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線路的不斷開通和網約車的興起正在蠶食汽車長途客運,傳統運輸企業將不得不采取轉型戰略應對挑戰。
8月18日,四川省內傳統公路客運龍頭企業——四川富臨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357,下稱“富臨運業”)召開產品發布會,宣布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戰略並正式推出“天府行”APP。
近年來,公路客運逐年呈下降趨勢,客流分流嚴重。富臨運業2016一季報顯示,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01.3萬元,同比下降39.6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減少5396.98萬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客流量減少致票款減少。
富臨運業董事長李億中表示,以前道路運輸企業幾乎沒有應收賬款,並引以為驕傲。然而,現在長途客運業績大幅下滑,每一條高鐵的開通都是對傳統長途客運的擠壓,尤其是200公里以上的。
四川富臨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滴滴、uber、神州專車、易到用車等為代表的網絡約租車和以高鐵為代表的新型運輸方式,已勢不可擋地快速占領、分化著傳統運輸市場,對傳統公路客運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
富臨運業在其2015年年報中稱,隨著各種運輸方式競相發展,尤其是鐵路快速客運系統的高速發展,動車及高鐵網絡的不斷完善,已經並將持續對公路客運產生巨大影響;私家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自駕已經成為居民短途出行的重要方式;城市公交系統亦隨城市的不斷擴張而外延,也正蠶食著傳統公路客運市場;特別是以滴滴、Uber 為代表的網絡約車異軍突起,更在逐漸顛覆人們的出行方式。因此,公路客運已不再局限於行業內的競爭,更在於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就市場重疊部分的充分競爭。
目前,道路客運行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實現道路客運由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是當前道路客運企業謀求未來發展的重點。2015 年 10 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深化改革加快推進道路客運轉型升級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此次富臨運業將其轉型升級作為“二次創業”。富臨運業目前擁有40余個車站、5400輛客運車輛,業務範圍輻射全國10余省(市)、自治區,服務區域達400多個地市,每年的客流達1.3億人次。這是富臨運業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深厚的客運管理經驗積澱。因此,轉型“互聯網+出行”領域,推出“天府行”平臺成為富臨運業的謀變之舉。
富臨運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天府行”定位為智能綜合出行服務平臺,平臺上擁有多種出行服務模塊。它既將傳統的客運業務如購票、租車、包車等從線下整合到線上,提升了客運服務的水平,另一方面又開發了如網約車、城際快線、分時租賃等創新業務,最大限度的滿足細分客運市場的需求,拓寬了移動出行的行業服務維度。
李億中將富臨運業的“天府行”概括為“5個平臺+1個計劃”。即將“天府行”打造成為"四川省家到家的智能出行平臺"、“四川省第一家公務車租賃平臺”、“四川省最大新能源租車平臺”、“四川省最大專車平臺”、“四川省本土第一家網約車平臺”和“天府行創業夥伴計劃”。
