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司朗搶灘植物照明

自去年將燈泡業務出售給中國企業木林森後,照明巨頭德國歐司朗(OSRAM)正向科技企業轉型。

5月18日,歐司朗宣布收購德國一家初創公司Agrilution的部分股份,搶灘植物照明。歐司朗此前已為溫室植物研發了照明解決方案,而Agrilution開發的智能家電設備在應用歐司朗的這項LED照明技術後,可分辨出箱體內種植的種子,並通過自動調節溫度、澆水量和照明條件,使用戶可不受天氣的影響隨意種植花草果蔬。

事實上,隨著中國LED照明企業的崛起,歐司朗、飛利浦、GE等跨國照明巨頭紛紛調整策略。西門子把歐司朗分拆上市,飛利浦也把照明業務分拆上市,GE照明則關閉了中國分公司。上市之後,歐司朗進一步調整業務,去年把利潤較低的光源(燈泡)業務出售給木林森。

業界紛紛猜測,這些老牌的跨國照明巨頭是否已經“廉頗老矣”。歐司朗卻用業績證明,“甩掉包袱”之後公司成長更健康。

2017財年第二季度,歐司朗按可比計算,即調整產品組成和貨幣影響後,1月~3月實現營業收入10.5億歐元,同比增長約10%。而去年同期可比增長率約為6%。

“出售光源業務將加速歐司朗的成長並獲得更大利潤。”歐司朗CEO Olaf Berlien表示,“我們第二季度的增長率幾乎翻了一番。我們看到光電半導體和特種照明等高科技業務實現了強勁增長,這說明我們的戰略是可行的。”

 

目前,歐司朗有三大戰略支柱,包括特種照明、照明解決方案和系統,以及上遊的光電半導體業務。而這次歐司朗增加投入的植物照明,正是屬於特種照明的業務板塊。

根據計劃,歐司朗將在 2020 年前投資約 30 億歐元,其中 20 億歐元用於研發投資以開拓新市場,10 億歐元用於在馬來西亞建設新的 LED 芯片工廠。到2020年,歐司朗的年收入將超過50億歐元,利潤(EBITDA)達到10億歐元。

LED 芯片是光電半導體領域最大的細分市場,目前全球市場一年的銷售額約 57 億歐元,至 2020 年,預計將以 7.5%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

歐司朗希望,到2020年,其在馬來西亞居林的新工廠,將成為全球最大的6英寸LED芯片生產基地,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歐司朗位於德國雷根斯堡的LED芯片廠也正在擴產。通過協同效應,歐司朗的汽車照明等業務也有望降低成本。

公司在中國也有擴產計劃。歐司朗無錫工廠二期增資擴產項目今年8月將啟動建設,預計2019年初將投入生產。

除了加大LED芯片的投入,歐司朗正在拓展LED照明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如,植物照明、工業4.0的智能照明、智能汽車照明、光通訊,及手勢識別和虹膜識別技術等。

LED照明行業分析師張宏標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歐司朗的光源業務仍然是賺錢的,但由於中國LED照明企業快速成長,競爭加劇,歐司朗如果要進一步做大LED光源業務規模,需要下調價格,將拉低凈利潤率,這不符合其做高附加值的定位,所以選擇出售。

張宏標認為,出售光源業務後,歐司朗要保持成長,一方面需加大在LED照明解決方案上的投入,增強設計師力量;另一方面要擴張新業務,如植物照明、車燈照明、特種照明等。而目前植物照明的市場並不大,主要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檔餐廳。

不只歐司朗,許多德國的百年企業都在謀求轉型。比如,機器人巨頭庫卡被美的收購後,雙方將共同拓展家用機器人市場;博世集團也在加快數字化轉型,旗下的博世熱力與萬和成立合資公司“萬博”,承擔起博世電熱水器的生產功能。這些德國企業或與中國企業合資,或被中國企業收購,或將低利潤的業務轉售給中國企業,自己則更多地聚焦研發和高附加值領域。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35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2/165076.shtml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黑智 黑智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做過教師,扮過了邁克爾·傑克遜和白雪公主,馬雲的內核,仍然是“外星人”。在他看來,物聯網的核心是“連”,而智能化更加重要。未來是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是“植物人”。

timg (1)_meitu_3 

9月8日,阿里的18周年年會,馬雲變身的邁克爾·傑克遜刷了屏。那天,馬雲說,阿里早已超越了一家公司,變成了一個“經濟體”。兩天後的教師節,馬雲又趕到了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作為一名曾經的教師,他表示了自己對未來的擔心:“未來我最擔心的是教育變革”,以前很多人在教育階段“混混也可以”,但未來如果還依照現在的課程去教育孩子,這些孩子在未來都將找不到工作。原因,當然是“這一切都會被大數據取代”,物聯網的核心是“連”,而智能化更加重要。未來是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是“植物人”。

做過教師,扮過了邁克爾·傑克遜和白雪公主,馬雲的內核,仍然是“外星人”。正如阿里的NASA計劃,面向機器學習、芯片、IoT、操作系統、生物識別這些核心技術,針對未來20年組建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儲備核心科技。

馬雲在物聯網博覽會上的演講中,很多觀點也被他反複提到過,這里黑智就整理如下。

1、物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這就是一個植物人,沒有多大的意義。

2、物聯網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連”,更核心的是連起來以後,能夠變成智能化。

3、在工業時代,我們基本上把人弄得越來越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會越來越像人;但是真正應該走的道路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4、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機器做人做得到的東西,其實沒什麽大不了。

5、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它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而是全社會的互聯網。

6、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制造,而新制造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制造業,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間,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甚至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面臨到的問題。

7、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制化,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這麽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公司,沒有超過五家。但是實體經濟里面,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

8、未來的制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不是一個純制造業,制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現代服務業才是未來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亞馬遜,我們就是真正的現代服務制造業。

9、機器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以內所發展出來強大的力量,會對人類有巨大的沖擊,但是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10、我先告訴你,數據分析工作是沒有未來的,將來你會失業。我最擔心的一個行業變革,就是教育。我們這些人二十年內混混也能混過去,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混不過去的,如果我們依舊用今天這樣的教學方法、方式和課程,去教育這些孩子,那麽這些孩子三十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

190795062_meitu_4

馬雲演講主要內容,經黑智編輯:

阿里巴巴過了18周年的周年慶,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的決定做成的。而18年以後的你、20年以後的你,不是20年以後決定的,而是今天的思考、今天的決定帶來的。

我前幾天聽一個人講過這樣的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絕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你相信而看見。所以你考慮問題的時候,我們這些人是相信未來,相信這些事情會發生,我們似乎感覺看見了,但是絕大部分人不是這個樣子。

未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

人類將真正開始進入到數據時代。

物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我們認為這就是一個植物人,他沒有多大的意義。

電表早就把電都連起來了,但是沒有智能電表,電表只能收收費而已,我們每個交通路口都有一個監控器,如果沒有智能化,這個監控器發揮最大的作用只是用來罰款而已。

所以物聯網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連”,更核心的是把這個連起來以後,能夠把它變成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必須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

人類未來的大數據整個的發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就是互聯網、大計算以及雲數據。

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我們現在講大數據講得很多,大數據涵蓋著兩個關鍵,“大”不是“多”的意思,“大”是大計算的意思,大計算加雲數據,這才是我們所認為的大數據。

