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超57億票房!春節強檔後,傳媒股會“乘風破浪”還是“風乍起”?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25/1193896.html

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編輯 溫夢華

戊戌狗年的春節黃金周里,除了旅遊景區人山人海,電影院更是被觀眾們踏破了門檻!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初步統計,2018年2月15日至21日春節假期中,中國電影票房為57.23億元,相較2017年春節檔同比增長了66.94%,也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春節檔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大年初一當天12.6億元的成績,打破全球單日票房的世界紀錄。

▲ 大年初一當天取得了12.6億元的票房成績(圖/貓眼專業版)

真是,熱熱鬧鬧的中國年,和熱熱鬧鬧的中國電影。

從觀影人次來看,2018年春節檔觀影人次1.43億,同比增長61.4%,遠超過2017年春節檔觀影人次6.6%的增速。

無論是電影票房還是觀影人次的高速增長,均彰顯了國內電影市場潛力,電影消費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民選擇春節娛樂的一重大方式。

2018春節檔三大特點彰顯市場潛力

1、口碑為王,票房逆襲成為一大亮點。

今年春節檔一大新的特征則是口碑為王。摒棄往年春節檔一味的合家歡,今年春節檔有合家歡題材的《捉妖記2》,也有喜劇+偵探的《唐人街探案2》,經典IP西遊記改編的《西遊記女兒國》,以及軍事題材的大片《紅海行動》。

而多樣化的題材下,觀眾更為重視影片口碑,影片的票房也與口碑直接相關。

大年初一時,《捉妖記2》以絕對的優勢無論是排片還是票房都處於第一,但在觀眾口碑的推動下,《唐人街探案2》排片從大年初三開始逆襲,隨後票房反超《捉妖記2》連續4日位居票房第一名。並且,大年初一排片明顯被擠壓的《紅海行動》卻依靠著燃爆了的超高評價,連續超過《西遊記女兒國》《捉妖記2》。截至今天,貓眼專業版顯示,《紅海行動》排片占比已經達到第一位。

 ▲截至上午11時,2月25日當天各影片表現(圖/貓眼專業版)

從豆瓣評分來看,《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的豆瓣評分分別達到8.5分、7.2分,而本來搶占先機卻被趕超的《捉妖記2》與《西遊記女兒國》評分分別為5.2分、4.7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後勁十足,有望持續走強。

2、三四線城市依然是觀影主力。

過年,大家都回到家鄉過年,這使得在今年春節檔期中,“小鎮”仍然是觀影主力。

藝恩數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春節檔一線城市觀影人次由2017年的923萬人提升至1356萬人次,同比增長47%,票房由4.13億元提升至6.05億元,同比增長46.44%;二線城市票房及觀影人次也分別同比增長58%和50%;三至五線城市2018年春節檔票房增長同比均超過60%,五線城市更達74%,觀影人次同比增長也均超過50%,五線城市達到66%。
與此同時,回到家鄉的記者們在春節期間也感受到了小鎮的強大電影消費力,“肉眼可見的漫長,連第一排都坐滿了。”

3、影視公司“抱團”取暖

今年春節檔幾大影片,幾乎是中國影視公司的集體狂歡!

《唐人街探案2》的制作公司11家;

▲ (圖/CBO中國票房)

《捉妖記2》的制作公司14家;

▲(圖/CBO中國票房)

《西遊記女兒國》的制作公司27家;


▲(圖/CBO中國票房)

《紅海行動》的制作公司,高達32家。

▲(圖/CBO中國票房)

超長制作方名單讓人瞠目結舌,其中除了傳統影視制作公司外,還有多家平臺方和院線出現在制作方名單中。大佬抱團已經成為中國大制作電影常態,多方共同承擔風險,資源共享。

【影視股是“風來了”還是一陣風過去】

在這些一長串出品方制作方中,影視上市公司也是唱著主角。

《捉妖記2》的出品方中上市公司有光線傳媒、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中國電影,而光線傳媒也是《熊出沒變形記》的出品及發行;

萬達電影擬註入的萬達影視主控《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出品方之一為捷成股份;《西遊記女兒國》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中國電影、文投控股、幸福藍海、完美世界;華策影視則為《祖宗十八代》的主要出品。

在最熱鬧的春節檔助攻下,春節後A股開盤第一天,連續兩年表現倒數的傳媒板塊迎來了久違的翻身。2月22日,金逸影視一度漲停,中國電影、幸福藍海、橫店影視、光線傳媒等傳媒股均表現突出。

不過,2月22日傳媒股的優異表現並未持續至2月23日,2月23日,包括金逸影視、光線傳媒、中國電影等股價均出現下跌。在春節強檔刺激下,傳媒股到底能夠迎來風口,還是僅僅是一陣風?


▲截至2月25日,文化傳媒板塊3日漲幅變化(圖/choice金融終端)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春節檔的火爆只是影視娛樂新消費的開始,隨著“去產能,渠道競爭的激烈,以及龍頭多元化布局提速”,內容整體水平提高,進一步促進影視消費熱情。

川財證券則表示,此次春節檔尚無法推斷2018年全年票房增速大幅提升,其更大意義在於揭示了國內渠道已經建設得足夠強大的此刻,觀影人群對優質內容的極大需求,以及由此帶來的國內電影市場巨大潛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19

操盤手札記:傳媒股會變天嗎?

1 : GS(14)@2018-02-28 07:36:21

期指結算前夕,恒指升231點或0.7%,收31498,主板成交增至1,237億元。不過,下月期指未見明顯高水,反映好淡雙方轉倉相若,角力未完。若想入貨,宜揀有盈利同派息支持嘅股票,可攻可守。上周,狗年啟市首日,港府即為傳統媒體報喜,宣佈就修訂《廣播條例》同《電訊條例》諮詢,建議放寬多項限制,包括跨媒體擁有權、外資控制權,為傳統媒體拆牆鬆綁;網上媒體就維持唔會規管。喺傳媒生態飽受互聯網衝擊下,修例會唔會令行業變天?首先,睇下跨媒體擁有權。喺修例後,報刊東主同廣告代理可兼營持牌電視台同電台。不過,近十年嚟,報紙老闆已陸續轉型多媒體運作,透過互聯網同手機應用程式播放視像新聞,個別短片瀏覽量更拋離報紙銷量。報紙老闆既然已有網絡平台,又使乜花錢攞廣播牌照?再者,睇吓外資控制權。非香港居民持有免費電視股權須經通訊局審批嘅門檻,由2%、6%、10%每級審批,改為5%、10%、15%。換言之,持股4.99%都唔會曝光。呢項改動,令人諗起近年中資喺ATV同TVB(511)間接持有控制權嘅爭議。現時持有免費電視牌照嘅TVB、電盈(008)同有線(1097),以TVB最有機會受惠修例,皆因後兩者嘅ViuTV同奇妙電視,收視普遍不足1點(6.5萬人),難以吸引資金。至於買家,可能係外資基金,或會同第二大股東Silchester聯手狙擊;亦可能係持有《南華早報》嘅阿里巴巴。傳媒股對修例反應唔大,消息公佈至今,最惹憧憬嘅TVB只係累升5.6%。升得最急嘅,反而係代理中央電視台廣告嘅中視金橋(623)。該股升得急,唔關修例事,只因年廿九發盈喜,預告扭虧為盈,賺1億元人民幣,折合每股盈利0.25港元。該股每股NAV3.6元,係淨現金公司,每股含現金1.5元。現價2.2元,比盈喜前高27.9%,無謂高追,等回吐至2元先考慮。割柑人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7/203168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