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經對昌九生化股票交易進行監察,發現公司多位自然人股東在開戶和證券交易等方面存在關聯性,疑似一致行動人。對此,上交所向公司發出監管問詢函,要求其核實相關股東的一致行動關系,並按要求披露相應的權益變動報告。5日晚,公司披露相關回複公告,多名股東承認其一致行動關系,神秘“面紗”被揭開。
公司披露的回複公告內容如下:
一、周勇回複:
1、本人周勇,與趙平先生是夫妻關系,與趙海月女士是母女關系,構成一致行動關系。在一段研究和分析跟進的過程中,本人於2015年7、8月份購入貴公司股
票,本人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該股票沒有任何操作。本人的賬戶均獨立操作。本人持有貴公司股票期間,由於長期出差在外地工作,該股去年處於虧損狀態,一直寄希望於回本,以資本價值投資的原則持有貴公司股票,沒有進行任何操作,也沒有任何意圖控制該上市公司控制權目的。
2、本人周勇與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曹洪波、曹洪濤,沒有關聯關系,也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3、本人周勇與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他關聯方以及各方董監高沒有關聯關系也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本人將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盡快補充並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二、趙海月回複:
1、本人趙海月,與趙平先生是父女關系,與周勇女士是母女關系,構成一致行動關系。本人的證券賬戶均為本人獨立操作,於2015年8月份左右購買公司股票,本人理解貴公司屬於國企上市公司,市值相對較低,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在2015年年底,由於整個大盤環境出現下滑,貴公司股票出現大幅度跌幅,本人持有的貴公司股票損失慘重,本人於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份,做出減持操作進行資金止損,直到2016年年初,該股還處於虧損套牢狀態,針對該股本人沒有企圖獲得任何關於貴公司的控制權的目的和意向。
2、本人趙海月與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曹洪波、曹洪濤,沒有關聯關系,也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3、本人趙海月與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董監高,沒有關聯關系,也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本人將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盡快補充並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三、趙平回複:
1、本人趙平,與周勇女士是夫妻關系,與趙海月女士是父女關系,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經長期研究貴公司行業發展和化肥與農用化工行業的整體趨勢,本人對貴公司股票充滿信心,於2015年8月19日左右,本人購買貴公司股票,在2015年10月份至2016年2月底,由於股市整體低迷,本人持有的該股跌幅較大虧損較多,本人進行多次止損操作,本人賬戶是由本人獨立操作完成,沒有任何意圖控制該上市公司控制權之目的。
2、本人趙平與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曹洪波、曹洪濤,沒有關聯關系,也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3、本人趙平與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董監高,沒有關聯關系,也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本人將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盡快補充並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四、蔡雪秋回複:
1、蔡曉蘭是本人的女兒其賬戶主要由我負責投資,本人認為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2、關於本人和蔣惠平的情況,經本人核實情況是本人交給一個朋友代為投資,沒有簽訂相關協議,其也是蔣惠平的朋友,所以IP和電腦MAC地址一樣,股災後一直持有等待解套,但是本人認為和蔣惠平之間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本人委托的朋友姓名是潘滿全,經過本人核實潘滿全和周勇、趙平、趙海月、曹洪波、曹洪濤不認識也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潘滿全和昌九集團、贛
3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的董監高不認識也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
3、本人和周勇、趙平、趙海月、曹洪波、曹洪濤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
4、本人和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的董監高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
五、蔡曉蘭回複:
1、蔡雪秋是本人的父親其賬戶的投資主要由我父親負責,所以本人認為和蔡雪秋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2、關於本人和蔣惠平的情況,經本人核實情況是我父親交給一個朋友代為投資,沒有簽訂相關協議,其也是蔣惠平的朋友,所以IP和電腦MAC地址一樣,股災後一直持有等待解套,但是本人認為和蔣惠平之間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委托的朋友姓名是潘滿全,經過本人核實潘滿全和周勇、趙平、趙海月、曹洪波、曹洪濤不認識也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潘滿全和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的董監高不認識也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
3、本人和周勇、趙平、趙海月、曹洪波、曹洪濤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
4、本人和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的董監高不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
六、蔣惠平回複:
1、我與蔡雪秋、蔡曉蘭沒有關系,我是委托一個朋友(潘滿全)協助投資,虧損後一直持有等待解套,經本人了解,蔡雪秋、蔡曉蘭也是其朋友,所以IP和電腦MAC地址一樣,我認為我和蔡雪秋、蔡曉蘭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2、我和公司股東周勇、趙海月、趙平、曹洪波、曹洪濤不存在關聯關系。經本人了解,我朋友(潘滿全)和公司股東周勇、趙平、趙海月、曹洪波、曹洪濤不存在關聯關系。
3、我和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的董監高不存在關聯關系。經本人了解,我朋友(潘滿全)和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的董監高不存在關聯關系。
七、曹洪濤回複:
1、我與公司股東曹洪波是兄弟關系,不存在關聯關系,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2、我和公司股東周勇、趙平、趙海月、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不存在關聯關系,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3、我和昌九集團、贛州工投、中農批及其關聯方以及各方的董監高不存在關聯關系,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八、曹洪波回複:
1、本人和曹洪濤是兄弟,但不是關聯方,不是一致行動人;
2、本人和公司其他個人股東不是關聯方,不是一致行動人;
3、本人和其他機構不是關聯方,不是一致行動人。
九、昌九集團回複:
經自查,我公司及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人員與你公司股東周勇、趙海月、趙平、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曹洪波、曹洪濤不存在關聯關系或者一致行動關系。
十、贛州工投回複:
經自查,我公司及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人員與你公司股東周勇、趙海月、趙平、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曹洪波、曹洪濤不存在關聯關系或者一致行動關系。
十一、中國農批回複:
經核查,我公司及關聯方以及董監高和公司股東周勇、趙海月、趙平、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曹洪波、曹洪濤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或者一致行動關系。
“隱瞞一致行動人等違規舉牌行為不僅影響了投資者的知情權,還很可能誘發後續的表決權、控股權之爭等一些列問題”,某市場專業人士稱,“過去監管機構僅靠信息披露,很難發現股東隱瞞一致行動關系的問題。但現在上交所發揮其一線監管的信息和數據優勢,運用多位一體的監管手段,大大提高了發現此類違規問題的效率。這不僅有利於規範股東的舉牌行為,也有利於促進證券市場正本清源,維護市場的透明和公正。在此,也告誡各位投資者,要守住合法合規的底線,切勿心存僥幸,隱瞞一致行動關系。”
一紙薄薄的監管問詢函,讓昌九生化背後 “蒙面人”,隱藏身份超過一年之後,盡皆現出原形。
8月5日晚間,經由昌九生化披露的公告顯示, 身份證件地址同一、使用同一IP地址、在同一證券營業部交易的昌九生化股東周勇、趙平、趙海月原來是一家人,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但自2015年7月買入以來,至今超過一年沒有披露這一關系。
長期隱藏一致行動人關系的背後,是為了掩護減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一季度,周勇、趙海月共計減持昌九生化超過170萬股。而此時,距離趙海月最近一次增持,可能尚不足一個季度,其買賣行為顯然已經構成短線交易。
而另兩組被迫現身的蔡雪秋、曹洪濤等人,則頗有來頭,長期活躍在A股市場,並一起持倉而被稱為“牛散”。雖然在昌九生化的持股數量,尚未達到披露下限,但卻存在將賬戶委托給他人的情形。更為令人不解的是,縱橫股市斬獲頗多,名下擁有專事“資本運作”的蔡雪秋,卻將賬戶委托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管理。
信披違規掩護減持
2015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周勇、趙海月母女分別持有昌九生化935萬股、614萬股,持股比例達到3.87%、2.54%,合計持股比例為6.41%。位列昌九生化第二、第五大股東。
蔡雪秋、曹洪波等人,則是2016年一季度才進入昌九生化前十大股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蔡雪秋持有該公司160萬股,持股比例為0.66%,曹洪波、曹洪濤兄弟則稱各自持有253萬股、153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1.05%、0.63%。
而趙平、蔡曉蘭、蔣惠平則始終沒有在前十大股東中現身,持股數量不詳。根據上證所8月3日公開數據,截至目前,周勇、趙海月、趙平三人,合計持股比例已達到昌九生化總股本的6.269%。由此可見,趙平目前持股比例為0.389%。
在8月5日的回函中,周勇、趙海月、趙勇均承認,由於存在夫妻、父女、母女等關系,三人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
上海天銘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宋一欣認為,周勇、趙平和趙海月承認3人為一家三口,構成一致行動關系,且在同一時期(2015年三季度),周勇、趙海月成為昌九生化第二、第五大股東,持股合計超過5%並未披露權益變動數,此行為一定程度構成虛假陳述,現有的證券法下監管層可對其進行警告或者罰款。
除了違反信披規定外,周勇、趙海月、趙平三人等人還涉嫌違規減持。根據公開信息,截至今年3月底,趙海月的持股數量已經減少到495.2萬股,減持數量為162.7萬股,持股比例也降至2.05%。
最近三個季度末,昌九生化第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分別為158萬股、115.8萬股、153萬股,持股比例則為0.65%、0.48%、0.63%。從持股比例來看,趙平可能尚未進入昌九生化前十大流通股東,而其減持數量目前不得而知。
周勇等人遲遲不預披露一致行動人關系,亦與其減持行為有關。“雖然監管層今年1月出臺規定,即使是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只要是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已經沒有六個月的限售期了。”深圳卓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維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雖然5%以上股東限售期的規定已經廢止,但《證券法》中短線交易的規定仍然需要遵守。
按照《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董監高、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買入該公司股票後六個月內賣出的短線交易規定,由此所得應該規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如果是明知故犯,蓄意違規,嚴重者可以進場禁入,但最後是要看證監會的查處為準。”對此,宋一欣表示。
根據昌九生化8月5日披露的周勇、趙海月、趙平回複函,周勇等人稱,在此期間,其沒有進行任何操作。趙海月、趙平,因為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市場大幅下跌,而於去年12月到年今年3月份進行多次減持止損。
從上述披露信息可見,趙海月、趙平的減持時間,均未達到持股時間不得低於六個月的最低時限。回複函顯示,周勇是在2015年7、8月份賣出昌九生化。趙海月、趙平則於2015年8月份左右賣出,距離其買入時間只有四個月左右。
而周勇、趙海月所稱賬戶操作情況,似乎亦有不實之處。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趙海月還曾小幅增持昌九生化,持股數量增加到657.9萬股,持股比例則上升到2.73%。其減持時間,距離其最後增持尚不足一個季度甚至更短。
而周勇名下的賬戶,也並非沒有進行操作,而是出現了小幅減持。2016年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其持有昌九生化股份已將至924.8萬股,比前兩個季度末減少了約10萬股。不算趙平減持部分,周勇、趙海月母女一季度合計減持了約172萬股。
“未公告確實是對減持起到了一定幫助作用。”張維光說,按照規定,持股5%以上的股東,其擁有該公司已發行的權益,每增加或減少5%,應該進行報告和公告。
此外,依照趙海月、趙平的說法,去年10月到今年2月,由於市場劇烈動蕩,其買入昌九生化虧損較多,才減持止損,但事實也並非如此。根據買入時間計算,三人買入昌九生化的成本,平均都在12元左右。去年9月中旬,該股一度跌至8.11元,此後一路攀升,12月底沖高到17.11元的高位,此後一路下跌到今年3月4日最低的10.48元。按趙海月所稱減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的減持時間,其減持可能應當略有盈利而非虧損。