東涌,繼天水圍之後,成為香港另一個「新悲情城市」。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數字顯示,東涌單是逸東邨,已有二千一百多戶是綜援戶,當中五分之一是領取低收入綜援戶,另外五分之二則分別領取單親及失業綜援,數字冠絕全港。但東涌社區發展陣線的調查數字顯示,東涌卻是全港物價指數最高的地區,居民除了要捱昂貴交通費,就算買棵菜,也比其他地區貴一倍。造成東涌這個困局,皆因區內沒有公營街市。東涌的公屋商場和街市,均由領展持有,而領展去年將逸東邨的街市管理權,外判予建華集團後,建華便借翻新之名瘋狂加租,還巧立各種收費名目,逼走小商戶自肥。居民為對抗大財團蠶食,惟有發起淘寶式市集自救。當大財團的魔掌進一步延伸,政府卻繼續撒手不管。東涌何時才能重生? 要知道東涌的物價有多貴,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街市逛一圈。記者到逸東街市買菜心,一斤要十四元,青紅蘿蔔及粟米共一斤二兩要廿九元。同樣屬新界區的荃灣楊屋道街市,菜心一斤只需六元,蘿蔔粟米只為九元,比東涌足足平了超過一半,難怪東涌居民寧願花一小時車程出荃灣買餸。其實,東涌逸東街市近月才新裝修,還改了名叫「香港街市」,四個大字的霓虹燈在街市門口閃爍。甫踩進街市便像時光倒流,回到了六七十年代九龍城寨:舉目盡是老街路牌、懷舊廣告招牌、港英政府的宣傳海報、掛滿「萬國旗」的晾衫竹,鄧麗君的《甜蜜蜜》在耳邊縈繞,大鐵鳥在上空擦身而過。新裝潢的逸東街市,照道理很討好才對,但街坊卻不受落。在逸東邨住了十五年的陳女士說:「靚係靚,但唔實在。我去買兩棵菜咋嘛,整咁靚做乜?本身啲嘢都貴,而家仲貴。」更有街坊指,以前在逸東食一碗魚蛋粉二十蚊,街市裝修後要四十蚊,貴得令人咋舌。 沒公營街市之過 東涌人要食貴菜,主因是這個人口高達十萬的新市鎮,竟沒有一個公營街市。以往,公營街市由市政局興建及管理,惟市政局於二○○○年解散後,街市管理由食環署接手。食環及後只多建了八個街市,二○○八年後已經沒有新街市落成。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指出,東涌無公營街市,最弊連民辦商場也沒有:「變咗無一個渠道俾小商戶做生意之餘,又賣唔到平嘢俾街坊。」按全港街市分布,食環署共管理一百零一個公營街市,而領展則負責管理連逸東及富東街市在內的九十個街市設施。逸東街市由領展持有,領展再將其外判給管理公司管理。領展自二○○五年上市以來,一直將資產增值,以增加租金收入。原由好眼光負責管理的逸東街市,早前轉手交予以霸權見稱的建華集團管理。建華集團近年頻頻見報,大多為負面消息,在去年農曆年間,更被踢爆在良景邨疑用金毛青年做管理員,把在商場附近擺賣的小販打得頭破血流。建華集團被指經常用「爛仔招」對付「敵對」或「反抗」者。上星期,本刊與居民組織「東涌人」的召集人王進洋,在街市門口訪問,未夠十分鐘即有一名男子走出來,目露兇光地「監視」採訪,王進洋其後離開現場,該男子才施施然走回街市內,王直言:「成日都係咁,我俾人點咗相,入街市都會有人跟住。」其後記者進入街市拍攝,更被一名啡金髮的年輕男子緊隨,更不停挑釁及騷擾:「喂!要唔要買菜啊?買菜啊!」本刊向在場檔主詢問,大多顧左右而言他,亦有比較敢言的檔主願意透露詳情,但拒絕上鏡。 逼商戶用八達通 建華接管逸東街市後,耗資二千五百萬元裝修,歷時三個月,街市今年一月才重開;而東涌區內,同樣由領展持有、與逸東相隔半小時步程的富東街市,現在亦正進行為期五個月的翻新工程。逸東新街市豪裝後租金節節上升,連檔攤的價錢牌、名牌、貨籃等,均需統一向建華購買,領展作為街市的持有人,卻任由承包商搾乾小商戶。在街市新裝修後,租金加幅由兩成至四成不等。一個四十多呎的小型鋪位,租金由一萬八千元加至二萬二千元;八十多呎的中型鋪位,租金由二萬一千元加至二萬九千元;一百三十多呎的大鋪位,則由五萬元加至七萬多元。除了租金加幅驚人,建華更搾盡小商戶,要每戶每個月繳交一千元雜費,當中包括宣傳費、招牌維修費等,又在街市推行八達通積分計劃,強制租戶安裝八達通機,每月租金三百元。更甚者,建華更逼商戶參加「積分計劃」,規定商戶在八達通機收到的營業額,每十元就要撥出百分之三至五作為積分計劃的營運資金(每月與租金一併繳交予建華)。這個所謂積分計劃,居民每消費十元換一分,儲分可換禮品,例如一百分可換一罐午餐肉、一百五十分可換豆豉鯪魚、五百分可換一包米。不過,街市檔主只是被迫參與,根本並不支持。記者在生果檔嘗試以八達通買生果,檔主即斥責:「好煩!俾八達通?阻住我做生意!」由於透過積分計劃,建華便可以得到居民的八達通消費數據,有檔主懷疑,建華亦因此掌握每檔商戶的生意額,成了日後加租的藉口。 壟斷式入侵 不過,向來喜歡壟斷市場的建華,其實志不在街市的租金收入。一名沒能力再續租的小商戶向本刊透露,建華與舊商戶洽談租約時態度十分冷淡:「見你小本經營賺唔到咩錢,佢直頭傾都唔想傾,你唔租就最好。」她說,在街市仍未轉手時,她的小店一個月有三至五萬元生意額,扣除租金、水電煤及雜費,每月「賺一份糧過活」。到建華接手後,對方一口氣加租八千元,要求她先支付十二萬元費用,包括兩個月按金、差餉、上期等,當中更有三萬元「入場費」不能取回。建華向她揚言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最後她亦只好離場另覓新地方經營。