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烏龍麵集團開出非洲一號店

2015-09-14  TCW

除了原物料,大師眼中的非洲新財路過去兩年,非洲因伊波拉疫情、原物料跌價,成長不如預期,但近來外企看好中產階級消費力,進駐產業更多樣化,非洲將逐漸減少倚賴原物料,要靠內需吸引投資熱潮。

兩年前日本出現一股「非洲熱」。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五屆非洲開發會議在橫濱市盛大舉行,首相安倍晉三也連日和非洲各國元首展開會談。當時正是大多數非洲國家受惠於原物料價格高漲、經濟起飛的時期,日本企業也前仆後繼前進非洲,大手筆投資工廠與原物料相關事業。

然而,這股

熱潮並沒有持

續多久。二〇

一四年造成多

人死亡的伊波

拉疫情,在西非國家蔓延,

奈及利亞等國

還頻傳伊斯蘭

激進派主導的

恐怖攻擊和綁

架事件。

一波波負面

消息,加上原物料價格崩跌,讓非洲經濟成長急踩煞車,投資熱潮也因此趨於沉寂。

即使如此,檯面下日本企業仍虎視眈眈在等待機會。

投資風,吹到消費服務日本外食業首度在非洲開店今年七月,本田汽車開始在奈及利亞當地生產汽車,這是該公司在非洲的第一座車廠,專門做Accord車款, 一年產能雖只有一千輛,但奈及利亞目前有一億七千萬人口,到二〇五〇年可望突破四億人,為搶攻這個可能成為僅次於印度、中國的全球第三大市場,這座工廠可 說是重要布局。

前進非洲投資的企業及產業也極為多元。以前是天然資源、基礎建設,或援助低所得階層等事業為主,現在投資風潮已吹到消費及服務相關產業,而且投資地區也由肯亞拓展到東非、奈及利亞等地。

以旗下擁有烏龍麵專賣店

「丸龜製麵」等品牌的東利多集團(Toridoll)為例,今年三月旗下和風速食店「teriyaki IAPAN」一號店在肯亞奈洛比開幕, 這

是日本外食

產業進軍非

洲首例。鎖

定當地中產

階級消費商機越來越

大,該集團打算二〇

一七年底前要在肯亞

開二十家店。

雖然原物料價格低

迷,讓眼前的非洲經濟下滑,但人口增加率仍讓投資人期待,非洲經濟成長率有超越新興國家平均值的表現。非洲各國為了降低對原物料的依賴,對日本的期待也很高,包括希望日本製造業進駐,提供就業機會、移轉中國沒有的技術等。

出身非洲的名經濟學家:

短期悲觀,長期有人口紅利如此受到全球動向影響的非洲經濟,專家有何見解?出身尚比亞、取得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知名經濟分析師莫尤(Dambisa Moyo),解

析非洲的未來:

短期來看,非洲會受全球經濟拖累。首先是中國經濟失速,導致非洲國家原物料出口量大減,而這正是過去非洲經濟成長的命脈。

最近十二個月來,黃金、銅、鋼鐵市場出現顯著的價格崩跌,很明顯就是中國需求疲弱所致。而且現在中國經濟還被認為進入「新常態」,今後對資源需求可能無法立刻恢復。

美國景氣復甦對非洲而言也是負面題材。美國升息已進入倒數階段,過去流入包含非洲在內的新興國家資金,也因此開始回流美國。

為了因應環境變化,非洲必須轉型成以內需而非出口為主的經濟結構,但非洲經濟還不到這個階段。所以短期來說不得不考慮最壞的狀況。

但長期觀點來說,也不一定要那麼悲觀。我可以斷言非洲是值得長期投資的地區。首要原因是勞力,非洲就學人口持續增加,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才今後會陸續進入勞動市場。

勞動人口平均年齡也很年

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總人口中,有六〇%至七〇%為二十四歲以下,今後將會享受到人口紅利帶來的好處。

第二個原因則是資本。部分已開發國家的財政赤字問題,現在仍無法擺脫危機,希臘就是典型例子。相對之下,非洲國家的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約四〇%,財政赤字也較少,多數非洲國家都可以自行從資本市場籌資。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總生產

力。民主政治的程序在非洲大陸逐漸普及,現在有五成以上的國家都實施自由公正的選舉。由致力於消滅貪腐的非政府組織「國際透明組織」(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每年編製的「全球貪腐趨勢指數」,也可看出非洲各國的政經環境已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由上述因素來看,即可了解非洲的長期展望仍值得期待。

牛津大學的非洲專家:

都市「不夠用」,開發正夯原物料跌價讓非洲經濟面臨重要轉換期,接下來十年又會發生什麼事?牛津大學非洲經濟研究中心所長、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顧問、《最底層的十億人》作者高力(Paul Collier),分析他眼中的非洲:

這十年內雖然經濟快速成

長,但基本上非洲仍屬於「邊境經濟」,在各個層面都還有成長的可能性,就這個角度來看,不應過度悲觀看待非洲。

值得留意的是各國的都市

化。從現在到二〇五〇年,預估非洲各國的都市人口會飆漲至現在的三倍,卻還沒有足夠容納這些人口的都市環境。

換言之,今後非洲各國將開始進行都市基礎建設的大型開發。前些日子我造訪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政府打算將其打造成連接非洲與亞洲的樞紐,今後將整頓機場等設施,可望成為以空中航線連接全非洲的重要都市。

對於居住在已開發國家的我們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架構,但在非洲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國家地區都處於「因為不徵稅,什麼都別期待」的氛圍。類似的變化也發生在烏干達首都康培拉,有知識與能力的領導人,開始成為推動都市開發的關鍵人物。

另一方面,伊波拉疫情也仍有威脅,非洲的品牌價值更是最大受害者。因為雖然只有西非三國實際感染,全球卻把全非洲都當成疫區。

除了疫情,恐怖分子的風險也不會消失,激進派勢力博科聖地活躍在南蘇丹、北奈及利亞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威脅也可能讓人認為全非洲都很危險。這些負面影響,都是非洲提升品牌價值須面臨的挑戰。

