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投資股票的方法論總結(證券啟示錄之三) 被解放的mogwai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7509699這是自我總結的最後一篇。馬年已至,回顧過去也到此為止,未來將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一篇,我結合自己過去的實踐,總結了一些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方法、選擇股票的步驟、買賣紀律。必須說明的是,由於我個人經歷和閱歷的侷限,這篇最終的方法論總結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且沒有辦法面面俱到,所以並不適合於每一位投資者。
【投資策略方法】
方法一:破淨股投資可能很多價值投資者不同意,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在A股投資破淨股依然是有效的方法。內在的原因,我之前已經敘述過:A股市場受政策影響大,良莠難分。在美國或者香港,你要擔心碰到地雷或老千股,股價跌到0;而A股不必過分擔心,跌破淨資產就是撿煙蒂的機會,即便是不賺錢,保住本金的概率很大。先回顧下我自己投資過的破淨股吧:
哇!股息率10%的破淨股佛山照明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製造業公司。2008年一季度,公司因為炒股票導致業績虧損。但它當時的財務狀況足夠優秀,負債率只有10%,賬面上有大量的現金,足夠覆蓋全部負債。而且公司在2008年上半年已經賣出了全部的證券資產。在大熊市,公司B股股價已經跌到淨資產之下。按照公司傳統的高分紅做法,當時買入公司B股有10%的股息率。同時,公司的管理層也發生了向好的變化。
我沒有拜訪上市公司,也沒有去參加股東大會,看了2、3年的財務報表和歷年來的分紅政策,就決定投資了。因為在A股市場,我很難看到這麼財務保守的公司——在經濟蕭條期,保守和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是度過危機的基礎。
我買入的價格是4港幣/股,大概就是當年的淨資產附近,也就是現在復權價的1塊多,後來的事實證明,基本上這就是個底部區域。後來這家公司最多時上漲了10倍。
【思考】
1、如果能夠在熊市裡,以便宜的價格買到一家財務狀況健康的公司,除非基本面出現變化,否則千萬別賣出。
2、不可盲目選擇破淨股,要結合公司所處的行業狀況、股息率、管理層是否增持或回購股票等綜合考慮。我個人感覺,如果破淨股同時還能滿足管理層增持或回購、股息率在5%以上(如果有10%就太好了)、業績不虧損這幾個條件,買進賺錢的概率比較大。
假如買到了爛公司買入棲霞建設和南鋼股份,這兩個案例現在來看並不算成功,但時間退回到2008年,我的買點基本上就在底部區域。棲霞建設從淨資產附近的2元左右,一直買到4塊,南鋼股份的買入價格在2塊多,兩家公司在一年內漲到了8塊多。我並沒打算長期持有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棲霞建設在8元左右賣出,南鋼股份在6元左右賣出。
【思考】
1、這個投資案例的意義在於:偉大都是後來才知道的,當你買進的時候,並不能確定他們一定偉大。如果你不幸買到了一家爛公司,價格就非常重要了——便宜的價格你還有可能全身而退。
2、週期性行業的破淨股要當心,政策不再眷顧的時候,它們比你想像的調整時間更長、幅度更大。
買進破淨龍頭股有一個案例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為當年我沒有買進它的股票。2008年的熊市,它的股價跌破了每股淨資產,大概就在5元左右的淨資產附近。
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行業龍頭公司。當時正在重組,整合入集團資產。為了購買它的股票,我大概閱讀了它3年的財務報表,並且找到哈恩博士撰寫的《我在大眾汽車30年》,瞭解公司的歷史由來。你們一定都猜到了,就是彼時的上海汽車。但我為什麼沒有買呢?潛在的風險是當時上汽面臨困境:韓國雙龍汽車工會大罷工,抵制上汽收購;合作夥伴通用面臨破產,市場擔憂會影響公司的合資品牌。我個人最糾結的原因是它的負債率超過50%。我理想中的公司負債率應該低於50%,最好權益是負債的2倍,現金能夠覆蓋長期負債。但實際上,國內的汽車公司負債率大都超過50%,這是個很正常的現象。
我100股都沒買。事實證明這是個錯誤的決定。後來上海汽車翻了5倍,是大藍籌裡走得最好的公司之一。
【思考】
1、 即便不滿倉,也不要錯過行業龍頭公司跌破淨資產的買進機會
2、 不要教條於財務指標,你要瞭解的是商業本身,還沒聽說過哪個財務專家成為股神
後四萬億時代的思考破淨股的大面積出現,一般都出現在熊市裡。2010年以來的這一輪漫長熊市,與其說是殺價值投資者,不如說是消化四萬億的後遺症。
2008年四萬億投進去,很多行業一下子就起來了,但現在又重新進入漫長而痛苦的去庫存階段。未來要持續多久,行業洗牌會多深,很難說得清楚——市場化調整比政策調整更難以判斷趨勢——這個時候投資破淨股,要更有耐心。所以,並非所有破淨股票都值得投資,至少現在的鋼鐵股、有色金屬等強週期性股票,還看不到反轉的跡象(如果按照市場規律,很多鋼鐵公司應該被兼併收購,或者消失)。