首先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說每一次技術的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煤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煤是主要的動能,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電,這次技術革命,以創新驅動,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第二,生產力。我認為,雲計算,計算能力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

第三,生產關系上,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如果不把互聯網當作一種生產關系去思考,我覺得麻煩也會越來越多,互聯網它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全社會的互聯網。

我們所有的智慧城市也好、智慧大腦也好,無非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

第二,整個民生服務。

第三,社會治理。

離開這些生產資料,離開這些生產力,離開這些生產關系,我覺得這就是一句空話,因為你都不知道客戶需要什麽,誰是你的客戶,誰是你的敵人。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都希望說辦事只要跑一趟就夠了,其實跑了很多趟,跑的是數據,跑的不是人。

以前我們要看病,要圍著醫生轉,今後醫生是圍著病人轉,我們今天講的環保問題,如果環保不能夠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計算能力來處理,人的感知能力,根本不知道問題會出來,等你發現問題出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太晚了。

新零售之後的巨大變革是新制造

我們公司在去年雲棲大會里面提出五個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現在整個零售行業的變革非常之快,但是我想告訴大家,這只是剛剛開始。

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制造,而新制造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制造業,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間,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甚至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面臨到的問題。

新制造,實際上來講,由於IOT的發展,由於物聯網的發展,由於計算能力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新制造將倒逼整個社會進行改革、進行推進。

其實企業在這場革命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而企業必須學會革自己的命。大家都知道,中國過去30年,政府成為經濟發展強大的推動力。而未來,企業家精神、企業和技術將成為強大的推動力。技術將成為倒逼市場的力量,創新將成為市場的力量,而市場能力將成為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

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我認為這些制造業很快就會崩潰掉,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那我覺得也是空中樓閣。

制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已經不會存在著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來的制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未來的制造業全是在互聯網上制造,而且未來的制造業,請大家記住,未來的制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不是一個純制造業,制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

制造業在本世紀以後開始到未來,將不會成為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因為大批的制造業將會由機器所取代。而未來要創造真正的就業,人類從過去的一兩百年工業時代,將進入現代服務業時代,現代服務業才是真正的制造業,而服務業本身就是制造業。

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亞馬遜,我們才是真正的現代服務制造業。我們背後強大的制造能力、設計能力,把服務當成產品的能力,這種制造能力是今天大家要去反思的,它不是網絡上走來走去的一些Program,現在所有的程序、所有的互聯網產品是一個真正的現代制造業。

未來的制造業已經不是靠規模化,已經不是靠流水線,已經不是靠我們昨天想象的這種集裝箱式的模式,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制化,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未來的計算算法專家一定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內部工作,而是在車間里面寫代碼。總而言之一點,我們要讓機器變成智能。

制造業未必一定是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現代服務業,從制造走向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純不是買賣之間的關系、服務之間的關系,服務業如果沒有強大的服務業制造,是不可能有未來的,制造業不學會服務,是不可能,所有的機器不是靠你賣出去就行了,而機器本身就是一臺服務的機器,背後有強大的智慧、強大的數據、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整個社會必須互聯。政府必須要形成一個Smart government,我們堅信不疑地在往這里走。

x7o2mot5ZfTTbO7MZwcc

機器和人不會競爭

我們今天去考慮很多問題的時候,往往我們對未來過分的擔心,說機器和人未來的競爭怎麽樣,我認為機器和人不太會競爭。

過去上一個世紀,在工業時代,我們基本上把人越來越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會越來越像人,但是真正應該走的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這兩年討論最多的是Alpha Go,人下圍棋輸給機器以後,感到非常沮喪,我覺得沒有必要。圍棋是為人類的快樂而創造出來的,如果你讓人跟機器比下圍棋,就像人跟汽車去比誰跑得快,結果毫無疑義。如果你因為這些東西沮喪的話,我認為人類的沮喪才剛剛開始,因為人類肯定是下不過機器的。只要是程序化,只要是說得清楚的東西,機器一定比你聰明。

人類最早發明機器的時候,就有清醒的認識,機器會比人力量更大。當發明火車、飛機的時候,人已經認輸,機器一定比人會跑得更快、跑得更遠。出現電腦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有一個預知,它比你記憶得更快,它從來不會忘記,它算得比你也快。從這一切來講,人應該打消這個想法。

我覺得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機器做人做得到的東西,其實沒什麽大不了。

我不太喜歡人工智能,我喜歡機器智能。我們對人腦的理解可能不到10%,我們卻要讓機器去學習這10%,我認為有一點自大。

人是有智慧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機器是有智能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快,我們逐漸、逐漸失去很多本能的東西。而計算、數據、機器將把人的這些能力重新恢複起來,這就是智能的能力。

因為我們人過去的兩百年,由於科技的發展,我們人的眼睛,對外部的世界越了解越多,我們不斷在往外面探索,但是人類對自我的了解越來越少。雲計算、大數據,能夠把人所有的行為記錄下來,讓人更加懂得自己。我們講知道自己要什麽的人是聰明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麽的人是智慧的人,今後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進入新的時代,我們必須讓機器來協助人更多的了解自己。

人類要有自己的自信,要明白機器一定不可能戰勝人類,但是機器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以內所發展出來強大的力量,會對人類有巨大的沖擊。過去三百年來,人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我們現在很多東西,將來會被機器所取代,我們會有失落感,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當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成為生產資料,成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時候,對社會的沖擊之大,也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們所有的人類都要做好準備,未來30年,從新零售開始沖擊,到新制造,很快金融也是一樣。但是沖擊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誰,沖擊的目的是為了倒逼市場改革。

我們對於未來的未知遠遠大於已知。剛才我在說,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我們相信有這一天才會做成的。我們今天同樣相信未來的世界會是這個樣子,並且為之去努力。

今天能夠定義清楚的東西都不是未來。盡管18年以前,我們知道互聯網會發展,我們知道電子商務會發展,但是我們沒有想象到電子商務、互聯網18年以後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今天的數據跟二十年以後的數據相比,跟萬物相連以後的數據相比,真是滄海一粟都不是。所以我們今天要思考的是如何面對未來,我們要鋪設一個方向,如何堅持,並且不斷的去完善。

未來創新和教育改革

創新說說容易,而管理創新、治理創新的能力是非常之欠缺的。

我們要避免各種各樣的紅旗法案,一八三幾年,英國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那時候英國最早發明了汽車,但是汽車起來以後,反對的人無數,因為認為汽車將會取代很多馬車夫的工作,馬車夫在那時候是屬於白領工人,是技術活。如果技術出來,很快就把馬車夫的工作給幹掉了。所以所有的馬車夫上街遊行抗議,就像今天說實體經濟被互聯網經濟沖垮的道理是一樣,遊行的結果,政府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就是要求每個車前面必須有一個人拿著紅旗,車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七英里,絕不允許超過馬車的速度,超過馬車的速度,立刻吊銷牌照,使得30年以後,英國才取消了這樣的紅旗法案,這個紅旗法案使得英國並沒有抓住汽車,使德國和法國起來,美國抓住了汽車,使自己成為了一個車輪上的國家,隨後帶動了石油經濟的起來。

