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瞭解投資人的需求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928.html

場景如下:和一個投資人相約聊投資的相關事項, 在見面之前應該瞭解哪些事情

瞭解投資機構

錢的屬性:投資的錢是美元還是人民幣, 這個非常關鍵, 錢是有屬性的,美元基本得做VIE,估值比較高的得找美元,人民幣基本投早期

投資階段:種子期、天使輪、A輪還是B輪, 不太可能一家機構所有階段都投

投資方向:就是行業和領域, 如果TMT項目問一個只投傳統行業的機構,那肯定悲劇

瞭解投資人

個人背景:畢業學校,上一家公司, 個人經歷等

影響決策的能力:能否影響到決策,這個關係到整個投資流程的時間

偏好的方向:每個投資人都有自己特別擅長和熟悉的領域, 而且可能會有深厚的資源

投資過的項目:這個是最重要要瞭解的, 主導投資過哪些項目,這個能說明很多問題,包括前面提到的, 在哪塊比較熟悉, 能否影響決策, 在哪塊比較有資源

瞭解渠道

機構官方網站一般有介紹, 包括機構接受, 投資團隊介紹

微博、知乎, 可以搜索下個人帳號

專業網站,像36氪、IT橘子、天使匯、i黑馬等,都有比較詳細的數據庫

口碑, 可以去問問他周圍的人, 也可以問問他投資過公司的CEO

最後

通過渠道去瞭解投資機構和投資人, 明確目的, 瞭解可行性, 一方面不浪費對方時間, 也不浪費自己時間, 綠色環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25

WSJ:關於耶倫你必須瞭解的五件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260

經歷一波三折,眾望所歸的耶倫終於被提名擔任下一任美聯儲主席。WSJ編輯VICTORIA MCGRANE回顧了耶倫的「優秀」事蹟,展現了一個行事果斷、不畏權威、先知先覺、勇於承認錯誤,並著有良好溝通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耶倫:

1.她一直推動美聯儲使用激進的新政策來促進經濟增長。耶倫在學術研究上一直更多地專注於失業的成本和成因,並一直呼籲美聯儲對高失業作出強而有力的應對。她認為,經濟處於如此疲軟的狀態下,通脹是不大可能出現的——至今,她的這個觀點一直都是正確的。在今年2月的演講中,耶倫表示:「對我來說,這些不只是統計結果。我們知道,長期失業對工人和他們的家庭來說是毀滅性的。」

2.她曾經一度擔憂通脹過高。耶倫的公開言論和過去的行動顯示,她致力於保持低通脹水平。在2011年的演講中她表示,美聯儲「決心確保不會重滔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覆轍,當時美聯儲並沒有強而有力地應對上升的通脹水平。」

耶倫是美聯儲採取2%通脹目標的長期支持者,並在2012年美聯儲公佈該通脹目標背後起了重要的作用。在1996年,時任美聯儲官員的耶倫就和當時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爭論合理的通脹水平問題,耶倫認為過低的通脹水平和過高的通脹水平一樣,都會損害經濟——現在這個觀點已經得到美聯儲的廣泛認同,但那時並沒有。1996年的晚些時候,耶倫呼籲格林斯潘上調短期利率,因為擔憂過熱的經濟可能導致過高的通脹,但據前美聯儲官員Laurence Meyer表示,格林斯潘否決了耶倫的建議。

3.她是一個優秀的預測者。美聯儲必須預測經濟增長、通脹和失業率水平來制定政策。據WSJ的分析發現,在2009-2013年之間,耶倫的預測準確率是現任美聯儲官員中最高的。

4.金融危機使她成為更嚴格金融監管的信奉者。耶倫已經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當時她擔任舊金山聯儲主席)使她從一位有些「溫和的」地區性銀行監管者,轉變成相信嚴格監管比直到麻煩即將到來監管者再去反應是更為有效的信奉者。

在2010年接受國會成立的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的訪問中,耶倫表示了對美聯儲和其它監管者需要很長時間談判和發佈新監管規則的失望。「這個經歷已經使我強烈地傾向於(建立)更嚴格的標準和內建的規則——當像這樣的危機發生的時候,這些規則將自動生效,使收緊(規則)變成沒有那麼可自由判定的事情。」

在6月的講話中,耶倫表示美聯儲可能需要要求最大最複雜的銀行持有更多資本緩衝來吸收損失,比國際監管者的新要求更高。而這個計劃受到了美國大銀行的強烈反對。

5.她堅信透明度,而市場認為她是個優秀的溝通者。2010年,伯南克任命耶倫領導一個內部溝通委員會,而該委員會已經在央行向公眾傳達其政策目標和計劃的方法上,作出了若干創新。這些創新包括所謂的前瞻指引——美聯儲公佈未來政策最可能的發展走勢,而前瞻指引現在已經演化到給出具體的失業率和通脹門檻;伯南克主持的定期的新聞發佈會;以及2012年1月首次公佈的長期目標和策略文件——美聯儲認為與國會授予其使命一致的失業和通脹水平。

在今年4月的演講中,耶倫表示:「貨幣政策的效用關鍵取決於公眾獲得的關於美聯儲未來幾個月或幾年將實施什麼政策的信息。我希望並相信,那些『永不提供解釋和理由』的日子將永遠過去了。」

市場參與者認為,耶倫在解釋央行想法上做得很好。在去年兩個獨立的調查中,一級交易商的高管——那些直接與美聯儲進行交易的銀行,在回應關於美聯儲溝通政策的問題中表示,耶倫的講話特別有幫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59

瞭解價值,做有價值的事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piy.html

——讀《價值,公司金融的四大基石》有感

(本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2013年第63期)

 

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蒂姆·科勒、理查德·多布斯和比爾·休耶特供職於麥肯錫公司,而麥肯錫是一家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因此,這本書的原意應該是寫給公司高層管理者看的。事實上,書的封底上「對《價值》的讚譽」均出自知名公司的高管,其中尤以首席財務官為多。

創造價值

本書將投資者分為四類,其中有一類為內在投資者,「內在投資者通常悄悄地鑽研業務——學習、分析並深入研究所投資公司。他們觀測長期經濟效益,研究基本面,應用價值核心原則來確定股票的真正價值。」

顯然,這本書對內在投資者也極具價值——如何評價一項行為是在創造價值還是毀損價值,怎樣才能更好地創造價值,這些其實是公司管理層和內在投資者共同關注的重點問題。在些問題上,作者們有很多真知灼見。