方法二:尋找「催化劑」業績股投資好公司是理性投資者的夢想。長久來看,好公司的價值應該能得到體現。但在股票市場,不僅僅是A股,全世界都一樣,股票的催化劑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的兌現價值。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你不一定要尋找穿越時間週期的永恆,只要發現價值、兌現價值就可以了。繼續舉例子吧:
白馬股也瘋狂和現在天壤之別,2007年的煤炭市場火爆異常,煤價飆升。上海能源是一家煤炭公司,同時也經營電解鋁生產及鋁加工等業務,多年來業績穩定,是一隻二線藍籌股。公司2007年的每股收益預期0.7元,同比增長約11%,每股淨資產3.95元。7月份,股價已經升至15~17元平台震盪,對應20多倍的動態PE。現在這個估值對於煤炭行業來說,簡直貴極了,但對於彼時正處於大牛市的A股來說,這個估值還是偏低的。
2006年底,中煤能源H股上市。從2007年上半年開始,市場就傳聞中煤能源會借殼上海能源實現A股上市。彼時大藍籌A、H股同時上市是個時髦的話題,比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市場對中煤能源借殼上海能源充滿期待。原因在於,2007年上半年,上海能源原控股方大屯煤電直接持有的上海能源62.43%的股份全部無償劃轉至中煤能源,至此,上海能源的控股方變為了中煤能源。管理層的一系列動作讓市場浮想聯翩。7月底,股票往上突破前期平台,我在17~19元買入。一個月股票升到了43元。
現在回過頭看,這完全是一個催化劑的概念。多年後中煤能源依然是A股發行上市,並沒有選擇借殼上海能源。但這並不影響公司在一個月內上漲了100%+。也不影響公司那兩年強勁的業績增長,2008年公司業績增長79%,每股收益1.54元。在四萬億催化劑下,公司的股價從低位又翻了5倍。
【思考】
1、 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白馬股票如果有一些潛在的催化劑概念,則更能充分挖掘出它的價值。
2、 時間不等人,催化劑能及時兌現股票價值。價值投資者最大的毛病就是太理想化。隨著時間推移,很多股票的基本面都會發生改變,那時候的投資價值就改變了。
3、 我喜歡的催化劑投資,是錦上添花的,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也就是說,公司有催化劑最好,沒有催化劑,股票也不至於跌入地獄。
4、 成功的投機也需要超出常人的耐心。普通投資者沒有內幕消息來源,只能依靠一些公開信息做判斷,有時候市場不會立馬爆炒一些消息,因為覺得時間可能太長了,投資者恰恰可以耐心的抓住這些機會。
5、 注意觀察上市公司的動向,那些欲蓋彌彰的動作是你發財的好機會。
又漏掉一個5倍股麗江旅遊是我調研最仔細的一家公司。對於這家公司的價值分析和估計,不再詳細敘述,這裡只是說說如何投資這類催化劑業績股。
在之前的篇章裡我寫到過,麗江旅遊在2007年陷入困境,大索道檢修、建造酒店,消耗了公司大量現金,業績也一落千丈,股價一路跌到了只有9億市值。
2009年,公司的股價開始隨大勢反彈,股價從8元左右反彈到18~21元的平台震盪整理。這時候的股價反彈力度,跟大勢差不多。但是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股價短短幾個月突然飆升至37.95元的歷史最高價,而同期大盤則是暴跌後震盪調整,從此步入漫長的熊市。
到底發生了什麼?原來上市公司打算以不低於21.69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2.1億,收購景區公司擁有的印象麗江51%的股權,這部分是優質資產,收購價只有5~6倍市盈率。機構投資者們拿起計算器一算,立馬知道發生了什麼。於是,王亞偉也來了。
不過遺憾的是,當你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麗江旅遊的股價已經高高在上了。消息靈通人士和機構早已佈局,推高了股價。普通投資者再根據公告消息買進,就只有接他們的盤了。
但如果我們對麗江旅遊足夠瞭解,就能夠預判到現在和未來,從而提前佈局。麗江旅遊的母公司景區公司有很多優質資產。2007年上市公司裝進了犛牛坪索道的40%股權,2010年又裝進優質資產印象麗江51%的股權……未來呢,公司還有優質資產沒有裝進去,只是時機問題。
順便說另外一個和催化劑相關的故事,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那位南京某大戶。我後來才發現,他投資股票的風格。他投資的絲綢股份、華芳紡織,都是別人看不上眼的紡織公司,業績平平,但這兩家公司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集團公司。他去調研,並不是像我們某些價值投資者一樣,瞭解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期、行業發展前景等等,而是去瞭解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想法和規劃、集團公司的背景和資產情況等等。在後來的牛市裡面,這兩家公司無一例外的選擇了重組、注入資產。到現在,華芳紡織依然是重組股,最近又在被炒作。
【思考】
1、 普通投資者選擇「催化劑」業績股的好處在於:如果催化劑兌現,「催化劑」業績股能夠很快一飛衝天,兌現價值;反之,如果催化劑沒有兌現,業績表現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依然能夠保證公司不會跌入地獄。
2、 將來必然發生的事情,要足夠耐心的等待。你賺到的是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的錢。
3、 如果你想在A股賺大錢,別老是調研業績、發展,瞭解他們的集團公司吧!