今天我們嚴防紅旗法案這樣的東西,對未來的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各種各樣未來政策,我們不要認為我們比別人強,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都是昨天的專家,我們對未來只有探索,要相信自己,相信人類,相信我們的孩子們,他們是有辦法去解決的。有時候制度過多,反而讓我們不能前進.歐洲沒有大的互聯網公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法律制度實在太多,擔心的問題非常多,還沒開始幹,就問這個問題怎麽解決,那個問題怎麽解決,互聯網還沒起來,大家就在討論隱私問題、安全問題,我相信我們有辦法解決,我們解決不了,我們的孩子一定比我們解決得好,因為八零後、九零後、二零零零後,他們就是比我們聰明。他們的責任和擔當也絕不亞於我們。

IT時代,我們人類已經從IT走向DT,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DT是Data technology,這不是字的區別,也不是技術的區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別,IT是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強,IT是信息壟斷,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有利益,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學會普惠,必須讓別人強大起來,你才會強大起來。而整個世界的趨勢就走向了普惠、共享和可持續。

像我們阿里巴巴,人家講你們到處都在。我們去那兒,不是因為那兒有利潤;我們去那個領域,不是因為我們貪婪;而是因為數據必須打通,智慧必須連接,文化必須溝通。

互聯網沒有邊界,如果互聯網有邊界,互聯網僅僅是一個工具,互聯網它是一場技術革命。沒有邊界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未來。

所以我們講轉型升級,講了這麽多年,文件發的比莎士比亞全集還厚,但是我們得到的效果怎麽樣,並不顯著,我們必須要有市場的力量,必須有技術的力量,必須市場上有像我們這樣的鯰魚去倒逼這個市場進步,這是互聯網大公司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擔當,不是因為它有錢,而是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也最後跟大家講,一直認為今天很難,明天更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今天沒有一家公司是快樂的,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公司很好,傳統實業就不好。我想告訴大家,這麽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沒有超過五家公司。但是實體經濟里面,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這個要清晰的認識到。

凡是不能適應世界未來,不能適應技術潮流,不能適應未來思考的企業,必須被淘汰,轉型升級的目的,不是讓大家平平坐,轉型升級的目的,讓好企業更好,讓壞企業能夠淘汰掉。

未來所有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取消掉,大量的就業,昨天最好的工作都會失去。大數據需要很多分析師,但我告訴大家,大數據最後將消滅所有的分析師,沒有一個分析師可以分析得了大數據,分析師只能分析信息,不可能分析數據。所以數據分析工作,你以為可以找到未來,其實沒有未來,我先告訴你。

所以我們未來的人應該更加活得像人,機器更加像機器,這是我們需要做的。全球化勢不可擋,Mobile不是只移動手機,而是數據的移動,人類的移動,將跨越一切。

那麽未來我最擔心的一個行業變革,那就是教育。我們很幸運,我們這些人二十年內混混也能混過去,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混不過去的,如果我們依舊用今天這樣的教學方法,方式和課程,去教育這些孩子,那麽這些孩子三十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

每次的變革,都必須是教育的變革,要走在前面,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高度註重三十年以後可能什麽樣的產業,由此來調整大學的課程,小學的課程和中小學的課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是平穩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有了機會,我們才不會人類之間發生很多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們的教育,也不應該按照原來的死記硬背,去記很多東西,因為這些活可能絕大部分,不是所有,很多將會被計算機所取代。我們要做的工作,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你發現自己最好,了解自己,並且在這兒發展起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未來的機會。

我們的社會在看到今天機會的時候,也要看到挑戰,但是這些挑戰一定會過去。三十年、五十年內,我們應該找出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些挑戰,而不是阻擋這些挑戰,更不能用技術來形成貧困差距的工具,我們應該讓 技術成為整個社會普惠,整個社會共享,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綿延。

黑智簽名檔

商業 互聯網金融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40

讀書札記171116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11/16/%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1116%e6%a4%8d%e7%89%a9%e7%8d%b5%e4%ba%ba%e7%9a%84%e8%8c%b6%e7%9b%9c%e4%b9%8b%e6%97%85/

征篷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讀書札記171116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
上海仔執筆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For All the Tea in China》Sarah Rose

〈全球史簡介〉
A定義
全球史興起至今近三十年,尚未形成明確的定義。目前學界主要從各自的理解出發,綜合多年來各種全球史研究成果,達成了某些基本理念,包括“整體觀”和“互動觀” 。

所謂“整體觀”是指將研究對象置於廣闊的相互關聯的情境中理解和考察。***
比如 裴士鋒(Stephen R. Platt)著的《天國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從太平天國、清政府和西方列強各自角度出發,站在19世紀中葉東西方整體歷史格局的高度思考這段歷史。

所謂“互動觀”,是指通過把研究對象至於互動網絡體系中加以理解。
再以《天國之秋》為例,書中大膽假設,英國未在國際法層面認為中國處於內戰,不承認太平天國作為交戰團體的地位,禁止武器、人員等輸入太平天國,英方希望介入鎮壓太平天國,一方面得到經濟利益(比如通商),另一方面改善與清廷的外交關系(雖然之後沒有實現),英方與清廷殊途同歸,聯手剿滅太平天國。

B種類
基於現有研究成果,全球史可分六類:
1中心–邊緣:旨在討論世界-區域體系、貿易體系、文明(或文化圈)、區域關系等問題,以中心、邊緣等範疇分析不同地區的角色及其相互關系。代表作品Immanuel Wallerstein於1998年出版的《近代世界體系The Modern World System》。

2跨文化互動:探討帝國擴張、長程貿易、跨民族文化傳播等問題,關註文化異質性對互動的影響。代表作品是Jerry Bentley於1993年出版的《舊世界的相遇者Old World Encounters》。

3交流互動比較:將比較對象互相參照,代表作品彭慕蘭K. Pomeranz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

4生態環境視角:從生態環境與歷史事件、社會變遷解讀歷史。代表作品A.W.Crosby所著《哥倫布大交換The Columbian Exchange》。

5微觀個案的廣域性視角:通過見微知著的方法,將研究對象至於廣闊情景中分析。代表作品《世界與非洲的彈丸之地:岡比亞紐米地區的全球化史》。

6大歷史:從宇宙自然的範疇,結合生物學、地質學探討人類歷史。代表作品David Christian所著《時間地圖:大歷史導論Map of Time》。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
1情節
本書在海峽兩岸都有出版,中國大陸版標題為《茶葉大盜》。國內“豆瓣讀書”網站如此評論本書文筆:“情節非常吸引人,寫法像小說”。如果基於上文全球史的六種分類方法,本書分在第二種和第五種似乎比較妥當。

本書講了一位名叫Robert Fortune(漢譯:福鈞)的英國園丁,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受東印度公司聘任,歷時三載,分別去安徽和福建偷取綠茶、紅茶種子,同時暗中學習當地制茶工藝,把茶種和若幹名制茶工人送往印度。從此印度大吉嶺紅茶崛起,在國際市場擊敗中國紅茶,成了英國貿易的擎天一柱。