例如,A股上市公司在進行收購時,往往會在公告中討論這一行為是否會增加公司的每股收益。然而,作者告訴我們,「沒有實證顯示增加或者稀釋每股收益是衡量價值創造或損失的重要指標。增加每股收益的交易和減少每股收益的交易同樣都有可能創造或破壞價值。」

再如,對增長的評估。作者認為,不同的增長創造不同的價值,而要評估來自一種特定增長類型的價值創造潛力,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觀察公司的收入增長時,誰會有損失,以及損失者如何反應或反擊。作者將增長分類四種類型:市場份額增長、價格增長、潛在市場增長和兼併收購,並分別作了具體的分析。這些思路給了我很大啟發。

除此之外,讀這本書我還有一些意外收穫。我們經常見到有投資者或分析師經常根據國外某一行業的發展歷程對國內行業的未來作出預測。書中的這段話給我們一個提醒。

汽車工業表明,競爭優勢通常是有市場特殊性的。豐田和其他日本汽車製造商能夠在美國市場上與美國汽車製造商相比而獲得溢價,但相互競爭不能在日本獲取溢價。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本書的篇幅不夠長,正文內容只有約200頁,在我看來,像上面這種論述,如果能佐以詳盡的案例分析就更好了。再如本書第10章《資本回報率》對「投入資本回報率的持續性」的討論,其實是在討論價值投資者高度關注的「護城河」問題,這種問題,單獨寫成一本書讀起來才過癮。

做有價值的事

在讀這本書時,我也有頗有些疑惑。請注意我這裡用的是「做有價值的事」而非書中強調的「創造價值」。這是因為,根據書中的「價值守恆原則」,我的一些主張並不創造價值。作者認為,只有當公司產生了更高的現金流而不是僅對原來投資者的資產進行重新配置,才能為股東創造價值。「當一家公司用債券取代股權或發行債券回購股票時,只是改變了現金流的所有權,並未改變可獲得的總現金流或者增加價值(除非債務節稅增加公司的現金流)。」

要確定股票回購是否會創造價值,我們需要考慮用於回購股票的現金的來源。舉例來說,我們假設某公司舉債100美元用於回購10%的股票。每100美元的股票回購,該公司將支付6%的新債務利息。如果稅率是35%,在支付稅款後,該公司的盈利將下降3.91美元。但是,股票總數也減少了10%,所以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將上升約5%。

……該業務的總現金流沒有增加。當每股收益增加5%時,該公司的債務也會相應增加。當槓桿率增加時,公司的股票現金流波動將更為劇烈,投資者會要求一個更高的回報。市盈率將會被拉低,從而抵消了每股收益的增加。

——第3章《價值守恆原則》

投資者真的那麼厭惡(現金流或業績)波動麼?其實未必。我甚至有些懷疑作者的觀點是自相矛盾的。

我們認為,投資者認識到公司業績不會是平穩的。在10個國家開展5種不同業務的公司怎麼可能實現每年盈利增長保持在10%?一個地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應,正好完全抵消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應的概率實在太渺茫了……投資者預期到了公司所在行業的自然波動。在某些情況下,如金礦公司,他們其實希望價格發生變化。

——第9章《盈利管理》

大型套期保值有效的最長時間通常只有一兩年,但一家公司的價值包含了隨後幾年在波動的市場價格下的現金流量。因此,儘管套期保值可能會降低短期現金流的波動,但基於長期的現金流量,它對公司的估值影響不大。

——第14章《風險》

就我個人而言,贊成上市公司適度舉債以提高淨資產收益率。我還沒有看到A股有哪家經營出色的公司因為適度舉債而陷入財務困境。本書的「價值守恆原則」建立在MM理論的基礎之上,這讓我覺得作者們書生氣稍重了些。價值投資的鼻祖格雷厄姆雖說長期在哥侖比亞大學任教,但他長期從事投資實踐,對負債的看法或許更現實些。

合理數額的長期債務對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來說是一種優勢,因為股東可以利用債券持有人的資金獲得比利息費用更高的利潤。假如債券融資的數額適當,不論在什麼條件下,其安全性都不會受到影響,不論是對企業還是對投資者來說,這都是十分理想的。

當作者分析具體案例時,他們就不那麼書生氣了。

金融工程幾乎總會產生這樣的複雜性,當這些複雜性不能處理得很好時,事情就會出錯。考慮美國的一個服裝連鎖零售商——默文(Mervyn)的所有者在試圖拆分其運營的房地產所有權時發生了什麼……儘管默文公司存在大量的問題,但是這個結構增加了改善公司績效的困難。默文是在2008年申請破產的,它所有的商店在2009年被關閉。

我還發現,作者對回購的看法出奇地消極。

一些人表示當股票價格被低估時,管理層應該回購股票。我們假設管理層認為公司當前的股票價格沒有完全反映公司的內在潛力,所以今天進行回購。一年之後,市場價格調整到管理層的預期。那麼,價值是否被創造?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價值沒有被創造,它只是從一部分股東(出售股票的)轉移到了沒有出售股票的股東。所以,堅持持有的股東從回購中受益,但是全部股東的利益沒有受到影響。

——第3章《價值守恆原則》

然而,回購真的沒有價值麼?我們再來看書中的另外一段話。

股票價格太低也是有缺點的,特別是會有被收購的威脅。此外,它……也可能會使管理者和僱員士氣低落。

——第16章《投資者溝通》

既然如此,如果回購能夠使得公司過低的股價變得相對合理,又怎麼可能沒有價值呢?

裸奔之外

近期資本市場上一件發生了一起裸奔事件,其主角是重倉貴州茅台(600519)的董寶珍先生。在此之前的94,董先生曾給貴州茅台的管理層寫過一封公開信,建議公司回購其股份。那一天,貴州茅台發佈公告稱,大股東茅台集團於93增持了公司股票40.68萬股。董先生認為,「通過大股東增持企業股票,只是強化、促進大股東利益……通過股份公司回購,維護的是包括大股東在內所有股東的利益。」

可惜的是,至今我們沒能看到貴州茅台方面公開回覆董先生。如果按本書的分類,董先生無疑算得上貴州茅台的內在投資者,而作者在書中極力主張公司與內在型投資者溝通。我認為,即便貴州茅台不想回購股票,也應該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才是。如果他們看過本書,或許可以借用本書中對回購的觀點。但無論如何,對即將裸奔的內在投資者漠然以對令人心寒。

