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破低糖飲食慣性思維 研究顯示多吃新鮮水果降低糖尿病風險

4月11日,在國際知名雜誌《PLOS醫學》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與極少吃新鮮水果的人相比,經常吃新鮮水果的人罹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性血管並發癥的風險明顯降低。

截至目前,中國已有近1億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在9.7%,這一發現對他們來說,無疑有著重大的意義。糖尿病在中國呈快速增長趨勢,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低糖飲食已經成為了一個慣性思維。但在中國開展了一項涉及50萬人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後,上述研究表明,新鮮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血管性並發癥的風險。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新鮮水果富含微量元素(比如鉀),膳食纖維,抗氧化劑和其他各種對身體有益的活性物質,而且不含或只含有少量的鈉或脂肪及熱量。但是水果中所含的具有甜味的糖分,使人們擔憂水果的攝入對糖尿病可能有一定的危害(比如使血糖控制更困難),以致中國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不吃或極少吃水果。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牛津大學陳錚鳴教授介紹,研究結果將為現有的(包括針對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指南,在倡導提高新鮮水果攝入方面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如果這些保護作用代表因果關系,那麽對這一進步改善中國及其他地區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將起到積極作用。

在中國及許多其他亞洲國家,近幾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劇上升。然而,有關水果對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並發癥的影響究竟如何,全球的研究證據還非常有限。

此研究從中國10個不同地區招募了50余萬年齡在35-74歲的成年人,采用問卷調查及體格檢查等采集了大量的數據,並通過住院記錄及常規死亡報告系統,了解調查對象的健康狀況。經過七年的追蹤隨訪,研究觀察了近1萬例新發糖尿病。此外,在加入研究時已經患有糖尿病的3萬余名調查對象中,觀察到1萬多例各類血管並發癥以及3400例死亡事件。研究人員詳細分析了這些疾病的發生風險與新鮮水果攝入水平的關聯性。

在基線調查時,約有20%的研究對象每天都吃新鮮水果(主要為蘋果、桔子等)。此外,約有6%的人從不或極少吃新鮮水果。糖尿病患者中不吃水果的比例(19%)為無糖尿病的3倍(6%)。

和不吃新鮮水果者相比,每天吃新鮮水果者七年隨訪期間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下降12%。在加入研究時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新鮮水果的攝入也顯示出對健康的明顯益處,每天攝入100克新鮮水果可以使糖尿病患者中的總體死亡率降低17%,大血管並發癥(例如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降低13%,小血管並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的風險降低28%。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牛津大學杜懷東博士認為,這是全球首個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同時證實新鮮水果攝入與糖尿病發生以及發展的保護性關聯作用,分析時調整並控制了一系列其他因素對研究結果的潛在影響。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表示,大多數中國成人只吃新鮮水果,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人們更多攝入加工水果或果汁。這可能部分解釋了為什麽研究能得出比較清晰而明確的水果保護作用的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240

【動畫】父母無底線溺愛糖尿病少年命危

1 : GS(14)@2017-03-04 00:34:35

父母疼愛子女無可厚非,惟古語有云:「過猶不及」,若父母過份溺愛,隨時害了子女,鑄成大錯。浙江少年小健今年16歲,但其生命卻逐漸走到盡頭,並非因他遇上癌魔或車禍,而是年輕的他竟患上糖尿病。小健原本精神健康,家中經濟狀況雖不是十分好,但父母盡其所能,有求必應。3年前,小健父母發現兒子胃口頗大,但人卻明顯消瘦,比以前更愛喝水,又不時要到洗手間小便。幾經勸說,小健才願到醫院檢查,醫生指他患上了糖尿病。小健自此每日要注射胰島素,原本活潑開朗愛運動的他變得憔悴,情緒也變得很差,經常亂發脾氣。父母千方百計遷就,深恐兒子拒絕打胰島素。小健的叔叔卻指,哥嫂沉溺愛兒子至毫無原則的地步。由於小健患上Ⅰ型糖尿病,除了每天要按時注射胰島素,還要控制飲食,但小健卻以進食為脅,否則拒打胰島素,哥嫂對於兒子的無理要求也照舊接受,令小健血糖未有好好控制,一直徘徊在10mmol/L以上(正常值上限為6.3mmol/L)。去年年底,小健又拒打胰島素,父母竟再次妥協,容許停止打胰島素,讓他改服中藥。半個月前,小健突感到胸口如巨石壓住,無法呼吸,頭痛,渾身無力。父母即時送到當地醫院。醫生發現其血糖達27mmol/L,醫生建議轉院。當小健被送到浙江省杭州醫院時,已神志模糊、呼吸急促、口唇發紫、逐漸昏迷,血糖爆表,無法測出。幾經努力才能保住其性命。醫生從小健抽出的血為紅白混合物,沉澱後浮在上面的脂類物質佔一半。而抽出的血未幾即凝固,無法進行正常檢測。小健身體已出現急性腎損傷至末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雖然醫院為小健一系列治療,成功讓血糖下降,電解質逐步恢復正常,但由於其多個器官已出現衰竭,小健的病情進一步惡化。醫生指,中藥對糖尿病病人只起到輔助調養的作用,未能完全替代藥物及胰島素。服中藥時一定不能停注射胰島素及降糖藥,否則嚴重後果。《杭州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3/19946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65