背後牛散現身
如果按持股數量計算,即便不計趙平,僅周勇、趙海月母女在昌九生化投入的資金,也堪稱大戶。持股最多時,周勇母女共計持有昌九生化近1600萬股,動用資金合計超過1.9億元。
但蹊蹺的是,作為動輒調動上億元資金的超級大戶,周勇、趙海月母女在股市卻鮮有留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公開渠道查詢,沒有發現其任何公開信息和身份資料。
與周勇一家三口不同的是,蔡雪秋、曹洪濤等人,卻長年活躍在A股市場,並頻繁在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名單中出沒,並因此獲得“牛散”之稱。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一家名為“倉位在線”的網站查詢發現,從2008年開始,除了昌九生化,曹洪濤還在洛陽玻璃、深深房、九鼎控股、華資實業等四家上司公司出現過,而持股數量最多的是昌九生化。其余四家,除了華資實業,其他持股數量均在100萬股以下,但盈利大多在100%以上,其中在洛陽玻璃的收益更是超過10倍。
同期兄弟曹洪濤相比,曹洪波則甚少在股市露面,至今只在銀億股份出現過。而根據公開資料,早在銀億股份前身蘭光科技時期,曹洪波就已持有該公司股份,至今至少已有7年之久。
較之於曹氏兄弟,蔡雪秋則頗有來頭。資料顯示,2015年二季度以來,包括昌九生化在內,蔡雪秋殺入了三房巷、儀電電子、華神集團、韓建河山等五家上市公司,其中儀電電子、華神集團的收益均在30%以上。
不僅如此,蔡雪秋名下可能還有多家實體企業。根據上證所問詢函,蔡雪秋、蔡曉蘭、蔣惠平三人的開戶地址同屬江蘇省江陰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發現,註冊於江蘇江陰的江陰市蘭天彩印包裝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藍天彩印)、江陰匯彩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匯彩包裝)、江陰歐森商標設計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中(下稱歐森商標),監事中均有蔡雪秋的同名人士。
資料顯示,上述三家公司規模都比較小,註冊資金分別只有50萬元、20萬元、10萬元,股東均為江蘇中印印務集團有限公司,蔡雪秋為監事,蔡曉洪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註冊地為江陰市澄江街道新澄路8號。
牛散真相
蔣惠平、蔡曉蘭在昌九生化的最新持股情況,上證所在問詢函中並未披露,外界也無從得知。根據一季報數據,曹洪波、曹洪濤兄弟,合計持有昌九生化406萬股,持股比例1.68%,尚未達到5%的披露下限。
“從現行規則來看,持股不到5%的股東,原則上限制不多,即使沒有披露,也沒有太大關系。除非其與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是一致行動人。”張維光說。
不過,對於曹洪波、曹洪濤雖承認兄弟關系但否認形成一致行動人,宋一欣則認為本就存在瑕疵。“這兩人是否構成一致行動人最終要看監管追查認定,如果買入的時點重疊,私下存有買入昌九生化的聯系,監管可以推翻兩人的回複,認定其隱瞞了一致行動人身份。”
需要註意的是,在8月5日回複問詢時,蔡曉蘭稱,其本人、蔣惠平是將蔡雪秋“交給一個朋友代為投資”,沒有簽訂相關協議,其也是蔣惠平的朋友,所以IP和電腦MAC地址一樣,股災後一直持有等待解套。
而蔣惠平的說法,顯得更為明了一些。蔣惠平稱,其是委托一個朋友(潘滿全)協助投資,虧損後一直持有等待解套,而蔡雪秋、蔡曉蘭也是潘滿全的“朋友”,所以IP和電腦MAC地址一樣。
這一說法,宋一欣認為同樣需要等待監管的追查認定,是否交給自然人投資還是存在其他狀況,顯然從回複內容都是蒼白無力的。
此外,《第一財經日報》所獲資料顯示,蔡雪秋的身份,很可能並非是小印刷廠老板那麽簡單,在其名下還有一家專事資本運作的投資公司。
資料顯示,註冊地址於江陰市虹橋北路37-41號、名為江陰蘭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其股東、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亦名為蔡雪秋,該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除了蔡雪秋,而且另一名自然人股東、監事同樣名為蔡曉洪。該公司營業期限為2005年6月到2035年6月,經營範圍只有資本運作一項。這意味著,蔡雪秋極有可能是一名職業投資人。
實際上,利用他人名義開戶,並實際控制、交易的“馬甲”現象,在A股市場已有先例。這些身份神秘的“牛散”背後,甚至牽扯到市場操縱案。
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中,一名名為沈付興的牛散開始頻繁在資本市場出沒,最多持股市值高達20億元以上。但在去年11月,青海華鼎的一封道歉信,讓沈付興的牛散身份曝光:沈付興證券賬戶的實際控制人,是一名名叫瞿明淑的人,通過沈付興賬戶,買入青海華鼎後,進行短線交易。
今年6月,證監會進一步通報,除了青海華鼎,瞿明淑還操縱了影響“恒源煤電”、“中科英華”、“東風汽車”、“安陽鋼鐵”等4只股票的價格和交易量,並於當日反向賣出,獲利共計約3116萬元。根據有關規定,證監會作出沒收瞿明淑違法所得約3116萬元,並處以約9,349萬元罰款的處罰。
巧合的是,瞿明淑同樣也是江蘇江陰人。根據媒體公開報道,證監會官網披露的資料同時顯示,瞿明淑,女,1967年11月出生,住址為江蘇省江陰市霞客鎮。
張維光還稱, “牛散”背後之人為交易便利,用多人身份開立證券賬戶,利用資金優勢集中買入股價,從而進行獲利或者拿到提案權,利用市場熱點向提出公司發展議案,然後再出進行炒作獲利,在上述情況下,馬甲的作用確實有作為操縱市場的工具嫌疑。
昌九生化10月13日晚間公告,由於公司擬通過掛牌出售部分資產事項兩度流拍,公司通過分析流拍原因,以及資產現狀、市場情況等因素,擬終止此次重大資產出售事項。公司將於近期盡快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終止此次重大資產出售的相關議案。經申請,公司股票將於10月14日起停牌。
同日昌九生化公告稱,由於中國農批與公司間接控股股東贛州工投難以就昌九集團股權轉讓的有關核心事項最終達成共識,經贛州工投和中國農批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此次昌九集團股權轉讓交易事項。雙方於10月13日簽署了《關於江西昌九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框架協議之終止協議》。
公告稱,截至協議簽署之日,贛州工投和中國農批未能就昌九集團的評估方法、評估資產邊界、資產處置和改制後續問題等事宜達成一致意見,且中國農批未能根據《框架協議》之約定確定標的股權的最終受讓主體並向贛州工投支付交易保證金,贛州工投和中國農批擬終止《框架協議》及《框架協議》項下的權利、義務、責任。
此次股權轉讓方案終止後,昌九集團仍為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贛州工投仍為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相應持股數量和持股比例均未發生變化。
錢江生化10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10月28日,公司收到了上交所出具的《關於對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終止相關事項的問詢函》,公司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海寧市國資委對相關事項進行了核實並回複。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11月1日開市起複牌。
上交所要求公司解釋,公司、海寧市國資委遲至停牌即將屆滿5個月,才以本次重組不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定位為由終止重組的原因和合理性。海寧市國資委回複稱,錢江生化需要穩步發展現有的生物農藥等業務,今後將戰略定位為國有資產證券化的平臺;但是目前尚未有成熟的優質資產進行運作。在符合條件的成熟資產出現之前,上市公司現有農藥業務的體量不宜過大。國資委對公司未來戰略定位的研判有一個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對本次交易影響錢江生化未來發展的情況也是在重組籌劃過程才逐漸形成了較為清晰的判斷。由於本次重組標的資產相對規模較大,對錢江生化未來發展的影響較大,有可能導致錢江生化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偏離我委的預期。因此,出於謹慎考慮而終止了本次重組。國資委表示,因審批需要履行必要的程序並逐級匯報,待研究的問題也比較多,導致最終做出決策耗費了較長的時間。