與茅台集團93日增持151.66元的收盤價相比,近來貴州茅台的股價已然又跌了一些,寫本文時(1025)收於136.73元。公司94的公告稱,「基於對本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茅台集團公司擬在未來6個月內(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義繼續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繫統增持本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本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1%(含本次已增持股份)。」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沒有見到茅台集團再次出手——在貴州茅台三季報公佈後,有觀點認為公司業績拐點已現。果真如此,當下顯然是買進貴州茅台股票的大好時機。

國情不同

看這本書,我們會發現美國的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與我國有較大的差異,或者說,國情不同。例如,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極不穩定,而「公司,特別是在美國的公司,使投資者適應只有在最困難的環境下,他們才可能會期望削減分紅。」作者說,「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情況,就是股市對公司不能再投資它的現金流而感到驚訝。」而國內卻有些投資者視高分紅(尤其是力度突然提高的高分紅)為陷阱,仔細一看,他們舉的例子中有不少是新上市的公司。其實,有著大量超募資金的新上市公司高分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你怎麼可能指望公司能用好那麼多的超募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公司仍然吝於分紅才是更可怕的事情。

出現這樣的差異,我認為投資者的構成是一個重要原因。作者估計,內在投資者只持有美國股市資產的20%,佔交易量的比重更是只有10%,但他們才是股價的最終驅動力量。看看今年A股市場上創業板公司股價的一飛衝天,諸多大盤藍籌股卻死氣沉沉,我實在不相信國內有多少內在投資者。

在這種情況下,仍能注重投資者回報的上市公司更加可貴,我真心希望他們能夠和內在投資者互相珍惜,合作共贏。與美國市場不同,至少在現階段,通過分紅或回購來增加對投資者的回報在國內是一件極具價值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49

【讀懂耶倫時代】投資者必須瞭解的「女王」證詞十大看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714

耶倫即將成為全球市場最關注的一個女人,週四的證詞就說明了這一點——黃金價格因她而反彈,美股因她再創新高,美債為她回暖……她說了什麼,本文對這份證詞中的十大要點做了詳細總結。

1.鴿派觀點大放異彩,寬鬆步調料將持續

正如市場所料,耶倫在寬鬆政策方面延續著伯南克的鴿派傾向,在週四的證詞中,耶倫為QE所做的辯護奠定了她贊成寬鬆的基調。

比如,她說:

QE帶來的益處超過了其成本。

料將在一段時期內維持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復甦仍然疲弱之際,不能夠撤除對經濟的支持。

美聯儲有必要竭盡所能地推動經濟強勁復甦;不過早撤走購債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購債計劃對經濟增長和經濟前景的貢獻很大。

正在尋找增長足夠強勁以推動經濟持續前行的跡象;並無明確的時間來決定何時縮減購債規模。

目前美國的經濟復甦還「令人失望」。

政策刺激對於房價的支持是「普遍有益的」,等等。

據zerohedge總結,在耶倫的證詞中,偏鴿派和偏鷹派的表態比例為38:12,可以看得出其鴿派傾向較為明顯。但即使是這樣,QE當然也不會永遠地持續下去。

2. 對QE Forever說No

儘管耶倫對QE的支持態度明顯,但我們也絕不能忽略她在撤出資產購買項目方面的表態。她說:

QE政策不會一直維持下去。

隨著經濟復甦,有必要及時讓政策恢復常態;美聯儲有退出的工具。

將QE政策維持太長時間也會面臨諸多風險。

QE政策並非一條預先設定好的路徑,如何調整取決於經濟數據。

購債計劃持續的時間越長,就越需要擔心相關的風險。

不排除利用貨幣政策來解決資產價格失調的可能性,等等。

3. 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

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復甦是近兩年帶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在房價迅速回暖的同時,市場上也有一些投資者開始對又一輪的泡沫感到恐慌,但耶倫並不是其中之一。她在週四的證詞中明確表示:「美聯儲沒有看到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

她還說:

美聯儲在資產泡沫形成時就察覺到泡沫是非常重要的。

現階段並不認為金融穩定性存在風險。 

近期美聯儲的計劃支持了房地產市場,為許多美國人提供幫助。

美聯儲並不認為槓桿有普遍增加的現象;並不認為資產價格有偏差現象。

4. 黃金?沒人真的懂這個東西

與伯南克一樣,耶倫似乎也認為黃金是個「神秘之物」……

以前伯南克曾說過,沒有人真正懂黃金

黃金下跌很可能是因為投資者更加有信心,對極端結果的擔憂減少了。

沒有人真正理解黃金價格,我也不會裝著理解他們。  

而耶倫在證詞中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沒有人知道什麼因素能讓黃金上漲或下跌。

在金融市場動盪時,投資者總會有湧向黃金的趨勢。

更多耶倫對黃金的看法可參見:耶倫的「黃金觀」:黃金漲跌不好懂、人恐慌時就持金

耶倫在聽證會上講話之後,黃金迎來了6個交易日以來首次上漲。在繼任美聯儲主席職位的同時,耶倫是否也會繼承伯南克「黃金之友」的稱號呢?

5. 股市泡沫?不存在

近兩個月,美國股市已經N次創下歷史新高,在市場一片歡呼的同時,泡沫的概念也開始盛行,但耶倫似乎對一切含有「泡沫」兩個字的說法都不太贊同——房市沒有泡沫、資產價格沒有泡沫,股市?當然也不存在泡沫。

耶倫在證詞中表示:

並不認為股票價格存在泡沫。

證據表明股票估值並未處在泡沫領域。

6. 就業市場並不如看上去的那樣好

先回顧一下上週五「激動人心」的10月非農就業報告

美國10月新增非農就業20.4萬人,遠遠高於預期的12萬人。

與此同時,9月新增就業由14.8萬人上調至16.3萬人,8月由19.3萬人上調至23.8萬人。

10月美國失業率為7.3%,符合預期,此前9月為7.2%。

這個報告一度讓市場對美聯儲12月份開始放緩QE的預期大幅加強,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引發了一次市場「大地震」。但在耶倫看來,其實就業市場並沒有這份報告表現出來的那樣討人歡心。耶倫說:

若拓寬統計範圍,那麼美國的失業率水平仍高於7.3%。

我們有太多的人退出就業市場。

在隨後的問答環節,耶倫透露:「實際的」失業率仍處於10%左右的水平

這可能會給美聯儲持續寬鬆留下更多空間。

7. 何時開始上調利率?