【我主場】受糖尿病困擾 訂明工作時間萬梓良出山打喪屍 張繼聰白只擋子彈

1 : GS(14)@2017-06-11 16:09:17

■萬梓良(中)和後輩張繼聰(左)及白只合作,鏡頭前後都十分合拍。攝影:仇志德



【《蘋果》專訪】系出名門,萬梓良(萬子)、白只和張繼聰都是鍾景輝的高徒,都稱之為演技派,難得今次為了「打喪屍」聚首一堂。不同年代的演技派代表人物,同場較勁,白只和張繼總都自愧不如,同被萬子的氣場震攝,亦親眼目到「成吉思汗」上身的萬子,在片場如何威武非凡。採訪:君喬久別銀幕的萬梓良,繼12年《懸紅》和13年的《古惑仔:江湖新秩序》後,今次再跟一班陌生的年輕後輩合作,拍攝港產片《今晚打喪屍》,原來背後有段古。萬子日前於觀塘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談到為何相隔幾年才有一部作品,他哈哈笑說:「冇乜人請!」



■張繼聰(左)表示從萬子身上學到演員應有的專業態度,獲益良多。

■萬子(右二)為拍這場避喪屍戲,在街市跑足兩晚。

■萬子是鍾景輝(中)藝訓班的學生。資料圖片


導演誠意打動

萬子近年長居內地,坦言對香港電影已經生疏,今次難得為港產片出山,原來是被導演盧煒麟和監製鄭思傑的誠意打動,他說:「佢哋好有心,經好多人輾轉搵到認識我嘅朋友再聯絡我,咁我就約咗個時間返香港傾。」回港傾談期間,發現面前素未謀面的年輕人均是他的影迷,對自己以往作品有深刻印象。萬子笑謂:「佢哋好希望同我合作,最後我用咗去兩次洗手間時間去諗,然後返埋位就答應演出。但最重要係時間,因為近年健康情況唔好,有糖尿病。」萬子希望與劇組訂明工作時間,令作品得以最佳精神體力狀態演出,不負影迷的寄望。首次接拍喪屍片,豈不是要經常進入瘋癲狀態不停走避?萬子透露自己戲份甚少需要走避,動作場口都集中在結尾,但都跑了兩晚。憶起這兩晚演出,萬子指辛苦了戲中飾演他兒子的白只及世姪張繼聰,他說:「嗰場戲喺街市拍,現場佈滿反應彈,所以拍攝時要一take過,導演嗌開始,佢哋兩個就扶住我跑,旁邊啲菜同食物就炸到亂飛,我夾喺中間,咁佢哋就幫我擋晒,尤其白只要保護爸爸就中得最多。」


叫前輩印象深

跟兩位後輩張繼聰及白只首度合作,萬子表示由於大家都是King Sir鍾景輝的學生,所以一開始已經有共同話題,而最有趣是首日開工當他坐在片場等待時,白只匆忙走到其身旁,九十度鞠躬大叫「前輩」,令他印象深刻。跟萬子合作,白只表示完全感受到甚麼叫氣場,最記得第一次對稿時,聽到萬子哥讀出對白,便完全感覺到這便是戲,白只說:「萬子哥就似一個舵手,有佢帶領住,我就有個跟住對象,每一個鏡頭拍完都唔係望導演先,係望萬子哥先睇吓係咪收貨。」阿聰指最深印象是一場萬子哥獨自近六分鐘的戲,現場環境又熱又焗,但從鏡頭中深深感受到演員在鏡頭前的力度已經不是演技,而是跟鏡頭融為一體,他說:「呢份態度令我立即學到,真係遇到好攰嘅時候都唔好話辛苦,耐心啲去繼續做。」原來在街市走避喪屍一幕有小故事,便是三人等埋位經已等到深夜好累,但導演一叫埋位,萬子哥就捉住白只及阿聰大叫「畀個好嘅」,然後埋位拍,那刻兩人指感受到「成吉思汗」在旁。場地提供:TOWARD Studio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1/200516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34