海寧市國資委認為,本次重組交易完成後,一方面將導致上市公司的農藥業務體量過大,另一方面將使交易對方取得上市公司較大的股權份額,特別是在募集配套資金不成功的情況下,交易對方的持股比例將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過於接近,帶來國有控制權受威脅的風險。
錢江生化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43,289,824.57元,同比增長10.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659,288.00元,同比增長151.38%。
央企改革概念股表現活躍。截至發稿,中糧生化強勢漲停,中糧屯河、中國嘉陵暴漲7%,中國船舶、中糧地產、中船防務等個股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國資委9日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國資國企改革有關進展情況。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表示,明年將繼續加快央企兼並重組步伐,央企數量有望從目前102家繼續減少至百家以內。他強調,中央企業重組整合,不是簡單地減少戶數,也不是單純地做大規模,而是旨在內強企業素質、外優市場表現,旨在行業產業的調整優化、轉型升級,旨在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張喜武表示,去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來,今年又先後出臺了7個專項配套文件,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已經完成。同時,國資委還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36個配套文件。“1+N”文件體系及相關細則,共同形成了國企改革的設計圖、施工圖。
從單一的買斷版權,到影片分賬,批片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本文由娛樂資本論(微信ID:yulezibenlu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謝維平,編輯曹樂溪。
情懷真是個好東西。在還了欠周星馳多年的電影票,組隊去影院刷《魔獸》高喊“為了部落”之後,這個周末我們又一次把承載了15年記憶的《生化危機》推向懷舊高潮。
在2月底一個不能稱之為檔期的平凡日子里,《生化危機:終章》這部批片3天狂攬6.7億票房,僅次於去年暑期《魔獸》3天8.1億的紀錄,為遊戲改編電影再添成功案例。
更加出乎意料的是,這部影片在國內的協助發行方是一家叫做獅鼠影業的新公司。這家以發行批片起家的公司,跟獅門影業之間以及電廣傳媒之間有著複雜的合作關系。通過國內發行代理費,以及超過25%的票房分成,目測這部影片能給獅鼠影業上百萬的利潤。
上百萬,你沒有看錯。跟之前那些直接從國外出品方手中買斷版權方並不同,《生化危機:終章》是獅鼠影業通過競標的方式,從德國主要出品方康斯坦丁影業手中買下的國內發行權。因此在影片分賬中,德國方面會拿大頭。
這意味著,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的批片市場正在發生一些變化:隨著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日益趕超北美,海外大片中出現了很多所謂“中倉影片”(中國作為第一大票倉的影片)。不僅國內買批片的電影公司競爭越來越激烈,出售批片的外國版權方也變得更加聰明,從單一的買斷版權,到影片分賬,批片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小一號的《魔獸》”:“啪啪啪”、“殺殺殺”仍是觀影最大需求
電影市場好久沒這麽熱鬧了。春節檔過去剛剛半個月,已經迎來了兩波單日票房過3億的小高潮了,靠的是兩部好萊塢電影《極限特工:終極回歸》和《生化危機:終章》。
有業內人士分析,最近票房火爆,一是以女性觀眾為主的春節檔,極大地壓抑了長久以來男性觀眾的觀影熱情,終在近期幾部動作大片上映時爆發;二是在“國產片同行們幫襯”下,《極限特工》到《生化危機》拋開劇情不說,兩部影片的視效成色都屬中上,酣暢的動作戲和僵屍槍戰,一掃春節檔國產片觀影“上當了”的不好感受。
《生化危機》的刪除鏡頭
跟《生化危機》同期還有另外一部遊戲改編電影《刺客信條》。不過在部分觀眾看來,《刺客信條》是有觀影門檻的,沒玩過遊戲很難跟上劇情;而《生化危機》從頭到尾80%的時間都在熱熱鬧鬧地打喪屍,冷不丁還有刺激的驚嚇,“這種爆米花電影,看起來不累”。適時地打出了“終章”這一噱頭,對於熱衷情懷,又容易從眾的國內觀眾來說,是屢試不爽的妙招。
實際上,在影片的宣發方面,《生化危機》在跟線上票務平臺合作開啟的預售中,還未上映已經鎖定了上4000多萬的票房,提前占據了熱點的第一位。最終,影片上映首日票房過兩億,超出預期,其中二線城市貢獻了近8600萬,超過40%的票房,隨後周末兩天超過40%的票房依然由31個二線城市貢獻。
目前,《生化危機:終章》在進口片中首日成績僅次於《速度與激情7》(3.99億)和《魔獸》(3.02億)。同為遊戲改編,有影院經理調侃它是“小一號的《魔獸》”。事實證明,《極限特工》、《生化危機》這種簡單粗暴的類型電影,依然是現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流,極大地滿足了二線城市為主的觀眾群體的消費。
《生化危機:終章》是系列當中在國內上映的第三部,在此之前,《生化危機4》、《生化危機5》分別在2010年和2013年在國內上映,其中第四部由安樂引進,分別取得了1.35億和1.11億的票房,表現並不突出,都是年度20名開外。
有一位曾經參與過《生化危機》系列引進的人士透露,在第四部之前,就有片方曾經嘗試引進,但當時並沒有獲得審片通過,理由是“這種僵屍題材,不宜開口子”,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到,引進國內影片的審查尺度經歷了一個慢慢放開的過程。
《生化危機》背後的生意經:不是批片,中方參與影片分成
看到這里,大概很多人會合計,花幾百萬美元就能買美國批片,加上兩三千萬的宣傳費,卻有望收獲10億左右票房,這次《生化危機》的中國引進方豈不是賺翻了?
其實未必。《生化危機:終章》 國內的協助推廣方是一家叫獅鼠影業的公司,去年它協推過周傑倫參演的《驚天魔盜團2》,影片取得了6.35億元的票房。
獅鼠影業以發行營銷引進片起家。2011年開始憑借《狂暴飛車》和《金蟬脫殼》在中國大陸票房均超過其北美票房的成績,獲得了美國發行方頂峰娛樂的信任。2012年,獅門收購頂峰,獅鼠便順理成章成為獅門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
像《金蟬脫殼》、《驚天魔盜團2》這種以中國作為第一大票倉的影片一貫被業內成為“中倉影片”。而《金蟬脫殼》、《驚天魔盜團2》兩部獅門的“中倉影片”,正是由獅鼠影業引進。
根據微影時代的統計數據,從2013年到2017年2月23日,已經誕生了19部國內票房超過北美的“中倉影片”其中有11部是買斷片,其中有7部來自獅門,背靠獅門這一好萊塢公司資源,獅鼠很快崛起為批片市場上的“新秀”。
這些“中倉影片”有一些共性,是他們制勝中國的法寶,包括強大的視效,《第七子》屬於此類;續集或經典IP,比如《魔獸》、《生化危機》,;招牌影星或華人面孔,比如會有史泰龍、範迪塞爾、周傑倫等,代表作有《驚天魔盜團2》、《極限特工》等。
但在《生化危機:終章》這部影片中,主要的出品方是德國康斯坦丁公司,國內協發方獅鼠影業所賺的錢並不多。
獅鼠影業CEO邱傑向娛樂資本論表示,《生化危機:終章》既不屬於分賬片,也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買斷片,因為德國出品公司還會參與影片後期分成。
獅鼠影業首先墊付了這部影片在國內一筆很高的宣發費用,並在48個城市,用一個42個人的發行團隊去推廣。在影片下線後,獅鼠影業首先會跟中影分賬,剩下的分賬比例在25%,然後拿著這筆票房再去跟德國出品公司分賬。“德國的公司會拿大頭,我們分小頭(即發行代理費),但在票房分成之前,我們會優先回收墊付的宣發費。”
發行代理費=少量票房分成?