2008年,美聯儲首次採取超額準備金支付利率(IOER)的政策,把它當作控制短期利率的工具。美聯儲數據顯示,自採取該措施以來,美國銀行業存放在美聯儲的超額準備金規模已經擴張至2.3萬億美元左右。

耶倫並沒有像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那樣認為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可能會持續到2016年,但她也明確表示,現在還沒有到上調利率的時候:

在擔任FOMC委員時,從未投票反對升息。

處於低位的政府借貸成本只是暫時的,國會應關注利率何時走高的時間。

低利率損害了儲戶的利益;有必要改善經濟。

然而,現在上調短期利率將損害復甦。

8. 「大而不倒」的銀行是耶倫的「眼中釘」

此前,耶倫在銀行監管的問題上表現出了較為強硬的態度。有關「大而不倒」銀行的問題,耶倫曾提及美聯儲正在考慮的一個要求:某些複雜的大型銀行必須維持一個最低水平的無擔保長期債務。這個要求的目的是,當銀行倒閉時,要確保債權人承擔損失。

她在週四的證詞中也對這些問題表示關注,她說:

解決「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是一個關鍵目標。

美聯儲在解決「大而不倒」銀行的問題方面正取得進展。 

美聯儲考慮讓大銀行持有額外的無擔保債券。

認為美聯儲的計劃日程將對「大而不倒」問題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多數研究直指,「大而不倒」銀行獲得了「一定的補貼」。

銀行擁有更多的資本將是極為重要的。

美聯儲非常關注金融穩定。

美國將提升大型銀行的資本標準。

9. 國會,聽好了!——不能讓QE為美國財政赤字補漏

伯南克不止一次的表示,不能指望美聯儲把所有的工作都做了,美聯儲只能盡其所能促進經濟,財政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政府的高效和決斷。與伯南克一樣,耶倫也「抱怨」了聯邦政府的財政問題對經濟造成的拖累:

去年,美國經濟遭到了財政政策的拖累。

財政拖累的減少,很可能帶來更強的經濟增長。

財政政策起到了與貨幣政策相反的作用。

財政政策已經令美聯儲的任務「更艱巨」。

一個「無害」的財政政策將幫助經濟。

美國債務違約將是「災難性的」。

10. 重申美聯儲的職責和美聯儲獨立性

證詞中,耶倫還對美聯儲的任務、目標、溝通策略以及獨立性表達了基本立場,她說:

美聯儲的首要任務是實現通脹和就業目標。 

美聯儲需要更清晰地溝通,以降低不必要的波動性。

美聯儲需要密切關注金融狀況;但不要做「市場的囚徒」。

在權衡是否退出QE時,美聯儲將繼續評估未來的經濟數據。

美聯儲的監管職責就像貨幣政策職責一樣重要。

美聯儲已經從危機中獲得重要教訓。

美聯儲已經徹底檢查了自身的監管職能,特別是對大銀行的監管。

美聯儲聚焦於避免通縮。

美聯儲無法結束收入不平等問題,但可以通過創造強勁復甦來幫助緩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102

歷史性限制伊朗核項目協議:你應該瞭解的要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771

11月24日,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就限制伊核計劃並放寬對伊制裁達成協議。協議自稱,

對伊朗核項目的介入監控和透明度前所未有。

西方國家官員稱,這份協議將制止伊朗繼續發展核項目,打擊伊朗建立核設施關鍵組成部分,對伊進行監控,使伊朗生產武器用核燃料的時間延長。

伊朗稱,協議打破了經濟制裁,表明國際社會認同伊朗追求開發民用核項目。

協議賦予雙方哪些權利?讓我們看看華爾街日報歸納的協議要點:

鈾濃縮

   · 伊朗承諾終止所有提取純度5%以上濃縮鈾的活動。

   · 伊核問題六國承認伊朗人民有權使用和平用途的核能源。

鈾庫存

   · 伊朗將開始將目前存貯的純度20%濃縮鈾轉變為無法適用於武器的氧化物,或者降低其純度。

華爾街見聞註:純度達到20%即可用於武器,原子彈需要的核原料純度達到90%。

   · 伊朗不得增加低濃縮鈾。

離心機

   · 可生產純度高於5%的濃縮鈾的離心機都將停工。

   · 伊朗不會安裝任何新的離心機,不會用新設備替代老設備。伊朗不得增加國內濃縮設施數量。

   · 如長期談判破裂,伊朗不會大批裝備可迅速使用就位的離心機。

審查

   · 對進行和濃縮作業的納坦茲(Natanz)研究發展基地與福爾多(Fordow)地下基地,將增加審查頻率,首次由每週檢查改為每日檢查。新增檢查地區包括離心機生產場所、鈾礦和鈾冶廠,檢查還將收集阿拉克(Arak)重水核反應堆的信息。

   · 伊朗同意與聯合國觀察機構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達成協議。應該協議要求,伊朗將提供更多的信息,披露核反應堆及生產場所相關計劃。

阿拉克核反應堆

   · 實施中期協議期間,該核電站不會進一步開展工作。

   · 實施中期協議期間,伊朗不會開始拆除阿拉克反應堆,今後也不會拆除。

制裁

   · 實施中期協議期間解除的對伊制裁合計規模相當於60-70億美元.

   · 如要進行人道活動,伊朗會得到更好的渠道動用自己的資金。

   · 伊朗出口石化產品的制裁暫停。

   · 伊朗交易黃金及其他貴金屬的制裁暫停。

   · 大多數影響伊朗汽車業的制裁暫停。

   · 對一些飛機零部件的制裁解除,包括保證航空安全的零部件,但不包括軍用雷達使用的部件。

   · 解除一切對伊朗購買醫療設備的資金限制。西方國家將監督這類採購,以保證設備來自得到認可的公司,並非動機可疑的公司。

   · 所有解除制裁的規定都是短期的有限解除,均可撤銷。銀行和石油的核心制裁都將維持不變。如伊朗未履行承諾,則任何解除規定都會撤銷。

新制裁

   · 如伊朗違反協議規定,西方國家保留施加新制裁的權力。

「突襲」效果

西方官員稱,實施中期協議後,如伊朗迅速生產武器級材料所需的時間將從幾週延長到幾個月。

這意味著伊朗擁有的高純度濃縮鈾和離心機更少了,面對的審查員更多了,國際社會將得到更多的時間和必要手段發起突然襲擊。


以下為白宮發佈的核協議內容:

First Step Understandings Regarding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s Nuclear Program

The P5+1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Germany,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facilitat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has been engaged in serious and substantive negotiations with Iran with the goal of reaching a verifiable diplomatic resolution that would prevent Iran from obtaining a nuclear weapon.

