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 網媒評分最高
1 :
GS(14)@2016-09-09 05:19:33【本報訊】手機上網普及,改變傳媒生態,網上媒體紛紛崛起。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首次在傳媒公信力調查中,加入網媒評分。結果顯示,網媒公信力最高首兩位是立場新聞(5.24分)及香港獨立媒體(5.11分),榜末則分屬熱血時報(4.2分)及端傳媒(4.51分)。調查根據Alexa網上流量統計,選擇7家較多人看的網媒由受訪市民評分。雖然網媒點擊率或以萬計,但結果反映其公信力普遍較低,整體平均分數為4.81,是各種傳媒中最差。
公信力暫難取代傳統傳媒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直言,「多人睇同係咪可信,可以係兩回事,一啲好得意好有趣好爆炸性嘅嘢,就算唔係真都好多人注意」。蘇指網媒處理新聞講求快速,但一般受人手及資源所限,「做出嚟係咪夠深入、準確持平,大家其實有一定疑問,始終可信度唔及傳統傳媒,因為把關、品質檢查比較好啲」。他指傳統傳媒的公信力暫不會被網媒取代,「始終收費報紙人手資源、查證等工作程序有優點,網媒運作方式係不利於公信力,應該短期內唔會有大變化」。■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9/19765307
廣告界:網媒已佔三成市場 入場門檻低 與電視紙媒三分天下
1 :
GS(14)@2016-10-24 05:54:20【明報專訊】傳播媒界近年變化翻天覆地,著名廣告公司The Bees Group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曾錦強表示,現時網媒已佔廣告市場三成比例,與電視及紙媒分庭抗禮。他表示,網絡廣告崛起是由於消費者習慣轉變,亦出於播放成本的差異,「網絡廣告同電視廣告的成本差5至10倍,就算話兩者相差10倍亦不為過。」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根據廣告媒體監察公司admanGo數據顯示,2015年香港全年的廣告收入為460億元,當中電視廣告佔31%,紙媒佔38%,其餘為電台、戶外及網絡廣告。
網絡廣告支出每年雙位數增
不過,一年光景不到,市場似乎又出現變化。曾錦強表示,現時電視廣告市佔率為30%,當中逾九成屬免費電視,但有持續下跌的趨勢;而網絡行銷(digital marketing)的佔比已於5年間翻了一倍,從5年前約15%市佔率,躍升至現時的三成至四成,而網絡行銷的廣告支出每年維持以雙位數字增長,走勢凌厲。至於紙媒方面,他笑稱:「紙媒跌得更勁,尤其是收費報紙同雜誌,你見雜誌廣告支出按年跌三成。」
他續稱,現時整體廣告支出有下降趨勢,除了因為經濟欠佳,亦因為客戶趨向以網絡作為廣告宣傳途徑,而兩者價位差異動輒可達5至10倍。一般而言,廣告的成本主要分為製作費用及媒介費用,媒介費用視乎客戶要求在什麼途徑落廣告,「TVB(電視廣播,0511)黃金時段落廣告費要6位數字,客戶選擇於電視落廣告,對於廣告畫面等要求都會較高,製作費亦相應提高,所以最終網絡廣告同電視廣告費用可以差10倍」 。
與電視廣告費用相差10倍
然而,兩種媒介費用的差異,廣告界亦可能受惠。本地廣告公司Secret Tour Hong Kong負責人鍾振傑表示,目前公司八成廣告為網上廣告,而網絡廣告的入場門檻較低,亦較適合較新、規模較小的廣告公司。他說:「如果你要落電視廣告,再搭配成個組合,我會勸你無百幾二百萬都不要落;但網上廣告可能十幾二十萬都夠確保瀏覽數量,譬如facebook廣告最低百多元都可以落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30&issue=20161024