(Nikkei Business (c)2015 Nikkc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譯·李貞慧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95

1號店內部大量員工離職 多是中層以下經理或主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8/152174.shtml

9月28日,據媒體報道,現在1號店內部大量員工在排隊離職。人力、1號商城、團購、3C等多個部門都有員工離開。與之前的高管離職不同,此次離職的多是中層以下的經理或者主管。

事實上,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1號店創始人於剛離開的消息數次傳出,之前都被否定,直到2015年7月,1號店創始人於剛與聯合創始人兼CEO劉峻嶺確認離職,沃爾瑪接手1號店。1號店高層動蕩後,離職員工也從高層向中層蔓延。

資料顯示,2008年3月,於剛和劉峻嶺創辦1號店,2010年平安以8000萬元價格拿下一號店80%股權,到2012年沃爾瑪對1號店增加投資,持股提高至約51%,成最大股東。

有離職員工表示,並沒有被迫離職,但工作環境已經和以前不一樣,而且很多獵頭在挖人,工資至少加三成,有的翻倍,只有加錢才能留住人。老板都離職了,講企業文化沒人聽 。

業內人士分析,1號店的員工有被挖走的可能性,不過整體電商行業人才流動相對穩定和充足,在挖人上薪資也更冷靜,不會出現前幾年動輒翻倍的情況。

據透露, 1號店某黃姓副總裁在離職後去了永輝超市, 而阿里巴巴、京東、本來生活、微店,傳統超市成為1號店離職員工的去向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30

【直擊CES】連電商都來了!1號店要做黑科技的生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777.html

在今年的CES Asia上,看到各種賣耳機的商家標榜智慧生活也就算了,但是沒想到作為電商平臺的1號店也來湊熱鬧——不過這個以“智慧1家,樂享生活”為主題,攜帶VR虛擬現實產品、3D打印機、鋼鐵俠音箱、星球大戰黑武士音箱等新概念與新產品的亮相並沒有讓人失望。

除了展現出在智能硬件等前沿消費電子的布局,1號店憑借VR及AR等虛擬現實技術,為用戶帶來創新的感知型購物體驗,成功勾勒出“未來購物場景”。

AR構築未來購物場景

未來購物場景究竟會怎樣進化?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將如何改善大家的購物體驗?1號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未來世界里,電商購物體驗的核心之一,就在於可以讓消費者“提前”感知商品,對於選擇中的商品可以做到“所見即所得”。

1號店這次推出的“感知型購物”技術,可以根據你的面部掃描效果,把你模擬成真人。在你挑選衣服或化妝品時,你身上的服裝、臉上的膚色都會自動更換,達到虛擬試妝、虛擬穿衣等體驗效果。這一立足於用戶體驗的虛擬技術,不僅解決了線上購物無法試用體驗的問題,亦可為用戶提供與線下相比更豐富的體驗商品數量,有望成為未來電子商務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平心而論,去年英特爾就帶來了虛擬試衣鏡,這不算是特別新鮮的了,而且當時的效果並不夠親和。這次1號店與Realmax共同推出的試妝和太陽鏡體驗都好了很多,也是技術發展更加成熟的結果。

可以看看試戴太陽鏡的幾張效果圖,感覺還不錯哦。

參展遊客通過移動端現場體驗1號店感知型購物模式

不過說到試妝嘛,每次只能識別一個人的臉。

試妝後,該遊客表示今生將告別濃妝

發力3C領域“亮肌肉”

2016CES Asia以“創新”、“互聯互通”和“物聯網”為三大關鍵詞,作為消費電子領域的大型展覽,智能硬件自然是其中的重頭戲。

新款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電子秤等生活消費類產品是基本配置,本年度熱門關鍵詞頭戴式VR更是不可缺少的明星展品……這些時下最夯的智能產品,共同構建成1號店科技產品體驗區。

遊客在1號店展區體驗各種頭戴式VR設備

對於“鋼鐵俠”、“星球大戰黑武士”兩款音箱,第一財經記者只能從非影迷的角度評價一下。一開始以為頭盔真的可以戴在頭上,後來發現想多了,而且特別重。不過這個造型的確很特別。

據說全球僅1套的鋼鐵俠音箱亮相1號店展區

相比之下,我更願意看看實用款的智能手環。糖貓這種主打兒童的自然走可愛路線,華米居然有一款做的很漂亮,最實用的是可以拿下來當成藍牙耳機使用的一款華為手表。1號店在網上首發,據說購買者眾多。

工作人員對手環的藍牙耳機功能進行展示

這些外觀酷炫、功能獨特的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產品在1號店展區集體亮相,讓消費者一次過足癮,盡情感受擁有當下最智能的生活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前景和應用範圍是不可估量的,它創造的沈浸式體驗和臨場感是未來顯示技術的風向標,”1號店高級副總裁嚴海蕓表示,“1號店自身也在積極開發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本次‘感知型購物’技術正是我們在購物體驗環節的技術探索之一,希望在未來能夠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演化,為消費者創造更佳的購物體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52

1號店再度易主,京東與沃爾瑪下了一盤什麽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1/156737.shtml

1號店再度易主,京東與沃爾瑪下了一盤什麽棋?
王亞奇 王亞奇

 1號店再度易主,京東與沃爾瑪下了一盤什麽棋?