方法三:套利與博弈第三種方法是套利。在A股,大部分套利都是來自於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博弈。因為市面上套利的教材已經太多了,我在這一部分只講一個可以寫進證券史的經典案例,姑且稱之為《勝利大逃亡》。
2008年,攀鋼鋼釩通過定向發行及吸收合併對攀鋼集團所有鋼鐵、釩、鈦及礦產資源業務和資產進行整合,以達到整體上市的目的,整合後的公司也就是現在的攀鋼釩鈦。由於鞍鋼集團有意與攀鋼集團進行重組,鞍鋼集團於2008年5月7日對攀鋼系整體上市提供了擔保承諾,無條件按照9.59 元/股、14.14 元/股和6.50元/股的價格向攀鋼鋼釩、攀渝鈦業和長城股份行使現金選擇權的股東支付現金對價,這些現金選擇權於2009年4月到期。該承諾使得攀鋼系股票當年成為市場的熱門套利股票。
2008年末,金融危機衝擊造成整個鋼鐵行業業績與股價急劇下降,也使鞍鋼面臨巨大風險。如果這些選擇權均被行權,那麼鞍鋼集團將需拿出210億元左右的巨資收購攀鋼鋼釩45%左右的股權,還將引發攀鋼鋼釩退市的風險,這對鞍鋼集團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2009年鞍鋼集團給予未申報首次現金選擇權的有選擇權股東第二次現金選擇權,可於兩年後的2011年4月25日-4月29日行使第二次現金選擇權,並成功說服絕大部分原現金選擇權持有者換取第二次選擇權。攀鋼釩鈦第二次現金選擇權(下稱「攀鋼AGP1」)的行權價格為10.55元/股;攀渝鈦業第二次現金選擇權(下稱「攀鋼AGP2」)、長城股份第二次現金選擇權 (下稱 「攀鋼AGP3」)的行權價格均為8.73元/股。鞍鋼集團已在2009年4月27日完成第二次現金選擇權的派發,共派發攀鋼AGP1權利1992063785份、攀鋼AGP2權利202638540份、攀鋼AGP3權利195315153份。如現金選擇權持有者全部行權,鞍鋼集團將需付出約245億元的資金。
重壓之下,上市公司使出了渾身解數,進行大量盈餘管理。2010年,攀鋼釩鈦的業績有了根本性的「飛躍」。2011年3月25日,隨著2010年年報的公佈,攀鋼釩鈦股票摘帽,由「*ST釩鈦」變為「攀鋼釩鈦」。公司實現稅前利潤10.90億元,淨利潤由2009年的虧損16.36億元到2010年的盈利10.62億元,淨利潤實現接近27億元的大逆轉。股價也從2010年11月初的約9元/股,一路飆升至2011年4月的14元/股左右,大大高於其第二次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
2011年4月22日收盤,攀鋼釩鈦的股價為14.26元/股,遠遠高於攀鋼AGP1的行權價格10.55元/股和攀鋼AGP2、AGP3的行權價格8.73元/股。在股價遠高於行權價的情況下,理性的投資者無疑將會選擇放棄行權。根據攀鋼釩鈦2011年5月6日的公告,此次行權期內波瀾不驚,一共只有15511份攀鋼AGP1行權,鞍鋼集團順利逃脫這兩年來日日夜夜困擾著他們的現金選擇權負擔。
【思考】
1、A股最好的套利機會出現在上市公司管理層不得不這麼做的時候。回過頭來看,攀鋼釩鈦成功了,套利者也成功了,留給二級市場股民的則是一地雞毛。
2、記住,上市公司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掏出真金白銀,為了不掏錢,它可以拿大把的資本收益跟你交易。
方法四:投資熟悉領域的公司投資熟悉領域的公司,是我個人最推崇的方法,也是所有方法中,普通投資者最能夠實現逆襲的財富之路。因為個人能力圈不同,我只是拋磚引玉,說兩個自己熟悉領域的投資故事。
裝修發現了冷門股2013年我裝修了一套房子,選擇的大部分材料是國產知名品牌。一部分原因在於這是難得的購買家居公司股票的機會,我可以借此瞭解上市公司。於是,家裡所有的開關選擇了雷士照明,馬桶衛浴選擇了給西門子等國際名牌做代工的航標衛浴,地板選擇了德爾地板,書櫃、衣櫃選擇了索菲亞……在這一堆公司裡面,我發現了一家名叫德爾家居的公司。
首先要說下,我為什麼在眾多地板品牌中選擇了德爾地板(不是做植入廣告,哈)。地板行業是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各家的差距不大。在接觸到德爾地板前後,我還接觸過N個地板品牌。我買德爾地板帶有一定機緣巧合:首先是趕上這家公司在我家附近的家居賣場開直營店,大家都知道,新店開業給出的價格是最優惠的;其次,這家公司打出了無醛地板的宣傳口號,我們都希望家裡更環保健康嘛;再次,德爾給奧運會場館鋪過地板,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說出去好聽。
深入瞭解後發現,公司無醛地板的口號並非噱頭。公司直營店給我承諾的甲醛釋放量,可以寫進合同,大大優於聖像專賣店可以給我的承諾。後來安裝的時候我才知道,他們甲醛低的秘訣在於基本不用膠。
普通投資者與其跟證券事務代表聊天,不如跟公司的普通員工聊天,這樣更能夠獲得可靠的一手信息。5月份安裝德爾地板,我跟德爾地板的裝修師傅進行了一次有價值的聊天。這位師傅幹過裝修,做過小工,吃過苦,現在帶了個十來個人的工程隊安裝地板,每年收入20多萬。去年同期,只要工程隊的工人來忙忙就可以了,今年則忙不過來,他自己也不得不來幹活。他還告訴我,德爾之所以能做到環保,是因為沒有打膠,之所以沒有用膠,是公司更新了生產技術設備,地板之間有扣齒可以縫合在一起。
實際上到這裡為止,我對這家公司的瞭解,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機構。讓我們再看看機構在幹什麼。
我驚訝的發現,這家公司幾乎沒被任何機構關注過。它的前十大股東全是自然人,沒有一個機構參與,投資者只要買入200萬的市值,就是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了。同時,寫調研報告的機構屈指可數,最近的一篇也是半年前的事情了。再看看股價,從上市的24塊多一路跌到了8塊多,處於低位震盪。顯然這家公司已經被機構遺忘了。
從三季度開始,這家公司股價開始攀升,上漲至17塊多,上漲了一倍多。再看三季報的時候,已經有一家基金進去了,調研報告也開始多了起來。年底公司公告業績增長,又來了個10送10的分配。好,這下熱鬧了!
【思考】
1、 你親身經歷體驗的東西,也許就是資本市場的第一手信息。
2、 如果發現了好東西,還沒有機構進入,出手一定要快。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秘密可言。
3、 不要相信機構,他們都是馬後砲。
4、 體驗產品只是第一步,你要瞭解商業和市場,弄明白背後的原因。
5、 尋找那些被市場忽略的冷門股吧!
