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再見老夫子】三個時代三個造型 1962年版老夫子身形像臘腸

1 : GS(14)@2017-01-05 08:07:41

《老夫子》漫畫「耐人尋味」逾半世紀,故事內容可謂記錄了時代的變遷,原來多年來漫畫裏的老夫子造型亦不斷在變化。早兩年王澤在港舉辦展覽時,就挑選了三個經典的造型做成搪膠雕塑,分別是1962年、1968年和1985年的老夫子,王澤說是表揚父親對老夫子的貢獻,不知讀者又喜歡哪一個呢?



記者:劉東佩


1968年版本臉部正面側面呈菱形,身材較瘦小,屁股也較突出。

1985年版本頭頂呈方形,帽子變大,下半身較筆直,比例較漂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4/198854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99

《老夫子》作者逝世L.A.圖書館緬懷名作

1 : GS(14)@2017-01-06 02:07:46

知名漫畫《老夫子》風靡華人圈半個世紀,筆名「王澤」的作者王家禧於元旦清晨過世,終年93歲;不少書迷對此感到十分不捨,紛紛在相關新聞下留言悼念。《老夫子》充滿想像力的畫風和詼諧的劇情,一直深受海內外華人讀者喜愛。而位於美國洛杉磯近郊、有許多華人使用者的蒙特利公園市立圖書館(Monterey Park Bruggemeyer Library),也把這套經典作品納入館藏中。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實際走訪蒙市市立圖書館,的確發現大多數來館使用者都是華裔民眾。館內有不少華文收藏,而《老夫子》不但蒐集完整,狀態仍維持得很好。負責中文書籍管理的館方人員王小姐(Maggie Wang)表示:「蒙市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居民都說中文,所以我們對中文書籍的需求量一直很高......而《老夫子》一直是我們這裏很熱門的作品」。從架上一半《老夫子》都被借走的情況看來,這本老漫畫果然魅力猶存。王小姐透露,館方會針對存書的流動率,來做更有效的保護以及管理,像《老夫子》就被妥善地用書套包好,並且會定期的維護保養,「它的借閱率非常好,所以我們會使用塑膠包膜,來保護像這一類比較熱門的書籍」。但另一方面,王小姐也透露:「這樣的書我們更要小心維持,因為很難買到他(王家禧)的作品。從現實層面來說,書店如果賣得好就會進,賣不好就不會進......畢竟他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作者了,所以我們現在其實不太容易買到」。也有市民因為看到王家禧過世的新聞,想要來看看《老夫子》,重溫當年的回憶。34歲的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表示自己以前都是在網上看到別人擷取的《老夫子》內容,一直都覺得很有趣,但是從來沒有機會翻閱過老夫子的漫畫。黃先生說:「我看到他(王家禧)過世的消息,今天特地來找這本漫畫......雖然我並沒有看過太多,但是對《老夫子》的藝術(畫風)形象覺得挺深刻的」。對於這本多數人都覺得幽默風趣的漫畫,黃先生也從他的角度強調:「《老夫子》的畫風很犀利,我認為作者其實在裏頭藏了許多諷刺時政的內容」。王家禧的《老夫子》陪伴許多華人一同成長。對於一代大師過世,王小姐感到十分可惜。不過她表示,目前還沒有感受到民眾對《老夫子》有需求量增高的趨勢,但是館方會持續注意民眾的需要。而黃先生則是希望大家都能夠來看看這本老漫畫,除了緬懷這位宗師之外,也能感受一下不同的畫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5/19887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91

老夫子展覽有乜玩?帶你進入漫畫世界做主角

1 : GS(14)@2018-01-28 18:49:18

以老夫子為主題的展覽,有齊漫畫中的經典角色。

最近有個以老夫子為主題的展覽,除了有齊漫畫中的經典角色,更特意打造成昔日舊香港面貌,中式傳統大紅燈籠、經典電車及電車站、舊式士多,每一個場景都令人感覺像回到了六七十年代一樣。