作者這麽定義英國人的偷盜行為,說這是史上最大的知識產權盜竊案,中國茶葉一旦失去壟斷地位,則沿海和內陸地區經濟就遭到嚴重破壞,而印度則成為英國的明珠,*** 稅收占大英帝國整體稅收的1/2,僅茶葉貿易一項的稅收就達英國稅收的1/10。

2亮點
這本書的亮點在於把一位小職員的經歷,放在一個宏大的歷史格局中,以廣闊的視野來看待主人公短短幾年的在華經歷。

作者描述了一個人的故事,卻反映了兩個國家的差距。*** 當時正是大英帝國蓬勃向上的擴張期,鴉片戰爭之後,英國商業觸角立刻往中國內陸滲透,為了獲取經濟作物無所不用其極。而另一邊,中國卻是靜止的農業社會。
主人公雖為一介布衣,但從他身上,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普通人的奮鬥歷程。*** 作者寫道“福均(主人公)的生命恰好訴說在大英帝國擴張時,許多英國人帶著雄心壯誌出走,想抓住機會,渴望飛黃騰達。福均出身卑微……和十九世紀許多英國人一樣,在社會階級森嚴的維多利亞時代,若有點才華卻缺乏家世背景支援,唯一往上爬的機會就是出國闖蕩,善用帝國尚未開發的資源”。

3感想
福均的經歷,在現代中國人讀來,可能無比親切。中國政府自2008年前後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大力開拓第三世界市場,近年國內產業逐步升級,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企業大力開拓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印度市場;而國內基建類公司,也在這類市場處處布局,架橋鋪路造機場,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走出中國,去這些國家開拓商機,幫公司獲取經濟利益,同時實現自身價值。此情此景,和當年英國商人來華,探索長江沿岸通商機遇,又有多大不同呢?當一個國家處於擴張期,普通人也能順應國家力量的洪流,征篷出漢塞,做出一些功業。

4其他
當中國人發現茶種被盜為時已晚,但也從中學到了一招,派人深入印度,盜取鴉片種子在中國種植。不同的是,泡茶需要煮沸開水,可以殺死病菌,茶葉普及改善了英國人的健康;而鴉片則讓中國沈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94

未作足夠評估 致令缺氧 瑪麗又出事醫生亂拔喉 婦變植物人

1 : GS(14)@2010-08-14 12:54:41

AD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343575
【本報訊】瑪麗醫院發生醫療事故導致病人慘變植物人。該院上月初為一名鼻咽癌病人進行手術時,一名麻醉科專科醫生被指為病人完成麻醉及插喉輔助呼吸後,便離開手術室,直至手術尾聲才折返,懷疑該醫生在沒有足夠評估病人情況下,為病人拔喉,令病人缺氧,變成植物人。
記者:陳沛冰 陳凱迎

該名患鼻咽癌的女子年約 50歲,上月初因鼻咽癌復發,在瑪麗醫院進行鼻咽切除手術;由於她需要全身麻醉,故要插喉輔助呼吸。本報收到投訴,指手術約於下午 1時開始,當時一名麻醉科專科醫生為病人完成麻醉及插喉後,就離開手術室,其間由一名仍接受麻醉科訓練的醫生負責監察病人,另有外科醫生如常進行鼻咽切除手術。
直至外科醫生完成切除手術後,該麻醉科專科醫生才返回手術室。有指麻醉科專科醫生沒有足夠評估病人狀況,如考慮病人是否有氣道腫脹,就為病人拔出用來輔助呼吸的喉管。拔喉後病人慢慢出現呼吸困難,要非常用力呼吸;約兩分鐘後血含氧量下跌至危險水平。該麻醉科專科醫生即時用藥及再次為病人插喉,希望協助病人呼吸及補充氧氣。
但病人因氣道腫脹未能成功插喉,且心跳進一步減慢,血含氧量再下跌。約 10分鐘後另一名外科醫生到場協助,為病人在喉嚨位置開一個造口插喉,令病人可以呼吸。病人疑因大量缺氧而導致腦細胞死亡變成植物人,要轉送到加護病房治理。
瑪麗:醫生沒長時間離開

瑪麗醫院發言人昨晚表示,據紀錄該名麻醉科專科醫生並沒有長時間離開手術室,只曾離開很短時間,手術程序與一般情況相若。病人手術尾段出現呼吸困難,麻醉科醫生嘗試為她插喉輔助呼吸,但因咽喉及口腔腫脹而不能插喉,結果為病人在氣道開了一個造口插喉,幫助病人呼吸。
其間病人的心臟曾停止 8分鐘,腦部出現缺氧,要進行心外壓搶救。搶救期間所有醫護人員包括該麻醉科專科醫生均有協助,病人是出現罕見的併發症,現時仍然留醫,情況嚴重。事發後院方已即時向病人家屬交代事件,並將事故向醫院管理局總部呈報。
今年曾發生多宗嚴重事故

香港麻醉科醫學院發言人周雨發表示,腦部缺氧數分鐘已可嚴重受損,或會變成植物人。手術中病人的氣道出問題對麻醉科醫生來說可謂噩夢,顯示病人情況非常危急,必須盡快判斷病人不能呼吸的原因,及作出相應的搶救。
他說,手術期間麻醉科專科醫生長時間離開的情況並不常見,因醫院通常會讓醫生同一時間只照顧一名病人。
瑪麗醫院今年曾發生多宗嚴重醫療事故。一名懷孕十多周孕婦 6月中在該院進行微創手術,其間一枚長約 1厘米的彎形針留在孕婦肚內。一名 60多歲女病人在 3月在瑪麗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一塊手術紗布遺留在體內,要再做手術取出紗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80

植物“医院” 病花丛中赚财富

1 : GS(14)@2010-11-20 17:54:43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17/167312.html