“此次合作將使京東與阿里的競爭戰略布局進一步拉開,競爭加劇,同時跨境電商、社區O2O兩大領域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沃爾瑪這棵大樹也“撐不起”1號店了。

今日淩晨,京東集團發布內部信,宣布與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沃爾瑪將持有京東5%股份,1號店包括品牌、網站、APP等所有資產打包並入京東。並購過後1號店繼續獨立運營。受此消息影響,昨晚(美國當地時間6月20日上午),京東股價早盤暴漲8.23%,一掃近幾個月股價低迷的陰霾。

“1號店以食品類目為主,京東的食品類目並不比1號店小,兩者業務重合度較高,單純的的收購價值並不大,京東看中的是沃爾瑪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和采購資源,跨境也是大蛋糕。”電子商務觀察者、上海萬擎商務咨詢有限公CEO魯振旺在接受創業家&i黑馬采訪時表示。

根據公告顯示,京東與沃爾瑪、1號店的整合主要涉及:1、京東利用沃爾瑪的供應鏈體系和采購資源結合京東自身的物流倉儲體系豐富海內外商品結構;2、“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京東平臺開設官方旗艦店,打通物流、庫存和用戶體系;3、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雙方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實現2小時超市生鮮到家服務。

中國供應鏈聯盟理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信息化專家黃剛認為,此次合作將使京東與阿里的競爭戰略布局進一步拉開,競爭加劇,同時跨境電商、社區O2O兩大領域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據悉,除京東外,阿里和海航集團也有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1號店,甚至導致此次談判一度進入焦灼狀態。

 沃爾瑪緣何出售1號店?

熟悉電商零售戰場的人都知道,2015年7月,沃爾瑪宣布收購1號店余下股權,全資控股1號店。對於沃爾瑪而言,這次收購被認為是其進軍中國電商市場的最後一搏。

雙方聯姻初期,1號店的確獲得了沃爾瑪的資金投入、零售經驗和國際性的供應鏈管理經驗,但實際上,雙方的合作願景並沒有實現,隨著沃爾瑪的控股權逐漸掌控1號店,反倒“逼走了”1號店創始人兼董事長於剛。

而在銷售數據上,沃爾瑪接手1號店後,業績增長似乎並不理想。1號店主要靠食品進行銷售,銷售品類繁雜且客單價基本維持在一兩百元,還要送貨上門。以天貓超市2015年銷售100億,虧損10億類比,1號店無論從訂單還是運營成本而言一定是虧損。

事實上,1號店除了2013年公布其銷售額達115億元外,此後再也沒有對外公布過銷售數據。而據21世紀網報道,其2013年的銷售額60%以上來自中國平安內采。

“中國和美國的電商環境不同,沃爾瑪在美國和電商、現有供應鏈體系及線下的門店有很好的互動,毛利率較為理想,但在中國沃爾瑪和1號店的供應鏈關聯並不大,加上食品屬於典型多雜重賤型,類目多,產品雜,訂單重,客單價低,沃爾瑪是傳統公司,不會持久燒錢。”魯振旺對創業家&i黑馬表示。

早在沃爾瑪徹底收購1號店之初,1號店還存在一個可能性:通過做大食品類目,謀求多元化布局,向3C、母嬰、服裝等品類拓展。但這些嘗試在過去並未成功,相反,在1號店的主營類目食品和其長期盤踞的上海等華東地區,天貓將母嬰、3C、食品、美護和生鮮列為半自營,形成天貓超市的範疇,以這些高頻品類進行大幅促銷活動蠶食1號店市場份額,並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1號店的後路。

魯振旺指出,自從於剛離開一號店,中高層流失殆盡,1號店只是維持著老訂單,長三角市場份額亦被天貓超市搶走不少,燒錢,沃爾瑪不願意,不燒,很快就被天貓逼死。

沃爾瑪收購1號店理論上是存在巨大商機的,但對於其實際以失敗告終,黃剛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沃爾瑪與1號店線上線下訂單的驅動模式不同,導致完全無法協同;其次,1號店線上庫存的每秒變動與沃爾瑪門店庫存的每天複盤無法協同;此外中美電商與傳統零售的文化差異,導致難以融合。

“沃爾瑪就是一個商人,當自己玩不轉了的時候,就會在適當的時機賣掉。”一位電商投資人在對沃爾瑪為何會在收購不足一年即拋棄辛苦得來的一號店時稱。

這一說法同樣有跡可循。時間指向2015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華盛頓舉辦的全球論壇上曾直接叫板沃爾瑪,稱阿里2015年將超越沃爾瑪,取而代之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平臺。

2016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其2016財年電商交易額(GMV)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交易額來自淘寶、天貓、聚劃算、村淘四大平臺。值得註意的是,沃爾瑪今年2月公布的財報顯示,其2015財季,年度營業收入下滑0.7%至4821億美元(約合31432.44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阿里距離超越沃爾瑪,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平臺僅有一步之遙。

一邊是零售業的江山即將易主,另一邊則是與1號店的整合聯動不成功,及1號店網上超市模式的虧損現狀,作為生意人的沃爾瑪當然不願意繼續兜底,為1號店尋求新的接盤俠在各方面都符合沃爾瑪利益邏輯。

收購1號店,結盟沃爾瑪 劉強東在下一盤什麽棋?

一、強化全品類並制衡天貓超市?

5月18日,在京東宣布6.18年度大促的發布會上,劉強東表示,京東未來有三大戰略——技術戰略、品類戰略和物流戰略。

品類方面,劉強東強調希望能增加電子產品以外的種類、打造一個全品類的電商平臺。但過去一年多來,京東寄望於通過京東到家等近距離配送的O2O戰略實現快消品線上銷售的嘗試並不足夠成功。

相應的,京東的老對手阿里一直步步緊逼,去年9月更是啟用“杭州+北京”雙總部戰略,不惜用10%的虧損率對抗京東超市、到家業務。在京東的起家品類3C產品方面,阿里除了投資蘇寧緊咬京東外,今年6.18,阿里旗下的閑置交易平臺閑魚推出以3C為主打品類的“閑置狂歡節”。有趣的是,針對京東618“低價品質”的口號,閑魚則提出“品質低價”,似乎有意與京東對標。

盡管阿里閑魚負責人諶偉業此前表示,“閑魚對幹掉京東毫無興趣,我們所要做的是顛覆淘寶。”但京東如何在保持3C品類市場首位的前提下主動出擊,以最契合的方式快速實現全品類電商夢是其現下的當務之急。