《生化危機》開啟新型發行模式
在過去的一年,經常看電影的觀眾也許能夠覺察到,外國電影似乎越來越多了。
這是因為引進方法的花樣翻新。除了像《生化危機》這樣用票房支付發行代理費的,還有以投資換發行,小娛就聽說一家公司以不到成本10%的投資,獲得了一部非英美影片在中國的發行權,這部影片拿下近6000萬元的票房,上映10天就收攏了近千萬利潤。
《生化危機》大熱後,目測引進片市場又將迎來一批淘金客。不過,這塊市場已經很擁擠了。
早在2013年的時候,因為《敢死隊》在國內創下票房奇跡,在中美電影節上,幾乎所有的美片都被中國人買了,“後來很多人的片子發不出來,爛在手里。”
《敢死隊》
邱傑表示,現在歐美成熟的電影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到以前所謂的“買斷價”。“他們怎麽會給你買斷?對於很多獨立電影公司來說,他們會選擇保底發行的方式,但依然會有保底分賬協議,而大的制片公司來說,則會邀請一個國內電影公司做代理發行,由中國公司拿著版權去給中影或者華夏對接,比如這一次的《生化危機》。”
另外,定檔時間比較遲是批片的一大難題。這一次因為片方物料提供比較遲, 《生化危機》也是在2月7日才被通知已經過審,距離2月24日上映只有兩周。
因此,相比國產影片多達3000萬甚至更多的宣發成本,一般批片只會預留2000萬左右的宣發成本,“因為可能根本沒有時間花啊。”一業內人士無奈表示。
這次《生化危機》的宣發費用破表,邱傑表示,原本宣發預期並沒有這麽高,但每周查看百度、貓眼數據後,他決定去跟外方爭取更多宣發費,離上映還差一周半的時候,還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微博、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平臺上投放了硬廣。獅鼠之前就跟外方約定好了,不管影片最終票房如何,由獅鼠墊付的這筆費用,都是優先回收。
可以看到,這次獅鼠扮演的是國外公司的國內發行方的角色。盡管邱傑聲稱公司拿的是“幾百萬的發行代理費”,但其實是按票房分成浮動的,票房高低決定了代理費的多少。假如真的如此的話,《生化危機》可以說開啟了一種新型的外片發行模式。
據小娛了解,部分業內人士對海外片引進市場特別看好,“未來肯定會有很多精耕這塊市場的公司。”隨著2018年外片配額有望放開,很多引進片民營公司都意識到,機會來了,好萊塢也清楚地知道,未來最終的合作夥伴除了是中影、華夏發行以外,而有更多的市場營銷能力和推廣發行能力的民營團隊進行協助推廣。
ST生化(000403)2月28日晚公告,公司收到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及應訴通知書、傳票等訴訟材料。程來星、張愛波、楊淑萍等69人以“公司披露的信息存在違法違規的情況,導致了原告的投資損失”為由,將ST生化告上法庭,要求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共計759萬元,並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這兩天,一個叫 “想哭”(WannaCry) ,又叫“永恒之藍”的病毒很囂張地橫掃全球 Windows 設備,並勒索 。
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中招”、超過 10 萬臺電腦被勒索;中國國內有上萬個機構遭到入侵,覆蓋國內幾乎所有地區。
之所以這麽猛,是因為這貨可以在網絡中自行複制,傳播得超快...
從校園網,到銀行、加油站,甚至政府機構,全部哭倒在廁所。
勒索信寫著:中毒的電腦,文檔被加密,交 300 美元等價的比特幣贖金才能解鎖;3天內不掏錢,贖金翻倍,一周內不贖回,文檔撕票。
誰敢從海盜王傑克船長的手里偷東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又發生了一件事刷爆朋友圈。加勒比海盜系列終於回歸了,前方德普大叔簽名成癮,賣力宣傳,迪士尼卻後院失火,樣片被盜。
據好萊塢時報報道,15日迪士尼CEO 鮑勃·艾格(Bob Iger)透露,黑客攻破了迪士尼內網,盜走了一部尚未上映的新片,目前要求支付巨額比特幣贖金,如果迪士尼拒絕支付,新片會泄漏到網上。 雖然艾格沒有透露到底是哪部影片被盜,但可靠消息顯示,這正是即將在5月26日上映的《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據一位在場的人士稱,艾格周一在華特迪士尼旗下ABC News部門的員工會議上發表講話時稱,該公司不會支付贖金。該人士還稱,艾格表示,黑客指定贖金以比特幣方式支付,但艾格沒有說明贖金金額。比特幣這一虛擬貨幣已成為網絡敲詐者所青睞的支付方式。
華特迪士尼定於近期上映的影片只有《加勒比海盜:死無對證》(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en Tell No Tales)和《汽車總動員3》(Cars 3)這兩部。但是隨後據美國Deadline網站確認,迪士尼被盜全片的影片為《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該片將於5月26日在中美同步上映,此前剛剛在中國舉辦了世界首映禮。
據悉迪士尼目前正在和FBI合作展開調查,並不打算支付贖金。 FBI說,很多時候,其實贖金數量對於巨頭片方所付出的巨額營銷花銷來說就是滄海一粟,但對於小公司來說卻是致命的。而且如果片方就算財大氣粗,真的支付了贖金,以後有可能會讓黑客養成這個惡性的“產業鏈”。
此前,黑客盜取了Netflix原定6月9日播出的新一季《女子監獄》(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同樣要求支付巨額贖金,否則將會泄露新劇集內容。跟迪士尼一樣,Netflix選擇拒絕支付,報警並開展調查。在Netflix拒絕支付贖金之後,往盜版網站上上傳了10集的《女子監獄》(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這10集資源比《女子監獄》第五季的首播時間6月9日整整早了6周,不知道這一波黑客和竊取《加5》的是不是都一個組織的。
同時黑客還發布聲明稱,“我們在經過漫長的配著酒的討論之後決定把《女子監獄》的前十集放到網上了。我們確實註意到這個劇新一季有十三集。但我們太早了,當我們拿到這些備份的時候,那個工作崗位還沒有拿到最後三集的片子呢。或許Netflix會考慮早點播這一季,既然現在這已經不是秘密了。”
不過就《女子監獄》的事兒來看,黑客的計劃破產了,他們雖然泄露了資源,但成全了Netflix,《女子監獄》資源泄露的新聞成了這部美劇第五季的免費宣傳,他們的股票在泄露2天後不減反增。特別是泄露的第10集結尾正好留了個大懸念,比第四季最後一集還要精彩(說得小編非常想追一下),而第五季的11-13集並沒有對公眾泄露出來。那些在網上盜版看了前十集的人,現在都想花錢看後面3集了。