「冇咗班熟客仔,乜都要重新開始,不過都冇辦法,根本守唔到落去。」在逼走小商戶後,本刊調查更發現,建華已成功在街市內引入旗下攤檔,造成垂直壟斷。逸東街市共有三間肉檔,分別是「建華農牧」、「新界佬」和「領鮮」,他們各掛着不同的招牌,看似並無關連,但實際上全部肉檔的商業登記持有人都是「金年升有限公司」,而該公司董事凌偉業,亦正是建華集團的董事。換句話說,市民無論光顧哪一家肉檔,得益的都是建華,它已全面掌控逸東街市的肉檔生意。 居民自救搞淘寶市集 繼逸東之後,建華亦正裝修富東街市。郭婆婆在富東街市經營專業改衫已經二十多個年頭,早前她被通知街市要進行翻新工程,要收回她的鋪位。領展表明,由於新街市沒有相關行業的規劃,所以不會與婆婆續租。事件引發富東邨居民不滿,直斥「重建街市,都唔係俾居民生活用嘅。」為避免該街市會步逸東街市的後塵,「東涌人」召集人王進洋創建了網上市集,供市民在網上訂購各類貨品,以抗衡大財團蠶食。在富東邨生活了十多年的王進洋說,他冀望打造一個屬於東涌人的「淘寶」,居民買到價廉貨品之餘,又能保障小商戶的生存空間。「市集」的貨品均以批發價發售,出售酒類、凍肉、生活用品及海味雜貨等,現有十七間商戶參與,當中包括來自長沙灣海味店、本地啤酒廠,以及富東街市的廣良興等。其中「廣良興」,可以算是富東的地標。廣良興在東涌經營二十載,專售零食雜貨,王進洋憶述,以前每天放學都會與同學結伴去該小店買零食,可惜廣良興早前因捱不住貴租而結業,一眾街坊大感不捨,所以王進洋就邀請了廣良興加盟「東涌人市集」,在網上平台延續富東人的回憶。然而,居民想自強也不容易;上年五月,土地正義聯盟也在逸東邨的公共空間設「逸東居民市集」,有以物換物、木工班、講故事及手繪創作等攤位,惟最後卻被人以「未經批准」及「阻塞通道」為由,被強行解散活動。有份組織該活動的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批評,政府對東涌居民的訴求視而不見,助長壟斷歪風:「領展之所以可以壟斷消費,就係靠房屋署嘅人員去趕小販、食環署去捉小販、地政總署嘅人唔俾你去做地攤。」林鄭月娥在選舉中曾承諾,為防財團壟斷,未來會多建公營街市,為民生紓困。東涌這個亂局,新政府是否會出手打救,大家拭目以待。 偏遠的東涌 東涌是香港第九個新市鎮,現時人口約有十萬人,約有六成是公屋居民。按照現時的規劃,新市鎮的總面積為八百三十萬公頃,預計人口為廿六萬人。由於東涌地區偏遠,交通費昂貴,但區內居民卻主要是低收入、領取綜援、新移民、單親及少數族裔等。政府公布的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內提到,東涌家庭住戶的每月平均收入約二萬二千元。不過,東涌亦有明顯的財富分布不均情況,私人樓宇集中的東涌北,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四萬五千元,是逸東邨南及北家庭的一倍以上。 建華壟斷街市管理權 建華集團可以說是領展的龍頭承包商,染指街市管理短短五年間,已成功搶佔多個街市,包括屯門良景邨、小西灣、天水圍天瑞邨、香港仔華貴邨、沙田田心隆亨邨、馬鞍山耀安邨、大埔太和邨和青衣長發街市等,約佔領展三成外判街市,保守估計每年生意額超過一億五千萬元。建華集團控股3名股東包括凌偉業、文景華及文景新都是做肉檔起家,被指經常以加租為名逼走小商戶,過去兩年更多次爆發衝突。 2017年4月建華集團被本刊踢爆於荃灣一條街連租十一個鋪位,壟斷菜肉檔。2016年2 月青衣長發街市發起罷市7天,抗議領展將街市管理權外判給建華。2016年2月屯門良景邨小販被「管理員」武力驅趕,多次爆發激烈衝突。 撰文:時事組攝影:莫智謙[email protected] |
一邊在GPU上做朋友,一邊卻在服務器芯片市場上打得不可開交,AMD和英特爾這對“老冤家”總是能給沈悶的芯片市場帶來點“聲響”。
英特爾日前正式對外公布了一項重要數據:人工智能處理器芯片在2017年的銷售額達10億美元,作為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這是英特爾首次披露這類芯片的營收。而在分析師看來,這也是一次英特爾對華爾街質疑數據業務增速放緩的“回擊”。
隨著PC市場陷入停滯,按營收為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的英特爾近年來的增長已經越來越依賴數據中心市場,該市場支持著絕大多數的移動和網絡應用。分析師預期,隨著AMD計劃在明年推出晶體管制程僅7納米的芯片,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將受到進一步蠶食。
爭奪數據市場