教育行業的半個專家我有四五年時間,是跟培訓公司的人打交道。相對於別的投資者,我對於新東方、學大教育、環球天下、北大青鳥、學而思等教育類公司,有更直觀的感受。
比如有一家把N個小公司拼湊在一起的上市公司,叫安博教育,一度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和追捧,但實際上業內沒什麼名氣,同行基本忽略這家公司。如果你瞭解教育市場,這樣的公司你是不敢買的。
比如在IT培訓行業火爆的時候,我接觸的IT教育客戶有30多家,後來只剩下了零頭。這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北大青鳥,原來是想把公司做上市的,後來管理層只能把資產賣賣算了。
比如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中小學教育市場,出現了兩家龍頭公司:學大和學而思。這兩家公司各有特點。資本市場更看好學而思,實際上學大也不差。這裡面蘊藏著投資機會——我比很多機構更早瞭解到公司的業績反轉,也更早就看好他們的發展。
如果你長期在這個行當,那麼你接觸的就不是虛擬的數字,而是些活生生的行業業內人士。他們有些並不懂股票,但對你的股票投資卻相當有幫助。比如環球天下上市後不久,公司某分校校長問我,是否該賣出他持有的原始股。我記得股價大概是十多塊,基本透支了未來幾年的業績。我告訴他應該賣出。後來股價跌到了每股淨現金3元,我真想告訴他,你應該再買回來。
學大教育的業績一直不太好,毛利太低,相比於學而思,資本市場給出的溢價很少。但實際上,這兩家公司只是市場策略不同,並沒有本質的差別(教育培訓是個苦行業,所謂的護城河是難形成的)。學而思圍繞北京,重點輻射一些大城市,風格穩健,更精耕細作;學大大刀闊斧,更側重於跑馬圈地。所以反應在業績上,學大業績差,毛利低,學校數量和學生人數遠多於學而思。學而思則恰恰相反。
我的看法是市場低估了學大教育。如果學而思的估值合理,學大教育遠遠不止每股2、3美元。2012年底,我和學大的一位市場總監交換看法,也應證了業績大幅提升的估計。很簡單,學大教育只需要降低一下擴張速度,精耕細作於目前現有的市場,同時停掉不賺錢的網絡項目,就可以迅速扭轉頹勢。
【思考】
1、 你不需要成為行業權威人士,只要成為半個專家就足夠了。(資本市場的要求就這麼低)
2、 你長期接觸一個行業的人或事,成為了獨立的行業意見領袖,才能不被資本市場的流行觀念所迷惑、同化。
方法五:投資可轉換債券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可轉換債券的專業人士,這裡不贅述了,只是淺淺的說一下自己的簡化版。
1、如果我想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但又擔心大勢不好,我會重點觀察可轉換債券。
2、如果我想買入公司的可轉債跌破了100元面值,我會特別興奮。
3、該可轉債最好有轉股價修正條款和回購條件。
【選擇股票的步驟】
第一步:看下指數,心中有數
在投資證券之前,我們應該瞭解目前的市場,大概處於什麼樣的估值水平,這樣更有助於做出判斷和選擇。雖然和經典的彼得林奇觀點相左,但我還是要冷峻的說:在A股,選在低位,即便是選到很平庸的公司,也很難虧錢;選在高位,即便是很優秀的公司,你也會痛苦很久。
大盤很重要嗎?我個人的答案是肯定的。A股從6000點下來,幾乎所有股票都大幅下跌,少則40%~50%,多則80%~90%。如果你抱著穿越週期的態度,必將損失慘重。雖然一部分公司經歷過大熊市後,股票又重拾升勢,在以後的幾年內創下新高,但是投資者如果能夠規避系統性風險,投資回報會更高。
本質原因在於:A股市場受政策的影響非常大,而西方要小很多。政策在微觀層面的濫用導致A股的企業良莠難分,明明是一家爛公司,卻能拿到政府補助瀟灑度日;明明是家有潛力的公司,卻因為政策限制錯過商機、無法脫穎而出。這就造成了一個局面:爛公司也有價值,好公司也會受政策打壓影響。
所以我們看到,四萬億來了,又一批基礎建設項目快上,造成本該市場化去庫存的行業和企業,又開始了新一輪景氣週期,股指大漲;2010年4月份地產調控政策一出,上證股指大跌1000點;每一次新股開閘,股指都會下跌……
順便提一下眼下火爆的創業板。創業板肯定有好東西,但大部分是垃圾。如果創業板股指形成下跌趨勢,不管好壞,幾乎所有的公司市值都會縮水,有些只有概念的公司會暴跌。
如何看大盤?首先,任何市場都有一個估值區間,A股也不例外。在過去的20多年裡,A股有其自身的價值區間。比如現在滬指是2000點上下,對應PE大概在10倍左右,滬深300大概十幾倍,那麼代表這些大中型藍籌股票的估值,目前在歷史長河裡是便宜的。如果我們相信這個國家的經濟,未來還能保持5~10年7%左右的中速增長,那就沒有理由過分悲觀。反觀創業板股指,PE60倍左右,雖然沒有很長的歷史樣本,但我們從常識判斷這是一個較高的估值,投資者應該小心謹慎(創業板投資者也可放心,畢竟當年的超級大牛市滬指曾到過70倍PE,也許創業板還有的玩)。
其次,市場和資金息息相關。如果把證券市場比作一個大水缸,資金則是水缸裡的水。如果加大馬力往裡面注水,則水漲船高,豬都升上天;如果抽水或者不放水,股市很難看到大牛市。
最後,市場和參與者的情緒相關。A股市場的牛熊市,常常伴隨著參與者的喧嘩與躁動,如果一個市場股神輩出,周圍的人都在談股票,那我們就要當心了;如果市場參與者對股指漲跌都麻木不仁了,嘿,機會來了!