但對電影來說,資源一旦在上映前暴露,對票房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舉例:2009年的《金剛狼》上映前夕資源泄露,損失慘重(雖然影片質量有待商榷,但盜版依然是為電影行業所不齒的)。
如果看過生化危機,那這集劇情你可能眼熟
此次比特幣勒索病毒與之前著名的黑客組織“影子經紀人(Shadow Brokers)”攻破NSA黑客武器庫,導致大量基於Windows系統漏洞的黑客工具流失事件有關。
2016年8月影子經紀人(Shadow Brokers)在互聯網上初露鋒芒,這是一個以懟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為己任的組織。一出手,就攻破了 NSA 防火墻,並且公布了思科ASA系列防火墻、思科PIX防火墻的漏洞。
當時影子經紀人明目張膽地在推特上表示,他們將免費提供一些網絡攻擊和黑客工具的下載,而這些攻擊武器均來自另一黑客團隊“方程式”。NSA旗下黑客組織“方程式”的入侵工具,主要針對微軟的Windows系統和裝載SWIFT系統的銀行。
這些惡意攻擊工具中,包括惡意軟件、私有的攻擊框架及其它攻擊工具。根據已知資料,其中至少有設計微軟23個系統漏洞的12種攻擊工具,而這次完成“變身出擊”的永恒之藍,不過12種的其中之一而已。
迄今為止,它開發出的惡意軟件和蠕蟲病毒,感染過全球超過 30 多個國家的網絡。成功攻破包括政府或外交部門、電信、航空航天、核能源、軍事、金融、伊斯蘭宗教等組織機構的加密技術...
如果看過生化危機,那劇情你可能眼熟。拋開技術工具不說,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次劇情:神秘的黑客組織“影子經紀人”宣布攻破了據說為NSA開發網絡武器的美國黑客組織“方程式”(Equation Group)的系統,並下載了他們的攻擊工具對外傳播,借以證明NSA組織並實施了大量針對他國的非法黑客攻擊。
影子經紀人:以怒懟為樂趣,以搞事情為己任
賺錢心情強烈的黑客組織影子經紀人盜取了NSA的黑客工具後,把其中的一部分公開到了網絡,把另一部分留著拍賣。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最後只收到 2 比特幣...
影子經紀人表示,如果他們收到超過100萬比特幣,他們就會釋放他們已經擁有的更多的黑客工具。但那次拍賣最終只獲得了價值25美元的比特幣。
賺錢心情強烈的黑客組織,又在2016年10月開啟了眾籌活動,宣布當他們收到10000比特幣後將提供給每一位參與眾籌者黑客工具包。12月,眾籌活動又尷尬的失敗了。
Shadow Brokers 很生氣,只好在 ZeroNet (一個網絡下載平臺)上小批量銷售黑客工具。2017 年 1 月,還真的賣出了一批能夠繞過殺毒軟件的 Windows 黑客工具, 750 比特幣。
今年的4月份,Shadow Brokers先後兩次把剩下的部分黑客工具再次進行了公開。在Shadow Brokers數批公開的黑客工具中,就包括利用445端口、進行SMB漏洞入侵的“永恒之藍”(ETERNALBLUE)工具。這次爆發的比特幣勒索病毒Wannacry,顯然是和永恒之藍一脈相承的。
永恒之藍所針對的是Windows中的SMB網絡文件共享協議所存在漏洞。其他針對RDP遠程顯示協議、Kerberos 服務器認證協議的尊重審查(Esteem Audit)、 愛斯基摩卷(Eskimo Roll)等等,說不定還在暗中蠢蠢欲動。
更加令人在意的,是泄露出的攻擊工具中另一個主要構成部分,是針對銀行、政府系統所使用的SWIFT系統的漏洞攻擊工具。影子經紀人說,這些武器的主要目的是NSA用來攻擊中東地區銀行。而如果這些工具為別有用心的犯罪者掌握,那事件更加不堪設想。
等等….如果你看過生化危機的話,後面的劇情可能你都該猜著了。
比特幣勒索病毒誰要背鍋?
開啟“潘多拉魔盒”的是誰?針對此次黑客用來作惡的名為“永恒之藍”的網絡病毒,俄羅斯網絡安全企業卡巴斯基實驗室、中國的360衛士安全反病毒小組都認為,勒索木馬來源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網絡武器庫,不過,木馬傳播者尚難定論。
微軟總裁、首席法務官布拉德·史密斯在上周日的一篇博客中寫道,本次病毒襲擊正好說明了為什麽政府私藏大量漏洞會是一個大問題。
史密斯表示,我們看到維基解密曝光了CIA私藏的漏洞,而導致此次事故的漏洞來自於NSA,影響了全球用戶。歷史已多次表明,政府部門掌握的漏洞信息在流向公眾之後造成廣泛的破壞。
史密斯還在博客中為微軟辯護稱,今年早些時候微軟已經為漏洞制作了補丁,但是有些公司並沒有為他們的電腦下載補丁修複漏洞。他還表示,微軟正在幫助那些受病毒感染的用戶盡快修複系統。
史密斯還警告,如果政府不盡快停止私藏這些漏洞信息,類似的病毒襲擊還會發生。美國政府應該從這次事件中敲響警鐘。
作為使用最廣泛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是眾多網絡勒索案的支付手段:黑客曾要求蘋果公司拿出價值15萬美元的比特幣來換取6億被非法綁架的iCloud 賬戶憑證,否則這些賬號將被直接抹除;舊金山城鐵系統、南非銀行、列支敦士登富帝銀行、美國多所醫院等均遭受過類似的比特幣病毒勒索。與勒索病毒並無直接關系的比特幣之所以躺槍,與比特幣在支付轉賬時的全球化、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等優勢直接相關——這些特點讓全球勒索變得更加低成本和低風險,犯罪分子可以大致避開通過銀行卡交易記錄追蹤每筆錢來龍去脈的可能。
目前,各國監管當局對比特幣的監管都遵循“不禁止、限範圍、限影響、防犯罪”的原則,對於比特幣接入傳統金融體系實行程度不一的限制。然而,在防止比特幣成為洗錢通道或被恐怖主義組織利用成為全球勒索手段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國網絡安全概念股卻漲瘋了
網絡安全板塊指數分時圖
“WannaCrypt”病毒的沖擊,讓多只網絡安全概念股在5月15日開板後便直沖漲停,5月16日板塊指數繼續走高,網絡安全概念表現分化。
東興證券認為,此次事件將給信息安全板塊帶來主題性的投資機會,但相比較公共部門而言,此前就十分重視安全的金融、電信等行業的信息安全需求並不會就此擡升。
東興證券認為,“我們認為此次事件最大作用是提升各單位對於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促進原本忽視信息安全問題的教育、能源等部門內網加強防範,但對於早已長期重視安全問題並在此次事件中沒有受到影響的金融、電信等行業不會帶來更多的增量需求。”“要看相關上市公司的客戶名單,如果是政府部門、公共組織等居多,那麽對其業績帶來利好是有可能的,如果僅是對C端或者傳統信息安全強勢行業的,則空間有限。”前述計算機分析師表示,“甚至不排除一些電子信息類公司的漲停,完全是情緒、炒作成分導致的。”
黑客既成“刀俎”,個人如何避免成為“魚肉”?