反觀1號店,其創立於2008年,定位B2C模式的網上超市,主營日化、食品、快銷等品類。同時,8年的耕耘使1號店在包括進口牛奶等食品類目的供應鏈體系和財務體系等相對完善,且合並完成後沃爾瑪的采購經驗、全球供應鏈資源等也都可以為京東所用。

此外,盡管1號店已經退居上海,但華東市場實際是長期雄踞北京的京東亟需鞏固的市場。深耕華東市場多年的1號店在此區域內,仍然擁有相對龐大的高粘性用戶群,這些用戶群在收購完成後可以維持並實現向京東電商體系的轉化。因此,這次合作對於大幅拉高快消品、百貨類目對於京東的戰略意義及增強京東在重點區域的競爭力,分化甚至打壓天貓超市的發展趨勢或將發揮重要作用。

但問題在於,百貨快消品是一個激烈競爭的行業,進入門檻低,沒有技術含量,燒錢搶市場是電商平臺的慣用手段。過去幾年來,天貓超市通過在華東地區瘋狂的價格戰已經蠶食了1號店大量市場份額,而在北京市場,其正在以同樣的手段希望威脅京東根基。現在京東收購一號店與天貓在華東地區形成對攻將可能使京東從單平臺虧損,陷入多平臺虧損的尷尬局面。

“京東應該鞏固核心品類,建立龐大的服裝招商,猛攻這一塊,這是天貓最大的蛋糕,京東做的並不好,猛攻對方是鞏固後方的最佳路徑,可以與唯品會交叉持股,推出服裝閃購模塊,反正京東物流快。”在網傳京東400億收購1號店之初,魯振旺指出。

二、以戰略性虧損賺取未來更大市場份額?

在中國在線零售市場,阿里是當之無愧的領導者,但京東一直在奮起直追,其何時成為與BAT平起平坐的第四極亦被業內津津樂道。

上月初,京東集團發布了其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201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一季度京東交易總額(GMV)達到1293億元人民幣(約201億美元),同比增長55%;2016年第一季度經營虧損為8.649 億元人民幣(約1.341 億美元),去年同期經營虧損為8.226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2016年一季度阿里巴巴平臺GMV達到74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凈利潤為53.14億元(約8.2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5%。

對比京東和阿里巴巴的一季度成績單會發現,即使京東的GMV及其同比增速較阿里增速明顯,但其仍然是一家持續虧損的公司。十二年來無法交出一份盈利的財報,以及京東第三大股東老虎基金高位套現,大幅減持等或許是京東近來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

在沒有盈利的前提下,以戰略性虧損收購1號店,謀求與沃爾瑪的深度合作賺取更大市場份額,維持GMV高速增長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值得註意的是,僅就1號店目前百億的市場規模對於京東千億的市場體量而言,只是杯水車薪。從此次換股來看,1號店僅約等於5%京東。

但與京東到底收購了多少家公司相比,其投資方能否繼續接受京東的持續性戰略虧損是業內關註的問題。不過此次合作的好處在於,借助沃爾瑪全球供應鏈優勢、采購優勢和門店優勢,京東一方面可以在跨境電商、社區O2O等業務範疇進行更大的謀劃,另一方面可以與阿里+蘇寧的線上線下形成對沖。

這一戰略選擇同樣符合沃爾瑪預期,在沃爾瑪日前召開的全球股東大會上,沃爾瑪全球總裁兼CEO董明倫即表示,今年要大力發展電商業務,形成“在線購物+線下取貨”模式。

但就京東而言,在其將戰略性虧損扭轉為變現之前,如何消化一號店這個與自己品類相像的百億平臺,使其成為京東大戰略的重要補充而非累贅仍然是京東需要思考的問題。

1號店會跟雅虎中國、易迅網的命運一樣嗎?

對於京東和沃爾瑪而言,此次合作,沃爾瑪看中的是京東的配送體系,京東看中的則是沃爾瑪的采購體系。至於1號店,聯想此前雅虎作價雅虎中國再加10億投資阿里,騰訊作價易迅再加現金投京東,1號店很可能只是京東、沃爾瑪乒乓外交中的乒乓而已。

2005年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時,盡管雅虎中國的門戶業務不如四大門戶,但並沒有大勢已定,加上雅虎在全球的強勢品牌效應,雅虎中國並非沒有突圍機會。但在收購完成後,阿里為了給淘寶等業務導流,在雅虎中國推出個人建站,允許個人小站點直接推廣淘寶,隨著雅虎中國流量的逐漸流失,雅虎中國逐漸退出中國互聯網梯隊。

2014年初騰訊入股京東,獲得京東約15%股份,而京東則接下了騰訊的電商業務,但騰訊的電商主體拍拍網已於今年4月1日起不再提供C2C服務,“拍拍二手”業務也已如期關閉,易迅網目前則基本處於完全自生自滅狀態。與京東此次並購1號店相似,收購完成後,易迅網當時也是作為獨立品牌運營。

就目前來看,1號店除了在上海等華東地區仍然擁有一批高粘性用戶可以實現為京東導流外,對京東並不構成足夠吸引力,加之去年天貓超市對1號店在長三角的嚴重侵蝕,1號店已難以迎來逆襲的可能,此次沃爾瑪易手1號店也是在1號店剩余價值還未消失前,以采購合作為誘餌與京東談判。

京東在如今北京陣地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如果將過多重心放在1號店業務,則可能使其發展建立在更大的虧損之上,因此,京東收購1號店後雙方恐難以產生較大化學反應,而1號店目前的市場體量對京東GMV的拉動也可能僅在3%左右。在雙方導流結束後,1號店很可能將面臨逐步邊緣化或自生自滅的尷尬處境。

1號店的命運似乎早已註定,但京東的未來同樣值得警惕。在其持續虧損,對外投資卻持續走高的當下,京東如何靠高速增長的GMV和收購了多少家公司來說服資本方,並拿出更紮實的證據證明其估值的合理性仍然困擾著京東。

此前,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APS Asset Management高級分析師賽德-考拉利亞(Sid Choraria)在職業投資者社交網站SumZero上發表了對於京東的看法,他認為京東是一家極力鼓吹交易額,且股價遭到極度高估的公司。

但無論如何,就此次合作,沃爾瑪基本把近幾年對1號店的投入和虧損一次性賺回來了,京東以大概100億人民幣收購1號店,在獲得其長三角僅存用戶的同時,獲得了與沃爾瑪供應鏈合作的機會,對雙方而言,這是好事!