追訪貪案 網媒總編被控
1 :
GS(14)@2016-11-21 00:04:52馬來西亞進一步打壓反對聲音,曾廣泛報道一馬發展公司洗黑錢案的網媒《當今大馬》,總編顏重慶及創辦人之一詹德蘭(Premesh Chandran)前日被控「意圖滋擾」等多項罪名。
面臨監禁1年
網站涉案的報道,是關於執政黨巫統前黨員凱魯丁批評檢察部門與內閣關係密切,影響一馬案調查過程的獨立性,「放生」可能涉案的首相納吉。兩人會在當局特設的「網絡法院」受審,若罪成最多可判囚1年。《當今大馬》是大馬少數獨立的媒體,被政府視為眼中釘,顏重慶和詹德蘭已多次被政府及其支持者騷擾。顏重慶較早前表示,自己只是做好新聞工作者的本份,否認犯了任何罪。意圖滋擾罪在1998年訂立,專門針對網上的「冒犯性」言論。人權觀察組織指,當局最近設立網絡法院的目的是打壓異見,嚴重侵害新聞自由。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0/19839792
國際新聞機構促撤網媒採訪限制
1 :
GS(14)@2016-12-17 23:49:35【本報訊】申訴專員公署早前裁定政府限制網媒採訪的安排不公平,引起國際媒體及組織關注。總部位於美國的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CPJ)前日發表聲明,呼籲香港政府盡快撤銷對網上新聞媒體的禁制,容許網媒參與官方的採訪活動,及接入政府的新聞發放系統。委員會的亞洲區統籌專員Steve Butler在聲明中指,香港是訊息極度自由、科技相當發達的社會,拒絕網媒採訪,其活動是荒謬、落伍和不公平。
劉江華兩度拒見記協
早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兩次拒絕會見香港記者協會代表,12月9日回信稱「待相關研究完成後,再與貴會聯絡」。記協批評劉江華—直拖延溝通,變相製造打擊新聞自由的惡劣效果,對此深表遺憾。記協主席岑倚蘭指,早於2012年已提出撤銷網媒採訪限制,立法會亦已訂立規則予網媒記者採訪。她質疑當局以研究作為藉口拖延,又批評劉江華上任後無正視問題,從未會見記協代表,「佢愛理不理,完全冇盡局長責任!」■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7/19868346
白宮反傳統 親特網媒先提問
1 :
GS(14)@2017-01-26 18:22:00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圖)前天在記者會問答環節一反傳統,不讓主流傳媒先提問,反而讓親特朗普網媒捷足先登,再次凸顯特朗普政府對主流傳媒的厭惡。分析指特朗普其實不是向新聞界開戰,而是向事實開戰玩「後真相政治」。獲斯派塞點名首先發問的是新聞網站LifeZette記者。競選期間網站經常報道不利希拉莉的未經證實陰謀論,例如指她跟民主黨多宗命案有關,網站創辦人英格拉哈姆一度是特朗普白宮發言人人選。結果該記者問了有關特朗普會否落實移民政策政綱的問題。傳媒踢爆特朗普搬弄是非、特朗普反指傳媒抹黑攻擊,兩者沒完沒了的互罵戰場,近日由就職禮現場觀眾多寡,轉移至大選中普選票問題。特朗普在毫無佐證下,聲稱多達500萬選民非法投票令他贏不了普選票,昨又稱要下令調查。共和黨三位參議院領袖似乎不想在「另類事實」上跟總統爭辯,參院多數派領袖麥康奈爾索性回應指選舉往往會有舞弊。
「另類事實」令《1984》熱賣