    目前的养花大军中缺乏植物养护基本知识的大约占到七成左右。这些养花人非常需要类似给小猫小狗看病的宠物医院那样专治花草病症的植物医院。
               
         
  目前的养花大军中缺乏植物养护基本知识的大约占到七成左右。这些养花人非常需要类似给小猫小狗看病的宠物医院那样专治花草病症的植物医院。
  眼下,绿色植物对于装饰家居已是必不可少。此外,节庆假日,走亲访友时,一盆鲜活的盆景花卉也是颇受市民青睐的送礼佳品。然而,由于没有养护知识、养花不得法,每年被扔进垃圾箱的植物也不在少数。怎样养护娇嫩的盆景花卉让人大伤脑筋。叶片发黄的君子兰、树蔸烂掉的铁树、光秃秃的文竹……虽然人们在多年花卉植物的“绿色”消费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已掌握了一些养护知识,但更多市民仍是喜欢养花而不会养花。
  据了解,目前的养花大军中缺乏植物养护基本知识的大约占到七成左右。这些养花人非常需要类似给小猫小狗看病的宠物医院那样专治花草病症的植物医院。
  植物医院仍是空白需求如此之大,而目前的市场情况又如何呢?
  尽管现在不少街道社区组织了有经验的养花人指导小区居民,但是由于数量的局限和专业知识的欠缺,有些问题仍难以解决。
  而能为养花人提供专业服务的正规植物医院却只有寥寥几家,所以,以目前的情况看,植物医院在市场上几乎仍是空白。
  技术价格问题需探索
  一方面是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空白的市场,嗅觉敏锐者似乎已经闻到了植物医院这项新兴产业暗藏的商机。
  除了一般创业都需要的投入资金,开办植物医院对技术投入也有一定的要求。自己不是业内专家,如何创办植物医院呢?---对于有兴趣的投资者来说,没有专业背景可能是他们最大的顾虑。
  实例告诉我们:聘请专家、引进技术,同样可以开办植物医院
  除了技术问题,还有如何制定收费价格的问题。由于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植物医院的收费没有一个成熟的定价,除去那些极其名贵的花草植物和一些爱花如子的养花人,前来“看病就医”的多数是普通植物和一般的消费者,举例来看,二三十元的一盆花,如果看病也要收二三十元,很多消费者就难以接受这样的价格,他们情愿花这些钱重新再去买一盆。所以,经营者一方面要考虑收回成本赢利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得关注消费者的对于价格的接受程度。
  拓宽业务降低风险
  开办植物医院是一项薄利的生意,所以唯有上门求诊的数量得到保证,生意才能稳妥做大。所以,开办植物医院选址最好是在现有的较为成熟的花卉市场内或者是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社区附近。这些地段能够吸引一批消费者,形成一定的客户群。而开办的规模则可以根据投资者自身实力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来决定。
  此外,拓宽业务范围也能增加赢利的渠道,降低薄利的经营风险。仅植物医院看病的业务,可以接收前来就诊者,也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方便于一些不易搬动的大型或者珍贵植物。此外,园艺工作室也接受过住院“病人”,通过植物医院一段时间的养护,待花草恢复健康后再交回主人手里,这项服务颇受欢迎,同样还可为养花人出远门时提供寄存服务。
  另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附带一些园艺工具、鲜花盆景或是园艺饰品的出售,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利润。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投资创业者提供广阔的舞台,投资者不妨独辟蹊径到“病”花丛中去发掘财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79

“植物大戰僵屍”制造者Popcap:冷靜的遊戲貴族

1 : GS(14)@2011-03-12 20:24:51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311/190225.html

 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冷靜的市場判斷,是 Popcap10余年持續引領創新的原因。

在移動互聯網概念和SNS概念的推動下,從2010年開始,美國本土的科技上市公司開始恢複數量增長,達到了45家(2009年僅有18宗由風投資金支持的IPO)。而萬衆矚目的Facebook,LinkedIn,Groupon以及依托於他們的遊戲公司Zynga,Popcap等,都在2011年把自己的上市提上了日程。

  在這些明星科技公司中,Popcap顯得很特殊,它的資格最老——2000年便已創建,並且它並沒有與那些新貴們紮堆矽谷,而是偏居於西雅圖,它的高層還會不時地出來鄙夷一下矽谷的浮躁文化。

  在日新月異的美國遊戲産業裏,Popcap奇迹般地以獨立而不斷增長的姿態生存了下來,它在2009年10月才進行了第一次融資;它曆史上的第二款作品——基於PC和Mac上面的寶石迷陣 (Bejeweled)竟然一直保持熱賣至今,截至2010年2月就已經賣出了5000萬份!

  更令人們驚奇的是,剛過完10歲生日的 Popcap,是業界唯一一家橫跨PC、移動終端、遊戲主機和社交網站的四棲遊戲制作公司,並且它是唯一一個有兩款産品同時登上蘋果公司 “iPhone/iPod Touch 最熱賣遊戲榜”的遊戲制作公司(寶石迷陣2和植物大戰僵屍)。其中,植物大戰僵屍還登上了最熱賣遊戲榜單和iPad遊戲收入榜單的前十名,並且它的 Bejeweled Blitz是Facebook上玩家數量排名僅次於Zynga産品的社交遊戲。

  這家在人們印象裏並非“大廠”的保守遊戲公司,這棵遊戲産業裏的常青樹,究竟有哪些“健康長壽”的秘訣呢?

  産業大視野

  1997年,在普渡大學GPA(平均成績點數)只有1.67分的John Vechey 放棄了大學生活,開始了專注於其與大學同學、亦即Popcap另一位創始人Brian Fiete 的第一款遊戲——ARC的研發。

   ARC後來以10萬美元賣給了西雅圖著名遊戲公司Sierra,兩人也成爲了Sierra公司的員工。不久,兩人聯合另一位夥伴Jason Kapalka,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Sexy Action Cool。

  寶石迷陣是sexy Action Cool的第二款作品,也是遊戲史上最早的在線遊戲之一。研發出來之後,John Vechey首先找到了雅虎旗下的遊戲網站Pogo,想出售Bejeweled,但Pogo當時眼拙,錯過了這一款遊戲史上的經典作品。

  後來John Vechey找到了微軟,雙方達成合作,以按時計費的方式在MSN上上線Bejeweled。它上線後的受歡迎程度出人意料,每天有6000人玩 Bejeweled。但那會兒的人們還都在用電話撥號上網,欲罷不能的玩家們提出要求制作可下載版本的寶石迷陣。於是,John Vechey 等人爲寶石迷陣想到了新的盈利模式——在MSN和雅虎等網站上試玩,之後鼓勵用戶購買20美元的可下載版本,收入與網站五五分成。

   John Vechey 等人由此發明了遊戲行業的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它一直被Popcap延續至今,並被許多遊戲公司借鑒。

  寶石迷陣可下載銷售的第一個月,便賣了3.5萬美元。直至現在,寶石迷陣還占據著Popcap收入的30%,因爲它所跨的平台最多—— PC/Mac, Xbox, PlayStation, Wii, DS, PalmPilot, iPhone, iPad以及最近的Facebook。

  實際上,John Vechey三人在創業之初就決定,出品那種操作簡單卻極富趣味的遊戲,以吸引最大規模的玩家。10年走過來,Popcap嚴格遵循了這條路徑。它沒有因爲不斷地成功而向EA等大廠大作挑戰,並且在10年間拒絕了包括微軟在內的想改變Popcap公司特質的所有投資。

  然而,作爲一家休閑遊戲制造商,Popcap在戰略上卻一點也不保守。實際上,在遊戲産業風雲變化的這10年間,Popcap高瞻遠矚地在每一個十字路口選對了方向,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2002年,基於JAVA和BREW(2G和2.5G手機的開發標準)的應用開發開始流行。那時,尚爲純PC遊戲制作公司的Popcap第一時間抓住了這個機遇,直至現在,寶石迷陣也一直是市場上JAVA/BREW手機的最廣泛的應用之一,不過 Popcap已經將公司重心轉移,將這塊業務的發行工作交給EA代理。

  2008年7月,App Store上線,寶石迷陣是這個偉大平台上的第一批擁趸。Popcap 的CEO Dave Roberts對記者表示,3年間,通過寶石迷陣、植物大戰僵屍等遊戲以及相關的資料片,Popcap已經成爲移動平台世界裏面收入僅次於EA的遊戲制作公司。

  2009年10月,寶石迷陣正式登陸Facebook。這使得Popcap成爲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橫跨PC、移動終端、遊戲主機和社交網絡的遊戲制作公司。

  根據AppData.com的統計,Bejeweled Blitz是Facebook上玩家數量排名第五的社交遊戲,前四位則都爲社交遊戲世界的主宰者——Zynga出品。其在2010年4月引入了第一批虛擬物品,置於Bejeweled Blitz遊戲之中,並且在去年8月第一次通過虛擬物品賺得了100萬美元。