附:京東與沃爾瑪達成戰略合作主要內容

作為此次協議的一部分,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同時各方將在多個戰略領域進行合作,包括: 

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沃爾瑪將借助其全球供應鏈優勢向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商品;“1號店”將繼續保持其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並且京東和沃爾瑪將攜手支持“1號店”不斷加強其品牌影響力和業務增長。 

“山姆會員商店”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將在京東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京東物流倉儲體系當日達/次日達商品配送服務已覆蓋全國6億用戶,山姆會員商店將使用京東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從而能夠在中國更大範圍地推廣其高品質進口商品,並為其顧客提供全中國最高效的商品配送服務。

京東和沃爾瑪將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包括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

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中國最大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並成為其重點合作夥伴。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包括吸引更多線上客流到沃爾瑪實體門店,以及為“京東到家”的用戶提供沃爾瑪實體門店極為豐富的生鮮商品選擇,為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提供2小時超市生鮮配送到家的服務。

京東 1號店 沃爾瑪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289

棋子落定!京東剛剛宣布收購1號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1/156726.shtml

棋子落定!京東剛剛宣布收購1號店
王亞奇 王亞奇

棋子落定!京東剛剛宣布收購1號店

沃爾瑪獲得京東5%股權,1號店打包並入京東

i黑馬 6月21日消息,今日,自營電商企業京東(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和沃爾瑪(紐交所股票代碼:WMT)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雙方的合作協議將涉及廣泛的業務領域,並覆蓋線上線下零售市場。對於沃爾瑪而言,此次合作將是其收購一號店後,再次進軍中國電商市場的新一輪嘗試。與此同時,京東海量的線上用戶及強大的物流網絡將為沃爾瑪拓展中國電商市場提供重要支持。

對於京東而言,盡管一號店已經退居上海,但華東市場實際是長期雄踞北京的京東亟需鞏固的市場。深耕華東市場多年的一號店在此區域內,仍然擁有相對龐大的高粘性用戶群,這些用戶群在收購完成後可以維持並實現向京東電商體系的轉化。因此,這次合作對於大幅拉高快消品、百貨類目對於京東的戰略意義及增強京東在重點區域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作為此次協議的一部分,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同時各方將在多個戰略領域進行合作,包括:

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

沃爾瑪將借助其全球供應鏈優勢向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商品;“1號店”將繼續保持其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並且京東和沃爾瑪將攜手支持“1號店”不斷加強其品牌影響力和業務增長。

“山姆會員商店”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將在京東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京東物流倉儲體系當日達/次日達商品配送服務已覆蓋全國6億用戶,山姆會員商店將使用京東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從而能夠在中國更大範圍地推廣其高品質進口商品,並為其顧客提供全中國最高效的商品配送服務。

京東和沃爾瑪將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包括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

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並成為其重點合作夥伴。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包括吸引更多線上客流到沃爾瑪實體門店,以及為“京東到家”的用戶提供沃爾瑪實體門店極為豐富的生鮮商品選擇,為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提供2小時超市生鮮配送到家的服務。

1號店 沃爾瑪 京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294

從易迅、大眾點評再到1號店,為何上海互聯網公司難逃“被收購”命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871.html

1號店被京東收購,讓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被拋出來咀嚼——上海互聯網公司為何難逃被收購的命運?上海到底有沒有互聯網土壤?但這個話題就像幾泡過後的茶葉,從當年的“上海為什麽留不住馬雲”開始喝,喝到現在已鮮有什麽新味道。

從早年的易迅,到大眾點評、安居客、1號店,這些公司上演了類似的劇情。為何上海互聯網公司難逃被收購命運?其實這多少有點偽命題,資本異常活躍的互聯網圈每年都在上演並購大戲,被收購者遍布全國,只是上海尚沒有一家準巨頭扮演過收購者的角色,當它再被拿來與城市體量相當的北京做比較時,讓人慢慢形成了這個印象。

張濤離開大眾點評時淚灑公司的照片讓多少人動容感慨。要知道,上海用戶對點評有很深的情結。無論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公司就是自己的孩子,拿錢走人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結局。但當公司真走到那個境地時,實屬無奈。

要分析原因,首先可以排除成本因素。有人說在上海辦公司很貴,但是你橫向比較一下京滬兩地互聯網圈的收入就會發現,北京的人力成本比上海貴很多。這是互聯網公司一筆很大的支出。另外一個因素應該排除用戶土壤,上海互聯網用戶的數量、活躍度、貢獻度等在很多方面是超過北京的,市場足夠大。

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知名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兼CEO跟我說,這是結構性因素,互聯網公司對人才、團隊的依賴性很強,上海互聯網公司勢必要從本地招很多人,受這座城市文化氛圍的影響,本地團隊更註重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說白了就是相對缺乏狼性,對員工來說這未必是壞事;管理層在判斷未來走向時更現實而理性,謀定而後動,很少能看到王興這種賭徒性格的人。對於資源依賴型行業,上海做的風生水起,但互聯網對資源的依靠性讓位於對人才和團隊的依賴。

隨便一個工作日,晚上9點多,當你站在杭州文一西路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的大門口,看到幾棟燈火通明的大樓,從里面走出來的員工還拿著手機溝通業務,就知道互聯網公司有多拼。李彥宏曾經公開對百度缺乏狼性表達過憂慮,互聯網的這種創業氛圍,影響著從創業者到員工的每一個人,甚至包括保安。