在成為“老司機”之前,一些老生常談的做法雖然效果有限但畢竟聊勝於無:及時備份、安裝補丁,並安裝靠譜的殺毒軟件,常體檢、常殺木馬,以及使用安全評價較高的瀏覽器、不要打開陌生郵件及其鏈接、不要瀏覽色情網站和圖片、分辨清楚信件附加檔案的屬性等。同時,重要的檔案和數據,比如畢業論文,養成平時備份在其他儲存裝置的習慣。還有,對於每次開機的升級更新建議,分辨清楚後,點擊“Yes”就“ok”了。實踐證明,用戶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就可以顯著降低中毒的幾率。
當然,從長遠來看,這些“鋸箭補鍋”式的臨時措施是遠遠不夠的。隨著網絡空間作為社會基礎平臺的作用日益加深,網絡安全風險日益突現、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形式多樣的網絡犯罪、恐怖主義甚至網絡戰滋長蔓延、日益猖獗,都對網絡空間國際治理形成倒逼機制,提出了新的挑戰:通過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合作,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建設性的國際合作,尋求網絡空間集體安全,已是大勢所趨!
以“煤老板”起家的ST生化(000403.SZ)實際控制人史瑉誌,最近住在北京華僑大廈,正遙控著兒子史躍武、助理陳海旺等人,身背20億元外債的史家早已屢屢失信,而面對門口的“野蠻人”——發起要約收購試圖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的浙民投天弘,足以令他坐立難安。
外界習慣稱“50後”的史瑉誌為老史,對於老史而言,今年本該是ST生化“枯木逢春”的一年:“好哥們”深圳信達此前幫著接盤了逾10億元的債務,拖延多年的股改承諾也有了要兌現的苗頭,核心資產廣東雙林借著血制品行業的東風水漲船高。然而,半路殺出浙民投天弘,危機由此橫生。
和萬科、愛建一樣,史家選擇了讓ST生化停牌,緊接著馬不停蹄宣布要收購山西知名血制品企業——山西康寶,這看起來本是個不錯的反制計劃,但在外界眼里,卻有幾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
“史家沒錢,也借不到錢。”和史家打了多年交道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且不說山西康寶股權結構複雜,年利潤超ST生化數倍,多年來史家爛賬連連。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早已被多輪凍結和質押,幾乎沒有其他資產可拿來抵押或質押,股東內訌也尚未解決。ST生化和它的實控人,更已被列入失信人名單多時。
爛帳連連
史家通過振興集團目前持有ST生化22.61%(6162萬股)的股權。振興集團一度是山西當地頗有名氣的煤電鋁大王,曾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山西省工業30強之列。
2005年4月,振興集團與三九醫藥簽訂協議,成為ST生化第一大股東。但煤電起家的史家對制藥行業並無多大興趣,本著“做藥多沒意思,一車煤就多少錢”的態度,首先被置入上市公司的就是價值2億多元的振興電業65.216%的股權,與此同時,置出ST生化持有的三九集團2.06億元的部分應收款、昆明白馬制藥有限公司90%的股權。
但2008年,史家所掌控的多個煤礦被關停,“優質資產”旋即變成“燙手山芋”,振興電業陷入連年虧損,2009年更因環保問題停產,生產線至今已成廢鐵。振興集團在ST生化股改時承諾準備對上市公司實施的煤、電、鋁資產註入一事也成泡影。
“老史念念不忘的是老本行,一直也以為煤電鋁會再起來。”前述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2009~2015年,振興電業每年虧損數千萬元,累計計提資產減值就超過1.6億元。此外,置換出的昆明白馬等資產輾轉進入振興集團,但振興集團卻拒絕承擔相關債務,而由此造成ST生化損失超過1億元。盡管此後ST生化據此將振興集團告上法庭,但換來的結果卻是2012年又一不良資產——金興大酒店的置入,土地使用權問題一直未解決的金興大酒店,被振興集團甩鍋給上市公司,輕松償還1億元債務。
這些引起了ST生化中小股東的極大不滿,更讓他們不滿的是,因連續虧損,ST生化於2007年暫停上市,此後便開始了長達6年的停擺。盡管2008年公司就恢複盈利,此間中小股東數十次投訴,監管幾度發函,但史家一直以“歷史遺留問題”為借口拖延複牌。
ST生化在2012年曾對原來的股改承諾做出修改,新承諾變更為,振興集團會將振興電業等虧損資產進行回購,助ST生化恢複上市,但這一承諾至今未能實現。
阻礙股改承諾實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史家的債務問題。多年來,無論是振興集團還是ST生化,早已深陷在債務泥沼中。史家所控制的振興集團、ST生化、振興電業甚至“唯一”值錢的資產——廣東雙林的股權都相繼被司法凍結,一度面臨被拍賣,直接阻礙了不良資產的置出以及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
從在山西河津借錢跑運輸創業開始,到把生意擴大到四川、河南、新疆,史瑉誌家族如今債務纏身。此前,第一財經記者所做的相關統計顯示,振興集團的外債到目前已超過20億元,其中10余億元被深圳信達於2016年以來接手,在深圳信達的幫助下,ST生化也得以把兩大不良資產——振興電業和金興大酒店置出上市公司。
除了ST生化外,振興集團目前尚在存續的子公司有7家,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分別是山西振興、中煤振興、昆明白馬、振興煤化。但這些資產,無論是煤炭、土地還是生產設備,都很難變現。
眾多的ST生化股東抱怨,史家置入的資產都成了累贅,在企業經營上也常常讓外界覺得匪夷所思。十幾年來,ST生化幾乎沒有成功的重大資產重組,喪失基本信用,對股民一再失信,亦罔顧監管措施,多次以身試法,成為資本市場著名的失信家族企業。
此外,ST生化原董事長史躍武還因行政處罰無法在上市公司任職,轉而由其弟弟史曜瑜一人身兼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三職。
何以守住廣東雙林?