  在相關的上市準備材料中,Popcap的創始人John Vechey如此說服投資者:“Popcap可以給投資者的最大信心是:這是一家制作很難複制的簡單遊戲的公司,這是一家可以適應任何市場變化的公司—— Popcap在成長過程中,適應了iPhone,適應了Xbox Live,現在則又適應了Facebook。”

  Popcap的跨平台戰略大大促進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官方數據,2010年,Popcap來自於電腦桌面遊戲的收入首次低於一半的比例,只占 40%;而來自移動設備上的收入已經達到30%;來自網頁遊戲和遊戲主機的收入,則各占15%。

  除了産品跨平台戰略,Popcap另外兩項令競爭對手難以比擬的戰略眼光是平台式産品研發架構和全球業務布局。

  Popcap在很早便發布了自己的遊戲開發包——SexyApp Framework,並在2009年升級爲收費的SexyKanji,這個準研發開放平台在幫助Popcap成功研發跨産品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0年,Popcap和日本的遊戲制作公司Square Enix公司合作,將在2011年初在日本移動社交網絡GREE上推出Pop Tower遊戲。在韓國,和當地公司合作,推出多人在線的遊戲組合PopCap World。Popcap在中國則和人人網進行了合作。

  可以看出,雖然並非“大廠”,但在産業戰略布局方面,Popcap的管理者站在了和EA、Gameloft等大廠同樣的高度。

  堅持冷靜的判斷

  雖然在行業變革中不斷成功卡位,但Popcap管理層始終保持了一種相對冷靜的態度。

  這種冷靜鮮明地體現在了Popcap的最大優勢——遊戲平台移植方面。Popcap拒絕冒進。

  2010年12月,面向PC和Mac的寶石迷陣3發布。Popcap卻並沒有將這款玩家期盼6年的大作立刻移植發布於iOS和Facebook之上。實際上,在時隔1年多之後,Popcap才放出了自己在Facebook上的第二款遊戲——Zuma Blitz。

  在Dave Roberts看來,以FarmVille和CityVille爲主打産品的Zynga像是微軟,而Popcap則像是蘋果,前者根據已知用戶需求來做産品,而後者制造引導大衆品味、需求的産品;並且前者以市場營銷見長,後者則以創新見長。

  至於Android平台,Popcap更是顯得比其他遊戲公司都要保守。至今爲止,它沒有出品任何Android平台的遊戲。在iOS之外的移植順序上,Popcap官方甚至把 WindowsPhone7排在了Android之前。

  Android設備普遍存在的兼容問題自然是Popcap解釋這種選擇的必選,但在其他熱門遊戲都已經登陸Android去賺人氣的時刻,Popcap仍然不爲所動,難免讓Android終端使用者不滿。

  John Vechey如此安慰Android人群:“很多博客都在批評Popcap對android的消極態度,我們一直在傾聽,相信我們一定會使Android 迷們‘等有所值’。”

  收入(1億美元)只有Zynga1/8的Popcap,管理層爲自己身在西雅圖、遠離矽谷的追新求熱的喧囂氣氛而感到慶幸,他們認爲矽谷的創業環境是一種“風投催熟型”,並不利於研發好的遊戲産品。


 而對於外界的贊美,Popcap管理層也總是表現出一種有說服力的謙遜:“2-3年後,將至少有5家比較優秀的社交遊戲公司銷聲匿迹。在以往平台上的拼字遊戲、俄羅斯方塊遊戲等,都在Facebook上失敗了,多平台發展戰略比想象得複雜的多。”

  創始人John Vechey總是說:“我們並沒有什麽魔法公式,但的確我們所出品的35款遊戲都賺了錢。”或許,穩紮穩打就是這家老牌遊戲貴族的秘笈。

  實際上,在植物大戰僵屍火遍全球之後,有很多人建議Popcap效仿Rovio進行線下業務拓展(黑人牙膏確實用Popcap的僵屍形象做了一則很成功的廣告),但Popcap管理層對這並不感興趣。

  因爲在他們看來,Popcap在“正面戰場”上還大有可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80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2349、前稱中國植物開發、華園控股、中國水務地產)專區

1 : GS(14)@2014-09-05 00:46:51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552&page=
前專區
2 : GS(14)@2014-09-05 00:47:26

盈喜
3 : GS(14)@2014-10-01 22:23:19

虧損降22%,至7,000萬,重債
4 : GS(14)@2014-11-13 16:28:55

natural gas
5 : GS(14)@2014-11-19 02:35:17

配1.85億股@77.4仙
6 : greatsoup38(830)@2014-11-23 17:13:45

2014-11-20 HJ
水務地產轉型憧憬 股價未見突破   

中國水務地產(02349)將改名為中國城市基礎設施,以反映其發展意向,並已公布一項天然氣項目的框架協議,看來其發展是坐言起行。

現有業務為物業投資及發展,經營酒店及物業管理,而發展基礎設施業務是未來策略,是多元化的步驟,首要的發展是天然氣項目,已與第三方訂立無法律約束力的框架協議,建議在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及汝成縣的兩項天然氣管網輸配工程獨家建設權及30年的獨家經營天然氣網管及管道天然氣分銷權項目。

該項目詳細資料不多,預期總投資2.4億元(人民幣.下同),將分階段投入,第1期每年供氣6000萬立方米,中國水務地產將佔項目60% 控股權,雙方將於90日內(明年2月中前)訂立具約束力的最終協議,另行公布詳情。

中國水務地產於去年11月至今年5月已發行6億港元於2016年到期12.5%優先票據,該等融資的安排,條件附有慣例的營運契約及承諾,可能限制從事建議合作天然氣項目,正評估及安排,確保取得所需同意及豁免,合作天然氣項目方可作實。該等項目規模不大,但作為多元化的開始,未嘗不可;從公布字眼形容,項目只限於建設及經營管道輸氣,以接駁立管輸氣,並非經營天然氣接駁至用戶,說明白點是經營管道,若干天然氣業務公司亦有經營不同規模的輸氣管道。

經營天然氣管道項目,是資本密集性行業,按輸氣量收取費用,如經營地區對天然氣有適量需求,收益屬於穩定。對於中國水務地產而言,投資於管道項目,必先適當安排資金,如以12.5%的融資而作出投資,勢將影響項目回報率。

於6 月底,總借貸20.2 億港元,現金及存款6.14 億元,淨借貸14.06 億元,淨借貸對總權益比率69.8%,已是較高的借貸比率,其現金回流速度緩慢,2014年上半年出售物業僅1.46億元,相當於銷售9601 方米,較前減少3.6%,而平均售價則升32% 至15219元/方米。

中國水務地產現有7個地產項目改名為中國城市基礎設施,予人感覺是從地產酒店業轉型,實則只是增加投資於基礎設施業務,地產酒店業維持不變。自建議改名後,股價造好,且有不俗升幅,只是市場憧憬,或為改名所錯誤引導,其每股資產淨值93.6港仙,股價已升至89港仙,如計資產折讓,不過是5%,儘管有消息,股價亦未能突破。此股由10月初至今,升幅已達76%,其大股東中國水務(00855)年內發展多,股價亦有好表現,若由此而憧憬至中國水務地產,除非作出相當重組,否則不易有大突破。較為特別的是,近期在80港仙以上橫行而成交大增,結果是為配售安排,集資1.4億港元,對財務幫助不大,而流通量增加,交投可較活躍;而未來走勢,仍看大股東的意向。