大台直播恬妞婚禮萬梓良糖尿病纏繞暴脹

1 : GS(14)@2017-06-11 16:09:17

下月滿60歲嘅萬梓良(萬子),縱橫影視圈40年,代表作多不勝數,包括《大內群英》、《太極張三豐》、《流氓大亨》、《大家族》、《他來自江湖》、《巨人》等等,但係講到感情,咁就一隻手可以數晒,經歷過兩段婚姻,與第二任妻子郭明黎育有一子。鄧萃雯當年18歲,就加入無綫藝訓班,之後就委派佢拍攝劇集《薛仁貴征東》,仲要做女主角,夥拍萬梓良,雖然萬子比雯女大9年,有指男方當時向雯女展開熱烈追求,就係咁,佢哋就好快熱戀起來,有指萬子係雯女嘅初戀。可惜最後萬梓良移情別戀,愛上恬妞而與雯女分手。88年,萬子同恬妞因為合作電影《大哥大》而認識,其後有指佢哋到馬來西亞為劇集拍外景時,兩人戲假情真,而最重要係萬子好錫恬妞嘅囡囡彤彤,當時恬妞就覺得萬子就係佢最理想嘅老公人選。92年佢哋就結婚,當時全城哄動,因為佢哋嘅婚禮由無綫直播不特止,仲要請嚟邵逸夫爵士為佢哋證婚,萬子讀誓言時話:「三個人一條命」,可惜呢段婚姻只維持咗4年,離婚收場。對於離婚,萬子當年曾講過,也許自己年紀少,有啲地方對唔住恬妞,但佢哋依然係朋友。同恬忸離婚後,萬子都有傳過緋聞好似長沙美女劉凌同新加坡美女陳婉嫻等。第二任妻子郭明黎原來係佢嘅影迷,任職南方航空嘅郭明黎,話12歲睇萬子嘅《流氓大亨》,自此就封咗佢做偶像,96年,佢喺新加坡邂逅萬子,見到偶像當然開心,郭明黎仲同一班姊妹接受咗萬子嘅邀請,一齊去唱卡拉ok。萬子雖然當時剛同恬妞離婚,但都向郭明黎表達愛意,可惜佢哋就要分隔兩地,直至99年嘅農曆新年,萬子專程跑到昆明接郭明黎,咁先至得到郭明黎嘅歡心,正式拍拖,至2002年結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1/200521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36

【東京咖啡】世界冠軍在茨城 IT人患糖尿病轉做咖啡師

1 : GS(14)@2017-10-15 18:39:28

2016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粕谷哲先生。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me/travel.appleseed好些人會擔心經常喝咖啡會對身體不好,但原來2016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的日本咖啡師粕谷哲先生,是在三年前得知自己有糖尿病,才從IT界改行當咖啡師的。


三年前一個契機令他轉行做咖啡師,成就「世界冠軍」。

粕谷哲先生所在的咖啡店,是在距離東京差不多兩個小時車程的茨城縣。咖啡店無論從外觀到走進店內,都看似是一間很平凡樸實的咖啡店。如果不是咖啡吧台擺放着粕谷哲先生比賽的相片,進來的客人未必會發現原來眼前的,就是一位世界冠軍咖啡師。問到粕谷哲先生為甚麼贏了世界冠軍之後,仍然選擇留在茨城縣,而不去東京開店。他說:「茨城其實是個很好的地方,但一直被說成是日本最沒有魅力的地方,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如果說日本有個地方有一個世界冠軍,大家肯定都會以為是東京吧。但我想證明在茨城這個地方,如果我想成為世界冠軍也是可以的。」