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對記者表示,AMD確實對英特爾開始有了更多的威脅,而在今年以前,英特爾在數據中心服務器領域是絕對的霸主。
據記者了解,目前英特爾在服務器芯片市場占有97%左右的份額。野村證券指出,英特爾正在試圖阻止將15%~20%的數據中心處理器份額損失給AMD,這意味著英特爾正深刻認識到AMD對它在服務器芯片市場的優勢市場份額造成最真實的威脅。
在近幾年英特爾的轉型中,“數據是未來的石油”是最常被提及的話,這意味著英特爾要從舊的處理器制造商身份,轉型為數據公司。在英特爾各項業務中,最受到外界關心的是英特爾將如何保護它在服務器和PC市場的統治地位,以及如何打進火熱的人工智能市場。
在前幾個季度的財務數據上,“數據業務”的單科表現總是最高,華爾街也給出了不錯的反映。但在二季度,雖然英特爾數據中心集團營收為55.49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3.72億美元,但卻低於分析師給出的平均預期56.1億美元。
CFRA Research分析師Angelo Zino表示,“我們認為,英特爾數據中心業務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股票的表現,哪怕是輕微的失誤都會對其股價造成極其負面的影響。”
競爭對手AMD的表現,讓市場對英特爾數據中心的業務有些微擔憂。AMD不久前公布的財報顯示,Ryzen系列產品目前占其客戶處理器出貨量的60%。而第二季度營收、利潤均超預期的主要推動力正是EPYC服務器處理器。
“AMD通過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在市場占有率上也會給英特爾造成一定壓力。” 研究機構Canalys分析師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過,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數據中心事業部總經理孫納頤則選擇用數據直接“回擊”華爾街。在8月9日的一場溝通會上,他表示,英特爾已經將以數據為中心業務的總體潛在市場規模由2021年的1600億美元調整為2022年的2000億美元。同時表示2017年,憑借“至強處理器”在人工智能層面的收入達到了10億美元。
很少在財報中披露具體數據的英特爾還甩出了單季出貨量。“自去年7月推出英特爾至強可擴展平臺以來,2018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200萬臺。在第三季度的前四周,又出貨了100萬臺。”孫納頤說。
巨人的“焦慮”
英特爾自1992年以來一直就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半導體公司,但隨著個人計算機銷量下滑、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崛起,昔日的“小弟”開始成長為眼下爭奪市場的對手。
比如英偉達。由於布局較早,英偉達在深度學習市場占據了主要優勢。還有高通。在手機芯片領域成為霸主後,高通又把目標放到了PC端。但在服務器芯片領域,英特爾還沒有太多的挑戰者。
賈沫對記者表示,英特爾一再延遲的10納米制造工藝給AMD帶來了替代的機會。而所有這一切都轉化為AMD十年來首次獲得市場份額的歷史性機遇。
記者註意到,在二季度財報會議上,英特爾公布了10nm處理器推出的時間為明年下半年。英特爾官方表示,14nm制程還有提升的空間,目前為止,它的性能已經提升了70%。
但由於英特爾已經在10nm上停留了太長時間,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對其的信心。
針對行業關切的10納米芯片量產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的問題,早前孫納頤就表示,雖然10納米芯片可能會給英特爾帶來一陣優勢,但2020年之前該芯片不會大量出貨。英特爾相信,如果公司集中精力改進現有芯片的話,公司的收益增長可以趕超市場整體增長。
此外,英特爾的計劃還包括,其新內存芯片技術Optane明年將匹配其處理器,屆時將獲得競爭對手無法達到的一些能力。
在過去十年里,英特爾一直在開發這項技術。孫納頤表示,“我們很興奮,我們感到饑渴,我們已經準備好參加競爭。”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2樓提及
4年(1461日)個過200次手術, 平均一個星期做一次手術, 仲唔個個腦有問題? 醫好個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