戴兆
7 : GS(14)@2014-11-24 16:09:05

change business
8 : greatsoup38(830)@2014-12-24 01:03:17

天然氣
9 : GS(14)@2015-01-01 12:36:33

搞埋天然氣
10 : GS(14)@2015-01-01 12:48:51

正式改名
11 : greatsoup38(830)@2015-02-08 15:31:28

買天然氣公司
12 : GS(14)@2015-05-05 01:52:42

big plan
13 : GS(14)@2015-05-13 12:51:18

虧損降14%,至6,000萬,重債
14 : GS(14)@2015-05-26 22:57:30

855 20仙賣10億股
15 : GS(14)@2015-05-26 22:57:51

855 賣 2349 10億股
16 : greatsoup38(830)@2015-06-22 23:58:19

2015-06-12 HJ

中國水務謀轉型 收購增財務負擔   

中國水務(00855)近期有多項活動,繼國際金融公司入股2.48%後,又完成一項具規模的收購,隨後出售持有多年的久融控股(02358)全部股權26.32%,而持有股權42.41%的中國城市基礎設施(02349)則持續發展,並將主業由地產(原名水務地產)轉為環保及清潔能源。

中國水務業務以供水及污水處理為主,亦經營物業及混凝土業務。上月中國際金融公司認購新股2.48%或3690萬股,集資1.54億元,較當時股價4.33元折讓3%。最近完成收購Goldtrust Water全部股權,代價為現金1.097億美元(約8.5億港元),這是一項具規模投資,而出售久融控股股權,只是2億元。5月初曾擬配售集資,股價搶升至5.1元,其後公布決定不作配售,股價即挫16%。正常而言,市場是憂心未能集資應付收購,而消息指是配售新股(並非一般的先舊後新),不被市場接受。

購Goldtrust短期回報低

在5月中,公司公布國際金融公司可能認購股份及提供長期債務融資,最高達9000萬美元,結果國際金融認購股份提供1.54億元,是否有債務融資未見公布。但該項收購已完成,主要代價是現金,以及中國水務新股2920萬股,可減輕現金的負擔。

Goldtrust從事供水、污水處理及相關業務,亦持有深圳巴士集團股權9.7%。水務位於廣東、陝西、山東及江蘇等地,共有15個水務項目,亦訂有特許權合約,以管理全長3000公里的多個市政排水渠網絡。2014年12月止年度盈利2543萬元人民幣,增長18%,相當於P?E 26.7倍,並不便宜,但目前已營運的供水規模為每月30萬噸,而這期設計量為每日105萬噸,現時污水處理量每日35萬噸,而遠期設計規模72.5萬噸,反映項目發展潛力。但在進一步發展時將投入相當資金,而短期回報低,或不足以抵消利息支出,此為中國水務單一最大收購事項。去年10月以來,發展相當迅速,已參與7個項目,每日供水量達50萬噸,但多分兩期發展,只利於長遠收益。

城市基礎設施業務拓闊

出售久融控股股權,是套現行動,此為殼股,年前曾作若干安排,終於出售。至於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同樣是策略性投資,過去集中於地產,現時仍持續,但表明將以新能源及環保為主,包括天然氣管道建設及經營特許權業務、固廢處理及垃圾發電等。

今年1至2月,已收購湖南兩間70%及江西一間90%天然氣項目公司,代價1.8億元,該等項目已獲特許經營權30年,但在建設中,仍待完成才能投產。在5月,協議收購5間公司權益70%,代價9450萬元,除可換股票據1674萬元外,其餘以現金支付,該等公司擁有天然氣特許經營權,因股權問題,正在重組中,也未能於今年8月前完成,協議作廢。

另外,與華燃天然氣訂立框架協議,待代價釐定後,將獲華燃授出獨家權利洽商收購或合作事項。框架協議涉及40間位於四川、廣西、湖南、湖北、河南及雲南等地從事天然氣業務公司,此項框架協議並無法律約束力,亦無提供其他資料。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表示業務着重於環保及新能源。現已投資3個項目,斥資1.8億元,另5個項目投資9450萬元,將於8月完成。去年底借貸17億元,淨借貸權益比率77%,完成上述收購後,淨借貸將達1.96億元,淨借貸比率增至89%,已是頗高比率,如上述框架協議的40間公司(項目)達成協議,相信再有資金需求,但無詳情,但估計亦可能發行新股或可換股票據支付。中國水務佔其股權42.41%,天然氣業務對集團而言是新業務,而且相當倚重,發行新股則攤薄股權,但中國城市基礎已作出安排,授出購股權1.8億股,其中主席及副主席佔9043萬股,購股價66.8仙,待股東批准。

連同現有未行使購股權,如全面行使,中國水務所佔股權攤薄至36.93%,但主席段傳良將佔6.88%,這種安排,反映主席亦看好中國城市基礎,因而授予購股權,且表明毋須達成特定表現。購股權安排除利於主席外(中國水務同一主席),若發行新股,對中國水務所持股權攤薄程度有所幫助。

經營水務投資龐大,天然氣亦然,中國水務專注水務,透過聯營公司中國城市基礎拓展天然氣,毋須將負債綜合,是有利的安排,但中國水務股價已從高位5.1元下跌22%,至3.97元,中國城市基礎亦跌5%,至80仙,看來市場評價平平,相信與財務負擔有關,只宜適當時候作投機性買賣。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中國水務謀轉型 收購增財務負擔
17 : greatsoup38(830)@2015-07-19 00:06:23

虧損
18 : GS(14)@2015-08-02 21:35:47

改為買2家
19 : greatsoup38(830)@2015-08-26 23:18:52

虧損增30%,至8,900萬,重債
20 : GS(14)@2015-09-28 17:55:45

不搞地產
21 : greatsoup38(830)@2016-01-06 02:03:52

搞新燃氣項目
22 : GS(14)@2016-03-19 02:10:47

盈警
23 : greatsoup38(830)@2016-04-03 15:44:49

855賣2349
24 : greatsoup38(830)@2016-04-04 01:01:08

虧損增125%,至1.8億,重債
25 : GS(14)@2016-06-01 10:37:31

721入股2349
26 : greatsoup38(830)@2016-06-22 03:01:46

721認購2349 CB及新股,成為第二大股東
27 : greatsoup38(830)@2016-06-22 03:14:09

721認2349股及CB
28 : greatsoup38(830)@2016-07-17 14:32:15

決定自己賣藥
29 : greatsoup38(830)@2016-08-15 05:16:22

盈警
30 : greatsoup38(830)@2016-09-15 00:03:11

虧損增1.1倍,至1.89億,重債
31 : greatsoup38(830)@2017-02-26 19:14:29

虧損增4成,至1,800萬,2.5億現金,持有1393、2349、1919
32 : greatsoup38(830)@2017-04-01 11:54:07

虧損增150%,至4.3億,重債
33 : GS(14)@2017-04-28 10:58:31

認購新股份
於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七日(聯交所交易時段後),本公司與認購方訂立三份
認購協議,據此,認購方有條件同意認購而本公司有條件同意配發及發行合共
460,000,000股股份,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0.5港元。
認購價每股認購股份0.5港元較:(i)股份於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在聯交所所
報收市價(即認購協議日期之收市價)每股0.560港元折讓約10.71%;及(ii)股份
於截至認購協議日期(包括該日)止最後五個連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平均收市
價每股0.552港元折讓約9.42%。認購價由本公司與認購方經參考股份流動性及
近期成交表現後公平磋商而釐定。
34 : greatsoup38(830)@2017-05-25 07:31:50