和矽谷相比,中國互聯網環境重模式、輕技術,不是你擁有一批技術大牛就能包打天下。像虛火過往的O2O行業,技術的重要性小於運營,在市場拓展和業務擴張時,有時候“野路子”更管用。

說到人才結構,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上海交大可謂上海互聯網圈的黃埔軍校,從這里走出了曾碧波、王建碩、張旭豪、沈南鵬。但除了交大,再沒有一家上海工科院校扮演這個角色,倒是上海財經大學走出了張勇,財務出身歷經盛大和阿里巴巴。相比之下,北京高校對互聯網圈的集群性貢獻要明顯的多。

另外,上海對人才的輻射多集中在華東六省,北京憑借首都因素輻射全國。以湖南為例,盡管位置上離上海更近,但北京對湖南人的吸納力比上海強很多。在媒體圈和互聯網圈都表現強悍的“湘軍”,大多喜歡將北京、廣州作為創業地和工作地,陌陌創始人唐巖就是一例。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調性,無可厚非。上海互聯網公司在運營細節和服務體驗方面做的較好,一如這座城市的規範性格。針對1號店被易手這個熱點,一個集中了部分江浙滬互聯網圈媒體人的微信群討論正歡,“之前我家的日用品幾乎都靠1號店”、“送貨速度絕對靠譜,態度也很好”,這些評論多少反映了上海互聯網公司的性格。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陳天橋在互聯網圈叱咤風雲時,你很難說他是只偏居上海一隅的。進入BAT時代,並購和集中趨勢愈發明顯。你看阿里巴巴和騰訊每年買公司的勁頭,就像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上海互聯網企業大多精耕於垂直領域,偏工具屬性,在這一輪瘋狂並購潮中,被巨頭收購在所難免。但瞬息萬變、快速叠代的互聯網圈,誰也說不準下一個巨頭在哪兒誕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02

400億接盤1號店?京東用不到100億複制了上市前與騰訊的交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601.html

“沃爾瑪400億賣掉1號店,京東成接盤俠”的消息沸沸揚揚傳了好幾天,忙完618的京東終於作出回應。

北京時間6月20日晚間,京東集團發內部信宣布沃爾瑪成為京東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從結果上來講,京東的新晉戰略投資者沃爾瑪的確將1號店作為資產打包丟給了京東,但價格卻和之前業界盛傳的400億相去甚遠。

按照協議,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億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以當前京東的股價,該筆交易的價格大約是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8.6億元),不足此前業界400億元報價的1/4。

受此消息影響,北京時間6月21日淩晨,京東早盤股價大漲,一度漲超8%,截至收盤,京東報價21.06美元,漲幅為4.62%。

而對於京東和沃爾瑪來講,這一次的交易與2014年京東上市前的騰訊突擊入股場景高度雷同。

2014年3月,IPO在即的京東終於和騰訊在談判桌前握了手。雙方合作的具體來說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騰訊以2.14億美元+QQ網購+C2C拍拍網+少量易迅股權(據估算約10%)獲得了京東IPO前的 15%股份,第二部分是一個未來承諾:京東首次公開招股時,騰訊以招股價再認購京東額外5%股份,京東有權利收購易迅剩余股份。

通過上述合作,騰訊成功甩掉了長期以來持續虧損的電商包袱。按照騰訊此前發布的港股公告,騰訊QQ網購以及C2C拍拍業務,截至2013年9月20日的財務資料為虧損7100萬元,而這兩個業務在2012年虧損2000萬元、2011年虧損16200萬元。易迅的虧損數額更大,2013年前9個月虧損4.37億元,2013年虧損3.15億元,2011年虧損1.72億元。

除了整合此前的競爭對手易迅,這次京東更看重的是騰訊提供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以及其他主要平臺的支持,雙方還將在在線支付服務方面進行合作。

而這一次成功拿走京東近5%股權的戰略投資者沃爾瑪和一起京東畫出的餅是:京東海量的線上用戶以及強大的當日達物流網絡將為沃爾瑪門店和山姆會員商店帶來巨大的客流量,將山姆會員商店的業務拓展至全國範圍,並為沃爾瑪和山姆會員商店的顧客提供更好的物流配送服務。而京東將通過沃爾瑪旗下“1號店”的強大品牌優勢、其在食品雜貨和家居產品領域的品類優勢、其長期形成的優質低價的良好口碑,以及在華東華南等重要區域的領先布局,極大地補充和增強京東的產品豐富度和在重點區域的競爭力。此外,京東的用戶也將享受到來自山姆會員商店和沃爾瑪更為豐富的精選進口商品。

具體來講,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但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換句話說,“1號店”將繼續保持其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並且由京東和沃爾瑪攜手支持“1號店”未來發展。

“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京東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而山姆會員商店將使用京東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從而能夠在中國更大範圍地推廣其進口商品。

此外,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並成為其重點合作夥伴。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包括吸引更多線上客流到沃爾瑪實體門店,以及為“京東到家”的用戶提供沃爾瑪實體門店極為豐富的生鮮商品選擇。

而京東和沃爾瑪還將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包括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

對於上述合作,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先生表示,“1號店在家居用品和食品雜貨等重要品類,以及在華東和華南等重點區域有鮮明的優勢,我們非常期待通過此次聯手進一步推動1號店的發展,我們將發揮京東卓越的物流能力和豐富的品類實力,確保1號店將繼續為其用戶提供越來越好的商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不過,考慮到此前被京東收編的騰訊自有電商(QQ網購+拍拍網)和易迅開放平臺已經不複存在的現狀,與京東在品類上高度重合的1號店在未來能否保證獨立存在目前依然是一個問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04

傳京東擬接盤沃爾瑪麾下1號店 雙方皆不予置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573.html

剛剛舉行完全球股東大會的沃爾瑪在6月18日被傳出有資本方面的大動作——有消息傳京東正在洽談收購沃爾瑪旗下的1號店,且談判已進入後期,交易金額將超過400億元人民幣。更有消息傳,除了京東外,阿里和海航集團似乎也有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1號店,導致談判一度陷入焦灼狀態。而此次京東收購一號店的進展迅猛,雙方或已進入談判後期。

就上述傳言,第一財經記者6月18日聯系沃爾瑪和京東,雙方皆表示對此事不予置評。但有接近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關於上述事件,在下周或許會明朗化。

沃爾瑪電商怎麽玩?