第二步:財務檢查,必不可少一些重要財務指標檢查財務專家很多,在這裡不展開敘述,大致說一下。我個人比較關心的財務數字包括現金、貨幣資金及有價證券、存貨、應收賬款、短期負債、預收賬款、調整後的淨資產、銷售收入及成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經營性現金流、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三項費用等。
財務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淨利率、毛利率、三項費用率、淨資產收益率、自由現金流、利息保障倍數等。
拉長時間看財務數字俗話說:日久見人心。要看一個公司的財務狀況是不是有問題,短期很難,但如果把時間週期拉長,則相對容易發現問題。我個人常用的方法就是拉長時間看財報,舉一個小例子吧:
2008年我打算買進古越龍山的股票,後來我仔細翻閱了公司的財務報表,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原因在於,我發現上市10年來,古越龍山並沒能給股東帶來滿意的盈利回報。從1999年至2007年間,公司營運資本增加了約1.8億,有形資產淨值增加了4.5億,而稅前利潤只增加了2029萬。而在氨綸業務低迷的05、06年,公司稅前利潤竟然遠不如1999年。看看期間可以發現一些端倪,在網絡經濟火爆的年份裡,公司涉足了IT業,結果可想而知。同時,公司還涉足了週期性極強的氨綸業務,雖然在2007年收益頗豐,但在2005、2006年遭遇了重大虧損,總體來講在氨綸業務上公司沒有獲得太多的收益。
不過,公司後來在氨綸景氣的時候出售了氨綸業務,並且剝離了非黃酒業務,專攻黃酒。現在看來這些做法對公司的影響是正面的,2009年以來公司的業績穩步增長,算是一家從谷底復甦的公司。
(表:數據摘自古越龍山1999~2008年財務報表)
查看原圖同行業財務數字比較我還喜歡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同行業的兩家公司做財務比較。這也是格雷厄姆第四版《聰明的投資者》中經常做的。這個方法相當好用。
以下是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截止2013年1季度的財務數據,我簡單做了個比較:
查看原圖通過對比,可直觀瞭解兩家公司的基本財務狀況及市場估值:
1、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收入規模相當,但三一重工的市值比中聯重科高出155億左右。
2、中聯重科的PE、PB低於三一重工,中聯重科跌破淨資產。
3、營業利潤中聯重科大幅高於三一重工,營業利潤率更好,費用控制也優於三一重工。
4、三一重工ROE高於中聯重科,每股淨資產偏低,這可能是由於三一重工更多地使用了槓桿,從負債率上可以看出三一重工負債明顯偏高。
5、受經濟環境影響,兩家公司應收賬款、存貨都在大幅增加,但三一重工的存貨、應收賬款的周轉要略好於中聯重科。
第三步:參加股東大會參加股東大會實際用處不大,去的好處就是混個臉熟,看看現場來了多少人:人少說明這家公司目前的關注度很低,也許是個買入的好機會。
你也可以直接去拜訪上市公司證券事務部,瞭解你想知道的公開信息及財務數字。
第四步:產品的親自體驗最好聽聽別人的體驗感受,多一些樣本,多一份客觀判斷。
第五步:想辦法接觸行業人士跟業內人士聊商業、行業、市場,他們很願意,因為這是他們擅長的領域。每個人內心都渴望成為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但深入交流的基礎在於,你要成為一個好學生,或者半個行業專家。
第六步:給個估值市面上普遍的方法是自由現金流貼現,缺點是你根本無法估計上市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和貼現。估值本來是模糊的藝術,雖然那麼的不準確,但有時候還是需要個大概的感覺。2008年我計算麗江旅遊值10~15個億,後來它漲到了40多個億,那又如何呢?
第七步:總結思考一下這時候,你對這家公司的瞭解,已經超過了大部分的市場投資者。把所有的分析判斷都總結一下,形成文字。一旦買入後股票下跌,就把當時的投資筆記拿出來看看,沒問題就繼續持有吧!
【買賣股票的紀律】買賣股票的紀律是更加個性化的東西,就不在總結裡贅述了,我簡單歸納一下。
買股票的紀律:1、 慢慢買,小跌小買,大跌大買
2、 不要在下跌途中買
3、 上漲至平台,回調後再買入
4、 技術面確定買點,尤其是雙底、三重底、碗形底、平台往上有效突破的圖形出現
賣股票的紀律:1、 大盤極度高估
2、 公司或行業基本面改變
3、 當初買進的理由消失了
4、以上任何一種情況出現,由技術面確定賣點,尤其當心頭肩頂、平台向下破位圖形的出現
記住一句名言:買入要悠然,賣出要迅速。
以價值投資為綱,以財務分析為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草帽路飛
來源: http://xueqiu.com/3727797950/34826409
——草帽基金2014年度總結
註:本文首發於摩爾金融: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kwMTkxOA==&mid=277882836&idx=2&sn=ddc8037cdf495f6a25d8e0b5349386fd&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
1以價值投資為綱如果說商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那麽股市就是連氣味都沒有的商場。股市給股民設置了很低的入口,卻給成功的投資人設置了相當高的出口,股市里七虧二平一盈利的規律多少年來從未被打破。
打仗要靠指揮,在股市里投資也需要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做指導。價值投資理念是被時間證明的在股市里長期有效的理論。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林奇、戴維斯、鄧普頓、施洛斯、霍華德…這些成功的巨匠用他們畢生的投資經歷已經向世人證明