提到比賽,粕谷哲先生分享了每次比賽,他都堅持穿着平日的裇衫、圍裙、皮靴跟手錶上台,他說這樣可以增強比賽時在台上的自信心。粕谷哲先生沖咖啡時亦有自己的一套,就是採用4:6注水法則,即是頭兩次使用40%的水,決定咖啡甜度和酸度,再之後使用60%的水,決定咖啡的濃度。他的咖啡店平日只售賣咖啡,店內沒有其他甜品或者小食。不過相信大家會專程來到茨城找粕谷哲先生,當然咖啡才是主角吧。
Coffee Factory日本茨城縣守谷市2-18-3 Chuo採訪、攝影:Jimmy Wong@List Cup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5/201833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41

糖尿病患者為自己做好準備

1 : GS(14)@2018-01-15 02:15:50

【明報專訊】Linda小時候就被診斷出患上糖尿病,不但長期與病同行,醫療開支更是沒完沒了。最近有報道表示糖尿病患者中,有52%受訪者曾因糖尿病而影響其他疾病的治療,以及購買醫療保險的機會。調查中超過九成糖尿病人希望購買醫療保險,但僅32%擁有個人醫療保險,半數病人曾面對受保被拒及糖尿病相關併發症不受保單保障等情况。

部分香港人工作壓力大,經常進食高鹽、高糖或精製食物,加上缺乏運動,容易患上各種類型的都市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等。有報道表示,在香港每10個香港人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者30歲左右便發病,全香港更有70萬名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患中風的機會比正常人高出兩至六倍,患上心臟病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出一至兩倍,堪稱香港十大健康殺手。

預留充足現金 應付突發醫療開支

像Linda這樣的情况,幾年前曾嘗試向不同保險公司查詢醫療保險,希望保障日後的醫療開支,但都被保險公司拒保。沒有保險公司接受Linda投保,她擔心自己日後要自己負擔沉重的醫療費用,於是向筆者詢問如何在理財上作出部署。

在短期部署上,筆者一般會建議預留3至6個月的個人開支作為緊急備用現金,長期病患者需長期看醫生,以及服用降血糖藥或胰島素等;嚴重的糖尿病亦會引發許多併發症,都令糖尿病患者需承受比一般人大的巨額醫療開支。若患者早年沒有購買醫療保險,未有將相關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就更加要注意預留充足的備用現金以支付突如其來或長期的醫療開支。

市面提供糖尿病患者保險

以往糖尿病患者在申請住院醫療和危疾的保險時,在申請表上填上健康狀况後,大部分情况下都會被拒保,或者要求增加保費;但今年相繼有多家保險公司推出接受糖尿病患者的住院醫療保障和重疾保障保險計劃,絕對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大喜訊。以醫療保險為例,保險公司會要求糖尿病患者達到規定的健康指標,才會接受其投保。難得的是,即使是糖尿病引發的併發症亦在受保範圍內,而其保費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以Linda為例,40歲的女性,住院時選擇普通大房,其每年的保費大約為9000元。住院醫療保險是實報實銷形式的保障,保障了糖尿病併發症及所有住院的醫療開支,不設終身上限,保障更是即時生效。 除了提供免費的身體檢查外,更有健康獲獎賞,鼓勵糖尿病患者積極治療及控制飲食。

除了住院醫療保險外,現時也有保險公司推出為糖尿病患者而設的危疾保險。危疾保險計劃跟醫療住院保險不同的地方,在於後者為實報實銷制,保險公司只會賠償所有關於住院的醫療開支;相反,危疾保險是一筆過的現金賠償,投保人獲得賠償後,保險公司不會理會賠償金的用途。患者可以利用賠償進行西醫以外的治療,例如中醫或自然療法等,因此危疾保險可以彌補住院醫療保險不足的地方。提提大家在選購危疾保險時,留意當中所列明的癌症保障項目是否切合個別需要、等候期的長短,以及投保後保費調整是否在可負擔範圍內等等。

高危人士宜未確診前購醫保

如果你家族係有糖尿病史,或者你屬於糖尿病高風險人士,除了要時刻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驗身外,最好就是在未確診患上糖尿病前,先為自己購買合適的醫療保險,以保障日後的醫療開支。另外,定期檢視自己的理財狀况,跟定期做身體檢查一樣重要。醫療科技及理財產品一樣,兩者也是推陳出新,時刻因應現代都市人的需要而作出優化。即使以往沒有合適的理財或保障計劃,不代表以後不會有;所以必須定期看看自己的理財狀况,配合自己的需要而選擇合適自己的工具,確保自己得到全面保障。

黃惠儀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聯席董事

[黃惠儀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57&issue=20180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