老夫子雜貨店相信亦是一眾粉絲迷不可錯過的,裏面擺滿老夫子的產品,即使不買看看亦開心。行過去廣場二期那邊,展區展出了超過50幅大小王澤的手稿作品真跡,讓大家一次過慢慢欣賞。看完漫畫都意猶未盡的話,這部互動漫畫機可以讓大家一嘗做漫畫主角的滋味,現在跟大家示範如何玩。玩法亦很簡單,按開始鍵進入主畫面後,便可選擇你喜歡的漫畫主題,然後根據指示做出相應動作,成為老夫子漫畫世界的主角。完成後便可掃瞄QR code,將屬於你的漫畫儲存於手機或分享至facebook。


每一個經典場景都彷彿讓人進入了漫畫世界。

廣場二期展區展出了超過50幅大小王澤的手稿作品真跡,讓大家一次過慢慢欣賞。

互動漫畫機可以讓大家一嘗做漫畫主角的滋味。


展覽特意打造成昔日舊香港面貌,中式傳統大紅燈籠、經典電車及電車站、舊式士多都是其中的元素。



記者:莊芷君攝影:張志孟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3/202826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04

走入老夫子懷舊市集 傳統賀歲就係咁滋味

1 : GS(14)@2018-02-04 23:56:32

【特約報道】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不夠半個月,又是時候辦年貨。時至今日,有很多傳統辦年貨的習慣和一些賀年食物始終不變,你又知道多少﹖

年糕 年年高

中國人過年吃年糕的習俗,據說源於周代。由於禾穀成熟一次稱為一年,所以後世每逢過年吃年糕時,都有祝賀五穀豐登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同音「年高」亦寓意成年人工作上步步高陞,小朋友快高長大。除了年糕,近年亦興起賀年棗皇糕,由於紅棗有滋陰補陽、補血的功效,既煙韌又養顏,難怪越來越受歡迎。

北風起 曬臘味

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祀,而人們習慣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由於古時沒有雪櫃,中國人便把肉調味、風乾,保鮮同時也釀出風味獨特的臘味。一般來說,豬、牛、羊、雞、鴨皆可臘,醃料也以酒、鹽、醬油、糖為基本。而傳統上,曬好的臘味是過年必備的食物,除了留待一家人享用,更是親友間互相饋贈送禮的心意。時至今時今日,臘腸臘味等依然是送贈親友的賀禮之一。

利是錢 利利是是

對於小朋友來說,農曆新年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收到長輩們的利是錢,而許多爸爸媽媽就把握機會教導小朋友學習儲蓄。在四五十年代,錢罌是用缸瓦去做,而且沒有取錢開口位,每次都要「爆缸」才可以取得裏面的金錢。到六七十年代,就衍生了可愛的豬仔錢罌,因為中國傳統上肥豬是「富貴」的象徵。

懷舊賀歲市集 感受傳統滋味

說起六七十年代的經典卡通人物,一定要數老夫子!今個新年,九龍灣德福廣場就聯乘老夫子,以老香港為主題,於商場1期舉辦了「德福港式懷舊賀歲市集」,當中有各式傳統賀年食品、懷舊零食及物品,更特別開設老夫子期間限定店。另外商場2期亦設有「老夫子經典手稿真跡展覽」,展出「王澤父子」近50幅真跡作品,並設有有「老夫子互動遊戲」,讓你變成老夫子漫畫中的主角。


德福港式懷舊賀歲市集日期:即日起至3月2日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10:00地點:九龍灣德福廣場1期中央展場老夫子經典手稿真跡展覽日期:即日起至3月2日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10:00地點:九龍灣德福廣場2期中庭



傳統年糕以至近年大熱的棗皇糕,寓意成年人工作上步步高陞,小朋友快高長大。

傳統上,臘味是過年必備的食物,除了留待一家人享用,更是親友間互相饋贈送禮的心意。

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豬仔錢罌,除了是「富貴」的象徵,更可教導小朋友學識甚麼叫「積少成多」。


除了懷舊市集,更有展出「王澤父子」經典《老夫子》手稿真跡作品的展覽。

現場更有老夫子互動遊戲,讓大家變成老夫子漫畫中的主角。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2/20292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