價值超過30%的生物資產並未進行任何實物盤點,以確定該類生物資產的狀況及數量。在監管機構對估值基準作進一步查詢後,此個案便沒有繼續進行上市申請程序。
未來計劃
很多上市文件初稿只就申請人的未來計劃提供非常有限的披露,令人難以理解這些可能用去大部分上市所得款項的計劃的理據及可行性。
在一嚴重個案中,
在監管機構就未來計劃的細節提出疑問後,申請人對所集資款項的用途作出重大修訂,令人質疑原先的計劃是否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初時,上市申請人擬將大部分上市所得的淨款額用來擴展現有業務至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經過監管機構的查詢後,申請人擬將大部分所得款項改為用於在中國發展一項新業務,因為現有業務在內地是受到嚴格禁止的,而申請人亦並未就擴展業務至其他亞洲國家的可行性作出研究。申請人在監管機構對其未來計劃的可行性及其他關鍵事項(包括其業務的可持續性)提出關注後,沒有繼續進行上市申請程序。
在另一個案中,申請人擬利用大部分上市所得款項將其生產能力擴大接近一倍,理據為公司董事相信市場需求會快速增長。然而,上市文件初稿未有清楚解釋董事想法為何與媒體就市場需求減弱的廣泛報道明顯不符。此外,雖然申請人的生產設施使用率向來偏低,及該行業已存在供應過剩的情況,上市文件初稿卻未有就其進取的擴展計劃提供充分理據。
港人生活質素倒退
1 :
GS(14)@2012-07-24 18:18:47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24/16541623

學者:脫離社會現實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較健康的國家和地區,一般家庭僅需約五年左右,收入就足夠買樓;本港這個數字從前年的10.22,升至去年超過11年,已脫離社會現實,是一種警號。
中大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伍世良表示,今年樓價比去年高,估計今年市民的負擔能力會進一步變差,經濟情況「感官上」也較去年更差,「根據呢啲蛛絲馬迹,下年可能會再公佈一個更低數字」。他不希望整體指數跌穿100,「跌破100就即係我哋蹉跎咗10年」。
伍世良續指,即使數字顯示本港經濟改善,但「呢啲經濟增長屬於資本回報而唔係勞動力回報,對普羅市民冇正面影響,政府應該改善資源分配」。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再補充,市民對於政府不滿,含多種因素,樓價是其中之一。
曾批評餐廳質素 米芝蓮「逼死」名廚
1 :
GS(14)@2013-01-27 15:19:30我都驚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25/18145816
在2003年2月24日,盧瓦索在勃艮第的餐廳Le Relais Bernard Loiseau完成午市工作,放下圍裙,駕車回家。他叫10歲兒子到屋外玩耍,自己在樓上睡房用妻子送贈的獵槍轟頭自殺。
憂少了一粒星生意跌
外界紛紛揣測盧瓦索自尋短見的原因,他妻子多米尼克透露,丈夫患有躁鬱症,一時情緒高漲、一時極度低落,她形容丈夫自殺是「一時瘋狂」。此外,盧瓦索還因為讓其飲食王國上市和過份投資,導致債台高築。
但究竟是甚麼刺激到盧瓦索尋死?眾所周知,他很緊張餐廳的米芝蓮三星金漆招牌,擔心若少了一粒星,生意會大跌40%。偏偏他死前不久,《費加羅報》食評家西蒙(Francois Simon)撰文,引述米芝蓮消息警告,盧瓦索餐廳的第三粒星正「合理地受到威脅」。
米芝蓮一直否認威脅要摘去餐廳第三粒星,但法國《快報》週刊前日刊出時任英國米芝蓮主管布朗(Derek Brown)一份機密文件,記錄2002年11月他在辦公室接見盧瓦索夫婦情況。
他寫道:「我談到我們的憂慮:餐廳近日水準不穩、缺乏靈魂,讀者指餐廳質素非常參差。」他指盧瓦索「明顯很震驚,很認真對待我的話」。兩日後,多米尼克去信給他深切道歉,承諾餐廳會「重回正軌」,但顯然盧瓦索未能恢復過來。
西蒙前日表示,多年來他被視為殺人兇手,這份文件總算還他清白,證明米芝蓮將他視作替死鬼,藉此推卸責任。但布朗堅稱沒有威脅要除掉盧瓦索餐廳的一粒星,當日談及那些憂慮,只為給他機會去改善。該餐廳至今仍是三星。
盧瓦索的撚手菜式是蒜茸歐芹汁田雞腿,影星羅拔迪尼路曾專程搭直升機來吃這道菜,已故法國總統米特朗也是餐廳的常客。
創仔價錢 主板質素 周顯
1 :
GS(14)@2014-01-16 01:24: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我有一個好朋友,叫做「阿松」,以前偶有一起鋤D,後來他的生意愈做愈大,沒空鋤D了,我們唯有吃中午飯見面,吹吹水,緕舊談八卦事,但從來沒有談生意。說起來,我們沒見也已經有半年了。
他是搞股票的,有一家證券行,叫「東方匯財」。記得我應該在本欄同大家報道過,這公司曾經三次搞上市,第一次是上主板,臨上市時,碰上了金融海嘯,告吹。第二次是在去年,已經過了聆訴,甚至抽了號碼,因為保薦人招行大地震,換了獱弗人,不肯承擔舊客戶,上市計劃又是臨門告吹了。
上市橫跨6年 肯定真帳
今天,這公司終於成功上了市,編號是——登登登苐,8001是也。在這裏,我恭喜阿松哥,有志者事竟成,終於願望達成了。
對於這家公司、這隻股票,我究竟有什麼看法呢?