President Obama has been clear that achieving a peaceful resolution that prevents Iran from obtaining a nuclear weapon is in America's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 Today, the P5+1 and Iran reached a set of initial understandings that halts the progress of Iran's nuclear program and rolls it back in key respects. These are the first meaningful limits that Iran has accepted on its nuclear program in close to a decade. The initial, six month step includes significant limits on Iran's nuclear program and begins to address our most urgent concerns including Iran's enrichment capabilities; its existing stockpiles of enriched uranium; the number and capabilities of its centrifuges; and its ability to produce weapons-grade plutonium using the Arak reactor. The concessions Iran has committed to make as part of this first step will also provide us with increased transparency and intrusive monitoring of its nuclear program. In the past, the concern has been expressed that Iran will use negotiations to buy time to advance their program. Taken together, these first step measures will help prevent Iran from using the cover of negotiations to continue advancing its nuclear program as we seek to negotiate a long-term,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hat addresses al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concerns.

In return, as part of this initial step, the P5+1 will provide limited, temporary, targeted, and reversible relief to Iran. This relief is structured so that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sanctions regime, including the key oi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architecture, remains in place. The P5+1 will continue to enforce these sanctions vigorously. If Iran fails to meet its commitments, we will revoke the limited relief and impose additional sanctions on Iran.

The P5+1 and Iran also discussed the general parameters of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hat would constrain Iran's nuclear program over the long term, provide verifiable assurance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at Iran's nuclear activities will be exclusively peaceful, and ensure that any attempt by Iran to pursue a nuclear weapon would be promptly detected. The set of understandings also includes an acknowledgment by Iran that it must address all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 which Iran has long claimed are illegal – as well as past and present issues with Iran's nuclear program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This would include resolution of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possible military dimension of Iran's nuclear program, including Iran's activities at Parchin. A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Iran must also come into full compliance with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NPT) and its obligations to the IAEA. With respect to the comprehensive solution, nothing is agreed until everything is agreed. Put simply, this first step expires in six months,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 acceptable end st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our P5+1 partners.

Halting the Progress of Iran's Program and Rolling Back Key Elements

Iran has committed to halt enrichment above 5%:

· Halt all enrichment above 5% and dismantle the technical connections required to enrich above 5%.

Iran has committed to neutralize its stockpile of near-20% uranium:

· Dilute below 5% or convert to a form not suitable for further enrichment its entire stockpile of near-20% enriched uranium before the end of the initial phase.

Iran has committed to halt progress on its enrichment capacity:

· Not install additional centrifuges of any type.

· Not install or use any next-generation centrifuges to enrich uranium.

· Leave inoperable roughly half of installed centrifuges at Natanz and three-quarters of installed centrifuges at Fordow, so they cannot be used to enrich uranium.

· Limit its centrifuge production to those needed to replace damaged machines, so Iran cannot use the six months to stockpile centrifuges.

· Not construct additional enrichment facilities.

Iran has committed to halt progress on the growth of its 3.5% stockpile:

· Not increase its stockpile of 3.5% low enriched uranium, so that the amount is not greater at the end of the six months than it is at the beginning, and any newly enriched 3.5% enriched uranium is converted into oxide.

Iran has committed to no further advances of its activities at Arak and to halt progress on its plutonium track. Iran has committed to:

· Not commission the Arak reactor.

· Not fuel the Arak reactor.

· Halt the production of fuel for the Arak reactor.

· No additional testing of fuel for the Arak reactor.

· Not install any additional reactor components at Arak.

· Not transfer fuel and heavy water to the reactor site.

· Not construct a facility capable of reprocessing. Without reprocessing, Iran cannot separate plutonium from spent fuel.

Unprecedented transparency and intrusive monitoring of Iran's nuclear program

Iran has committed to:

· Provide daily access by IAEA inspectors at Natanz and Fordow. This daily access will permit inspectors to review surveillance camera footage to ensure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This access will provide even greater transparency into enrichment at these sites and shorten detection time for any non-compliance.

· Provide IAEA access to centrifuge assembly facilities.

· Provide IAEA access to centrifuge rotor component production and storage facilities.

· Provide IAEA access to uranium mines and mills.

· Provide long-sought design information for the Arak reactor. This will provide critical insight into the reactor that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available.

· Provide more frequent inspector access to the Arak reactor.

· Provide certain key data and information called for in the Additional Protocol to Iran's IAEA Safeguards Agreement and Modified Code 3.1.

Verification Mechanism

The IAEA will be called upon to perform many of these verification steps, consistent with their ongoing inspection role in Iran. In addition, the P5+1 and Iran have committed to establishing a Joint Commission to work with the IAEA to monitor implementation and address issues that may arise. The Joint Commission will also work with the IAEA to facilitate resolution of past and present concerns with respect to Iran's nuclear program, including the possible military dimension of Iran's nuclear program and Iran's activities at Parchin.

Limited, Temporary, Reversible Relief

In return for these steps, the P5+1 is to provide limited, temporary, targeted, and reversible relief while maintaining the vast bulk of our sanctions, including the oil, finance, and banking sanctions architecture. If Iran fails to meet its commitments, we will revoke the relief. Specifically the P5+1 has committed to:

· Not impose new nuclear-related sanctions for six months, if Iran abides by its commitments under this deal, to the extent permissible within their political systems.

· Suspend certain sanctions on gold and precious metals, Iran's auto sector, and Iran's petrochemical exports, potentially providing Iran approximately $1.5 billion in revenue.

· License safety-related repairs and inspections inside Iran for certain Iranian airlines.

· Allow purchases of Iranian oil to remain at their currently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vels – levels that are 60% less than two years ago. $4.2 billion from these sales will be allowed to be transferred in installments if, and as, Iran fulfills its commitments.

· Allow $400 million in governmental tuition assistance to be transferred from restricted Iranian funds directly to recogniz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ird countries to defray the tuition costs of Iranian students.

Humanitarian Transactions

Facilitate humanitarian transactions that are already allowed by U.S. law. Humanitarian transactions have been explicitly exempted from sanctions by Congress so this channel will not provide Iran access to any new source of funds. Humanitarian transactions are those related to Iran's purchase of foo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medicine, medical devices; we would also facilitate transactions for medical expenses incurred abroad. We will establish this channel for the benefit of the Iranian people.

Putting Limited Relief in Perspective

In total, the approximately $7 billion in relief is a fraction of the costs that Iran will continue to incur during this first phase under the sanctions that will remain in place. The vast majority of Iran's approximately $100 billion in foreign exchange holdings are inaccessible or restricted by sanctions.

