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環集中營:林鄭與泛民關係未見真章

1 : GS(14)@2017-07-09 03:49:36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出席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林鄭形容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對她溫和,但不少民主派中人均指,林鄭與民主派關係尚未見真章,真正考驗兩者關係的挑戰,將是政府下周內出台的一地兩檢方案,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直言,他們難以支持內地人員在港執法,特別是有全面執法權的話,要支持一地兩檢更加沒有可能。另一名民主派中人稱,政府下周推出宣傳高鐵一地兩檢好處宣傳片,無非想先避開敏感執法及政治爭議,從所謂實用角度先爭取主流民意支持,「個如意算盤係,只要說服到市民高鐵越快通車越好,咁民主派要阻一地兩檢,可能要面對民意壓力,民主派就肯同政府妥協」。不過他笑言,政府以高鐵如何有用、如何利民角度打民意戰並非「新招」,當年前特首曾蔭權也用過相似手法,利用民意向反對高鐵撥款的民主派施壓,「當年咪搵傳媒試坐高鐵,猛咁話高鐵幾快、幾穩定呀,如果有高鐵通香港,日後48分鐘就返到廣州」。不過,近年卻不斷有傳媒爆料,原來政府當日宣傳高鐵好處,其實充滿水份,「根本就冇政府宣傳咁好」,現在故技重施,能否再爭取到主流民意的支持?實屬疑問。更重要的是,在銅鑼灣書店事件後,不少港人聞內地跨境執法而色變,「?家仲話要拎正牌喺香港執行內地法律、仲話有全面執法權,我睇唔到有乜民主派支持者會接受」,該民主派中人估計到時特區政府必定會對一地兩檢作大量承諾及保證,說服市民內地執法人員不會有超越一地兩檢規定執法行為,但近年北京「講過唔算數」例子真的太多,「怕且冇乜人會再信」。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7/200814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55

何國良﹕施政報告能否落實 預算案才見真章

1 : GS(14)@2017-10-22 14:06:22

【明報專訊】上周大家討論最多的,一定是政府最新的施政報告了。筆者沒有把4萬多字全稿讀完,但仍從發言稿中多了解有關的政策。無論你是否完全同意當中的各項施政方針,如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但亦不能否認,不少心血亦已花在預備報告上,是一份認真地交出來的習作。筆者仍願意去相信,香港尤幸還是有些有心人的。接下來就要看如何把當中倡導者提倡的政策落實,畢竟,香港過去好一段時間是欠缺了有效的執行力。

在施政報告公布的前後,在市場中跳動較多的行業是香港房地產。當中推動行業行情上落,在於不同土地及房屋政策的預期和落差。當然,在施政報告公布後,媒體已有不少對政策可能對未來樓市及樓價影響的評論,重複的論點在此不贅。但有一點想與讀者分享的是(是筆者洗澡時想出來),今次房屋政策的總結,可以以一個浴室花灑來形容。大家調校浴室花灑,就可以讓花灑射出不同類型的水流,達到不同洗滌效果,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調校浴室花灑是不能改變每秒流出的水流量,這部分只會是跟連接花灑的水管粗幼和水壓有關。

沒改變整體供應 房策影響微

同一個道理,在沒有改變整體供應(每秒水流量)之前,以不同的計劃(如綠置居、白居二以至港人首置上車盤等)實施房屋政策,對整體樓市的影響力不會很大。當中所能影響到的會是不同細分市場(market segment),而普遍的共識會是在細價樓的細分市場中,因為在施政報告中,政策在於集中加強提供此類房屋的供應,以滿足這收入範圍的市民的需要。

另外,大家比較少討論的是施政報告後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筆者反而對此有較大的期望。今次的施政報告已經相對具體將未來數年要實施的政策陳述出來,未來幾年的施政報告其實只會是一個進度報告,沒有需要太多太大的改動。但如何在香港現有財政結構中,可以支持以上的政策施政(如要把本地研發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倍升至1.5%),是需要一個較以前有所突破的理財方案。

現時香港面對的是稅收面狹窄,但支出面不斷擴闊、局面日趨多元化,如果沒有大刀闊斧的新思維,是沒辦法為香港找出真正出路,可以持久地支持施政報告的各項政策。因此,如果是次認真地做施政報告需要兩個月去完成的話,政府其實在預備財政預算案,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何况當中需要更多的數據去闡明很多的理財新概念,才可以令新引進的新思維有充分的說服力,這亦說明了筆者引頸待盼着後續財政預算案的原因。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51&issue=2017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