第一,證券公司上市,股民不一定能夠贏到大錢,但根據歷史,肯定不會輸錢,因為證券公司有很多客戶,如果股價大跌,股民會跑掉,所以它是不會玩大插水的。第二,這公司申請上市三次都成功,時間橫跨6年,肯定是真帳,不是谷數上市。第三,本來是主板上市的,現在變成了創仔,這叫做「主板質素,創仔價錢」,都應該好抵躀。第四,今時今日,集幾千萬銀,全配售的股票,應該是好熱門,好易炒的股票。
希望阿松在上市後,發了大財,工作沒那麼忙碌,可以抽多點時間,同我鋤多點大D,贊助一下我的使用,咁就為之very骨了。
2 :
Clark0713(1453)@2014-01-19 20:02:48"第一,證券公司上市,.....但根據歷史,肯定不會輸錢,因為證券公司有很多客戶,如果股價大跌,股民會跑掉"
How about #993 & #510?
3 :
greatsoup38(830)@2014-01-19 20:47:12他自己一向都是咁的啦
買基金保退休後生活質素
1 :
GS(14)@2014-01-17 12:42:28痴線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117/news/ec_ecv1.htm
Mandy每月的投資計劃包括:月供兩份以新興市場為主的基金,分別由2005年起月供1170元,2016年屆滿可取回15.5萬元;及由2012年起月供3000元,為期30年;港元及人民幣零存額度分別為1000元及2000元,港元供款期5年,15年後可取回11萬,人民幣供款期1年,到期後可獲2.5萬人民幣。資產方面,Mandy現持有工行(1398)、建行(0939)各兩手,市值約2.2萬元,以及6萬元現金。
換馬大中華股票基金
首先解決Mandy提出數個關於投資的問題。Mandy的首份基金於2016年到期後可取回15.5萬元,屆時應否繼續投資基金。假設Mandy於2005年年初起供款,至2016年初到期,其間供款11年,本金幾乎沒有任何增長,難怪Mandy會對應否繼續投資基金存疑。不過現時市場上一些大中華股票基金,10年度化回報率可達20厘以上,過去一年雖然中港股市在波幅中走動,表現較歐美市場差,但不同板塊輪流炒上,令主動管理基金跑出,料今年趨勢持續,Mandy不妨將資金換馬大中華股票基金。
其次是Mandy的人民幣零存僅一年期限,到期後如繼續看好人民幣長遠升值潛力,除了以定期或債券形式投資外,亦可選擇人民幣計價股票及RQFII股債混合基金,同時享有潛在貨幣升值及資本升值的優勢。
另外,Mandy現持有工行、建行各兩手,市值約2.2萬元,以股息率5厘至6厘計算,每年可獲股息約1100至1320元,但內銀股利潤長遠受制利率市場化,股價大升空間有限,建議沽出並將資金一併投放在中港股票基金。
3至5年置業難達成
至於Mandy要在3至5年內置業的目標則較難達成,因即使投資首份基金取回的15.5萬,加上出售股票的2.2萬元,以及取回2.5萬元人民幣零存,配以每月供款4000元,若以5年內購買300萬元物業計算,要投資獲得90萬元首期,年回報需要20%以上,因此Mandy或要調整置業目標。
最後,退休計劃方面,假設Mandy退休後有20年的生活,並保持每月支出11,700元,以及通脹約4%,則65歲時約需193萬元作退休之用。距離退休年齡仍有30年時間,由於現時Mandy已有一份月供3000元,期限30年的基金,若年回報達3.5%已可達成目標。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