In the next six months, Iran's crude oil sales cannot increase. Oil sanctions alone will result in approximately $30 billion in lost revenues to Iran – or roughly $5 billion per month – compared to what Iran earned in a six month period in 2011, before these sanctions took effect. While Iran will be allowed access to $4.2 billion of its oil sales, nearly $15 billion of its revenues during this period will go into restricted overseas accounts. In summary, we expect the balance of Iran's money in restricted accounts overseas will actually increase, not decrease, under the terms of this deal.

Maintaining Economic Pressure on Iran and Preserving Our Sanctions Architecture

During the first phase, we will continue to vigorously enforce our sanctions against Iran, including by taking action against those who seek to evade or circumvent our sanctions.

· Sanctions affecting crude oil sales will continue to impose pressure on Iran's government. Working with our international partners, we have cut Iran's oil sales from 2.5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bpd) in early 2012 to 1 million bpd today, denying Iran the ability to sell almost 1.5 million bpd. That's a loss of more than $80 bill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12 that Iran will never be able to recoup. Under this first step, the EU crude oil ban will remain in effect and Iran will be held to approximately 1 million bpd in sales, resulting in continuing lost sales worth an additional $4 billion per month, every month, going forward.

· Sanctions affecting petroleum product exports to Iran, which result in billions of dollars of lost revenue, will remain in effect.

· The vast majority of Iran's approximately $100 billion in foreign exchange holdings remain inaccessible or restricted by our sanctions.

· Other significant parts of our sanctions regime remain intact, including:

o Sanctions against the Central Bank of Iran and approximately two dozen other major Iranian banks and financial actors;

o Secondary sanctions, pursuant to the Comprehensive Iran Sanctions, Accountability, and Divestment Act (CISADA) as amended and other laws, on banks that do business with U.S.-designated individuals and entities;

o Sanctions on those who provide a broad range of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to Iran, such as many types of insurance; and,

 Restricted access to the U.S. financial system.

· All sanctions on over 600 individuals and entities targeted for supporting Iran's nuclear or ballistic missile program remain in effect.

· Sanctions on several sectors of Iran's economy, including shipping and shipbuilding, remain in effect.

· Sanctions on long-term investment in and provision of technical services to Iran's energy sector remain in effect.

· Sanctions on Iran's military program remain in effect.

· Broad U.S. restrictions on trade with Iran remain in effect, depriving Iran of access to virtually all dealings with the world's biggest economy.

· All UN Security Council sanctions remain in effect.

· All of our targeted sanctions related to Iran's state sponsorship of terrorism, its destabilizing role in the Syrian conflict, and its abysmal human rights record, among other concerns, remain in effec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53

你必須瞭解的2014年美國經濟五大問題解答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130


2014年被稱為美國經濟突圍的一年。一旦經濟復甦開始,各方的角力將決定未來的經濟發展。經濟是否真的能突破緩慢增長?華爾街日報的Sudeep Reddy 列舉了關於2014年美國經濟的五大問題並予以解答。

1. 企業界是否能放開手腳?

自從經濟危機開始,企業老闆和公司主管們在用人、購買設備方面處處小心。或者擔心各國政策變動;或者巴望著消費者保持著微薄而穩定的支出,用小小的刺激引誘他們多花點錢。

由於企業的過度謹慎,美國市場上對一些領域的投資達到歷史最低,例如設備產業。現在緩慢增長的就業和居民財富應當能引發更強的一輪消費良性循環,增加商業信心,刺激投資。反之,2014年將會成為又一個令人失望的年份。

2. 政府是否會繼續削減開支?

12月美國政府發佈的預算案很難帶給市場信心。不過至少它給過去三年的一系列小打小鬧的邊緣政策按下了暫停鍵,不再威脅到經濟復甦。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013年增加稅收和削減開支的雙重政策,至少將全年經濟增長拉低了1.5%。多方預測2014年美國財政開支的削減可能只有去年的1/3,甚至更少。但牛津大學的美籍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說,「今年,政策上的信心會比較大。」

美国经济,

(圖為美國政府節省開支對經濟的影響。藍線為目前的經濟增長,紅線為沒有節省預算情況下的經濟增長。)

3. 美聯儲退出QE之路是否會崎嶇不平?

上個月,美聯儲公佈了2014年減少購買債券數量的時間表。從2012年底開始,美聯儲每個月購買85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MBS,現在計劃每月減購100億美元債券。

之前由於經濟快速下滑和艱難的復甦,美聯儲的設想很少能進行到底。因此,美聯儲公開承認「我們對經濟增長的速度十分失望,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伯南克在他離職前的最後一次新聞發佈會上如是說。

2013年,美聯儲花了六個月以上的時間反覆暗示市場,他們將逐步結束QE3,縮減QE預期每次都讓市場受挫。而實際上,美聯儲縮減QE的進程現在只進行到第一階段。儘管放緩QE的進程十分緩慢,這一年中美聯儲也必須和提升利率的市場預期進行搏鬥。

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已經突破了4萬億美元: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QE

4. 房市能否應對高利率?

2013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充滿了問題,高利率帶來的憂慮,供給不足,貸款苛刻……等等。

據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7月開始,二手房的銷售量每個月都在下滑,而美國的貸款利率也在美聯儲削減QE的信號中不斷升高。

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的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預測,30年期房貸固定利率將在2014年末達到5.5%,超過2013年末的4.5%和2013上半年的3.5%。貸款利率短期內的快速上漲將會讓更多人買不起房。

圖為美國貸款利率和房屋銷售情況:

房地产市场,

5. 其他國家是否合作?

2009年美國經濟剛剛開始復甦的時候,世界各國的經濟也都有各自的問題。

歐洲深陷債務危機;日本遭遇大規模海嘯地震;一度是世界看點的新興經濟體也失去了光芒;政局震盪從意大利、埃及蔓延到泰國,全球形勢的前景不甚穩定。

2013年世界範圍內的動盪稍稍減少,但是危險仍然存在。如果美國想要在2014年實現真正的經濟復甦,這種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需要延續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73

一幅圖瞭解全球製造業現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831

如果你看過華爾街見聞本週分享的下面這幅圖,應該會有些「失落」:去年除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金磚四國」(BRIC)和丹麥,全球其他地區的製造業增長都有好轉。

摩根大通的下面這幅圖讓我們看到了全球21個國家地區從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其中中國的數據來自匯豐中國製造業PMI