部分認購失效
35 : greatsoup38(830)@2017-11-25 16:29:55

賣天然氣公司
36 : GS(14)@2018-04-19 19:52:40

搞基金公司
37 : GS(14)@2018-09-12 05:00:02

出售千島湖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66

踎廁一路玩手機24歲仔慘變植物人

1 : GS(14)@2014-09-15 13:47:45

邊如廁邊玩手機,分分鐘喪命?重慶一名24歲張姓髮型師,今年4月8日,帶着手機,在其任職的髮型屋上廁所。半小時後,其在該髮型屋任學徒的弟弟發現他仍未出來,敲門又沒回應,情急下一腳踢開門,結果發現張男倒在廁所裏,嘔吐不止,且大小便失禁,而其身邊還有摔碎屏幕的手機。張男經送院搶救後,雖保住了命,卻完全喪失交流能力和生活能力,直到現在仍不能說話不能動。張父指,張男身體健康,沒有病史。他回憶,以前去那個廁所時就感覺封閉狹窄,十分悶熱,「不僅沒有排風扇、窗戶,還擺着一個洗衣機,上面掛着的熱水器還在滴水,一個人都感覺有點擠」。醫生說是缺氧導致的腦水腫,又惡化成腦疝。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們家已花光了近10萬元(人民幣‧下同)積蓄,還借了10萬多元外債。如今,弟弟在外打工賺醫藥費,張父母則在家一邊務農一邊照顧張男。醫生指,張男上的廁所狹窄密閉,又很悶熱,很可能是空間缺氧致其暈倒,倒地過程中或許腦部受到撞擊,從而形成腦水腫。他說,患腦水腫後,患者很可能大小便失禁。若患者顱內壓太高,會壓迫神經中樞,使病情惡化成腦疝,甚至導致死亡。他提醒,在廁所蹲太久會導致身體血液循環不暢,暈倒的可能性會增大,故建議不要帶書報、手機上廁所,以免間接延長蹲廁所的時間。《重慶商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5/188668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61

「政治植物人」金敬姬已辭職未死

1 : GS(14)@2015-05-15 01:49:17

南韓消息透露,行蹤成謎多時的金正恩姑姐金敬姬尚在人間,並非如早前所傳遭毒殺,但已辭去全部職務,在政治上毫無用武之地,儼如「政治植物人」,且健康狀況極度惡劣。



健康狀況極惡劣

金敬姬在哥哥金正日執政期間擔任過朝鮮人民軍大將等核心職位,金正恩上台後仍任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黨中央書記局書記、中央組織指導部長及輕工業部長,但南韓有高官指她現已辭去所有職務,並已酒精中毒或患上癡呆症。自丈夫張成澤2013年12月遭處決後,金敬姬鮮有露面,屢傳健康惡化、自殺甚至被金正恩殺死等,日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就援引脫北官員報道,由於金正恩難忍姑姐經常抱怨丈夫被處決,已於去年5月初下令毒殺她,計劃僅他的近身保鑣單位知情。但南韓國家情報院昨天反駁,指雖未能掌握金敬姬確切下落,但情報顯示她1月才在平壤接受了治療,「並沒有發現她有異常迹象」。另外,南韓高官消息亦異口同聲表示,金敬姬在張成澤死後精神受創,無法正常生活,金正恩無必要下毒手。韓聯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514/19146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356

糖+油陷阱 黑朱古力熱量勁可可味苦需加甜 添植物油增滑溜感

1 : GS(14)@2015-08-05 08:28:01

【今日少甜】【本報訊】朱古力的誘惑,令人難以抗拒,加上含有健康的可可成份,容易令人放下戒心,墮進糖衣陷阱,原來就算是黑朱古力,糖份也可佔四成。營養師指出,黑朱古力糖份雖普遍較牛奶朱古力及白朱古力為低,但因質感乾身,需加入更多植物油做出滑溜感,有機會熱量爆錶,宜淺嚐即止。記者:伍雅謙近年不少研究證實,朱古力含有的可可成份,具抗氧化、保護心臟及令人愉悅的效果。但這些優點背後,不能忽略朱古力的含糖量。朱古力主要由可可固體、糖、可可脂及植物油等製成,也會加入牛奶、果仁、焦糖、色素及生果乾等做成不同口味。白朱古力因不含可可固體,只有可可脂,其實不算朱古力,糖份也偏高,譬如瑞士三角白朱古力每100克便含61.5克糖。黑朱古力則多會標明可可固體的含量,註冊營養師梁慧思表示,現時法例沒有規定含有多少可可固體才屬於黑朱古力,坊間一般含40%或以上可可固體的朱古力,已被稱為黑朱古力。而針對有關朱古力的研究,則會使用可可固體達70%或以上的朱古力作分析。梁指朱古力含越多可可固體,味道一般會越苦,糖份也越低,但亦有黑朱古力含較高可可成份,「食落去都係好甜,即係有好多糖」,易墮高糖陷阱。如雀巢Kit Kat黑朱古力條,每100克含45.4克糖,逾四成是糖,一排4條朱古力,進食一小條,已等同吃一茶匙糖。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建議攝取不多於25克的額外糖份。市面出售的朱古力,每100克含糖量由0克至逾60克不等。常見的朱古力糖份均極高,以每100克計算,瑞士三角牛奶朱古力有59克糖,以糖衣包裹的M&M'S牛奶朱古力更高達65.7克糖。



含咖啡因或致心跳加速

梁指,黑朱古力糖份一般較牛奶朱古力為低,如標明含85%可可固體的Green& Black's黑朱古力,每100克只含13.5克糖,一小格朱古力才0.5克糖,只佔十分一茶匙糖。不過,因可可固體比率越高,朱古力質感會越乾身,需加入更多油份才有滑溜感,故每100克便含630千卡的超標熱量;同品牌的牛奶朱古力,糖份高逾倍,但熱量略低。市面也有標明不添加額外糖份的朱古力,如Chocolat Stella的牛奶朱古力,每100克只含8克糖,糖份主要來自牛奶的乳糖;也有不含任何成份的100%黑朱古力,因可可固體本身沒有甜味,味道苦澀帶酸,質感甚「䊹」。梁指,含糖量低的朱古力雖較適合糖尿病患者,但進食前仍最好先諮詢營養師,也因可可固體含咖啡因及類近咖啡因的化學物質,對咖啡因敏感者需注意,有機會進食後出現心跳加速等情況。不少人都會以狂食朱古力紓緩鬱結,梁建議做30分鐘運動,既能分泌更多開心荷爾蒙,又毋須擔心攝糖過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805/192438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9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