過去十幾年,盡管ST生化經歷了6年停擺,至今還戴著ST股的帽子,但史家成員一直以來生活優渥,多名家族成員在上市公司身兼要職,實控人史瑉誌居住在北京華僑大廈每年費用不菲,皆因ST生化坐擁一優質資產——廣東雙林,浙民投天弘27億元的要約收購就為廣東雙林而來。
在史家老本行煤電鋁產業江河日下的同時,血制品行業卻得以意外爆發,血蛋白的市場價格從100多元一支瘋漲至高點的400多元一支,史家的“金山”從煤礦變成了血制品。而在煤電鋁資產沒救之後,廣東雙林也得到上市公司支持,積極擴充血站,提升采漿能力。
廣東雙林多年來為母公司貢獻了99%以上的營收占比。數據顯示,2016年ST生化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僅0.54億元,但當年廣東雙林實現凈利潤1.13億元。
“沒有廣東雙林,ST生化已經破產10次了。”ST生化第四大股東天津紅翰法人代表嶽海濤告訴第一財經,此前該公司一直是廣東雙林的代理商,正是看中了它的價值,天津紅翰於2012年從湖南衡陽國資委手中,通過協議轉讓獲得ST生化609萬股股票。不僅是天津紅翰,ST生化也曾被華夏基金、興全基金等著名公募基金舉牌。
史家和浙民投天弘的股權鬥爭,所要爭奪的實際上就是廣東雙林。根據ST生化和深交所披露的信息,6月21日,浙民投天弘向ST生化提交要約收購相關文件,隨後ST生化盤中停牌,但至6月28日,ST生化披露要約收購報告書,同時公告策劃重組。7月6日,ST生化再披露稱,擬以非公開發行及現金的方式收購山西康寶。
披露要約收購報告書和宣布重組的時間“神同步”,讓外界一直對ST生化重組是否確有其事存有疑問,有中小股東已於7月向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遞交關於虛假陳述、證券欺詐的投訴函,投訴ST生化違規停牌、虛假重組。
為對重組的真實性一探究竟,第一財經曾致電山西康寶總經理周凱。周凱表示,雙方此前確實有過溝通,還曾經一起看過湛江的工廠,但對於山西康寶而言,不存在並購或者被並購。“兩家企業整合在一起,成為業內前三,對山西康寶和廣東雙林都是好事,一切都在初談階段,成交條件還不好說。”
想吃下山西康寶,對於ST生化來說,理論上是一件艱難的任務。山西康寶2016年凈利潤3.06億元,而ST生化僅0.54億元。由於山西康寶和廣東雙林存在同業競爭,ST生化選擇全資收購,但山西康寶股權結構複雜,個人、機構、國有股東混雜。除了ST生化聲稱正在談判的自然人股東外,還有蘇州聚博股權投資、山西省長治市婦幼保健用品廠、長治市國資委等八大股東。
振興集團欠下的巨額舊賬未清,深陷其中的深圳信達近年來多次試圖推動ST生化進行債務重組和增發,以獲取股權,也均未能如願。截至目前,史瑉誌所持有的振興集團全部股份,以及振興集團持有的ST生化6162萬股股權已全數質押在深圳信達手中。
除此之外,史家還要面臨來自天津紅翰的索賠。據嶽海濤稱,天津紅翰所持有的609萬股ST生化股份2014年即可解禁,當年10月該公司向上市公司申請解禁,但被以衡陽市國資委與天津紅翰股份轉讓違規、存在惡意串通等理由拒絕,目前天津紅翰已發起對ST生化的訴訟。不僅如此,2016年下半年,天津紅翰還曾試圖大舉收購振興集團債務,以謀求拍賣後者所持ST生化股份,將史家踢出局,但最終因深圳信達出手幫助史家進行債務重組而落空。
這早已不是ST生化第一次後院起火,2013年重返A股以來,ST生化多次試圖進行重組,替振興集團背鍋還債均未成功。最近一次重組開始於2015年年底,ST生化欲以22.81元/股的低價向振興集團定增23億元,從而將持股比例提高到43.51%。
但機構股東和中小股東均用腳投票,以振興集團債務叢生、股改承諾未實現,根本無力定增為由投了反對票。實際上,史家的這次重組背後亦有深圳信達的身影,此前有振興集團債權人透露,深圳信達本欲在ST生化此次重組中分一杯羹,而交換條件則是為史家提供重組的財力支持。
在浙民投天弘盯上ST生化之後,史家再度試圖向深圳信達伸手,但後者此前已經多次吃力卻不討好。還會有“白馬騎士”再來馳援嗎?
眼下,浙民投天弘看上了廣東雙林這塊“肥肉”,也是因為盯上史家和振興集團爛賬難清的“軟肋”,掐點來捏ST生化這只“軟柿子”。不過,如嶽海濤所說,史家一向不談判、不妥協、不退讓,如此,除了停牌ST生化之外,史家又將怎樣守住廣東雙林,並安然度過危機,外界尚不得而知。
34樓提及
隻野可以淮備留意下..
42樓提及
Greatsoup, what happen?
44樓提及
咁點解跌咁少
57樓提及
今年點會唔盈警...問題係幾時出者...
59樓提及
出完盈警, 都無跌..可能反映見底了.
呢個價其實都幾平了...營運槓桿超大..反底會好勁..
不過呢隻真係好難玩
71樓提及
養牛成本高, 牛肉價太高又無人買.
75樓提及
呢兩隻同大成食品3999有無關係?
個名同個號碼都好似,但wiki話無關
76樓提及75樓提及
呢兩隻同大成食品3999有無關係?
個名同個號碼都好似,但wiki話無關
無的,3999是台灣上市大成的旗下的,809同3889 是香港加中國人創辦的
greatsoup38在93樓提及
跌到兩三毛就執屍
greatsoup38在105樓提及
我覺得博一博仲得的
shshmok在107樓提及
5月的非執董回購是代表對公司前景有信心 ?
另外, 留意到最近一年的虧損十分巨大, 0.2-0.3的低股價反映了這個差劣的業績 ? 下跌的空間已不多了?
goodyear在127樓提及
我買咗少少過年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