據了解,2008年3月,於剛和劉峻嶺創辦1號店,2010年平安以8000萬元價格拿下1號店80%股權,到2012年沃爾瑪對1號店增加投資,持股提高至約51%,成最大股東。之後,1號店創始人兼董事長於剛等高層離開了1號店。

而沃爾瑪還不滿足於控股1號店,隨後,沃爾瑪收購1號店余下股權,全資控股這家電子商務公司。當時沃爾瑪任命全球電子商務亞洲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路的部分管理職責包括領導1號店。

但是,沃爾瑪“拿下”1號店後,沃爾瑪中國區的電商業務似乎並沒有明顯進展。

有接近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電商業務分為三大板塊——沃爾瑪電商、1號店和山姆會員店,其中山姆會員店非常獨立,而沃爾瑪電商和1號店則有部分合作,比如某些商品的聯合采購和物流配送等。

“要知道,沃爾瑪畢竟是做傳統零售業出身,其很多貨品管理和理念與純粹電商出身的1號店大相徑庭,雙方的融合難度很大,很多時候還是相對獨立運作的。”接近人士坦言。

此種狀況下,沃爾瑪中國市場的電商業務開展不算非常順利,投入卻非常巨大。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沃爾瑪真的想把1號店出售,也可以理解。

但與此同時,電商是沃爾瑪在未來非常重視的業務板塊。

就在剛剛舉行的沃爾瑪全球股東大會上,沃爾瑪亞洲區總裁兼CEO貝思哲(Scott Price)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未來零售業在中國商機很大,尤其是在跨境電商方面,沃爾瑪會進一步在中國市場進行拓展,引入更多海外商品,其希望打造更多“爆款”來抓住中國市場的“買買買”商機。

至於沃爾瑪未來究竟如何在中國市場發展電商,似乎有多種可能,而沃爾瑪官方目前並沒有明確說法,其對於上述傳言也不予置評。

京東有意?

按照上述傳言,京東或將收購1號店,這將對前者超市快消品類、上海市場、生鮮業務有所補充。

對此,正忙於618大促的京東,今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予置評。

前騰訊京東戰略分析師李成東直接在朋友圈對於上述消息提出質疑,並且表示“真實”的消息很可能是阿里巴巴將收購1號店,因為想不出京東收購1號店有什麽實際的價值,1號店已經退居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隨後,李成東還在朋友圈放出了自己和其他同行聊天的截圖。在聊天信息中,他表示,京東收購1號店根本沒有什麽價值,完全是同質化的業務。此外,李成東還用易迅被京東收購後“完全自生自滅了”為例子,來說明400億元的價格完全是“獅子大開口”,“不可能浪費錢浪費人去打自己的3C業務”。

雖然在2014年上市之後開始加強並購和投資,從投資規模上來講,京東一直表現得足夠“克制”。

去年,京東以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換取在O2O領域的深度合作,已經成為京東投資歷史上相當罕見的“大手筆”,而這43億元相比這次業內流傳的400億元交易額簡直微不足道。

有意思的是,除了傳京東插手並購,業界還有消息傳海航集團也有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1號店,導致談判一度陷入焦灼狀態。而此次京東收購1號店的進展迅猛,雙方或已經進入談判後期。但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上述被涉及的各個公司皆沒有明確的官方說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31

從易迅、大眾點評再到1號店,為何上海互聯網公司難逃“被收購”命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871.html

1號店被京東收購,讓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被拋出來咀嚼——上海互聯網公司為何難逃被收購的命運?上海到底有沒有互聯網土壤?但這個話題就像幾泡過後的茶葉,從當年的“上海為什麽留不住馬雲”開始喝,喝到現在已鮮有什麽新味道。

從早年的易迅,到大眾點評、安居客、1號店,這些公司上演了類似的劇情。為何上海互聯網公司難逃被收購命運?其實這多少有點偽命題,資本異常活躍的互聯網圈每年都在上演並購大戲,被收購者遍布全國,只是上海尚沒有一家準巨頭扮演過收購者的角色,當它再被拿來與城市體量相當的北京做比較時,讓人慢慢形成了這個印象。

張濤離開大眾點評時淚灑公司的照片讓多少人動容感慨。要知道,上海用戶對點評有很深的情結。無論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公司就是自己的孩子,拿錢走人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結局。但當公司真走到那個境地時,實屬無奈。

要分析原因,首先可以排除成本因素。有人說在上海辦公司很貴,但是你橫向比較一下京滬兩地互聯網圈的收入就會發現,北京的人力成本比上海貴很多。這是互聯網公司一筆很大的支出。另外一個因素應該排除用戶土壤,上海互聯網用戶的數量、活躍度、貢獻度等在很多方面是超過北京的,市場足夠大。

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知名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兼CEO跟我說,這是結構性因素,互聯網公司對人才、團隊的依賴性很強,上海互聯網公司勢必要從本地招很多人,受這座城市文化氛圍的影響,本地團隊更註重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說白了就是相對缺乏狼性,對員工來說這未必是壞事;管理層在判斷未來走向時更現實而理性,謀定而後動,很少能看到王興這種賭徒性格的人。對於資源依賴型行業,上海做的風生水起,但互聯網對資源的依靠性讓位於對人才和團隊的依賴。