價值投資是股市里投資制勝的唯一法寶。價值投資是區別於技術分析、趨勢投機和概念炒作之外的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凡是執迷於上述三類行為中的股民其長期的結局註定是要悲慘的。價值投資總結起來不過短短幾句話(買股票就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低估值是做投資最重要的安全邊際;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優秀的企業並長期持有;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尋找具有最寬闊護城河的企業;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圈並耐心等待機會;嚴格控制風險並且永遠不要虧錢),但價值投資卻是一種反人性的思維方式,它與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與恐懼背道而馳,不論你的學歷有多高,不論你的智商有多高,要克服人性的貪欲而皈依價值投資,99%的股民過不了這一關。
但價值投資也只是一套綱領性的指導思想,皈依價值投資只是走向投資成功之路的第一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人,接下來還要過五關斬六將。
2以財務分析為本財務分析是投資人了解上市企業的通關密碼,是發現企業內在價值的根本手段。股市不是排資論輩的地方,不懂財務永遠是股市里的韭菜,即使在股市浸淫20載最終也逃脫不了被收割的命運。
接下來,我們將從財務分析入手,談一談2014年草帽基金的主要投資路線。在完美收官的2014年,上證指數漲幅52.87%,草帽基金實現盈利82.99%,跑贏上證指數30個百分點,草帽基金成立於2012年5月,2014年末累計凈值1.86元。2014年投資佳績的取得與我們從財務方面對低估值企業的深度挖掘有重要關系。
財務分析的首要目的就是尋找市場錯誤定價,發現企業價值窪地。在我們的投資體系里,尋找低估值企業永遠是最重要的。本年度我們重點研究了建築、銀行和保險三個行業,並重倉持有了中國建築、浦發銀行、中國平安等幾只被市場嚴重低估的股票。
早在2012年底我們便在網絡上發表文章指出中國建築的全資子公司“中國海外集團”控股的兩家港股上市孫公司的權益市值已經超越了母公司中國建築的總市值,這相當於說占其凈利潤一半的國內建築業務的市場價值為0,這是一種嚴重的市場錯誤定價。在我們的分析文章發表之後,市場上對中國建築國內業務低估的聲音開始廣泛流傳,但因中國建築是一家業務複雜的集團控股公司,很多分析文章在缺乏基本的財務數據支撐之下,錯誤頻出。今年4至7月份,我們用四個月的時間再次從財務角度對中國建築的投資價值進行了深度剖析,共發表文章八篇,分析內容涉及其地產業務的隱含價值、建築業務的高杠桿模式、建築業務競爭優勢及轉型方向、BT業務盈利模式的確定性、海外融資低成本優勢等多個方面。通過多角度的財務分析,我們確定了中國建築是一只被市場嚴重錯殺的優秀低估值企業。在7月末我們的研究文章發表結束之時,中國建築的市盈率仍在5倍左右徘徊,市凈率跌至0.8倍。而中國建築今年的ROE卻將達到18%的最佳水平。擁有國內優秀的地產品牌“中海地產”和最低成本的海外融資平臺,加上有效可行的股權激勵方案和優先股方案,這樣一家行業領先的央企竟被市場拋棄長達幾年之久。 但價值投資就是要有等待的耐心,要相信市場長期的有效性。截止年末,中國建築股價強勁複蘇,全年上漲136%,市盈率接近10倍,市凈率達到1.7倍。估值已經接近合理水平。本年度我們在中國建築上的配置比例始終保持在10%左右,隨著年末股價的飆升,我們已將部分中國建築倉位調整至銀行和保險行業,年末中國建築的持倉比例為8.8%。
8至9月份我們深入研究了銀行業,並發表一篇深度分析文章《銀行業研究之:2014一場“非標”的競賽》,文章從全新的角度審視在當前非標資產發展大潮中幾家商業銀行的突出表現,並得到網友的廣泛關註。我們認為以招商、興業、浦發為代表的商業銀行較國有五大行不僅在負債杠桿上具有天然優勢,而且其靈活的管理模式也使他們更易進行業務創新和監管套利。幾家優秀的商業銀行在過去五年持續保持了20%以上的ROE水平,但市場上對銀行的各種擔憂始終不絕於耳,2014年上市銀行的市盈率普遍跌至4倍的歷史最低水平,16家上市銀行全面跌破凈資產,交通銀行甚至一度跌至0.6倍市凈率。
過去五年銀行業始終是A股市場上最低估的行業,沒有之一。本年度我們在銀行業上的資產配置始終保持在60%以上。年末隨著市場的反彈,本年度銀行股普遍漲幅在60%以上。上市銀行的市盈率水平已經達到6倍以上,市凈率恢複至1.3倍左右,我們認為當前銀行的估值水平仍然是偏低的,年末我們重倉持有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等,銀行業的持倉比例提升至64%。
10至11月份我們開始研究保險行業,我們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中國平安系列連載文章28篇,共四萬多字。文章從壽險內含價值的本質入手,並逐步分析了投資收益波動和股市波動對中國平安長期內在價值的影響,最後指出壽險特殊的商業模式將其未來多年的盈利基本鎖定,使其更加類似於一張高收益債券。因壽險精算規則的複雜性,壽險上市企業的真實價值被市場長期忽視。十月份我們的連載文章第一篇發表之時,中國平安的股價一直在40元附近徘徊,此時的股價相當於其內含價值的0.9倍。在我們的文章發表過程中中國平安的股價快速上漲,因此很多投資人開始重視我們的分析結論。截止年末中國平安的股價上升至75元,對應年末內含價值約為1.5倍,對應一年新業務價值倍數約為8倍。估值水平仍然偏低。本年度我們在中國平安上的持倉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年末持倉比例為23.5%。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價值投資是聰明的投資人信奉的一種投資理念,是一種投資之道,不同投資人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投資之術。比如有的投資人更加註重企業分紅和企業的現金流;有的投資人則更加註重投資全面分散以最大程度上規避可能的風險;有的投資人則更加註重企業的質的,願意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優質的企業並長期持有;有的投資人則更加註重企業的低估值。我們想說,