自從特朗普團隊拋出「另類事實」一詞,提出類似概念的反極權小說《1984》在亞馬遜銷量飆升,前晚更登銷量榜首。特朗普看似衝着新聞界而來,然而,以就職禮觀眾多寡的爭拗為例,其團隊指這非人數問題,而是傳媒要削弱特朗普認受性的問題,有學者指其實反之亦然,對傳媒來說,特朗普是在指鹿為馬,讓人再辨不清孰是孰非,「他似乎逐漸意識到:玩政治,真相並不重要」。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6/19909109
加州大學騷亂阻極右網媒編輯演講
1 :
GS(14)@2017-02-05 10:39:36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日爆發騷亂(圖),幾百名示威者在校園縱火破壞,抗議親特朗普的極右網媒Breitbart新聞編輯揚諾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到大學演講,演講最終取消。一名示威者說:「我們成功阻止了這個活動,太好了,任務完成!」
防暴警射橡膠子彈
抗議活動原本和平進行,有1,500名示威者抗議揚諾普洛斯到訪,但後來約150名蒙面人士突然加入,令示威演變成警民衝突,他們向警方投擲爆竹,又砸爛商戶櫥窗和汽車玻璃,防暴警察發射橡膠子彈驅趕。揚諾普洛斯要由警方護送離開,指當時有人向他掟石和雜物,他說:「這座號稱自由派的校園,顯然仇恨任何敢於表達意見的自由主義者或保守派人士,還特別討厭我!」校方發聲明強調大學自1960年代起,一直都是「言論自由運動」的搖籃。
Breitbart新聞網站由特朗普親信班農創辦,去年美國大選期間不但極力附和特朗普的極右主張,也常散播虛構的陰謀論針對其他候選人。特朗普昨日Twitter威脅,若該校不容言論自由或向無辜者使用武力,他會撤銷給該校的聯邦資助。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3/19916394
【專題籽】90後搞網媒談性事 網民齋睇唔夠膽like
1 :
GS(14)@2017-03-04 00:35:46Open Room並不是教你開房,是教你開放,主張「思想開放,身體不豪放」。
【專題籽:胚芽故事】「讀者說很喜歡看我們的帖子,但不敢按讚。」主攻年輕人的性教育網媒「Open Room」每星期有4萬人次瀏覽,但專頁只得3,000多個like。破處、性空間和同志文化都有討論,題材大膽,難怪讀者只敢私下訊息,說因為怕朋友見到自己看這些專頁。大學生刁思正(阿刁)跟幾位同道中人於去年自資創立Open Room,記者外出採訪性議題、編輯繙譯學術研究,再由平面設計師製圖、出帖子,為推動全面而多元的性教育踏出第一步,目前團隊已有超過20個成員。
香港現時的性教育以生理方面為主,阿刁說:「主流學校偏向要學生禁慾,最多只談到性交和避孕方法。」平台每兩個月都有不同專題,有義工的撰文、記者的報道和讀者投稿的文章。團隊中有社工、記者、攝影師和平面設計師,更有社會科學和性別研究的大學生組成新聞組,「我們平時都喜歡看不同的期刊和學術研究,會做文獻繙譯工作,嘗試將沉悶的學術文章轉成有趣、貼地的圖片。」想盡計仔,只是希望大家可以輕鬆地討論性話題。正在讀大學教育學系四年級的阿刁本身想做老師,但因近一兩年修讀過輔導和性教育課程,對性議題越來越感興趣,希望成為性治療師。「性教育可以灌輸青少年對愛情和性事的態度,亦可以教他們如何做抉擇,在做不做愛之間都可以有很多討論。」她說幾年前,自己也撞過板,跟伴侶在性事方面的討論也不順利,「例如對方想做,而我不想,但我不懂得如何開口,甚至最後連拒絕也不會,這是很有問題的。」跟身邊的朋友和同學討論,發現不少大學生對性事也不了解。平台仿似雜誌《Yes》及《Teens》的戀愛及性愛問答信箱,不時收到少男少女問如何使用棉條和避孕方法等,「香港的主流教育連這些我們認為是基本的知識也沒教,令我們更想用不同方法向他們灌輸性知識和觀念。」遇到網友問性病和同性戀等較複雜議題,他們都會轉介給性治療師、社工或相關機構。