如果只截取去年12月的表現,我們會看到21個國家地區裡只有4個低於50,表明只有4個國家製造業增長呈收縮態勢。

這「四大金剛」分別是:PMI製造業指數為47.0的法國,49.6的希臘、47.6的澳大利亞和48.8的俄羅斯。

如果與11月比較,環比上升的有13個國家地區,金磚四國裡只有巴西是環比增長,由49.7升至50.5。

就算以中國官方製造業PMI來參考,12月中國也是半年來首次回落。

當然,不能僅憑PMI判斷全球製造業形勢。

去年9月,美銀美林就發佈報告質疑PMI數據的「神話」。

報告認為,要知道這類PMI調查有多原始,這點很重要。

每個月都有那麼幾百名採購經理接受調查,要回答各類行業活動變量的問題,根據這些答案制定指數的結果。

這項調查在一個月還沒結束時就開始進行,有些問題會涉及到受訪採購經理來不及準備好給出答案的領域。

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指數相對穩定,很容易解讀。美銀美林指出,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簡明的特色反而是這類數據的缺點,並不算長處。

報告認為,調查樣本不能代表整個經濟體,有的調查樣本集中在大企業。而且,這類調查根本沒有試圖根據企業成立和倒閉的現狀做調整。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下圖這樣強勁增長的「軟」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89

一幅圖瞭解俄軍對烏克蘭的「包圍圈」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842

按美國國務卿克里北京時間昨晚所說,以美國的估計,俄羅斯目前在烏克蘭部署的兵力還沒有吞併烏克蘭的能力。

克里一方面警告,對克里米亞公投,美國和歐盟在準備嚴厲的應對措施,具體措施取決於俄羅斯的反應,一方面又說,美國估計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部署了2萬軍人,低於美國與俄羅斯協商的2.5萬人上限。

克里稱,俄羅斯並未在關鍵性位置部署佔領整個烏克蘭,目前俄羅斯沒有足夠的資源接管烏克蘭。

究竟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部署了多少兵力?基輔一家軍事及政治研究組織Center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Research的創始人、前烏克蘭軍官Dmitry Tymchuk用一幅圖展示了俄羅斯在烏克蘭全國邊境的所有兵力部署。

從中可以看到,俄羅斯軍事武裝力量達到8萬人,軍事裝備合計有坦克270輛,裝甲戰鬥車1980輛,多管火箭系統18部,火炮系統380部,軍用飛機140架,武裝直升機90架,軍用船艦25艘。

在烏克蘭北面,俄羅斯可能出動合計8000人的兩支部隊,配備170輛坦克、裝甲戰鬥車520輛、軍用飛機40架、武裝直升機20架。

在烏克蘭東面,俄羅斯可能出動4300人的部隊,其中包括三支特種戰術部隊。

在烏克蘭南面,俄羅斯可能出動7600人的兩支部隊,軍事裝備包括裝甲戰鬥車320輛、火炮系統80部、軍用飛機40架、武裝直升機20架。

另外,俄軍在克里米亞已有1.9萬官兵,軍事裝備有裝甲戰鬥車300輛、火炮系統40部、武裝直升機20架、軍用船艦19艘。

不管俄羅斯有沒有可能真正調動上述部隊,至少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因其對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局勢的立場獲得「高分」:全俄民調中心All-Russia Public Opinion Research(VTsIOM)調查顯示,普京的支持率現在達到71.6%,自去年2月月中以來,支持率漲了9.7個百分點,而且很可能保持這樣的高位,甚至更高。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採訪的專家Nikolai Mironov認為:

總統的支持率穩步上升是因為兩屆索契奧運會,一屆冬奧會一屆殘奧會。但主要源於總統對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政治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04

創業工場麥剛:你需要瞭解比特幣

http://www.iheima.com/thread-6919-1-1.html
比特幣這幾年很火,作為一種在網絡時代被追捧,同時也遭遇無數非議的國際貨幣,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什麼樣的?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近日創業工場製作人麥剛對黑馬營學員作了精彩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濟學裡最本質的東西是貨幣。

我在金融危機之前看過一本書,是關於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說,我們理工科的人,比如研究物理的長度、寬度、重量、時間,這都是恆量。你們搞經濟的人,研究的單位都是變量。

舉個例子:「請問一個麥當勞值多少錢?」

——你得問是美元、是人民幣、還是日元?

——你得問是1958年的美元,還是1985年的美元?

我看完之後覺得恍然大悟,原來經濟學科研究的是一些變化的東西。我本科就是學經濟的,應該回頭再看看這個學科裡面一直變化著的最本質的東西——貨幣。

之後有一些書,比如《貨幣戰爭》,引起了全民對於貨幣的關注。我對貨幣基本上有了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認識,所以,當比特幣出現的時候,我只有一個字:「哇!」
比特幣抓住了貨幣的本質

特幣是什麼?兩句話講明白。

一、比特幣是數學家、極客們、網絡學家用分佈式算法去模擬出了完美貨幣的屬性;二、這種屬性是用分佈式強大無比的計算機的算力維護。


比特幣就是這個東西。所有對比特幣的討論、懷疑、質疑、創新,都是回到這個框架。所以,比特幣不是陰謀,而是陽謀,比特幣做一件什麼事情它是清清楚楚的。比特幣的所有數據任何時刻、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查到。比特幣抓住了貨幣的本質,它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模擬出完美貨幣。


為什麼比特幣能模擬完美貨幣


(一)、比特幣的貨幣特性超越貴金屬


貨幣歷史五千年,國家歷史三千年,貨幣是一個遠遠早於國家出現的概念。所以,中國的貨幣經歷了各種各樣的選擇,從羽毛、貝殼、石頭、牲口,甚至女人也作為一些國家當時的貨幣,直到出現了貴金屬貨幣。


貴金屬不能被偽造、或偽造成本極高,交易成本低,儲存還是比較方便的,可以分割,質地比較柔軟,這些東西都是在貴金屬上體現的屬性。因此,貴金屬被當做貨幣流通。黃金交易還是有成本的,從一個地方交換到另外一個地方,存在交割上、兌付上的風險。這一點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


比特幣總量有限,分散分佈,只要有計算機,誰都可以干,誰都可以參與,很平等。比特幣是用數學方法模擬出來的商品,具有貴金屬所有這些性質特徵,並且在所有性質特性上超越了過去的貴金屬。

而且,比特幣這個網絡還可以繼續升級,所以不會出現當年黃金退出歷史舞台,黃金已經不夠用的問題。對於數字貨幣來講,不存在不夠用這個問題。


(二)、比特幣在概率上被偽造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一,計算力是龐大無比的,被世界上各種人所把握,一個人是很難同一時間掌握那麼多人力、那麼多算力的。


第二,就算某人有機會掌握這些計算力,這個人從經濟角度、邏輯角度出發,他應該掌控這個網絡,而不會攻擊這個網絡,因為他的財產就是比特幣,他不會破壞自己的財產。所以,這是一個概率問題,是一個邏輯問題。