投資要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打法。沒有一成不變術,只有一成不變的道。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3.1中國股市目前不適合全面分散很多投資人喜歡分散投資,以最大程度上規避投資風險。但我們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不適合全面分散,發行審核制下的A股市場股票供給是嚴重不足的,自1990年兩市開市以來,中國的股票市場從來就沒有全面低估過,你一分散必然就買貴了。過去的幾輪大熊市也僅僅是個別行業的熊市。在A股市場做分散投資會嚴重拖累你的投資業績。或許註冊制全面實施之後的A股市場,喜歡分散的投資人才能迎來真正的投資機會。草帽基金過去曾經持有銀行、保險、建築、房地產、白酒、消費、公共事業、制造業等多個行業的多只股票,目前我們僅重倉持有銀行、保險、建築三個行業的股票。
3.2熊市里分散投資防範風險,牛市里集中持股追求利潤熊市里黑天鵝光顧的頻率更高,適度分散投資是很有必要的。在過去幾年的熊市里我們買股票首先看的是企業的PB,然後再看PE。因為我們知道企業每年的利潤是可以劇烈變動的,但企業的凈資產是實實在在擺在那里的。熊市思維方式不能讓我們的利潤最大化,卻能讓我們的虧損最小化。但牛市里情況會完全反轉,雖然牛市里所有的股票價格都會上漲,但最終要吹起一個巨大的泡泡還是要靠具有真實盈利能力企業的業績支撐。牛市的瘋狂會趕走或者延後黑天鵝的到來。因此在牛市里追求利潤變得重要起來。2014年我們逐步撤離了地產和白酒行業,將持股重點集中到了銀行、保險和建築三個行業。
3.3重視持倉的動態平衡和套利機會牛市里個股輪番上漲,股民非理性瘋狂,往往會給投資人帶來潛在的機會。聰明的投資人要學會在牛市做好持倉的動態平衡和抓住稍縱即逝的套利機會。本年度我們在保證銀行、保險、建築分別占比60%、20%和10%的基礎上對三個行業的持股進行動態平衡調整,取得一定的效果。年末平安轉債觸發強制贖回條款,在中國平安正股和平安轉債之間也出現了可操作的套利機會,我們利用賣出平安正股--買入轉債--債轉股的循環操作使我們持有的中國平安股票增加了5%以上。
4投資展望我們不知道本輪牛市最後的瘋狂是什麽時間,指數是什麽點位。但2015年我們依然會滿倉持有銀行、保險和建築,在我們的持股達到20倍PE(保險采用新業務價值倍數)之前,我們不會考慮減倉,但10倍PE之後我們也不會加倉。這些低估值企業為我們提供了最優厚的安全墊,讓我們可以放心的持有,安心的睡覺。不減倉不代表我們不會進行投資標的的轉換,只要有更低估值的企業,我們也會果斷調倉,我們不會愛上我們的股票。
2015年我們會關註滬港通帶來的套利機會,我們會始終保留1%的現金以備AH股的實時轉換。另外香港市場有更多的低估值企業,2015年我們希望在港股找到更多的投資機會。
最後,我們想提醒一下動用融資杠桿買了我們看好的股票的朋友,10PE之後就該退出了,杠桿有風險,使用需謹慎。
~~~~~~~~~~~~~~~~~~~~~~~~~~~~~~~~~~~~~~~~~~~~~~~~~~~~~~~~~~~~~~
以上文字首發於摩爾金融,語言太官方太華麗,並非草帽路飛有意為之,實在是考慮到受眾不同,我們想做點投資者教育的基礎工作(雖然我們也知道這是徒勞的)。喜歡在文章里稱“我們”其實都是為了壯膽,真實的情況是草帽路飛一個人在戰鬥。
草帽路飛沒有華麗的過往業績做支撐,06年2萬塊錢入市,至2013年末累積到400萬,其實在股市里沒賺到幾分錢,大部分資金都是外部不斷註入。主要資產在A股,入市即皈依價值投資,從來沒有看過技術分析,半年後即領悟到趨勢投機不靠譜。八年來主要重倉銀行等大藍籌。嘗試過港股投資,稀里糊塗賺了點錢,又稀里糊塗虧了點錢。
草帽基金2014年投資業績為83%,草帽基金成立於2012年5月,2014年末基金累積凈值1.8627元,年度投資盈利310萬元,本年度撤資42萬元,年末基金總資產668萬元。2014年上證指數同比上漲52.87%。年度最大的遺憾是我的最主要合夥人(我的親姐姐)因為買第二套住房,提前將資本撤離,憾失了年末的盛宴狂歡。
本年度的主要持倉變動為:增持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H、中國平安;
新買入茂業國際、中國海洋石油;
減持農業銀行、中國建築、貴州茅臺;
獲利清倉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H、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保利地產、招商局B、瀘州老窖、寶鋼股份、雨潤食品;
雪球上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是我關註的119位雪友,你們不經意的發言,讓我學到很多。另外一些沒有關註的朋友你們也給我很多啟發,限於我個人精力有限,沒能有機會關註你們,錯誤在我。
其次借此寶地,重點感謝一下在建築、銀行和保險行業給我很多啟發的朋友們(人太多已略去
@符號 ,另外一時憑記憶致謝,我肯定會有遺漏,希望朋友們見諒):
首先是致力於建築行業研究的朋友們:矜蘭寒露 凡塵茶心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QQ星河 數據驅動力 scottyuan 沒時間的王無理 sosme can_i 等
然後是致力於銀行業研究的朋友們:果海 那一水的魚 Mario 東博老股民 處鏡如初 南迦巴瓦1999 黃建平 雲蒙 top_gun888 等
然後是致力於保險行業研究的朋友們:confidlife 平淡平安 釋老毛 唐朝 雲里霧里瞎折騰 石留印 股者小強 資深保險人丘斌斌 流水白菜 taotao的戲劇人生 青城山中鳥 okok74 安久套海通 饕餮海 等
最後是雪球的工作人員:天天靜心課 方舟88 張亮midas 陳楚輝 implacebo 等
附表1:草帽基金年末持股組合(2014)浦發銀行:29.61%