平台早前獲邀參與由同志平權組織「女同學社」主辦的「第二屆香港同讀文化節」,以「時鐘走店」為主題,成員蔡潔琛遞上匙卡,參加者可隨便入房參觀展覽。
在「時鐘走店」,參與者需要手持電筒,在漆黑的房間中探索性話題,寓意現時香港人討論性仍然要偷偷摸摸。
除了主流性教育提及的青春期發育和男女性徵外,團隊認為性教育亦可討論性歡愉、性玩具和同志文化等等,令性教育變得更全面和多元。
平台記者於同志遊行訪問黃耀明(左二)和何韻詩(左一),讓讀者了解同性戀議題。
創辦人刁思正(左)和成員兼註冊社工陳世傑。
讀者不敢討論 被批教壞下一代
今年才加入團隊的社會科學碩士生蔡潔琛主力在facebook專頁出帖子,她說每當有性罪行被報道出來,網上便會有熱烈的討論,她發現網民性觀念很奇怪,「最令我不舒服的是,他們說穿得少布的女孩就應該預了會被非禮和強姦,我覺得是不應該有的想法和態度。」她說無論誰是誰非,網民都會一窩蜂留言:「雞,全部都係雞。」這令她非常反感,因而希望透過平台帶出不同聲音,從不同角度討論。除了讀者不敢公開討論,平台試過在facebook落廣告、推帖子,卻因內容太敏感而被facebook禁止;instagram賬戶亦曾經被刪除,流失了幾百個follower,試過發電郵問原因,都沒有得到回覆。阿刁反而說不要緊,「我明白這些社交媒體暫時接受不到露骨的內容,這也代表香港社會現時對性議題的態度,接受不到太露骨的資訊,甚至仍然認為性是骯髒或不應該被拿出來討論。」另一成員兼註冊社工陳世傑更表示,有人會說他們好人好姐,為甚麼要搞這些網站,「會覺得沒事找事來幹,甚至說我們教壞下一代。」
Open Room新聞組會把近期的學術研究繙譯成簡單的文字和圖片,例如日本研究表示,人們在輕鬆的氣氛或自慰時會令陰道變長,證明假陽具不會對女優的陰道造成永久傷害。
平台把口交比喻為吃可愛的珍寶珠,以輕鬆手法提醒口交有機會傳染HIV病毒和其他細菌。
網址:
http://www.openroom.com.hk、facebook:OpenRoom場地提供:Secret Party
記者:列淑華攝影:王國輝、鄧鴻欣(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謝慧珊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03/19945211
網媒被拒入點票中心 記協申覆核
1 :
GS(14)@2017-03-24 16:44:09【本報訊】特首選舉後日(26日)舉行,但政府新聞處日前決定拒絕網媒於當天進入點票中心採訪,記協指有關安排妨礙新聞自由,違反《基本法》和《人權法》,昨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院頒下臨時命令,容許包括網媒記者在內的所有記協會員進入特首選舉會場。高院今午將開庭處理,記協由名譽資深大律師陳文敏代表。申請人香港記者協會,今次挑戰政府新聞處處長本月21日拒絕網媒在特首選舉當天進入點票中心,和拒絕採用記協的會員登記系統去識別合資格記者的決定,以及民政事務局局長於1月11日拒絕網媒登記成為政府新聞處新聞發佈系統用戶的決定。
轟違新聞自由
入稟狀指,近年網上新聞發展迅速,新聞處及民政事務局卻仍以難界定網媒定義、場地安排等種種理由,拒絕讓網媒參與新聞處安排的採訪活動。記協曾就此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去年12月更獲裁定投訴成立,但當局仍未修改有關政策。記協指特首選舉關乎公眾利益,受本地甚至國際媒體關注,會場設於會展中心,但網媒仍被拒絕進入採訪,決定有違新聞自由和《基本法》。案件編號:HCAL96/17■記者蔡少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4/19968425