第三,比特幣交易成本低,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特點。比特幣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比特幣在現在可以被分割到小數點後8位數的計算單位(0.00000001BTC是目前的最小單位 ),這是比特幣現有的計算體系。
(三)、比特幣網絡是先進的清算支付體系


比特幣網絡是一個沒有人管理全部自動化運行的清算支付體系,比特幣是這個網絡產生的流通單位。這個網絡是天生的清算支付系統,而這個清算支付系統是不需要去管理的,比特幣的使用價值就體現在它是清算網絡。


美國的西聯國際匯款公司,有一五十多年的歷史,每年的利潤是幾十億美金,尤其在一些相對欠發達國家被廣泛應用。它幫助客戶匯款,到賬時間是一到兩個星期,收費是5至8個點。這是多麼暴利、多麼美妙的生意。


而比特幣的支付基本上幾分鐘、十來分鐘就到賬,手續費非常非常低。所以,包括VISA這樣的公司,代表過去我們現有金融流通體系、商業銀行體系所用的技術架構和基礎,而比特幣用新的技術架構和基礎超越了過去的體系。所以,這是比特幣在流通網絡上、在商業銀行的匯兌功能上的先進之處。


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人類社會有三種貨幣形式,一是以貴金屬金為代表的貨幣體系,二是以政府信用為支持的信用貨幣。在信用貨幣時代,我們普遍所看到的問題就是通貨膨脹、貨幣超發、貨幣戰爭。我們今天所處的貨幣體系是美元為代表、美元為霸權的、美元氾濫全球的體系,我們全世界人民,尤其苦逼的中國人在替美國打工。為什麼美國的牛仔褲10塊、20塊,到了中國要賣100塊錢?這一切的一切是因為美元是全球通用的貨幣,美元利用霸權達到了這一天。


但是,比特幣的出現讓人類進入了第三個貨幣時代。我說的第三個時代,並不是說要把前兩個取代。就好比說互聯網出現,並非要把傳真機和電話取代一樣,它們是共存的。這就是去中心化,建立在數學概念基礎上的虛擬貨幣,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比特幣靠信用支撐,會存在一定時間段


貨幣需要信用來支撐,國家的信用、國家政權、國家機器、軍隊、法律能支持信用貨幣。請問,比特幣用什麼支撐?
很簡單,世界上有很多信用。有人發誓,我愛你一輩子;有人承諾,我抵押我的全部財產;我保證,我過去是好學生……這些都是信用。比特幣的信用是什麼?就是數學和概率,你信數學、你信這概率,它就是存在的。


我認為比特幣在流通貨幣領域,會存在一定時間段。在某一些經濟活動中,尤其是和網絡相關的、和國際化相關的、和虛擬相關的活動,會存在比特幣這樣一種流通形式,因為這種東西是不受限制的。


比特幣是多方博弈的工具

我先問一個問題,比特幣這個東西出來之後,哪個國家最害怕它?——美國。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歐盟是第一個跳出來支持比特幣的地域,因為老大被打了,老二就爽了。所以,這是個非常微妙、非常有意思的博弈。美國加州國會已經宣佈比特幣是合法貨幣,當然還要經過眾議院投票環節。比特幣是金融領域很大的創新,當然它會帶來一系列新的監管行為,我們肯定要去研究,這是美國政府的態度。中國政府其實也是類似這樣的態度,只不過新生事物往往帶來一些新的挑戰。

我特別要談到中國的政府和民眾一定要明白美國貨幣戰略的多變性和深謀遠慮,全球多國博弈的複雜性。比特幣不是自由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的狂歡,而是多方博弈的工具。

每個人都要關注和學習比特幣

我不是無政府主義者,也不是宣揚我們今天用比特幣,不用人民幣了。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未來短則10年,長則30年,美國會重新構建一個全球貨幣體系,而在這個全球貨幣體系裡面,美國很可能會把美元跟新的一系列資產掛鉤,這一系列新的資產包括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做到這一點之前,美國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在比特幣的領域獲得話語權,這話語權可能是算力、可能是儲備量、可能是定價權。請問美國做這個事情為什麼有優勢?因為美國有華爾街,這是全球精英的精英。

我有一個關於比特幣的假想故事,如果30年後比特幣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資產時,那時候可能會有一個小孩與爸爸如下的對話。

孩子:「為什麼有比特幣的都是美國人、歐洲人,而沒有中國人?」

爸爸:「寶貝,不好意思,爸爸年輕的時候還是有錢,但是那時候金錢在中國可以買到愛情,卻不能買到比特幣。」

孩子:「爸爸,去哪兒能買比特幣?」

爸爸:「我們再做30年的襪子和鞋子,就能和老美換比特幣了。」

我希望每一個人包括政府機構應該意識到比特幣這場博弈的偉大性和複雜性,這個真正關係到我們的子孫後代。美國人在上一個世紀利用美元的強權獲得了美元的鑄幣權,讓全世界為他打工。如果美國人再利用幾十年獲得了比特幣的話語權,將會繼續讓全世界為他打工。

我希望中國的創業者、中國的企業、普通的中國人,在比特幣領域獲得話語權,我也希望大家都去關注和學習比特幣。

——整理/徐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78

【彙總貼】想深入瞭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童鞋看過來! 炒股要聽黨的話

來源: http://xueqiu.com/2709857861/33965850




又到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間,雖說炒股要聽黨的話,可總覺得解讀政府語言很晦澀很麻煩?

有了雪球你還怕啥!各路大牛從各種角度各種姿勢幫你解讀,不怕你不懂,就怕你懶得看嘛!

主頁君做了個匯總,後續有好的解讀文章也會不斷補充更新!

走著!


@分析師徐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
http://xueqiu.com/3940429450/33952788

@盧山林 中央經濟會議評點:2015沒有烏托邦 :
http://xueqiu.com/7466783427/33957314

@金融之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將在2015 年重點完成以下任務
http://xueqiu.com/3349896301/33936255

@我懂個P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大看點:
http://xueqiu.com/1921736480/33965321

@玩數字的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
http://xueqiu.com/5755047020/33962907

@trustno1 來來來!逐條幫你理順黨媽的宏觀政策
http://xueqiu.com/7730004385/33951063

@上兵伐謀zgz  一張圖看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3937696

@甲骨文先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哪些信號
http://xueqiu.com/2276196460/33960728

@任澤平國君宏觀  國君宏觀任澤平點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http://xueqiu.com/4286133092/339486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