中國平安:22.58%
中國平安H:0.95%
興業銀行:12.35%
招商銀行:10.70%
中國建築:8.82%
農業銀行:5.56%
農業銀行H:1.55%
中信銀行H:4.32%
其它:2.39%
現金:1.17%
附表2:草帽基金累積收益
莫慌,已摸清多少解放军会过江! 首募钱厚-Tcoins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1544479
导论:港股3、4月份的行情已经赚足了眼球,不管你参没参与,收益就在那里,不管你相不相信,涨幅就在那里。当你45度仰望恒生综指涨幅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曾经资金从哪里来(游击队从哪里来)?将来内地又会有多少资金过来(有多少解放军会过江)?恒生综指的归宿又是哪里?数据说话,小编梳理了三月初来的资金与指数的相关数据,并对将来有多少解放军过江做了一些在严谨假设基础上的合理估计。
资金从哪里来如下图,3月中旬至今港股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3.13-3.20、3.24-4.2以及4.8-4.15。

第一阶段(3.13-3.20):触底回升,外资流入
这一阶段恒生综指涨幅2.5%,上涨原因有二:一是指数触及120日支撑线,触底反弹;另一个原因是外资流入,间接表现在港币汇率上,期间美元兑港币跌幅0.1%,即港币走强。而资金流入港市,一般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沪港通渠道,这是新增的,特殊的制度安排使得其对港币汇率影响极小;另一个是传统渠道,需要换汇(不管是美元还是人民币),这个渠道对港币汇率的影响较大。

对于全球配置的大行来说,港股估值仍然是一个“宇宙洼地”,09年始恒生综指触底回升,至今的走势是一个持续走强的过程,因此外资大行配置港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一阶段外资的加大流入可能与深港通预期以及A股强势行情有关。
因此可以认为第一阶段恒生综指的走强是港股自身性走向掀起的一个小浪花,而外资配合流入隐约可以看到外资大行对深港通预期和A股强势行情下港股后市的积极预期。
第二阶段(3.24-4.2):港市资金回撤,地方游击队自high停不下来。
这一阶段恒生综指涨幅4.55%,沪股通由每日净流入10亿人民币急转为每日净流出10亿人民币,即每天有10亿人民币由A股回撤到港市,而港股通则由每日净流入2亿人民币剧增至每日10亿人民币。同时,这一阶段港币兑人民币反而有一定的跌幅,即港币相对人民币走弱,在资金流向层面可以解释为人民币撤离港市。
外资在这阶段持观望态度,美元兑港币数据在这阶段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从汇率数据上看,几乎没有资金从沪港通以外渠道进入香港,这一阶段从大概率上可以解释为原有投资者的自high行为(沪股通资金回撤+加仓),而从成交量上看,恒生综指成交额从年初日均400亿放量到600亿。


第三阶段(4.8-4.15):香港地方游击队打配合,解放军先头部队攻占山头
这一阶段恒生综指涨幅10%,港股通资金日净流入由上一阶段的10亿人民币剧增到40亿人民币,而沪股通日净流出资金(即回撤资金)由上一阶段的10亿人民币略增至12亿。同时,这一时期港币兑人民币上涨明显,港币相对人民币走强,暗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香港的内地资金剧增。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力为解放军的南下先头部队,而香港地方游击队仅仅打个配合。
有多少资金已经江内地资金过河有三个渠道,港股通、QDII和其他渠道。沪港通由于存在特殊的交易和结汇制度,对港币汇率影响较少;而QDII和其他渠道都需要兑换港币进入香港市场,对港币汇率影响巨大,因此可以通过香港金管局的资金注入推算出这部分大致的数额。

假设沪股通净流出资金都回到香港市场,因此不妨定义这么个一个指标:港市日资金净流入(沪港通渠道)
港市日资金净流入(沪港通渠道)=港股通日资金净流入+沪股通日资金净流出
按照这个口径计算,3月24日至4月15日,一共有437亿人民币资金过江南下到香港(包含沪股通的回撤资金),折算为540亿港元。

同时根据香港金管局近期披露的数据,4月10日至4月15日,金管局已承接44亿美元沽盘(341亿港元),即近期进入香港的外资大概为341亿港元。
因此,预估的数据如下:

也就是说,解放军只用了540亿港币的先头部队就把恒生综指炒翻天,后市会有多大的涨幅,想象空间巨大。
以后内地可能会有多少资金过江以后内地可能会有多少资金过江是本文小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上文所述,在现有制度下,内地资金过江主要依赖两个渠道:沪港通(将来还有深港通)和QDII(不说其他渠道是因为很难统计) 。现在我们分开来讲,预估每个部分可以进入香港的资金会有多少:
QDII渠道: 截至3月26日,外汇局一共批准了899.93亿美元的QDII额度,2014年年末增加66美元。现在做出两个基本假设:
假设1:每季度QDII额度增加66亿美元(与2015年1季度相同),即本年新增198亿美元额度;
假设2:截至3月26日,QDII额度已经使用60%,即可使用额度为360亿美元;
基于以上假设,可供使用的QDII额度将为558亿美元。
沪港通(深港通)渠道:中金发布报告称,港股通还剩下约1800亿元额度待用,即将宣布的深港通可能会有3000亿元额度,因此港股通渠道可能有4800亿人民币的额度。
因此,预计内地可能流入资金为:
总结:根据我们的判断,乐观情况下,近期内地可投入港股的资金将近5200亿港币,相对于已经过江的700亿资金,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因此,同志们,安心守好自己的筹码,大部队马上会到来!
(数据来自Wind,国家外汇局等)
(你居然看完了这么长的文章?!恭喜你打败了全国99%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