高院拒頒令讓網媒用點票中心記者區
1 :
GS(14)@2017-03-25 10:31:33■岑倚蘭(右)在開庭前指港府政策故步自封。謝榮耀攝
【本報訊】香港記者協會(記協)申請覆核政府拒絕網媒使用政府新聞設施,並要求法院頒令讓持有記協會員證之網媒記者在明日行政長官選舉中使用傳媒採訪區一案,昨在高等法院進行緊急聆訊。法官林雲浩在聽罷雙方陳詞後拒絕作臨時頒令,指法庭不會指令行政當局作特定決定,取代當局審批採訪的權力,但指政府在新聞業轉型之際未有作為,過去5年檢討網媒政策未盡人意,並似乎無視申訴專員提出彈性處理網媒採訪的建議,故受理覆核申請。
岑倚蘭:不會上訴
記協主席岑倚蘭表示歡迎法院受理案件,認為法官嚴厲批評了政府拖延檢討政策;她亦尊重法官拒絕頒令,不會就此上訴。岑在開庭前指港府政策故步自封,與政府交涉5年仍不果,逼不得已才入稟,而三位特首參選人均已去信當局要求讓網媒採訪投票,但也遭政府漠視。記協尋求的臨時命令,影響來自10間網媒的26名記協會員。對於政府指難以為網媒定下資格準則,記協一方昨指它作為全港最大新聞業工會,受不少公共機構認可,其會員經嚴格審批,正好可作識別;政府一方則反駁指,記協並非代表大多數新聞從業員,有網媒例如《熱血時報》亦反對以記協會員資格作標準。法官林雲浩批出覆核許可,但指即使記協最終勝訴,令法庭撤銷政府新聞處和民政事務局的政策,即一律禁止網媒採訪官方活動及使用政府新聞發佈系統,這也不代表記協的網媒會員必然應獲授權。法庭只會宣告政策是否違憲,不會取代當局作具體決定,將對傳媒業把關的權力轉移到記協身上。此外,法例對傳統媒體有特定規管或發牌制度,但網媒不受規管,這區別不容忽視。
官:記協太遲入稟
對於政府指拒絕網媒採訪有保安考慮,記協強調專業記者並非示威者,當局應獨立考慮每間網媒的資格,而非一刀切拒絕,法官則指不能斷言讓記協的網媒會員採訪不會造成安全隱憂。法官又指,記協在特首選舉極遲階段才入稟,爭議難以圓滿地處理;即使禁止網媒採訪選舉,傳統媒體亦會製作網上報道供市民觀看,故拒絕作臨時頒令。案件編號:HCAL96/17■記者勞東來、楊思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5/19969512
小報與網媒合作獲最高榮譽
1 :
GS(14)@2017-04-13 00:23:49今年普立茲獎最高榮譽的公共服務獎,由小報《紐約每日新聞》和ProPublica奪得。《紐約每日新聞》共同出版人格特勒(Eric Gertler)表示,這反映「在今時今日高競爭性的新聞環境,合作的重要性」。
揭警濫用《反滋擾法》封屋
公共服務獎是頒給揭弊並促成真正轉變的報道,兩機構合作的得獎報道揭發紐約市1970年代為對付賣淫而引入的《反滋擾法》,被警方濫用,動輒就以涉犯罪活動為由封屋封舖,有90歲老婦因兒子販毒面臨被逐出老家,也有自助洗衣店因卧底警探在內成功賣賊贓而面臨封舖。報道刊登後紐約市警增保護措施,令趕人封舖數目大減,市議會亦大改相關法律。《紐約每日新聞》的調查記者賴利(Sarah Ryley)是這系列報道的主力,透過ProPublica協助,分析一年半內逾1,100宗告上民事法庭的《反滋擾法》個案,發現受影響人士大多數是少數族裔。2008年開始運作的ProPublica,主要靠捐款運作,有約50名記者專門做調查新聞,多數自家報道都會免費供稿給合作傳媒刊出,這次則與《紐約每日新聞》合作做調查,分別為自己和對方帶來歷來第11和第4個普立茲獎。《紐約每日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2/1998769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