隨便一個工作日,晚上9點多,當你站在杭州文一西路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的大門口,看到幾棟燈火通明的大樓,從里面走出來的員工還拿著手機溝通業務,就知道互聯網公司有多拼。李彥宏曾經公開對百度缺乏狼性表達過憂慮,互聯網的這種創業氛圍,影響著從創業者到員工的每一個人,甚至包括保安。

和矽谷相比,中國互聯網環境重模式、輕技術,不是你擁有一批技術大牛就能包打天下。像虛火過往的O2O行業,技術的重要性小於運營,在市場拓展和業務擴張時,有時候“野路子”更管用。

說到人才結構,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上海交大可謂上海互聯網圈的黃埔軍校,從這里走出了曾碧波、王建碩、張旭豪、沈南鵬。但除了交大,再沒有一家上海工科院校扮演這個角色,倒是上海財經大學走出了張勇,財務出身歷經盛大和阿里巴巴。相比之下,北京高校對互聯網圈的集群性貢獻要明顯的多。

另外,上海對人才的輻射多集中在華東六省,北京憑借首都因素輻射全國。以湖南為例,盡管位置上離上海更近,但北京對湖南人的吸納力比上海強很多。在媒體圈和互聯網圈都表現強悍的“湘軍”,大多喜歡將北京、廣州作為創業地和工作地,陌陌創始人唐巖就是一例。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調性,無可厚非。上海互聯網公司在運營細節和服務體驗方面做的較好,一如這座城市的規範性格。針對1號店被易手這個熱點,一個集中了部分江浙滬互聯網圈媒體人的微信群討論正歡,“之前我家的日用品幾乎都靠1號店”、“送貨速度絕對靠譜,態度也很好”,這些評論多少反映了上海互聯網公司的性格。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陳天橋在互聯網圈叱咤風雲時,你很難說他是只偏居上海一隅的。進入BAT時代,並購和集中趨勢愈發明顯。你看阿里巴巴和騰訊每年買公司的勁頭,就像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上海互聯網企業大多精耕於垂直領域,偏工具屬性,在這一輪瘋狂並購潮中,被巨頭收購在所難免。但瞬息萬變、快速叠代的互聯網圈,誰也說不準下一個巨頭在哪兒誕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64

400億接盤1號店?京東用不到100億複制了上市前與騰訊的交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601.html

“沃爾瑪400億賣掉1號店,京東成接盤俠”的消息沸沸揚揚傳了好幾天,忙完618的京東終於作出回應。

北京時間6月20日晚間,京東集團發內部信宣布沃爾瑪成為京東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從結果上來講,京東的新晉戰略投資者沃爾瑪的確將1號店作為資產打包丟給了京東,但價格卻和之前業界盛傳的400億相去甚遠。

按照協議,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億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以當前京東的股價,該筆交易的價格大約是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8.6億元),不足此前業界400億元報價的1/4。

受此消息影響,北京時間6月21日淩晨,京東早盤股價大漲,一度漲超8%,截至收盤,京東報價21.06美元,漲幅為4.62%。

而對於京東和沃爾瑪來講,這一次的交易與2014年京東上市前的騰訊突擊入股場景高度雷同。

2014年3月,IPO在即的京東終於和騰訊在談判桌前握了手。雙方合作的具體來說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騰訊以2.14億美元+QQ網購+C2C拍拍網+少量易迅股權(據估算約10%)獲得了京東IPO前的 15%股份,第二部分是一個未來承諾:京東首次公開招股時,騰訊以招股價再認購京東額外5%股份,京東有權利收購易迅剩余股份。

通過上述合作,騰訊成功甩掉了長期以來持續虧損的電商包袱。按照騰訊此前發布的港股公告,騰訊QQ網購以及C2C拍拍業務,截至2013年9月20日的財務資料為虧損7100萬元,而這兩個業務在2012年虧損2000萬元、2011年虧損16200萬元。易迅的虧損數額更大,2013年前9個月虧損4.37億元,2013年虧損3.15億元,2011年虧損1.72億元。

除了整合此前的競爭對手易迅,這次京東更看重的是騰訊提供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以及其他主要平臺的支持,雙方還將在在線支付服務方面進行合作。

而這一次成功拿走京東近5%股權的戰略投資者沃爾瑪和一起京東畫出的餅是:京東海量的線上用戶以及強大的當日達物流網絡將為沃爾瑪門店和山姆會員商店帶來巨大的客流量,將山姆會員商店的業務拓展至全國範圍,並為沃爾瑪和山姆會員商店的顧客提供更好的物流配送服務。而京東將通過沃爾瑪旗下“1號店”的強大品牌優勢、其在食品雜貨和家居產品領域的品類優勢、其長期形成的優質低價的良好口碑,以及在華東華南等重要區域的領先布局,極大地補充和增強京東的產品豐富度和在重點區域的競爭力。此外,京東的用戶也將享受到來自山姆會員商店和沃爾瑪更為豐富的精選進口商品。

具體來講,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但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換句話說,“1號店”將繼續保持其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並且由京東和沃爾瑪攜手支持“1號店”未來發展。

“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京東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而山姆會員商店將使用京東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從而能夠在中國更大範圍地推廣其進口商品。

此外,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並成為其重點合作夥伴。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包括吸引更多線上客流到沃爾瑪實體門店,以及為“京東到家”的用戶提供沃爾瑪實體門店極為豐富的生鮮商品選擇。

而京東和沃爾瑪還將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包括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

對於上述合作,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先生表示,“1號店在家居用品和食品雜貨等重要品類,以及在華東和華南等重點區域有鮮明的優勢,我們非常期待通過此次聯手進一步推動1號店的發展,我們將發揮京東卓越的物流能力和豐富的品類實力,確保1號店將繼續為其用戶提供越來越好的商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不過,考慮到此前被京東收編的騰訊自有電商(QQ網購+拍拍網)和易迅開放平臺已經不複存在的現狀,與京東在品類上高度重合的1號店在未來能否保證獨立存在目前依然是一個問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